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視頻 > 肺結核微電影的意義

肺結核微電影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2-11-13 06:28:10

㈠ 大學生開展微電影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

我拍過幾部劇情短片,應該有點發言權 製作視頻的流程非常復雜,就這樣說你是學不來的 首先,你要有劇本,有個好劇本,這是重中之重!!但即便你有一個很好的劇本,你的影片才完成了25%,後面的東西還多著呢 然後你要有好演員,即便不是好演員,...

㈡ 急。幫我看看是不是肺結核大神們幫幫忙

從你的描述看,右側肺尖部的病灶具有多形性的特點,並且邊緣模糊,說明病灶具有活動性,考慮肺結核的可能性大。 如果要確診,單憑影像資料是不夠的,需要有病原學的證據支持。 因此,建議行痰塗片找結核桿菌或者痰培養看看是否有結核桿菌生長,這樣就能夠明確是否肺結核。

㈢ 求內容與肺結核或者結核病有關的電影,國內國外的都行,求片名

韓國電影《北逃》
有相關情節,男主就是為了治妻子的肺結核偷渡去中國打工

㈣ 關於肺結核的問題

傳播途徑:
[編輯本段]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和子宮,但主要是通過呼吸道。
消化道對結核菌有較大的抵抗力,結核菌一進入胃內,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殺死,除非吃了大量結核菌,否則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則不一樣,只要有1~2個結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機體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發病。消化道結核多數由於飲用未經煮沸的牛奶引起。我國內蒙古有項調查,發現農牧民肺結核病人中10.6%為牛型結核,他們有喝生牛奶的習慣。結核病是一個人畜共患的疾病,許多動物如豬、貓、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結核病。人類和這些動物經常接觸,既可被患有結核病的動物所傳染,也可將自身結核病傳給所飼養的動物。北京動物園曾有觀賞的動物犀牛被確診為肺結核,它的痰菌經鑒定為人型結核桿菌,說明是觀眾傳染給它們的。
肺結核是通過呼吸道傳播與傳染的,傳統的觀點偏重於塵埃帶菌傳染,現稱菌塵氣溶膠傳染,即指因肺結核排菌病人隨地吐痰,乾燥後細菌隨塵土飛揚,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發病。因此過去在結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別強調肺結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張肺結核病人的痰不論在醫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個痰瓶內經煮沸以後再倒掉,在農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眾中廣泛持久地開展宣傳,禁止隨地吐痰。此外,也強調病人要和健康人隔離,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頭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傳染。
以上的傳染方式固然應該注意,但對排菌病人說話、咳嗽、打噴嚏排至空氣中的微滴核的傳染性也應該引起重視。因為現代研究關於呼吸道傳播的機理認為,排菌病人平時大聲談笑、唱歌、咳嗽、打噴嚏把帶傳染性的唾沫飛沫(微滴核);散播於空氣中,它的顆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於5~10微米;吸入支氣管後進不了肺泡,最終可經支氣管管壁纖毛運動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體外、不致引起傳染。結核菌的傳播主要在夜間,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個房間內的兒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
肺結核病人在呼吸時所散布的具有潛在傳染性的微滴核數量與呼出氣體的速度有關系。正常呼吸時,病人向周圍呼出的微滴核數目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傳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個,這相當於大聲說話5分鍾內撂放出的微滿核顆粒數,而一次噴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數目可高達100萬個。咳嗽次數多少與傳染性大小有密切關系,有人曾觀察過病人夜間咳嗽情況及同屋唾覺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結果咳嗽次數多者小兒結核菌素的陽轉率就高。除咳嗽次數外,有痰咳嗽和無痰咳嗽的傳染情況也不一樣,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觸的小兒結核菌素陽轉率較之乾咳無痰者密切接觸的小兒明顯增高。當肺結核病人經過化學葯物治療後咳嗽症狀會隨之好轉,有調查發現;治療1個月時半數以上的病人咳嗽症狀消失,治療3個月則全部消失,同時化療後痰中結核菌數量也隨之減少,說明合理治療後的病人可減少傳染性,也即減少了傳播機會。

預防指南:
[編輯本段]

一.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後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乾燥後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陽性病人應隔離。若家庭隔離,病人居室應獨住,飲食、食具、器皿均應分開。被褥、衣服等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鍾即能殺滅結核桿菌。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應打開門窗3次,每次20~30分鍾。一般在痰菌陰性時,可取消隔離。
四.對肺結核應有正確的認識,目前肺結核有特效葯物治療,療效十分滿意。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應有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做到堅持按時按量服葯,完成規定的療程,否則容易復發。
五.可選擇氣功、保健功、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鍛煉,能使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
逐漸恢復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平時注意防寒保暖,節制房事。
六.飲食以高蛋白、糖類、維生素類為主,宜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應戒煙禁酒。
近年來研究證明,吸煙會使抗癆葯物的血濃度降低,對治療肺結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氣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劇,結核病兆擴散,加重潮熱、咯血、盜汗等症狀。飲酒能增加抗癆葯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導致葯物性肝炎,又能使機體血管擴張,容易產生咯血症狀。
七:預防常識:
進入90年代後,本來已經得到控制的肺結核病,又在世界范圍內出現廣泛流行趨勢。人們對結核病的斗爭進入了新時期。有一定抗葯性的結核菌,治療更為困難,故而對肺結核的預防十分重要。當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燒、消瘦、乏力、咳嗽、盜汗,又沒有查到其他病因,應迅速到醫院查檢、確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全程用葯,療程不得短於半年,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休息、充分營養、適當戶外活動、增強全身抵抗力,仍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條件。病人在排菌期間應適當隔離,保護家庭成員和集體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保護兒童。

㈤ 微電影有研究意義嗎 是什麼

微電影拍得是簡略式電影,將原來長達1~2小時的電影縮減至幾分鍾,這要有很好的概括,順序等條件才可以拍一部比較好的微電影,所以難度是比較大的。
望採納!

㈥ 有關肺結核的知識

肺結核 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肺結核是結核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從臨床上大致可分四種類型:原發性肺結核、粟粒性肺結核、浸潤性肺結核和空洞性肺結核。原發性肺結核是指初次感染結核桿菌引起的疾病。我國有80~90%是通過呼吸道感染肺部的。原發性肺結核常無明顯體征,有的伴有輕度全身症狀如倦怠、低熱、食慾減退等。原發性肺結核如能及時徹底治療,一般預後良好。粟粒性肺結核是由於結核桿菌的血液散播引起的,病情嚴重。浸潤性肺結核一般認為是原發結核的發展,多見於受過結核感染的成年人。空洞性肺結核是由於診斷延誤,治療不徹底的慢性肺結核。肺結核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除上述症狀外,重者有高熱盜汗等,最好能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結核病的預防措施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定期進行肺部健康檢查,隔離結核病人,特別是在集體生活的人應接種卡介苗。
19世紀的「白色瘟疫」——肺結核 「面色蒼白、身體消瘦、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紀的小說和戲劇中不乏這樣的描寫,而造成這些人如此狀況的就是當時被稱為「白色瘟疫」的肺結核,也即「癆病」。
19世紀,不知有多少人曾被這種無情的烈性傳染病奪去了親人或朋友,雖然20世紀多種有效抗生素和預防葯物的產生使肺結核病例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減少,但因此放鬆警惕就大錯特錯了。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有卷土重來之勢,對這種傳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1882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了結核桿菌,並將其分為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4型,其中人型菌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肺結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結核桿菌侵入肺臟後引起的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見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發熱、乏力、食慾減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狀。肺結核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等使帶菌液體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就會被感染。
1945年,特效葯鏈黴素的問世使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後,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葯物的相繼合成,更令全球肺結核患者的人數大幅減少。在預防方面,主要以卡介苗(BCG)接種和化學預防為主。其中1952年異煙肼的問世,使化學葯物預防獲得成功。異煙肼的殺菌力強,副作用少,且又經濟,所以便於服用,服用6至12個月,10年內可減少發病50%至60%。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療葯物的問世是人類在與肺結核抗爭史上里程碑式的勝利,為此,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甚至認為20世紀末即可消滅肺結核。然而,這種頑固的「癆病」又向人類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復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萬人死於此病,是該病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大大超過了肺結核流行的1900年。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之際,「制止結核病」世界行動組織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於結核病,而每年罹患結核病的人數超過800萬。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近20年世界許多地區政策上的忽視,致使肺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甚至消失;艾滋病人感染肺結核的幾率是常人的30倍,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死於肺結核,隨著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肺結核病人也在快速增加;多種抗葯性結核病菌株的產生,增加了肺結核防治的難度等。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處於結核病緊急狀態」。為進一步推動全球預防與控制結核病的宣傳活動,該組織於1995年底決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並於1997年宣布了一項被稱為「直接觀察短期療程」的行動計劃,其目標是治癒95%的肺結核患者。這項計劃的核心是醫務工作者直接監督患者服葯,以免患者延誤治療,造成疾病的大面積傳播。我國衛生部最新公布的中國結核病防治社會評價結果顯示,我國公民對結核病具有傳染性及可以治癒的認知程度低,對結核病防治機構及提供免費診斷和治療的知曉率低,對結核病患者受社會歧視的擔心程度高。
首先,雖然骨結核、腦膜結核等不具有傳染性,但常見的肺結核的一些類型具有傳染性。但只有痰中能夠查出結核桿菌的肺結核病人才具有傳染性,這些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唾沫噴到他人臉上就可能造成傳染。
第二,除少數多葯耐葯性結核遷延不愈外,絕大多數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但需要強調的是,結核病的正規徹底治療必須有6至8個月的療程,且需要多種葯物聯合使用,才能徹底治癒。世界衛生組織為此提出的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要求患者每次服葯均要在醫務人員面視下服用。很多患者輕視病情或因葯物副作用私自停葯,沒能得到科學規范的治療,可能導致耐葯菌株的產生,增加治療難度。第三,我國縣級和縣級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城鎮和城市都設有檢查治療結核病的專門機構,國家免費為傳染性肺結核患者提供抗結核葯品和主要檢查。為加強對全國結核病疫情的管理,保證患者得到科學規范的治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肺結核患者及疑似患者要在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統一的檢查、督導化療和管理。
最後,只有結核桿菌痰塗片檢查呈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才有傳染性。肺結核患者開始接受正規葯物治療2至3個星期後,一般就不具有傳染性,可以參加正常社會活動。社會應對結核病患者給予關懷和照顧,不應該歧視結核病人。
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24日規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紀念結核桿菌的發現者羅伯特.柯霍,並進一步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視與支持。2005年3月24日是第十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治結核,早診早治,強化基層」。抗癆同時補點「D」
結核病有哪些免疫方法?
什麼是結核病的現代化療?
肺結核的早期自我診斷
服用抗結核葯應定期檢查肝功
什麼是結核病的初治和復治?
合理化療結核病:治療預防可「雙贏」
肺結核患者飲食禁忌
結核病人親屬「十要」
控制結核病四大關鍵
當你身邊有肺結核病人時
肺結核病人不能吃什麼
肺結核活動期能否結婚?
接種卡介苗能否終生預防結核病

誤區一:結核病好治
在本世紀中葉抗生素得到廣泛應用的時候,結核桿菌也遭到了滅頂之災。遏制了結核病殘害人類的魔手,大大降價凶結核病患者的死亡率,使人們長舒了一口氣,不再談「癆」氣變了。於是在人們意識中形成了「結核病好治」的印象。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抗生素的濫用以及治療不規范,使大批結核病患者產生耐葯現象。據統計,耐葯結核病患者約占首次治療者總數的28%—41%。這就給人們敲響了警鍾:結核病不好治了,有1/3的患者一次治不好。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憂慮的局面。
誤區二:結核病僅在落後的農村容易暴發流行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結核病是窮病,只在貧窮的農村發生。如今這種印象被殘酷的現實打破了。近十年來,我國城市結核病人數量猛增,主要原因是由於環境質量日趨惡化,人們日常生活必需的水、空氣、食品等都受到了工業污染,人們的抵抗能力下降了,由空氣傳播的結核病有死灰復燃之勢。
其實是因為肝炎和艾滋病的發病率、帶毒者人數急劇上升,也給結核病的發病帶來了可搭載之順車,肝炎並發結核,艾滋病並發結核已成為一種新的感染方式。我國現有結核病人590萬,據專家分析,590萬結核病患者中,有傳染性者大約佔一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在發達國家的某些大城市中出現了結核病的暴發流行,發病率遠高於發展中國家。現在出現了城市結核傳播快於農村的反常現象。
誤區三:結核病死不了幾個人
過去人們認為癌症最可怕,一旦得癌就等於判了死刑,所以談癌色變。至於結核病,普遍認為不是絕症,即使一下治不好,也死不了人。這種觀點大錯特錯了。我國現有結核病人590萬人,每年死於結核病的25萬人,相當於每年發生一次唐山大地震。
誤區四:難治性結核病不可治
由於耐葯、過敏、嚴重合並症等原因形成的難治性結核病被列為世界醫學的難題。由於這部分患者只佔全部接受化療患者的6%左右,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短期內由於失治而死,所以在醫學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難治性結核病真的不可治嗎?不是。臨床研究證明,只要採取正確的治療手段,難治性結核病可以治好。
肺結核護理指南

·肺結核患者飲食禁忌

·肺結核主要的常見症狀

·肺結核病護理

·治療肺結核的中醫小偏方

·治療肺結核的中醫方劑

吸煙與結核病

·吸煙能促進結核病的發生和活動
·吸煙者結核病患病明顯高於不吸煙者
·隨著吸煙數量增多,患肺結核人數也隨之增多
·吸煙常延誤結核病的發現和診斷
·吸煙影響肺結核的治療

艾滋病與結核病

·艾滋病人免疫力下降,發生結核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30倍
·艾滋病人有1/3死於結核病
·艾滋病人一旦並發結核病,互相影響,促進疾病進展、惡化,最後導致死亡

糖尿病與結核病

·糖尿病人由於代謝紊亂,營養不良,抵抗力低下,容易發生結核病,是無糖尿病者的4倍左右。糖尿病患者要檢查有無結核病存在
·糖尿病並發結核病時,結核病灶進展快,范圍較廣泛,易形成空洞。結核病也影響糖尿病的發生發展
·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控制兩病關鍵。要警惕糖尿病合並肺結核,對肺結核治療效果欠佳時要警惕有無糖尿病存在。一旦確診兩病均應同時合理治療 .
肺結核健康網。咨詢熱線:0855-3824785 結核快訊 30天把肺結核治癒的葯草被發現 神奇的爛肺草簡介 溫馨提醒爛肺草只有 開始治療後病人應注意什麼 肺結核不典型的臨床表現 與肺結核有關的全身症狀 結核病的易感易發因素 判斷肺結核...

如果有人把法國19世紀的著名作家小仲馬與《紅樓夢》的林黛玉扯在一起,又說20世紀初俄國末代沙皇的命蹇運衰與英國19世紀初威名赫赫的維多利亞女王有關系,你一定以為荒誕。但是,人類疾病與文學藝術之間確實有著不可思議的關聯,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肺結核,一方面肺結核讓美麗凋謝,讓生命遠逝;另一方面肺結核則使整個世界浪漫高雅。這就是《飄零的秋葉——肺結核文化史》帶給我們的一個莫名其妙的神話。

「人類死亡的隊長」

英國大詩人濟慈在1819年寫了一首詩:「年紀輕輕的,就長得臉色蒼白,瘦骨憐晌,不久歸道山……」兩年後,他死於肺結核,享年才26歲,那首詩就是他自己的寫照。濟慈生存的年代,正是肺結核最猖獗的時代,肺結核是那時候病死原因的禍首。為此,濟慈特別為結核病取了一個綽號:「人類死亡的隊長。」
肺結核真的那麼厲害嗎?據資料介紹,自1882年德國科學家科赫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最新的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值得關注的是,肺結核似乎更願意眷顧文學藝術界的人士。除了濟慈外,跟他齊名的英國詩人雪萊、《金銀島》的作者斯蒂文森、鋼琴家蕭邦及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等知名的文藝人士都得了肺結核。另外,從15世紀的模特西蒙內塔·韋斯普奇,到20世紀20年代的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和30多年前的電影明星費雯·麗,這些美的寄寓者和美的創造者遭到這種疾病的襲擊後,像花朵一樣的枯萎、凋謝,令人不勝嘆息,使人無比懷念。書中對他們的特點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這些人大多都智力聰慧,才華橫溢,而且往往多情善感,尤其是感情特別強烈且纖細,甚至到了過度敏感、過度脆弱的地步。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原因的存在,肺結核才得以在他們身上更加殘酷地肆虐。

美麗的神話

如果你讀過18、19世紀的小說,或在電影、電視上看過關於那個時代的故事,往往會發現其中的一個共同點:幾乎都有一個患「癆病」的角色——生病的孩子,竭力要完成其巨作的將死的藝術家,卧床不起無法照顧家庭的母親……他們面色蒼白,身體虛弱,經常咳血,並慢慢地消瘦。這就是典型的肺結核症狀描寫。
那個時代的作家為何如此偏愛肺結核?答案是有趣的,而且是很有道理的。當人類還無力控制肺結核時,肺結核好像成了「藝術家之病」。這是此病的得病機制和藝術家的個性特點決定的。肺結核神話得到廣泛傳播時,對於俗人和暴發戶來說,肺結核正是高雅、纖細、感性豐富的標志。另外,在貴族已非權利而僅僅是一種象徵的時候,肺結核病患者的面孔成了貴族面容的新模型。更有趣的是,用相當嚴謹的醫學和文學眼光來評判,肺結核具有「病態美」,非常符合浪漫情調的作者激情投射和情節安排的需要。更有甚者,拜倫說:「我真期望自己死於肺病」,而健壯、充滿活力的大仲馬則試圖假裝患有肺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肺結核乃是那個時代的時尚。
可見,肺結核雖是一種不良的疾病,卻又是一種悠閑逸適的疾病。由於肺結核病的這種性質,此病多數患者最終必死的歸宿,以及患病期間所形成的病態美,當然都是浪漫主義藝術家所追求的,小仲馬的《茶花女》、曹雪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都屬此例。以《茶花女》為例,小仲馬注重對女主人公——肺結核病患者所具有的特徵的描寫,他寫到她因疾病的消耗而身體顯得「頎長苗條」;因時有低熱而臉頰呈深紅的「玫瑰色」,這是病態的紅暈;還有因發燒和性慾過強使她那「細巧而挺秀」的鼻子「鼻翼微鼓,像是對性慾生活的強烈渴望」……都顯示出作家本人的浪漫主義的情調。這就不難理解,在《茶花女》的創作中,這位作家宣洩了自己郁積於心的情緒,重溫了一次比現實更為濃厚的愛情,且又發揮了浪漫主義的情懷,使小仲馬如他自己所說的,「我感到……似乎體驗到了……畫家通過描繪人物表現自己的快樂」。
疾病使人本身產生一種宣洩的需要,人的內心需要撫慰、需要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從心理學上講文學符合這些表達程序。文學、音樂等藝術不僅能表達人的正常心理、還能表達人的非正常心理,對人性的弱點、陰暗面,文學有著其他傳媒不可達到的特異性。這也是許多文學家、藝術家「喜歡」患上肺結核「藝術病」可理解的原因。因為只有文學、藝術,才能釋放他們。
書名「飄零的秋葉」就深刻蘊涵了此中的真正意義。自古以來,人們都把秋天看成是成熟和收獲的季節,這使他們看到的是滿山的紅葉在金色的陽光掩映下,有著說不盡的美麗。可同樣是秋天,在浪漫主義作家的眼裡,它的美卻並不是由於這是一個成熟和豐實的季節,而是由於隨這季節而來的枯萎、飄落的秋葉。難怪德國自然科學家亞歷山大·封·洪堡說:「古人只當自然在微笑、表示友好並對他們有用的時候,才真正發現自然的美。浪漫主義者則相反:他們發現自然在蠻荒狀態中,或者當它在他們身上引起模糊的恐怖感的時候,才是最美的。」
這或許就是肺結核所特有的神話般的文化背景。

《飄零的秋葉——肺結核文化史》 余鳳高著
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8月版 定價:17.5元

㈦ 肺結核的事例。。。。快 ......急需

http://ke..com/view/945.htm

患病名人:

一、 茜茜公主

上海電影譯製片廠出品的《一個皇後的命運》,相信許多年紀稍長的朋友看過。影片中美麗活潑的奧匈帝國皇後,給禁錮封閉已久乍乍領略開放之風的中國觀眾留下過深刻的印象。茜茜公主患了肺結核,為了國家利益,不得不遠離皇帝丈夫和小公主女兒,陪伴她的,只有她的母親。在茜茜公主的時代,治療肺結核最有效的武器是新鮮空氣和足夠的營養,幸運的是,這位可愛的女子奇跡地痊癒了。蒼天有眼,茜茜公主沒有步她的中國同行 —— 陳阿嬌和梅妃江采萍等人的後塵,沒有因為「國家利益」被鎖進深宮。

以茜茜公主作例子,我想闡明的一個觀點,就是肺結核死亡率高,自愈率也高。說起肺結核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英吉利帝國主義的貢獻高於美利堅帝國主義,我們的外國同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肯亞和印度的馬德拉斯等地作過許多研究。我看過他們的一份研究塗陽病人自然轉歸報告,未經治療兩年後,約25%左右的病人死亡,也有約20%左右的病人不治自而愈。如果這些病人有茜茜公主那樣良好的療養條件,估計自愈率應該還高些。當然,這樣的設治療組和不治療組的對照研究只有帝國主義才能幹得出。由此看一下我們的菌陰病人過診和過治現象,是不是有值得自省的地方?

二、 林黛玉

「紅學」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最熱門的課題,研究家族世系和研究詩詞的咱們不說,連《紅樓夢》書中的菜譜葯方都有人研究。我從事肺結核防治,沒其他能耐,論證一下林黛玉的病大概是專業對口。她不可能患的是重度神經官能症,那樣說是褻瀆她。她開始並不具備肺結核典型症狀,應該屬於輕度的菌陰病人,發病原因是她原本體質就弱。被那風刀霜劍一折騰,病情加重,外祖母不再把她當心頭肉了。好在菌陰轉為菌陽時,已經被隔離在瀟湘館,只留紫娟一人陪伴充當密切接觸者,避免了賈府出現肺結核爆發流行的可能。哀莫大於心死,沒了生的渴求,機體抵抗力降至負值,直接的死因是抑鬱性相思病,不是肺結核。

現代社會林黛玉式的悲劇不會再有,但類似林黛玉式的病例有的是,本人就遇見過若干因失戀、家庭情感糾紛、過度悲傷導致發病或病情加重的病例。日常工作中仔細詢問病史,可以發現不少肺結核病人有可被追溯的明確發病誘因。換句話說,及時消除誘因,可以少發病或不發病。

三、 魯迅

大概是1981年,有學者發表文章,認為1936年魯迅之死是經治的日本醫生誤診錯治的責任。此言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很快日本方面有人著文反駁。其時中日建交沒幾年,關系正值蜜月期,有關方面立即干預,由上海結核病醫院從年代久遠的X線片庫里翻出魯迅的胸片,復制以後組織專家會診,作出了令日本方面滿意的結論。

過了20年,魯迅之子周海嬰出版了《魯迅和我七十年》一書,又把這事抖落了出來。依本人從專業角度看,他的回憶是有說服力的。雖然那時有效的抗結核葯還沒問世,醫學界還是掌握了若干抗爭結核的治療手段,如人工氣胸、人工氣腹等療法,這些療法在一些專科醫院一直被沿用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設在上海租界的美、德教會醫院,其診療水平高於日本醫生的水平。許廣平是在魯迅持續高燒不退,日本醫生治療無效的情況下,請來了美國作家 史特沫萊介紹的美國肺科專家。美國醫生明確告訴許廣平,高燒不退是胸腔積液所致,抽掉積液體溫就會恢復正常;輔之以積極的治療和療養,魯迅至少可以活十年年,若不如此,只有半年的壽命。不知什麼原因,魯迅先生拒絕了美國醫生的治療方案,把自己的生命繼續託付給日本人,繼續使用日本生產的類似今天「地塞米松」的激素針劑。這個名叫須藤的日本醫生當時一口否認魯迅有胸腔積液,直到一個多月後才被迫承認,才抽了積液,直到魯迅逝世前,一直拒絕將其送進醫院住院治療,從而導致美國醫生的預言竟一語成簽。

周海嬰先生的書還在,他提供的這樁公案,對我們今天從事肺結核防治的人來說,依然有警醒的意義。病人患病出現胸腔積液,本來不是什麼大事,不盡早及時抽掉,貪圖省事,寄希望靠葯物的力量消除積液,小事會轉化為大事。本人在「丁香園」曾經回答一位患者的咨詢,他走彎路的原因就是沒及時抽液,造成包裹性積液和廣泛性胸腔粘連,進而影響肺功能。患者一肚子牢騷怨氣,可惜為時以晚,我愛莫能助。無獨有偶,我友鄰的某縣CDC門診也因類似的事,被病人告上了法庭,沒敗訴卻賠了錢。在醫患關系如此嚴峻的今天,如何「對付」類似這樣的病例,不想好為人師多說什麼了,各位自有錦囊妙計。

四、蔣光慈

「文革」期間,四人幫出於政治需要,大肆吹捧抬高魯迅,那些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與魯迅打過筆桿子仗的人統統倒了霉,如周揚、田漢、陽翰笙等。唯一沒被扣上「反魯迅」大帽子的只郭沫若一人,偉大領袖保著他,《毛澤東選集》上有表揚他的話,四人幫不敢動他。當年和魯迅對陣的文學小團體有創造社和太陽社,此外還有「反動的」新月社,那是梁實秋徐志摩另一幫人的圈子。蔣光慈是太陽社的主將,是郭沫若一個戰壕里的人,很有才華的人卻沒什麼名氣,是因為去世的太早,許多人不知道他。那時的文人是靠稿費為生的,不象今天的作家幾乎全由國家養著。你不惹點事出來不好下筆,你不PK別人就寫不出文章,寫不出文章你就沒錢抽煙喝茶,所以那時上海文壇的熱鬧勁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網路論壇。

重症年輕的女性肺結核患者有種病態的美麗,體形瘦削,弱不禁風,面色潮紅,艷若桃花,其實這是舊教科書上所稱的「結核中毒症狀」。蔣光慈的悲劇就在於他愛上了這樣的美麗女人,明知她的病治不好,明知她會不久於人世,明知她的病會傳染給自己,偏偏要愛她娶她。他的愛是飛蛾撲火似的愛,如豆的青燈熄滅了,飛蛾也悲壯地死去,蔣光慈就是這樣的一隻飛蛾,他在世上只活了30年。

中國人的性教育歷來是遮遮掩掩,患肺結核必須「戒色」,沒哪個專家敢堂堂正正地寫進教科書,非得讓病人在付出代價後自己領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我們如果不注重這方面的健康宣教,也是很遺憾的事。
--------------------------------------------------------------------------------

-- 作者:將軍牛牛
-- 發布時間:2008-1-28 16:12:39

--
五、林徽因

這是一位充滿了神奇浪漫色彩的傳奇女性,她集才華、傲骨、美麗和事業心於一身,既是著名的詩人,又是一位傑出的建築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就是她設計的。遍觀近代中國中的才女,她們大多經歷坎坷,情感世界鮮有和諧美滿,只有林徽因始終沐浴在愛的海洋里,丈夫梁思成愛她,詩人徐志摩愛她,哲學家金岳霖也愛她。最為浪漫的是,林徽因坦然地接受了他們的愛,始終堅守住了道德的防線。而最為神奇的是,三位愛她的傑出男人一直是相處融洽的好朋友,東方的國度里出現這樣的事,簡直是奇跡。

半年前,我登陸「當當網」淘書,見到一本《林徽因文集》,當即點擊購買,拆開郵包才發現發來的是《林徽因建築文萃》,想必是書庫缺貨桃代李僵。只因見書籍裝幀考究精美,坦然受之,不想再去追究「當當網」的過失了。看完該書,了解到裡面的大部分文章是作者患了肺結核之後,奔赴各地考察實物寫出來的,過度勞累加重了她的病情。她本可以接受美國友人費正清的安排出國治療休養,但是她拒絕了,她堅持和國家人民共患難,抗擊日本侵略者,寧願過那種顛沛流離的生活。林徽因患病之時,有效的治療葯物鏈黴素、異煙肼已經相繼問世,她完全有條件延長壽命甚至治癒肺結核,卻沒有利用自己的條件,這不能不使我在崇敬她的同時,為她惋惜。

祖國醫學稱肺結核為「癆病」,意思是本病最忌諱勞累。病人即使使用了有效葯物,如果不注意休息,葯物的治療作用將被病人的不當行為所抵消,這也是作為病人的林徽因所留給我們的教訓。現行的「統一化療方案」最大的弊病是不能因人而異,對於新發現的病灶廣泛的菌陽肺結核患者,機械地套用統一方案,我認為是對病人的不負責任。一個成熟的醫生,能正確地判斷病情和預後應該是你的基本功,用四聯強化2—3個月後療效欠顯著的病人,此時減葯改用兩聯鞏固期板式葯,你CDC的門診醫生模範地執行了《結核病防治指南》,你沒有錯,而對病人來說是不公平和不恰當的。明確交代病情,採取補救措施,不僅是病人的需要,也是醫生保護自身的需要。

六、徐向前 徐海東

在共和國十大元帥中,徐帥很低調,他善於用兵的事跡因為某種原因被埋沒了。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之前,毛澤東的四個軍團十萬人只剩八千,而徐向前統帥的紅四方面軍人馬不減反增,仍然是編制整齊的六個軍四萬多人。紅四方面軍名義上的首領張國燾陳昌浩全是書生,打仗非其所長,正是軍事上依賴於徐向前,落了個兵強馬壯,才差一點上演一場向中央紅軍叫板的武劇。

論名氣,徐大將比徐元帥出彩的多。出彩之一:蔣介石被扣,南京的重兵進逼西安,張學良向周恩來求援,點名要徐海東帶他的部隊來幫他對付何應欽。紅軍的將才多的是,張學良為什麼不點別人?實在是徐海東會打仗的名氣太大。出彩之二:中央紅軍進陝北已是疲憊之師,窮的叮當響。毛澤東沒法子,寫了一張條子讓人送給徐海東,徐海東二話沒說,幾乎把所有手裡的家底現大洋全兜給了毛澤東,其實他那四五千人的紅25軍也不富裕。三十多年後開「九大」,毛澤東記起了徐海東「借」錢給他的那檔子事,立馬欽點他當了「九大」代表,重病卧床的徐海東由此成為中共歷史上唯一躺在擔架上出席黨代會的名人。

我的家鄉是春秋早期徐國的封地,寫這篇文章也就特別記起了這兩位都患過肺結核的徐姓軍事家。論幸運,元帥比大將強多了,大將抗日戰爭只參加了半截,就病重下火線了,後半生是在病床上度過的。元帥則不同,解放戰爭時華野攻堅石家莊,他累的大咯血,堅持睡在擔架上指揮,多虧地下黨從北平的黑市上買來了鏈黴素為他保駕。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一支鏈黴素要用一根金條去換,你說厲害不?更厲害的是徐帥的肺結核竟然痊癒了,粉碎四人幫後還當了一段時間的國防部長,老帥之中數他辭世晚。

由二位徐姓軍事家的不同預後,印證出「三分病,七分養」的說法無比正確。中共內有儒將兩位:彭雪楓和粟裕,沒聽說有儒帥,我看應該把徐向前加上。所謂儒,是指除了能文能武,還略通醫道,懂得養生。當勞則勞,當養則養,審時度世,不拘一格。肺結核病人需如此,健康人亦應如此。

熟悉的名人兼病人,還有蕭紅,她的命太苦,不說她了。亂侃名人,就此打住。諸君有賜教之意乎?

㈧ 肺結核資詢

1.肺結核是結核桿菌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肺部而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慢性傳染病。
2.呼吸道感染是肺結核的主要感染途徑,飛沫感染為最常見的方式。
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尤其是痰塗片陽性、未經治療者)的痰液(結核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進行傳播,這些飛沫中含有結核菌,離它近的人就會吸進結核菌而被傳染)。因此,作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要轉過頭去,不要沖著別人的臉。感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其它感染途徑,如經皮膚、泌尿生殖系統等,均很少見。
3.結核病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難等局部症狀,以及低熱、消瘦、盜汗、全身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4.咳嗽、咳痰兩個星期以上,或者痰中帶血絲,應懷疑得了肺結核。
5.在鎖骨上、下或肩胛區的固定部位聽到濕性啰音,尤其在咳嗽末緊接著吸氣聽到者,對肺結核的早期診斷有意義。
6.懷疑得了肺結核,應及時到結核病防治機構或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就診。確診的病人應及時轉診到結核病防治機構。在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的病人,免費查痰、拍胸片和抗結核治療。
7.痰塗片結核菌檢查方便易行,出結果快,是目前診斷肺結核的可靠方法,檢查結果為陽性說明痰里查到結核菌,可以確診為傳染性肺結核病人。
8.影像學檢查病灶呈邊緣模糊不規則雲霧狀陰影或有空洞、新的擴散病灶,對活動進展期的肺結核診斷有幫助。
9.肺結核的規范治療需要多種葯物聯合使用,每周服葯三次(隔日服葯),至少連續服葯6個月以上。只要堅持規范治療,肺結核是可以治癒的。
10.肺結核開始規范治療2-3個星期以後,一般傳染性很小,服葯2-3個月後,病情好轉,但需繼續服葯4-5個月,將體內殘留的結核菌徹底殺滅,避免復發(治療6-8個月後傳染性消失)。
11.肺結核病人如果私自停葯或間斷服葯,體內的結核菌會對葯物產生耐葯性,使病情反復難以治癒。
12.肺結核病人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定期取葯,按時服葯接受治療。
13.早發現早治療,室內每天保持通風換氣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鍾。
14.肺結核病人注意飲食,飲食上多吃肉和蔬菜水果;加強鍛煉和避免過度勞累,多休息;不要隨地吐痰。
15.飲食中應多吃瘦肉、動物肝臟、豆腐、豆漿等,對增強病人體質有利,提高抗病能力。
16.多吃含有維生素A、C及鈣質的食物。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豬肝、蛋黃、魚肝油、胡蘿卜、韭菜、南瓜、杏等,有潤肺、保護氣管之功效;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棗、柚、番茄、青椒等;含鈣食物能增強氣管抗過敏能力,如豬骨、青菜、豆腐、芝麻醬等。需注意的是,奶製品可使痰液變稠,不易排出,從而加重感染,所以要限制牛奶及其製品的攝入。
17.大量飲水,有利於痰液稀釋,保持氣管通暢;每天飲水量至少2000ml(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18.經常吃食用菌類能調節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減少支氣管哮喘的發作。
19.對結核病不必太恐懼,只要堅持正規治療,一般都可以治癒。
20.卡介苗能夠預防結核病,特別是預防兒童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肺結核病。其接種對象是未受感染的新生兒、兒童及青少年。已受結核菌感染者(結素試驗陽性)已無必要接種。

㈨ 關於肺結核病的簡介

肺結核 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肺結核是結核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從臨床上大致可分四種類型:原發性肺結核、粟粒性肺結核、浸潤性肺結核和空洞性肺結核。原發性肺結核是指初次感染結核桿菌引起的疾病。我國有80~90%是通過呼吸道感染肺部的。原發性肺結核常無明顯體征,有的伴有輕度全身症狀如倦怠、低熱、食慾減退等。原發性肺結核如能及時徹底治療,一般預後良好。粟粒性肺結核是由於結核桿菌的血液散播引起的,病情嚴重。浸潤性肺結核一般認為是原發結核的發展,多見於受過結核感染的成年人。空洞性肺結核是由於診斷延誤,治療不徹底的慢性肺結核。肺結核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除上述症狀外,重者有高熱盜汗等,最好能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結核病的預防措施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定期進行肺部健康檢查,隔離結核病人,特別是在集體生活的人應接種卡介苗。
19世紀的「白色瘟疫」——肺結核 「面色蒼白、身體消瘦、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紀的小說和戲劇中不乏這樣的描寫,而造成這些人如此狀況的就是當時被稱為「白色瘟疫」的肺結核,也即「癆病」。
19世紀,不知有多少人曾被這種無情的烈性傳染病奪去了親人或朋友,雖然20世紀多種有效抗生素和預防葯物的產生使肺結核病例在世界范圍內迅速減少,但因此放鬆警惕就大錯特錯了。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有卷土重來之勢,對這種傳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1882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了結核桿菌,並將其分為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4型,其中人型菌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肺結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結核桿菌侵入肺臟後引起的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見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發熱、乏力、食慾減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狀。肺結核90%以上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病人通過咳嗽、打噴嚏、高聲喧嘩等使帶菌液體噴出體外,健康人吸入後就會被感染。
1945年,特效葯鏈黴素的問世使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後,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葯物的相繼合成,更令全球肺結核患者的人數大幅減少。在預防方面,主要以卡介苗(BCG)接種和化學預防為主。其中1952年異煙肼的問世,使化學葯物預防獲得成功。異煙肼的殺菌力強,副作用少,且又經濟,所以便於服用,服用6至12個月,10年內可減少發病50%至60%。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療葯物的問世是人類在與肺結核抗爭史上里程碑式的勝利,為此,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甚至認為20世紀末即可消滅肺結核。然而,這種頑固的「癆病」又向人類發起了新一輪的挑戰。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近年來肺結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復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萬人死於此病,是該病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大大超過了肺結核流行的1900年。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之際,「制止結核病」世界行動組織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於結核病,而每年罹患結核病的人數超過800萬。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近20年世界許多地區政策上的忽視,致使肺結核防治系統遭到破壞甚至消失;艾滋病人感染肺結核的幾率是常人的30倍,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死於肺結核,隨著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肺結核病人也在快速增加;多種抗葯性結核病菌株的產生,增加了肺結核防治的難度等。
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處於結核病緊急狀態」。為進一步推動全球預防與控制結核病的宣傳活動,該組織於1995年底決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並於1997年宣布了一項被稱為「直接觀察短期療程」的行動計劃,其目標是治癒95%的肺結核患者。這項計劃的核心是醫務工作者直接監督患者服葯,以免患者延誤治療,造成疾病的大面積傳播。我國衛生部最新公布的中國結核病防治社會評價結果顯示,我國公民對結核病具有傳染性及可以治癒的認知程度低,對結核病防治機構及提供免費診斷和治療的知曉率低,對結核病患者受社會歧視的擔心程度高。
首先,雖然骨結核、腦膜結核等不具有傳染性,但常見的肺結核的一些類型具有傳染性。但只有痰中能夠查出結核桿菌的肺結核病人才具有傳染性,這些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唾沫噴到他人臉上就可能造成傳染。
第二,除少數多葯耐葯性結核遷延不愈外,絕大多數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但需要強調的是,結核病的正規徹底治療必須有6至8個月的療程,且需要多種葯物聯合使用,才能徹底治癒。世界衛生組織為此提出的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要求患者每次服葯均要在醫務人員面視下服用。很多患者輕視病情或因葯物副作用私自停葯,沒能得到科學規范的治療,可能導致耐葯菌株的產生,增加治療難度。第三,我國縣級和縣級以上的醫療衛生機構,城鎮和城市都設有檢查治療結核病的專門機構,國家免費為傳染性肺結核患者提供抗結核葯品和主要檢查。為加強對全國結核病疫情的管理,保證患者得到科學規范的治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肺結核患者及疑似患者要在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統一的檢查、督導化療和管理。
最後,只有結核桿菌痰塗片檢查呈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才有傳染性。肺結核患者開始接受正規葯物治療2至3個星期後,一般就不具有傳染性,可以參加正常社會活動。社會應對結核病患者給予關懷和照顧,不應該歧視結核病人。
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24日規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紀念結核桿菌的發現者羅伯特.柯霍,並進一步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視與支持。2005年3月24日是第十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防治結核,早診早治,強化基層」。抗癆同時補點「D」
結核病有哪些免疫方法?
什麼是結核病的現代化療?
肺結核的早期自我診斷
服用抗結核葯應定期檢查肝功
什麼是結核病的初治和復治?
合理化療結核病:治療預防可「雙贏」
肺結核患者飲食禁忌
結核病人親屬「十要」
控制結核病四大關鍵
當你身邊有肺結核病人時
肺結核病人不能吃什麼
肺結核活動期能否結婚?
接種卡介苗能否終生預防結核病

誤區一:結核病好治
在本世紀中葉抗生素得到廣泛應用的時候,結核桿菌也遭到了滅頂之災。遏制了結核病殘害人類的魔手,大大降價凶結核病患者的死亡率,使人們長舒了一口氣,不再談「癆」氣變了。於是在人們意識中形成了「結核病好治」的印象。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抗生素的濫用以及治療不規范,使大批結核病患者產生耐葯現象。據統計,耐葯結核病患者約占首次治療者總數的28%—41%。這就給人們敲響了警鍾:結核病不好治了,有1/3的患者一次治不好。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憂慮的局面。
誤區二:結核病僅在落後的農村容易暴發流行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結核病是窮病,只在貧窮的農村發生。如今這種印象被殘酷的現實打破了。近十年來,我國城市結核病人數量猛增,主要原因是由於環境質量日趨惡化,人們日常生活必需的水、空氣、食品等都受到了工業污染,人們的抵抗能力下降了,由空氣傳播的結核病有死灰復燃之勢。
其實是因為肝炎和艾滋病的發病率、帶毒者人數急劇上升,也給結核病的發病帶來了可搭載之順車,肝炎並發結核,艾滋病並發結核已成為一種新的感染方式。我國現有結核病人590萬,據專家分析,590萬結核病患者中,有傳染性者大約佔一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通報,在發達國家的某些大城市中出現了結核病的暴發流行,發病率遠高於發展中國家。現在出現了城市結核傳播快於農村的反常現象。
誤區三:結核病死不了幾個人
過去人們認為癌症最可怕,一旦得癌就等於判了死刑,所以談癌色變。至於結核病,普遍認為不是絕症,即使一下治不好,也死不了人。這種觀點大錯特錯了。我國現有結核病人590萬人,每年死於結核病的25萬人,相當於每年發生一次唐山大地震。
誤區四:難治性結核病不可治
由於耐葯、過敏、嚴重合並症等原因形成的難治性結核病被列為世界醫學的難題。由於這部分患者只佔全部接受化療患者的6%左右,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短期內由於失治而死,所以在醫學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難治性結核病真的不可治嗎?不是。臨床研究證明,只要採取正確的治療手段,難治性結核病可以治好。
肺結核護理指南

·肺結核患者飲食禁忌

·肺結核主要的常見症狀

·肺結核病護理

·治療肺結核的中醫小偏方

·治療肺結核的中醫方劑

吸煙與結核病

·吸煙能促進結核病的發生和活動
·吸煙者結核病患病明顯高於不吸煙者
·隨著吸煙數量增多,患肺結核人數也隨之增多
·吸煙常延誤結核病的發現和診斷
·吸煙影響肺結核的治療

艾滋病與結核病

·艾滋病人免疫力下降,發生結核病的機會是一般人的30倍
·艾滋病人有1/3死於結核病
·艾滋病人一旦並發結核病,互相影響,促進疾病進展、惡化,最後導致死亡

糖尿病與結核病

·糖尿病人由於代謝紊亂,營養不良,抵抗力低下,容易發生結核病,是無糖尿病者的4倍左右。糖尿病患者要檢查有無結核病存在
·糖尿病並發結核病時,結核病灶進展快,范圍較廣泛,易形成空洞。結核病也影響糖尿病的發生發展
·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控制兩病關鍵。要警惕糖尿病合並肺結核,對肺結核治療效果欠佳時要警惕有無糖尿病存在。一旦確診兩病均應同時合理治療 .
肺結核健康網。咨詢熱線:0855-3824785 結核快訊 30天把肺結核治癒的葯草被發現 神奇的爛肺草簡介 溫馨提醒爛肺草只有 開始治療後病人應注意什麼 肺結核不典型的臨床表現 與肺結核有關的全身症狀 結核病的易感易發因素 判斷肺結核...

如果有人把法國19世紀的著名作家小仲馬與《紅樓夢》的林黛玉扯在一起,又說20世紀初俄國末代沙皇的命蹇運衰與英國19世紀初威名赫赫的維多利亞女王有關系,你一定以為荒誕。但是,人類疾病與文學藝術之間確實有著不可思議的關聯,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肺結核,一方面肺結核讓美麗凋謝,讓生命遠逝;另一方面肺結核則使整個世界浪漫高雅。這就是《飄零的秋葉——肺結核文化史》帶給我們的一個莫名其妙的神話。

「人類死亡的隊長」

英國大詩人濟慈在1819年寫了一首詩:「年紀輕輕的,就長得臉色蒼白,瘦骨憐晌,不久歸道山……」兩年後,他死於肺結核,享年才26歲,那首詩就是他自己的寫照。濟慈生存的年代,正是肺結核最猖獗的時代,肺結核是那時候病死原因的禍首。為此,濟慈特別為結核病取了一個綽號:「人類死亡的隊長。」
肺結核真的那麼厲害嗎?據資料介紹,自1882年德國科學家科赫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最新的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值得關注的是,肺結核似乎更願意眷顧文學藝術界的人士。除了濟慈外,跟他齊名的英國詩人雪萊、《金銀島》的作者斯蒂文森、鋼琴家蕭邦及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等知名的文藝人士都得了肺結核。另外,從15世紀的模特西蒙內塔·韋斯普奇,到20世紀20年代的作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和30多年前的電影明星費雯·麗,這些美的寄寓者和美的創造者遭到這種疾病的襲擊後,像花朵一樣的枯萎、凋謝,令人不勝嘆息,使人無比懷念。書中對他們的特點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這些人大多都智力聰慧,才華橫溢,而且往往多情善感,尤其是感情特別強烈且纖細,甚至到了過度敏感、過度脆弱的地步。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原因的存在,肺結核才得以在他們身上更加殘酷地肆虐。

美麗的神話

如果你讀過18、19世紀的小說,或在電影、電視上看過關於那個時代的故事,往往會發現其中的一個共同點:幾乎都有一個患「癆病」的角色——生病的孩子,竭力要完成其巨作的將死的藝術家,卧床不起無法照顧家庭的母親……他們面色蒼白,身體虛弱,經常咳血,並慢慢地消瘦。這就是典型的肺結核症狀描寫。
那個時代的作家為何如此偏愛肺結核?答案是有趣的,而且是很有道理的。當人類還無力控制肺結核時,肺結核好像成了「藝術家之病」。這是此病的得病機制和藝術家的個性特點決定的。肺結核神話得到廣泛傳播時,對於俗人和暴發戶來說,肺結核正是高雅、纖細、感性豐富的標志。另外,在貴族已非權利而僅僅是一種象徵的時候,肺結核病患者的面孔成了貴族面容的新模型。更有趣的是,用相當嚴謹的醫學和文學眼光來評判,肺結核具有「病態美」,非常符合浪漫情調的作者激情投射和情節安排的需要。更有甚者,拜倫說:「我真期望自己死於肺病」,而健壯、充滿活力的大仲馬則試圖假裝患有肺病。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為肺結核乃是那個時代的時尚。
可見,肺結核雖是一種不良的疾病,卻又是一種悠閑逸適的疾病。由於肺結核病的這種性質,此病多數患者最終必死的歸宿,以及患病期間所形成的病態美,當然都是浪漫主義藝術家所追求的,小仲馬的《茶花女》、曹雪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都屬此例。以《茶花女》為例,小仲馬注重對女主人公——肺結核病患者所具有的特徵的描寫,他寫到她因疾病的消耗而身體顯得「頎長苗條」;因時有低熱而臉頰呈深紅的「玫瑰色」,這是病態的紅暈;還有因發燒和性慾過強使她那「細巧而挺秀」的鼻子「鼻翼微鼓,像是對性慾生活的強烈渴望」……都顯示出作家本人的浪漫主義的情調。這就不難理解,在《茶花女》的創作中,這位作家宣洩了自己郁積於心的情緒,重溫了一次比現實更為濃厚的愛情,且又發揮了浪漫主義的情懷,使小仲馬如他自己所說的,「我感到……似乎體驗到了……畫家通過描繪人物表現自己的快樂」。
疾病使人本身產生一種宣洩的需要,人的內心需要撫慰、需要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從心理學上講文學符合這些表達程序。文學、音樂等藝術不僅能表達人的正常心理、還能表達人的非正常心理,對人性的弱點、陰暗面,文學有著其他傳媒不可達到的特異性。這也是許多文學家、藝術家「喜歡」患上肺結核「藝術病」可理解的原因。因為只有文學、藝術,才能釋放他們。
書名「飄零的秋葉」就深刻蘊涵了此中的真正意義。自古以來,人們都把秋天看成是成熟和收獲的季節,這使他們看到的是滿山的紅葉在金色的陽光掩映下,有著說不盡的美麗。可同樣是秋天,在浪漫主義作家的眼裡,它的美卻並不是由於這是一個成熟和豐實的季節,而是由於隨這季節而來的枯萎、飄落的秋葉。難怪德國自然科學家亞歷山大·封·洪堡說:「古人只當自然在微笑、表示友好並對他們有用的時候,才真正發現自然的美。浪漫主義者則相反:他們發現自然在蠻荒狀態中,或者當它在他們身上引起模糊的恐怖感的時候,才是最美的。」
這或許就是肺結核所特有的神話般的文化背景。

閱讀全文

與肺結核微電影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朋友電影主題曲 瀏覽:418
我愛你歐美電影西瓜影音 瀏覽:708
電影視頻資源哪裡找的 瀏覽:599
怎麼把電影情節放在抖音上 瀏覽:711
汽車電影院如何解決版權 瀏覽:935
女生拒絕去看電影怎麼回復 瀏覽:482
哪裡能看寒號鳥電影 瀏覽:950
日本電影票房並不高 瀏覽:874
痛愛電影完整版在哪裡看 瀏覽:762
劉亦菲上海電影節2010 瀏覽:446
真人cs電影完整版 瀏覽:704
沒上映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899
如何用vr眼鏡看藍光電影 瀏覽:99
最新電影哪個網站可以下 瀏覽:880
別人的目的電影完整版 瀏覽:403
香港搞笑電影資源 瀏覽:915
電影素材可以在哪裡找 瀏覽:738
南方車站的聚會電影在線觀看在哪裡 瀏覽:677
對電影的評價怎麼樣 瀏覽:441
嬌娃雇傭兵電影在線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