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推薦一些有實力的80後作家
李傻傻
男,1982年出生,現就讀於西北大學中文系。代表作《紅X》,《變成鬼的人》。
李傻傻是目前最神秘的「80後」作家,尚未出版任何著作,但在網上卻已經被稱為「80後文壇第一高手」,著名作家馬原也將他推崇為「80後實力派5虎將之首」,並用以對抗以郭敬明為首的5大偶像寫手。2004年,將是李傻傻脫穎而出的一年,《花城》雜志和花城出版社將會力推其長篇小說處女作《紅X》,這使得李傻傻成為「80後」唯一一個獲得純文學領域力捧的作家;而東方出版中心也將出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變成鬼的人》,李傻傻甚至因為他的散文而被人們稱為「少年沈從文」。一層層的文學光環正加諸於這個還在讀大學的男孩頭上,就其實力和勢頭而言,這位「80後」最神秘的作家也應是最強勁的作家。
郭敬明
男,1983年出生,現就讀於上海大學。代表作《幻城》、《夢里花落知多少》。
郭敬明雖然人氣居高不下,被稱為「80後」第一偶像,甚至擠入「福布斯」中國文體名人排行榜。但其創作實力一直為人詬病,尤其是爆出《夢里花落知多少》對《圈裡圈外》的抄襲之後,讀者對郭敬明的不信任已經到達頂點,網上數千人指責他的「抄襲」行為。同時,各種各樣打著郭敬明旗號的漫畫書以及作品集也大大損害了郭敬明的聲譽。
枚庸
男,1987年出生,現就讀於南昌工程學院水利系。代表作《又是一季花開時》。
枚庸不是一個有名氣的作家,卻以他陰郁憂傷的筆調為大家所知,因為他的散文,有人曾給他冠以「憂郁王子」的稱號,他似乎一直都是游離於塵世之外的,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在榕樹下發表文章,而後在各大文學網站發表了數十上百篇的優美散文,也曾被多處轉載,卻一直沒有出現在任何平面媒體,躲在網路背後的他,過著平淡而又有夢的生活,直到遠方出版社給他出版散文集《又是一季花開時》,才讓他從背後走出來,讓更多的人讀到他的文字,而且他現在還一直在堅持著博客寫作,他說網路是他的文學平台,只有依賴網路才能讓他走得更遠,他說他的理想就是能盡快出版第二本書,還如此年輕的他,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的。
郭敖
1988年出生於河南淮陽農村。筆名:蟈蟈、花滿樓等。作家、編劇、音樂人。第四屆,八屆新概念獲獎作者。發表文字150餘萬。2006年寫入《中國作家年鑒》,著名評論家,作家傅查新昌評論為「80後文壇獵人」。入選世界經紀人數據(World Executive DataBase)網站2006年青春作家十強。2007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評為「2007中國百位時尚人物」。代表作品《西毒歐陽鋒》《那一年,我們18歲》《下一個遠方》等
李子悅
李子悅,原名李金軍,男,1983年出生於山東滕州,後舉家遷居南京,80後才氣作家。
2007年出版個人代表作《我該找誰去告別》,獲得好評.
李子悅的經歷實際是一個實力作家的路子,他沒有經過包括「新概念」在內的任何商業活動的炒作,是「清醒」和「實力」促使他最後的成名。在寫作上,曾推崇過卡爾唯諾,文風明朗搞笑中夾雜著低沉的情緒,從他的文字中可以察覺他始終透露著對世界外物的敏感,暗藏天才的靈氣。尤其一些「好玩的」小說在純文學雜志上屢有斬獲,同時也得到了讀者的喜愛。
劉衛東
劉衛東,網名周語,1983年生,第四屆、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劉衛東的散文,一直在農村、土地、語言、思維、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氣勢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徵,變化萬端語言,有水的靈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劉衛東很容易成為一代散文大師。
2007中國80後作家實力榜:
鄭小瓊 笛安 蘇瓷瓷 許多餘 劉衛東 張悅然 恭小兵 李傻傻 小飯 李子悅 孫睿 春樹 王小天 姜銀 遠觀 莫小邪 侯珏 廖宇靖 張一一 韓寒
鄭小瓊
鄭小瓊:女,1980年生,2001年來東莞打工並寫詩,有多篇詩歌散文發表於《詩刊》《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等選本,曾參加第三屆全國散文詩筆會、詩刊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2007年獲得「利群*人民文學獎」。
代表作:詩歌《黃麻嶺》、《鐵》、《內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薦理由:鄭小瓊應該是2007年最受關注的80後詩人,先是獲得人民文學獎,接著是拒入作協所引起的議論。一個低學歷的寫作者、流水線工人、打工詩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簡歷。在某個意義上,鄭小瓊對詩歌和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她的詩歌充滿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挑戰和蔑視,字里行間充斥著揪心的力量。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現就讀於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發表處女作《姐姐的叢林》。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告別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說《莉莉》,長篇小說《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薦理由:自發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來,笛安已經贏得了傳統文學的關注。笛安以她的藝術敏感找到合適切入的角度,並舉重若輕地完成了她的敘述。她的小說涉及敬畏與諒解,愛情與權力,尊嚴感與命運承擔等等帶有終極價值的觀念。此種觀念表達,通過細膩委婉的敘述而動人如歌。
蘇瓷瓷
蘇瓷瓷 :女 ,1981年生。1998年醫學院畢業,曾在精神病院工作5年。2003年開始詩歌寫作。有作品發表於《花城》的刊物。曾獲得「春天文學獎」。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入圍「2006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現居湖北十堰。
代表作:短篇小說《李麗妮,快跑》《伴娘》
推薦理由:蘇瓷瓷的作品不多,出面也不多,應該算是80後最為低調的作家。但就在其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我們看出了她對於文學的追求以及對自己的嚴厲。曾經在精神病院工作五年的經歷,使她的小說習慣於捕捉生活的「非常態」和人性的隱秘癲狂——作者自言「覺得整個社會就像是一座大型的精神病院。」《李麗妮,快跑》等小說的故事以及結局錯亂而詭異,這是80後作家寫出的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㈡ 可否提供馬原視頻劇本
不能,是企業機密。
劇本分類
隨著微電影不斷的發展,微電影劇本的分類也越來越成熟,從單一的電影劇本創作轉向微電影劇本的分化,比較時尚的分類有愛情微電影劇本,勵志微電影劇本,感人微電影劇本,現實微電影劇本,廣告微視頻劇本,到越來越細化的單個分化,微電影劇本的不斷分化,也正是說明了微電影的發展越來越走向市場化,正規化。
微電影是指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時」(30秒-300秒)放映、「微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規模投資(1萬到數萬元/部)」的視頻短片,內容可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由於這類短片較之電影作品,門檻低、參與度高、傳播效率高,在京滬領一時風氣之先,得到市場廣泛認可。
㈢ 馬原作業要求拍微電影,關於校園生活,要求15分鍾。想好了主題是低頭族,但是不知道怎麼下手。求具體指
這簡單啊!手機就可以,比如說教室,路上,餐廳,任何地方碰到這種現象的都可以拍下來,然後放到電腦上剪輯成功,配上字幕就可以
㈣ 馬原的個人履歷
1970年中學畢業後到遼寧錦縣農村插隊。
1974年入沈陽鐵路運輸機械學校機械製造專業學習。
1976年畢業後到阜新當鉗工。
1978年考入遼寧大學中文系。
1982年畢業後進藏,任記者、編輯。這段時期的經歷是他創作的重要素材。
1989年調回遼寧,任沈陽市文學院專業作家。
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發表的《拉薩河女神》首次把敘述置於故事之上。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岡底斯的誘惑》、《西海無帆船》、《虛構》等,長篇小說《上下都很平坦》、《牛鬼蛇神》、《糾纏》等。
2000年調入同濟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2012年,攜長篇小說《牛鬼蛇神》重返文壇,驚動了圈裡圈外。 短篇小說《拉薩河女神》《疊紙鷂的三種方法》《拉薩生活的三種時間》《希瑪拉雅古歌》《塗滿古怪圖案的牆壁》等;
中篇小說《岡底斯的誘惑》《虛構》《游神》《舊死》等;
長篇小說《上下都很平坦》、《牛鬼蛇神》、《糾纏》以及劇本《過了一百年》等。
㈤ 福州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自己是福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位同學,對於哪些教授的課必須去蹭的話,我們學院確定有很多大佬,不管是不是我們專業的同學,只要是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同學都值得去蹭一蹭他們的課。
首先給大家推薦的是材料學院的王晨老師,這位老師的本碩博都是在浙江大學畢業的,是我們學院的一位大佬,他有一門課是針對新生的材料導論,對於一些入門的同學很適合去蹭這門課,能提高自己對材料專業的興趣。
㈥ 中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中南師資還是很雄厚的!!!老學姐吐血總結一波教授的課給大家!
一、法學院 何煉紅老師
如果你對法律感興趣,特別是工科學子們,想擁有自己的專利,那麼一定不要錯過何老師的知識產權法課堂。老師是教知產的,老師的課堂也特別有意思。她喜歡結合實務給大家講課,經常請到法官,還有其他學科的老師來給學生們講課。法律本就枯燥,但結合了實務,便變得有趣了起來!相信我,何老師一定能激發你對法律的興趣!
二、外國語學院 夏高娃老師
這個老師超級可愛的說!我上過她的全校性公修課,法語入門,老師超級可愛的!而且能把語言這種枯燥的東西教的生動!她會給你放法語歌,給你講法國的習俗,講她在法國的故事。很棒棒!據我法語的同學說,這個老師在她們專業口碑超級棒!!!
還有很多教授的課值得去蹭,那就親自來中南發掘吧!
㈦ 馬原經典閱讀實踐活動實施步驟
馬原經典閱讀實踐活動實施步驟:
1.為必選實踐形式。主題為「尋找生活中的哲學」,即學生圍繞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熱點問題等等,以哲學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解說,以嚴密的邏輯和透徹的說理,展示「原理」的魅力。在書面報告的基礎上,以課前一語的形式給予學生課堂5分鍾的口頭匯報。
2.是讀經典悟經典。任課教師指定學生課外必讀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並讓學生撰寫讀書筆記。字數2500左右。
3.是調查參觀。教師根據「原理」課程內容提供若干主題模塊,(學生也可以根據情況自行選題,但須任課老師同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充分利用資源創造性地選題和開展實踐活動,寫調研報告,字數2500左右。
4.是哲學典故微電影製作評比活動。學生根據興趣選擇某一哲學典故製作視頻進行評比。
四是辯論活動。學生選擇課程內容中的某一主題、論點等,進行正反觀點論戰。
5.團隊組合:6-10人一組,不能跨班組合。每位小組成員必須有明確的職責分工,例如,文章書寫者、課件製作和演講者、素材收集者、影像拍攝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