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瓜打針是真的嗎
好像焦點訪談等節目演過,短期內噴灑葯品是可以的,直接打針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希望可以幫到你。
『貳』 西瓜變甜變紅靠打針
傳播這個謠言的人還真的不把西瓜皮放在眼裡了。
所謂西瓜「打針」,就是傳言中用注射器向西瓜中注射甜蜜素或色素,讓西瓜更甜或更好看。這在現實中既不科學,也缺乏可操作性。因為植物只有通過維管束組織才能吸收水分與營養,強行注入,只會在西瓜局部組織內擴散和積累,會破壞西瓜瓤組織特性,不可能像傳言中描述的西瓜瓤呈紅色且汁液「豐富」等。此外,注射過外來液體的西瓜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組織破壞、變質,繼而腐爛,並不利於瓜農與瓜商保藏與銷售。因此,「西瓜打針」只是謠言,不可能是西瓜種植業的普遍「潛規則」。給西瓜打針,用力太小,針頭無法穿透西瓜皮;用力太猛,西瓜就裂了。
就算瓜農打針手法多巧妙,真在保證西瓜完整的情況下將注射液送進西瓜肉里了,這些注射液也很難在西瓜里均勻擴散。
大江網曾經做了一個實驗:注射了胭脂紅溶液的西瓜,連瓜皮都染紅了。
另外,針孔對西瓜簡直就是致命傷,最可能的結果就是瓜還沒賣掉就爛掉了……
-----------美食有新意,便是心意「發現好物」------------
『叄』 真的有「打針西瓜」
說到夏季水果,又大又圓而且甜美多汁的西瓜馬上躍入腦海,西瓜有生津解渴、補水解暑的效果。所以,夏天最適合吃西瓜。雖說有了塑料大棚,一年四季都有西瓜上市,但惟獨夏季吃西瓜最讓人酣暢淋漓。然而,關於西瓜的非議從未停止。
1.最常見的“打針西瓜”傳言版本
最早在2006年7月19日,廣州《信息時報》上刊登了一篇報道——《廣州出現注水西瓜被注紅葯水根本不能吃》,報稱“不少廣州市民投訴,懷疑西瓜被注入了紅葯水”。7月時值盛夏,這個新聞著實打擊西瓜市場,使之進入“寒冬”。
在2012 年5月16日,《時事周刊》微博又報道“打針西瓜”:有些瓜農為了銷量,會對西瓜進行增甜處理,並且為了賣相,注入胭脂紅,“打針西瓜”一度成為焦點新聞。附有圖片,打過針的西瓜瓤是紅色的,汁液豐富,但是,甜蜜素和胭脂紅屬於禁用食品添加劑,能會破壞肝臟、腎臟,影響兒童智力發育。
2.真有報道上提到的那麼恐怖嗎?
針對《信息時報》上的注紅葯水西瓜,深圳檢驗檢疫局對轄區6家西瓜企業、加工廠進行了突擊檢查後抽樣送檢,都沒有檢測出糖精鈉、人工色素和紅葯水(汞溴紅)等成分。甚至有專家進行注射實驗,結果證明,打針後的西瓜果肉顏色不均勻,而且由於針孔處容易感染細菌,造成西瓜易腐爛,並不利於銷售。
針對“打針西瓜”的辟謠也不止一次
2006年,海南西瓜被傳聞“注射紅葯水”,瓜農卻因此損失了3000 萬元;隨後,每年夏天,伴著暑氣,“打針西瓜”都會現身,導致西瓜市場進入冰凍期。是什麼讓“打針西瓜”反復出現,混淆大眾視聽呢?為什麼每一次謠言都有市場呢?
究其原因,我們需要提高公眾科學素養,還有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快,一些網友會不假思索不負責任地轉帖,傳播謠言,一些媒體不辨真偽,跟風報道,放大謠言,這樣,謠言有了可乘之機。
別再讓西瓜“被打針”了!
這些有意無意的傳謠行為,應引起我們的思考和警惕。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食品安全問題真實存在,面對謠言,管理部門應及時回應、辟謠,盡快消除公眾疑慮。否則,一旦辟謠沒有及時跟上,人們便傾向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真相:無論是給瓜苗注射,還是給西瓜果實注射,注射物都無法被吸收。而且,如果強行對西瓜進行注射,不但會破壞西瓜瓤組織,而且注射之後幾個小時,針孔外圈就會開始泛黑,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本文作者張連敏,蝌蚪君改編。
---------------------------
參考文獻
《“打針西瓜”的專家解讀》,許勇,《中國瓜菜》,2012-07-05。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蝌蚪君綜合
『肆』 西瓜又紅又甜,都是因為打針了
導讀
夏天來了,吃顆西瓜又解暑又營養。可是, 近期一條朋友圈傳聞讓很多人犯了怵:有些西瓜看上去又紅又甜,是因為它被注射了色素和甜味劑。這條消息讓很多人都覺得不踏實,到底是不是真的?西瓜還能吃嗎?我們該如何挑選西瓜呢?
「西瓜打針」從理論和實踐上可行性都不大,現在的西瓜多數都又紅又甜,這主要是因為市面上吃到的西瓜都是經過品種改良的,甜度增加了,不易裂開,品質更好了。而且不少西瓜是在大棚中種植,水分、溫度、濕度都更適合西瓜生長,同時還增加了有機肥的施用量,所以多數西瓜都多汁又甜脆。
編輯:薛燕男
本文系原創作品
(本圖解由科普中國微平台原創首發,科學審核:張瑾 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號「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轉載文章請註明來源公眾號ID及作者
『伍』 「打針西瓜」是什麼情況
"打針西瓜"指被注射了食品添加劑甜蜜素和胭脂紅之後,經人工催熟的西瓜。2012年5月,"打針西瓜"的消息在網路上流傳並引發熱議,對於它在市場上的流通狀況,爭議不斷。到目前,多家機構、媒體指出"打針西瓜"為假新聞"。
「打針西瓜」的主要特點:
1、瓜打開後瓤不是自然粉色,而是顏色鮮紅、亮麗。
2、味道較甜,但只局限於瓜中央,瓜皮附近的瓜瓤吃起來索然無味。
3、瓜籽呈白色並且十分小、嫩,有些甚至是透明的,這就充分說明瓜並沒有到成熟期。真正到了成熟期的西瓜瓜籽應該是飽滿的。
4、保質期短。一般情況下打開的西瓜保質期應該在兩天左右,但注射了色素水的"打針西瓜"的保質期並非如此。如果不小心買上"打針西瓜",即便保存在冰箱里,不到12小時西瓜就有酸腐味,開始爛掉。
辨別方法:
1、注射過甜蜜素的西瓜存放兩個小時後,瓜上無論是大小針孔,都能看到外圈開始泛黑,即使是小針孔,也無所遁形。
2、注射了"添加劑"溶液的西瓜,味道確實非常甜,但入口後,開始逐漸有酸澀味道,並且,這種酸澀味在吃下去後也久久不散。正常的西瓜,瓜瓤一般清甜可口,吃下去後,也不會有任何異常味道留在口中。"打針西瓜"和正常的紅瓤西瓜,在顏色和口味上,還是能輕易辨別的。
『陸』 有沒有人看過給西瓜打紅墨水的一個電視劇
我記得是爺倆一起給西瓜打針的,小孩打錯了墨水,結果成黑西瓜了
『柒』 小時候的一部反特電影裡面特務向西瓜里注射毒液的,請問是什麼電影
美女和野獸
『捌』 "打針西瓜"是真的嗎
大熱天里啃個冰鎮西瓜,相信會讓很多人興奮。可每年這個時候,「打針西瓜」的說法就不斷會被提起。網上還流傳這樣的帖子,只要瓜瓤里有黃白色的「筋」,就說明這個西瓜打過針了。
事實真是如此嗎?市場上真的有打了針的西瓜嗎?下面來看看西瓜專家是怎麼說的?西瓜專家徐錦華說。出現這種筋有兩種情況,一種就和實驗用瓜一樣,因為它們沒有成熟。還有一種原因,就是跟瓜的品種以及栽培環境有關。
而且通過實驗顯示,給西瓜打針很困難,不僅西瓜打過針後「面目全非」,而且甜度和成熟的瓜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他還說,如果在種植過程中遇到了惡劣的天氣,比如低溫、高溫、乾旱等,有的品種就會出現黃白筋甚至空心,這些筋會影響口感,讓人感覺西瓜肉質變粗,但對人體健康沒有任何影響。
對於打針的說法,實驗人員也做了相關實驗,發現根本不可能。因為瓜蒂部位硬度很大,實驗人員一開始都沒能把針頭戳進去。不得已,將注射部位往下放了幾厘米。針頭好不容易戳進去後,問題又來了,因為瓜內部的壓力,想要注射進去非常困難。兩個實驗人員互相配合,其中一個使出了吃奶的勁,這才好不容易把溶液打了進去。
而且針戳進去之後,「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在注射甜蜜素溶液的同時,之前不遠處注射過紅色色素的部位又開始滲水。「這是因為在壓力的作用下,西瓜通過之前針眼的部位來釋放這些壓力,所以才會滲水。」
就這樣,在「磕磕絆絆」下,實驗人員一共實驗了兩個西瓜,注射了30毫升的紅色色素溶液和甜蜜素溶液,共給西瓜打了12針。
記者發現,光注射這12針,我們已經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如果瓜農真的要打針,那花費的時間會更久,在賣瓜的時候根本來不及。」實驗人員說。
為了讓這些溶液可以進一步滲透,實驗人員將打針西瓜靜置了48個小時。同時,還取了一個和它們同一時間採摘的西瓜作為對比。沒想到切開西瓜,一股酸味就「撲面而來」。記者看到瓜瓤里出現了好幾塊深紅色的部分。顏色和周圍正常的瓜瓤區別明顯。
所以說給西瓜打針是根本不可行的,上面的實驗也說明了。更為重要的是,打針之後肯定會留有針眼。現在這樣的高溫天氣,即便沒有注射其他溶液,在室溫下只要幾個小時西瓜就會因為細菌侵蝕而爛掉。更別說瓜農打針後送到市場上銷售,更不可能保證迅速賣掉。這樣「面目全非」的西瓜,相信沒有人會買。
『玖』 「打針西瓜」是否真的存在
那隻是西瓜成長中很正常的一種現象,可能是西瓜成長的時候,果肉被蟲子咬過,或者生長的地點不適合,比如被土塊碰傷過之類的,都可能出現那個情況,那玩意應該是纖維之類的東東,切掉不吃就好了。不過有那玩意的西瓜很多都不會好吃,但也不是注射過東西的,而且西瓜從來不會注射東西,最多就是在西瓜未成熟前用農葯。就算用葯的,等你吃的時候,葯液不剩多少了,而且市面上基本沒有不用葯的西瓜,所以你吃一口西瓜好吃就可以隨便吃,不好吃的話,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扔,反正我家種西瓜的,家庭富裕,我都是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