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問一部微電影的名字!
08年看過一部和你說的差不多,叫《瘋狂的沙子》,也是大學生拍的,不過有兩處不相同,不是南方大學,沒有想把女孩騙上床。
推薦你看《瘋狂的沙子》,雖然是大學生拍的,卻很有創意。
搜索記得是要找100分鍾版的
2. 《哭砂》講的是個什麼故事呢
《哭砂》背後的故事傳說
一個男人,他是個船員,每年要出去跑船,每次出航就是半年一年。
女人跟他說:「你要去哪裡?」
男人回答說:「我可能會去歐洲!」
女人又對他說:「去歐洲啊?那你會不會去荷蘭?」
男人回答說:「會啊!」
女人便滿心歡喜的對男人說:「那荷蘭有一些木屐啊,木頭刻的鞋子,你可以帶一雙回來送我嗎?」
男人一口就答應了。
一年後船回港靠岸了...
男人才想起一年前的誓言,忘了帶回曾經答應的木屐送給女人......
男人心裡想:「我的生命是海在決定的,我有可能在某處遭遇到颶風或是海嘯,生命就因結束了,而我對女人的承諾就是把我的命交付給她」。
於是男人下船後,走向沙灘,抓了一把沙放進口袋,帶回給女人...
男人心想:「這就是我的命,我的生命,我決定要給女人我最珍貴的東西」。
當男人開心的回到家,一進家門,開心地對女人說:「來~,我帶回你的禮物了」。
便從口袋抓出那一把沙子交給女人 ...
女人當然明白,這一切是代表什麼...,
但是沙子卻不停的從指縫間瀉落 ...
《哭砂》是黃鶯鶯演唱的歌曲,由林秋離作詞、熊美玲作曲,收錄於黃鶯鶯1990年個人專輯《讓愛自由》中,並被眾多歌手重新翻唱了20餘次。
黃鶯鶯(1951年8月29日),台灣著名女歌手,早年藝名為黃露儀。1974年推出第一張唱片《雲河》。之後便嫁到新加坡。1976年再度復出發行專輯。
自1974年踏足樂壇以來,黃鶯鶯共發行了50張個人專輯,包括中文、英文與粵語專輯。Tracy的唱片發行至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等等亞洲各地區,近些年來專輯更發行至中國及歐洲,美加一帶。
3. 第二個字是沙的電影有哪些
··電影··迷沙··美國電影紅沙··
文藝武俠微電影《沉沙》這個不好看··
4. 《有的人》微電影影評
小A 2015-12-27 09:34:50
沙漠導演的作品看上去實在不像出自一個25歲的青年導演之手。《有的人》導演手法甚至比現今活躍在電視劇界的很多導演都要更老練。
我覺得一部戲看上去是否成熟有質量,很難用「每一鏡應該拍幾秒鍾」「下一個鏡頭的機位應該怎麼接」這種具體的問題來解釋。沙導演的作品裡該到突出演員表演的張力的時候,他所使用的節奏和鏡頭組合能順應情緒的需要,這就是對藝術表現力的掌控力。
男主角胡老師和校長吵架,校長說「我親自讓她轉學行不行」,此時觀眾很關注胡老師的反應,沙導演給胡老師安排了一個長鏡頭,沒有對白,只有一張怒氣的側臉。不敢說這個時點用一個長鏡頭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沙導演的手法把情緒傳達到了一個起碼的程度,能做到這一點的當今這些導演能有幾個?
沙導演的作品屬於個人風格強烈的類型片風格,這恰恰是我們的院線片最需要的。身邊的電影學院的朋友無論是喜歡東歐新浪潮的、還是自己拍片拍成伯格曼風格的,都對沙漠導演贊賞有加,可見沙導演將來很有希望成為一位雅俗共賞的類型片高手。
我以前對於電影學院的印象就是推崇歐洲藝術片的聖地,沙導演的出現稍微扭轉了一點我的印象。短片的評論別寫太多,留著給沙導演的長片寫。
簡單介紹片中音樂:
亨德爾《薩拉班德》;
George Frideric Handel: Sarabande from Keyboard suite in D minor (HWV 437)
舒伯特《即興曲》;
Franz Schubert: Impromptus, Op. 90 D. 899: No. 3 in B-Flat Major
《歌》,作詞: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翻譯:徐志摩,作曲:羅大佑,演唱:李文琦。
5. 微電影童年回憶館的觀後感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朴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盡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斗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里,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丑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像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里,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么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盪。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6. 一個男人只要喝水就會被傳送到沙漠 這個電影叫啥
是微電影《渴》。
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是作品視覺藝術來,通過使用移動圖像的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美女,或大氣模擬體驗。這些圖像通常伴隨著聲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的縮寫,通常用於指代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7. 朋友們。我准備拍一部反映城市生活下的人性沙漠化的微電影
就叫沙漠好了
8. 老闆和員工在沙漠見到一個網管 那部微電影叫什麼
報告老闆之豪言壯旅
9. 准旗沙圪堵微電影《歸心》
《 歸心 》由國內新銳團隊真誠打造2015今年最矚目的暖春賀歲親情劇,
由新銳導演(陸開傑執導),
新銳導演(楊鵬閣)加盟擔任攝影師,
由范益彤、楊文萍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女孩,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來到了充滿夢想的繁華都市——北京!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一年即將到頭,慢慢來臨的春節,遊子歸心、父母盼子歸,可是因為工作,女孩兒她身不由己,站在工作與歸心的十字路口,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回家與父母團聚!
10. 誰知道還有什麼愛情小說改編的短片微電影之類的
-
-
比如前久那部很火的《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也是小說改編拍攝的不過估計你看過了。。。。還有比如《南方與北方》《傲慢與偏見》。。。《泡沫之夏》《仲夏之戀》有很多
的就不知道你喜不喜歡看了。。。。。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