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做微電影
什麼是微電影
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吳彥祖領銜凱迪拉克首部微電影《一觸即發》大獲成功之後,不少廣告商瞄準微電影市場,其中以威爾瑞公司出品的《私信門》創新最多。這部由保時捷投資的《私信門》走的是情感路線,演繹了經紀人和當紅小生、粉絲之間的糾葛故事,取名「私信門」也是搭載網路熱點的路線,而之後這種大品牌搭車網路熱點的模式成為系列商業微電影營銷的製作模板。
微電影的特徵:
1、「微電影」相對傳統電影和電視的根本區別在於-它的3「微」特徵,使的過去曲高和寡的單項度的藝術殿堂回歸到了真正具有互動和體驗特點的、人人皆可參與的「草根秀」時代。它的低門檻,廣譜性與參與互動性適合了新經濟時代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動體驗交流的感性訴求,是信息技術革命下的web3.0. 互聯網延升到了移動設備,「微投影」更是「微電影」的最佳展示平台,更是將「微」特徵發揮到極致!
2、新媒體的內容誰來拍?從理論上講,誰都可以。從電視台到手機運營商,從影視製作公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資源和理由參與其中。不過有一點,未來真正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可能仍然不是來自街上隨便走著舉著DV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拍攝新媒體內容的門檻雖然不高,但是隨著舊媒體開始考慮跨媒體,真正有競爭力的新媒體內容很可能既需要跨媒體的能力,又需要針對性的製作,而這不是大街上隨便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從理論上來說,當今電影和電視所能涉及到的內容,都可能是微電影的話題內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上述傳統電影和電視劇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不可能平移進新媒體時代的「微電影」,這是新媒體受眾收視心理和消費行為特徵決定的。
3、俗話說:長文章,好作;短文章,難攢。在「移動」狀態、「超短時間」限度和「休閑」特徵的消費模式下,一個怎樣的「微電影」會引起受眾的觀看情趣甚至付費下載呢?大體具備以下特點---
「有意思的故事推送內容」-「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在
當今娛樂時代,人們主動追求快樂和愉悅、把握「幸福指數」主動權的感性訴求比以往強烈的多!這就要求有迎合消費者該種需求的有極端創意的劇本和主創人員隊伍的建設。「劇本」和「編輯」是重要核心。 「有起承轉合的內容橋段」-在極端時空下,「玄疑」、「包袱」和「抖包袱」的底料設計比畫面、色彩和大牌藝人更重要!故事賣點-情節的展開-矛盾沖突的處理手法-大結局的設計,這些起承轉合的內容橋段的創意性設計和處理需要有別於傳統的方法。「電影快餐」時代的到來,要求微電影提供者在快餐的「套餐」設計上要有不同傳統方式下的創意組合。 「有互動參與的欲罷不能」-「形式」比「營養」更重要!如何引起受眾興趣並使之有「參與」或「把控」的感覺,並能「欲罷不能」地持續參與,是微電影營銷能否具有「商業價值」的關鍵。「怎樣參與」比「參與什麼」重要的多。就互動性而言,觀眾的轉發推送,續集或系列劇的是否增拍,甚至演員的選擇,獎項的評選,都是互動參與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高觀影總人次
尹鴻教授表示,中國電影的年人均觀影次數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進一次電影院,但《四夜奇譚》卻能夠達到2.1億的點擊率,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運作態勢,大大提高了觀影人次。 為新人創造機會
2010年,中國內地票房收入突破100億元人民幣,但有近4/5的電影無緣在院線上映。尹鴻教授表示網路電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亂象」,「現在什麼檔期都顯得十分擁擠,市場空間越來越小,很多電影拍了之後根本沒有機會走向院線,因此需要新的通道,而網路恰恰幫助電影緩解了燃眉之急。此外,網路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大銀幕的不足,有利於挖掘新人,促進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新導演、新演員能夠『接棒』,就不會出現三部賀歲大片同時消費葛優的不正常現象了。」 廣告植入更靈活
在看過《非誠勿擾2》後,不少觀眾都對片中的植入廣告表示反感。其實微電影區別與廣告的地方是與觀眾的互動性,所以簡單設計結尾的走向並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私信門》的營銷中,讓消費者主動尋找「穿幫鏡頭」並依據多少穿幫被找到這種「自爆家醜」的方式,給予消費者電子優惠券和相關的品牌商品、體驗獎勵,極大的調動了消費者的參與激情,並且適當的降低了互動的門檻。不得不說,《私信門》為微電影的營銷找到了一條新路。
B. 有英文字母的國產電影或者電視劇或者微電影,質量好一點的供外國學生看的
去找馮小剛的電影 多拍商業片 貌似 他每一部電影都是中英雙語字幕的~
導演作品
《溫故1942》 (2011)
《非誠勿擾2》(2010)
《唐山大地震》(2010全球公映)
《風聲》(擔任總監)
《非誠勿擾》(09年賀歲大片)
《集結號》
《夜宴》
《天下無賊》
《手機》
《關中刀客》
《大腕》
《一聲嘆息》
《沒完沒了》
《不見不散》
《甲方乙方》
《冤家父子》(1996)
《一地雞毛》
《情殤》(1995)
馮小剛 作品(18張)
《永失我愛》Farewell My Love (1994)(成為導演處女作)
《北京人在紐約》(與鄭曉龍聯合導演)
C. 演何小河本人叫什麼
何小河,是電視劇《別逼我結婚》的角色,由內地女演員車曉飾演。
車曉,1982年6月12日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0級表演系,中國大陸女演員。
2004年出演首部影視作品《水兵俱樂部》。2005年主演電視劇《沉默的證人》。
2006年擔任電視劇《生於六十年代》中的女一號丁淑惠。2008年在電視劇《艱難愛情》中飾演林雨馨一角。
2009年首次參演電影《非誠勿擾》,並獲得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和第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9年主演懸疑劇《最後的99天》。
2010年主演建國60周年獻禮劇《南下》。
2012年領銜主演都市輕喜劇《大男當婚》。
2013年主演的情感劇《別逼我結婚》正式殺青。同年10月與林保怡分別擔綱電影《破局》的男女一號。
2014年8月27日出席電影《一生一世》在北京舉行的首映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