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荷蘭豬能不能吃西瓜
荷蘭豬一般指豚鼠。荷蘭豬能吃西瓜。但是不能吃的過多,容易消化不良。
豚鼠(學名:Cavia porcellus)又名天竺鼠。豚鼠是無尾嚙齒動物,身體緊湊,短粗,頭大頸短,它們具有小的花瓣狀耳朵,位於頭頂的兩側,具有小三角形嘴。四肢短小,作為選擇育種的結果,存在20種不同表型的毛發顏色,並且存在13種不同的表型毛發質地和長度。
溫帶陸生夜行性動物,取食葉子,根和塊莖,水果,花卉。具有社會性,可群居。圈養壽命平均為8年。
Ⅱ 80後小時候的動畫片
樓上應該是90後...
[轉貼]找回失去的童年(80年代的動畫片大全)
我在一個BBS上看到了這篇文章,突然覺得自己又回到了5、6歲的時候,勾起了很多美好
的回憶。——看看你還記得多少?
P.S.:帖子題目是我自己加的
********************************************
80年代的動畫片大全(吐血之作,24K真金)
80年代的動畫片種類多多,更重要的是內容和藝術性都很好。下面分門別類說一說,如
果不 全,希望大家補充。
我國的動畫片
必須說的是我國的動畫片藝術性很強,而且別有特色。《大鬧天宮》大家都看過吧,里
面的繪畫和著色非常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媽媽》的水墨畫畫法堪稱有中國特色
的動畫片,並且影響了早期日本的動畫片(例如《聰明的一休》)另外,那個時候的歌曲
出奇的好聽,這是後話,不提。
另外那時的動畫片教育性很強:《雪孩子》教育我們要舍己為人,《小馬虎》教育我們
要仔細,《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年的動
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大林和小林》:夢中經常想起它。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黑貓警
長有五集,分別是《夜襲搬倉鼠》《食猴鷹》(原名不是這個)《偷紅土的小偷》《吃丈
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實行第一套作戰方
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食猴鷹一開始還趾高氣揚「這該該該該死的貓」
;到了最後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這是本人小學時候被女同學「欺
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
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
。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大字——請看下集—
—真是酷閉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
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
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
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
《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
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
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
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另外還有好幾部,大家想想
吧。
《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龍人》#:「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它是誰?「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出來了。這個
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察金明
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飲、火柴的制
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艦隊。絕對棒絕對棒
的科普片。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知為什麼,我最喜歡臭球。不過
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
」,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然後就是...真是
,真是...
《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打死。
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旗旗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旗手,不
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廚師是小瓷豬,小老鼠是旗手,然後小兔子是醫生,電動狗是船
長,機器人是大副,橡皮鴨子,洋娃娃,還有大木象...看了動畫片才知道船上面的職務
,知道什麼是「旗語」。評價嘛,一個字——精製!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
旗旗號巡洋艦的歌 ——「拉響風的汽笛...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
... 拐個彎: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
?我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三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七
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能揭開這
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的宣傳片的插曲
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被盜了
」。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我們愛科學》雜志還連載過
。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大家養
成好習慣。
《大盜賊》:「我是個大盜賊,什麼也不怕...」
比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廈》《藍皮鼠和大臉貓》《皮皮魯和魯西西》《
小蛋殼奇遇記》
註:#表示非動畫,是人演的。
單集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三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是齊白
石先生的原畫!!!快去看啊!
《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老
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那外個國的壞
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英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鑰匙,
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
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嶽奇童》:老版的《寶蓮燈》,上集——因為導演去世了,所以沒有下集...而且據
說,電影廠著火,下集還沒來得及播就葬身火海了...聽到這消息,我神傷了好久。我說
,大家聯合上書,讓電影廠重拍吧.
《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現在也
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可是,我的膽
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三日的歌,一個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
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
,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開心,開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配音和畫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覺,我語言乏
力,實在沒法稱贊它。我只是想說:讓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錢可以買回過去的時光,
我願意傾家盪產去看《九色鹿》。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
~—— 」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中國化
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議大家在入土
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那就火
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太棒了,任何
語言任何文字都沒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人參果》:不說了。
《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沒吃
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小哥
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開到建築工地,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過風格
跟別的不太一樣,倒是有點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功。
《驕傲的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三個和尚紅黃藍三原色的搭配,因為簡單,所
以美麗。
《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摔香爐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廣播體操練習
者看三遍寫出觀後感。
《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
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前年謊言,徹底推翻」。
《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三隻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賣杏》:「賣信(杏)-來!賣信(杏)-來!」一個看過無數次的好片子。
《鷸蚌相爭》:剪紙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牆了。
《長發妹》:美麗的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
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小紅臉和小藍臉》: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狸...」
朗朗上口。
《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憐的哭喊:「老爺爺~~」。那個穿日本軍旗的傢伙應
該學習學習再學習!
《咕咚來了》:咕咚來了的郵票現在漲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社會主義好,社會主
義好,就是好來就是好。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
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母雞搬家》:誰看過?講三隻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原來是
貓叫的呀。
《刺蝟背西瓜》:剪紙片。
《大名府》:梁山好漢!
《小鈴鐺》:五六十年代的,屬於木偶和真人合拍的,我媽媽很喜歡看的。
《小鈴鐺續集》:八十年代拍的,講的是一個木偶私自跑出來玩發生的故事。故事講了
很多木偶,動畫片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
《老鼠嫁女》:「小呀么小白鼠乖乖的跟我走住進我的窩...」
《鹿鈴》:小鹿跟鹿媽媽鹿爸爸在一起,碰到了老鷹,就分散了,被一個跟爺爺住在一
起的
小姑娘救了,小姑娘在小鹿的脖子上掛了一個鈴鐺...
《龍牙星》:很美的故事...
《蝴蝶泉》:很經典的純音樂動畫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不過仍然非常動人。
《山水情》:號稱中國近十年動畫片之最。該片融入了中國的道家師法自然、與世無爭
思想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傑出的水墨技法與古琴技藝無不出自大家之手。折服無數
中外人士。絕對可以作為劃時代的見證。
《勞動最光榮》:「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
《奇怪的球賽》:一場冰球賽,撒野撒野王國暗指的是誰?呵呵...
《孔雀的焰火》:畫面極美,說的是一隻小孔雀和藍孔雀,綠孔雀比美的故事,小孔雀
很善良,樂於助人...
《驕傲的小公雞》:黑白的。
有部片子是說一隻老鼠希望變成貓,變了以後又想變別的...變來變去最後又變成老鼠哦
!我還記得它變成豬的時候還唱了首狂搞笑的歌:「當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當
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吃吃那個睡睡,羅哩洛哩羅...」
還有《狐狸拔牙》《七色花》《狐狸送葡萄》《狼來了》《小馬過河》《獵人海力布》
《水鹿》《鷸蚌相爭》《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
》《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就不一一介紹了。
Ⅲ 豬豬俠西瓜
破婆婆
Ⅳ 求助:列舉上世紀70~90年代的動畫片名稱,多多益善!
我無語...
唐老鴨與米老鼠》《鐵臂阿童木》《藍精靈》《忍者神龜》《巴巴爸爸》《花仙子》《七龍珠》《機器貓》《聰明的阿凡提》《神筆馬良》《丁丁歷險記》《聰明的一休》《黑貓警長》《變形金剛》《鼴鼠的故事》《葫蘆兄弟》《恐龍克塞號》《小龍人》《三毛流浪記》《濟公鬥蟋蟀》《布雷斯塔警長》《奧特曼》《北斗神拳》《希瑞和希曼》《聖鬥士星矢》《美少女戰士》《舒克和貝塔》《皮皮魯和魯西西》《邋遢大王》<夢幻寶石><魔神壇鬥士><鬼神童子><美國特種部隊><少年金米>好像有一個賽車手的動畫,記不起名字了.<小巫仙>就是那個:小巫仙,小巫仙,法力無邊.還有一個<降魔勇士><太空堡壘三部曲>. >.<忍者神龜>.<宇宙騎士>.<六神合體>.《聰明的一休》《大白鯨》.《丹佛,最後的恐龍》.《怪鴨歷險記》就是那個吸血鬼的鴨子<桃太郎>
<貓怪麥克> 小飛龍》《西域奇童》《鏡花緣》《海底小精靈》《漁盆》《三眼神童》《拇指姑娘瑪婭》《神探加吉特》《摩登原始人》《九色鹿》《魔神壇鬥士》《魔神英雄—神龍鬥士》
http://bbs.xfnow.com/forumdisplay.php?fid=51&filter=0&orderby=dateline&page=4
曉風製作組[中國][動畫]國產系列
挨頁往後找,所有小時候看過的國產動畫片全有.我都下了,一共17個種子好象,希望幫你回憶童年的說
0年代的動畫片大全之中國篇
80年代的動畫片種類多多,更重要的是內容和藝術性都很好。下面分門別類說一說,如果不全,希望大家補充。
我國的動畫片
必須說的是我國的動畫片藝術性很強,而且別有特色。《大鬧天宮》大家都看過吧,裡面的繪畫和著色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媽媽》的水墨畫畫法堪稱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片,並且影響了早期日本的動畫片(例如《聰明的一休》)另外,那個時候的歌曲出奇的好聽,這是後話,不提。
另外那時的動畫片教育性很強:《雪孩子》教育我們要舍己為人,《小馬虎》教育我們要仔細,《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單集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三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是齊白石先生的原畫!!!快去看啊!
《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老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那外國的壞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英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鑰匙,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現在也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可是,我的膽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三日的歌,一個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開心,開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我語言乏力,實在沒法稱贊它。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中國化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議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人參果》:不說了。
《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沒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小哥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過風格跟別的不太一樣。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功。
《常勝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
《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功練習者看三遍寫出觀後感。
《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
《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三隻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鷸蚌相爭》:剪紙片。
《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牆了。
《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小紅和小藍》: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狸...」朗朗上口。
《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母雞搬家》:誰看過?講三隻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是貓叫的。
《刺蝟背西瓜》:剪紙片。
《大名府》:梁山好漢!
另外還有《水鹿》《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年的動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黑貓警長有五集,分別是《一隻耳》(原名不是這個)《食猴鷹》《偷紅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實行第一套作戰方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到了最後食猴鷹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這是本人小學時被女同學「欺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字——請看下集——真是酷閉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尤其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另外還有好幾部,大家想想吧。
《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出來了。這個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察金明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飲、火柴的製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艦隊。絕對棒絕對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過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然後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打死。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七七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廚師,不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七七號巡洋艦的歌——「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
拐個彎: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我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三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七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能揭開這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的宣傳片的插曲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被盜了」。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我們愛科學》雜志還連載過。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大家養成好習慣。
註:#表示非動畫,是人演的。
==================
附:70年代的動畫片,誰看過?誰要是看過我服了他!
《奇怪的球賽》:一場冰球賽,不過好象是反蘇修的。
《兩張布告》:與白匪斗爭的故事。
《歌聲飛出五指山》:木偶劇,紅軍的故事。
《西瓜炮》:小刀會OR太平軍?
《小白鴿》:——解放軍的信鴿。
《奇怪的病號》:——狡猾的菜青蟲。
《象不象》:大象象不象?
《蘆盪小英雄》:類似於雞毛信的故事。
《山羊回了家》:雷鋒精神的體現。
《戰旗似火》:講「農業學大寨」的動畫片。
《出發之前》:上山下鄉的故事。
《兩只小孔雀》: 西雙版納的傣族紅小兵與孔雀的故事。
《火紅的岩標》:藏族人民深切悼念毛主席。
《畫廊一夜》:鮮明的階級斗爭色彩呀!哈哈。
《主課》:階級斗爭!
《渡口》:階級斗爭!
《長在屋裡的竹筍》: 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
《樹苗》:樹苗在集體的果園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駿馬飛舞》:抓住反革命分子!
《大潮汛之夜》:大潮汛,大批判!
《帶響的弓箭》:抓住「北極熊」!
還有——《大櫓的故事》《東海小哨兵》《小八路》《萬噸水壓機戰歌》《放學以後》《試航》《金色的大雁》
60年代的動畫片:
《我們愛農村》《南方少年》《李科長巧難炊事班》《湖上歌舞》《紅領巾》《小林日記》《四點半》《冰上遇險》《牧笛》《黃金夢》《孔雀公主》《金色的海螺》《集體有餘》《畫像》《一條絲腰帶》《一棵大白菜》《小溪流》《紅雲崖》
Ⅳ 為什麼下載了西瓜瀏覽器還是看不了豬豬網頁的電影啊
推薦QQ瀏覽器,現在版本升級後,有了一鍵登錄的功能,可以直接上QQ、空間、微博。這樣就方便多了,並且採用了多線程的架構,讓每一個網頁都在獨立線程中運行,互不影響,速度更快。運行穩定 系統優化的性能體驗,更好的內存釋放,更強的兼容性。可以解決你在沖浪的時候帶來的煩惱。比較人性化的是現在他的主體顏色可以隨意更換
Ⅵ 和平精英豬豬在哪裡直播
截止至2021年11月5日在西瓜視頻直播。
豬豬直播生涯比較坎坷,停播過一段時間,復播後各方面數據下滑非常嚴重,經常有不想開直播的想法,還好自身情緒調整的比較快,直播風格也比較受人喜歡。
《和平精英》游戲簡介
《和平精英》是由騰訊光子工作室群自研打造的的反恐軍事競賽體驗類型國產手游,該作於2019年5月8日正式公測。
該游戲採用虛幻4引擎研發,沿襲端游《絕地求生》的玩法,以及前作《絕地求生:刺激戰場》與《絕地求生:全軍出擊》的運營模式,致力於從畫面、地圖、射擊手感等多個層面還原原始端游數據,為玩家全方位打造出極具真實感的軍事競賽體驗。
Ⅶ 找80後以前那年代看的一部日本動畫片,男主人公叫土豆,記得名字的告訴我,我要去懷念的看哈
80年代的動畫片種類多多,更重要的是內容和藝術性都很好。下面分門別類說一說,如果不全,希望大家補充。
我國的動畫片
必須說的是我國的動畫片藝術性很強,而且別有特色。《大鬧天宮》大家都看過吧,裡面的繪畫和著色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媽媽》的水墨畫畫法堪稱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片,並且影響了早期日本的動畫片(例如《聰明的一休》)另外,那個時候的歌曲出奇的好聽,這是後話,不提。
另外那時的動畫片教育性很強:《雪孩子》教育我們要舍己為人,《小馬虎》教育我們要仔細,《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單集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三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是齊白石先生的原畫!!!快去看啊!
《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老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那外國的壞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英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鑰匙,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現在也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可是,我的膽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三日的歌,一個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開心,開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我語言乏力,實在沒法稱贊它。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中國化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議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人參果》:不說了。
《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沒吃桃子,少了桃子...」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小哥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過風格跟別的不太一樣。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功。
《常勝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
《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功練習者看三遍寫出觀後感。
《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
《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三隻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鷸蚌相爭》:剪紙片。
《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牆了。
《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小紅和小藍》: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狸...」朗朗上口。
《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母雞搬家》:誰看過?講三隻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是貓叫的。
《刺蝟背西瓜》:剪紙片。
《大名府》:梁山好漢!
另外還有《水鹿》《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年的動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GOOD。早期的黑貓警長有五集,分別是《一隻耳》(原名不是這個)《食猴鷹》《偷紅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實行第一套作戰方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到了最後食猴鷹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這是本人小學時被女同學「欺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字——請看下集——真是酷閉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尤其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另外還有好幾部,大家想想吧。
《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出來了。這個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察金明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飲、火柴的製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艦隊。絕對棒絕對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過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然後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打死。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七七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廚師,不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七七號巡洋艦的歌——「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
拐個彎: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我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三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七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能揭開這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的宣傳片的插曲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被盜了」。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我們愛科學》雜志還連載過。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大家養成好習慣。
Ⅷ 80年代放的日本動畫片,主角長的象個鳥,是個寵物。家裡的爸爸是工程師,最後幾集有宇宙飛船。和拉瑪相會
80年代的動畫片大全(吐血之作,24K真金)
80年代的動畫片種類多多,更重要的是內容和藝術性都很好。下面分門別類說一說,如
果不 全,希望大家補充。
我國的動畫片
必須說的是我國的動畫片藝術性很強,而且別有特色。《大鬧天宮》大家都看過吧,里
面的繪畫和著色非常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媽媽》的水墨畫畫法堪稱有中國特色
的動畫片,並且影響了早期日本的動畫片(例如《聰明的一休》)另外,那個時候的歌曲
出奇的好聽,這是後話,不提。
另外那時的動畫片教育性很強:《雪孩子》教育我們要舍己為人,《小馬虎》教育我們
要仔細,《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年的動
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大林和小林》:夢中經常想起它。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黑貓警
長有五集,分別是《夜襲搬倉鼠》《食猴鷹》(原名不是這個)《偷紅土的小偷》《吃丈
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實行第一套作戰方
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食猴鷹一開始還趾高氣揚「這該該該該死的貓」
;到了最後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這是本人小學時候被女同學「欺
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
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
。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大字——請看下集—
—真是酷閉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
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
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
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
《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
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
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
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另外還有好幾部,大家想想
吧。
《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龍人》#:「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它是誰?「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出來了。這個
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察金明
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飲、火柴的制
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艦隊。絕對棒絕對棒
的科普片。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知為什麼,我最喜歡臭球。不過
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
」,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然後就是...真是
,真是...
《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打死。
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旗旗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旗手,不
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廚師是小瓷豬,小老鼠是旗手,然後小兔子是醫生,電動狗是船
長,機器人是大副,橡皮鴨子,洋娃娃,還有大木象...看了動畫片才知道船上面的職務
,知道什麼是「旗語」。評價嘛,一個字——精製!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
旗旗號巡洋艦的歌 ——「拉響風的汽笛...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
... 拐個彎: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
?我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三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七
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能揭開這
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的宣傳片的插曲
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被盜了
」。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我們愛科學》雜志還連載過
。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大家養
成好習慣。
《大盜賊》:「我是個大盜賊,什麼也不怕...」
比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廈》《藍皮鼠和大臉貓》《皮皮魯和魯西西》《
小蛋殼奇遇記》
註:#表示非動畫,是人演的。
單集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三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是齊白
石先生的原畫!!!快去看啊!
《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老
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那外個國的壞
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英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鑰匙,
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
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嶽奇童》:老版的《寶蓮燈》,上集——因為導演去世了,所以沒有下集...而且據
說,電影廠著火,下集還沒來得及播就葬身火海了...聽到這消息,我神傷了好久。我說
,大家聯合上書,讓電影廠重拍吧.
《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現在也
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可是,我的膽
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三日的歌,一個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
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
,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開心,開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配音和畫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覺,我語言乏
力,實在沒法稱贊它。我只是想說:讓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錢可以買回過去的時光,
我願意傾家盪產去看《九色鹿》。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
~—— 」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中國化
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議大家在入土
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那就火
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太棒了,任何
語言任何文字都沒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人參果》:不說了。
《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沒吃
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小哥
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開到建築工地,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過風格
跟別的不太一樣,倒是有點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功。
《驕傲的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三個和尚紅黃藍三原色的搭配,因為簡單,所
以美麗。
《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摔香爐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廣播體操練習
者看三遍寫出觀後感。
《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
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前年謊言,徹底推翻」。
《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三隻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賣杏》:「賣信(杏)-來!賣信(杏)-來!」一個看過無數次的好片子。
《鷸蚌相爭》:剪紙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牆了。
《長發妹》:美麗的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
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小紅臉和小藍臉》: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狸...」
朗朗上口。
《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憐的哭喊:「老爺爺~~」。那個穿日本軍旗的傢伙應
該學習學習再學習!
《咕咚來了》:咕咚來了的郵票現在漲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社會主義好,社會主
義好,就是好來就是好。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
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母雞搬家》:誰看過?講三隻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原來是
貓叫的呀。
《刺蝟背西瓜》:剪紙片。
《大名府》:梁山好漢!
《小鈴鐺》:五六十年代的,屬於木偶和真人合拍的,我媽媽很喜歡看的。
《小鈴鐺續集》:八十年代拍的,講的是一個木偶私自跑出來玩發生的故事。故事講了
很多木偶,動畫片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
《老鼠嫁女》:「小呀么小白鼠乖乖的跟我走住進我的窩...」
《鹿鈴》:小鹿跟鹿媽媽鹿爸爸在一起,碰到了老鷹,就分散了,被一個跟爺爺住在一
起的
小姑娘救了,小姑娘在小鹿的脖子上掛了一個鈴鐺...
《龍牙星》:很美的故事...
《蝴蝶泉》:很經典的純音樂動畫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不過仍然非常動人。
《山水情》:號稱中國近十年動畫片之最。該片融入了中國的道家師法自然、與世無爭
思想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傑出的水墨技法與古琴技藝無不出自大家之手。折服無數
中外人士。絕對可以作為劃時代的見證。
《勞動最光榮》:「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
《奇怪的球賽》:一場冰球賽,撒野撒野王國暗指的是誰?呵呵...
《孔雀的焰火》:畫面極美,說的是一隻小孔雀和藍孔雀,綠孔雀比美的故事,小孔雀
很善良,樂於助人...
《驕傲的小公雞》:黑白的。
有部片子是說一隻老鼠希望變成貓,變了以後又想變別的...變來變去最後又變成老鼠哦
!我還記得它變成豬的時候還唱了首狂搞笑的歌:「當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當
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吃吃那個睡睡,羅哩洛哩羅...」
還有《狐狸拔牙》《七色花》《狐狸送葡萄》《狼來了》《小馬過河》《獵人海力布》
《水鹿》《鷸蚌相爭》《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
》《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就不一一介紹了。
志向不過是記憶的奴隸,生氣勃勃地降生,但卻很難成長。
Ⅸ 90年代後的國產動畫片有哪些
1990年 我錯了.騎牛難下 錢家幸 上海美影廠 動畫
1990年 鹿和牛 鄒勤 上海美影廠 木偶
1990年 小釘子 詹同 沈壽林 上海美影廠 動畫
1990年 孤獨的莉里 方潤南 薛梅君 上海美影廠 動畫
1991年 眉間尺 凌紆 上海美影廠 木偶
1991年 智斗烏鴉 胡進慶 吳雲初 上海美影廠 剪紙
1992年 誰怕誰 浦家祥 陸成法 上海美影廠 動畫
1992年 大氣球 吳雲初 上海美影廠 剪紙
1992年 十二隻蚊子和五個人《OK》 馬克萱 錢運達 上海美影廠 動畫
1993年 小黃鼬的故事 劉書衛 上海美影廠 動畫
1994年 胡僧 陸成法 上海美影廠 木偶
1995年 西遊漫記 上海美影廠 動畫
國產動畫片精彩盤點:
80年代的動畫片種類多多,更重要的是內容和藝術性都很好。下面分門別類說一說,如果不全,希望大家補充。
我國的動畫片
必須說的是我國的動畫片藝術性很強,而且別有特色。《大鬧天宮》大家都看過吧,裡面的繪畫和著色非常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媽媽》的水墨畫畫法堪稱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片,並且影響了早期日本的動畫片(例如《聰明的一休》)另外,那個時候的歌曲出奇的好聽,這是後話,不提。
另外那時的動畫片教育性很強:《雪孩子》教育我們要舍己為人,《小馬虎》教育我們要仔細,《叄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等等等等,
連續劇和系列劇有: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的說,再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前幾年的動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大林和小林》:夢中經常想起它。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黑貓警長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黑貓警長有五集,分別是《夜襲搬倉鼠》《食猴鷹》(原名不是這個)《偷紅土的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貓鼠》。第二集中圍剿食猴鷹的戰斗最激烈—— 「實行第一套作戰方案...神槍手掩護...佔領制高點...」。食猴鷹一開始還趾高氣揚「這該該該該死的貓」;到了最後被剃光了,說了一句「我是賊,我該死」,這是本人小學時被女同學「欺負」的時候的認罪語。另外,大象河馬需要吃紅土(那個時候俺到了動物園還要找紅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還有吃貓鼠的存在,長知識啊。尤其是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大字——請看下集——真是酷閉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實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麼稱贊都不為過。陶陶是一隻兔子,比兔子羅傑可強多了。
《看不見的朋友》講陶陶對著山谷說話——「你對別人友好,別人也對你友好;你對別人沒禮貌,別人也對你沒禮貌」,挺有教育意義的。
《雪孩子》讓人潸然淚下,講雪孩子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變成了白雲,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雪孩子一邊滑雪一邊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個美字了得!
《葫蘆兄弟》:本事各異的七個葫蘆娃,大家都知道。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只是記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龍人》#:「我頭上有犄角,我身後有尾巴」它是誰?「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雖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出來了。這個片子的想像力很是驚人,不像是孩子寫的。
《小靈通》#:二十集,我沒看全,但是我有書(是葉永烈先生寫的,他的博士警察金明是我的兒時偶像)。第一集是中央電視台,後來講郵票、自來水、煤氣、冷飲、火柴的製造,講塑料博覽會、玩具博覽會、航模製作等等,最後一集是北海艦隊。絕對棒絕對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不知為什麼,我最喜歡臭球。不過99年砸美國使館的時候,據說北航的兄弟們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北理工的弟兄們也應和「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然後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長篇動畫,比較晚。
《孫悟空叄打白骨精》:跟西遊記寫的不一樣,孫悟空從花果山回來才把白骨精打死。當初我是在電影院里看全的,旁邊一些大人也都伸著腦袋看。
《旗旗號巡洋艦》: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誰還記得?裡面有一隻小耗子是廚師,不過被誣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著,竟然想起了旗旗號巡洋艦的歌——「拉響風的汽笛...七七號已開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拐個彎:當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間》大家記否?我的表姐當年就喊鞠萍姐姐,現在她的寶寶叄歲了,還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歡《七巧板》里的學學做做欄目和《天地之間》的主題歌「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誰能揭開這些奧秘,必會變的聰明無比...」最奇怪的是幾年前清華大學要保送生時的宣傳片的插曲和背景音樂就是《天地之間》?!?!?!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
《動物王國盜竊案》#:全是動物演的,開始時猩猩博士撅著嘴說「發電站的金軸被盜了」。還有猴探長、狗熊局長。想起來了嗎?
《琴島和海爾》:海爾公司的贊助片,當初只拍了幾集,《我們愛科學》雜志還連載過。現在又拍了,不過名字叫《海爾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見了》《牙齒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大家養成好習慣。
比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廈》《藍皮鼠和大臉貓》《皮皮魯和魯西西》《小蛋殼奇遇記》
註:#表示非動畫,是人演的。
單集的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叄豐,中國卡通界的達摩,開山鼻祖。據說是齊白石先生的原畫!!!
《漁童》: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老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漁盆是我們國家的)。漁童忍無可忍,終於教訓了那個外國的壞傢伙。典型的中國畫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戰猴王)》:不是外國的丁丁,是中國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鑰匙,用科學技術打敗了孫悟空。挺古老的,估計記得的人不多。
《老狼請客》:你要是沒有看過, 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吃雞」我最喜歡聽了。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嶽奇童》:老版的《寶蓮燈》,上下集。
《小黃鸝學唱歌》:經典!也是典型的中國派畫法,可惜現在很少了;歌也不錯,現在也很少有了。講小黃鸝練膽子學唱歌的故事:「小黃鸝,你唱的很好啊」「可是,我的膽子很小,怎麼辦呢」...另外其中有兩首繞梁叄日的歌,一個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麗的歌兒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來真快樂;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來真快樂...」另一首是「紅太陽,掛天上. ..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配音和畫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覺,我語言乏力,實在沒法稱贊它。我只是想說:讓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錢可以買回過去的時光,我願意傾家盪產去看《九色鹿》。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釣魚》: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動畫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國化的美術,聽聽中國化的音樂,作中國人真好。要是你沒看過,那你的人生絕對是不完整的。建議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過猴山》:裡面的老頭子跳舞時的音樂很好,什麼時候哪個舞廳里也來一段,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淘氣的金絲猴》:裡面用國畫畫的的金絲猴和大熊貓進入了不少教科書!太棒了,任何語言任何文字都沒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人參果》:不說了。
《嬌嬌的奇遇》:沒有看過《嬌嬌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熊貓百貨商店》:剪紙片,教育我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熊貓學木匠》:教育我們要仔細。「我們我們我們猴子,愛吃愛吃愛吃桃子...沒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是同時代的。
《人參娃娃》:橫里看,豎里看,怎麼看怎麼好。白白凈凈的人參娃娃叫的那聲「小哥哥」,太天真太可愛了。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走?
《醉酒》:一個卡車司機酒後行車,開到建築工地,撞了。演的次數太多了,不過風格跟別的不太一樣,倒是有點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
《蟋蟀》:《聊齋志異》里的《促織》故事,感人。
《天才雜技演員》:木偶劇,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驕傲和鄭(正)用功。
《驕傲的將軍》:一個無敵大將軍打了勝仗就刀槍入庫,結果最後被打敗了。
《叄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叄個和尚紅黃藍叄原色的搭配,因為簡單,所以美麗。
《摔香爐》:老爺爺和老奶奶摔香爐的故事,廢除迷信,崇尚勤勞。建議***練習者看叄遍寫出觀後感。
《好貓咪咪》:教育我們要「苦練殺敵本領」!另有壯膽歌「老鼠怕貓,那是謠傳,一隻小貓,有啥可怕,壯起鼠膽,把貓打翻,前年謊言,徹底推翻」。
《小鴨呷呷》:大家還記得吧。
《叄只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折紙片,好玩,好玩。
《鷸蚌相爭》:剪紙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雞叫》:小學時代看了《半夜雞叫》以後,所有姓周的同學都慘了。
《紅軍橋》:估計大家都看過。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斗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報,我最喜歡了。
《嶗山道士》:嶗山道士老唱「穿牆進去,我穿牆進去,拿了就...跑!」結果撞牆了。
《長發妹》:美麗的長發妹,美麗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沒辦法留長發啊。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小紅臉和小藍臉》:保護牙齒的故事。看了以後,現在我還是早晚刷牙。
《過河》:講小狐狸獨吞桃子結果被朋友拋棄的故事。裡面的歌「哎呀有隻壞狐狸...」朗朗上口。
《曹沖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憐的哭喊:「老爺爺~~」。那個穿日本軍旗的傢伙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
《咕咚來了》:咕咚來了的郵票現在漲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邊新事》:紅領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幾天中央六剛剛演過。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就是好來就是好。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松鼠理發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發師挺可愛的。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最後一手。
《母雞搬家》:誰看過?講叄只不同顏色的老母雞接到搬家通知...
《喵嗚是誰叫的》:講一隻從沒出過門的小狗,經過千難萬險終於知道了是喵嗚原來是貓叫的呀。
《刺□背西瓜》:剪紙片。
《大名府》:梁山好漢!
《蝴蝶泉》:很經典的純音樂動畫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不過仍然非常動人。
《山水情》:號稱中國近十年動畫片之最。該片融入了中國的道家師法自然、與世無爭思想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傑出的水墨技法與古琴技藝無不出自大家之手。折服無數中外人士。絕對可以作為劃時代的見證。
有部片子是說一隻老鼠希望變成貓,變了以後又想變別的...變來變去最後又變成老鼠哦!我還記得它變成豬的時候還唱了首狂搞笑的歌:「當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當豬當得好快活,羅哩洛哩羅,吃吃那個睡睡,羅哩洛哩羅...」
還有《狐狸拔牙》《鹿鈴》《狼來了》《小馬過河》《獵人海力布》《水鹿》《鷸蚌相爭》《假如我是武松》《金幣國游記》《斗雞》《大掃除》《眉間尺》《火童》《鹿與牛》《八仙與跳蚤》,就不一一介紹了。
Ⅹ 漁妹豬豬真實身份
趕海網紅主播。漁妹豬豬真名並沒有公布出來,只知道這是一位趕海的網紅主播,高顏值妹紙豬豬,熱愛趕海,常帶著水桶、手套、鉗子等工具徒步海邊撿貨,也會探索荒島尋找各種水坑,辛苦抽干水坑後,總能收獲各種值錢的「大貨」,豬豬曾經在城市裡生活過幾年,不過因為不喜歡那樣的生活,最後准備回去小漁村,拿起相機,以西瓜視頻創作人的身份開始屬於自己的趕海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