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學名,黔東南黎平等地吃魚時拿來當香料或配菜,有特殊香味,吃起來熱熱的特別配辣椒一起吃火辣辣的,長
應該是木姜菜。
木姜菜,川渝特色菜——活水豆花(河水豆花)的蘸料必備佐料,其獨特的香味與豆花的嫩完美結合,很是好吃。除活水豆花使用外,還用來拌冷盤調味如瀘州豌豆涼粉,炒菜如炒嫩胡豆/蠶豆,還有砂鍋茄子等等。提煉的木姜油,保留了木姜籽特有的香味,可去腥增香,一滴就香,適用於火鍋、燒烤、豆花、冷盤等。
木姜菜纖細草本,高10—50厘米。莖直立自基部尖塔形分枝,小枝成45°張開,被白色柔毛。葉小,披針形,長0.3—2厘米,稀長達4厘米,寬0.2—0.4厘米,稀寬達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具鋸齒,葉面綠色或帶紫紅色,被微柔毛,背面淡綠色,被柔毛及淡黃色透明的腺點,側脈約4對;葉柄長約1—7毫米。穗狀花序頂生,長約1.2—4厘米,由具多花的輪傘花序組成,偏於一側;苞片近圓形,長約4.5毫米,寬約4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先端具芒尖,邊緣具緣毛,脈稍帶紫色;花萼管狀,長約2.5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及腺點;萼齒5,前2齒較長,先端刺芒狀,邊緣具緣毛。花冠紫色,長約6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及腺點,花冠管自基部向上漸擴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微缺,邊緣密被紫色具節長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先端具小突尖,側裂片邊緣具稀疏的緣毛;雄蕊4,外露,前對較長,花葯黑紫色;花柱外露,先端2等淺裂;花盤4裂,前方1枚膨大,長於子房。小堅果深棕色,長圓形,長約1.2毫米。花果期9—11月。(四川瀘州地區的木姜菜和當地盛產的魚香菜的葉子很像,但是木姜菜葉子更小,味道也大不一樣。)
『貳』 貴州特產是什麼
一、茅台酒
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釀造方法與其赤水河流域的農業生產相結合,受環境的影響,季節性生產,端午踩曲、重陽投料,保留了當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跡。
『叄』 關於節日的故事
元 宵 節 的 傳 說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系,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清 明 節 的 傳 說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不。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端 午 節 的 傳 說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 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汪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七 夕 的 傳 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跟著哥嫂過活的孤兒,既聰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棄他,鰵不亮就趕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向年後,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給他一間破劃房,一頭老牛。從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間破劃房內。
一天,牛郎趕牛走進了一片陌生的樹林,這里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牛郎見到九個仙女駕著祥雲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後脫去五彩霓裳,跳進清澈見底的河水裡,牛郎盯著一個最年輕是美麗的仙女。科看入了神,這時老牛突然說話了:「她是天上的織,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會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著樹從,悄悄拿走了織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時,其它仙女紛紛穿起五彩霓裳,駕著祥雲而去。唯獨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織女留下了。這時,牛郎從樹要後走出,請求織女做他的妻子織女見牛郎忠厚老實,勤勞健壯脈脈含羞的點點了頭。
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後,男耕女織,互敬互愛。兩年後,織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著天兵天 ,捉了織女,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著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撥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涌的天河。
肝腸寸斷的織女和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中 秋 節 的 傳 說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於水火這中。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後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後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她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後,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重 陽 節 的 傳 說
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恆景病癒後辭別了妻子和鄉親,決心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 。恆景訪遍名山高土,終於打聽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在仙鶴指引下,仙長終於收留了恆景,仙長教他降妖劍術外,又贈他一把降妖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地」仙長送了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並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
恆景回到家鄉,下百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後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吹來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瘟魔戛然止步,臉色突變,恆景手持降妖劍追下山來,幾在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傳下來。
中元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人稱鬼節。
其實,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民俗相信,在這一段時間會有許多的孤魂徘徊在陽間。
中元節,是華人很重視的一個日子,每一年的中元節都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
這個鬼節也是眾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一個節日。
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有關盂蘭節民間一直是流傳著目蓮救母的故事。話說,目蓮的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
目蓮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親墮入惡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餓得很辛苦。他見狀,拿了飯要喂母親,可是飯一進口,就燒成灰炭。
目蓮感到悲痛極了,要求釋迦解救。釋迦告訴他說: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羅列百味,供奉眾僧,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
終於,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後人因此應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華人社會在這一個月會開始供拜,有些地方則會舉行普渡大拜拜。盂蘭盛會是華人除了農歷新年,第二大的節日。
七月鬼節,你不難在街頭巷尾的空地上、廟宇看到設壇祭拜。一些較大的祭拜,會供拜鬼王。鬼王也稱普渡王,傳說是觀音大士的化身。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祭拜方式。私普,是個人家裡祭拜。街普是個別擇日祭拜。市普則是以市場為主體的大普渡。
七月三十日,鬼門關,一個月的中元就這樣結束。
藏族沐浴節
每到夏末秋初的晚上,拉薩東南地上空,新出現一顆十分明亮的星星。這時,藏族人民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沐浴節。傳說那顆星星只出現七個晚上。為什麼人們把星星出現的七個夜晚定為沐浴節呢? 很久很久以前,草原上出了一個很有名的醫生,他的名字叫宇托.雲旦貢布。他的醫術十分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治。因此藏王赤松德贊請他去做御醫,專管給藏王和妃子們治病。但是,宇托進宮以後,心中仍舊忘不了草原上的百姓。他經常借外出采葯的功夫,給百姓治病。有一年,可怕的瘟疫流行,許多牧民卧床不起,有的被奪去了生命。這時,宇托奔跑在遼闊的草原上,為一家家患病的牧民治病。他從雪山和老林里采來各種葯物,誰吃了病就會好起來。不知有多少瀕臨死亡的病人,恢復了健康。草原上到處傳頌著宇托醫生的名字,人們稱他為葯王。 不幸的是宇托醫生去世了。他去世以後,草原上又遭到了可怕的瘟疫,比前一次更嚴重,許多人死了。生命垂危地牧民只好跪在地上,向蒼天祈禱,希望天國保佑。 說來也巧,一天,一個被病魔折磨得九死一生的婦女,突然做了一個夢,夢中宇托醫生對她說:「明天晚上,當東南天空出現一顆明亮的星星的時候,你可以下到吉曲河裡去洗澡,洗澡以後病就會好起來。」果然,這個婦女在吉曲河中洗澡以後,疾病立刻消除了。一個又黃又瘦的病人,在洗澡以後變成了一個紅光滿面的健康人。 這件新鮮事傳開以後,所有的病人都來到河中洗澡。凡是洗澡的病人,都消除了疾病,恢復了健康。 人們說,這顆奇特的星星就是宇托醫生變的。宇托醫生在天國看到草原人民又遭受瘟疫襲擊,他又不能來到人間來給人民治病,於是把自己化作一顆星星,借星光把河水變成葯水,讓人們在河水中洗澡以去處疾病。因為天帝只給宇托七天時間,這顆星星也就只出現七天。 從此,藏族人民就把這七天定為沐浴節,各地的牧民們,每年這個時間,都到附近的河水裡洗澡。據說洗澡以後,人就健康愉快,不生疾病。
傣族潑水節的來歷
自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凶惡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裡漂不走,掉在水裡燒不爛,刀砍不爛,槍刺不入,弓箭射不著。他自持法力過人,傲慢自大,整天橫行霸道,為非作歹。那時,天有十六層,他就成了其中一層的霸主。他對人民欺壓擄掠,無惡不作。他已經有了六個美麗的妻子,但哪一家若有美麗的女兒,他都要霸佔為妻。有一次,他看到人間的一個公主名叫婻粽布的,長得比他的六個妻子都漂亮,於是,他又把她搶來,作了他的第七個妻子。 有一年六月,正是人間過年的那一天,魔王為婻粽布賀年,招來了魔臣魔將,在宮中飲酒作樂。酒過三巡,賓主都已經醉醺醺的了。婻粽布乘機對魔王稱頌道:「我尊貴的大王,您法力無邊,德行高尚,憑著您的威望,您完全可以征服天堂、地獄、人間,您應該做三界的主人。」魔王聽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會兒,轉過臉對愛妻說:「我的確能征服三界,我的弱點是誰也不知道的。」婻粽布接著又問道:「大王有如此魔力,怎麼會有弱點?」魔王小聲回答:「我就怕別人拔我的頭發勒我的脖子,這會使我身首分家,你可得經常看著點兒。」婻粽布假裝驚訝的追問:「能夠征服三界的大王,怎麼會怕頭發絲?」魔王又小聲的說:「頭發絲雖然小,但我的頭發絲卻會勒斷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 婻粽布聽了以後,暗暗打定主意。於是,她繼續為魔王斟酒,直到酒席散盡,她又扶魔王上床睡熟。這時,她小心地拔下魔王的一根頭發,未等魔王驚醒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頭立刻就掉到地上,頭上滴下的血,每一滴都變成了一團火,熊熊燃燒,而且迅速往人間蔓延。這時,婻粽布趕忙把魔王的頭抱起來,大地上的火焰也就熄滅了,可頭一放下,火又燒起來了。於是,六個王妻也都趕來了,她們輪流抱著魔王的頭,這樣火才不再燒起來。 後來,婻粽布回答人間,但她仍就渾身血跡,人們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跡,紛紛向她潑水。血跡終於洗凈了,婻粽布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間。 婻粽布死後,人們為了紀念她,在每年過年的時候,就相互潑水,用潔凈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來吉祥的新年。
石林彝族火把節的傳說
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人民傳統的節日--火把節。
當夜幕降臨,從石林到疊水,從圭山到長湖,數不清的火把映紅了夜空,映紅了人們的笑臉,激情的歌聲與雄渾的大三弦聲交織在一起,山寨沉浸在節日歡樂之中……
關於"火把節",流傳著這樣一個神奇動人的傳說。
古時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個城堡,城堡里住著一個士司,他生成一雙老鼠眼,掃帚眉,一張鰱魚嘴,配上那尖凸的下巴,一副乾瘦的臉上布滿了黑麻子,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黑煞神"。這黑煞神無惡不作,手下養著一大幫家丁、打手,殘暴地統治和壓榨著彝族人民。他巧立名目,橫征暴斂,生孩子要交人丁稅,上山打獵要交攆山租,下河打魚要收打魚捐……各種苛捐雜稅,逼得人民實在喘不過氣來,為了反抗這個黑煞神的殘酷統治,曾多次舉行過起義,但是,土司堅固的城堡難以攻下,許多人被抓去活活地處死了。
有個聰明能乾的牧羊人,他的名字叫扎卡,想出了一個智取土司城堡的辦法來。他暗中串連了九十九寨的貧苦人民,決定從六月十七日起,將各家各戶的羊都關在廄里,每天只喂點水,不喂草料,餓上七天七夜。起義的人就在夜裡趕造梭標,削好竹簽,磨好砍刀、斧子,又在每隻山羊角上縛上火把,大家約定在六月二十四日晚上起義。到了這天晚上,當月亮還沒有露面,山箐樹林里的微風輕輕地吹起的時候,只聽得一聲牛角長鳴,就以第一支"火把母"為號,此時各路起義人馬立即將羊廄門打開,點燃起千萬支縛在羊角上的火把,驅趕羊群向土司黑煞神的城堡進攻。
那數不清的羊群早已餓夠了,便借著火光,爭先恐後地忙著上山槍樹葉青草吃。扎卡率領著起義的人民,勇猛地去沖殺。快到城堡了,那鼓聲和喊聲震天動地。黑煞神急忙登上城堡一看,只見滿山遍野成了一片火海,從四面八方包圍了城堡的人們,已經開始攻打城門了。黑煞神一面命令家丁、打手死守城門,自己卻悄悄地鑽進洞里去,准備逃跑。此時各路起義大軍已攻破了城堡,蜂湧而入。到處找遍,可就是不見土司黑煞神。後來,扎卡將大管家抓來審問,怕死的大管家跪在地上磕頭哀求饒命,立刻帶領扎卡他們來到土司躲藏的那個地洞去。
扎卡便叫大管家先下洞里叫黑煞神出來投降,這個平時狐假虎威的大管家竟嚇得魂飛魄散,就是不敢下地洞。一下子便癱倒在地上,爬不起來。眾人正在張望,突然,從地洞里飛出一把匕首,一道寒光閃過,將那匕首擊落在地上。原來扎卡早有防備,他料到黑煞神不會輕易投降,要作垂死掙扎,所以當地洞里的匕首飛出來的那霎間,扎卡眼明手快,揮起一砍刀,便將匕首擊落了!
扎卡和眾人見黑煞神死不出來,便決定用火把來燒死他。於是一聲令下,千萬支火把立即將地洞的周圍堆成一座小山,只見熊熊的烈火燃燒得更旺,片刻間,地皮也被燒得通紅通紅的,那作惡多端的土司黑煞神就這樣葬身在火把之中。為了紀念這次反抗暴虐統治斗爭的勝利,就定於六月二十四日這天為"火把節"。
侗族林王節
我國許多地區都興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粑,為的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然而也有例外,貴州景屏縣的寨母一帶的侗家,就是六月辰日吃粽粑,為的是紀念當地的一個侗族農民起義領袖林王。寨母過節不僅包有一般大小的粽粑,還包有粗如大碗、兩尺多長的大粽粑。傳說當年林王領兵打仗時,常以粽粑作干糧,所以將粽粑包得又長又大。
林王名叫林寬,出生於寨母地方,祖家原住黎平,其父林讓參加過勉王起義,失敗後受官兵迫害,便從黎平洪州一帶順著古州的朗洞,經青山界,過八受河搬到現在地住地。當時,婆洞一帶還沒有人煙,以後才陸續搬到許多侗家。由於這個寨子建得最早,被周圍的寨子稱為寨母。
林王是背爺崽(其父過世後才出生),家境貧苦,從小給財主做工,砍柴割草,放牛喂馬,養魚看田水,什麼活都干過。他長得高大魁梧,人品出眾,力大無比,聰明能幹,作起來一個頂幾個,又愛幫助人,鄉親們都喜歡他。
傳說林王給財主在山塘里養魚,財主叫他割草喂魚,他就把魚趕上坡去吃草,吃飽了,又趕回塘里放。因此他喂的魚又肥又大。他很愛馬。白天放馬吃草,騎馬練武,夜晚睡在馬圈邊,把馬喂的又高又壯,後來成了他的戰馬。現在寨母背後還留著他當年修得石馬圈,已崩了兩方,還存了兩方,青石板上還留著馬蹄印和他的草鞋印。有一次林王給財主在山上放牛,見許多窮人沒有飯吃,很不忍心,便敲死一頭牛分給大家煮著吃。別人擔心他叫不了差,他靈機一動,想了個辦法,叫人把牛尾巴插在岩縫里,叫一個人藏在岩洞里等著,他立即跑去叫來了財主,說有一頭牛卡在岩縫里出不來了。財主急忙趕上山,一看果然只有牛尾巴露在岩縫外了。財主便去扯牛尾巴,岩洞里的人學牛叫,越扯牛越叫。結果牛尾巴斷了,牛沒有出來,只好無可奈何地回去了。
林王熱心地位大家辦好事。婆洞路邊有個岩洞,洞里有一股清泉,就是流不出來,過往行人口渴沒法喝到。林王知道以後,用嘴咬開一個口子,兩手扳開岩板,一股清泉流了出來,行人們有水喝了。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現在泉邊的石板上還有林王的手指印和兩個膝蓋印呢。
寨母的後龍山有兩個坡相互對峙,中間隔著深谷,平時到對門坡去種田,人們繞來繞去很不方便。林王便從對門坡扯出長岩石,做成一座石橋。他娘說:「你架的高橋看上去都眼花,不要害別人掉下來。」林王就一拳把橋打斷,至今兩邊坡還留著幾尺長的斷岩梁。
婆洞一帶的人多田少,林王便想塞斷八受河,引水過婆洞開荒造田。他一早提著大鞭趕動三個坡准備去塞河,剛好被一個老婦看見,她高聲叫道:「快看三個坡會走路。」結果三個坡就停在寨母田壩中間不走了,三個坡分別叫鴛鴦坡,定便坡,報獨坡,與其他坡不相連。現在已被開成梯田。
林王長大以後,看到外地往這里逃難的人越來越多,把整個婆洞都住滿了。飯不夠吃,官兵還來搶糧搶人。人們沒有辦法,侗家沒法活下去了。於是,婆洞、上洞、油洞等四十八個侗寨的寨老(寨中的長老)和辣辦(青年)集中到寨母議事。寨老們說:「我們侗家世世代代被人欺凌,難道我們不能過太平日子嗎?」大家決定,四十八寨每寨選舉一人參加集伙選王。選王按照勉王起義的方式,每人倒栽一棵楓樹,那個先活,哪個就是王。寨母推舉了林寬。選王開始,四十八人在寨母寨中倒栽一棵樹,林寬栽的那棵活得最快。大家一舉選他為王,林王從此得名。現在寨母寨中還有一棵楓樹,拔地頂天,枝幹朝下,與其它樹不同,據說就是林王栽的。
林王到處聯合窮人,指揮各寨打刀造箭,第二年集合十萬多窮人,准備起義。
為了起義,林王還停辦了自己的婚事。傳說和他相好的姑娘叫茂王,住在慕王寨,從小與林王一起砍柴、割草、唱山歌。兩人長大以後,兩家老人准備辦婚事。然而兩個年輕人很有志氣,他們說:「世上這么亂,人民這么苦,我們要等解決了人們的疾苦才結婚。」老人思想不通,他們倆就約定:林王從苦裡坳,茂王從慕王寨,同時從兩處向扣界坳上各打一塊石頭,看兩塊石頭能否碰在一起,如果碰在一起,就立即結婚,否則,就推遲婚事。結果林王的石頭正好打在扣界坳上,茂王力氣小一些,打不到扣界坳上,兩塊石頭沒有碰在一起,所以,他們就不急著結婚,後來都參加了起義。
起義中林王非常勇敢,在他的指揮下,一大早就攻破了龍里所城,大家還回到寨母洞吃早飯,接著又攻佔了新化所、平茶所等地,計劃打上長沙,攻到南京去,推翻明王朝。又傳說他造了三支箭,差一點就把楚王射死。頭晚,他叫母親五更雞叫的時候叫醒他。醒來後,他帶著兵攻打楚王,他對准楚王的營帳連發三箭,三箭正中楚王的寶座。可是,他射得早了一點,要是等五更楚王就位再射,就能射死楚王。後來,林王被楚王的三十萬大軍重重包圍,最後彈盡糧絕,起義軍四處突圍都不行,林王非常生氣,把寶劍插在了岩板上,結果林王被捕了。他還被砍了頭,但是林王不服氣,他雙手捧著頭,回家叫母親安上,又和官兵作戰。後來,他被砍頭兩次,又安上兩次,直到第三次,頭再也安不上,屍體才倒了下來。
林王起義失敗以後,朝廷怕當地侗家再次起義,便派鄭子龍帶兵挖了林王的祖墳和龍脈,現在寨母後面龍山上縱橫交錯的深溝就是當年挖的。龍脈雖然被斬斷,但農民起義仍就不斷。十六年以後,即永樂十一年,婆洞等地農民又起義了。正統十四年,黎平、絞橋農民起義,殺死了州官,聚眾三十萬,圍攻銅鼓衛。
林王為大家謀福利,人們永遠紀念他。他雖然被史書誣陷為」草寇「,但在侗家人心目中,他是英雄。每年農歷六月逢辰日,寨母都要過節。其它雜姓也要過節。這一天是一年中除了春節之外最隆重的節日。據說逢辰日過節原來是為了寨母首先建寨,並紀念林家的祖先。出了林王以後,就以林王為主了。周圍侗家為了尊重寨母是母寨,又全部姓林,而且林王又是寨母出生的,所以都推後一天。
過節頭一天,寨母就殺豬宰牛,家家放田捉魚,磨豆腐,包粽粑,又打發孩子到相鄰的寨子喊客,忙個不停,過節那天,吃飯以前,各家都先在古楓樹下擺好酒肉、粽粑、燒香祭祖。客人進寨也要先到古楓樹下祭拜一回,有的老人還要從古楓樹上剝下幾塊樹皮,用紙包好,帶回去給孩子,祈福消災。晌午過了以後,就開始吃飯。酒席豐盛,邊吃邊唱,互相祝福。吃完以後,主人邀客,孩子們就在古楓樹下唱「林王古歌」。歌唱完畢,老人們就向孩子們講林王的故事,通宵達旦,十分熱鬧。
彝族插花節
每年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節,又叫馬纓花節。它是怎麼來的呢?
很久以前,整個世界洪水連天,淹沒了土地,世界上只剩下了兩兄妹,他們躲在一個大葫蘆里,葫蘆口用蠟封住。這個葫蘆在洪水中漂流了許多天,也不知漂到什麼地方。有一天,洪水開始退了,露出了山頭,樹梢。這個葫蘆落到一棵大樹丫杈上。老鷹在山頭飛翔,它聽到葫蘆里的聲音,那是人種在裡面啊!老鷹把葫蘆抓了起來,把它放在山頂上。現在葫蘆細著腰,那是當年老鷹抓成的。耗子從地下鑽出來,他聽到葫蘆里的聲音,這是人種在裡面。耗子啃著蠟,把蠟啃通了,葫蘆里出現一股光芒。兄妹倆順著光爬了出來。在荒涼的世界上,只剩下他們了。
金龜老人來到兄妹面前說:「為了傳人種,只有你們結為夫妻了。」兄妹倆回答說:「一個父母生的,怎麼能夠成親?」金龜老人吩咐說:「人種只有你們兩人,你們一定要成親。」兄妹二人很為難,哥哥想了一個注意,說:「我們倆各在一方燒一炷香,問問天公地神,如果香煙升起來繞在一起,我們才能成親。」結果,香煙升起來,真的繞在了一起,但是妹妹堅持不肯成親,哥哥又說:「我們兩人各在山頭滾磨,如果兩盤磨攏在一起合起來,我們才能成親。」他們又按照這樣辦了,結果兩盤磨不偏不倚合攏在一起。那是,妹妹仍舊不肯成親。妹妹說:「我們在滾一次簸箕,如果兩個簸箕不偏不歪,面對面合在一起,才能成親。」結果兩個簸箕果然合在一起了。金龜老人說:「你們還有什麼可說,就成親吧。」妹妹再試也沒有用,又說道:「沒有父母之命,沒有媒 為證,怎麼能夠成親。」金龜老人
『肆』 巫陵牛與黎平牛的區別
摘要 巫陵牛,又名恩施牛、湘西牛、恩南牛,是我國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之一。主要產於湘、鄂、黔三省交界地區,分布於湖南省鳳凰、大庸等地。主要特性: 被毛黃色最多,粟色、黑色次之。角形不一。公肩峰肥厚,高出背線6~8厘米,母肩峰不明顯。尻斜,肢長中等,四肢強健,後肢飛節內靠,蹄形端正,蹄質堅實,尾較長。成年公牛體高為114.1~117.1厘米,體重為294.7~334.3千克,母牛分別為103.9~106.1厘米和218.7~240.2千克,閹牛分別為117.4厘米和345.9千克。巫陵牛具有體質結實、肢蹄強健、行動靈活、善於爬山、耐勞、耐旱、抗濕及耐粗等特性。巫陵牛被毛黃色最多,粟色、黑色次之。角形不一。公肩峰肥厚,高出背線6~8厘米,母肩峰不明顯。尻斜,肢長中等,四肢強健,後肢飛節內靠,蹄形端正,蹄質堅實,尾較長
『伍』 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書習作6
1、趙旭:
(1812-1866),字石知,號曉峰,清朝貴州桐梓縣人。幼年喪父,青年時代隨其叔至山東騰縣祖父官署居住。先後游學吳楚,閱歷學識極富。回桐梓後,曾九次鄉試不第。長期居家課讀,與"西南世儒"鄭珍、莫友芝情誼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諭。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縣教諭時,以實績加翰林院孔目銜兼署都勻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農民起義軍攻破荔波縣城,旭受重傷後投江死。趙旭博學多才,關心桑梓的文化事業,曾采訪桐梓掌故,編成《桐鑒》6卷、《被桐鑒》1卷、又編成《桐梓耆舊詩抄》1卷、《桐梓藝文志》4卷、《文學爾雅注》1卷、《琴鶴堂先澤拾遺》1卷、《蜀碧補遺》6卷。趙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詩歌創作。著有《播川詩抄》8卷,選詩500餘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長期居住在農村,對貧苦農民的生活較了解。他寫的詩,多反映貧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大膽揭露清軍的腐敗的社會的黑暗。語言朴質無華,通暢明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2、汪承潮:
字小瀛,號祖龍坑外人,貴州貴陽人。畫家。工山水人物,能寫真。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曾為麟慶《鴻雪因緣圖記》繪黔中名勝。
3、王立中:
清朝貴州平越(今福泉縣)人。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進士,入翰林院。
4、 安淦辛:
清朝貴州水西人。奢香後裔。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稟請為奢香立碑於墓前,又修奢香祠於墓側,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柱標志於路旁。
5、陳鈺:
(1814-1869),字二如,號一指山人,清朝貴州貴陽人。貴州籍指畫名家自幼不喜科舉,醉心水墨繪畫,未到中年畫名即已遍黔中,因用心過度,40度後雙目失明,經數年治療,重見光明。擅長指畫,畫人物、山水、花鳥、尤以人物最精。書畫造詣甚高,可惜局於黔疆,無緣與海內外名家交遊,難顯其名聲。陳鈺的人物畫,到民國年間仍有為其族人保存者。計有《一指山人行樂圖》、《十八羅漢冊》等。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其畫數種,有《鍾馗破扇圖軸》、《墨筆山水花卉散頁》(十頁)等。
6、何德勝:
(1814-1867),字安國,本姓劉,呼為劉二、何二,清朝貴州黃平木老坪人。農民起義軍黃號軍首領。生性倔強,好打抱不平,對清政府濫征捐稅,強行"折征"的政策極為不滿。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在甕安天文組織起義,用黃布扎頭,史稱黃號軍。建立有上大坪、轎頂山等根據地。九年(公元1859年)十月攻入開州,十年(公元1830年)四月擬攻貴陽,已進占烏當,擊斃守備戴雨先,因提督田興增援,遂退至開州、平越、貴定等地與官軍進行爭奪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相繼擊斃後補道趙國澍、守備袁學先、千總孫德勝、副將何顯士、知府戴鹿芝、知縣白婪蟾,游擊商肇淮、郭開貴等文武官員,攻佔修文,與另一農民起義軍潘名傑聯合擬再次攻貴陽,已進兵至小關、茶店等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攻破長順、長寨、定番、其勢力達到安順、安平,擊斃守備王三錫、游擊田慶宜、黃德正、都司李洪林、唐萬全、千總蘇一相等。同治四至六年(公元1865-1867年),又破清鎮縣,入息峰,擊斃副將葉有貴、倪朝榮等。征戰黔境十三年,縱橫數百里,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使清政府為之震懾,視為"腹心之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病逝於轎頂山軍中,其起義隊伍由其妻領導繼續堅持斗爭。由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清朝廷調集大軍前來鎮壓,黃號起義軍最後失敗。
7、舒光富:
(1814-1855),乳名舒大,民間稱他舒裁縫,清朝貴州遵義人。幼讀私塾,成年隨父業鹽商。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二月參加獨山楊元保農民起義,拉開了貴州咸豐同治年間農民大起義的序幕。起義失敗後回家。是年八月,與桐梓九壩場楊龍喜率千餘人起義,攻佔桐梓縣城,以"除暴安民"為宗旨,建立了以賽波府(九壩場)為中心,包括興州(桐梓)、新開(仁懷)、遵義城周圍的根據地,尊舒光富為江漢皇帝,楊龍喜為都督大元帥,改咸豐四年為江漢元年,開倉賑貧,得到了廣大農民擁護,隊伍發展很快,壯大到兩萬多人。後率軍南下,攻婁山,戰板橋,占仁懷,並准備攻打遵義,並出擊黔西、綏陽、正安等。因朝廷派雲南總督羅繞典率雲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官兵圍剿。起義軍失利,南退歸化(紫雲)、羅斛(羅甸)、都勻、獨山、麻哈(麻江)、平越(福泉)、甕安、余慶、石阡等地。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4月,楊龍喜舉家殉難於石阡的葛彰河邊。舒繼續率隊奔松桃,過思南,回桐梓,後在遵義土窯失敗被俘,壯烈就義。此次起義,對川楚震動極大,為貴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義起到了奠基作用。
8、 諶厚光:
清朝貴州織金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進士。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勤奮有為,玉河漲水時他組織修堤護城,平市商限息調劑,其盈虛緩急定為每年三限,商民稱信。至仕歸。
9、胡萬育:
字仁山,清朝貴州黎平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貢生。遵義黎柏容為開泰校官時,胡萬育與之唱和頗多。著有《容膝山房詩集》二卷。
10、何開瀛:
字萊仙,清朝貴州清鎮人。書畫家。生活於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曾為貢生,善書畫,尤精蘭竹。
11、趙鍾域
字省三,又字友莪,清朝貴州普定人。畫家。生活於道光年間(1821-1850年),曾為廩生,善畫蛺蝶魚蟲。
12、楊沂秀:
字魯川,貴州鎮遠人。為果勇侯楊芳之侄。系清朝道光年間進士,曾任陝西鄂縣知縣等。其女兒楊林貞工書畫。
13、田溥:
字雪樵,清朝貴州綏陽人。畫家。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間貢生,工水墨山水畫,師法董、巨。
14、徐樗:
清朝貴州銅仁人。清道光(1821-1850年)中監生。《黔詩紀略後編》錄有其詩,並稱善畫。
15、史荻洲:
字勝書,清朝貴州黔西州(今黔西縣)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與黔西詩人、書法家張琚結"桐蔭詩社"。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舉人。他與清鎮詩人戴粟珍同為黔西知州、著名詩人吳嵩梁之學生,二人結下終身情誼,不僅詩賦文章出類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職,同到吉林大安從政。當地稱詩者,贊譽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上下,交情亦最深"。後來荻洲客死遼寧任上,粟珍安葬荻洲後,每歲必以荻洲名義為荻洲之母致書奉遺金,及至史母仙逝時也不知兒子已死。這種至深至厚的情誼至今傳為美談。史、戴的詩,曾載於都中,後刊於黔。史荻洲著有詩集《秋燈畫荻詩抄》。
16、任必達:
字裴然,清朝貴州清平縣(今凱里)人。生活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初參幕務,後杜門不出,居家著述。著有《清平縣志稿》四卷。又工詩文,書法亦重筆墨外間韻味,遠近識者,無不贊賞。
17、楊開秀:
字實田,號雲卿,貴州綏陽縣人。應鄉試久不中,直到五十歲才中舉人。一生以教書為業。道光末年到遵義禹門寺設私塾,各鄉學生多慕名來讀書,寺中房舍全住滿。黎庶燾、庶番、兆銓、光普和庶昌等都是他的學生。黎庶昌為文,多得力於楊先生。此時的禹門寺私塾盛況足以與乾隆年間黎安理執教時相輝映。晚年力學古文奇字,撰有《古文異訓》,成一家言。惜未完成而逝,終年67歲。
18、郭超凡:
(?-1858),字小袁,貴州清鎮人。幼時聰明好學,十七歲時就很有文名,學者徐光文給他起名"超凡"。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中進士。先在貴州興義府任教授六年,興修試院,擢拔人才,張之洞皆出其門下。鴉片戰爭後,於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調廣東作官,歷任饒平、東莞、香山知縣和廣州知府。他不畏強暴、不懼洋人,平息地方械鬥,擒殺海盜"天公大王",矯正考場弊端,多次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欺凌和攻打,從而使當地的社會秩序得以安定。劉誾譽其為"名儒"、"名將"。只因廣東總督葉名琛忌才,被其壓抑,不能大展雄才。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5月30日,終因積勞成疾,抑鬱早逝。死後,朝廷贈"太僕卿
19、 莫庭芝:
(1817-1890),字芷升,別號青田山人,清朝貴州獨山縣人。"西南世儒"莫友芝之弟。從小受父兄和鄭珍之教,擅長詩詞古文,以教育文學名世。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拔貢生,次年參加京城應禮部試落第。便絕意仕途,專心研究學問。歷任永寧州學正、安順府學訓導、思南府學教授、貴州學古書院山長。一生執教四十年,為貴州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他和黎汝謙還編輯了《黔詩紀略後編》三十三卷,為貴州清代詩歌總集,與莫友芝所輯的《黔詩紀略》有雙壁之譽。為後世保存了珍貴的歷史文獻。他著有《青田山廬詩鈔》、《青田山廬詞鈔》,黎蒓齋在日本為他刻印,風致真朴。工小篆及八分書,自得天趣,與同時書畫名家孫竹雅、吳茗香相知,故詩詞集中題畫之作亦不少。
20、柳天成:
(1817-1871),清朝貴州都勻府人。農民起義軍領袖。出身貧苦,飽受壓迫,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在都勻壩固領導苗族起義,進軍雞賈河,建立根據地,眾推柳天成為王。柳天成足智多謀,勇敢善戰,他領導的義軍活動於都勻、獨山、荔波、都江、八寨、麻哈、大塘、貴定、平越、甕安和羅斛等地。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攻戰麻哈,擊斃提督佟攀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六月,在羊安與貴州提督張文德激戰,殲敵近萬名,使總兵、副將當場斃命,使張文德負重傷,取得了自張秀眉義軍黃飄大捷之後的又一大捷。由於清廷調重兵圍攻,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雞賈河根據地失陷,柳天成退守內外套,不幸被叛徒暗殺身亡,起義失敗。
21、周灝:
字子純,清朝貴州貴陽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舉人,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進士。以知縣分發直隸,先後任沙河、定興(保定)、正定知縣。後因遭彈劾落職講學,昭雪後復職,署甘肅故城。因罹瘟疫,卒於任所。灝性廉愛民,總督劉長佑疏聞,奉旨於正定建專祠。
22、吳寅邦:
字清臣,清朝貴州永寧州(今關嶺縣)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拔貢。歷任安順、清鎮、貞豐書院講席,參與纂修了《安順府志》。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秋,曾親到貴州關嶺縣境內紅岩碑古跡岩下,將紅岩碑再拓了一道,分別分送各處,紅岩碑的真面目,始比較容易與社會見面,為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古跡紅岩碑的研究作過貢獻。
23、黃國賓:
號西樵,貴州銅仁人。書畫家。道光十二年(公元1837年)拔貢。善書畫,喜作米家山水畫。
24、付壽彤:
(1818-1887),原名華賡、更昶,字青余,清朝貴州貴築(今貴陽市)人。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舉人,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進士。入翰林院、歷任歸德、南陽、開封知府、河南汝光道、河南按察使等。工書法。著作有《孝經述》、《古音類表》、《孔庭學裔》、《淡勤室詩》、《湘漓別志》、《十六國年表》、《吳越游記》、《吳越歸程記》、《淡語》、《真錄篇》、《古文辭》等。善書法,幼年隨宦粵中,服膺許鄭之學,鄉試時為學使何紹基賞識,何書"實事求是"贈之。壽彤書法師何紹基,四體皆工,中年精研晉草運腕這之妙,尤得道州真傳。晚年居長沙,該地書家甚多,而傅氏書名特彰,求書者應接不暇。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卒於長沙,與妻劉氏合葬於瀏陽南鄉渡頭市淡庄。
藝術與人生
幼時的我只是一個在海邊拍浪逐沙的孩子,大海未曾賦予我文學的天分,繆斯未曾用她的手撫摸過我。長大後,我離開故鄉的海。在城裡的一家書店裡,我第一次接觸了那麼多的書。有一次,我從琳琅滿目的書櫃里抽出一本詩集,上面印有泰戈爾的引言:「用你手中的錢幣買下一本詩集吧,它會使你的心快活得像一隻小鳥,自由地飛翔在無限的空靈之中。」僅僅是看了一眼,我便如獲至寶地買下了它。從此泰戈爾領我走向了一個繽紛的世界。我迷上了詩,正如我迷戀那深沉廣闊的大海一樣。
我第一次發現了詩的魅力正如陽光那樣燦爛。詩里走出了樂觀豪放的李白、深沉憂郁的杜甫、清麗婉約的李清照……他們用風格不同的筆向我展示了世間的萬物。漸漸地我又讀懂了汪國真的誠摯、舒婷的細膩、聞一多的深刻;我與雪萊、普希金交朋友,領略了世界詩苑的璀璨。慢慢地,我發覺自己已離不開詩了。詩用它無形的手時時扣動我的心弦,撥出動人的琴聲,令我如痴如醉。於是在課堂上,我從老師口裡知道了顧城那「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嚮往;在課外我吟誦著,進入那「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意境。我真的感到自己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像一隻快活的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無限的空靈之中。
讀了許多詩,我不禁懷著一個夢想,用我的詩輕輕扣動文學殿堂的大門。每當別人嬉戲玩耍時我醉心去探究萬物的美;當萬家燈火熄滅時,我獨自一人在燈下構築詩行,細細的筆尖流出小鳥的歌唱、花朵的綻放、嫩草的生長……用自己的筆譜寫心中的歌,與萬物同歡樂。每當我把詩稿郵寄之後,等待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盡管大多數石沉大海,但一想起江國真的「失意時,就唱一首歌;煩惱時,就寫一首詩。因為生活總是美麗的」這句話時,我的胸就異常地開闊起來。偶爾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了鉛印的字,便激動得幾夜睡不好覺。盡管無人喝彩,但我感到文學殿堂的大門正徐徐開啟,繆斯女神向我微笑,我那稚嫩的詩正圓著我的文學夢。
我醉心於讀詩,醉心於寫詩。那一行行詩句是一隻只飛翔的彩蝶,帶我到美麗繽紛的大花園;那一首首詩又像是一隻只螢火蟲,「發出了微弱的光,但攢起來將是亮麗的光」。
永遠與繆斯結緣,我無悔。
藝術與人生
我從不把什麼東西珍藏在身邊,因為,我總覺得,東西放在身邊會遺失的,只有珍藏在心裡的,永遠都不會忘卻……
那是一年暑假,我由於鋼琴考級,便只能按捺住考上初中的喜悅,悶在家裡練琴。天那樣悶熱,我嘴裡含著冰。發狠地練著。從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我終於可以甩一下酸疼的膀子,情不自禁地,我走到陽台上……
忽然,我聽到一個聲音,和著夏日傍晚那特有的微風,忽而朦朧忽而清晰,飄入我的耳朵,拂過我的臉頰,掠過我的劉海兒。樹葉沙沙作響,晚霞含蓄柔美。在這一刻,世界變得靜得出奇,彷彿只有這聲音存在。哦,是笛聲,是有人在吹笛子,這笛聲婉轉悠揚,舒心流暢,只有心靜的人才能吹得如此之好。
我陶醉了,沉靜了……許久,才從思索與想像中醒來。
後來的幾天,我注意到每天傍晚,這笛聲都會響起,只是,後來聽到的笛聲總沒有第一次那麼好了。每天,只要我一放下琴,笛聲便准時地響起,我就跑到陽台上望著樓下的建築工地仔細地聽。我想像著,吹笛子的是個孤獨的老人,在訴說著心事;也許是個孩子,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個孩子騎在老水牛背上吹笛子的情景……
有一天,當我照例走到陽台上向下看時,我看到一位建築工人坐在地上,他正吹著笛子。忽然,笛聲戛然而止,當它再次響起時,我驚異地發現,他吹的是我彈的曲子!雖然笛聲時斷時續,但我仍能分辨出來,這是我喜愛的一首曲子。不是親眼所見,我無論如何不能相信,一個人僅憑耳朵聽曲子,就能用手中的笛子原封不動地吹出來,而且吹得如此准確,雖然吹得不太熟練。做到這一切的,還是我往日十分輕視的工人!我感到震驚!
晚上,媽媽竟也談到了這位工人:「你看看人家,天天在太陽底下蓋房子,比你累多了吧?人家晚上雷打不動地吹到你上床,人家活得不是挺輕松嘛!」
我不再叫苦。於是,早晨,夢中的笛聲把我驚醒;晚上,窗外的笛聲陪我入睡。在我練那首曲子時,笛聲總悄然響起,只是,輕輕地,似乎生怕被我聽見。終於,他不再害怕。於是琴聲和著笛聲融會在一起,分外地和諧、優美、寧靜,妙不可言。我激動了,淚珠在眼眶裡打轉,我覺得,我找到了這首曲子的真諦,是這位工人朋友幫我找到的。是的,我的感情得到了升華……
考級時,我的耳邊始終縈繞著笛聲,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著樂曲,終於,我考上了十級!當我興奮地沖到陽台上准備鼓起勇氣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那位素未謀面的朋友時,我怔住了。幾天的激動與緊張使我忘卻了眼前拔地而起的大樓。是的,我將永遠不能再與那笛聲合作!
不知在哪一天的哪個角落,我又聽見了笛聲。我總覺得這笛聲好耳熟,原來,那笛聲,那段記憶已被我永遠珍藏在我心底!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仍在吹笛子?你知道嗎?一位遠方的姑娘多麼希望和你合奏一曲——《思鄉曲》。
非是追尋藝術了。
藝術,即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更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
藝術一直是我所嚮往,它那獨特的魅力,美好的韻味以及激烈的競爭性,深深地
吸引著我。
自古以來,它一直是人們所喜愛。它包含有音樂、舞蹈、雕塑、文學、曲藝、戲
劇、電影等。
我愛藝術,我要追尋藝術。
追尋藝術,追尋音樂,尤其是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作的曲,旋律優美,又富有神秘
感。我經常在寫作文前聽音樂,便立刻會來靈感。無聊時,聽聽音樂,便能再次開心
起來。心情煩躁時,只要一聽音樂,無論當前有多生氣,多煩躁,都會變得舒暢起來
……音樂獨特的魅力即是如此,它能給我帶來靈感,帶來快樂,帶來舒暢……
追尋藝術,追尋舞蹈。我自小喜愛舞蹈,對舞蹈有著很大的興趣。上小學後,我
加入了舞蹈班,對舞蹈更為喜愛了。跳起天鵝舞,舞步柔和,動作優美,那獨有的線
條美和姿態美,給人以十分美好的韻味。
追尋藝術,追尋美術。美,即是好;好的藝術就是美術。美術包括漫畫、素描、
寫生、油畫和速寫等。我非常擅長素描,那是因為我學過,知道素描的基本功、訣竅
和畫法。但我卻不是最喜歡素描;我最喜歡的,是漫畫。很多人都知道,漫畫是簡單
而誇大事物特徵的繪畫。含有諷刺與幽默性。但不巧,我喜歡的,也不是這種漫畫。
也許你會問,漫畫不就是這樣的嗎?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漫畫,那你喜歡的,又是什
么漫畫呢?我的回答是:我喜歡的漫畫,是日本的傳統漫畫。雖然它也有具有諷刺性
和幽默性,但它漫畫家的畫功占著它吸引人程度的很大的比例。就比如說現正暢銷的
《哆啦A夢》吧!畫家藤子·不二雄以他獨特的畫功,塑造出人人見人愛的機器貓哆啦
A夢,大大提高了該漫畫的暢銷量。此漫畫非彼漫畫,現在你應該知道了吧!我們幾個
好朋友都非常喜歡漫畫;我們經常把自己畫好了的作品,作個比較。做得比較好的,
她會再接再厲;做得不是很好的,她也會加倍努力,爭取超過這次比賽的佼佼者。因
此,由於我們的競爭,令我們對美術,對漫畫的追求更加執著,更加堅定。
我愛追尋藝術,來源於藝術的魅力,藝術的韻味以及競爭性.
參觀唐祥元根雕藝術收藏展謝橋中心小學 四(4) 吳穎恬 今天,媽媽帶著我去了常熟博物館,讓我領略到了藝術的魅力。
一進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卧在大門口的兩只大獅子。一隻張開了血盆大口,凶神惡煞似的;另一隻則溫柔可親,笑眯眯的,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我們徑直來到展廳,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根藝品。這些根藝品都是唐祥元伯伯收集的。展廳門口的「海底世界」赫然跳入我的眼簾,它可是用產於武公山的木榴雕刻而成的。千變萬化的海底世界令人心曠人怡,那萬紫千紅的珊瑚和那神情悠閑的金昌魚動靜相宜,豐富的海底世界,在藝術家的精心耕耘下瀝瀝展現在我的面前。
在「海底世界」左側,一位悠閑垂釣的老者把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不用說他就是《封神榜》里的那位足智多謀的姜太公了!他正悠閑地坐在河邊垂釣。看著他那坦然自如的神情,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展出最多的根雕品要數套椅了,下面我就說說「香樟木套椅系列」吧!這組套椅系列是由產於九萬大山的一級黃香樟木雕刻而成,是根藝組件的一個整體,融觀賞和使用價值於一體。我情不自禁地坐上了沙發,感覺好像是被擁進了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覺得心曠人怡。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茶幾的兩端。茶幾的一端鋪有一張大荷葉,坐著兩個穿著肚兜笑容可掬的胖娃娃,一個娃娃兩手捧著蓮蓬,另一個娃娃右手扶著扛在肩上的大蓮蓬,左手卻牽拉著一串銅錢。茶幾的另一端活躍著一條正在滔滔海浪里跳躍的大鯉魚。
唐伯伯收藏的根藝作品還有許多,有「萬花聚癭」、「冰峰」、「海浪」、「牡丹仙子」等。每一件都令我贊布絕口。
從博物館出來,我暗暗為自己感到慶幸,唐祥元伯伯的根雕藝術收藏展為我提供了一次接觸藝術,親近藝術的機會!
藝術節華僑城小學 五(4) 黃芷瑤 六月,百花盛開的季節;六月,和風吹佛,陽光燦爛;六月,也是我們的節日;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的藝術節表演。
隨著美妙的樂曲,幃幕徐徐升起,藝術節表演開始了。你看!從舞台的兩邊,慢慢的走出一對對穿和服的小姑娘,她們的舞姿各顯其態,像風中的小花朵,婀娜多姿;當音樂變的高昂激烈時,她們擺動了腰肢,打開了一頂頂的小花傘,像雨中展開的小蘑菇,令人目不暇接。哦!原來她們是一(一)班的小同學表演的節目。真是精彩!這時燈光突然變得昏暗,音樂節奏加快,一束紅色的燈光打在台中央,一位穿這草編織的裙子,扎著無數條辮子的少女,隨著音樂盡情地手舞足蹈。哦!原來她在跳非洲舞呢!
這次藝術節表演,學校是從各年級,各班的匯演中挑選出來的,很多班都只選上了一個,而我們班很幸運,被選中了兩個節目。「薩克斯」合奏與「拉丁舞」。我最喜歡的是我的鋼琴獨奏,可惜沒有被學校選中,盡管進了最大的努力,也只是得了個銀牌。自從這兩個節目被選上,老師天天陪著我們排練,其中最辛苦的是跳拉丁舞,之前,我們幾個人都沒學過,只是臨時請班上同學來輔導。盡管在練習中有的同學鬧情緒,又做了很大的改動,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還是堅持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班的節目要上場了,只見無數個閃光燈在台下一閃一閃,我的心窩里象揣了個兔子一樣,「怦怦」直跳,不過,臉上還保持著燦爛的笑容,我對自己說:下面有許多老師和家長在看著我呢,可不能出醜!於是,音樂響起,我努力把裙子擺起來,舉手投足都盡量做到盡善盡美,把最美的舞姿留給台下的觀眾。一陣熱烈的掌聲結束了我們的表演,我們大方的向觀眾鞠躬敬禮後走下台,這時突然發現,我的嘴巴笑得竟然麻木了。。。。。。
我非常喜歡這次藝術節,因為她可以給我們每個人機會展現自己最美的風采和個人的才華,同時,也可以從中了解到這么多同學,都有他們的一技之長,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這次活動,也讓我明白了什麼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我想明年的藝術節表演中,我們班會有更多更精彩的節目展示給全校師生
一天,喻老師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鄭重地對我們說:「為了回顧歷史,不忘國恥,揭露日軍的殘暴醜行,學校決定舉行講故事比賽。每班派一名代表參加。」選誰呢?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的把目光投向班上的「領頭雁」,有的躍躍欲試,還有的靜靜地等待老師的選擇。過了片刻,喻老師微笑著說:「這次故事比賽,我想培養新的選手,由肖志剛參加,如何?」我一聽嚇得目瞪口呆,半天沒回過神來,不是白日做夢吧!當我再一次看到喻老師那飽含鼓勵和信任的眼神時,才稍稍鎮靜下來。
我能行嗎?我的心像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裡一點兒底也沒有。這時,媽媽把我叫到辦公室,親切地對我說:「剛剛,做任何事都重在參與。媽媽相信你有能力,有實力,更有上台的魅力!」媽媽的話猶如一針興奮劑注入我的心田,我默默地點了點頭。
媽媽為我搜集故事,喻老師不厭煩地一遍又一遍地指導我朗讀。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把故事背得滾瓜爛熟了。
在我的期盼中,展示自我的時候到來了。故事會的序幕徐徐拉開了,雄壯的國歌聲奏響了,一位位選手站在台上如泣如訴,悲傷之情盪漾在體藝館的上空。當看到選手們的出色表現時,我膽怯了。喻老師很快就洞察出我的心思,便把我叫到她的身旁輕輕地撫摩著我的頭。頓時,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
該我上台了。我精神抖擻,邁著大步走向主席台。雖然我暗暗為自己鼓勁,可這畢竟是我在新世紀第一次登台,我能不緊張嗎?當我打開麥克風的時候,似乎能聽到自己怦怦的心跳聲,手和腿也不由自主地顫動起來。我努力地適應著,講著講著,便把對日本鬼子滿腔的恨融入到故事之中。我要控訴他們,我要揭露他們,我為中國人的懦弱而吶喊著,我穿越時空忘情地演講起來……
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來了,雷鳴般的掌聲響起來了……耶!我知道這掌聲是屬於我的,是屬於勝利者的,是屬於超越自我者的。
喻老師,請讓我在這兒輕輕地說一聲——
『陸』 貴州省的特產有哪些
貴州省的特產有哪些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中國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湖南、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以下是我精心准備的貴州省的特產,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盤州頭花蓼
頭花蓼是蓼科,蓼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叢生,基部木質化,節部生根,節間比葉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無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縱棱,疏生腺毛。
葉卵形或橢圓形,長1.5-3厘米,寬1-2.5厘米,頂端尖,基部楔形,全緣,邊緣具腺毛,兩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時具黑褐色新月形斑點;葉柄長2-3毫米,基部有時具葉耳;托葉鞘筒狀,膜質,長5-8毫米,鬆散,具腺毛,頂端截形,有緣毛。
花序頭狀,直徑6-10毫米,單生或成對,頂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長卵形,膜質;花梗極短;花被5深裂,淡紅色,花被片橢圓形,長2-3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與花被近等長;柱頭頭狀。
瘦果長卵形,具3棱,長1.5-2毫米,黑褐色,密生小點,微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該種全草入葯,治尿道感染、腎盂腎炎。
貴州省盤縣新民鎮、響水鎮、大山鎮、竹海鎮、英武鎮、雙鳳鎮、羊場鄉、淤泥鄉、雞場坪鎮、烏蒙鎮、柏果鎮、盤關鎮、石橋鎮、勝境街道辦、兩河街道辦15個鄉(鎮、街道)現轄行政區域
茅台酒產於遵義市西面的赤水河畔茅台鎮。茅台鎮釀酒歷史悠久,早在明代釀酒的工藝就已經初步形成;到清乾隆年間,茅台鎮成為川鹽入黔的重要口岸,鹽運興盛,酒的需要量激增,釀酒生產迅速發展;道光年間,茅台鎮的釀酒作坊不下20餘家,產量已達170噸。
茅台酒選用優質高粱為原料,小麥制曲,採用我國傳統的獨特工藝精心釀造,經過8次下曲、7次蒸餾、9次發酵,並經過長期窖藏而成。整個生產周期需時9個月,一般要窖藏5年後才能成為出廠的成品。茅台酒酒體豐滿醇白,晶瑩剔透,醬香突出,幽雅細膩,低而不淡,濃而不艷,回味悠長。啟開茅台酒的瓶蓋,便有一股芬香撲鼻,沁人心脾;細辨又有似豆類發醇的醬香,還略帶清甜氣息,咽之有如細細清風沁入心田,又似涓涓溪流注入胸襟。
絲娃娃是一種遵義街頭最常見的小吃,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開胃健脾。猛一看頗似產房裡初生的嬰兒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麵粉烙成的薄餅,薄薄如紙卻有—只手掌那麼大。再捲入蘿卜絲、折耳根(魚腥草)、海帶絲、炸黃豆、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吃時當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這蘸水就是絲娃娃的精髓。遵義市眾多絲娃娃小食攤多沿街而擺,頗具特色,有一二十個品種。菜絲切得極細,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彩相間,十分漂亮。
冊亨茶油是貴州黔西南州冊亨縣的特產。
冊亨茶油產地范圍為貴州省冊亨縣者樓鎮、坡妹鎮、冗渡鎮、丫他鎮、巧馬鎮、秧壩鎮、雙江鎮、岩架鎮、八渡鎮、慶坪鄉、達央鄉、威旁鄉、弼佑鄉、百口鄉共1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赫章核桃個頭不大,外表不美,它卻具有殼薄、仁飽滿、仁飽白、易取仁、味香純等特點,是中國貴州省出口的農特產品之一。赫章核桃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有這么一種核桃,個頭不大,外表不美,但平均售價達到22元一斤,這就是赫章核桃。赫章核桃因產自貴州省赫章縣而得名,只所以用地名來命名,是因為赫章縣海拔高,光照長,溫差大。最高海拔2900.6米(為貴州最高點),獨特的小氣候特別適宜核桃生長,所以,盡管赫章核桃個頭不大,但其貌不揚的它卻具有殼薄、仁飽滿、仁飽白、易取仁、味香純等特點,是出口的農特產品之一。2007年在1推薦果品綜合評選中成功入選。現在在赫章,核桃種植遍布全縣27個鄉鎮,總面積達16萬畝。2006年獲評為「全國核桃林業標准化建設示範區」,並在此基礎上又開發出核桃糖、核桃露、核桃菜餚等,提升了核桃的附加值。為當地種植戶帶來了豐厚的效益。
赫章核桃栽培歷史悠久,是我國南方鐵核桃的分布中心。其境內分布著許多原生核桃種質資源,經過多年的篩選和培育,形成了富有野生特色的山野珍品。目前,該縣有優質核桃種植面積14萬畝,核桃乳、核桃糖等加工產品產量達1000噸,核桃產業年產值超億元,核桃已成為赫章農村農民致富的一個新興支柱產業。
2006年,赫章縣被國家林業局選定為「全國核桃林業標准化建設示範區」,示範區內生產的無公害、綠色核桃堅果,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均超過一般核桃含量。2007年,赫章縣林業局選送的核桃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等8家單位評選為「奧運推薦果品」,今年,赫章縣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等單位評定為「中國核桃之鄉」。
地域范圍
產於貴州省平壩縣,毗鄰的清鎮、安順、長順和貴陽花溪也有分布
特定品質
平壩灰鵝體型緊湊。頭清秀。頸長,呈弓形。眼瞼淡黃。喙和額瘤黑色,額頂有一寬窄不等的灰白色毛圈。頸背毛色灰褐。全身羽毛呈不同程度的灰色,腹羽兩端灰白,中段銀灰。背羽、尾羽和主翼羽、副翼羽灰色,邊緣色淺,形似鑲邊。公鵝體長,喙長且寬,頸粗壯,胸寬大,脛粗長。母鵝清秀,體長而深,骨盆稍寬大。脛、蹼橘紅色。
文化典故
平壩灰鵝於明朝洪武年間引入飼養,當時稱為雁鵝,縣志里作為六畜之一。經過500多年繁衍進化,形成了現在這個品種。1981年該縣做調查報告,定名為平壩灰鵝,平壩縣地勢平坦,水田大壩多,河流多,平壩灰鵝一直是全省產量最多的地方。
地域范圍
平壩灰鵝地域保護范圍為:白雲鎮、羊昌鄉、夏雲鎮、安平辦、鼓樓辦、十字鄉、齊伯鄉、樂平鎮、天龍鎮9個鄉(鎮、街道辦),地理坐標為:東經106°34′06″至106°59′24″,北緯26°15′18″至26°37′45″,總面積999平方公里。平壩灰鵝養殖規模為4.5萬羽,產量225噸。
黎平香禾糯主要產於貴州黔東南州,尤以黎平縣為主。「黎平香禾糯」是一種寶貴而獨特的中國本土農作物品種遺傳資源,保護范圍為黎平縣岩洞、雙江、地坪等1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經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審查合格並公告批准,從2009年12月28日起,「黎平香禾糯」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黎平香禾糯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貴州省黎平縣岩洞鎮、雙江鄉、口江鄉、水口鎮、雷洞鄉、龍額鄉、地坪鄉、肇興鄉、永從鄉、九潮鎮、茅貢鄉、壩寨鄉、尚重鎮、大稼鄉、德化鄉、平寨鄉、羅里鄉、孟彥鎮等1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長順綠殼雞蛋
長順綠殼蛋雞原產於長順縣鼓揚鎮,該地偏僻落後,交通閉塞,地勢險峻,地理位置復雜,海拔660~l 597.5 m,年最高氣溫32℃ ,最低一l℃ ,無霜區288 d,日照時數1 202 h,年降雨量1 250~1 400 mm,相對濕度81% 。境內有珠江流域紅水河水系鼓揚河,全長12.8 km。
早在20世紀60年代,在鼓揚鎮馬場村、岩臘村、紀堵村一帶,人們就發現有產綠殼蛋雞的雞群,世襲流傳利用這種雞蛋能治傷風感冒,因此綠殼蛋雞倍受保護,長期得以繁衍。按照農村習俗走親送禮、移民搬遷,綠殼蛋、綠殼蛋雞也當成禮品隨之在異地紮根發展。20世紀80年代,由於瘟疫嚴重侵襲,農戶飼養的雞幾乎滅絕,只有在偏僻閉塞依山而居的村莊飼養的綠殼蛋雞倖免於難而得以保留。20世紀90年代,綠殼蛋雞發展雖然緩慢,但在防疫部門的防控和宣傳下,人們對瘟病有所認識,飼養量也有所提高。9o年代後期由於畜牧部門高度重視,對綠殼蛋雞進行了保種選育的申報工作,2000年開始得以實施,總計投入10萬余元,採用提純復壯選育的擴繁方式培育了麻羽、灰羽、黑羽烏骨綠殼蛋雞2萬多隻。由於資金有限,該品種未形成規模,但在一定程度上,其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提高和增加,品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
地域范圍
長順綠殼雞地域保護范圍為:長寨鎮、廣順鎮、代化鎮、敦操鄉、鼓揚鎮、中壩鄉等17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6°11′-106°39′,北緯25°38′-26°18′,總面積1543平方公里。長順綠殼蛋雞養殖規模200萬羽,綠殼雞蛋年產量達8000萬枚,產值達1.6億元。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外部感觀特徵:蛋殼呈青綠色,蛋形呈橢圓形,蛋重47—52克,哈氏單位80-85,蛋白濃厚,蛋黃比率為30-35%、顏色桔黃。 內在品質指標:長順綠殼雞蛋蛋味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質11-13(g/100g)、谷氨酸1.5-2.0(g/100g)、牛磺酸0.08-0.1(g/100g)、蛋氨酸(g/100g)、絲氨酸0.9-1.1(g/100g)、丙氨酸0.7-0.82(g/100g)、鈣620-650(mg/100g)、鐵30-35(mg/100g)等。
青岩古鎮位於貴陽市的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特產:青岩豆腐、米豆腐、青岩鹵豬腳、玫瑰糖、農家飯。
古鎮青岩的小吃,別有風味的,要數豆腐果了。攤桌上放個炭火盆,盆上的鐵折上烤著滿滿的豆腐果,攤主一手執扇,扇旺炭火,另一隻手則用筷子翻動鐵折上的豆腐果。你只顧取下烤好的豆腐果,將其撕開,往蘸水中一放,待它浸透,上邊沾滿蔥花辣椒,然後便是盡情的享受了。倘若君好杜康,邊烤邊吃邊喝,這豆腐果下酒真可謂千杯猶嫌少了。
豆腐果在青岩是一種獨特的小吃,百餘年來經久不衰。倘若你到青岩小鎮旅遊,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家人圍著爐子在津津有味地吃烤豆腐果,爐上的`豆腐果供不應求,會吃得「搶」起來!
吃豆腐果要講究兩個條件
一是豆腐果質量好味正;二是蘸水好。
豆腐果的質量如何,主要在於渥制。先將豆腐塊切成約三分厚,一寸見方的小塊,晾至稍干後上鹼,然後放置容器中使期「渥臭」。渥制時間要掌握適當,短了則豆腐臭味不夠,吃起來乏味;長了則發酵過度,豆腐朽壞,也不好吃。一般來說,熱天二至三天即可,冷天需時稍長。渥製得好的豆腐果,烤起來發泡,用手撕開則呈雞肉絲狀,綿軟滋潤,且耐咀嚼,香味滿口。這樣的豆腐果才算得上是上乘貨色。
蘸水用料有蔥花、鹽、醋、糊辣椒。這醋過去用的是青岩曾氏三省齋生產的「雙花漆醋」。這種醋酸味純正,酸度適中,獨具清香。是做蘸水的佳品。這種醋一般分為三等,上等即雙花醋,中等叫頭醋,下等叫二醋。小吃攤上用的多是二醋。蘸水中的辣椒,炮製亦須講究。先將干辣椒置微火上慢加烘焙,到表皮略焦而裡面仍保持紅色時,就置冷處回脆,再舂成細碎狀,但切不可舂成絨面。糊辣椒若是現做現吃,其香味更更佳。
有了好的豆腐果和好的蘸水,但如果食之不得其法,仍不能領略到其味之美。在吃法上要能做到「咸、辣、燙」。咸,就是鹽味要足;辣,就是所用辣椒既辣且香;燙,就是要趁熱吃,邊烤邊吃。當你拿到一塊剛烤好的豆腐果,趁熱撕開,立即放進蘸水裡,此時會淬發出一股香氣,大有食未入口而香先撲鼻。
製作方法
原料:青岩豆腐250克。
調料:烹調油、鹽、五香粉、干辣椒、味精、花椒粉等適量。
刀工成型:干辣椒洗凈入鍋內,用小火焙脆香,然後舂成辣椒面,加鹽、五香粉、味精粉、花椒粉拌勻成五香辣椒面備用。
烹調方法:炸。豆腐洗凈入7成熱油鍋內炸至金黃起鍋裝盤,配上五香辣椒碟,上桌即成。
色澤金黃,酥脆香辣
石阡苔茶是中國貴州省石阡縣當地各族茶農長期栽培選育形成的一個地方品種,母樹屬古茶樹系列。
石阡縣位於貴州東北部,銅仁地區西南部.氣候溫潤,境內與周邊皆無大規模工業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亞熱帶原生生態系統。石阡苔茶就是在這樣一種得天獨厚的環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飲茶文化中培育而成。
特性:石阡苔茶是中國屈指可數的茶樹良種,抗逆性、適應性、產量、品質都比外地品種要勝幾籌,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澤綠潤,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活勻整。經農業部檢驗,該茶致病菌衛生指標、重金屬及農殘含量,均低於歐盟、日本的標准,芳香物質含量豐富,而且含鋅、硒、鉀等有益物質。
現狀: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苔茶之鄉」稱號。國內省內金獎拿到手軟,美輿度極高,成反比的是,市場知名度極低.目前石阡縣茶園種植面積已達15.8萬畝,計劃於2011年擴大至30萬畝
石阡苔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貴州省石阡縣現轄行政區域。
所在地域: 貴州
申請人: 石阡縣茶業協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圍
石阡苔茶地域保護范圍為:龍塘鎮、龍井鄉、白沙鎮、聚鳳鄉、本庄鎮、河壩鄉、大沙壩鄉、坪地場鄉、花橋鎮、石固鄉、青陽鄉、五德鎮、楓香鄉、坪山鄉、中壩鎮、甘溪鄉、國榮鄉、湯山鎮等18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7°44′55″-108°33′47″,北緯27°17′5″-27°42′50″,區域面積2173平方公里。石阡苔茶種植面積35萬畝,年產量達8768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外在感觀特徵:扁形綠茶,外形自然芽狀、稍扁、有毫,綠潤,勻整,湯色黃綠、明亮,清香,滋味鮮爽,葉底完整、嫩勻。 內在品質指標:根據貴州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分析,石阡苔茶營養豐富,其中茶多酚20-26%,咖啡鹼4.5-6.0%,茶氨酸2.0-2.5(g/100g),谷氨酸0.28-0.40(g/100g),酪氨酸0.05-0.10(g/100g),精氨酸0.18-0.3(g/100g)、天冬醯胺0.5-1.0(g/100g)等。 石阡苔茶生產嚴格按照貴州省茶葉標准技術規程及石阡縣茶葉綜合標准體系的規定進行生產。
;『柒』 去貴州玩有哪些經典的旅遊路線
其實八月份去黃果樹瀑布不錯,去凱里能欣賞到少數民族風情,還可以吃到正宗的酸湯魚,去施秉漂游水特別干凈,清澈見底,又安全,貴陽小吃多而且還很涼快,夏天去貴州適合避暑~貴州經典 旅遊 線路有哪些?下面來看看相關介紹吧。
貴州經典 旅遊 線路
最佳賞花游線路——貴州唯美賞花行
線路行程:興義(頂效桃花—萬峰林風光及油菜花)—平壩(中日友好櫻花園)—黔西(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開陽(十里畫廊)—貴定(金海雪山)
推薦理由:中國是世界上杜鵑花種類最多的國家。貴州的杜鵑花有70多個品種,多數集中在百里杜鵑風景區。像這樣天然、集中、成片、面積大、種類繁多的杜鵑花區,在國內外都屬罕見,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最為難得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若干不同品種的花朵,最壯觀的可達7種之多,3月至4月是盛花期。而此條線路不僅包括最為壯觀的杜鵑,更有梨花、桃花、油菜花欣賞。
最佳自駕游線路——黔南民族風情自駕游
線路行程:貴陽—貴定(音寨「金海雪山」)—福泉(灑金谷)—都勻(斗篷山)—三都(堯人山)—荔波(大小七孔、水春河漂流)—獨山(深河橋抗日文化園)—平塘(掌布國家地質公園)—羅甸(高原千島湖)—長順(杜鵑湖)—惠水(九龍山、好花紅鄉村 旅遊 區)
推薦理由:進入黔南州,一路是喀斯特地貌的山光水色和絢麗的民族風情,令人目不暇接。黔南荔波縣的樟江和茂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的最後一顆綠寶石」,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黔南是個多民族雜居的地方,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瑤族、壯族、侗族、毛南族等,民族節日盛會豐富多彩。
最經典游線路——貴州精品游
線路行程:貴陽(花溪公園、青岩古鎮、甲秀樓)—安順(天龍屯堡、龍宮、黃果樹瀑布、天星橋)—興義(馬嶺河、萬峰林)
推薦理由:線路獨具特色,那裡有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等等,集自然風光、漂流探險、科普教育、民俗 歷史 為一體,適合自駕游或包車游。
最佳紅色游線路——貴州紅色征途感懷之旅
線路行程:貴陽—息烽(集中營紀念館)—遵義(遵義會議會址、紅軍山、海龍屯、婁山關)—仁懷(國酒文化城、鹽津溫泉)—習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赤水(十丈洞、桫欏自然保護區、竹海、丙安古鎮、大同古鎮)
推薦理由:貴州擁有豐富的紅色 旅遊 資源,這條線路沿著紅軍長征時的足跡,遍及貴州的大部分地區,緬懷大量的革命文物與遺跡。這些豐富的紅色遺跡在時代的硝煙下不應該被遺忘,而要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的年輕一代學習先烈們的精神。
最佳生態游線路——黔中古寨親水入地游
線路行程:貴陽—龍里(龍里草原、龍架山)—黃平(重安江三朝橋、飛雲崖、野洞河漂流)—施秉(雲台山、杉木河漂流)—鎮遠( 歷史 文化名城、青龍洞、氵舞陽河、鐵溪、報京侗寨)—銅仁(十里錦江、九龍洞)—江口(梵凈山、黑灣河佛教文化園、雲舍土家民族村)
推薦理由:這條線路囊括了貴州最美麗最原汁原味的古老村寨和古鎮,青山綠水圍繞,吊腳灰檐遍布。現代的節奏步伐太快,不如去到那裡的小巷,嘗一嘗民間的小吃,欣賞一下民俗風情,徹底享受心靈的休憩。
最佳攝影游線路——草海六枝長角苗攝影游
線路行程:貴陽—六枝(隴嘎苗寨觀賞長角苗、岩腳鎮)—威寧(鳳山寺、玉皇閣)—草海觀鳥
推薦理由:威寧草海湖中多沼澤,盛產蘆葦與蒲草,故而多魚類和鳥類,如細黃魚及長尾雉、白腹錦雞、大雁、黃鴨、白鸛、丹頂鶴、黑頸鶴等155種水鳥,是國內觀鳥勝地,四季宜人,被譽為「高原明珠」。六枝特區梭嘎鄉隴嘎村長角苗是亞洲第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的苗族支系,是中國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長角苗女子的梳頭是一門藝術,兩處很適宜攝影者玩味。
最佳避暑游線路——多彩貴州清涼之旅
線路行程:黔南州荔波縣(大七孔、小七孔、水春河)—貴陽(青岩古鎮、花溪公園、甲秀樓、黔靈公園)—安順(黃果樹大瀑布、陡坡塘瀑布、天星橋、龍宮塘)—畢節(織金洞)
推薦理由:就算在酷夏時節,這條線路全程氣溫不超過25度,一路上溪流戲水,大河漂流,鑽瀑布,走溶洞,體驗十足的清涼水世界。在小7孔戲水的歡樂,在水春河漂流的刺激,黃果樹大瀑布的雄偉壯觀,龍宮入口的世外桃源,織金洞的銀雨樹等別處所無的奇特造型,會給人帶來一段令人愉悅的旅程。
作為一個在貴州生活了十幾年的人,強烈為您推薦一條經典路線,黔東南黎平、從江、榕江。
黔東南是一條少數民族風情非常濃郁的 旅遊 路線,也最能代表貴州 旅遊 的民族特色,看山看水,看民俗,一樣都不會少。
貴州具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在黔東南,苗族侗族少數民族比較多,民俗奇特,民風純朴。
在岜沙,仍然保持著鐮刀剃頭和持火槍的生活習慣,這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年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參觀。
在占里村,這里有全世界最神奇的生育現象「換花草」,每家都只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這種平衡的人口生育策略,據說有這種神奇的植物換花草有關。
在小黃村侗族大哥,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無指揮無伴奏的自然和聲。
來黔東南,體會最原生態的民俗風情。
11月剛去黔東南走了大環線,玩了15天,結合我的路線給出一條更良心更適合不走彎路的路線。
貴陽-凱里-雷山-西江千戶苗寨-朗德上寨-從江-黎平
第一天:出發城市-貴陽,宿貴陽,可去周邊轉轉,有個青岩古鎮,如有興趣可去看看。
第二天:貴陽-凱里-雷山-西江千戶苗寨,宿西江千戶苗寨。到達當天晚上可去觀景台看夜景。
西江現在對很多省會城市有門票五折優惠(憑身份證),其中持杭州身份證在整個黔東南免費,福利超好,據說是因為黔東南是杭州援建對接的城市。
其實我個人對西江沒有特別的感覺,不過它作為國內最大的苗寨,規模上確實挺大的。景色在黔東南中也算比較美,就是過度商業化了,街上到處都是旅行團,街上都是購物一條街。
第三天:西江千戶苗寨一日游。可以沿著江邊往上下遊走,好像有九座風雨橋,有興趣可以都走走。到時間點可以去劇場看苗族歌舞表演,憑門票免費進去。
第四天:西江-朗德上寨,宿朗德。朗德是我非常喜歡的苗寨,相比西江,顯得原始古樸,非常安靜。
兩地相距不遠,下車後可以沿著棧道進入朗德景區,沿途風景也不錯。
不過朗德從2017年起也收門票了。。。但還是比西江好很多,更能感受人文方面。朗德的歌舞表演比西江好看多了,家家戶戶的每個人都可以參加,看著非常有意思。
第四天:朗德-從江,宿芭莎苗寨。從江有比較多的景區可以去走走,我只去了芭莎苗寨,加榜梯田。據說小黃峒寨也不錯。
芭莎苗寨距離從江縣城10公里左右,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持槍部落。其實也挺商業化了。
第五天:芭莎苗寨-加榜鄉,宿加車村。我挺喜歡加榜的,很美,人也熱情。所以建議多住一晚。
第六天:加榜鄉一日游。可以加車村周邊徒步走走,也可以沿著公路徒步到黨扭村。
第七天:加榜-肇興侗寨,宿肇興。其實我感覺肇興侗寨一般,不過它周邊的拔八寨一山不錯。特別是堂安侗寨,非常值得一去。
第八天:肇興徒步到堂安侗寨,宿肇興。
第九天:肇興徒步到紀堂侗寨,登江侗寨,宿肇興。
第十天:肇興-黎平,宿黎平。
返程
今年春節追尋中央電視台的步伐去了貴州的肇興侗寨、順道去了丹寨和西江千戶苗寨,前幾年去了荔波、黃果樹瀑布以及紅色景區遵義,去年國慶又去了貴州晴隆二十四道拐,不知道你喜歡哪一類型的景點,也不知道你是哪種方式去,只能按我自駕走的線路推薦了。
推薦一條古鎮系列的線路:肇興侗寨——丹寨萬達小鎮——西江千戶苗寨。
侗寨位於黎平縣,我是從桂林方向經包茂高速前往的貴州,在高速路口下道10公里左右到達肇興侗寨停車場,也是今年央視春節晚會的分會場。車停停車場買票坐景區的擺渡車才能進入侗寨。
從侗寨出來,行駛160公里左右到丹寨縣,萬達小鎮就在高速路口方向,離縣城僅2公里。
從丹寨出來大約85公里路程就到西江千戶苗寨。千戶苗寨分西門和北門,西門位於高速路出口方向。這個景區自駕車也只能停景區大門的停車場,然後坐景區車,景區車10元一段次,從大門坐到觀景台算一段。
這條線路可以安排四天三晚時間。幾個小鎮都可以在晚上看看漂亮的夜景。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把鎮遠古鎮也連在一起。
貴州的經典 旅遊 路線高達20個,有很多 旅遊 還沒有納入這個『』盤子『』里頭,讓人想不到的是,貴州西北部風景區還沒有形成氣候。貴州現在的著名景點有:黔東南景區景點有十個以上,除了雷山西江千戶苗寨,還有郎徳、黃里、烏東等風情。鎮遠的景區景點有,舞陽探秘游,除了青龍洞外,還有鐵溪風光,下舞陽風光等。施秉的景區景點是,雲台山地質公園,上舞陽風光風情等。黃平的 旅遊 景點有,舊州古鎮,重安江的革家風情,谷隴苗族風情,浪洞溫泉等。還有凱里的風光風情,劍河的溫泉和森林 旅遊 等。最著名還有,天柱、黎平、從江的侗族風光風情,岜沙苗寨,梯田風光風情等。
貴州好玩的地方真不少,我來推薦一條吧!
這條路線基本上是圍繞黔東南有走的,沿途多以體驗少數民族風情為主,有侗族、苗族、水族等。
路線如下:貴陽-凱里-西江苗寨-朗德苗寨-凱里-黎平-肇興。
大地方大概就是這樣,那麼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首先西江苗寨,其實我個人是不推薦這里的,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來貴州,那麼走走也是不錯的,畢竟他規模很大,除了比較商業化,建築和景色都值得看。
第二,朗德苗寨,相對來說朗德就小很多,同樣遊客也少了不少。你可以好好的感受苗寨風情。
第三,就是肇興侗寨,這里是我最最大的侗寨聚居區,規模龐大,景色迷人,遺憾的是他走上了西江一樣的商業路線。不過好在肇興周邊有非常多的侗寨,堂安、紀堂、上地坪等。肇興可以待上四天的樣子。
差不多就這樣,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留言!
貴卅好玩的地方從兩個地方進去,①從廣西到貴卅興義,有萬峰林,有馬嶺河峽谷,有九到拐,有從兩山頂上架過的高架橋(昆明到北京)。然後就是黃果樹,到安順古石涯天書,到貴陽,看天眼,苗寨,侗寨,再北上,習峰監獄,烏江,遵義,海龍壩楊應龍(土司)古戰場,婁山關,四渡赤水,赤水丹霞地貌,竹海,矛台灑,
另一路從湖南進入,玉屏瀟笛生產地,福泉古鎮,芑里苗族鬥牛,貴定侗寨,進入貴陽。
來貴州建議玩一周就夠啦。當然這還得看你怎麼玩?
1.貴陽 黃果樹,住黃果樹附近
2.黃果樹 平塘天眼,住平塘縣
3.平塘縣 荔波小七孔,住荔波縣
4.荔波 西江千戶苗寨,住西江或者凱里
5.西江 鎮遠,住鎮遠
6.鎮遠 梵凈山,住貴陽
7.青岩古鎮,送機/高鐵
如想咨詢 旅遊 問題可私聊
8-10天已經可以了把貴州基本上的景點走遍了。建議路線: 荔波小七孔+千戶苗寨+加榜梯田+施秉,3-4天左右。黃果樹龍宮+興義萬峰林,2天。銅仁梵凈山,石阡溫泉,2天。 遵義+赤水方向2天。
第一次來貴州,推薦如下路線:游覽景點由遠及近安排,依次是黃果樹、小七孔、西江苗寨、鎮遠、貴陽返回。
(西南部)
黃果樹:有黃果樹瀑布和安順龍宮,再往西南,有順義的馬嶺河峽谷、萬峰林
交通:高鐵安順西站或關嶺站,黃果樹機場
(東南部)
小七孔:附近有大小七孔和茂蘭自然保護區
交通:高鐵都勻站或三都站,荔波機場
西江千戶苗寨:寨子之間有大巴交通。附近有許多原生態苗寨和侗寨也值得一去,從江加榜梯田、郎德上寨、肇興侗寨、岜沙苗寨、從江加榜梯田
交通:高鐵凱里南站
(東北部)
鎮遠古鎮:鎮遠站。從鎮遠還可以去梵凈山
貴陽:甲秀樓,黔靈山公園,天河潭,花溪濕地公園,青岩古鎮,平壩櫻花
交通:高鐵貴陽北站,貴陽火車站,貴陽龍洞堡機場
(西北部)
織金洞,海龍屯堡,茅台鎮,遵義,畢節的百里杜鵑和韭菜坪,威寧的草海,赤水,四洞溝、佛光岩
美食 :貴陽絲娃娃、豆腐果和腸旺面,凱里酸湯魚、蹺腳牛肉,花溪牛肉粉,青岩豬腳和豆腐、花匠狗肉、威寧火腿、黃平牛乾巴、榕江香羊、羅甸花米飯、鎮寧波波糖
『捌』 凱里市黎平縣有專業打井的單位嗎
黔東南州黎平縣,凱里關黎平毛事啊
『玖』 南華系年代地層再劃分與區域對比綜合研究報告
尹崇玉 劉鵬舉 唐 烽 高林志 王自強 邢裕盛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 100037)
本專題通過前階段的研究工作,先後考察了湖北宜昌王豐崗、長陽古城、湖南石門楊家坪和廣西三江富祿等多條南華系剖面。 經過研究對比,推薦湖南石門楊家坪剖面作為南華系的候選層型剖面。同時,針對震旦系—南華系同位素年代學研究相對薄弱的問題,加強了對華南地區震旦系和南華系火山灰凝灰岩夾層的尋找和進行同位素年代學研究。在湖北峽東地區黃陵背斜西翼秭歸九曲腦震旦系剖面,貴州松桃黑水溪錳礦南華系剖面,湖南石門楊家坪震旦系—南華系剖面,浙江建德下涯埠震旦系—南華系剖面,浙江江山石龍崗震旦系—南華系剖面,新疆庫爾勒西山口震旦系—南華系剖面,貴州甕安北斗山磷礦震旦系剖面,以及開陽金中鎮化工廠附近南華系剖面進行了考察和采樣,發現了南華系和震旦系火山灰凝灰岩夾層或含碎屑鋯石的黏土岩夾層,經過選樣發現火山灰鋯石,通過SHRIMP鋯石U-Pb測年研究,獲得了大量南華系和震旦系的SHRIMP鋯石U-Pb年齡數據,基本解決了揚子地層分區內部南華系的劃分和對比問題(全國地層委員會,2008)。 但是,如何與江南地層分區對比,以及南華系冰期的劃分成為當務之急。
華南南華系的下部地層大致可劃分為3個不同的沉積組合帶。(1)北帶以黃陵背斜周邊地區為代表,下部以濱岸帶的辮狀河之砂礫岩沉積為主。 向上過渡為含凝灰質的粉砂岩和泥岩夾砂岩及凝灰岩薄層。(2)中帶的范圍較寬,以湖北長陽-湖南石門,大庸-沅陵地區為代表。 特徵是下部以辮狀河-河口灣壩的砂礫岩為主,向上隨海水加深出現少量(數米厚)碎屑流至深淺海含錳粉砂岩和頁岩及硅質岩沉積,代表以陸相-坡折-陸坡的沉積組合特徵。(3)南帶以湖南安化一線以南-懷化-廣西三江等地區為代表,下部以大陸斜坡碎屑流沉積為主,上部為含錳粉砂岩、頁岩、硅質泥岩及含錳白雲岩透鏡體(富祿組),含錳粉砂岩和泥岩代表南華系的最大海泛期的沉積物。課題組本階段的工作重點是解決南帶與北、中帶的地層對比問題。
1 主要研究剖面和研究內容
課題組重點考察了廣西三江冠洞和貴州黎平肇興等地的南華系剖面,採集了相關地層的古生物、岩石學、地球化學等方面的研究樣品。 同時還系統採集了峽東地區蓮沱組至南沱組下部細碎屑樣品,進行了化學蝕變指數研究。在前一階段研究工作的基礎上,採用野外地質調查和室內研究密切結合的多學科綜合研究方法。集中精力對江南分區典型南華系地層剖面進行以同位素年代地層學為主的多學科綜合研究,重點研究南華系下統冰期、間冰期的沉積特徵、地層格架以及關鍵層位的同位素年齡測定。進一步完善華南地區南華系的劃分對比問題。研究目標是,通過系統野外考察和室內綜合研究,提出江南分區與揚子分區南華系劃分對比方案,為進一步完善我國南華系年代地層系統,為逐步與國際接軌奠定基礎。
2 主要研究進展和成果
2.1 南華系富祿組SHRIMP鋯石U-Pb新年齡
富祿組凝灰岩樣品采自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鎮龍水岔剖面的南華系富祿組下部。該剖面地處江南地層分區,代表華南地區南華系—震旦系的斜坡至盆地相沉積類型。該類型主要分布在湖南安化—貴州銅仁一線以南地區,南華系自下而上分為長安組、富祿組和南沱組。長安組為一套冰成混積岩沉積,既有冰水濁積岩沉積又含典型冰積雜礫岩沉積(圖2a)。一般認為,富祿組由溫濕氣候條件下的含Fe、Mn質碎屑岩及白雲岩組成,底部為含Fe砂岩。南沱組與其他地區相同,為一套穩定的冰磧岩沉積。樣品T06117-1采自肇興龍水岔南華系富祿組中—下部剖面的底部。該剖面富祿組下部為灰褐色粉砂質長石石英砂岩,近底部夾一層7~10 cm厚的黃綠色凝灰岩夾層(圖1,圖2b)。
圖1 貴州黎平肇興龍水岔南華系富祿組中—下部剖面和采樣點位置
圖2 貴州省黎平肇興龍水岔南華系剖面
2.1.1 鋯石特徵及SHRIMP定年結果
樣品T06117-1為黃綠色凝灰岩厚約7~10 cm,經常規方法粉碎,直接手工淘洗,最後鏡下挑出100%純的鋯石。鋯石顯微鏡下觀察,明顯呈無色或微粉色透明狀,等軸狀或者短柱狀的自形晶,晶面保存完好,晶面平整,未見溶蝕和磨損痕跡,屬岩漿鋯石。鋯石的長軸多為100~150μm,所有鋯石的陰極發光圖像均可見清晰的環帶狀構造(圖3)。另外,有些鋯石陰極發光的圖像顯示明顯的核部和邊緣增生的環帶(圖3,f),個別鋯石還顯示2個核拼接後再增生邊緣環帶現象(圖3,g)。
圖3 肇興富祿組部分鋯石的陰極發光圖像顯示明顯的核部和邊緣環帶
筆者對該樣品的58粒鋯石進行了58個測點的年齡測定。分析結果除一粒最大的年齡由於Pb丟失與一致曲線稍不諧和外,其他測點的結果全部落在一致諧和曲線上。57個測點結果明顯分為新、老兩組年齡(圖4,表1),年輕的一組51個測點年齡結果主要集中在660~820 Ma之間,並出現三個峰值(圖4b)。最小峰值的4個測點的206Pb/238U年齡加權平均值為(669±13)Ma(MSWD =0.95),該年齡值應代表富祿組底部凝灰岩的形成年齡(圖5)。
圖4 肇興富祿組底部凝灰岩樣品T06117-1的鋯石U-Pb一致線圖
圖3為樣品T06117-1的部分鋯石陰極發光圖像和測點位置圖。照片a—d顯示最小峰值的4粒鋯石的陰極發光圖像和測點位置,可以看出它們均為晶形較好,無明顯核部,且邊緣具有明顯環帶的鋯石,且測點位置均位於邊部的環帶上。測定結果206Pb/238U年齡(1)測點L061107-3.1為(659.1±9.8)Ma;(2)測點L261107-3.1為(689.0±15.6)Ma;(3)測點L261107-11.1為(668.5±19.5)Ma;(4)測點L261107-13.1為(675.0±14.8)Ma(表1)。 圖3的e-h發育明顯的核部,並向外具有增生的環帶,其中圖g中間顯示2個清晰的核拼接在一起,向外具有增生環帶。它們的測定結果分別為(5)測點061107-12.1為(718.7±11.9)Ma;(6)測點L061107-5.1為(710.1±11.3)Ma;(7)測點L061107-14.1為(834.1±8.8)Ma,可以看出它們明顯大於無明顯核部的鋯石。 圖h顯示近20億年的一組鋯石的形態,(8)測點0023-22.1為(2060.9±24.9)Ma。
圖5 肇興富祿組底部凝灰岩樣品T06117-1的鋯石U-Pb一致線圖
表1 樣品T06117-1鋯石SHRIMP U-Pb年齡測定結果
續表
註:誤差為1σ,Pbc和Pb*分別為普通Pb和放射成因Pb;用普通Pb校正204P。
2.1.2 地質意義
廣西北部三江和黔東南地區,富祿組下部常含條帶狀含鐵砂岩,中部偶見薄層含礫的可疑冰磧礫岩,上部為含錳頁岩及粉砂岩。根據岩性對比,有些研究者認為富祿組上部含錳頁岩及粉砂岩可與黔北地區的大塘坡組對比,中部的含礫似冰磧岩可與湘西的東山峰組或黔北的鐵絲坳組對比,下部條帶狀含鐵砂岩為間冰期與其下長安組冰磧岩分隔; 並認為華南南華系有3個冰期,即自下而上為長安冰期、古城(或鐵絲坳)冰期和南沱冰期(薛耀松等,2001; Zhou et al.,2004)。 由於近年來在黔北松桃縣寨郎溝剖面和黑水溪錳礦剖面分別獲得大塘坡組下部凝灰岩鋯石U-Pb年齡(662.9±4.3)Ma(MSWD =1.24,Zhou et al.,2004)和(667±9.9)Ma(MSWD=1.6,尹崇玉等,2006),表明黔北地區大塘坡間冰期的下界年齡應小於670 Ma。本次在黔東南黎平縣肇興龍水岔剖面南華系富祿組底部獲得(669±13)Ma(MSWD=0.95)的年齡值與上述大塘坡間冰期的下界年齡基本一致,證明黔東南地區南華系富祿組盡管岩性和厚度與黔北地區大塘坡組存在一定差異,但是底界年齡是一致的,同為間冰期溫濕環境的產物。 富祿組和大塘坡組的底界年齡基本一致的結果也證明,在大陸斜坡至盆地相沉積區的南華系同為兩套冰期夾一套間冰期的沉積結構(圖6)。
圖6 黎平肇興南華系剖面與湖南石門楊家坪和湖北宜昌南華系剖面的對比
同時,黔東南黎平縣肇興龍水岔剖面南華系富祿組底部鋯石U-Pb年齡結果可進一步限定我國南華系大塘坡(富祿)間冰期的下限年齡,證明該間冰期以下的冰川寒冷事件記錄隨各地所處的古地理位置不同,發育程度有所不同。最完整且沉積厚度最大的下冰期發育在江南地層分區的盆地相區,如黔東南和桂北等地區的長安組。從東南部江南地層分區向西北方向下冰期的發育程度依次變化(圖6),至湖北峽東地區大塘坡組和下冰期完全缺失被蓮沱組所取代(Jiang et al.,2003; Zhou et al.,2004)。綜合近年來獲得的鋯石U-Pb年齡資料和本課題所獲得的同位素年齡新結果,進一步證明我國華南南華系的南沱冰期與國際廣泛發育的新元古代馬雷諾(Marinoan)冰期相當,時限大致在660~635 Ma之間。南華系下冰期(長安或古城冰期)與斯圖特(Sturtian)冰期相當,時限大致在750~670 Ma之間。
2.2 峽東地區南華系蓮沱組化學蝕變指數變化與環境意義
2.2.1 樣品採集及分析處理
在峽東地區,南華系僅發育下統蓮沱組(厚50~246m)和上統南沱組(厚35~180m)。南沱組由冰成沉積物組成,包括典型冰磧礫岩和冰水沉積物。蓮沱組底部不整合於黃陵花崗岩之上,為紫色礫岩、砂礫岩,發育中、小規模的斜層理和槽狀層理; 中部為灰紫色和灰綠色中—細粒長石石英砂岩、砂質粉砂岩、粉砂岩及少量頁岩; 上部由灰綠色夾紫灰色砂質粉砂岩、粉砂岩夾頁岩及少量紫色中—細粒砂岩組成(趙自強等,1985; 邢裕盛等,1996; 劉鴻允,1991)。蓮沱組化學蝕變指數樣品取自三斗坪以南的石板溪橋東至花雞坡的公路切割剖面(樣品號R041016-1~17),南沱組樣品(含蓮沱組最頂部樣品)取自三斗坪東南的九龍灣-頭頂石實測剖面(樣品號R041104-1~11),共計28件。其中4件樣品因達不到質量標准,剔除沒有參與分析計算。
全部樣品均選擇為較新鮮的細屑岩,首先將樣品切出新鮮面後,用手鑽在3 ~5mm范圍內取岩粉200 mg,進行化學全分析(中國地質大學化學分析實驗室)。 主要元素的分析精度優於6%,分析中已取得H2O+和H2O-,故表2中的燒失量可基本代表CO2的含量,並參與取得n(CaO*)的計算,樣品岩性及分析結果見表2。
2.2.2 沉積物的沉積環境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南華繫上統南沱組的CIA值主要介於60~65范圍內(頂部2個樣品除外)。下統蓮沱組CIA值的分布情況較為復雜,其最頂部接近於南沱組的2個樣品(R041016-1~2)CIA值介於55~60之間; 其下蓮沱組上部的8個樣品(R041016-3~5,7~8,10~12)CIA值則介於65~75的范圍內; 而最下部的5個樣品(R041016-13~17)CIA值又回落到50~65的范圍內。從A-CN-K三角圖解判斷可以看出南華系不同層位的樣品較明顯集中於3個緊湊穩定區域。 研究表明,三斗坪地區南沱組樣品CIA值大致相當於更新世冰川粘土的CIA值,為冰成沉積物成因。該組最頂部的兩個樣品(R041104-11,R041104-10)CIA值達70,則預示由南沱組寒冷氣候向陡山沱組溫暖氣候的轉化已初見端倪(王自強等,2006a)。
蓮沱組除底部為厚達數十米的河流相砂礫岩沉積外,向上逐漸發育為近海曲流河-網狀河的砂岩-粉砂岩沉積。蓮沱組頂部兩個樣品(R0411016-1~2)CIA值分別為61和58的,表明該組頂部已出現乾燥寒冷氣候的低等化學風化沉積; 蓮沱組上部樣品的ClA值在65~75之間,則顯示溫暖濕潤氣候條件的中等化學風化程度的沉積; 該組下部樣品的CIA值再次降至55~65之間,表明為寒冷乾燥氣候條件的低等化學風化程度的沉積。這些變化說明蓮沱組的沉積開始於寒冷乾燥氣候低等化學風化程度的環境下,然後轉入溫暖濕潤氣候中等化學風化程度的環境,頂部再次出現寒冷乾燥氣候的低等化學風化程度的環境,並延續至南沱組穩定冰成沉積物的出現。
上述變化在圖7中表現得十分清楚,圖7a、b、c分別顯示3個相對密集區,圖7(a)表示南沱組樣品點分布,其中可再分為兩個次級小區。小區Ⅰ共有5個點,其CIA值分布於60~65范圍內。小區x包含了代表南沱組頂部的兩個樣品點,可能預示了氣候開始轉暖的跡象。 圖7b表示蓮沱組頂部和下部樣品點的相對密集區。樣品點全部位於CIA值50~65的低值區。 圖7c則表示蓮沱組上部的樣品點,所有點都落於三角圖偏上位置的CIA值65 ~75范圍內。上述3個相對密集區分別表示了南華紀沉積演化過程中3個不同的相對穩定階段。但就整個南華系A-CN-K三角圖來看,樣品點的分布又相當分散,且不同階段的CIA值跳動較大。 這種特點反映了南華紀(成冰紀Cryogenian)處於古大陸裂解時期,在各大陸塊就位前無論從沉積物特徵和岩相變化都反映了揚子古陸的構造環境及氣候條件與古生代時期相比都表現出總體的不穩定狀態(王自強等,2006b)。
2.3 黔南、桂北南華系化學蝕變指數變化與環境分析
黔南和桂北地區的南華系自下而上劃分為3個組,下部長安組、中部富祿組、上部南沱組。 長安組假整合或不整合於新元古界丹洲群之上,該組成因雖然存在不同認識,但是多數研究者傾向該組為冰海相的沉積。長安組之上富祿組為含Fe、Mn質的碎屑岩沉積,為間冰期產物。 上部南沱組則代表再一次冰期的沉積。課題組試圖通過該區化學地層研究,進一步探討黔桂地區南華系與揚子地區南華系對比問題。該區南華系化學蝕變指數樣品主要取自廣西三江冠洞-楓木剖面的富祿組,貴州黎平的水口以東及肇興剖面的丹洲群頂部、長安組及南沱組下部(圖8)。 由於肇興地區的富祿組岩性過粗,不宜進行CIA研究,故未採用。但該區富祿組中、下部見有斑脫岩夾層,獲得鋯石U-Pb年齡(669±13)Ma,為南華系的劃分、對比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表2 宜昌三斗坪南華系樣品全岩化學分析及CLA、ICV值
圖7 宜昌三斗坪南華系分解A-CN-K三角圖解
圖8 廣西三江冠洞及貴州黎平水口、肇興實測剖面圖
上述剖面的化學蝕變指數研究樣品均采自粉砂岩、砂質粉砂岩和冰成礫岩的膠結物。樣品全岩化學分析、ICV及CIA的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廣西三江、貴州黎平南華系樣品全岩化學分析及ICV,CIA值
註:1106-1~5為拱洞組樣品,1106-6~24為長安組樣品,1104-9~12(冠洞),1107-5,7(肇興)為富祿組樣品,1107-8~13為南沱組樣品。
由於貴州黎平肇興剖面的富祿組岩性偏粗,不宜作為化學蝕變指數的研究對象,僅在該剖面富祿組的頂部取樣品1107-5和1107-7。其餘富祿組樣品(1104-9~12)取自廣西三江冠洞剖面的富祿組下部。冠洞剖面富祿組下部的樣品全部為極薄層頁岩和泥岩,其CIA值均在85~95之間,反映其源於炎熱、潮濕氣候的強化學風化程度沉積,特別是上述樣品的ICV值均大於1說明這些樣品有可能為構造相對活動的大陸邊緣的首次沉積。樣品1107-5和1107-7的CIA分別為69和70,表明在接近「南沱冰期」 到來之前已出現氣候變冷的徵兆。
樣品1107-8~13取自黎平肇興南沱組的下部,6個樣品CIA值數據除1107-13為66.31外,其餘5個CIA值都在60~65之間(表3),相當於更新世冰川粘土CIA值的范圍。 其與前述宜昌峽東地區南沱組所獲得的CIA值基本一致。表明再次轉化為寒冷、乾燥氣候的低等化學風化程度環境的沉積。
3 華南地區新元古界劃分與區域對比
我國華南地區新元古界的劃分和對比問題長期存在不同認識,但有兩個方面已基本取得共識。 一是新元古界以晉寧運動界面為底界,最下部的一個地層單元為青白口系(即相當國際地層表的拉伸系Tonian),應包含滄浪鋪群和板溪群以及與它們相當的地層(全國地層委員會,2001,2002; 陸松年,2002; 鄭永飛,2003)。二是我國震旦系已獲得很好的界定(馬國乾等,1984; Yin et al.,2005)。 當前的焦點問題是南華系蓮沱組的認識及其在南華系中的位置。
華南地區南華系大體可概括為3種類型:類型Ⅰ分布於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區,以廣西三江剖面為代表。南華系包括3個組,上部南沱組(冰成岩); 中部富祿組(含Fe、Mn的粉砂岩、頁岩夾含Mn白雲岩透鏡體); 下部長安組(冰海沉積的雜礫岩)。類型Ⅱ主要分布於黔東北-湘西北地區,以湖南石門楊家坪剖面為代表,南華系由4個組所組成。頂部為南沱組冰成沉積; 上部為大塘坡組(湖南稱為湖錳組)為含Mn黑色、紫褐色細屑岩,在黔東北和湖南的部分地區形成可采Mn礦; 中部東山峰組為厚度不大的冰成沉積雜礫岩; 下部渫水河組,由紫灰色、灰綠色砂礫岩、砂岩及粉砂岩組成,夾頁岩和少量斑脫岩薄層。類型Ⅰ和類型Ⅱ的南華系底界均不整合於板溪群及與其層位相當的地層之上。類型Ⅲ的南華系主要分布於鄂西及下揚子中-北部地區。 以宜昌峽東剖面為代表,包括兩個組,上部南沱組為冰成沉積雜礫岩,下部蓮沱組由紫紅色砂礫岩、砂岩、灰綠色砂岩、粉砂岩夾頁岩組成,區別在於該剖面沉積不整合於黃陵花崗岩之上。 如果僅依據岩石地層學原則進行劃分和對比,顯然可以認為峽東地區缺失南沱組之下的含Mn地層及更下的冰成混積岩(包括貴州的鐵絲坳組、湖南的東山峰組及其他地區所稱的「小冰」,以及將湘、黔、桂交界地區的長安組),同時將湖南石門的渫水河組與蓮沱組對比,並認為長安組之下缺失蓮沱組。甚至把屬於不同構造階段產物,由普遍片理化的淺變質岩組成的板溪群與蓮沱組進行對比(劉鴻允,1991)。
圖9 華南新元古界南華系不同類型沉積相帶剖面示意圖
馮連君等(2001)通過化學蝕變指數研究,提出石門楊家坪的渫水河組上部及東山峰組的CIA值分別為60~65和60~70,與更新世冰川粘土的CIA值大體一致。認為該地區渫水河組同為寒冷乾燥氣候的低等化學風化條件下的產物。而渫水河組下伏的板溪群老山崖組上部CIA為70~75,應該為溫濕氣候、中等化學風化作用的產物。 當前,筆者對湖北宜昌三斗坪南華系化學蝕變指數的研究表明,南沱組之下的蓮沱組同樣經歷了由寒冷乾燥—溫暖濕潤—寒冷乾燥氣候變化所控制的沉積過程,故此作者提出南華系不同相區的劃分對比方案(圖9)。
參 考 文 獻
馮連君,儲雪雷,張啟銳,等2001.化學蝕變指數(CIA)及其在新元古代碎屑岩中的應用。地學前緣,10(4):539~544
葛文春,李獻華,李正祥等。龍勝地區鐵鎂侵入體:年齡及地質意義。地質科學,2001,36(1):112~118
林樹基.板溪群和蓮沱組對比問題與震旦/前震旦界限.貴州地質,1995,12(42):22 ~29
劉鴻允,沙慶安.長江峽東地區震旦系新見.地質科學,1963,(4):177~187
劉鴻允.中國震旦系.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1~388
陸松年,2002.關於中國新元古界劃分幾個問題的討論。地質論評,48(3):242 ~248
馬國干,李華芹,張自超等。華南地區震旦紀時限范圍的研究。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所刊,1984,8:1~29
全國地層委員會(編著),2008.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1 ~2005):498 ~514
全國地層委員會(編著).2001.中國地層指南及中國地層指南說明書(修訂版).北京,地質出版社
全國地層委員會(編著).2002.中國區域年代地層(地質年代)表說明書.北京,地質出版社
全國地層委員會.2003.南華系候選層型剖面野外現場討論會會議紀要.地層學雜志,27(2):159~160
孫衛國,1999.末元古系全球層型的選擇:層位、地點和命名.現代地質,13(2):204~205
王自強,尹崇玉,高林志,唐烽,柳永清,劉鵬舉.2006a.宜昌三斗坪地區南華系化學蝕變指數特徵及南華系劃分、對比的討論.地質論評,52(5):577~585
王自強,尹崇玉,高林志,柳永清,唐烽,張傳恆.2006b.用化學地層學研究新元古代地層劃分和對比.地學前緣,13(6):268~279
邢裕盛,高振家,王自強,等.中國地層典-新元古界.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27 ~28
尹崇玉,劉敦一,高林志等,2003.南華系底界與古城冰期的年齡:SHRIMPⅡ定年證據。科學通報,48(16):1721~1725
尹崇玉,柳永清,高林志,王自強,唐烽,劉鵬舉.2007.震旦(伊迪卡拉)紀早期磷酸鹽化生動物群——甕安生物群特徵及其環境演化.地質出版社,北京,1~132
尹崇玉,王硯耕,唐烽,萬渝生,王自強,高林志,邢裕盛,劉鵬舉,2006.貴州松桃南華系大塘坡組凝灰岩鋯石SHRIMPⅡU-Pb年齡。地質學報,80(2):273~278
張啟銳.一個晚元古代水下冰足刻蝕作用的記錄——水下冰推壟.地質科學,1991(4):396~398
趙自強,邢裕盛,馬國干,等.長江三峽地區生物地層學(1)震旦紀分冊.北京:地質出版社,1985,80~82
鄭永飛,2003.新元古代岩漿活動與全球變化。科學通報,48(16):1705~1720
Brasier M,McCarron G,Tucker R,et al.New U-Pb zircon dates for the Neoproterozoic Ghubrah glaciation and for the top of the Huqf Supergroup,Oman.Geology(Boulder),2000,28(2):175~178
Compston W,Williams I S,Kirschvink J L,et al.Zircon U-Pb ages of early Cambrian time-scale.J.Geol.Soc.,1992,149:171~184
Hill A C,Walter M R.Mid-Neoproterozoic(approximately 830~750 Ma)isotope stratigraphy of Australia and global correlation.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181~211
Hoffman PF,Kaufman A J,Halverson G P.Comings and goings of global glaciations on a Neoproterozoic tropical platform in Namibia.GAS Today,1998,8(5):1~9
Jacobson S B & Kaufman A J,1999.The Sr,C and O isotopic evolution of Neoproterozoic seawater.Chem.Geol.161:37~57
Jiang,G.,Sohl,L.E. and Christie-Blick,N.,2003.Neoproterozoic stratigraphic comparison of the Lesser Himalaya(India) and Yangtze block(south China):Pal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Geology,v.31:917~920
Knoll A,2000.Learning to tell Neoproterozoic time.Precambrian Research,100:3~20
Li Z X.New palaeomagnetic results from the「 Cap dolomite」 of the Neoproterozoic Walsh Tillite,Northwestern Australia.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359~370
Walter M R,Veevers J J,Calver C R,Gorjan P,Hill A C,2000:Dating the 840 -544 Ma Neoproterozoic interval by isotopes of strontium,carbon and sulfur in seawater, and some interpretative modes.Precambrian Res.100:371 ~433
Walter M R.Proterozoic Ediacara Member within the Rawsley Quartzite,south Australia.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65~95
Wingate M T D,Giddings J W.Age and plaeomagnetism of the Mundine Well dyke swarm,Western Australia implications for an Australia-Laurentiaconnection at 755 Ma.Precambrian Research,2000,100:335~357
Yin C.,Tang F.,Liu Y.,Gao L,Liu P.,Xing Y.,Yang Z. and Wang Z.2005.U-Pb zircon age from the base of the Ediacaran Doushantu oforma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South China:constraint on the age of Marinoan glaciation.Episodes,2005,28(1):48~49
Zhou,C.,Tucker,R.,Xiao S.,Peng,Z.,Yuan,X., and Chen,Z.,2004.New constraints on the ages of Neoproterozoic glaciation in southChina.Geology,32(5):437~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