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解讀一下電影《守望者》
類型: 動作 / 奇幻 / 驚悚 / 劇情 / 科幻 海報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 / 加拿大 片長:163 min 分級: USA:R 對白語言:英語
演職員表
導演: 扎克·施奈德 Zack Snyder 編劇: Alan Moore .....graphic novel Dave Gibbons .....graphic novel Alex Tse .....screenplay David Hayter .....screenplay
1977年,因政府通過名為keene act的法律,將所有不願被納入政府雇員的超級英雄歸類為不法分子,導致全世界大多數的超級英雄紛紛退休。1985年,comedian被人謀殺,羅夏召集夜梟與silk spectre復出調查comedian之死。 1985年冷戰時期,全球都處於一個比較混亂的階段。美國全國各地都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這時一大群「造型各異」的超級英雄們登場了,他們與政府保持密切的聯系,共同維持社會的穩定。當然,不論蒙面與否,他們在平時都不過是最普通的人,有著各自的身份與工作。而為了區分和稱呼他們,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代號,並且代代相傳。在這一批超級英雄中,有「羅夏」的沃爾特·科瓦奇(傑基·厄爾·哈利飾),稱之為「曼哈頓博士」喬·奧斯特曼(比利·克魯德普飾)、「幽靈」薩利·朱庇特(卡拉·古奇諾飾)、「法老王」阿德里安·維迪特(馬修·古迪飾)、 「貓頭鷹」丹·德爾伯格(帕特里克·威爾森飾)、「喜劇演員」愛德華·布萊克(傑弗里·迪恩·摩根飾)等。他們是政府的一隻秘密部隊,由於身份的特殊導致他們可以不受很多社會條列的約束,自然效率也高的異常!不過經過了長達十多年的戰斗、奔波以及為政府服務,他們都有了退休的念頭,而美國政府也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於是這些蒙面的英雄們紛紛卸甲歸田,回到茫茫人海中過起了自己普通人的生活。一些人找到了接班人,而有些人則徹底地熄滅了心中的火焰,准備平靜地度過餘生。但一旦涉及江湖,想退出絕沒有那麼簡單。突然有一天「喜劇演員」從寓所的高樓墜落身亡同時另一位超級英雄Ozymandias也受到了襲擊,這一消息在這些超級英雄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因為這不僅僅暗示著他們身份的暴露,更有甚者可能是在報復他們這個團體,准備逐個擊破!而政府的態度也令人生疑,政府介入調查後很快就認定這是一場意外,從而匆匆結案,並以隆重的儀式下葬屍體。雖然很多超級英雄也接受了這樣的結果,但羅夏並不這么認為認為,他聯系了兩位同是超級英雄的友人,共同調查幕後的真相。 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件事情絕對不是個意外,而是有人行凶。但讓他們不解的是,他們發現這個殺手不但是一名參加過越戰的老兵,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他們超級英雄團體的內部人員!而這個殺手的野心遠不是除掉英雄們那麼簡單,他還在醞釀更加龐大的陰謀……
人物簡介
超級英雄
1、羅夏 我相信不久你們就會忘記我的真名沃爾特·科瓦奇,因為我拒絕提起往事。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媽媽是個妓女,也不單單算上我從小到大受過的屈辱。這個墮落的社會太需要英雄了,於是我做了一張千變萬化的面具,更名「羅夏」,懲惡揚善。很快我便加入守望者,和夜梟一起打擊義大利黑手黨。在夜梟退隱後,我開始隱秘行事,1975年,我辦了一件大案,將碎屍女孩的兇手用鐵鏈綁住,拿起他肢解女孩的砍刀將他生劈了。我想,正義是站在我這邊的,因為身後的警車未有一次追到我。然而1985年隊友丑角被謀殺,卻使我遭到警局的逮捕,好友夜梟和絲鬼及時相救,我則將他們帶到奧茲曼迪斯的南極洲老巢。沒想到,奧茲曼迪斯說服了夜梟和絲鬼,甚至驚動了前來協助的曼哈頓博士,我知道我的死期到了。 2、奧茲曼迪斯 我年輕的時候叫艾德里安·韋德,向來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為了和我的美貌相稱,我開始周遊列國,補充我的知識。1958年,我憑自己的過人智慧,從一個平民百姓變成一位全球企業家,但自從冷戰開始以來,我就開始在南極洲准備另一個改變世界的計劃,我加入了守望者,取名奧茲曼迪斯,以團隊作擋箭牌,在幕後建立個人財團。任何發現我秘密的人,我都要割掉他的舌頭,或者丟到寒冷的南極大陸凍成冰棍。他們說我藐視人類,其實不然,哪怕我的計劃會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我也是為了世界的長存,你們現在無法理解我說的話,因為無學識的人都是後知後覺的。到時候你們會拜我為當代亞歷山大大帝,我會戴上古希臘君主的皇冠,等待你們對我俯首稱臣。 3、曼哈頓博士 我幾乎不記得喬恩·奧斯特曼這個名字,因為名字對於後來的我完全沒有意義。我沒什麼愛好,只熱衷核能物理學研究,有個妻子,但沒有更多的朋友。1959年11月9日是改變我一生的日子,在一場意外的核磁共振實驗中,強力原子爆炸將我帶入一個非物質領域空間,我的感官與思維被徹底顛覆,神遊13天才重返人間。我變成了可笑的禿頭藍體人,每顆原子對我而言都是信手拈來,這秒殺世間的超級力量猶如上帝使然,當然也嚇了政府一跳,他們將我收藏起來,定名為「曼哈頓博士」,依靠我來抵禦太平洋對岸的核子威脅。只是後來妻子離開了我,因為我的生活與人類越來越遠。這時我認為自己愛上了「絲鬼二世」,加入了守望者團隊,但我卻默默注視著丑角殺死一名孕婦,而不知該做什麼表情。 4、丑角 我的原名叫愛德華·布萊克,忍受不了我臭脾氣的最好不要接觸我,因為我是守望者團隊中火葯味最濃的那個,記得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民兵隊伍里,我就不受大家待見,那時愛上了可人兒「絲鬼」,但另一個蒙頭蓋臉的弔死鬼英雄干涉了我,結果我被他偷襲得手,吃了人生第一次敗仗,好吧,我承認是我先對絲鬼不敬,總之我離開了造型愚蠢的民兵。但英雄總有用武之地,我成了政府官方唯一的超級英雄,被派上太平洋戰場和朝鮮戰場。1973年是我最紅火的一年,因為我暗殺了兩名記者,讓水門事件秘密得保,然而,打擊罪犯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在得知奧茲曼迪斯的驚天計劃後,他趁我喝高之時擊敗了我,將我從萬丈高樓扔了下去。下落途中我就想,這是我人生第二場敗仗,至少不會有第三回了。 5、絲鬼二代 我來自典型的單家家庭,媽媽是前「民兵」團隊的唯一女將絲鬼,而我則跟隨媽媽的腳步,成為超級女英雄。我第一次登場,是在1966年的打擊犯罪者集會上,被曼哈頓博士的上帝能力所折服,與之相戀。為了和我約會,曼哈頓博士把我帶到火星,參觀他輝煌的水晶宮殿,問題是,他忘記了人類不能在太空呼吸,差點整死了我!回到紐約,我被羅夏的執著感染,和夜梟、羅夏一起並肩作戰,對抗野心勃勃的奧茲曼迪斯,曼哈頓博士後來也參加戰斗,可是奧茲曼迪斯太過巧言善辯,我們被說服,讓慘劇發生……一覺醒來,地球還在,只是羅夏消失了。往後的日子,我和夜梟結為夫婦,繼續行俠仗義,我改名為女丑角,向父親致敬,我開始覺得自己留著父親的鮮血,開始完整。 6、夜梟二代 我叫丹·德雷伯格,天生嚮往鳥兒的視角。家境還不錯,至少夠得上我研究自己鍾愛的鳥類學。22歲那年,正式拿到哈佛大學航空學和動物學學位的雙學歷證書,但是我真正的夙願,是拜前民兵組織的夜梟為師,三顧茅廬之後,我終於得到了「夜梟二代」的稱號,穿上了前輩的鳥人戰衣,我的阿基米德號飛行器也竣工了,沒錯,就是仿製貓頭鷹兩大眼的那玩意,坐在4噸重的夢想中,與隊友羅夏一起執行掃黑任務。然而事出有因,1977年政府取締了所有的超級英雄,我的阿基米德號和一系列貼身裝備,都要裝進儲藏櫃,而我又回到學者的老本行,寫了八年的鳥類學論文,這時才意識到,文字是多麼的無趣。等到1985年,羅夏又找到我,丑角的遇害,刺激著我重新換上裝備,嫌疑慣犯,這回我不再饒你!
背景資料
2009年版《守望者》片中場景電影改編自艾倫·摩爾曾獲雨果獎的著名同名小說,小說本身以「圖像」形式呈現,內容深度偏向文學小說,但以表現手法看來,則更像一本漫畫。而艾倫·摩爾也是《V怪客》、《開膛手》及《天降奇兵》等片的原作者。好萊塢製片人最終還是違背了作者的遺願,將艾倫·摩爾這部舉世無雙的漫畫書搬上了大銀幕,然而只要是看過原著的人毫不懷疑電影一定會大獲成功。 《守望者》的故事復雜而巧妙,在1985年,那時超級英雄們因為受到政府的限制、打壓而逐漸銷聲匿跡。直到他們中的一位突然被害,已經處於隱退狀態的超級英雄們又聚集了起來,對這起謀殺案展開了調查,然而調查顯示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謀殺案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陰謀。電影將超級英雄們內心的質疑、彼此之間的問題以及尋常百姓和超級英雄之間的復雜關系,做了一番深刻探討。
② 電影守望者主要講什麼內容啊
《守望者》講述了在1985年,那時超級英雄們因為受到政府的限制打壓而逐漸銷聲匿跡。直到他們中的一位突然被謀殺,已經處於隱退狀態的超級英雄們重又聚集了起來,對這起謀殺案展開了調查,然而調查顯示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這起謀殺案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陰謀。
劇情介紹:由於邪惡勢力肆意蔓延,一群具有超群實力的正義之士挺身而出,他們戴著面具,身著奇裝異服,與各種壞蛋展開較量。不久,他們的英雄事跡通過媒體傳遍全國,美元鈔票、絲綢鬼魂、羅夏、城市隊長等超級英雄的名字廣為傳播,他們更參與到大大小小的重大事件之中,也因各自的性格遭受著不同的命運。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政府出台的法令導致一部分不願成為權貴爪牙的英雄退休,超級英雄集團由此分化。1985年的一天,效力政府的超級英雄「喜劇演員」愛德華·布萊克(傑弗里·迪恩·摩根 Jeffrey Dean Morgan 飾)被人殺害。
四處逃亡的「羅夏」的沃爾特·科瓦奇(傑基·厄爾·哈利 Jackie Earle Haley 飾)意識到有人正向曾經的超級英雄痛下殺手,而這背後隱藏著更大的陰謀。
(2)電影西瓜守望者擴展閱讀
《守望者》角色介紹:
1,曼哈頓博士
真名叫喬恩·奧斯特曼,在片中他是個高大的、渾身赤裸的藍皮膚的傢伙,與他的外表一樣,他有些自大,也是六人組中唯一擁有超能力的成員,性格復雜怪異。
2,羅夏
他是六人組中最具暴力傾向的「羅夏」,因為童年陰影他永遠帶著面具,而上面蝴蝶形的墨跡變化多端,昭示著他的心情。
3,法老王
他是奧濟曼第阿斯,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但卻是守望者中最有智慧的一個,因此在隱退之後一手建立屬於自己的財團,廣泛斂財,並用這些錢投資進行了一系列基因實驗,創造了他自己的變種山貓。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傢伙把自己當上帝了。
③ 如何評價電影《守望者》
從傳統技法來說,片子的攝影和音樂都用得很漂亮,也有很多嚴密的草蛇灰線,考據黨會很喜歡。但在節奏把握上問題嚴重,片長也沒能很好的控制,終極剪輯版達到喪心病狂的215分鍾,導致片子缺乏調動觀眾情緒波峰的力量,很多時候會顯得沉悶。當然,我們看電影不能片面強調故事性,「講好故事」那是被國產院線片不斷拉低底線後衍生出來的核心痛點,而不是所有片子的普世標准。
從主題深度講,非常厲害,秒殺諾蘭的黑暗騎士。守望者主要探討的是「什麼是正義」這個政治哲學中最核心的母題之一,曼哈頓博士以神性的視野,在面對羅夏對真實偏執的追求、和法老王以謊言和罪行建立和平這兩種極端立場上,最終選擇殺死羅夏、幫助法老維持「高貴的謊言」。這樣的反高潮結局,分分鍾摧毀超級英雄電影觀眾的核心價值觀,不得不說:太帥了。
忍不住再黑一把諾蘭:編劇羅伯特·麥基的評價很准確,諾蘭「假裝很有精神訴求的樣子,他可能有一些精神上的理念,但並不意味著他擁有對靈魂的洞察力,不意味他懂得生命的真正價值,懂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編劇界奉為大神的羅伯特·麥基,說《星際穿越》不是好故事)蝙蝠三部曲中,也只有第二部蝙蝠俠跟小丑的對峙中,加入了一些貌似深刻的因素,最後卻還是以「人性是可期待的」這一經不起推敲的立場破局,看到兩艘船上的平民和罪犯不約而同放棄炸死對方、「和諧社會 你我共建」,我簡直就要期待蝙蝠俠一臉嚴肅地對小丑說出國內肥皂劇名言「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愛!」星際穿越也是老毛病,引入一大堆設定,最後還是落到雞湯味兒十足的「愛」上面。
PS:我絕不是說扎克施耐德比諾蘭強,作為一個導演,他還是以偏風格化的攝影調度見長,且發揮極不穩定;守望者電影的主題深度大部分也歸因於漫畫原作,其他方面不管成片質量,還是對超級英雄在嚴肅主題的探討所能達到的可能性的開拓上,扎導遠遠不及諾蘭。
④ 美國的電影《守望者》好看嗎
電影《守望者》改編自雨果獎獲獎漫畫《守望者》,主要講述了一個架空的上世紀80年代的某一個月之內發生的事情,中間漸次插敘守望者及守望者前身民兵組織成員各個歷史時期的所作所為,高明之處是將上世紀歷史中的著名事件跟這些人的活動聯系了起來,用一種討巧的方式飽滿了人物的背景形象。
如果你是個冷戰歷史愛好者,你或許會對裡面各種歷史秘聞的細節看得津津有味,比如片頭蒙太奇式的著名事件過場,電視訪談中的嘉賓,都有歷史上的真實痕跡。
如果你是動作片愛好者,那這部電影的動作場面可能不會太令你驚喜,招式慢動作充滿了扎導的畫面藝術構思,但缺乏痛快的打擊感;另一方面露骨地表現了各種血腥場景(骨頭斷裂出體、人體分解等),即便是減掉了很多的版本。在一些場面的處理上過度地使用了慢鏡頭,使得打鬥節奏過於遲緩,缺乏真實感。
故事基調不同於一般的陽光向上的超級英雄,而是用一種更現實主義的態度組合了一個能力非常不對稱的英雄團體。這個團體名義上是自由的義警,實際上卻盡受外部世界的壓力,被割裂成了不同的個體:有的成了國家機器,有的成了私營企業主,有的因為害怕被政府通緝隱姓埋名。
主線劇情從一個被稱為喜劇演員comedian之死開始,到最終發現幕後黑手是自己的昔日同志,再到最終劇情反轉發現幕後黑手是為了拯救世界才犯下了滔天惡行,各種事件諷刺地暴露了那個時代美國大都市的世間百態人性缺陷。最後的結論:在勢力相對平等的人類群體之間,會不斷地陷入自發性的競爭和階段性的毀滅,而最快而有效的解決方式,是創造一個更可怕的共同敵人,來換取人類之間短暫的協作共存。
看了這部電影的人,可以知曉,不應對西方文化抱有任何類似共贏的幻想,因為人家早就看明白人類達爾文主義的生物本質,並且為了方便,很可能去擁抱這個本質而不是迴避。
⑤ 跪求守望者2004年上映的由桑德里娜·博內爾主演的在線免費播放資源
《守望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卡米爾(安妮·康斯金尼AnneConsigny飾)千里迢迢回到了久違的故鄉,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賣掉家中留下來的一幢老房子。卡米爾的父親伊萬(菲利普·托雷頓PhilippeTorreton飾)早已去世多年,母親瑪貝(桑德里娜·伯奈爾SandrineBonnaire飾)也在不久之前撒手人寰,從唯一的親人嬸嬸處,卡米爾得知了這個小島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⑥ 如何評價電影《守望者》
記得一次吃飯的時候與周舟學姐聊到超級英雄的話題,她當時指出的一個點對我來說很有啟發。她認為從《黑暗騎士》後,超級英雄所面對的困境就是越來越多的現實主義因素融入進超級英雄片的敘事語境中。
其實不僅僅是超級英雄片,所謂好萊塢類型電影發展到後期,導演們所進行的突破性嘗試就是在原本的類型化語境中融入越來越多的非類型元素。現實主義這個概念太危險而且太含糊,我不敢隨便使用,事實上有時候侵入類型片語境里的也未必就是現實主義,比如《誰陷害了兔子羅傑》和《鯊魚黑幫》里的異質元素就是黑色電影和黑幫片的元素。
但直覺里我認為那些融入進類型片里的異質元素最具破壞和顛覆性的,的確就是現實主義。當然這需要首先要說明現實主義這個概念到底應該怎麼認定。帕特里克·富爾賴對這個概念的觀點是具有啟發性的,他認為現實主義與現實毫無關系,現實主義真正強調的是「現實感」或者說「真實效果」,現實主義不是對現實完全地照搬,而是讓接受者(讀者、觀眾)「認為這是真的」。
李一鳴老師對這個問題也有相類似的看法,在他看來,電影不是對現實的還原,而是對經驗的還原。一部電影看完後我們覺得好,不是因為它完全模擬了我們生活中的一段現實,而是印證了我們內心情感中的一些經驗。電影中的故事未必都是真的,但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事實就是如此。有趣的是,李一鳴老師把這稱之為「好萊塢的技術主義」,而富爾賴則直截了當地稱之為「現實主義」。如果我們參考延安和上海左翼對現實主義的一些提法,相信會同意富爾賴的觀點。
我們以《守望者》這部電影為分析對象的話,就能清楚地看到現實主義這個概念在敘事電影中的用法,以及現實主義是如何顛覆類型化敘事的。
幾乎每個看完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承認該片是一部反英雄主義的超級英雄片。我認為該片導演扎克·施奈德一定是看過諾蘭的《黑暗騎士》並且受到它啟示了的,因為影片最後與漫畫原著不相符的結局,幾乎就是黑暗騎士的翻版。但我認為導演走得比《黑暗騎士》還要遠,因為犯罪者事實上也是超級英雄。一個無辜的超級英雄最後替另一個犯罪的超級英雄頂罪,而為了實現瞞天過海的計劃,這個無辜的超級英雄最後也讓自己雙手沾滿了罪惡的鮮血,他殺害了一個不願保守秘密的人。
因此在《守望者》中,超級英雄本質上的瘋狂性被暴露無疑,而不需要像《黑暗騎士》那樣用小丑和雙面人這樣的符號來暗示(蝙蝠俠本質上就是小丑,也是雙面人,他們三人其實是三位一體的)。《守望者》中有一個表面上與敘事無關,其實是作為隱喻性文本而存在的動畫故事(這是電影中的一個小孩一直在翻看的一本漫畫書里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一個船長在航海回家的途中被一艘黑貨船所狙殺,他所有船員全部遇難,只有他一個人倖存。這個船長知道那艘黑貨船的航行路線一定會經過他居住的小鎮,他擔心自己的小鎮也會遭到黑貨船的襲擊,於是他歷經千辛萬苦回到了自己的小鎮。在他神經質地凝視下,這個小鎮已經被黑貨船的罪惡所侵佔,於是他肆無忌憚地襲擊殺害那些他所臆想中的壞人,直到他發現他一直想回小鎮救出的妻子居然被他親手殺害。原來小鎮根本沒有遭到黑貨船的襲擊。
這個故事的核心隱喻是,英雄會臆想出一個語境(比如罪惡橫生的城市、腐敗的司法、被黑貨船侵佔的小鎮),在這個語境下,他原本非法的私刑行為成為了合法的。
電影其實正是營造並支持這種臆想的最佳機制,只有在電影中,我們才可以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欣賞著屏幕上的主角如同砍瓜切菜般地殺死那些「壞人」,而無需負擔任何道德上的愧疚感。因為在電影刻意營造的類型化語境中,那些壞人成為了一個純粹的客體、一件造惡的工具,而他們的數量龐大和易於消滅更是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電子游戲中的小怪獸的感覺。消滅他們只是為了更好地推動向前發展的敘事。《印第安納瓊斯》系列是這種類型化語境的典型代表。
如果更包裝一點,對於超級英雄的私刑行為的辯護則是他們不會殺人。無論是超人、蜘蛛俠還是蝙蝠俠,他們都恪守著這個底線,把壞人抓住後送交警察,從而保證自己行為的合法性。
《黑暗騎士》的高明之處是巧妙地用第一個語境逼瘋了第二個語境。小丑毫無疑問是一個純粹的惡的化身,他作惡毫無理由,僅僅就是要破壞秩序(這種秩序既是法律的也是道德的,以至於讓盜亦有道的黑幫分子都無法容忍他)。毫無疑問,小丑這個角色如果出現在《第一滴血》或者《印第安納瓊斯》之類的故事中,肯定是那種沒有內涵、僅僅是瘋子的大反派,而主角們的解決辦法則是簡單地消滅掉他就夠了。但因為他身處的是《黑暗騎士》的故事、一個主角恪守著超級英雄不可殺人的底線的語境中,他的瘋狂所具備的顛覆類型片的內涵則被凸顯了出來。小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超級英雄片里所堅定恪守的原則的質疑,甚至會反過來讓我們懷疑,蝙蝠俠之所以一定要恪守這個原則,其實是因為他害怕暴露自己本質上與小丑是同類的事實。蝙蝠俠所堅守的原則,如同他的制服和面具一樣,保護他仍能被社會秩序所認可,不被當成一個怪物。
而《守望者》則與之相反,它不是通過強調類型化敘事的某個方面(比如反派的極惡)來質疑另一個方面,而是對整個類型化敘事的語境進行了質疑。這種質疑是通過直接把歷史、現實與超級英雄片的故事進行奇妙地混合而產生的效果。
在《守望者》的片頭字幕部分,導演通過剪輯,把超級英雄們(也就是守望者聯盟)的歷史與美國的整個歷史結合了起來,而且超級英雄本身參與了歷史的構建(守望者之一的笑匠刺殺了肯尼迪,笑匠和曼哈頓博士一起幫助美國贏得了越南戰爭)。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超級英雄的存在才越發顯得滑稽。我們無法想像,脫離了好萊塢的類型化敘事,置身於現實和歷史語境下的超級英雄,是多麼的尷尬和不合時宜。於是在故事開始,超級英雄的聯盟就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尼克松的《基恩法案》,超級英雄要麼必須臣服於政府(完全融入秩序),要麼就必須解散,否則就是非法的。
故事中導演還借守望者之一的羅夏之口說出,為什麼身心正常的超級英雄這么少?諷刺的是,說這話的羅夏本身就是最極端的反社會者和心理不正常。事實上,超級英雄的心理不正常恰恰是超級英雄在現實中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就如同那個動畫故事裡的船長一樣,正是因為他們把這個城市臆想為黑暗、腐敗、混亂和充滿末世危機,他們才可以為自己的私刑行為獲得合理性。
當然,也有人可以反駁說,這部電影中美蘇冷戰的背景為超級英雄的憤世嫉俗行為找到了合理性,甚至也為最後超級英雄之一的維特的瘋狂行為所辯護(維特恰恰是所有守望者里最聰明的一個)。但正如片頭所說,事實上美蘇矛盾的升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守望者之一的曼哈頓博士的存在而導致的。
於是在一個現實的、歷史的語境下,我們發現超級英雄一方面抱怨社會的墮落和自己不得不替天行道(代替法律)的無可奈何,但另一方面卻發現其實社會的問題要麼是超級英雄的妄想症,要麼本身就是由超級英雄所引起的。他們就如同那個動畫片中的船長,他們才是破壞小鎮安寧的劊子手,而他們還以為自己是在把小鎮從黑貨船的魔掌中拯救出來呢。
故事最後,我們才能真正懂得那個看似最瘋狂的笑匠才是最明智的,他說過,守望者其實就是個笑話。然而笑話中的人看不穿這個笑話,他們依然嚴肅而艱辛地維護著自己所臆想的那個世界。
⑦ 求《守望者》百度雲高清資源
我這里有《守望者》這部電影,裡面非常精彩,我來分享給你們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們1080P網路網盤:提取碼:tfn8拿走點贊謝謝喲!
⑧ 電影《守望者》到底在講什麼
電影《守望者》主要講述:在1985年,超級英雄們因為受到政府的限制打壓而逐漸銷聲匿跡。直到他們中的一位突然被謀殺,已經處於隱退狀態的超級英雄們重又聚集了起來,對這起謀殺案展開了調查,然而調查顯示這一切僅僅是個開始,這起謀殺案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陰謀 。
這個故事開始於1985年,在那個並不遙遠的年代,美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而一群身懷異能的超級英雄則協助政府鎮壓了叛亂,這群超級英雄平時都有著各自的普通人身份,並不以其真面目示人,而他們都有著各自的代號。
在成功協助解決了這起波及美國政府的叛亂危機之後,這群超級英雄們決定退隱江湖,而美國政府也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不過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喜劇演員」莫名其妙地從高樓墜下,不治身亡。
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一名蒙面殺手的出現令羅夏一行人差點喪命,而這名蒙面殺手的真實身份神秘莫測,但極有可能是一名曾經參加過越戰的退伍老兵,隨著調查的深入,羅夏發現他也是一名超級英雄,而且這些超級英雄也是當年曾經效力於美國政府,只不過卻被美國政府最後拋棄的「廢物」。一個幕後操縱者重新聚集起了這群有著上天入地身手的退役超人,而他的目的則是最終顛覆整個世界。
(8)電影西瓜守望者擴展閱讀
《守望者》(Watchmen)是一部根據DC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由扎克·施奈德執導,帕特里克·威爾森、卡拉·古奇諾、比利·克魯德普、瑪琳·阿克曼、傑弗里·迪恩·摩根、馬修·古迪、傑基·厄爾·哈利等人主演。影片於2009年03月06日正式在美國上映。
角色信息:
(1)曼哈頓博士,真名叫喬恩·奧斯特曼,在片中他是個高大的、渾身赤裸的藍皮膚的傢伙,與他的外表一樣,他有些自大,也是六人組中唯一擁有超能力的成員,性格復雜怪異。
(2)羅夏,他是六人組中最具暴力傾向的「羅夏」,因為童年陰影他永遠帶著面具,而上面蝴蝶形的墨跡變化多端,昭示著他的心情。
(3)法老王,他是奧濟曼第阿斯,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但卻是守望者中最有智慧的一個,因此在隱退之後一手建立屬於自己的財團,廣泛斂財,並用這些錢投資進行了一系列基因實驗,創造了他自己的變種山貓。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傢伙把自己當上帝了。
(4)笑匠,這個傢伙叫做愛德華·布萊克,正是由於他的死,隱退江湖的「守望者」們才重新聚首。他有個外號叫「笑匠」,不過別誤會,他並不是個有意思的人。
(5)夜梟,真名叫做丹·德雷伯格,他是守望者中的老好人,披風,眼罩,夜梟飛空艇,這些都是他的裝備。
(6)絲魂,外號「絲靈二代」的勞拉·朱斯派克扎克,繼承了家族中的超級女權主義血統,她與曼哈頓博士的關系最終分崩離析,而她母親時代那隱藏了許久的秘密也如夢魘一般圍繞著她。她的復出為也是為了更方便追查家族真相,千萬別惹到她,女英雄絕對會穿著緊身衣毫不猶豫地踢那幫壞蛋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