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拍視頻用微單還是單反
拍視頻,既可以用微單,也可以用單反。
目前來說,相機的視頻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了。
甚至在很多專業領域,相機拍攝的視頻都能夠滿足應用需求了。
作為相機領域最高端的微單相機和單反相機,其視頻性能與畫質都是令人滿意的。
但是,相比之下,微單相機的視頻性能要比單反相機好一些……
這是因為……
單反相機屬於歷史比較悠久的相機,曾經根本就沒有視頻功能。只是在近年來才適應市場需求而加入了視頻功能。但是受自身情況限制,其視頻性能還是有所制約的。
而微單相機在問世之時,市場對視頻的需求就已經出現,所以,微單相機從一開始就致力於視頻功能,發展到今天,其視頻性能已經十分強大了。而且,無論是機身還是鏡頭,都在視頻這個領域做了優化,不但拍視頻更方便,而且畫質更出眾。
所以,目前來說,想用相機拍視頻,還是選擇微單相機更好……
㈡ 能拍4k視頻的單反相機和4k微單相機,哪個比較好呢
同價位的話,通常是微單相機在視頻拍攝這方面更好一些,因為很多微單相機都將自己定位為拍照和拍視頻兼顧的機型,或是更偏向視頻拍攝的機型,甚至有些機器就是披著無反相機外衣的攝像機。另外,拍攝視頻時單反的反光取景結構是根本不起作用,完全不參與工作,所以這時的單反也可以看成是工作在無反狀態。
㈢ 微單相機可以一邊錄制視頻一邊在電腦上看嗎
這個……好像不能吧。
微單相機錄制的視頻應該是在錄制完成之後才能傳到電腦上看的……
㈣ 微單能不能和攝像機一樣錄像
可以的。現在的微單基本都有視頻拍攝功能。
但跟攝像機一樣的錄像還做不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攝像機都有阻尼變焦功能,而微單鏡頭基本沒這個能力。
2、攝像機基本都有完備的手動控制能力,而微單沒這么完善。
3、攝像機都可以長時間錄制,而微單則通常有單次錄制時間限制。
(4)微單相機可以看電影嗎擴展閱讀:
選微單拍視頻要懂得這些:
1、解析度
視頻拍攝和圖片一樣,不一樣的解析度清晰度也是不可比的。
所謂的解析度模擬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長X寬的數值。1080P就是1920X1080解析度,其意義就是橫向1920像素乘以縱向1080像素。
基本上來說,解析度高清晰度也高。正如同一部電影,VCD和DVD上面的體驗差距很大。而當年的DVD解析度不過是720X480
而我們現在常說的720P指的是1280X720,自然解析度就是上來一個檔次。1080P是1920X1080,2k解析度2560X1440,4k解析度是4096X2160。
2、自動追焦,自動跟焦
視頻是一個運動的過程,拍攝物會移動,也會移動鏡頭拍攝更多的內容。專業攝像機的自動跟焦就可以全程追焦,毫無壓力、
如果要選單反微單的話,需要考慮對焦問題。
3、五軸防抖
五軸防抖 主要依靠感測器的抖動來提高穩定性,所以實用性更廣,對於所有的鏡頭都能起到防抖效果,而且機身防抖對於解決機震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相對也更加費電。
㈤ 求專業微單相機推薦!最好是視頻功能好的機器!
我給你介紹一款微單吧,佳能全畫幅微單新品EOS R5,這款相機不僅在拍照性能上優越,還是真正支持機內錄制8K視頻的民用微單!這是首款支持8K視頻拍攝的民用機微單,我個人看好這台。
㈥ 可以用單反拍微電影嗎
微單吧,微單的攝像功能要強於單反,這個應該沒有異議的。推薦索尼的a7系列,主要是全畫幅,全畫幅真正達到電影的效果,APS畫幅接近或者是達到。而且a7系列算是最便宜的全畫幅微單,性價比高。另外鏡頭也很重要,而且提供電動變焦的選擇,能讓變焦變的更平滑。
㈦ 數碼單反相機如何更清楚、便捷的看回放照片(像手機一樣看片、修片)
數碼相機的屏幕上面都有一個綠色的三角圖標,圖標旁邊的按鈕(也就是回放鍵)就是查看照片的,按下數碼相機屏幕上三角圖標旁邊的回放鈕就能查看已經拍好的照片了,然後按方向鍵左右翻頁。
數碼相機,英文全稱:Digital Still Camera (DSC),簡稱:Digital Camera (DC),是數碼照相機的簡稱,又名:數字式相機。數碼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感測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的照相機。
按用途分為:單反相機,微單相機,卡片相機,長焦相機和家用相機等。數碼相機與普通照相機在膠卷上靠溴化銀的化學變化來記錄圖像的原理不同,數字相機的感測器是一種光感應式的電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
在圖像傳輸到計算機以前,通常會先儲存在數碼存儲設備中(通常是使用快閃記憶體;軟磁碟與可重復擦寫光碟(CD-RW)已很少用於數字相機設備)。
㈧ 一英寸大底的影像旗艦 索尼微單手機Xperia PRO-I評測
索尼的黑卡RX100系列憑借專業的操控性以及小巧的便攜性深受攝影發燒友的推崇。即便是在當下手機攝影感測器和演算法上的迅猛發展的影響下,索尼黑卡依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近日,索尼把自己黑卡產品和Xperia系列進行了融合,推出了全新的影像旗艦Xperia PRO-I,在保留Xperia的產品特色的同時,更是通過影像方面硬體和技術的融合進一步將One SONY的這個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索尼中國推出的這款攝影旗艦微單手機Xperia PRO-I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1英寸影像感測器和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功能。除了實現更出色的拍攝畫質表現外,功能上實現了視頻拍攝中眼部自動對焦及物體追蹤。那麼這款產品的表現究竟如何,接下來我就為大家送上詳細的評測。
1英寸大底感測器
Xperia PRO-I最大的升級應該就是影像能力了,作為影像旗艦,此次Xperia PRO-I採用了全新的1英寸Exmor RS堆棧式影像感測器,這顆CMOS是基於索尼黑卡RX100 VII數碼相機的同款影像感測器開發而來的,2.4um單位像素間距,具備很高的影像傳輸速度和高寬容度、高解析度的特性。
如果單純從參數來看,Xperia PRO-I絕對堪稱目前智能手機品類中的夢幻拍照旗艦。不過在實際使用中我們發現這顆1英寸感測器總像素雖然為2000萬,但實際只能輸出1200萬像素的照片,也就是索尼並沒有完全使用到1英寸的大底,實際上鏡頭只覆蓋到了1/1.3英寸感測器的面積。限於機身厚度、鏡頭到感測器的位置考量,相比擴大光線入射角度而強行占滿一英寸大底,這種做法可以更能確保拍攝時畫面邊緣的成像質量。
在使用的鏡頭方面,索尼為這個24mm主攝像頭配備的是使用蔡司天塞光學結構和T*鍍膜的光學玻璃鏡片鏡頭。玻璃鏡頭相比目前手機使用的樹脂鏡頭透光效果更好,而且這個天塞光學結構設計的鏡頭還提供了F2/F4雙光圈切換功能,用戶可以環境光線選擇合適的光圈進行拍攝。
蔡司的天塞光學結構是一個結構簡單,而成像質量出色的設計,通常只有在相機鏡頭中才會看到。天塞結構最大的特點是鏡頭中心成像解析度很高,但鏡頭邊緣部分的解析度衰減比較明顯。為了降低這種中心向邊緣的解析度衰減,索尼還在鏡片組中使用了1枚非球面ED鏡片進行了校正,提升鏡頭邊緣的成像質量的同時,還改善了鏡頭的畸變和暗角問題。
從實拍的照片樣張和視頻樣片可以看到,通過修正鏡頭中心至邊緣的並沒有出現很明顯的解析度下降問題,而且鏡頭畸變也只是輕微地出現在一些近距離拍攝的特寫畫面中,並不會影響整體的觀感。
當然大底感測器配合f2.0的最大光圈還可以實現暗光環境下的照片拍攝,雖然攝影大師APP中雖然沒有專門的夜景模式,但通過AI會自動識別暗光的環境,拍照時可以通過檢測適當延長曝光時間。當然用戶也可以選擇手動進行設置拍攝,如果想要更豐富的細節,設置中還可以將格式存為RAW,方便後期修改。
出色的快速對焦體驗
Xperia PRO-I同樣還具備315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相比此前Xperia 1系列有了更廣的覆蓋,實現約90%的取景畫面焦點覆蓋率。當然除了一直優秀的對焦功能,索尼Xperia PRO-I還提供了20張/秒的高速連拍、60次/秒的AE/AF檢測、防失真快門、感測器位移光學防抖、多幀降噪、12bit的RAW格式照片、高動態范圍等功能。所有這些功能都能在攝影大師App中開啟,不論是拍攝照片還是拍攝視頻,用戶可以簡單地獲得准確、快速的自動對焦性能支持。
Xperia PRO-I的相機是到目前為止,整個Xperia系列中最先進的一套成像和自動對焦系統。進入到攝影大師APP中用戶通過界面可以感受到其操作過程、操控界面和性能表現均與索尼目前最新的Alpha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基本相同,對於熟悉索尼相機的朋友來說可以零門檻直接上手操作。
在本次實拍體驗的過程中,索尼Xperia PRO-I在對焦方面的表現依然非常出色,對象識別准確率、實時跟蹤成功率和焦點精準程度都非常高。
例如在拍攝人物時,拍攝距離在10米以內,Xperia PRO-I在各個角度都能准確地識別人物的面部或眼部(拍攝背影以及拍攝距離較遠時,只識別人體或頭部),並能在AF-C對焦模式下准確地進行焦點實時跟蹤。即便焦點目標短暫脫離取景畫面,在再次回到取景畫面時,焦點也能迅速識別並保持跟蹤對焦。
視頻拍攝方面,當3.5毫米標准音頻介面正確連接了外置定向麥克風(包括耳麥)後,視頻大師和電影大師App的系統會自動將音頻接收選項切換至「外置」(無法手動開啟和關閉),並強制使用外置定向麥克風進行視頻的音頻採集。
總結一下,Xperia PRO-I保持了索尼手機此前一貫優秀的對焦性能、大底鏡頭對於拍攝的畫面有著不錯的還原度,不過默認模式下拍攝的演算法方面還是有待提升,有時候過度的HDR修飾反讓畫面中的細節丟失,如果是攝影愛好者或者經常使用索尼微單相機的用戶建議通過手動模式來進行拍攝,通過攝影大師APP界面中的各項參數調節讓Xperia PRO-I變成更專業的相機,從而實現更出色的拍照性能。
規格和性能
與2021年的許多旗艦智能手機產品一樣,索尼Xperia PRO-I也搭載高通驍龍 888移動平台,其採用獨特的三叢集 CPU 架構設計和 5nm 的先進製程工藝。CPU 部分應用最新 Kryo 680 架構,加入了全新Cortex-X1 超級大核,主頻高達 2.84GHz,使高通驍龍 888 的 CPU 性能提升 25%;GPU 架構為 Adreno 660,圖形渲染性能提升 35%,使玩家在運行大型游戲的復雜場景時也能夠流暢不卡頓。
索尼也將大量顯示和音頻技術引入到了手機游戲這一方面。除了將屏幕刷新率提升到120Hz外,索尼也引入了最高240Hz的動作模糊消除技術,在運行兼容的游戲時讓屏幕上動態游戲畫面更加清晰。索尼甚至還專門對游戲過程中的充電場景進行了優化,當偵測到熱量過高時會自動停止為電池充電,而僅使用外部電源為手機系統供電。
系統方面Xperia PRO-I還是採用了原生安卓配合第三方應用合作的方案,整體非常簡潔,而且應用商店和天氣等軟體直接與魅族合作,將flyme系統中的這些應用進行了移植,不過依然每次安裝APP的時候還需要授權。雖然本地化有了明顯進步,不過對於索尼手機來說要提供更舒適的使用體驗依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刷4K手機屏幕
Xperia PRO-I的屏幕比例是21:9,和此前的Xperia 1系列的相同,並且採用了的OLED屏幕解析度為3840 x 1644,相當於每英寸643像素,並且擁有10bit HDR的顯示效果。同時這個屏幕屏幕依舊支持120Hz刷新率的加成。4K 120Hz也讓索尼成為了行業內的首款4K級別高刷新率屏幕。
這塊屏幕的規格無疑是目前智能機旗艦中最高的,針對用戶拍攝4K視頻和觀看高清電影的場景能提供更優秀的畫面表現。加上正面雙揚聲器、杜比全景聲的支持,21:9整屏的畫面讓觀看電影的體驗更加優秀。屏幕的色彩提供了大師模式與視頻圖像增強功能,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手機會自動開啟,屏幕還可以適應專業創作和娛樂對於屏幕色彩的不同需求。不過這個屏幕在最大亮度表現方面稍有些欠缺,亮度不足的問題對於一塊OLED屏幕來講還是略顯遺憾的。
索尼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一個完美的手機屏幕來觀看視頻內容,並沒有使用目前流行的挖孔設計提升屏佔比。更加對稱的邊框讓橫握觀看視頻達到了更好的效果。在實際體驗中,21:9的屏幕比例還給手機的使用帶來了更有趣的玩法,其中21:9多窗口模式,直接在首頁就有對應選項,通過默認搭配或者手動調整,讓多任務開啟更快速。同時側邊側感功能也能讓我們更快速的找到常用APP與設置,讓單手握持使用更加簡單。
做工、設計與操控體驗
Xperia PRO-I在外觀以及設計方面都保留了很多索尼產品的特性,其機身做工也是相當精細,保持了索尼產品一向的出眾品質。
Xperia PRO-I機身邊框採金屬材質製造,外形依然是方正的設計風格,與現在主流的挖孔全面屏設計有著很大的區別。獨特的金屬框架結構與之前的Xperia 1系列做出了區分,機身邊框,邊角均進行了斜邊和圓角處理,並有菱形齒紋,增加了握持手感,並且在拍照橫握的時候提供穩固的抓握反饋。
邊框的的斜邊紋理更是從視覺上縮小了整機的一個厚度。這個邊框上,Xperia PRO-I還添加了多個按鈕、插孔和開口,包括常見的電源開關、音量增減按鈕、免卡針手機卡/存儲卡槽、USB-C(USB3.2 Gen 2標准)介面、還提供了現在並不常見的3.5mm耳機接孔和掛機繩穿孔。所有按鈕、插孔開口與邊框的接縫處均配備有防水防塵的密封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Xperia PRO-I的3.5毫米標准音頻介面採用的是「4極」插孔標准,可連接耳機或耳麥這種日常使用需求外,還可以連接同樣使用4極插孔標準的外置定向麥克風為視頻錄制提供更好的音頻採集。
按鍵方面,索尼依然保留了實體快門按鍵,並且還新增了視頻錄制的按鈕,長按之後可以分別對應打開攝影大師和視頻大師的app,呼出操作簡單快速。
總結
索尼Xperia PRO-I整體的硬體配置絕對可以達到一款優秀的旗艦手機的標准,旗艦的性能配置一個不缺,方正的外觀以及舒適的握持手感有著獨樹一幟的風格,索尼堅持的工業設計也讓這款產品與目前挖孔曲面屏做出了很大的差異化。
最為讓用戶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影像系統方面的優化,一英寸的大底感測器以及天塞鏡頭的加入配合索尼獨有的攝影大師和視頻大師APP給用戶帶來了更大的創作空間。以影像產品聞名的索尼在國內有著較高的美譽度,索尼Xperia PRO-I的突破也給用戶心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手機相機配置和體驗。如果你想追求與眾不同的外觀和使用體驗,而且又是一名喜愛攝影精通各項設置的專業人士,那麼這款產品的絕對符合你的需要。
㈨ 想問下索尼a7s微單相機拍電影真的很厲害嗎可以代替像RED EPIC或ARRI ALEXA或索尼
應該說索尼消費級相機技術比較成熟,近些年尤其推出了全幅微單,拍攝視頻的質量自然也很好。但是不管怎樣,微單始終是相機,它拍攝視頻的質量都不如單反,更不用說專業級的攝影機了,這差距還是很明顯的。相機不是專門為拍電影設計的,動態影像很多功能都不完善,另外它僅能選擇很有限的微單鏡頭。而專業電影攝影機可以採用電影鏡頭,成像質量、景深效果、色彩層次都遠遠高於單反或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