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年級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一個感人但是又帶了笑點的小故事,一個因睡過頭而錯過了為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慰問演出的小男孩,為了那枚紅領巾特色章而想盡辦法為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
看完這個視頻,我內心深受觸動,剛開始章爺爺一再拒絕小男孩的表演,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樣做,可當他拿出他的號角時,我明白了,就像章爺爺說的,那時候的號角雖然沒有現在的好聽,但是只要它一響,革命戰士們就會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向前沖去,只是上去的人多,回來的人卻沒幾個。對呀,號聲一響,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但是盡管如此,革命戰士們為了祖國的勝利,從未選擇退縮,這號角,是支撐革命英雄們敢於拼搏的強大精神力量。現在,沖鋒軍號變成了演奏小號,時代變了,但是這一抹紅色的愛國精神卻永存。是什麼讓年幼的小男孩和年邁的革命戰士走到了一起,是傳承。偉大的革命英雄們用自己淋漓的鮮血換來了祖國的勝利,這號角聲喚起的愛國精神力量傳承了一代又一代,永不磨滅。革命戰士們的英雄事跡,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砥礪前行,我們要用智慧和汗水把革命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中國打造得更加美好,更加強大!
一個調皮可愛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因在大巴車上睡過頭,錯過了慰問革命老英雄的演出,遇到了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章俊榮。一開始,機靈的小男只是想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於是纏著章老同志,要給他演奏革命歌曲。可在在章老革命心裡,號聲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他不是不願聽,是不敢聽,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老號手,「我這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就敢拚命」「他們沖出去的多,回來的少…」在章老革命的講述里,小男孩了解到了革命先輩們當年浴血奮戰的革命經歷和視死如歸革命精神。
影片的最後,小男孩和章老革命一起佇立在庄嚴肅穆的烈士陵園,在夕陽的余暉里,的眼神濕潤而堅定……,悠揚的號聲再度響起,不同的是,號聲不再是讓戰士們沖鋒陷陣的沖鋒號,而是《我和我的祖國》。正是不畏犧牲、敢於沖鋒的革命先輩們創造了祖國今天的繁榮富強和我們的穩定幸福生活,正如「如果說你曾苦我的甜,我願活成你的願」所講,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將不負先輩遺願、不負韶華、傳承紅色精神,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續寫新的發展。
看完這視頻,我心裡浮現出「不理解」、「共情」和「敬仰」三個詞。視頻中的小號角手雖然有著高超的技能,但是,他最開始並不能理解號角聲的意義,直到章爺爺的講解,「在戰場上,只要號聲一響,戰士們就要向前沖,而沖在前面的是子彈、炮彈、手榴彈、刺刀!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沖出去的越多,回來的越少。」直到此刻,小號角手才明白,號角聲不是吹得好聽就行,號角聲代表著前進,代表著無畏,代表著犧牲,代表著千千萬萬革命戰士們必勝的信念!此時,小號角手心中才與章爺爺產生了共情。當《我和我的祖國》奏響在滿是五星墓碑的烈士陵園時,我眼角閃爍著淚花,情不自禁地敬了少先隊禮,心中是對革命烈士的敬仰!沒有他們拚死拼活地前進,哪裡有我們現在的好生活!
視頻結束,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息,所有少先隊員的英雄們,無論是革命軍人,還是現在的軍人,警察,消防員,沒有他們的負重前行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他們保衛祖國,保衛人民,我們愛他,敬他,助他,護他!
電影中章爺爺和小男孩的一段對話使我記憶猶新「我以前也是個吹號的」「這是打仗的時候吹的號」「嗯」「爺爺你吹一個吧」「你以為這吹著玩」「你這個連按鍵都沒有,肯定沒有我這個好聽」「可在戰場上,這號聲一響戰友們就得沖呀」「那沖在最前面的是什麼呀」「子彈,炮彈,手榴彈,這么長的刺刀」「他們不怕嗎?」「怕,可我這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但沖出去的多,回來的呀,沒幾個……」是呀,難道他們不怕么?難道他們沒有妻兒,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但!為了祖國,他們願意犧牲自己,換來和平!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眼含熱淚、飽含著激動地心情看完了這部14分鍾的微電影,感動於調皮可愛又堅持不懈的「鼓號手」少先隊員,敬畏於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
影片講述的是一名「鼓號手」隊員因睡過頭沒能參加學校組織的去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的慰問演出,因此錯失了一枚紅領巾特色章。失望沮喪的他在休養院博物館里偶遇了老革命軍人章爺爺,靈機一動,他想通過給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或許能夠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小男孩與章爺爺一路鬥智斗勇……
從小男孩到章爺爺,從傷痕累累沖鋒號到光滑錚亮的演奏號,是傳承讓他們共同激起了這波「紅色的漣漪」。小男孩手中原本被當作玩具『步槍』或完成表演的樂器小號在烈士陵園的一排排墓碑前吹起時,熟悉的旋律響起,革命先輩奮勇殺敵的場面浮現,我想此時的他心中已經悄然種下了一顆紅色精神的種子吧。
戰爭年代,是像章爺爺這樣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護佑我們的寸金寸土;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用智慧和熱情去建設更加美好的.新中國!作為一名大隊輔導員,我要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團結、教育、引領隊員們聽黨話、跟黨走,時刻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紅領巾增添新時代的那抹「紅」!
在八一建軍節之際,我和全中隊隊員觀看了少先隊傳承主題微電影《號聲嘹亮》,其中調皮可愛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和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以「號聲」為主線,「司號員」為什麼不敢聽號聲吹響呢?因為這會勾起他對革命軍人沖鋒陷陣、犧牲戰場的回憶和懷念。這理由讓我熱淚盈眶。年幼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和年邁的「司號員」走到一起,激起了一波「紅色的漣漪」。
作為新時代的輔導員,我肩負著引領少年兒童傳承紅色革命精神的重任。在不同時代,紅色基因亦有著不同的內涵。作為新一代紅色基因傳承者的少先隊員,必先溯源紅色歷史,再展望紅色未來。
中國的紅色曾是鮮血的紅,沸騰而滾燙,為生存而戰斗。在戰爭年代的硝煙中,紅色基因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精神。漫漫長征之時,紅軍憑著堅強意志,克服惡劣的環境,成功反圍剿,用徒步兩萬五千里的奇跡證明了中華民族生命力的頑強;艱苦抗戰之期,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共赴國難,以槍林彈雨中奮勇前進的身軀向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永不屈服的決心。
中國的紅色曾是紅旗的紅,熱情而堅定,為發展而拼搏。在以後的中隊工作中,我打算帶領少先隊員開展豐富多彩的爭章活動,追溯歷史的波瀾,引導少先隊員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向可親可敬的軍人們學習。
一名「鼓號手」少先隊員是千千萬萬名少先隊員中的一名,他的調皮可愛盡顯少先隊員的活潑。他為了讓革命軍人老爺爺聽到自己的號聲,幾次被老爺爺拒絕卻始終不放棄,這是他出自對老爺爺這樣革命軍人的崇敬,最終他在老爺爺面前,在25048位紅軍烈士墓前吹響了他的號聲——《我和我的祖國》,這是少先隊員熱愛的祖國,也是老爺爺和無數革命烈士深愛的祖國。
一名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他也是千千萬萬名為國作出貢獻的軍人中的一名,他珍藏的號是一支不輕易吹響的號,他的號一響就有無數不怕犧牲的勇士沖鋒在前。而吹響沖鋒號的人又怎能退縮,必定也是英勇向前,哪怕獻出生命,失去一條腿又何妨?從沖鋒軍號到演奏小號,從烽火硝煙到和平年代,號聲就是傳承。
一名千千萬萬名輔導員中的我,在建軍節致敬像章爺爺這樣最可愛的人。感想不是口號,把感想變「敢想」,把「敢想」變「敢做」,紅色的心不褪色,紅色的血脈永流淌,這就是輔導員肩負著的責任。
我們少先隊員生活在這個衣食無憂的年代,更加要注重紅色精神的傳承,因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出生在幸福和平的年代,無法體會到當時的艱苦,不知道什麼是寒冷,不懂得什麼是飢餓。但我們是成長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是無數的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知足。
回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年代,我不禁想起2019年新冠疫情。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很多這樣的英雄。疫情就像沖鋒號,他們拋下家中年幼的孩子,年邁的老人,義無反顧沖向疫情第一線。在這場戰斗中,幕後還有無數默默無聞的英雄,負責後勤保障的工作人員,負責執勤的警察們,負責配送物資的司機們,還有很多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正是有這些紅色基因的傳承者,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人民才會安居樂業,我們學生才會幸福地坐在教室里讀書寫字。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因為我對偉大的祖國愛的深沉。我們的戰場就是腳下的土地,用我們百倍的努力,學習,工作,生活,然後用我們自己強健的雙手去開創祖國輝煌的未來!讓我們用行動為祖國增光添彩吧!
今天是8月1日,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一大早,我就觀看了微電影《號聲嘹亮》。
一個調皮可愛的「鼓號手」少先隊員和一個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由傳承而走到一起,共同激起了一波「紅色的漣漪」。片尾,那曲跨越時空的演奏久久縈繞在我的耳畔。
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責無旁貸的是教育少先隊員們思想、政治、品德、紀律等各方面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培養他們有一顆愛祖國、愛黨、愛社會的赤誠之心。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明白:革命勝利是革命先驅始終堅守初心使命、不畏槍林彈雨,抱著革命必勝的信心換來的。他們用實際行動和偉大成就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從曾經令人隨意欺凌的」東亞病夫」變成如今在國際上具有話語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無數個這樣可愛的人,在默默無聞地替我們負重前行。
如今中華大地上雖已不見戰爭的硝煙,但強國夢、強軍夢的征程仍然需要英雄的中華兒女接續奮斗。你、我,都是責無旁貸的吹號者,都是勇擔使命的追夢人!
今天早上觀看了由全國少工委辦公室、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指導,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少工委、《少年時代》雜志社聯合出品的微電影《號聲嘹亮》,我深有感觸,收獲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小男孩是學校鼓號隊的一員,一天,學校組織前往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慰問演出,小男孩睡過頭沒能參加,因此錯失了一枚紅領巾特色章。失望沮喪的他在休養院博物館里偶遇了老革命軍人章爺爺,他靈機一動,想著給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沒准可以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於是決定主動出擊,將章爺爺「拿下」。面對小男孩的心思章爺爺心知肚明,卻不以為然。在他心裡,號聲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老前輩年事已高,但提起那段烽火歲月,卻依舊滿懷激情,熱血沸騰,言語中流露出濃濃的愛國之情。這次活動讓我們又一次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他們用生命換來山河無恙,我們當銘記不忘,致敬可歌可泣的英雄!
我們要時刻銘記這種精神,傳承使命,努力學習,爭做新時代民族復興大任的少先隊員!
⑵ 推薦幾部適合年輕人看的勵志電影
1、《叫我第一名》
該片講述的主角供應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使他的生活倍受折磨,但是他始終樂觀向上,默默努力,最終成為一位出色的老師,同時也找到了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
生活從不會因你身患疾病或殘疾而善待你,而是生活善待的永遠都是不會放棄,不會認輸的人,所以我們所遭受的難苦難和嘲笑,最終都會在我們不斷前進角腳步中成為我們的動力,讓我們更加堅定勇敢的邁出每一步,沒有人的成長之路是一帆風順的,這條路的好壞取決於你對生活的態度,誰說困難就一定是給人帶來痛苦的,他也會給予我們跟生活對抗的勇氣,所以啊,每個人都有缺陷和生活的不易,請你做個善良的人,保持包容的對待身邊的人也是權利,愛的愛的一種方式呢!
主角是幸運的,有自我覺醒,有愛的奶奶,有路遇的溫暖,有相知伯樂,這個世界上太多有太多的陰影,所以要有裂縫,讓陽光照進來,不是一個性別對那另一個性別的壓迫,不是利己主義的高歌,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知覺,假如不能改變世界,別忘了我們可以不被世界改變
⑶ 《滾滾紅塵》
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想是人世間的錯/或前世流傳的因果/終生的所有/也不惜換取剎那/陰陽的交流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本應屬於你的心/它依然護緊我胸口/為只為那塵世/轉變的面孔後的翻雲覆雨手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於是不願走的你/要告別已不見的我/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於是不願走的你/要告別已不見的我/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滾滾紅塵里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
不知是歌曲成就了電影,還是電影成就了歌曲。每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總有種世事滄桑,白雲蒼狗的感覺。
《滾滾紅塵》是一代才女三毛的遺作,都說她寫的是張愛玲和胡蘭成,想的是自己與荷西,拍的是林青霞與秦漢。許多年前,讀過小說,只覺得太過沉重。昨日睡前窩在被窩里看電影,雖是1990年拍的,稱為經典卻不為過,有太多得天獨厚的吸引人的特質,感嘆一句,再難看到林青霞秦漢張曼玉那個時代眉眼間都是戲的演員 !
①才女和她們不對等的愛情
我一向不喜胡蘭成,甚至厭惡,正是因為我太欣賞張愛玲,一個有著這樣驚人才情的女子,他偏偏不珍惜,負了她一次又一次。
沒有張愛玲,誰會記得在滾滾紅塵的歷史中有胡蘭成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出現過呢?
可是張愛玲這樣的傳奇女子,和這部電影裡面,林青霞演繹的作家沈韶華,包括林青霞她自己。
她們美麗獨立充滿才情,她們對愛情如飛蛾撲火明亮熱烈,卻往往得不到對等的愛,愛不到一個好的結局。
在高中時期非常喜歡讀張愛玲的作品,幾乎熟到每部她的作品都是可以隨處講到一個細節有很多唏噓。
但張愛玲的作品,是適合讀的太久的。
如果一個女孩子,讀張愛玲的小說入情太深,都會被張愛玲的凄涼所感。
她嚮往愛情,卻從來不相信愛情,只因胡蘭成傷她太深太深。 即使她罕見的最後好結局的《傾城之戀》,結尾雖然白流蘇如願以償嫁給了范柳原。
但是張愛玲卻冷眼說道,「柳原現在從來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了。」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白流蘇。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2014年,林青霞在半島酒店舉行六十歲生日晚宴,她給自己准備了一份禮物:出版新書《雲去雲來》。在書籍封面上,60歲的林青霞黑衣短發,干凈又溫暖,依舊美麗動人。
有朋友感慨,林青霞活到這個年齡,算是活明白了。
是啊,現在這么優雅從容的她,終於看透了悲歡離合。
當年她和秦漢分分合合,即使後來在影壇的地位無人能及,她美到幾十年才出一個,依然如小女孩般熱烈的愛著他,他卻,遲遲給不了她一個家。怪才李敖大師一直自詡最愛美女,但林青霞嫁給富商邢李源後,他不止一次嘆息甚至公開攻擊林美人,[一個仙女把後半輩子給了一個全是銅臭味的商人,可惜了可惜了]。 於是怎能不感嘆,像林青霞這樣的女子,亦不能在愛情上安全感和歸屬感兩得,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
在電影中,林青霞演繹的女作家韶華,驕傲冷清,秦漢所演的能才第一次見面問她,「你一個人深夜寫這些故事,孤單嗎?」 韶華說 「亂世,習慣了」,卻隨後哽咽了,對一個,只是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那一刻,她就愛上他了。
這部影片的背景是戰爭時期,亂世出佳人,也出英雄。亂世莫道兒女情,其實亂世兒女情更深。亂世的愛情更為傳奇。但佳人未必覓得愛情戰場上的英雄。
因為佳人不會輕易愛上一個男人,但愛上了,她的勇敢和犧牲的力量,卻遠遠勝過所有男人。
如果問,能才不愛韶華嗎?他愛,未見韶華,他已經被她的文字打動。他和她一起為一首曲子流淚,也算知音。她光著腳踩著他跳舞,他心動不已。多年後再次相遇,他用啞語對她說,「wo,ai,ni」,他一直後悔沒有對她說得這三個字,終於說出了口。但,他只是,在家國沖盪的大環境中,對命運無法把握,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危難中苟且地保全自己罷了。
那,胡蘭成沒有愛過張愛玲嗎?秦漢不愛林青霞嗎,可能一直到現在也很愛。
只是,當一個女人不需要他的錢,不在意他的保護,只想要他的感情的時候,他給不起,就像他給不起自己一個坦盪的生命和未來一樣。
可以騙自己一輩子,苟且的活著將就,卻騙不了她。
②犧牲自己的愛,是悲哀還是幸運
曾經有一次聽周圍的姑娘說,「張愛玲是很有才啦,就是感情太慘了,挺不幸的。" 說話者好像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憐憫。很想在心裡冷笑,妹子如果你把有一個男朋友在你身邊幫你各種寫程序寫paper作為衡量一個愛情的好壞的標准,只能說,你連愛情這個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愛情觀,瞎得瑟。
張愛玲決定和胡蘭成分手時,她給他寫了一封訣別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 彼惟時以小吉故,不願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隨信還附了30萬元錢,那是她新寫的電視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的稿費。
之後,在胡蘭成一次又一次窮困潦倒時,她給他寄了一次又一次的錢。
張愛玲傻嗎?對這樣一個傷害她如此地步的男人這般?
《滾滾紅塵》這部電影裡面,韶華,最後在上船的一刻,掙脫了能才,把船票塞到了他的手裡,把唯一的生的機會給了他。那一瞬間的林青霞的演技真的發揮到了極致,那種決絕對他的不舍,那雙帶著淚光的眸子。
揮手,就是生離,死別。
韶華傻嗎?
不傻,真的。
自我犧牲的愛,是最純粹的。給予,是因為內心的極度富足。
一個人格不完善,沒有大境界的人企及不了這種境界。
往往一個女人成全自己對一個男人的愛,已經和他值不值得沒有太多的關系。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中出現了一些的台詞。
演技派的張曼玉在電影中,用迷人的眼睛看著觀眾說,
「他愛國,誰愛我?」
「沒有愛情怎麼愛國。」
「他把心給了國,我的心給了他。」
「一個女人愛上一個男人的時候是最危險的。」
「我還愛他。」
林青霞在電影中最後對余老闆說,「我還愛他。」
在《來不及說我愛你》裡面,尹靜婉,在被慕容四少的在她和江山之間取捨傷到遍體鱗傷,多年後從法國歸國的時候,信之問他,「你對沛林現在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感?」
經歷了各種磨難的尹靜婉淡然地說,「是愛,我還愛他,我一刻沒有停止過愛他。」
滾滾紅塵,滄海桑田,分分聚聚,愛與恨,千古愁,依然一句「我還愛他」,沒有痴嗔狹隘,犧牲了再多世俗認為重要的東西,她們,卻擁有了被現實踐踏到面目全非卻依然保持初心的愛情。 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珍貴也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換來的東西。
③傳奇女子 ?= 悲情結局
林青霞憑借《滾滾紅塵》這部影片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部電影同名主題曲的演唱者陳淑樺也紅極一時。
但現在的林青霞,光彩照人優雅美麗,與刑李源離婚後,卻讓人不忍注意她已經出現的皺紋。
而陳淑樺晚景慘淡。 2007年,有傳出她得抑鬱症,2010年,其父親證實了她病重的消息。從1998年淡出娛樂圈,12年來,陳淑樺幾乎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唯一的一次曝光是2009年,在自家樓下,她被拍到一臉素顏,眼神空洞,十分憔悴。
現在不是亂世,沒有戰亂和隨時生離死別之苦,張愛玲和胡蘭成結婚時,胡蘭成在婚書上,寫了一句 「願現世安好,歲月靜美」,我們這個時代,是該歲月靜美了。
林青霞是智慧的,在和秦漢牽牽絆絆太多年,她選擇了嫁給刑李源;張愛玲是決絕的,在胡蘭成不再愛她的時候,她提出了離婚,也因為這份刻骨銘心,寫出了很多經典文字。
「你既無心,我便休。」
不得不說,在這部電影里有個配角亮點:余老闆,「他粗鄙、庸俗、外形委瑣……遠遠望之,已令人心生厭惡。然而在韶華受欺負的時候,揮著軍刀來保護她的人是他;在韶華窮困潦倒時,細心照顧她的人是他;在韶華受傷時,經常來看望她的人是他;在韶華沒能坐上客船的時,毅然跳上岸誓與她同生共死的人還是他!反觀能才,他又為韶華做過什麼?!真是絕妙的諷刺。這樣的男人,不要也罷!
其實余老闆和韶華,有一種林青霞和刑李源的感覺。 「一見傾心,許你為知音」是愛情,「知道你對我的話,我珍惜你。」未嘗不是愛情。 雖然,這樣的愛情最終還是走到了盡頭,但林青霞,已活成了自己的女皇。
傳奇女子,曾經輝煌,歸於靜美。
自私一點從個人角度來講,我最喜歡才女林徽因的一生。林徽因一輩子,也有很多感情牽絆,年輕時候浪漫極致的徐志摩,為她守了一輩子的金岳霖,最好的人生伴侶梁思成。但世人只看到她這些感情八卦,卻不知林徽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好的建築系不收女生,她就進了美術系,同時修建築系的課,最後順利畢業。也不知我們教科書的看的那些耳熟能詳的建築,都是她和梁思成在野外風吹熱曬一個數據一個數據測量考察寫下來的。更不知,在北京那些老胡同要拆遷時,林徽因夫婦趴在老城牆上和政府對峙。如果認真讀她記錄那些建築的文字,你會發現,她完全可以將理工科的精準和文人散文的浪漫情懷結合在一起,令人驚嘆。 所以,如果一個女生,好好學好理科工課,懂得吃苦沉下心,同時在藝術上保持自己的造詣,如果比較幸運,有一個美麗的外表,或許她既可以有張愛玲的愛之情懷,又有理性的支撐,最後結局會跳過那些傳奇女子「悲情結局」的怪圈。
④你我終也是滾滾紅塵中的蒼海一粟
拍攝電影《滾滾紅塵》時,正是林青霞和秦漢的熱戀期。這部電影中林青霞帶著少女的嬌羞、可愛,有太多經典鏡頭讓人過目不忘。
第一次見秦漢飾演的章先生時,她把火柴吹滅了描眉。
第一次約會前,她披著桌布在房間里旋轉。
打開門發現心愛的人突然出現在眼前,那種竊喜和羞怯。
最經典的鏡頭,是兩人說要一起跳舞,她就光腳踩在秦漢的皮鞋上,從房間漫步到陽台,然後在夕陽下擁吻。
拍完那部戲之後,林青霞說自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她躺在秦漢的懷里,笑得像個18歲的少女。
可她不知道,兩人的感情在《滾滾紅塵》中其實已經寫好。
林青霞飾演的韶華兩次向章先生求婚。第一次,她說:我們結婚吧。章先生說:我的背景會害了你。第二次再重逢,她說:給我一個家。不料兩人最後還是失散在人群中,相望於江湖。
當年與秦漢因為拍攝電影窗外而走到一起,也就是林青霞從二十歲到四十歲,愛了秦漢20年,把一個女人最美好的年齡給了這個摯愛,這樣一對讓人羨慕的佳人最終以分手收場,相信,是太多人遺憾。
回顧這段戀情,最終沒有終成眷屬,原因或許只在於林青霞用力過猛,愛的太卑微,愛的失去了自我。
不管是一個普通女人也好,還是一個女明星也罷,當你愛上一個男人,愛到眼裡只有他,愛到等著他求婚的被動狀態。愛到只要你需要,我永遠在的感覺,愛到沒有你我不可能幸福這個地步,也就是說一千道一萬,當你被對方吃定的感覺時,這個時候就會有兩種相反的狀況出現。
一種是付出愛的一方林青霞,她會越愛越委屈,越愛越憤怒,因為在付出的過程中,她體會不到同樣的回報和珍惜,所以她越愛越心灰意冷。而得到的一方也就是秦漢,他一開始得到這份愛還是珍惜的,但是在林青霞越來越多的付出來到後,他把這個女人的付出當成一種理所當然,並且有種吃定對方的感覺和狀態,這時候他們愛的平衡被打破。
這個不平衡開始於他們一起拍攝電影《滾滾紅塵》之時。林青霞拍攝過程中,因為氣候和飲食不適應,所以得了嚴重感冒,此刻她最需要的就是秦漢能夠來到自己身邊陪伴自己,於是她打電話給秦漢,結果秦漢不咸不淡的說:我去看你可以,但是飛機票你要報銷。林青霞當即答應,結果最後秦漢還是沒來,為什麼會造成這個樣子,原因不是秦漢差飛機票錢,而是林青霞一直以來的卑微,讓秦漢不懂珍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邢李源這個暖男出現,他不僅給林青霞在秦漢那裡要不到的一紙婚約,他也給予林青霞無微不至的關懷,就是在這種天地之差的愛的對比中,林青霞頓悟,愛不是祈求不是等待不是卑微就能得到的。愛是尊重珍惜。愛是他的眼裡心裡都有你。於是她毅然決然的離開秦漢。嫁給邢李源。
不知那時的秦漢作何想?
如今,林青霞又恢復單身,那滾滾紅塵的情緣能否再沿續?
總要面對不曾期望的遇和離,總要面對不曾料想的聚和分,到最後不過是望著過去,看它的紅塵滾滾、煙波浩渺,又望著未來,看它的幽微閃爍、光明遼闊。我愛惜低調,因此愛三毛在生命燦爛時匆匆淡出,留給世人一部最後的作品———《滾滾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