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九一八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有決戰江橋、中國地、大劫難、東北抗聯等影視作品全部都是拍攝的有關九一八事變。
三、大劫難是2010年上映的抗日戰爭電影,教育部也將這部電影評為重點電影,在全國大學進行巡迴播放,而這部影片也是根據歷史事件進行改編,真實再現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變化,電影中每個人物都具有鮮明個性,情節十分吸引人,從這一個小村子裡就能看到戰爭帶給人們的苦難,也讓中國人開始覺醒,中國人從被動挨打到主動抗擊的過程,這部電影非常震撼。
Ⅱ 緬懷革命先烈的故事
緬懷革命先烈的故事有董存瑞炸碉堡,黃繼光堵槍口,邱少雲被火燒等。
邱少雲
1952年11月11日,邱少雲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並奉命於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
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當晚反擊部隊順利攻佔391高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
黃繼光
黃繼光,1930年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大量徵兵。黃繼光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徵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黃繼光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
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後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機智勇敢,在一次戰斗中隻身俘敵10餘人。先後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範班」稱號。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
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
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 歲。
劉胡蘭
山西文水人,女。1946年在文水縣雲周西村積極領導群眾投入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線工作,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1月12日,在山西軍閥閻錫山的軍隊突然襲擊該村時被捕,她在敵人的威脅面前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只要有一口氣活著,就要為人民干到底。
地閻軍計窮,又將同時被捕的六個農民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異常鎮靜,怒喝道:「我咋個死法?」在反動派說出「一個樣」後,劉胡蘭大義凜然地說了聲「怕死不當共產黨員」便來到鍘刀旁,毫不畏懼地躺在鍘刀下。劉胡蘭只活了15歲,但她卻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跡。
1947年春天,毛主席聽完劉胡蘭的事跡,感動地揮毫寫下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這個年紀很小的大英雄。
Ⅲ 緬懷先烈,頌揚民族氣節!有關革命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由於我國特殊的歷史原因,所以在國內電視劇市場,有關革命的影視作品一直都在觀眾之中有一席之地。但因為此,也導致許多觀眾對於革命相關的影視作品有著更嚴格的要求和標准。這導致了有關革命的影視作品不論是在製作班底、參演演員、資本投入上的門檻條件都相比其他類型的劇要更高一些。
《集結號》:改編自小說《官司》,由馮小剛執導,被稱為中國版本的《拯救大兵肖恩》。故事將背景放在了抗美朝援時期。這部片主題宏偉磅礴,情節生動寫實,不僅有大製作大場面,更是集結了一大批當時的知名影星加入參演,是對有關革命主題感興趣的觀眾的必選之一。
《風聲》:由李冰冰和周迅共同演出的一部革命電影。電影將故事背景放在了國內內戰時期,汪偽政府期間。這部電影相比起其他抗戰片,將更多的主題設置在了腦力搏鬥的諜戰之上,但全劇精彩刺激、讓人熱血澎湃的情節絲毫不遜色於任何一部抗戰片。是為數不多,以女性為主角的抗戰革命片。
Ⅳ 緬懷革命先烈的小品
清明時節 緬懷先烈
時逢春日清明,為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學校相繼開展了祭奠活動。
橫沙小學師生在烈士墓前深情獻詩。祭掃活動在黃花崗烈士陵園進行,全校師生700多人向烈士獻詩、獻花,寄託對烈士的懷念與無限敬仰之情。一年級新隊員光榮入隊,全校少先隊員在烈士墓前重溫入隊誓言,最後,校長代表學校向隊員提出緬懷烈士、爭當「四好少年」的希望。其後,師生共同參觀了集游樂、觀賞、科研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大型高科技展館——廣州海洋館,感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新港小學少先隊大隊部向全體隊員發出了「緬懷先烈,繼承遺志」的倡議,號召全體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學校各中隊召開「緬懷先烈,繼承遺志」 主題隊會。隊員們通過小品、歌曲、朗誦等形式講述英雄事跡,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
廟頭學校全體師生舉行了「緬懷先烈,珍愛生活」清明節詩歌朗誦會活動。活動開始前,全校師生默哀一分鍾悼念先烈,場面庄嚴肅穆。活動中,各班級以詩歌朗誦、舞蹈表演、樂器演奏等方式,寄託了對革命先烈的追思之情,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珍愛之情。同學們的精彩表演獲得了台下觀眾的陣陣熱烈掌聲。五(1)班的朗誦《光輝的足跡》、八年級的舞蹈《紅梅贊》和五(2)班的舞蹈《在燦爛的陽光下》更是把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港灣小學組織四、五年級300多名學生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網上追思活動。通過網上的追思活動,學生在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緬懷革命先烈,宣誓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校園內營造了濃濃的緬懷先烈的氛圍。石化小學廣大師生懷著對先烈、先賢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在中國文明網、大洋網等網站上發表感言。高年級的同學還通過班隊會、撰寫追思活動心得等形式表達以先烈、先賢為學習榜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打造和諧校園作出自己貢獻的感想。部分同學們還與同學、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分享了自己的感想。
長洲島小學一年級和四年級全體師生來到海軍廣州烈士陵園掃墓。同學們聆聽了總輔導員連老師對萬山群島戰役中英勇戰斗、壯烈犧牲的的解放軍叔叔故事的介紹;四年級的學生向烈士獻花圈;一年級的123名新隊員在烈士墓前進行了入隊宣誓,決心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踏著革命先輩的腳印勇敢前進! 最後,少先隊總輔導員對新隊員表示祝賀,並要求大家做合格的少先隊員,為紅領巾增榮譽。
石化小學4月9日組織全校師生前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為犧牲的先烈們掃墓,並舉行了少先隊入隊儀式。烈士墓前,同學們送上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向烈士們致以了最深沉的敬意;31名新隊員庄嚴宣誓,正式光榮地加入到了中國先鋒隊的行列。掃墓結束後,同學們在陵園內參觀了規模宏偉的建築,並從烈士事跡紀念碑中深深體會到了先烈們為了今天的繁榮昌盛甘於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的道理。之後,師生們來到了南沙濱海樂園,參與了高速自旋滑車、浪漫的空中漫步、飛船式滑翔飛翼、叢林飛鼠等精彩項目,感受快樂和幸福。
市123中學團隊室4月16日組織初一級全體師生前往位於黃埔軍校舊址西南處的東征陣亡烈士墓開展「弘揚先烈精神、樹立遠大理想」為主題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烈士墓前,庄嚴肅穆,哀思綿綿。身穿校服的學生,排著整齊的隊列,手中的白花寄託著對先烈們的無盡哀思,莊重的誓言回響著:「我們是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是黨的兒女,我們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我們要繼承先烈光榮傳統,發揚前輩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為中華民族的富強、民主和文明,奮斗終身。」
學校開展的清明節緬懷活動,不僅讓學生受到節日傳統文化的洗禮,更是對學生的一次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們牢記先輩的囑托和歷史的使命,飲水思源,勤學創新。
Ⅳ 紅海行動是不是緬懷革命先烈類的電影
個人認為,並不是緬懷電影
誠然,這部電影很熱血,很正確
但是故事發生在當代
精神內涵也算催人奮進
但是不算是緬懷先烈
Ⅵ 推薦一些可以用來做緬懷先烈的背景音樂
1.《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是抗戰時期救亡歌曲中的經典之作,它如訴如泣、壯烈低回的情韻,激勵著人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2.《大刀進行曲》
在上海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的麥新被「大刀隊」所深深震撼,於是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寫完歌詞,又譜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進行曲》由此誕生。
3.《黃河大合唱》
冼星海聽《黃河吟》後觸發了創作靈感,寫就了這部千古絕響——《黃河大合唱》。 一批又一批抗日將士和愛國學生唱著「風在吼,馬在叫」,走向了抗日戰爭的最前線。
4.《游擊隊之歌》
《游擊隊之歌》是一首具有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旋律輕快,易於傳唱。1938年,這首歌在山西洪洞縣八路軍高級將領會議上演唱,受到了朱德、劉伯承、賀龍、任弼時等的一致贊揚,從此在全國軍民中得到廣泛的流傳。
5.《延安頌》
《延安頌》在抗戰時期曾經響徹延安,傳遍各抗日根據地,並傳到國統區和海外,一直傳唱至今。歌曲由鄭律成作詞,莫耶作曲。
Ⅶ 2022傳承英烈事跡精神心得體會
清明 時節,開展形式多樣的祭英烈活動,追思先烈,緬懷英雄,不僅是一次庄嚴的思想洗禮,那麼英烈 事跡 精神心得怎麼寫呢?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2022傳承英烈事跡精神 心得體會 ,歡迎閱讀!
英烈事跡精神心得【篇1】
4月_日上午,在鳳凰山烈士公墓舉行「緬懷先烈、踐行四德」 教育 大會。通過此次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了黨員幹部自身思想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承了先烈的革命傳統,樹立了親民愛民的公僕情懷和盡職盡責的工作作風。通過這次活動,倡導了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增強幹部職工的文明意識,全面提升機關形象,同時也引導了幹部職工踐行「四德」,達到「四緬懷、四樹立」的要求,即:「緬懷先烈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樹立忘我付出的工作境界;緬懷先烈英勇無畏的頑強鬥志,樹立攻堅破難的拼搏精神;緬懷先烈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樹立親民為民的公僕情懷;緬懷先烈鍥而不舍的堅定信念,樹立盡職盡責的工作作風」。
全體幹部職工神情肅穆,向烈士們敬獻花圈,並默哀三分鍾,表達了對先烈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先烈們把生命獻給了他們熱愛的祖國和人民,只留下一個個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一行行簡短而厚重的事跡。那些烈士紀念建築物,是一座座革命先烈捨生忘死、英勇斗爭的豐碑,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國革命史,是一面面激勵後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旗幟。這些建築物,正因為留下了英雄奮斗的足跡,掩埋著先驅的骸骨,浸透著烈士的鮮血,才有了光耀千載的歷史價值,才值得後人瞻仰、憑吊、懷念……
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要學他們那種模範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象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忍不拔的毅力。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說, 清明節 承載的是一種道德、一種 文化 ,始終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時代在變化,我們更是要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清明節要寄託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情懷,要起到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精神的作用,要表達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對先賢先烈風范的緬懷和景仰。優良的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如今一些人對黨的歷史學習不夠系統,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缺乏親身感受,對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理解不足;尤其是一些青少_對革命歷史不清楚,對先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知之甚少;社會中一些人惡搞英雄還有一定的市場,這些都說明傳統教育之重要。在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傳統教育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資源,是我們克服各種障礙的重要武器,是形成良好思想作風、提高政治道德品質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緬懷先烈,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銘記身上的使命,牢記肩上的責任,不辜負先人的期望。
英烈事跡精神心得【篇2】
星期三,我們進行了掃墓活動。這次掃墓,令我感慨萬千!
走入襄西烈士陵園,我情不自禁地嚴肅、莊重起來。在這片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土地上,涌現出一大批甘灑熱血,為報效祖國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他們以大無畏的精神,投身於革命事業,用短暫而壯麗的一生在中國革命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譜寫了一曲曲人生壯美的篇章,光榮地載入了中國偉大的歷史史冊。
走進襄西烈士紀念館,凝視這一張張布滿歷史印記的照片,回首我國曾經的滄桑榮辱,令我深受震撼,深受感動。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對往昔崢嶸歲月的追憶與懷想,還有我們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索和感悟:我們尊重生命,更敬仰這些為革命理想和人民大業甘願獻出寶貴生命的人;我們珍愛和平,更熱愛這些為社會和平、世界和諧始終堅持不懈努力的人。
熱血鑄豐碑,英魂垂青史。我們今天的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這些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鮮血、生命換來的啊,讓我們秉承先烈遺志,在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下立志、立德、立言、立行,為建設更加繁榮、平安、文明、和諧的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走出烈士陵園,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在滴血,每一滴血都凝固成一串問號:日本帝國主義何以敢對我泱泱大中華舉起屠刀?這里的每一幅圖片,都是事實,為何有人不能正視它,甚至歪曲它,篡改它?落後就要挨打,何以落後?這里的每一尊遺容都在吶喊。這吶喊告訴我們:忘記英雄的民族是墮落之邦,忘記苦難,苦難就會重扣國門;這吶喊告訴我們:振興中華,保衛祖國!
英烈事跡精神心得【篇3】
在我國的 傳統文化 中,清明節是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節日。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__ 周年,在這樣一個年份里的清明時節,我們緬懷的除了故去的親人,還有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斗、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
他們拚命的戰斗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濘的路上走著,他們沒有鬆懈過,一生都在拯救祖國,保衛祖國。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熱愛他們,我贊揚他們,我崇敬他們。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願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願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願做苟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贊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聖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裡,他們是光明的象徵,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著這些革命先烈,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是多麼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斗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鄭重的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斗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辟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在後再繼續工作建設祖國,你們安歇吧!我會努力去做的,我敬愛的烈士們。
我熱愛烈士,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將永遠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著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後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作為身為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革命先烈們,你們看到了嗎?在當前這個繁榮昌盛的時候,我們青少年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你們高興嗎?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朵純潔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們莊重宣誓:「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厚望,將再度繼承你們的事業,我將用自己滿腔的熱血,來好好的熱愛祖國,發揚祖國的光輝傳統,創造出另一個燦爛的明天。
英烈事跡精神心得【篇4】
在那陣陣催人淚下的哀樂聲中,兩名少先隊員雙手高舉花圈,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向烈士墓,他們莊重地將花圈放在劉烈士墓前。當哀樂再次響起,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地低下頭向烈士默哀。心中都充滿了對革命烈士無限崇敬之情。革命烈士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沖鋒陷陣,在所不辭,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壯麗之歌。一想到這些,我的淚水就不禁充滿了眼眶。
吳書記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向我們講述著我們鎮的革命英雄,1949年2月20日,那時新中國已經解放了,但在踏水鎮還在部分國民黨的余黨在做垂死掙扎,劉團長帶著一個團,兵分三路包抄敵軍,可敵軍在踏水橋的另一端火力封鎖,為了快速消滅敵軍,他身先士卒,帶兵沖上橋去,不幸中彈身亡。戰士們激戰一個多小時,終於取得了戰斗的最後勝利,為烈士報了仇,解放了踏水。聽著吳書記的講話,我的心裡很不平靜,彷彿又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是革命烈士用自己的身體當炮架,不顧個人的安危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不禁為烈士的犧牲感到無比的惋惜,悲傷!
當我作為少先隊代表在烈士墓前宣讀誓言時,我心中的悲痛之情令我心潮澎湃!革命烈士們,你們安息吧!你們的鮮血不會白流,你們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江山,將一步步走向輝煌!
最後,同學們在鞭炮聲中有秩序地走向墓前,將手中的白花掛在墓前的青松上。那一朵朵潔白的小花在風中搖曳著,也寄託著我們對革命烈士無限的哀思,也代表著我們對未來遠大夢想的憧憬。我們一定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輩的遺志,發奮學習苦練本領,為中華之騰飛而努力奮斗!
英烈事跡精神心得【篇5】
我是景明佳園社區一名黨員,通過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黨性教育網上展館的學習,我感到學習的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有微電影、微 故事 、微講堂、微史料,有「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展,還有現場教學、在線互動等環節,這對我們這些年紀大的黨員學習是非常方便的。
步入教學點,館內陳展欄目使我身臨其境,我了解到,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把雨花台變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鄧中夏、惲代英、羅登閑等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在雨花台被殺害。自1927年—1949年,約有10萬革命烈士殉難於此。
在烈士紀念館,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聽取了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跡,並觀看了館內陳列的烈士遺物、珍貴圖片和文獻資料,心靈經受著巨大的震撼。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們,就義的時候還是那麼的年輕,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卻能夠義無反顧地英勇前行。在奉獻自己的生命時,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產黨人的氣節,一心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盡瘁。照片上他們的稚嫩卻又充滿堅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的心底。
通過微故事連環畫的學習,我深受觸動。其中惲代英、任天石、許包野的故事,讓我重溫了革命烈士的偉大事跡。另外還有「穿越時空的對話」這種形式新穎生動的表演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感覺那些烈士就在你面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為了救國救民的信念,不得忍痛拋下父母妻兒、骨肉分離。特別能打動人,我們看了都快掉眼淚了。烈士們身上有很多正能量,信念、責任、廉潔、奉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在工作中去學習,去發揚光大的。
在微電影和雨花檔案欄目中,有《青春之歌》、《清廉本色》等紅色電影,有惲代英、鄧中夏等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跡,講述了在黑暗統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出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的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為了民族解放事業,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一切從我做起,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通過「雨花英烈精神宣傳教育周」活動,使我受到了一場深刻生動的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心靈又一次受到震撼,思想又一次受到洗禮,精神又一次受到鼓舞,理想信念又一次得到升華。
2022傳承英烈事跡精神心得體會相關 文章 :
★ 2022弘揚英烈事跡學習心得範文
★ 2022感悟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學習心得體會10篇
★ 2022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最新10篇
★ 2022追尋先烈足跡傳承紅色精神徵文800字5篇
★ 2022追尋先烈足跡傳承紅色精神徵文5篇
★ 2022弘揚勞模精神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 2022弘揚抗戰精神心得體會觀後感5篇
★ 2022清明祭英烈活動學習心得範文5篇
★ 2022弘揚勞模精神心得體會10篇
★ 2022弘揚勞模精神個人心得體會5篇
Ⅷ 關於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的三句半
革命先烈萬萬千
千言萬語說不完
豐碑豎在民心中
典範!
一代偉人周恩來
滿腔熱血情滿懷
鞠躬盡瘁為革命
英才!
Ⅸ 關於緬懷革命先烈的電影有什麼
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四渡赤水、雞毛信、血戰台兒庄、鐵道游擊隊、特高科在行動、平原游擊隊、烈火金剛、沖天飛豹、南京大屠殺、黑山阻擊戰、席捲大西南、百色起義、英雄兒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