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視頻 > 拉貝日記電影西瓜

拉貝日記電影西瓜

發布時間:2022-09-26 18:42:29

⑴ 《拉貝日記》 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uFN9n0J5V4KWDLx0maB3ew


提取碼:es9e
該小說講述了約翰·拉貝其人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船長。拉貝早年喪父,因此初中畢業就離開了學校。他當了兩年半的學徒,後來又在漢堡的一家出口商行當伙計,為時一年半。經老闆的推薦,他前往非洲東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三比克,在洛倫索馬貴斯(譯註:即現在的莫三比克首都馬普托)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國公司工作。在那裡他學會了一口純正的英語。

⑵ 求一個拉貝日記電影下載地址

《拉貝日記》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GpBPZSQ-nHhErhIMoUy4Q

提取碼: w5db

影片《拉貝日記》由佛羅瑞·加侖伯格執導,烏爾里奇·圖克爾、丹尼爾·布魯赫、史蒂夫·布西密、張靜初和香川照之等聯袂領銜主演。影片於200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⑶ 求 拉貝日記在線觀看 拉貝日記DVD迅雷下載 拉貝日記高清BT下載 拉貝日記下載地址 要新版的哦

鏈接:https://pan..com/s/1Puux9BnAMJHlO34CV4NLHg

提取碼:q2s3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影片取材自拉貝撰寫的戰時日記《拉貝日記》,通過這個「中國版辛德勒」的傳奇故事,再現了南京那段驚心動魄的慘烈記憶。影片從親歷者角度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始末,是證實「南京」事件信息最為完整詳實的史料。

⑷ 拉貝日記的主要內容是

《拉貝日記》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zNgYODCxadGRPk_ShkKu8g

提取碼: jkxw

該小說講述了約翰·拉貝其人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船長。拉貝早年喪父,因此初中畢業就離開了學校。他當了兩年半的學徒,後來又在漢堡的一家出口商行當伙計,為時一年半。經老闆的推薦,他前往非洲東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三比克,在洛倫索馬貴斯(譯註:即現在的莫三比克首都馬普托)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國公司工作。在那裡他學會了一口純正的英語。


⑸ 電影《拉貝曰記》是哪個國家記演的,英文名是什麼

《拉貝日記》(英文:The Diaries of John Rabe)是德國人約翰·拉貝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拉貝日記(2009年佛羅瑞·加侖伯格執導電影)編輯

影片《拉貝日記》外文名John Rabe
由佛羅瑞·加侖伯格執導,烏爾里奇·圖克爾、丹尼爾·布魯赫、史蒂夫·布西密、張靜初和香川照之等聯袂領銜主演。影片於200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⑹ 《拉貝日記》(裡面有張靜初的那個)是哪國的電影

中文名:拉貝日記外文名:John Rabe其它譯名:約翰·拉貝製片地區:法國 / 中國大陸 / 德國導演:Florian Gallenberger編劇:Florian Gallenberger主演:Ulrich Tukur, Daniel Br, hl, Steve Buscemi, 張靜初, 香川照之類型:歷史,劇情,戰爭片長:134分鍾上映時間:2009-04-29imdb編碼:tt1124377語言:粵語/普通話/德語/日語/英語拉貝日記》是唯一一部得到中國官方授權的、由外國導演拍攝的南京題材影片。09年2月在柏林電影節首映,是由華誼兄弟和德法兩國共同投拍的戰爭史詩大片《拉貝日記》。

⑺ 介紹一下「拉貝日記」這部電影大概講什麼的拜託各位了 3Q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國所犯慘絕人寰的罪行之一,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其慘痛的一頁。雖然日本當時當權者和以後當權者中的許多人竭力否認有這樣的慘案,企圖隱瞞事實真相,但事實就是事實,不斷有身經這個慘案的人(包括當時的日本軍人)提供了揭露慘案真相的材料。《拉貝日記》就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在標志中國開始全面抗戰的盧溝橋事變60周年的時候,這部被長期塵封而又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資料首次出版面世,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於1882年出生於德國漢堡。1908年到中國,不久作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雇員,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經商。拉貝和他的家人在中國生活了近30年,他的子女和外孫女均出生在中國。他們與中國人民結下了親密的友誼。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對本世紀二三十年代處在內憂外患中的中國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生、商人等共同發起建立南京安全區,並擔任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他和一些國際友人在當時極其危險艱難的戰爭環境中,四處奔走呼號,奮不顧身地抗議和盡其所能地阻止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瘋狂施暴。他們設立的南京安全區為大約25萬中國平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里(在今天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內),也擠進了600多名中國難民,受到保護。他還在他的日記和其他文字中記述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一樁樁令人發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國以後,連續舉行報告會,向德國當局呈送書面報告,繼續對日軍在南京的罪惡進行揭露。在受到德國警察蓋世太保的訊問和警告之後,他仍然暗暗地細心整理自己的日記和有關資料,將這些歷史記錄留給後人。 《拉貝日記》是近年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中數量最多、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史料。這部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致和真實,無人能否認其可信度。在寫作日記的同時,拉貝還精心保存了80多張現場拍攝的照片,並對這些照片作了翔實的說明。這些文字對中日交戰雙方的實際情況和政治是非作了客觀公正的評價。拉貝的祖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日本的盟國,他本人是德國納粹黨南京小組的負責人(代理)。這就使他的記述具有別人難以代替的特殊作用。當然,由於拉貝當時活動的范圍主要在南京安全區內,又只是他個人和他周圍人的所見所聞,這部日記不可能對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全過程作出完整的系統的論斷和估計。這是不可以苛求的。盡管如此,《拉貝日記》仍然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它是對侵華日軍製造這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的血淚控訴,是對日本軍國主義者犯下的嚴重罪行的有力證詞。 法西斯主義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矛盾惡性發展的產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意日這些法西斯國家挑起來的。戰爭中種種罕見的野蠻殘暴行為,都是這些國家的法西斯勢力所製造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和南京大屠殺是其中顯著的事例。這種滅絕人性的法西斯主義,遭到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和人民包括許多具有資產階級民主傳統的國家由政府和人民的反對。即使是德意日這些國家,也有數量眾多的人是對法西斯不滿和反對的。這樣就形成最廣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憑借這個強大的統一戰線的力量最終取得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的勝利。拉貝作為一個德國商人,甚至是一名納粹黨員,也還是以他的正義感和人道主義精神在中國參與了反對日本法西斯暴行的斗爭,對中國人民給予了極其可貴的援助。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可親可敬的國際友人。拉貝這部日記的出版和他的這些斗爭事跡的傳播,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了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文明必將戰勝野蠻的歷史真理。讀者將從這部歷史資料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

⑻ 拉貝日記觀後感範文5篇

拉貝日記 觀後感

由於時光關系,沒有讀書籍版的《拉貝日記》,而選取了觀看影片。拉貝是一位被譽為「中國人民的英雄」、「中國的辛德勒」的偉大人物。他與 其它 國際友人一齊建立南京安全區,竭盡所能拯救了20多萬中國平民百姓。

在拉貝離開南京的前一天,日軍入侵南京,本能夠帶著妻子回德國平安度日的他,義無反顧地選取留在中國,與中國人民一齊共患難,可見他對中國人民的情誼之深!其實,像他那樣在危難之際向中國人民伸出援手的外國友人還有很多,例如威爾遜醫生、杜普蕾女士、羅森博士等等,他們都是像白求恩那樣的擁有國際人道情懷的偉大人物!無論他們從事何種職業,商人、醫生、教師……出於對戰爭的譴責,對中國人民的同情,他們團結在一齊,不畏艱難困苦,盡最大的潛力保護無辜的平民百姓。他們沒有任何至高無上的權利,有的只是一顆勇敢而無私的愛心!比較日本軍官的殘酷無情,更襯托出他們人格的高尚!雖說時勢造就英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英雄。能夠成為英雄的必定是機智、善良、勇敢、仁慈、無私的人,拉貝和他的外國朋友就是這一類人!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人留下的對中國百姓最為發指的一刀,這一刀砍掉了成千上百的頭顱,砍掉了成千上百人的前途跟命運。這一刀是無恥的,令人難以理解的一刀,日本人的行為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是對中華民族聖靈的褻瀆,這種行為就應受到國際社會的唾棄和譴責。盡管日本軍官冷血到竟然用殺人作為比賽項目的地步,但是也有的日本軍官是心存良知的,影片中的少佐就是其中之一。他清楚地明白日本發動的戰爭是違反國際法的,他試圖說服同僚,他違背命令不忍心屠殺戰俘,他向羅森博士通風報信日軍對安全區的行動。這讓人對日本人的憤怒有所緩解,即使是發動戰爭的一方,也會有厭戰的人,也有善良的人,只是這樣的人群不能與另外一部分好戰的人群相抗衡,他們身不由己,無力阻止,只能從命。這讓我想起了《鋼琴家》里的一位救下了波蘭著名猶太人鋼琴家的納粹德軍官,如果沒有他的庇護,也許那位鋼琴家就不能倖存,也就不能繼續發揮他的才華了!

但是,僅僅依靠外國人的幫忙和庇護,又如何拯救得了十幾億中國人民的生命呢?戰爭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僅是災難,還有 反思 。為什麼日本能夠擁有飛機大炮這么先進的武裝設備,為什麼他們能夠這么自信短期之內就能完全佔領中國?他們之所以認為自我很強大,不正是因為中國的落後嗎?落後就要挨打,為了不受挨打,我們務必自強,只有自強才能自救!歷史證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抗戰,為挽救中國的不斷努力!

另外,對於日本軍官強奸婦女的惡性,影片當中也有體現。杜普蕾女士為了保護自我的女學生免受侵犯,以防生虱子為借口,把每個女生都剪成平頭,愛美的女孩悲哀地落淚。不僅僅是中國的婦女受到傷害,日本的婦女也是,被抓去當慰安婦,以滿足日本軍官的生理需求!卻給千千萬萬的女性同胞造成生理和心理的無盡的傷痛!我覺得身為女性,在動亂的年代,比小孩更處於弱勢的地位。男人怎樣就能夠肆無忌憚的對女人做出這么禽獸的行為呢?有時候真的覺得做女人很可憐,如果有來生,就投胎做男人吧,那樣就不怕吃虧受欺負了!盡管身處和平的年代,女性的地位和人格都得不到尊重,被男人視為衣服!女人該有自我的尊嚴,該被社會所尊重!

戰爭是萬惡的,然而卻依然存在。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互相殘殺的歷史。在當今,美國為了保存自我世界超級強國的地位,違反國際和平條約侵犯這個那個國家,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為的是搶奪這些國家唯一能夠賴以生存的石油!為了自我的強大而給他國發動無理的戰爭,為了自我的私利而殺害手無寸鐵的百姓,於心何忍啊?同樣身為人類,憑什麼剝奪他人的生命呢?還說什麼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人類不但自相殘殺,還要自我毀滅。天災不能避免,還要製造人禍。戰爭是人禍,環境受污染和破壞同樣是人禍。日本發生9級地震,應對天災,已是難以應付,再加上核泄漏,真是雪上加霜!這次的核泄漏受影響和傷害的不只是日本,還有周邊國家和海洋生物,其危害是全球性、長久性和不可估量性的!每一次災難過後我們都會反思,但是我們真正做到了嗎?我們從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中吸取教訓了嗎?人類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災難無情人有情。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相信在當今這個不是很和平的年代,依然不乏像拉貝那樣的仁人志士!

從歷史中,我們明白拉貝先生愛中國,愛中國人民,中國人民也深深的愛著拉貝先生,他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中華民族最為真摯的朋友。從歷史中,我們看到,災難面前無國界,世界各國人民是能夠和平相處,互相幫忙的!在當今國際社會中,我們也能夠看到,各國以國際合作的方式應對災難,互幫互助!就應說全世界的和平是能夠實現的,讓我們都向拉貝先生學習,以自我的方式,為實現世界和平,消除戰爭而努力吧!

拉貝日記觀後感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了《拉貝日記》這部電影。

當日本戰機開始轟炸南京時,拉貝張開納粹大旗,讓大家躲在下方的時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方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納粹旗霎時成了拯救生命的護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們和碩大的納粹旗,十分有視覺沖擊力。其所帶來的感受十分復雜,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時是最為重要的,不論採取何種手段。

拉貝的司機被砍頭後,日軍軍官答應賠償損失。拉貝提出用20位中國戰俘來彌補自我的損失。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為了多挽救幾條生命。當拉貝走向那一群充滿恐懼以及期盼的戰俘時,空氣彷佛都凝結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我卻只能挑選帶走20個人,每一個名額的選取都是艱難的,也足以讓心流血。拉貝用自我的勇氣與智慧盡量多挽救那些已經走投無路的生命們。

影片中沒有過多殺戮,暴力等場景,相對平緩的敘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點突出了拉貝這位國際友人如何挽救20萬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轟炸西門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時候,西門子公司的中國員工躲到公司院子里來,日本轟炸機還是炸個不停,但之後拉貝把德國國旗拿了出來,中國員工們都躲在了德國國旗下,結果日本轟炸機就停止轟炸回去了。看到那裡,深刻的明白了毛主席那句:落後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條的生命竟然連一面德國納粹國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拉貝日記觀後感

這天看完「拉貝日記」。一個人看片子,好像很怪僻,影院全場算上我只有三個人,如果不是有我,那一對兒算是包場,從影院出來,天還沒全黑,都快七點半了,空氣很暖和,香香的,是槐花開了,但是看不到槐樹,它們都藏在小區里,馬路兩旁是高大的楊樹和銀杏,我對這條街很有情感,走過也快十年了,馬路不很寬,銀杏樹長得很大了,到了秋天,金黃的色彩很濃郁,把一條街打扮的滿滿的,從天空到地面。良久沒有薄暮在街上逛逛了,一個人。街上人來人往,誰都不留神誰。

「拉貝的日記」,看完後,第一的感覺是「拉貝」的導演輸了,輸在平淡。但在平庸之下,卻是 故事 的完全跟整體的可托。並且最凸起的一點是將殺害的罪惡本源 清明 白楚的告訴,並用了許多的篇幅重復強調:那就是――戰役的禍首罪魁是政府,日本的天皇直接參加(向參演天皇他「大爺,說大一點是態度,此片給出的是反法西斯的破場(固然我們應用納粹的影響救命了戰斗中的人,但並不能因而感謝納粹),導演刻意用了必定的篇幅分不一樣的場景展現此觀點;最後的立足點當然是人性主義,亦即本片的重中之重,從個體好漢到其他國際友人逐一描繪,只是那演大夫的演員似乎是演吸血鬼出生,很跳戲。觀影中對仁慈的本國人是有激動的,然而當看到咱們的運氣須要外國人開圓桌會議舉腕錶決並由外國的聖母瑪利亞來操辦的時候,仍是有辱沒的感到。至此,用這三根線穿成一根連起全部故事,順水行舟。只是人物塑造的很失敗,不個性,平庸是很致命的,由於平庸可能使人損失觀看的興致,並在看過之後沒有回想,當初想想拉貝就是一光頭戴眼鏡的老頭

兒,但是看拉貝自我的照片,得到的印象就比整個影片給我的印象深良多。所以「夏伯陽」不會被遺忘,而「拉貝日記」會。另外對於屠殺的鏡頭並未幾,但那段在歷史上真正存在過的砍頭比賽被突出表示,並且競賽的過程逐日在報紙上登載,屠城的來源在日本本土再一次被提示。其餘印象還有張靜初的主角,基礎就能夠沒這個主角;還有拉貝夫人上的那艘大船,有點挪亞方舟的感覺,鬼子連方舟都給炸了,人神共憤。

陸川的「南京南京」贏了,贏在一個一個獨立的鏡頭。如果將鏡頭離開,每一個片斷都有很強的沖擊力,很奇特,歷史的質感強烈,塑造的人物影像刻骨銘心,僅僅是影像;一個一個的鏡頭語言,就是他們歷經四年將粒粒頑石磨製成的寶物,只等著用紅線穿起,只是切實是功力不夠,穿亂了套;那日本處男純摯善良的眼線就是一根稻草,處處都可斷裂。至於我們的聖母瑪利亞高圓圓,堅定不演被強橫的戲,此刻看來很對,陸川說如果演了影片會很不一樣,我也沒看出有什麼不一樣,「南京南京」里強暴的戲份兒太多了,足夠了。只是對高瑪麗亞塑造的單薄了些,印象不足。對網上很有爭議的那一段日軍祭奠的十多少分鍾,我感到很棒,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想想國家的人被殺,國都被占,還要在你們的國都里祭祀殺人者的亡靈,是什麼樣的羞辱嗎!況且日本人的團結紀律和睦勢也由此展示得很充足,我們好好想想,那麼大的國家為什麼被殺的那麼慘?重要還是男人們尖勤讒滑,奴顏卑祈的太多,精英太少,一個國家假如男人們精力上被摧垮,精神上被毀滅,國度根本就亡了,所以,陸川雖然本作品不算勝利,但這樣玩命工作的男人就是國家的盼望。

拉貝日記觀後感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了《拉貝日記》這部電影。

當日本戰機開始轟炸南京時,拉貝張開納粹大旗,讓大家躲在下方的時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方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納粹旗霎時成了拯救生命的護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們和碩大的納粹旗,十分有視覺沖擊力。其所帶來的感受十分復雜,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時是最為重要的,不論採取何種手段。

拉貝的司機被砍頭後,日軍軍官答應賠償損失。拉貝提出用20位中國戰俘來彌補自我的損失。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為了多挽救幾條生命。當拉貝走向那一群充滿恐懼以及期盼的戰俘時,空氣彷佛都凝結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我卻只能挑選帶走20個人,每一個名額的選取都是艱難的,也足以讓心流血。拉貝用自我的勇氣與智慧盡量多挽救那些已經走投無路的生命們。

影片中沒有過多殺戮,暴力等場景,相對平緩的敘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點突出了拉貝這位國際友人如何挽救20萬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轟炸西門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時候,西門子公司的中國員工躲到公司院子里來,日本轟炸機還是炸個不停,但之後拉貝把德國國旗拿了出來,中國員工們都躲在了德國國旗下,結果日本轟炸機就停止轟炸回去了。看到那裡,深刻的明白了毛主席那句:落後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條的生命竟然連一面德國納粹國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電影往往只是一個有局限性的載體,它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歷史。這部電影讓我們明白,我們不能忘記這些以前在那段特殊的日子裡給予我們幫忙的人,更不能忘記那段歷史。勿忘先烈,勿忘國恥!

拉貝日記觀後感

我觀後甚為不解:一部平庸之作何以得到「權威」的群眾聯手誇獎?遂作此文。一是在鑼鼓喧天的吆喝聲中給《拉貝日記》一個客觀的評價,二是務必警惕且質疑拍戲的初衷、水準與良心。

影片的開頭有這樣一個鏡頭,日軍飛機轟炸,中國難民逃到拉貝的納粹旗幟下獲救。這一個鏡頭就把本片的故事給概括了。說它好,因為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說它不好,因為一個鏡頭的資料被拍成了一部電影。色彩平庸,畫面平庸,鏡頭平庸。這部片子哪裡是因為色彩、畫面、鏡頭而讓人印象深刻?飛機掠過,聲響轟鳴。鋼琴響起,旋律可人。除此之外的音效,作為一部非小成本影片,這方面並不樂觀。一部電影是有氣味的。同檔期的《南京》在戰場有塵土味,在角川自盡時有蒼涼味。而《拉貝》只有在醫院里有一點血腥味,其他的部分通俗得卻缺乏氣味。拉貝能夠用國語配音,但日本人為什麼不用原音加字幕?更糟糕的是在沒有翻譯的狀況下,總不能讓日本人與德國人自由對話吧?

故事在「起」之後的「承」,說的是拉貝「應邀」而留下來管理「難民營」。如果沒有大夫的嘲諷,事實將會怎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習慣把救星看做十全十美的英雄。故事試圖去還原那一段歷史的風貌,但卻缺少能夠承擔起這樣重任的大場面。無論是人數,還是建築,無論是戰場,還是後方。片中最大的場面是拉貝送夫人上巨輪,好傢伙,人山人海,大船比小山還高——有這氣力「重現」一點「南京」好不好?導演的初衷到底是什麼?這絕對值得懷疑!在拉貝左右,有兩位幫手。好幫手男博士對於納粹的罪行的控訴顯得短而有力,思索的深度也遠遠領先於本片「主題」,對於本片來說是喜是憂?片中最有力量的當屬中國大夫為救自我當兵的兒子而慘遭殺戮,鐵蹄踐踏人性,多麼具有直擊人心的能量!人物關系就是電影故事的骨骼。本片的人物關系十分簡單,清晰明了——以拉貝為樹干,分出若干支。這不是問題,問題是「分支」被處理的太簡單、太平面。「性格組合論」想必是中國文藝批評家眾所周之的,洋人們不會忘記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的人》。難民營缺糧少吃,拉貝即使明白有敗兵藏匿於此,也給予了默許。期間即沒有激烈的戲劇沖突,也沒有深情的感人畫面,一切流於平淡。

張靜初等女生被強迫脫衣服一幕,洋博士怎樣不明白自我也迴避一下?這樣一部從題材上就應拍成災難片的電影,其中居然加入了洋博士與中國女學生的感情,以及拉貝夫婦的「久別重逢」與「深情一吻」的大特寫。即使觀眾愛看「好萊塢範式」電影,也不該把褲子都脫了、露出整個光溜溜的屁股示人不是?當日本兵准備攻入難民營之際,幾百名中國百姓以血肉之軀築起壁壘來守衛難民營,此時,他們就應比之後才走出大門的洋人們勇敢得多。故事的在漫長的「承」之後,最後一「轉」。一觸即發的殺戮被外來的媒體化解,意外的、僥幸的、突如其來的化險為夷到底有多少感人的情懷與崇高的光芒?獲救後大人們喜出望外,像人人都中了五百萬一樣,這樣的鏡頭是什麼水準?故事走向「合」,拉貝勝利地完成了使命,即將離開時,民族感激涕零,無比留念。在故事前面作者並沒有給出多少拉貝歷盡千辛萬苦以保難民營的鋪墊的前提下,這一切都顯得那麼一相情願地把拉貝推上「大救星」的神壇。當我們整體來看這部電影時,我們會發現,本片在還原歷史的原貌,在開掘歷史的深度,在歌頌人性的偉大等諸多方面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本片就像一個舉著大旗的裸體老頭,巨大無邊的旗幟遮掩了他蒼老的身體——本片以其題材的好處遮蔽了品質的平庸

一切便變得能夠理解:這只是一個講述一名德國人在異國遭遇戰爭後,保護了20萬人又與妻子最後團聚的故事。這只是一部通俗、大眾、平淡的片子,一部因為與我們七十年前的巨痛有關而被我們主觀地賦予了過高的期望的普通電影而已!

好的影片,就應讓關注與創作者都有受益。如影片的手法,風格,藝術風格與水準,「題材好處」與「歷史好處」被搬上銀幕的合法性。就《拉貝日記》這樣一部壓根算不上優秀的電影,影評人的「眾口鑠金」,原因何在?是文藝理論貯備上的單薄?是電影審美趣味上的跑偏?是人文精神立場的隱退?是對知名影評聲譽的自毀?是對廣大普通觀眾的誤導?是對朋友強大面子的妥協?是對金子銀元鈔票的臣服?誰能揭開這些奧秘,誰就變得聰明無比!

相關文章:

1. 拉貝日記觀後感

2. 拉貝日記讀後感400字

3. 拉貝日記觀後感500字

4. 開學感受日記100字

5. 黃埔軍校的觀後感

閱讀全文

與拉貝日記電影西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評價電影大逃殺 瀏覽:340
電影交換溫柔在線觀看 瀏覽:129
反映民國戰爭的電影 瀏覽:403
優盤怎麼下電影 瀏覽:886
漢服女小電影 瀏覽:431
微電影2015 瀏覽:282
吳磊北京電影學院圖片 瀏覽:479
電影少林小子完整全集 瀏覽:346
隱秘而偉大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315
廖俊波微電影觀看心得 瀏覽:114
女神律師字幕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341
海外電影用哪個 瀏覽:446
北京看一場電影需要多少錢 瀏覽:393
奧特之王全集電影 瀏覽:328
十面埋伏電影是哪個皇帝 瀏覽:48
女性不要喝酒微電影 瀏覽:702
蒙古現代題材電影 瀏覽:300
搜狗電影大全集 瀏覽:665
有一部電影女主在馬鵬里 瀏覽:706
英國電影突圍迅雷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