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把畢業視頻拍出想哭的感覺
在西南交大念書的妹妹,找了一幫同學自發拍的視頻。好像是一個學生,給學校編了一首校歌,但是一直沒有MV。然後妹妹一邊組建視頻拍攝團隊,一邊把原本的抒情歌詞,加入rap元素。整個視頻前半部分是一個男生,即將畢業,行走在時光倒流的校園角落,教室、操場、食堂、圖書館……最後到學校大門,回憶自己四年走過的路。這部分戳人的是:雖然我已經畢業了,但是這所校園里,永遠有幾萬學生,一直沒畢業。後半部分畫風突轉,一個又一個同學,拿著A4紙,紙張上寫著相對同學和母校說的話:「再也不能一起酩酊大醉」「再也不用幫你們點到了」「圖書館三樓,是我和你的青春」「想拍張照片,只有我和你,想你的時候就看看」……雖然我是離開校園4年的人,但依然被戳得眼淚流不停。
Ⅱ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有哪些
2019年5月-6月23日徵集的「Real新青年」是比較適合大學生參與的。雖然之前一季有的作品甚至入圍戛納電影節,雖然不乏有入行多年的大Shen,但有的幕後的創作人還是未畢業的影視小白,也有入行多年的大神。大賽也設置了一二三等獎的現金大獎,作品最後會在不同的平台進行展映,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對大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Ⅲ 如未相見的製作過程
《如未相見Ⅱ》由西南交大學生工作處出品並且完全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從劇本構思撰寫到演員招募,從辛苦拍攝到最終殺青剪輯,演員以及工作人員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奔波於犀浦、峨眉兩校區,歷經八個月的精心籌備,換來首映35分鍾的感動。
2012年4月16日上午10點整,畢業季微電影《如未相見Ⅱ》開機儀式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區八號教學樓正式啟動。學生工作處桂富強處長,校團委朱劍松書記,藝術與傳播學院傳播學系馮智敏主任,蘋果公司西南片區總經理曾建國先生出席此次開機儀式。
2012年6月28日上午8:30,2012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授位儀式在西南交大犀浦校區主體育館盛大舉行,廣大師生期待已久的2012畢業季微電影《如未相見Ⅱ》亦在畢業典禮上撥開神秘面紗,光影鉅獻,感動瞬間彌漫。
預告片發布
2012年5月25日西南交大《如未相見Ⅱ》官方預告片發布,上傳三小時點擊百萬!
Ⅳ 微電影創業成功案例
微電影創業成功案例
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財富自由,拓展人際圈。下面和大家分享微電影創業成功案例,希望能帶給你正能量!
葛曉鵬的先知傳媒已小有規模,正醞釀進軍原創動漫與微電影
很多大學生腦海中都閃過「創業」的想法,但真正頂住壓力堅持下來的並不多。8月9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濰坊「80後」小伙葛曉鵬就是憑借一股韌勁和創新能力,在濰坊的影視製作行業嶄露頭角,去年一年就製作了60多部企業宣傳片。目前他的公司小有規模,不安於現狀的他正醞釀著向原創動漫製作和微電影拍攝方向轉型,立志打造濰坊原創動漫王國。
創業夢想 大三時已有打算
8月9日,記者在勝利東街與新華路交叉口附近的濰坊大學生孵化中心19樓見到了葛曉鵬。此時,他正在忙著接待來自國外的參觀團體。通過翻譯,葛曉鵬得知對方對自己的創業項目很看好。
在隨後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出生於1987年的葛曉鵬是濰坊人,2010年畢業於西南大學廣播影視編導專業,大三時他就有了創業打算。他跟舍友陳林天天討論公司以後該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公司雛形也是在那時形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很多同學希望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我則想憑借自己的能力闖一闖。」葛曉鵬說。畢業後,葛曉鵬拉上幾個小夥伴成立了 「先知傳媒」,目前已擁有固定的房產和設備車輛,近百萬元的影視器材設備,已經算是小有成就。但是在這份成功背後,葛曉鵬和他的公司也經歷了不少坎坷。
北京取經 歷經艱難變成熟
葛曉鵬的父母都是公職人員,在他們的觀念中,孩子應該好好學習,畢業後從事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當公務員或是進電視台做記者。所以,他深知能否創業關鍵在於能否勸服父母。2009年除夕,葛曉鵬與爸爸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徹夜長談。剛聽到兒子說想創業時,葛爸爸堅決反對,不過聽了葛曉鵬的分析後,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並非一時的沖動,只好同意。
當時,作為一名尚未畢業的大學生,在公司運營方面,葛曉鵬是個門外漢,於是,他和陳林決定用一年時間去北京的影視傳媒公司學習。
工作難找,是葛曉鵬走出校門的第一關。他和陳林到北京後投了很多簡歷均石沉大海。一個多月後,他和陳林才分別找到工作。那一年,葛曉鵬白天工作、補充專業知識,更留心公司的管理模式,晚上便與陳林構思自己公司的發展。
運營之困 成立半年沒訂單
2010年底,懷揣創業夢想的葛曉鵬終於成立了濰坊先知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本以為可以把在北京學到的運營模式照搬到濰坊,沒想到事與願違,公司成立的最初半年,他們沒有接到一個訂單。
「北京的傳媒公司有明確分工,比如拍攝公司、後期製作公司、攝影器材租賃公司,形成一個產業鏈,可以找到任何一個你需要的公司,節省成本又節省時間。但濰坊當時的情況不是這樣,首先,企業不知道有專門做企業宣傳片和紀錄片的公司,一般都找電視台;其次,沒有一家傳媒公司願意把後期製作讓給別的公司做,哪怕自己做得不怎麼好。」葛曉鵬告訴記者,他們規劃的是做專業後期製作團隊,公司的4個核心成員都是技術型的,以為只要把後期做好,就會有很多傳媒公司找上門來,但看到濰坊現狀後,他們只能轉變思路。
轉型之機 擅長的活都去干
迫於濰坊影視製作行業的現狀,葛曉鵬決定從只做影視後期轉變為只要是他們擅長的活都干。葛曉鵬告訴記者,公司的第一個訂單是一本宣傳冊,為了把第一單業務做好,他們4個人用了近1個月的時間,從設計到印刷全程參與,最後純賺600元。
「掙600元忙1個月對很多人來說不值,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這是公司邁出的第一步。」葛曉鵬說。
從創立之初半年無一單業務,到現在企業拍宣傳片要規劃檔期,公司實現了質的飛躍。葛曉鵬總結說,最重要的就是公司成立之初他們不計付出、不計時間成本的做法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其次就是他們核心主力都是技術型人才,創新性強,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方案。
未來之機 正籌備原創動漫
從一個對公司經營懵懂無知的毛頭小子,到現在成為擁有百萬元固定資產、攝錄設備以及14名員工的「領導者」,葛曉鵬完成了創業的第一次蛻變,未來他如何規劃?
「之前我們的盈利主體是企業宣傳片,之後要走的路子是自己投資拍攝微電影和原創動漫。我們已經不惜重金從上海挖來《懶貓淘氣三千問》的美術總監跟我們合作。」據葛曉鵬介紹,單純為企業拍攝宣傳片的市場和發展空間有限,他計劃著在保證原始業務穩步增長的同時,向著原創動漫業發展。據了解,目前公司正在籌備製作一部有關濰坊傳統文化題材的二維動漫。
除了發展原創動漫,葛曉鵬還打算投資微電影。葛曉鵬說,巴西世界盃期間,由他們製作的兩部有關世界盃吐槽的視頻總點擊量超過了一百萬,這讓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自己投資拍攝系列搞笑劇,趁機搭建自媒體宣傳平台,讓先知傳媒的名氣更響。
這個清明假期,劉林青和他的「小夥伴」們異常忙碌:距離大學畢業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即將離校的同學們忙著在校園里每一處印刻著記憶的景觀前留影,而劉林青他們的「覓&me工作室」的成員則拿著相機、攝錄機每天穿行在校園里、教室里、紫藤花架下、圖書館的.走廊里……為同學們留下最美的青春記憶的同時,也記錄著自己的青春。
「覓&me工作室」的主創有四人:楊曉菁、劉林青、張慕然和蘇曉萌,均是來自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傳媒學院新聞專業的大四畢業生。
談起最初成立創業團隊,劉林青介紹說,2012年9月的時候,當時正讀大二的他們因為要完成製作微電影作業而聚在一起。為期兩個月的合作使他們對彼此增進了了解,明確了分工,就這樣,「覓」團隊應運而生。
剛開始,團隊的拍攝多是義務的。面對即將到來的畢業、就業,一個新的想法誕生在他們腦海中。「如果可以把愛好和工作結合,那就太幸運了。」蘇曉萌說。有了這個想法後,他們迅速擬出方案,分析利弊。最終,確認工作室經營方向,盈利模式正式開啟。
有了前期視頻拍攝的經驗,加之人脈的積累,「覓」工作室的創業初期頗為順利。「當時在一段時間內接下了好幾單,party記錄,生日記錄,婚禮微電影等等,由於我們的價格較市場價更低,而成片質量卻很好,製作非常用心,所以客戶覺得性價比高,普遍反響還不錯。」張慕然說。
然而好景不長,和所有創業初期的團隊一樣,工作室很快迎來了新的問題。「記錄類及婚禮微電影市場飽和度高且受眾需求相對較小,如果我們只是單一地做這一部分,恐怕不能維持工作室長期、穩定的盈利。」劉林青說。
面對現實的壓力和對夢想的堅持,「覓」團隊最終選擇了以企業的宣傳片、微電影廣告為主,兼顧「記錄生活」的發展方向。去年10月份,「覓」工作室為一家生物公司拍攝製作的用於參加創新中國大賽的企業宣傳片,幫助這家公司成功入圍並獲得首輪融資;11月,「覓」工作室獨立拍攝製作的微電影《看見》入圍光線傳媒微視頻大賽前20名。
記錄著同學們的「畢業故事」,「覓」團隊的小夥伴們也面臨著畢業分離。「兩位同學去英國深造,專業都是媒體製作、公關推廣之類的專業;我和另外一名同學現在一家從事電子出版的企業實習,負責視頻後期。」劉林青說,盡管難以避免要分開,但「覓」團隊不會解散,會堅持青春夢想,「我們會有聚在一起繼續奮斗的那一天。」劉林青堅定地說。
;Ⅳ 成都這邊有沒有比較好的拍微電影的地方
東區音樂公園,老式建築、人不多、環境好,有音樂主題,氛圍好!適合拍城市中那種有點古典浪漫的情景。而且去那邊的人都很好,還可以請他們做群眾演員。
Ⅵ 如未相見的製作團隊
電影由學生工作處出品,《如未相見Ⅰ》、《如未相見Ⅱ》均由藝術與傳播學院2010級傳播學系研究生祁鳴同學擔當導演,電影完全由西南交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在《如未相見Ⅱ》中第49屆國際小姐世界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冠軍、西南交大峨眉校區外語系2008級王芊同學擔任女主演。
導演祁鳴:在視頻《如未相見Ⅰ》首映的畢業典禮引起轟動後,祁鳴就接到了學生處領導的電話,「有沒有興趣拍明年《如未相見》的續集?」最開始,祁鳴猶豫了很久。「畢竟拍續集的壓力會更大,像馮小剛拍了《非誠勿擾1》之後,再拍《非2》的時候,壓力也都是很大的。」直到2011年12月底,《如未相見》的劇本在祁鳴手中劇本成型,他才真正決定接手這個「燙手山芋」。接著便是組建劇組、招募演員和聯系場地等等。「其實就好像春晚一樣,年年都要做。春晚的題材可以很廣泛,只要是積極向上都行,但是我們就不同了。」因為是畢業季微電影,所以所拍的東西必須是跟大四畢業有關。正是因此,祁鳴也更加覺得壓力如排山倒海向他襲來。但是祁鳴卻在《如未相見》里體會到了很多以前並未有的感受。「我是直接保研到我們學校,所以畢業的時候也沒有那種我馬上就要離開的感覺。但是當我12點多工作完後,在回家的路上,看到那些剛聚會完的畢業生們,肩並肩邊走邊唱,我突然覺得我很失落,很惆悵。」說到這里,祁鳴好像又回到了那年畢業,想起了當時的情景,「現在我也不會覺得有遺憾了吧。」
女主角王芊:獲得過健美操國家二級運動員、成都市優秀藝術人才的稱號,並且還曾到法國、德國等國家參加表演,2009年更一舉奪得第49屆國際小姐中國賽區總冠軍。
王芊透露,在得知自己將擔任《如未相見》女主角時,她很開心。她說:「我之前的活動,在校外的比較多,在畢業前能參與《如未相見》的拍攝感覺很有意義,基本上就是本色出演。」
拍攝嚴濤:嚴濤來自西南交大藝術與傳播學院08級廣告一班,專業是廣告學影視廣告方向,今年七月即將畢業。但在大學之前他甚至沒有接觸過攝影器材,在開始專業學習後他慢慢地愛上了這門講究光和美、線條和構圖的學科,「我需要掌握三種技能,前期拍攝、後期剪輯和影視包裝,我對拍攝更有興趣也做得更好。」這為他忙碌的拍攝工作和加入CO-M工作室埋下了伏筆。他沒想過這部叫做《如未相見》的微電影還會繼續出現在他的拍攝生涯里。「我們在去年10月份接到通知,學校要做一部2012屆畢業生的微電影,由我們工作室完成拍攝與製作。」這讓嚴濤心情有些微妙,因為他也要畢業了。「首先這是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我們努力想將它做好。另外,08年是個飽含特殊含義的一年,國家發生了不少事情,5.12地震,北京奧運會等等,有大悲也有大喜,希望我們08屆畢業生在許多年後回顧起當年交大的時光時,能通過這部微電影勾勒出自己許許多多大學中的美好的記憶。同時,這也是我的畢業設計。」
Ⅶ 西南交通大學2013屆研究生畢業微電影 竢實年華 片尾曲么
《竢實年華》[1] 是西南交通大學學生工作處出品的系列研究生畢業微電影,目前已經拍攝製作兩部,該微電影用輕松幽默的風格展現研究生的真實世界與人生哲學,把青春最純粹最樂觀的精神注入外人看來枯燥的科研生活,讓每位畢業生都帶著正能量還有不舍夢想的情懷從交大出發。 竢 [sì],意為等待;取自西南交通大學精神「竢實揚華,自強不息」[2] 。
2013年12月9日,在四川省首屆高校「青春V動力·匯聚正能量」—微電影·微圖片·微小說創作大賽頒獎典禮上,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微電影《竢實年華》獲得大賽唯一單項獎「最佳創意獎」,並作為頒獎典禮開場影片播放。
微電影《竢實年華》作為學校參賽作品之一,以精彩的故事、專業的剪輯、輕松幽默的風格展現了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求學歷程,讓每位畢業生在歡笑、回憶、懷念、思考、流淚中,帶著正能量還有不舍夢想的情懷從交大出發。精巧的構思讓影片在全省高校微電影作品中脫穎而出,作為頒獎典禮的開場影片,獲得省教育廳、團省委和各高校代表的一致肯定,最終斬獲本次大賽一單項獎「最佳創意獎」
Ⅷ 央視曾經播放了一個在西南交大拍攝的無領導小組面試過程,誰有那個視頻啊
你說的好像是學校去年畢業季拍的一個微電影...央視播放....不會吧.....或者我說的不是你要找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