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微電影用什麼入門級設備合適嗎
工具不限制。但是要有定位,用什麼設備拍什麼片子,用家用dv拍一樣可以,選好故事,有些片子就是要用低端設備拍才有好效果。《驚變28天》就是dv拍的,如果用膠片機拍,這部片子影響力就不會那麼高了。
2. 高中生拍微電影,應該用什麼樣的設備
藝考拍微電影,最多的還是看你微電影得立意,以及你所想要表達的情感,看的是微電影背後的東西。就像是老法師收徒,看你有沒有慧根,看你的潛力,並不是看你這個電影本身的質量,基於你5000的預算,以下是我的建議。
拍攝設備用入門級(單反加掛機套頭3000左右的那種)比如佳能600D,尼康D3200之列,絕對比手機拍攝效果好的多,手機像素都是虛的,加過演算法的,放在電腦上沒法看。
花300左右買個話筒,挑桿話筒也行,機頂熱靴話筒也行,這樣基本能保證錄音質量,不至於太出戲
1000元左右預算買些燈光,LED攝影燈要一個,裝電池的攝影燈可以來幾個,不超過50元一個,對於你營造氛圍能有很大幫助
200左右的三腳架要一個,很重要,畫面穩定真的很重要,不要什麼鏡頭都手持,推拉搖移跟升降,有個三腳架好用的多
剩下點錢買點道具,基本就不剩東西了,加油,有夢想的年輕人
3. 微電影拍攝器材有哪些
導語: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拍攝器材的便利條件,讓成本較低、節奏較快、內容多元的小短片成為了年青人躍躍欲試的拍攝內容。「人人皆導演」已經不是一句空話。不管是拍創意還是趣味的視頻,只要有人圍觀,只要你「火了」「紅了」,就能賺錢,這也是吸引新導演入坑的直接原因,但即使是短視頻,也要從器材出發,先好好了解它是怎麼拍的。
平台的福利能讓小短片快速成長,像微電影不需過大投入的影視製作,但作為小短片的導演,由於預算有限,前期的器材投入都要落到實處。不過器材就像吃飯一樣,可以豐儉由人,本文列入的器材僅是以微電影規格來劃分,希望通過羅列基本的器材,給入門玩家一些指引。
1、關於拍攝器材:單反/無反
體積較小、鏡頭豐富,兼顧動靜拍攝,價格相對便宜、畫質優秀的單反相機一直是攝影工作室的寵兒,從2008年佳能首台拍視頻的全畫幅單反EOS 5D Mark II開始,就拉開單反拍視頻的序幕。目前工作室設備以輕便型為主,一般會選單反或單電相機,比較流行的有佳能EOS 5D Mark III/5D Mark IV/6D/6D Mark II/80D,索尼A7S、A7S2、A6300以及松下GH4、GH5等。
最新一代的佳能5D Mark IV加入了4K視頻功能 佳能直出顏色討喜,略微調色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松下GH系列視頻強悍,長時間錄制、高碼流、內置log、4K解析度功能備受追捧;作為視頻界黑科技代名詞的索尼,不僅本身有強悍的高端電影機產品和技術,其拍攝的素材也很適合後期加工。以上都是新導演的入門首選,具體哪款就要看差異化功能哪項更吸引你了。
佳能EOS 5D Mark III身上終於加入了耳機*聽能力,滿足了攝像師的*聽需求。 拍視頻的相機要多留意其數據介面,看是否具備耳機*聽功能。有和沒有*聽的區別,對於微電影這種小成本製作來說,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單單看相機上的電平表是不可能知道聲音錄制的實際情況的,你只能知道,有沒有錄到聲音,而不可能知道它錄到了什麼聲音。如果,實際錄制出來聲音是滿滿的環境噪音而聽不清對白的話,重拍事小,後期剪輯時才發現就要背大鍋了。
不過,機身沒有耳機*聽介面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購買一個外接*視器即可,因為這些通過HDMI連接的,都是具有音頻傳輸功能的,但要留意的是,不是每一款外接*視器都具備耳機介面。
2、關於同期聲設備:無線麥、專業槍型麥
對於效果講究的片子來說,專業一點的收音也成為重要環節。如果用單反/單電拍攝微電影,聲音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單反/單電機身具備收音能力,但功能太差;話筒不便操作,又沒有降噪、防風功能,要同期收音的話,最好的方案是使用專業槍型麥和無線麥。
專業槍型麥克風 對視頻拍攝要求比較高的朋友來說,音效的獲取是絕對不能輕視的,所以,使用外置麥克風是有必要的。配上專業型麥克風是為了得到更高質量的錄音效果,因為專業麥克風具備降噪、指向性聲音錄制能力,能更好地減小外界雜音的干擾。
一般來說,槍型麥克風麥克風用於錄制對白時,同時也能在不影響對白的前提下錄制環境音。而做法就像上圖這樣,使用長柄在不被拍攝到的情況下,讓麥克風接近主角,進行對比錄制。
專業無線麥克風 無線麥在拍攝時是十分實用的設備,能夠跟隱蔽地進行拾音工作。由於同時具備指向性的關系,所以盡量不能對麥克風有所遮蔽,這樣會影響錄制效果。但用起來會比槍型麥克風方便,畢竟能少用一個錄音師,對於成本低的微電影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麥克風的選擇有很多種,如果預算不足的話,還能選擇其他麥克風,只要確定,你選擇的.是能夠兼容拍攝器材的麥克風。
3、關於穩定及提升鏡頭感設備:三腳架、小滑軌、小斯
腳架的穩定性對於畫面的穩定有決定性的作用,無論是相機拍攝還是攝像機拍攝,一支好的視頻腳架決定了一個個片段的好壞。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好好的場景,大家發揮都正常,但腳架不穩導致抖了一下,這么一下,很可能就會毀了這個片段。
曼富圖701HDV專業攝像雲台 對於拍攝視頻來說,一般球形雲台在活動時不能保證轉動拍攝時的水平和轉動穩定問題。因此需要專業雲台來適配視頻拍攝時的操作,專業雲台具備了適應的阻尼,能夠為攝像師的使用提供平滑的轉動感受,使畫面更加穩定,移動更加自然,很好地解決了這問題。
電動滑軌 除了不能省的前兩者,對於提升鏡頭感的移動和推拉效果,就需要藉助必要的輔助設備:例如要拍攝穩定的長鏡頭畫面,可以選購適合跟拍的小斯;小滑軌則可以完成傳統導軌能做到到的跟拍推進鏡頭功能,還可以取代小搖臂的部分功能(比如將軌道斜側鎖定,完成升降拍攝),是一個投入小、效果好的短片利器,。
4、關於准確跟焦:大屏+手動對焦、跟焦器
對於視頻拍攝來說,手動對焦往往比自動對焦實用,但是使用手動對焦的話,由於相機/攝像機自帶的顯示屏基本不大,在沒有合焦提升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單靠機身顯示屏去判斷對焦是否成功,而且還往往很容易出現誤判的情況。
通過相機自帶的無線控制和*控功能, 連接大屏手機*控也可以較方便的實現手動對焦
跟焦器 因此解決的方法之一,是我們需要一個大的*視器,同時具備無線控制功能,可以方便地進行手動對焦;如果沒有搭載使用專業的電控儀器進行自動對焦的話,都會造成畫面變化突兀等情況。其最方便的當然是購置跟焦器來實時控制鏡頭焦點,比手擰鏡頭,它會更順滑及精確跟焦。
總結:短視頻技術門檻不斷降低,用戶移動設備的硬體和網速不斷提高,短視頻的內容得以在市場迅速普及。很多吃瓜群眾對短視頻的拍攝不甚了解,有的認為是小打小鬧,也有人認為門檻較高;但空談無用,只有真正去做的實踐派,才能抓住短視頻發展好機會。
4. 用什麼設備可以自己簡單地拍一些微電影
單反,比如5d2 60d,600d神馬的,佳能最好,鏡頭的話,一直標准變焦,一隻50或85的大光圈的定焦(定焦可以拍電影一樣的虛化效果)
一個架子(很重要的)
基本的設備就夠了,還有錢就買個led的新聞燈吧,以防止照度不夠(新聞燈大約不到200)
5. 拍微電影一般都用的什麼機器啊
要看你什麼要求,影視是最燒錢的,如果是一般人或者學生拍電影的話,一般的DV就可以,或者有條件的話HD攝錄一體機是必要的,尤其對影視專業的學生來說,用DV就實在有點一般了。再好一點的話可以是廣播級HD攝錄一體機,一般的HD攝錄一體機,像索尼PMW-EX1R,這個真正嚴格來說只能拍紀錄片或者婚慶,包括廣播級的,廣播級可以錄制電視視頻,一般的HD機要幾萬,廣播級至少也10萬以上,這是一個節點。這之下的這兩種機器,之所以不能跟電影院放映的影片相比的根本原因是畫面,因為真正好的電影都是用膠片拍的,數碼攝像還是無法跟膠片效果相提並論,畢竟色彩柔和性等諸多方面差距太大了。不過也有畫面能跟膠片攝像機相比的非膠片攝像機,不過那叫數字攝像機,拍出來的片子也就是所謂的數字電影,不過效果跟膠片電影基本沒差,這類機器最實惠的當然是RED ONE和索尼F3,尤其是前者,基本上如果想要拍畫面好的片子的話,性價比最高的肯定是租用或者購買RED ONE了,RED ONE其實就極為專業了,裸機是沒法弄的,必須一整套配置,整個下來也要好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當然如果你更有錢或者大製作,直接弄一套阿萊什麼的膠片機,那一套幾百萬上千萬都不止了……當然還有一個最討巧的解決辦法,就是用5D2,價格沒HD攝像機那麼貴,但拍出來的效果都能與膠片機媲美了,說實話我一直不明白RED ONE以下檔次的HD機有什麼存在意義,就是因為5D2的拍攝效果遠遠優於這些機器,價格還便宜很多
6. 入門攝影選什麼相機好
入門攝影選什麼相機好
入門攝影選什麼相機好,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攝影的,攝影可以放鬆我們的身心,而且還可以讓我們學到別的知識,我為大家整理好了入門攝影選什麼相機好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1、索尼RX100卡片機
強悍的索尼黑卡一代產品,1英寸的CMOS感測器降低電量損耗,搭配F1.8最大光圈的德國蔡司鏡頭,其對焦環和光圈檔位的感覺都讓人愛不釋手。
具備2020萬有效像素,畫質卓越、小巧便於攜帶的卡片機,記錄日常美食或是使用微距模式拍攝都十分便利,放在口袋的體積大大提高便攜度和出勤率。
2、松下GF7+25mm 1.7鏡頭
整體十分小巧的微單組合,約1600萬有效像素,機身180度的可翻轉屏為把握構圖提供更多便利,等效50mm焦距的鏡頭十分適合拍攝靜物,1.7的大光圈也能夠拍出優秀的虛化效果,對於拍攝美食細節,小范圍構圖作品都十分適合。
3000元左右
1、佳能100D單反機身+EF 40mm f/2.8 STM鏡頭
入門級別的單反相機,約1800萬有效像素,支持觸摸屏操作,易上手。搭配的40mm定焦鏡頭,拍攝近處物體畫質優秀,虛化能力不錯,且小巧的鏡頭體積大大提高了相機的輕便性。
整個組合也有白色配色,非常適合眾多喜愛美食拍攝的女性用戶。
2、富士X-A2+富士16-50mm II 鏡頭
復古造型的微單組合,便攜度高,畫質優秀,16-50mm的鏡頭能夠勝任大部分的拍攝場景,不管是較大的美食場景還是主體特寫都能勝任,但在虛化特寫方面有一定不足。 3500元左右
1、佳能700D單反機身+EF 50mm f/1.8 STM鏡頭
入門單反中整體性價比頗高的組合,觸摸操作和可旋轉液晶屏都擴展了拍攝能力,性價比極高的50mm 1.8鏡頭經典人文焦段,接近人眼視角,在日常場景拍攝美食十分合適,能夠拍出漂亮的虛化照片,但是在大場景的拍攝中較為吃力。
4000元左右
1、索尼 ILCE-5100L微單機身+E50mm F1.8 OSS鏡頭
2430萬有效像素,配有索尼頂尖的對焦系統,180度觸摸式可翻轉液晶屏,支持wifi分享,F1.8的大光圈定焦鏡頭成像優越,背景虛化能力強
2、佳能750D單反機身+EF-S 18-55mm鏡頭
性能強勁的入門界別單反相機,2420萬有效像素,19點十字對焦系統,精準而快速,新一代的數字圖片處理器讓畫質更為卓越,且配備高端單反才配置的肩屏,標配的18-55mm鏡頭也能勝任大部分的美食拍攝場景。
3、索尼 ILCE-6000微單機身+E16-50mm鏡頭
性價比極高的微單相機,具備專業級別的操作和電子取景器,擁有號稱索尼黑科技的4D對焦技術,性能領先同等價位的單反相機。
標配的E16-50mm鏡頭素質中規中矩,但能夠拍攝較廣場景的美食作品,增加預算替換成E50 F1.8後能夠拍出十分優秀的靜物作品。
5000元左右
1、奧林巴斯E-M10 mark ii 微單機身+14-42mm F3.5-5.6 配機鏡頭
仿機械膠片相機式的復古設計,十分文藝,顏值極高的一款相機。搭載了高端相機才配備的5軸VCM防抖技術,能夠補償近4檔快門速度。
素質極高的點子取景器也是一大亮點,1600萬像素Live Mos感測器帶來卓越的畫質體驗,搭配的14-42鏡頭拍攝美食作品完全夠用。
2、尼康D7100單反機身+ 18-105mm鏡頭
尼康早年的產品,以現在的眼光看性能依然十分強大的中端單反,焦段變化區間較大,各種場景下的美食攝影都可以拍攝。這一組合的價格現在跌至5000左右,能夠買到搭配上一代尼康最頂尖的感測器和51點精密對焦系統、綜合素質媲美頂尖單反的產品,性價比很高。
但是因為上市較久,這款型號的單反沒有配置當下流行的翻轉屏和觸摸屏,也不具備能做到即刻分享的wifi傳輸功能,這是不太方便的地方。
3、佳能EOS 7D單反機身+EF 50mm f/1.8 STM鏡頭
早期佳能中端單反王者,1800萬像素、全19點十字對焦系統,搭配當時最高端的取景器,性能足夠強勁,結實耐用的一代經典單反相機,搭配的50 1.8鏡頭對於拍攝美食特寫十分適合,同樣也適用於人像和靜物攝影。
摸摸荷包,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相機,記錄下每一餐、每一景、每一刻的好心情!
當然,相機和鏡頭的世界遠不止這一點。
01、尼康D5600套機(18-140鏡頭)
這是一款16年上市的機子,目前市場價在4000元左右。這款機子有著2416萬的有效像素,100到25600的感光范圍。其畫面色彩和細節表現都屬於一流水平。機子在性能上非常接近前一代的D5500,一大變化是加入了尼康的SnapBridge尼享無線通信功能。而且比起高端機器來,D5600的操作簡單很多,用於入門在適合不過了。
02、佳能(Canon)EOS 800D 套機 (EF-S 18-55mm f/4-5.6 IS STM )
這是一款17年上市的機子,目前市場價在4000元左右。這款機子性能不俗,2400萬級別的像素足以勝任日常拍攝,「45點+全像素雙核」雙對焦系統的配置讓其能夠輕松記錄生活中的每個瞬間。
600元的差價可以夠買一個50mm標頭了,使用體驗提升不大。正如我上面說的,買單反,玩的就是鏡頭。如果你不想折騰鏡頭,建議買微單。
03、富士X-T20
很多入門用戶對顏值要求太高,喜歡復古風。買奧林巴斯?No,富士才是上選,傾向推薦X-T20。雖然X-T30已經發布,X-T20聽起來有點過氣,但是前者性能過於超前,純粹是為了滿足靜態和動態都非常高要求的用戶。
如果你願意多聽我一句,套機都別買,直接上個XF35mmF1.4 R定焦鏡頭,玩得會很嗨。記住,和富士機身搭配最完美的,都是定焦鏡頭。
04、尼康D7500
這是一款17年上市的機子,目前市場價在8000左右。尼康D7500擁有2088萬像素的成像能力,使用了EXPEED 5影像處理器,對焦系統為51點自動對焦,感光度從ISO 100至51200。拿它和那些上萬元的全畫幅單反相比,我個人認為它的性價比更大。
05、佳能EOS RP
不但具有出色的畫質和豐富的鏡頭陣容,在重量上也做到了輕便,價格也親民了很多,極具性價比。EOS RP採用了約2620萬有效像素的全畫幅圖像感應器,具有高達ISO 40000的常用感光度,並可擴展至ISO 102400,不但可以滿足白天需求,而且再也不用擔心留不住妖嬈又光線復雜的夜景了。照片完全可以突出環境氛圍,照片還能智能手機,或者通過微信小程序直接朋友圈,向朋友展示你的精緻生活。
06、索尼A7M3
索尼全畫幅微單A7M3擁有2420萬像素,然而不同的是該機對焦系統煥然一新,擁有693個相位對焦點和425個反差對焦點,從數據上看,索尼微單A7M3擁有索尼全畫幅微單中最強悍的對焦系統,並且連拍速度提升至每秒10張,使其擁有了較為不錯的'動態攝影能力,所以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A9」。
別想著買個差不多的先練練手,那樣越滾雪球花的越多!新手買機器我覺得先確定品牌,再確定價格,最後確定用途!品牌選擇上來說我的建議是身邊的朋友用哪個牌子的多你就買哪個!實在不知道且錢富裕的去買Sony[靈光一閃]這樣鏡頭可以互相借用,最起碼可以咨詢朋友一些用法和技巧!然後最重要的是價格!一定要想好一個價格上限,相機的價格每個級別相差不大,千萬不要出現要不再加點買個上一級的!直接能力范圍之內最好的,基本不會後悔!最後確定用途,問問比較懂行的朋友的意見!比如拍攝運動物體或者小孩為主,可能對連拍速度和對焦速度要求比較高等等!買個合適的機器就好!
1、先不著急買相機、鏡頭,冷靜下來花幾天時間了解器材知識。
目前相機的三大廠商分別為佳能、尼康、索尼,建議您的第一台相機從這三大品牌里挑選。相機質量過硬是基本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攝影器材是一個大系統,很多附件都是優先適配佳能、尼康,小品牌相機廠商幾乎不適配或者沒有。很常見的例子,如熱靴燈。
相機類型主要有:單反、微單、卡片機、旁軸相機等等;按感測器尺寸來說主要分為全畫幅、APS-C畫幅以及4/3畫幅等等。至於有效像素則不必擔心不夠用,目前市面上在售單反微單的像素對於攝影初學者來說已經足夠。
鏡頭按視角分為廣角鏡頭(焦距24mm以內)、標准鏡頭(焦距24mm-70mm)、長焦鏡頭(焦距70mm-200mm),按結構分為變焦鏡頭、定焦鏡頭、移軸鏡頭、魚眼鏡頭等等。
2、了解相機基礎知識後,您才能更好挑選適合自己的機身。
很多網友推薦相機時常說「一步到位」,或者說直接買自己能買得起的最貴的相機,價格通常一萬起。可是經過我的觀察,身邊買了相機的朋友因為工作加班、家庭瑣事、朋友聚會等原因很難抽出時間來學習攝影,最後相機也是放在抽屜里積灰。所以我的建議是初學者第一台相機買APS-C相機,進可攻退可守。如果後續想繼續深入學習攝影,再升級全畫幅,萬一不想學攝影相機賣個二手損失也比較小。以佳能為例,如果您想要輕便的機身,不需要肩屏可以考慮購買800D,如果需要肩屏,日後可能會繼續購買全畫幅機身,那麼我推薦80D機身。
3、確定機身後,這樣買到適合自己的鏡頭。
鏡頭的選擇需要根據拍攝題材來決定。如果您喜歡拍攝風光,喜歡拍攝大場景,那麼建議您購買廣角鏡頭,如佳能16-35 f/4L;喜歡旅遊,拍攝旅途上的景點、美食、人文風俗等,那麼建議購買標准鏡頭,如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 USM;如果喜歡拍攝人像、花卉、鳥類,那麼可以選擇長焦鏡頭,如佳能EF 70-200mm f/4L IS II USM。不過,不建議攝影初學者購買以上鏡頭,一來價格相對較高,二來初學者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曝光、構圖技巧和提升審美,等入門後再升級鏡頭。所以我推薦套機鏡頭,比如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 STM、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USM、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如果您不知道選哪款鏡頭,那我建議直接購買18-135mm鏡頭。
綜上,攝影初學者買什麼相機合適呢?我建議**佳能80D套機(EF-S 18-135mm IS USM)。
7. 拍微電影用什麼攝像設備穩定性好一些
1.攝像設備
這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攝像機或者單反相機。根據條件來選擇,現在單反是視頻微電影拍攝最佳的工具,甚至在很多電影拍攝中也會用單反。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單反相機。
2.承托設備
三腳架、穩定器、斯莫格兔籠。首先說三腳架,這是穩定攝像設備最重要的工具,不管是單反還是攝像機在拍攝中都離不開三腳架。其次,穩定器。主要用來拍攝運動鏡頭,常見是有手持穩定器,三軸穩定器,肩架,這些器材使用得當可以拍出來出色的運動鏡頭。第三,斯莫格兔籠,可擴展眾多配件,例如:三腳架,雲台,跟焦器,監視器,麥克風,閃光燈,遮光罩等,是微電影拍攝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器材。
8. 拍攝微電影需要什麼樣的高清攝像機(設備)
REDONE比較合適。33mm畫幅,最高4K的解析度。目前很多微電影、電視電影、小投資的故事片兒都是這款攝像機拍攝的。
RED ONE是數字電影攝像機,其可拍攝水平像素高達4096(4K)的高質量清晰圖像,並直接將圖像以電子格式存儲在硬碟存儲器里,從而實現了全數字化製作。
(8)入門級拍微電影用什麼機子擴展閱讀:
Big RED ONE最大的看點來自於那枚1100萬像素的Mysterium CMOS,24.4×13.7mm(APS-C畫幅是22.5 x 15.0 mm)的尺寸顯示這是一款16:9規格的感光元件。
聯想到不久前有關索尼新型CMOS的報道,很顯然07年高端影像設備感光元件市場將是CMOS的天下,這款產品2540p的解析度將會對現有的主流1080p專業高清DV造成巨大的沖擊。
2006年美國NAB設備展上,與眾多佔統治地位的知名攝像機廠商相比。RED ONE只能算是一個無名小卒,甚至在當時被誤認為是一個騙子公司。
但就是這樣一個低調的小公司,在給我們提出一個全新概念後,在短短的兩年內攪亂了整個攝像機的市場。
9. 哪些入門級相機適合攝影初學者使用
10. 拍微電影 適合用什麼設備
一般平民可承受小成本微電影
軟體方面:最重要有一個好的本子
硬體方面:主器材 1、一般畫質 普通愛好 DV(推薦sony pj-350以上版本,價格3000左右)
2、高品質高畫質 專業攝像機(推薦索尼HXR-NX3 價格17000左右)
3、高品質畫質 單反相機 (要求攝像專業技能很高,運動極易虛焦,需要精確跟焦,也可以買馬達跟焦器,成本不低於第二種,優勢在於畫面有別於攝像機,縱深更強烈,易於營造畫面)
輔助器材:標准: 三腳架 遮光罩 反光板 紅頭燈
專業級:肩架穩定器 2-3米級搖臂(價格1000左右) 軌道車(3000-5000) 航拍器(5000左右) 排燈 射燈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