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 沈陽哪家婚禮微電影拍的好
409s影視,完美性價比
24格,完美國內領軍。
羅曼映像,完美手法,把超神記錄變成現實。
想要記錄,就在本地多走走,找個性價比相對高一些的。
想要出片子,就多上網看一看,多網路網路,國內的團隊到你那拍甚至比本地的團隊還便宜。
B. 為什麼電影只有 24 格/秒
這個問題要把拍攝和放映區分開。
人眼及其數據接收與傳輸系統每秒能夠輸送10-12格畫面,然後大腦的視覺處理中心會將每格畫面保留1/15秒。所以,如果在前一格畫面尚且保留的1/15秒內大腦又收到一幅新的畫面,那麼這就產生了連續運動的感覺。
另外,實驗室研究證明,人的感光系統能夠區分多達每秒48次閃光,如果繼續提高頻率,那麼亮和暗之間的轉換就無法被人察覺了。所以50Hz交流電下運作的台燈閃爍,人基本上是無法察覺的。
請注意,作為電影、電視、游戲存在基礎的「似動現象」最低幀率,和閃爍與否並不是一回事。電影在較低的放映速度下,比如16-24格每秒,即使已經構成了運動畫面的幻覺,亮度的變化仍會被人眼察覺到閃爍,亮度越高閃爍越明顯。
所以電影放映採用了一些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先介紹傳統的電影放映機原理:
一般的電影放映機採用馬爾他十字車機構,有個凸輪連續地轉動,每當它和十字車開槽嚙合一次,十字車旋轉1/4周,傳動軸每旋轉一整圈,間歇輸片齒輪轉動1/4圈即90度,對應於膠片上四個齒孔,等於拉動一格膠片(對於普通35mm膠片而言)。在這個拉動過程中,葉子板會遮住放映燈。只有當一格膠片穩定地停留在片窗前時,燈光才從中通過。這個過程保證了讓靜止畫面運動起來。
早在盧米埃爾時代,人們已經發現,單片式的葉子板即每格畫面遮擋一次,如果按每秒16格計算,畫面在明暗之間轉換16次,得到的運動畫面閃爍不定,讓人不堪忍受。所以有人發明了雙片式的葉子板,讓每格畫面在銀幕上重復出現兩次。後來,電影院裝備了更廣闊的銀幕,更高功率的弧光燈,閃爍更明顯,雙片式葉子板也顯得不夠用了,波蘭發明家Kazimierz Prószyński又發明了三片式葉子板,每格畫面在銀幕上重復出現三次,徹底解決了頻閃問題。當然葉子板的每一片並非等大,最大的一片呈90度,用來在完成抓片的1/4個周期內遮擋光線。
所以在採用三片式葉子板的情況下,16格每秒的放映速度實際上等於每秒刷新48次(達到消除閃爍的底線),所以16格是最低的容忍幀率。三片式葉子板在20年代已經普及。
1930年後有聲電影確立了每秒24格的規范,電影院的放映機一般都採用雙片式或三片式葉子板,所以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它的刷新頻率其實是每秒48次或72次,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只有24次那麼低,只不過,單格畫面是在重復出現兩次或三次而已。
以上說的都是放映速度,拍攝速度實際上是非常自由的,正因為如此,才有快鏡、慢鏡,或謂降格、升格之由來。
如果大幅提升拍攝和放映速度,或許的確會改善電影觀看質量,但在膠片時代這也是一種浪費。為什麼是24格,一是因為在無聲電影末期,電影拍攝、放映速度從16格、18格一路飆升,實際上已經達到了24格左右,沿用24格這是自然的決定;其次24格普通35mm膠片等於每秒456毫米,對於當時片上發聲的技術來說,這是記錄最高5000Hz聲音的光學聲跡的最短必要長度,再短的話聲音容易失真,所以每秒不能低於24格的長度。
24格是有聲電影的基本規范,不過也有很多電影格式非按照每秒24格運行。比如8毫米是16格,超8毫米是18格,50年代的寬銀幕制式,Cinerama是26格,Todd-AO是30格,80年代的高幀率先驅Showscan一直鼓吹60格。不過並非主流,不提。
而今的數字放映,沿用了類似「三片式葉子板」的思路,讓一幅畫面重復刷新三次,所謂的「三閃技術」(triple-flashing)是也。如果以3D電影為例,實際上每秒鍾觀眾雙眼總計看到的畫面總數是24×3×2=144幅。
從去年開始,北美的一些設備提供商,如Christie Digital,夥同幾個大導演如James Cameron、Peter Jackson,正在鼓吹更高幀率的電影拍攝及放映,《霍比特人》《阿凡達2、3》將會以48格、60格速度拍攝,他們也希望電影院升級設備,以48格、60格進行放映。至於這種升級是否會實現,還是未知之數。
拍攝幀率提高之後,的確會降低乃至消除閃爍、抖動和運動模糊等傳統膠片電影的特徵,這在美學和觀眾接受習慣上該怎麼來認識,也是另一個問題。
附帶一說,按照Peter Jackson他們目前的技術方案,如果電影拍攝幀率提高到48格/秒,那麼放映時將會採用「雙閃」(double-flashing)來代替「三閃」(triple-flashing),因為實際幀率提高了,不需要單幅畫面再重復出現三次那麼多,兩次足矣。但是,更激進的技術原教旨主義者、特效大師、
Showscan的發明人Douglas Trumbull(http://en.wikipedia.org/wiki/Douglas_Trumbull)認為,應該徹底取消同一幅畫面反復播放兩次或三次的做法,電影放映質量才會得到根本提高,所以他鼓吹的是每秒66格的拍攝、放映速度。
總而言之,24格每秒已經是80餘年來的世界規范,不久的將來是否會有變化,需要觀察。
望採納。
C. 24格視頻是什麼意思
電影是每秒鍾二十四格膠片的,而視頻則是每秒多少多少幀,中國大陸電視是25幀每秒,而數字電影則為24幀每秒拍攝
D. 電影中的每秒24格是什麼意思
電影中的每秒24格是影速度。
影速度是指底片在電影攝影機中轉動的速度,通常是以秒格數(fps)來計算,正常的攝影速度是1秒24格。標準的放映轉速是24 fps。
(4)24格微電影擴展閱讀:
除此之外還有三種轉速:在電頻是50Hz的歐洲,為配合錄影帶訊號而成為25fps;無聲16厘米影片是18fps;有的8厘米也是18fps。
除非必須使用25fps,不然最好是將轉速定為24fps,因為那是有聲片的標准轉速,適用於所有的周邊設備。唯有當攝影機的轉速是和放映機一致時,銀幕上的動作才是自然正常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影速度
E. 跪求好心人分享24幀2017年上映的由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導演的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
《24幀》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ujkOXdYvQEi-EiFyDj3uxQ
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伊朗、法國
語言:無對白
上映日期:2017-05-23(戛納電影節)
片長:114分鍾
又名:廿四格(港)、24格(台)、二十四格、24幅畫面、二十四幀、24Frames
這是二十四段每秒二十四格的電影真理,也是饋贈給世人的遺願紀念。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在靜態攝影與動態影像之間,百轉千回、細細探尋,也搭建起兩種藝術表現形式間的關聯。下起雪來白茫茫一片的林地,炊煙裊裊升起的村屋,鳥兒振翅飛過原野,鹿與牛緩步遷徙橫越,世間萬物在阿巴斯靈動詩意的凝視中,每一個按下快門瞬間的之前與之後,都隨著景框里的窗框樹影搖曳,天馬行空地流轉時光,在影格與影格之間,梳理電影的本質。
「電影始於葛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這是法國新浪潮大導演高達對阿巴斯電影美學的贊譽。從攝影出發,拓延影格之間的空隙,《24格》發想自阿巴斯個人收藏的照片,歷經三年的時間與伊朗技術團隊合作,運用數位影像工具,以3D動畫、擺拍的方式,重新想像這些畫面的前世今生,與其創造出來的情感觸動。攝影與電影之間反覆且親密的追尋與叩問,一曲溫柔而綿長的影像詩
F. 有個微電影關於想去西藏的叫什麼名字 24格
《轉山》
這部電影相對而言 比較新 而且在日本的電影節上是作為閉幕的電影
下面是這部電影的網路
http://ke..com/view/1830686.htm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G. 24格講什麼內容好看嗎
24格就是電影放映時
每秒24格
是一本專門講電影的雜志
我覺得蠻好的
很豐富全面阿
還有很多專業知識
讓人學到很多
H. 電影確定每秒24格的歷史是怎樣的
摘自網路知道:在最早的電影裡面,一幅靜止的圖像被稱做一"幀(Frame)",影片里的畫面是每一秒鍾有24幀,為什麼是24幀,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因為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現象正好符合每秒24幀的標准,所以用多也沒有意義還會浪費電影膠片,增加成本,所以就是24幀。這個24幀/秒就是電影膠片常用的格式,也就是說,拍一秒鍾的電影,那個膠片走24格,說白了想照相機拍24張底片 少了,人的視覺暫留是0.01秒,人感覺不道移動。因為是給人看的。多了也沒用。同理給狗看最起碼要每秒大概50幀。這也就是說 為什麼狗不如貓愛看電視。取決於播放設備,有場和幀率的概念便於處理 。顯示一幀畫面有2種,一逐行,二單幅,若逐行其實24幀則為48。
I. 電影一秒24格是什麼意思
底片在電影攝影機中轉動的速度。通常是以秒格數(fps)來計算,正常的攝影速度是一秒廿四格。標準的放映轉速是24 fps(每秒24格)。除此之外還有三種轉速:
在電頻是50 Hz的歐洲,為配合錄影帶訊號而成為25 fps;無聲16厘米影片是18fps;有的8厘米也是18 fps。除非必須使用25 fps,不然最好是將轉速定為24 fps,因為那是有聲片的標准轉速,適用於所有的周邊設備。唯有當攝影機的轉速是和放映機一致時,銀幕上的動作才是自然正常的。
(9)24格微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
當攝影機轉速調快時,每一秒鍾便拍下了更多格數的畫面。假使放映機沒有跟著調快而是以原速放映,銀幕上便會出現慢動作(slow motion)。相反地,若是將攝影機轉慢,例如8 fps,放映機仍保持原速,銀幕上的動作就會比原先快了三倍,成為快動作(fast motion)。
攝影機改變轉速之後,曝光時間就必須跟著調整。利用前面所提到的運算公式便可以求得正確的數值。一般說來,當轉速增加一倍時,就損失1檔的曝光量。
一般攝影機的轉速極限是64 fps,而高轉速攝影機可以達到更快的轉速。
J. 電影中的24格和32格是指什麼哪位高手幫忙具體解釋一下啊
一般來說24是電影放映是一秒要用到的膠片數,即放映速度為1/24秒
24是數量,格是計算數量的名詞
32格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