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都地鐵一大爺抽煙吐口水稱「為殺病毒」,此舉是否違法違規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近日,老人變壞系列再一次更新。
四川成都的地鐵線上,一個大爺坐在地鐵座位上摘下口罩,拿出煙開始吞雲吐霧,甚至還隨意的吐口水。在疫情嚴重的當下,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都需要正確佩戴口罩,但這位大爺一上車就開始脫口罩,完全不顧及周圍人的安全,甚至開始吸煙,將煙灰亂彈,在周圍民眾進行勸阻後,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殺滅病毒,隨意吐著口水,完全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
首先先說,在公共場合吸煙的問題。在公共場合是嚴禁吸煙的,這不只是道德素質,還是法律素養的問題。早在2014年,《公安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上就嚴格規定了,在室內公共場所一律禁止吸煙,針對在公共場合吸煙的人罰款人民幣50元,對於情節惡劣的人罰款人民幣50-200元。而且吸煙不止會對自己的人身健康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對周圍的群眾造成影響,周圍的人會因為吸煙這吸入二手煙,而二手煙對人體的傷害,甚至比吸煙的危害還要大,對於氣管和肺部都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氣味很是難聞,所以在公共場所吸煙是一種極不道德的行為。
❷ 那些在地鐵上用手機外放看視頻的人是如何想的
個人認為這種情況,都是一些相對較於自私的人。公共場合是大家的,是需要大家去構建的。在公共場所做出某種行為時。應當考慮下所屬行為會不會影響其他人,甚至有時可以換位思考,你是其他人是否會厭惡這種行為,假如其他人做出這種行為你是否厭惡,一個良好的公共場合環境是每個人的維持才能實現的。
❸ 在地鐵上公交上看電影玩游戲的,使用外放的人是什麼心態
可能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會影響到別人吧,很多人玩游戲都不喜歡帶耳機。
❹ 對於地鐵上那些外放聲音的人你有什麼看法
他的所作所為給別人造成的影響,他很少去在乎,因為別人尊重他是教養,他不尊重別人是自由。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在公共場合都隨著自己,你發出的聲音影響到我,既然避不開又沒辦法,我就開的比你大,又不是開不起,一個賽一個的比噪音,誰還敢去座公交地鐵?公共場合且不要亂套?社會哪裡會存在和諧?所以公共場合有點有公德心,言行舉止不影響他人,公共秩序大家遵守,規范自己,尊重別人顯得多麼的重要。
❺ 在地鐵上旁邊有人開很大聲音看電影,你會咋做
如果在地鐵上,我旁邊的人看電影看的很大聲,我會跟他說,請他把聲音調小一點。如果他不願意,我就會離他遠一點。
❻ 除了脫鞋,你還無法接受哪些地鐵不文明行為
無法接受哪些地鐵不文明行為:
1、堵在車廂門口
早晚客流高峰時段,一些乘客進入列車內不往中部走,導致車門堵住。還有一些候車乘客不等下車人員全部走出車門,便開始往裡擠。
7、車站內吸煙
在車站內吸煙,不顧他人的健康。
8、乞討賣藝
在車站或者車廂里賣藝、乞討,騷擾其他乘客的正常乘車。
9、散發異味
帶有嚴重異味、刺激性氣味的物品進站乘車,影響車廂環境。
❼ 上海地鐵推行禁止手機外放的舉措,對出行人群有何影響
人們在出行的時候,難免會遇到有的人開著手機外放這種尷尬的事情。為了避免對出行的人們產生困擾,上海地鐵就推行了禁止手機外放的舉措。這項舉措對出行人群有什麼影響呢?禁止手機外放可以避免噪音影響,公共環境更加安靜,禁止手機外放可以防止語音報站被干擾,出行人員錯過站點,禁止手機外放,可以避免人們手機外放影響他人,從而產生矛盾。
一、禁止手機外放可以避免遭遇影響公眾環境,是環境變得更加安靜。手機雖然非常方便,但是有的人不注意公共環境的公德,選擇在地鐵上面外放看電影或者聽音樂,這樣會使得地鐵之上非常嘈雜,尤其是地鐵這種人群高密度環境下,一旦有人語音外放,這個車廂的人都能聽見,這樣會影響其他人。因此禁止手機外放,可以使環境變得更加安靜,也不會打擾到出行人員。
手機外放這種事情非常違背公德,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的舉措,可以給出行人員一個安靜的環境。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❽ 南京女子乘地鐵手機聲音外放被罰,你覺得合理嗎
我覺得挺合理,地鐵屬於公共場合,在這種環境下,將手機聲音外放,很可能給其他乘客帶來麻煩,而有些乘客又不好意思提醒,所以開罰單可以有效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樣的問題。同時通過這件事,提醒大家在公共場合互相尊重,希望這種方式可以全國范圍推廣,不要只在一個區域出現,不然群眾會覺得不公平。
坐地鐵的人比較雜,有人剛上完一天班,累得死去活來,只想在地鐵上好好休息,如果旁邊的乘客突然間大聲放歌,這時內心肯定會很煩躁,一旦沒有調解好,很可能發生沖突。
❾ 你怎樣看待在地鐵外放手機的人
這樣的人是比較不招別人喜歡的,因為如果在地鐵上外放手機,你就會很可能影響到其他人的休息,這種人特別沒有素質,只顧著自己的利益,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這種行為也不值得提倡。❿ 男子地鐵手機外放被勸阻,掌摑他人。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前有霸座哥,後有霸座姐,霸座大爺,霸座大媽,現在又出來了一個地鐵暴力男,估計就是平時作威作福慣了,所以才變得這么囂張,野蠻無理,為老獨尊。
在公共場合,每個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可是在現實中,有些人總喜歡我行我素,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其他人的感受。特別是在公交車地鐵這種封閉的空間,總是有人看視頻的時候聲音外放或者打電話開免提,而且聲音都非常的大,這嚴重的影響到他人,即使有人提醒進行勸阻,他們依舊我行我素,有可能還會說:「這是你家嗎?管那麼多。」而且會把當事人給罵一頓,有些甚至還會動手打人。
在我們現實中這種不文明的現象屢禁不止。現在也出了越來越多新規,「室內公共場所不許吸煙」,「公共場所不允許外放」等,規范人們的個人素質和行為,讓人們的素質能夠有所提高。
可是總有人去破壞這些規定,破壞大家好不容易構建的和諧,比如,在3月30日,一個女子在火鍋店勸阻鄰座男子不要吸煙,可是沒想到卻被潑了不明的液體。
現在對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也越來越多人加入了勸阻的隊伍,主力軍都是年輕人,相信以後其他年齡階段的人也會加入這個隊伍中。這個女子勸阻男子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不過記得保護好自己。
相關部門也要對這些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而不是單純的教育,才不會讓違規者覺得違規的成本低,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對這些規定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