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電影為何「微效果」——家居建材微電影之殤
很多企業做品牌,從傳統的「自古華山一條道」——必須央視投廣告,轉向了輕盈快捷、門檻不高、費用不高的微電影領域。
微電影是多指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相對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視頻」短片(從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內容多樣,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企業之所以青睞微電影,是因為微電影與品牌的結合,可以通過故事化、情節化的內容,全面展示品牌的
內涵和訴求,突破了常規電視廣告的限制,實現與消費者深層次的互動溝通,與消費者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從而帶動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甚至忠誠度的提升。
企業做的微電影,筆者認為,消費者有四種反應。第一種反應就是看到一半,「靠,是廠家廣告,坑爹啊!」沒看完就關了;第二種反應是勉強看完了,覺得很爛,嗤之以鼻,內容看完就忘記了,也絕對不會去看第二遍;第三種反應是看完了,記住了,但還沒有沖動到去轉發給其他人;第四種情況就是看完了,記住了,而且有強烈的沖動去分享、轉發給自己的朋友和其他人。對於第四種情況,是很多企業做微電影都想達到的最佳境界,也就是江湖上傳說的「病毒營銷」。最經典的和值得稱道的就是網路的病毒營銷視頻了。
筆者,在微電影這個名詞誕生之前,就在09年從事過企業品牌通過視頻「病毒營銷」的品牌營銷實踐,親自策劃和發布了《阿諾受虐辛格》——中國家居建材行業首部生活喜劇。雖然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也有了些傳播效果,這部系列「微電影」還是沒有達成筆者的預期效果。最近,又看到很多家居建材企業都在看好微電影,相繼推出了如依諾維紳的《失眠城市》,特別是陶瓷行業扎堆出現的《激情森活》、《觸動愛》、《愛依諾》、《讓瑪緹飛》等系列微電影的出爐。
坦白地講,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的效果確實是差強人意。企業做微電影的目的,是「以微知著」,微電影建立大效果,從而達到對品牌建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筆者認為,所有企業的微電影都沒有達到預期「大效果」,而是相反的「微效果」——如果有哪個企業不服的話,時間可以說明一切問題。看看過個兩三年,消費者還會不會再想到和提到企業做的微電影,這是檢驗企業微電影效果的最簡單和有效的手段。
為何家居建材行業的微電影只有「微效果」呢?筆者認為,還是內容上有硬傷。要做出能有「病毒營銷」效果的微電影,縱觀中國的微電影市場,可以走兩條路線。一是「胳肢窩」路線,也就是讓觀眾看了能發笑的那種類型,也就是網上慣有的惡搞類的路線。代表人物是胡戈。其最新的為企業做的幾只微電影如「咆哮私奔諜戰劇」等還是延續了這種風格;二是打動「淚腺」,走情感路線,通過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通過動人的情節,引發消費者強烈的情感和精神共鳴,從而征服消費者,達成消費者「病毒式」自傳播的目的。最典型的微電影案例就是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和百事可樂賀歲片《把樂帶回家》。
家居建材行業企業最近出品的微電影,也基本遵循這兩條路線。但影片內容都是浮光掠影、浮皮潦草,創意一般,故事平淡,即成不了逗消費者發笑的「癢癢撓」,也成不了重磅「催淚彈」,所以只有作用不大的「微」效果。
而且筆者發現,所有家居建材企業的微電影基本都患上了早「瀉」症,產品信息和品牌信息總是按耐不住地要盡早「傾瀉」出來,唯恐微電影的錢白花了。這點要向台灣大眾銀行的系列微電影學習和致敬,如《夢騎士》、《母親的勇氣》,在片尾最後才出來品牌的信息,但消費者記憶反而是那麼地深刻。這才真正是品牌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環境下,筆者相信,越來越多的家居建材企業會嘗試「微電影」這種新營銷手段。對於家居建材行業企業來講,品牌的建設,沒有捷徑,微電影,不可能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品牌神器!雖然,微電影的門檻不高、費用不高,但它對創意的要求很高很高!微電影絕不是企業品牌視頻化了的一篇軟文!而是能軟化消費者心靈的一篇視頻檄文!
②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微電影
汝影網站收錄了很多好看的微電影,最新,最熱門,加上最有創意的影評,這個微電影網站很有意思了。比如《絕世高手》、《夢騎士》、《Mian is 佟麗婭》,這些都很不錯。網路:汝影 就可以進去他們的官網了
③ 你看過哪些優秀的國產微電影
其實我最忘不了的優秀的國產微電影就是我要進前十了。
這是一個大四學生的畢業作品,但是他真的告訴了我們很多東西,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學習倒數第一的男孩子因為喜歡年級組第二的女孩子,然後和她一起努力學習,最終考進班級前十的勵志古詩,其中有了愛情,親情,還有艱苦奮斗的精神,都讓我為之感動。
希望以後的我可以真正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④ 哪裡有經典好看的企業微電影
凡客誠品《Not At All》:見證真實
凡客誠品的營銷手法是很多品牌效仿的楷模。凡客走的一直是明星路線,從韓寒、王珞丹到黃曉明、李宇春,無不是萬眾矚目、粉絲眾多。明星與「凡客」本是鴻溝難越的兩類人,但難得的是,凡客的作品中總能找到相通點,從引發更多大眾的共鳴,並提供了極大的互動參與空間。這在黃曉明的微電影廣告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黃曉明當然是大明星,但微電影中的一句「我不是演技派,Not At All,我是凡客」,迅速拉近了他與平凡之人的距離。黃曉明的演技和英語發音(將「Not At All」念成「鬧太套」)曾經被很多人笑話。正是這份自我否定、自我調侃,讓人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真實、勇氣與勤奮。
這部廣告片儼然成為了一部勵志電影,不僅極大地進行了品牌傳播,更泯除了大眾對一位明星的固有嘲貶,這不是傳統廣告片能做到的。
諾基亞N9《不跟隨》:選擇抵抗
諾基亞這一年來的表現真的是讓人慾說還休。在市場上,諾基亞被蘋果iPhone和各種安卓手機攻城拔寨,份額急劇縮水;在口碑上,諾基亞在微博上一度淪落為「抗摔」機型的不二代言人。
對於消費者而言,與傳統功能手機最大的不同在於,智能手機絕不僅僅只是一個通訊工具,它早已成為體現時尚、體現品味的象徵。在iPhone、安卓手機成為時下潮流的背景下,諾基亞最深刻的問題就在於現有用戶由於品牌失勢帶來的失落感,以及對未來的信心無力。
《不跟隨》則是諾基亞漫長的衰敗軌跡中難得的亮點。「如果忍耐算是堅強,我選擇抵抗;如果妥協算是努力,我選擇爭取。」與其說這是片中范爺(范冰冰)的台詞,不如說這是掙扎中的諾基亞不服輸的呼聲。整部片子不乏時尚元素,又充滿了力量感,既撫慰了現有用戶,拉起了與iPhone不同的潮流路線,又體現出諾基亞帝國反擊戰的堅定信念。
「我能經受得住多大詆毀,就能擔得起多少贊美。」與微軟聯姻的昔日王者的未來精彩仍值得期待,至少這部微電影近乎完美地傳達了這一信息。
金山毒霸《回家》:守護溫情
殺毒軟體雖然不可或缺,但畢竟與網民的互動較少,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硬邦邦的技術專家形象,使人難以接近。而金山毒霸剛剛製作的一部微電影則反其道而行之,大打溫情牌,給殺毒軟體賦予了飽滿的情感色彩。
金山毒霸微電影《回家》以春節買車票回家為主題,瞬間點燃了國人關於春運的記憶。在此主線之下,片子還穿插了身處兩地的一家人難以割捨的親情戲,那個為了兒子及時回家過年排隊買車票的慈父形象,深深撥動了億萬遊子內心最柔軟的心弦。金山毒霸網購不被騙、網購車票不會被釣魚的形象也隨之深入人心。
殺毒軟體不像QQ、微博等業務擁有很強的用戶粘性,使用殺毒軟體選擇A或者選擇B,對消費者來說沒有多大區別,因此,為了留住用戶,殺毒軟體只有做到更加貼合用戶體驗,最好是建立情感紐帶。金山毒霸《回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殺毒軟體,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殺毒軟體。
支付寶《知託付》:信守承諾
阿里系的營銷高水準一直是業界公認的,只是這次支付寶的微電影《知託付》卻是徹徹底底的返璞歸真。它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挑擔為生的「棒棒」身上的真實故事,真實得甚至有點太「底層」。
但正是這個沒有絢麗畫面、沒有跌宕起伏情節的故事給了我們最深的感動和震撼:做人要信守承諾,說到要做到,即使生活在底層,即使壓力山大。
誠信,原本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准則,然而如今卻是最值得呼籲的珍貴品質。誠信也是支付寶作為第三方在線支付廠商最重要的企業價值和文化。老老實實講好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最大的誠意。
⑤ 誰知道有一個廣告是五個老男人,在晚年去騎車的那個視頻,在哪裡下載啊
台灣大眾銀行公益廣告《夢騎士》,台灣奧美廣告出品。去年的這個時候,一則名為《母親的勇氣》的廣告感動了我們。今年奧美再次發力神作《夢騎士》,根據台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真實故事改編,這個民間團體專門協助老年人完成獨自不可能完成之遺願。廣告播出時其中有兩位老人相繼離開人世。在車頭掛上妻子年輕模樣的照片,背後背著已經去世好友的遺像,向著大海和紅日飛弛而去,英雄不老。
如果生命是條單行道,為什麼81歲的他們,不在終點,而在起點?81歲能否還有做夢的勇氣?人為什麼活著?為了思念?為了活下去?為了活更長?還是為了離開?5個台灣人平均年齡81歲,6個月准備,環島13天,1139公里,只為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夢」。背景音樂是來自chage & aska的《on your mark》,悲哀啊……中國人一直活在一個沒有夢想的世界,看到這群給力的老男人,我們情何以堪……
http://bbs.ly.shang.com/read-htm-tid-3126632-page-e.html
⑥ 有什麼好的創意的廣告微電影,要精品,像益達廣告那樣的,一系類的。
《嘻哈四重奏》就是綠茶的廣告啊 到微電影吧去看看吧 我的名字
⑦ 勵志微電影《夢騎士》 人為什麼活著,為了夢想
人在活著狀態的時候必定會想到的幾個問題,比如「宇宙是什麼?有多大」,「世界是怎麼產生的」,「我是誰?你是誰?為什麼有你我之分」等等這些看似無聊卻
又誰都思考過卻又無法想透的問題。從古至今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模型,有上帝創世,有真主創世,有梵天夢世,有一切皆空,有一切皆無,無論是那種宗教都是
圍繞這個何生何為何滅的疑問而發,讓人難以理解和如此的神秘。在此文中「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來解釋這一問題,希望和每一個思索這些問題的朋友們進行討論。
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中,淺藍色的地球是惟一一顆布滿了生命的星球,在它的高山、海洋、森林、藍天、兩極,活躍著近二百萬種生命,它是當之無愧的
生命樂園。可是,生命為什麼這樣鍾愛地球呢?
盡管目前學術界還無法准確地給生命下一個定義,但生命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它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能夠自我復制;二是能夠新陳代謝。這兩種活動的進行,都需
要能量,就動物和植物而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
如果行星距離太陽過遠,比如冥王星,接受到的太陽光芒極少,彷彿傳說中的陰曹地府,生命由於得不到足夠的能量而無法生存;如果行星距離太陽過近,比如金
星,接受到的太陽光芒極多,白天黑夜的溫度都在400攝式度以上,就像神話中的煉獄,生命也難以生存。
地球距離太陽既不太近,也不太遠,接受的光照適中,植物可以自如地利用太陽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儲存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當素食動物吃植物時,這種被儲存
的能量便到了素食動物體內,當肉食動物吃素食動物時,能量又到了肉食動物體內……就這樣,是太陽的光能開動了地球上動物和植物的生命機器,使動植物子孫興
旺、生生不息。
地球上適宜的溫度,是生命活動必需的。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是通過新陳代謝供給的,而過冷或過熱的環境都不利於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植
物才能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
地球有大氣層保護,這對於棲息在它上面的生命而言,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大氣層擋住了來自宇宙空間的強烈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傷害;大氣層擋
住了大部分撞向地球的隕石,地球表面才沒有像月球表面那樣坑坑窪窪;大氣層就像一床厚厚的棉被,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陽光不會散發到太空中去,地球上的溫
度才不會劇烈變化;假如沒有大氣層保護,地球上就不會有刮風下雨,也不會有江河湖海,地球將是一個死寂的荒涼星球。
地球上有繁榮的生命,這與它是一顆岩石星球也不能截然分開。地球的核心是融融的岩漿,岩漿的主要成份是鐵。在地球自轉過程中,鐵質核心產生了強烈的磁場。
這種磁場包繞著地球,保護著地球。當太陽風暴,也就是來自太陽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向地球猛烈襲來時,這種包繞著地球的磁場把它擋在了太空,從而保護了地球
上的生命。
對於生命而言,地球上的條件可謂得天獨厚。然而在浩淼無垠的宇宙中,太陽系只不過是滄海之一栗,太陽不是茫茫太空中惟一的恆星,地球難道就是茫茫星海中惟
一有生命居住的行星嗎?
地球的原始水環境使地球上有了有意識的物體,經過漫長的演變以及一些環境因素,水生生物開始在陸地生息,以至到恐龍的鼎盛時期,由於小行星的撞擊使大多數
的物種滅絕(目前支持率最大的解釋)約有99%,使一些先天弱小的生物有了發展的機會,在經過漫長的時間猿猴進化,有了一些智慧,經年的累積才有了現在的
知識.漫長的歷史,還有現在暫時主宰地球的人類。
由於在此回答有限,你可以點擊九天靈舍頭像 >> 查看看多資料,裡面有郵件可以聯系,把非公開資料發給你。
⑧ 求視頻求一部微電影
飛越老人院 張揚導演拍的 好像是12年的片
⑨ 最近幾個月有什麼好看的微電影
嘻哈三部曲、夢騎士、。。。。這類最新的有太多了,汝-影-網 最近都在這看
⑩ 求大家推薦一部好的電影,,微電影也可以,,,,不喜歡打打殺殺的
法國微電影《調音師》
開放日展映影片《零》
戛納獲獎微電影《符號》
微電影《交易》
第一人稱微電影《鴛鴦大盜》
心理懸疑微電影《被隱藏的數字》
感人微電影《夢騎士》
感悟人生短片《最後三分鍾》
創意科幻動畫《白寡婦行動》
感人親情微電影《愛不停燉》
2011最佳電影短片提名《the crush(情竇初開)》
韓國高能科幻動畫短片《Johnny Express》
溫情創意定格動畫《兔子和鹿》
科幻懸疑微電影《第三封信》
蓋里奇作品《走向傳奇》
戛納獲獎短片《六塊五超人》
動畫短片《回憶積木小屋》
Parallel Lines短片大賽大獎作品《瓷獨角獸》
融盛達典當傳奇愛情廣告《典藏的故事》
暖心勵志音樂短片《信,寫給15歲的自己》
青春治癒愛情微電影《傷心料理》
無限循環懸疑科幻短片《Mouse-X》
厄瓜多神展開喜劇短片《買套記》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衣櫃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