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觀看感恩助學金微電影的觀後感
昨晚在老師的要求下去大禮堂看了這部電影。一般來說像這種題材的電影我是不會看的,因為我不想流淚。且在猶如電影院的地方看電影,效果更驚人,更具感染力,更讓我完整的把這部電影看完了。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拉琴少年的成長故事,它是一部反映普通人微小情感的「小」題材電影。
這部電影中給人印象深刻的人也就只有幾個,其他的人在電影里連名字都沒有,足以說明他們的主角地位。
首先肯定先說的是影片的主角——劉小春。春是個很有音樂天賦的沉默少年,他純朴善良,感情纖細,小提琴一直是他最喜愛的表達方式。他的父親劉成是一個普通的廚師,深以小春為傲,對兒子寄予深切期望和天真的野心。於是他們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
春剛到北京時就被時尚女郎莉莉所吸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成了朋友。對於春而言,他在莉莉的身上也許折射了他其他的感情,親情或愛情?
小春對他的第一個老師——江老師的感情也是不斷變化的。一開始認為江老師很是驕傲,桀驁不馴,傷感寡歡,不易相處,且生活不能自理,總是打斷他的練琴讓他做雜工,春認為江老師其實根本沒有好好的教他練琴。但後來他與江老師的關系在春純朴的影響下漸漸改善,最終當他爸要春改拜余教授的門下時,他們的感情爆發了,那曲小提琴鋼琴合奏曲震撼人心,充分表現出了他們的不舍之情。春對音樂的熱愛在被迫離開江老師後消失了,沒有音樂的寄託,還要琴有何用?這時,春把音樂的寄託轉嫁到莉莉身上,將琴賣掉而買了件貴重裘皮大衣送給莉莉。結果不重要,這種過程是春渴望留下記憶的唯一方式。
即使春用他的方式抗議過,但最終春在莉莉的努力下仍到余教授那學琴。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繼續追尋成功的路程。這位新老師嚴格、苛求,擺布控管,特意將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湊在一起,讓兩人競爭。林雨對春懷有敵意,小春的心在這段時間里受到的沖擊很大。在這段辛苦的過程中,小春與父親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緊綳,兩人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比賽的前夕,余教授終於指定小春參加選拔賽,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給小春一個將影響他一生的秘密——劉成並不是春的生父。在激動發泄過後,春對劉成的感情很是復雜,在得知劉父要在比賽當晚走,他的不舍及感恩之情都噴涌而出,他願意放棄比賽和劉父一起回老家,雖然他被暫時勸阻住了,但在林雨的刺激下,他最終去了車站。劉小春在火車站拉小提琴拉琴喚父的場景,好感人。
劉成,一個為了孩子的未來費盡心思的父親,即使孩子不是他親生的。小春在少年宮的比賽排名第五,對劉成來說,這象徵兒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經過不懈努力,劉成終於讓江老師同意收小春為學生。劉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課學費,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劉成聆聽了接受滿堂喝彩的一位年輕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門拜訪後者的恩師,高雅的余教授,並說服了他傾聽兒子拉段小提琴。其實我在電影里總是看到他對人卑躬屈膝的,對他的印象並不好,但我知道這是這個社會的氛圍所致。在這個舉動的背後是他為孩子無私奉獻的精神,這點又讓我非常感動。在余教授說他可能成為春成功路上的阻礙後,他又無悔的要回鄉下去,這點讓我對他的敬意達到了最高點。他值得我們尊敬。
江老師,在劉父想要為小春換老師時,他非常的理解劉成的心情,所以他說:「我可以給你音樂,但不能給你成功。」當他說出這句話,他便贏得了我的尊敬。他與小春的合奏非常感人。最後我可以說,他,是一個好老師。
林雨,在這部影片里相當於一個反派,她對小春言語刻薄,舉止挑釁。最後在決定小春為參賽選手之後,為了讓小春放棄比賽她拿出了余教授買的一把琴——之前小春賣的那把。於是小春追到了火車站,而她得償所願參加了比賽。她是個為了成功不折手段的人,但你說她錯了嗎?不,她沒錯,她只是把小春不知道的事實擺在他面前,她只是推了小春一把,讓他下定決心。成功是她的選擇。
余教授,我對他的感情挺復雜的。余教授很清楚,過多的商業演出會毀掉音樂天賦,所以在洗手間的感悟是余教授無奈的呻吟。他已經無法去改變這種格局。當他發現春的天才時,他想在春的身上實現自己的遺憾,所以他把春的身世告訴了春,想用這段心酸的感情來充實春的感恩之心,從而演奏出他希望出現的音樂。可惜,他的目的只達到一半,春將這顆感恩的心奉獻給了父親。余教授只能繼續聆聽他那冰冷沒有靈魂的琴聲。而那把琴就讓我對他的感覺復雜起來,人果然還是為了自己的。
莉莉,美麗俗艷,有點玩世不恭,張喬做致,忽而並懷,忽而嗔怒,轉換之間了無痕跡。在她美麗面孔下有著一個戀愛中包養女人的焦慮和不時受男人欺騙的傷心失望。熱情如火,變化如風,敢愛敢恨,做事有擔當。當她知道那件大衣是小春賣琴所得時,她二話沒說就開始湊錢,並親自去余教授的課堂,求余教授再給小春一次機會。她的美麗,她的個性,都讓人印象深刻。
整部影片中音樂貫穿其中,在適時的地方畫龍點睛,烘託人物感情,感恩是影片的主題,它融入到了音樂中。
在北京站,春用感激之心演奏了樂曲,整個車站都被他的音樂所包圍,所有人都被音樂所感染留下眼淚。
我想在成功和親情的選擇上,我們很多人都難以放下。所以小春是位巨人——感情上的巨人。
真實的情感,是給予,而不是所取。成功其實是種所取,江老師給予了音樂,余教授想所取成功。劉成的付出獲得了最真摯的音樂回報,我們是不是應該為家人做些什麼呢?從這部影片中我們應該學會感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朋友。
② 著名微電影有哪些
1.《一觸即發》——微電影之開山鼻祖
作為歷史上第一部"微電影",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是源自「微時代」的產物,其劇本來自微小說《一觸即發》。劇情通過90秒的「微時間」講述吳彥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敵手中途突襲,為了將新科技安然轉送至安全地帶,吳彥祖聯手女主角Lisa施展調虎離山等計策,幾經周折最終成功達成目標。全片場面宏大,製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製作的網路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里程碑。
2.《科比就是黑曼巴》——明星名導齊上陣
這是一部片長僅為5分鍾出頭的微電影是由著名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的。故事編排緊湊,講述了科比的籃球故事。整個故事雖然從主角與導演的對話開始,卻穿插著製作精良的動作鏡頭,好萊塢慣用的爆破、冷酷表情等一一呈現,不愧為微電影中的精品啊!
3.《如果,愛》——8分鍾講述愛情
《如果愛》講述的是一對分手的情侶重新走到一起的故事,由著名攝影師Allen Liu真實愛情故事改編8分鍾的時間用非常寫意和MTV式的畫面表達了對愛情的包容和夢想。畫面構思很有看頭,製作也很考究。MSN推出的微電影,值得大家去品鑒一番。
4.《縱身一躍》
該影片講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顆很小的行星上生活著一個小王子,他喜歡一朵美麗的花,並認為花是那樣的獨一無二。直到有一天,小王子旅行到別的星球,看到了盛開著無數美麗花朵的玫瑰花園,才意識到那朵所謂獨一無二的花有多麼平凡。可是只有他傾聽過那朵花的喜悅和悲傷,因為那是屬於王子的玫瑰。這是所有人的愛情寓言,各種各樣的愛情故事每天都會發生。青年找到蔡康永、黃立行、余文樂和周迅,希望他們能夠幫忙贏回女友的芳心。為此,這些人齊齊動手,打造一個浪漫魔幻的愛情園地……
5.《銀行舞蹈》
為配合電影《和莎莫的500天》的宣傳,導演馬克·韋布和兩位主演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佐伊·丹斯切爾拍攝了這部短片。片名為《Bank Dance(銀行舞蹈)》的歌舞短片。值得一提的是,短片中歌曲來自佐伊自己的樂隊She & Him的單曲《Why Do You Let Me Stay Here?》。短片中的編舞非常可愛。
6.《愛在陽光下》
在一個華燈初上的周末,黃埔江畔高級酒店頂樓內宴會廳燈火通明。眾人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在舞池裏翩翩起舞,但忽然傳出一個消息,參加宴會的一名賓客竟然是艾滋病病患者,於是引起恐慌、猜疑,艾滋病的謬誤不脛而走……
③ 感恩教師的微電影有哪些
你好,《鼓舞》你可以看下,雖然不是感恩父母的,但是比較有意義的。
望採納
④ 跪求:感恩為主題的微電影
《一個都不能少》《背起爸爸上學》是2部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個老師的學校》看看是不適合你吧,盡力了
⑤ 感恩父母微電影《心中的山》觀後感300字
人的一生,不要去指望誰能夠不冒險的活著,我們一生都在奮斗,走走停停,不斷做出選擇,即使走錯了,也不會後悔走過那樣的路。
其實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和陽光開朗的人在一起心裡就不會晦暗;和快樂的人在一起我們的嘴角就常帶微笑;和進取的人在一起行動就不會落後;和大方的人在一起我們處事就不小氣;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到事我們就不迷茫;和聰明的人在一起我們做事就變機敏。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
人生就是這樣,選擇什麼你就會遇到什麼,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承受與否。
我們一生中煩惱總是太多,人生就是這樣越是刻意的,越會折磨的痛不欲生,而當我們用順其自然的心態去面對時,卻發現其實沒什麼,只是自己不甘心而已。
人生就是這樣,得失無常,凡是路過的,都算風景;能占據記憶的,皆是幸福。等走遠了再回首,我們才發現,挫敗讓人堅強,別離令人珍惜,傷痛使人清醒。你只有從過去中轉身,幸福才會在明天迎接你。
人生的弓,拉得太滿人會疲憊,拉得不滿人會掉隊。把人生當旅程的人,遇到的永遠是風景,淡而遠;而把人生當戰場的人,遇到的永遠是爭斗,激而烈。
⑥ 關於感恩父母電影有哪些
1.《世界上最疼愛我的那個人去了》:
影片根據女作家張潔的同名長篇散文改編,講述了一個失去母親的作家在母親的最後歲月中所發生的故事
2.《媽媽再愛我一次》:
影片改編自台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孫亞東飾)尋找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楊貴媚飾)的故事。
3.《漂亮媽媽》:
該片講述孫麗英數年前與丈夫離婚後,獨自撫養著天生失聰的兒子鄭大,耐心地教兒子說話、識字的故事。該片獲得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百花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4.《我是山姆(I am Sam)》:
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相當於七歲孩童的父親,與有關當局爭奪女兒撫養權期間發生的故事。
5.《海洋天堂》:
是由薛曉路執導,主演李連傑、文章、桂綸鎂、高圓圓、董勇、朱媛媛等主演親情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父親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症兒子的感人故事。
⑦ 有關感恩父母的小動畫或微電影,短一點,4——7分鍾的。
中央電視台有一個family的公益廣告很不錯的。給你觀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Vfql4uLMeY/
⑧ 有沒有一些微電影是關於感恩的英語
電影感恩
Some micro movies are about gratitude
⑨ 孝親微電影《感恩父母》
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這就是大自然對感恩之心的最好詮釋。我們,作為萬物的靈者,擁有細膩豐富的感情,更應該懷著一顆赤熱的感恩之心來看待周圍的一切。
春節期間,我走訪了幾位同齡人,就父母與子女是否互相了解這個問題展開了調查。因為我發現近年來,由於物質生活的提高,父母對子女或子女對父母的要求越來越趨向於局限。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雙方的溝通理解卻越來越少。長此下去,勢必會影響家庭生活的和睦。所以我覺得進行一項這樣的調查十分有必要。
調查中我發現大多青少年對父母存在不滿情緒,他們總覺得父母對他們管的太多,太嚴,干涉他們的自由,還說了許多諸如偷聽自己講電話,私拆自己信件或翻自己的包包,干涉交友,上網……等事件。更有甚者,規定孩子每次考試的名次,分數,達不到便會冷嘲熱諷甚至打罵。
我讓他們談談自己對理想父母的要求,他們都說希望父母多關心自己,理解自己,多給孩子一片自我空間。我覺得要想建立和諧的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光要求家長是不能解決問題,孩子們身上也存在著問題,家長也有對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家長們都承認自己有過偷聽,偷窺孩子隱私的問題,並都承認這是不對的。但均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越來越成熟,想獨立,不願受管束,做家長的不想讓孩子誤入歧途,急切地想了解孩子們的思想動向,才採取這種種不妥的手段。他們都想同孩子們好好談談,但受時代的影響,兩代人根本無法溝通,往往是家長三句話以後,孩子就摔門而出。
聽了孩子和家長的話,我陷入沉思。我覺得,家長和孩子不能互相了解並非全是一方的錯,雙方都應負責。如果大家能換位思考一下,就會感受到雙方心情。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值得理解,但孩子對自由的渴望,對豐富多彩的青春的追求也不容忽視。家長不能為了子女成才而將他們扼殺在自己的思想中,而孩子也不應過分追求自我,而忽視了家庭條件和父母感受。
理解是化解誤解的一劑良葯,它會融化父母與孩子之間僵持的代溝。作為孩子,我們要懂得理解父母,心平氣和,耐心地與父母談話,試著理解父母,試著說服父母理解我們,生活中有了理解,才會感受到和諧與美麗!
用感恩的心去對待家人,朋友以及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們吧!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理解我們的父母;讓我們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去體諒我們的父母;讓我們懷著一顆小徑的心去報答我們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