⑴ 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樓主,我也是微電影愛好者。
微電影鏡頭語言上主要按你的需求吧,一般來說,18-200可以應付大量場景,無論是廣角環境鏡頭還是長焦壓縮空間感。而35
1.8g大光圈鏡頭確保淺景深,人像特寫非常美;夜拍時能壓低iso,確保畫質。
當然,拍好一部微電影從器材角度來說,光是機子鏡頭還不夠的,還要加上一些拍攝器材輔助,能夠讓鏡頭更豐富。例如:三腳架、獨腳架、斯坦尼康穩定器、導軌;更往上的甚至是搖臂、航拍。
預祝樓主微電影拍攝成功。
⑵ 說說鏡頭的種類有哪些標准鏡頭的特點是什麼 關於攝影的
1、攝影鏡頭主要有六類:一是標准鏡頭,二是微距鏡頭,三是移軸鏡頭,四是魚眼鏡頭,五是折返鏡頭、六是變形鏡頭;
2、標准鏡頭。按視角分為超廣角鏡頭、廣角鏡頭、標准鏡頭、人像鏡頭、中長焦鏡頭、超長焦鏡頭等等,有定焦和變焦兩種類型,多用於普通攝影( 但不絕對,以下同 );
3、微距鏡頭,具有 1∶1 及以上放大倍率的鏡頭,多用於花卉、昆蟲等生態攝影;
4、移軸鏡頭。具有可調整透視變形的鏡頭,多用於建築攝影;
5、魚眼鏡頭。具有 180° - 220° 的極限廣角鏡頭,畫面有變形,多用於全景攝影;
6、折返鏡頭。是一種末端凹鏡的鏡頭,具有很小體積的長焦鏡頭,多用於長焦攝影;
7、變形鏡頭。是一種壓縮像場的鏡頭,將超寬畫幅壓縮至標准畫幅之中,需要後期拉伸,多用於電影( 或視頻 )攝影;
8、此外,還有電影鏡頭,有跟焦此輪裝置;工業攝影中還有遠心鏡頭、雙遠心鏡頭( 高解析度等倍率無透視畸變 )、用於特殊領域的針孔鏡頭等等,但本質上都是標准鏡頭;
9、通常說的標准鏡頭,是指標准鏡頭中相當於人眼單眼視角( 約 46° )的定焦鏡頭,最寬40mm,最窄58mm。約定俗成的標準定焦鏡頭是指全畫幅 50mm 定焦鏡頭或者其他畫幅視角相當於全幅 50mm 的定焦定焦。標准變焦鏡頭則是指全幅 24-70mm 鏡頭或者其他畫幅的視角相當於全幅 24-70 的 變焦鏡頭。
⑶ 微距鏡頭和普通鏡頭有什麼區別呢
我認為「普通」指的是非微距鏡頭和微距鏡頭的對比,而不是「普通」焦距鏡頭。
奇怪的是,我有一個既微距又「普通」的35mm膠片相機。微距鏡頭幾乎可以達到任何焦距……只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你看到了普通和遠攝宏的優勢,簡單地把你和你的被攝對象之間的距離,但也有廣角宏。
一般來說,微距鏡頭可以很近地對焦。所以,你會發現,特別是帶有「微距」設置的消費者變焦鏡頭,以及帶有「微距模式」的傻瓜相機。他們的意思無非是「近距離聚焦」。根據你的近景攝影,這可能就是你所需要的。這是2002年佳能Pro90IS橋式相機拍攝的。
但當你在近距拍攝時,你的景深會非常薄。事實上,有些相機有一種「對焦疊加」模式,在稍有不同的焦距下將多個圖像分層,以提供全對焦的微距拍攝。但對於一個單一的鏡頭,平場鏡頭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非宏觀「近聚焦」鏡頭通常不會嘗試到1:1的部分原因。在這樣的范圍內,由於彎曲的聚焦場,它們不太可能非常有用。這是用奧林巴斯M.Zuiko 60mm f/2.8微距鏡頭拍攝的。
⑷ 電影鏡頭分為幾種
電影鏡頭是多種多樣的,根據電影內容和表現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鏡頭。電影攝影機從開拍起到停止拍攝,這—段電影膠片叫做一個鏡頭。從第二次開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個鏡頭。一般地來說,電影鏡頭有下列幾種:
(一)拉鏡頭:它的作用是為了讓觀眾在看清楚某一重點的基礎上,由點到面,認識人物和環境,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拉鏡頭使人產生寬廣舒展的感覺。
(二)眼鏡頭:顧名思義,就是鏡頭始終是跟隨一個在行動中的表現對象進行拍攝,以便連續而詳細地表現他的活動情形,或在進行中的動作和衷情。
(三)搖鏡頭:這是指攝影機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環顧,搖攝全景,或者跟著拍攝對象的移動進行搖攝。它常用於介紹環境或突出人物行動的意義和目的。
(四)推鏡頭:是指被攝人位置不動,只移動攝影機推成近景或特寫鏡頭。同一個鏡頭內容,緩慢地推近,給人以從容,舒展和細微的感受。快推則產生緊張,急促、慌亂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加強氣氛的烘托。
(五)主觀鏡頭:是將電影的鏡頭當做劇中人物的眼睛來觀察和表達客觀事物的,它可以模擬感覺、渲染氣氛。主觀鏡頭比較普遍的是用來表現人物在特殊情況下的精神狀態,也常用來反映人物的幻覺,想像,這在電影中是經常出現的。同時,對於刻劃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
(六)空鏡頭:這種鏡頭,以具體的視覺形象(即畫面)表明一定的時間、地點、沒有人物,沒有語言,只喪現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氣氛的場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雲、月亮、飛鳥等。它是使電影富有詩情畫意的重要手段,從而造成寬廣,深邃的意境。
(七)俯仰鏡頭:俯仰鏡頭可分為俯鏡頭和仰鏡頭。俯鏡頭除鳥瞰全景之外,還可以表現陰郁、壓抑的感情,一般起貶意的作用。仰鏡頭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著褒意的作用。
(八)升降鏡頭:升降鏡頭一般用於大場面的拍攝,它能夠改變鏡頭視角和畫面空間,有助於戲劇氣氛和效果的渲染。
(九)綜合性鏡頭:綜合性鏡頭,指鏡頭的運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為了使電影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現某一情節,往往在一個電影鏡頭里,將推、拉、升、降、搖、移等鏡頭結合在一起使用。它為畫面造成正、側、仰、俯、平等各種不同的鏡頭角度,既能表現環境的全貌,又能表現某個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使電影更加富有表現力。所以,電影鏡頭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結合、交織在一起使用。這種鏡頭也稱為長鏡頭。
(十)變焦距鏡頭:它是指攝影機的位置不變,通過安裝在影機內的變焦距鏡頭的焦距變化,使拍攝對象在不改變與攝影機的距離的條例下,加速或勻速的拉遠或推近。
原名威客中國威客網,是威客行業領先的眾包服務平台。是僱主和威客最值得信賴的威客網站,其中服務品類涵蓋知識產權、商標注冊、logo設計、平面設計、網站建設、文案策劃、裝修設計等為主的400餘種現代服務領域。致力於為廣大需求者解決各種實際性需求問題,打造全方位的創意服務。
⑸ 電影中鏡頭的運用及作用
1、弧形運動鏡頭
弧形運動鏡頭(Arc Shot),顧名思義,攝影機以按照某個圓周以弧形運動所拍攝的鏡頭,可以為一個場面提供多變化的視覺層次,在電影電視中屬於被濫用的鏡頭之一,對技巧和手法的要求不高,但精通難度大。《變形金剛》導演邁克爾·貝對弧形運動鏡頭情有獨鍾。
2、特寫鏡頭
特寫鏡頭(Close Up),最早由導演格里菲斯等人創造,用來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物品的某一細節。它的出現和應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的表現力,也是鏡頭美學最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觀眾最喜歡也最容易記住的鏡頭手法。
3、中景鏡頭
中景鏡頭(Medium Shoot),畫框下邊卡在膝蓋左右部位或場景局部的畫面稱為中景畫面,中景鏡頭所包容的景物比全景少,比特寫多,環境處於次要地位,重點在於表現人物的上身動作,在影視作品中中景鏡頭的比重較大,因為鏡頭的敘事性較強。
4、遠景鏡頭
遠景鏡頭(Long Shoot),具有廣闊的視野,常用來展示事件發生的時間、環境、規模和氣氛,比如表現開闊的自然風景、群眾場面、戰爭場面等等,重在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在遠景畫面中,不注重人物的細微動作,但卻可以通過承上啟下的組接含蓄地表達人物的內心情緒。
5、深焦鏡頭
深焦鏡頭(Deep Focus),利用焦距將前景,中景,近景等全部景深融入到鏡頭到中,在電影構圖中,往往尋求最大景深,把所有細節都在鏡頭里畢露無遺。影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深焦鏡頭攝影大師當屬格雷格·托蘭德,他和大導演奧遜·威爾斯是深焦鏡頭的鼻祖。
6、仰拍鏡頭
仰拍鏡頭(Low Angle Shot),攝影機從垂直位置上低於多數被攝對象位置拍攝的鏡頭,往往可以使得畫面中主體人物顯得更加高大,當然,仰拍鏡頭的應用不止於此,關鍵在於這種低角度的拍攝和電影畫面的具體情節相結合,比如拍攝小孩等等。
⑹ 為什麼電影鏡頭總會出現有意無意的微微晃動
你先去網上搜一下什麼是「rule of thirds」。這是歐美的構圖黃金定律。你看到微微晃動是攝影師為了保持 rule of thirds。好萊塢拍電影大都不會鎖住雲台和攝影機(除非特殊情況),隨著演員的眼睛所在的位置進行細微調整。我在美國學電影,就是這么學的。
⑺ 電影有哪些鏡頭手法
1、斜角鏡頭
斜角拍攝在電影中又稱「德國式鏡頭」,顧名思義是穩定器傾斜拍攝,目的是讓觀看電影的觀眾注意到失調以及不平衡的畫面。斜角鏡頭可以利用智雲穩定器中的POV或者三維夢境功能輕松實現。
跟隨鏡頭是指手持穩定器跟隨主體移動拍攝的鏡頭,運動軌跡可以是直線跟隨也可以隨著主體的運動幅度有弧度地跟隨拍攝;跟隨鏡頭可以讓觀眾盡可能多的感知畫面中的空間和場景。
⑻ 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換鏡頭相機不變。
一般拍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百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百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度鏡頭。
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8)電影中微鏡頭擴展閱讀: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