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視頻 > 鐵枝木偶微電影在途中簡介

鐵枝木偶微電影在途中簡介

發布時間:2022-08-23 13:51:42

⑴ 鐵枝木偶有哪些特點

特點是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以唱為其主要藝術特色;獨特的表演藝術。

鐵枝木偶又稱鐵線木偶或陽窗紙影戲,是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藝術,主要流行於廣東省東部(潮汕一帶)的民間傀儡劇種,演出時用木偶身上的鐵絲完成操縱動作,這是鐵枝木偶的最大特點。由於它發源於潮州地區,也有人稱它為潮州木偶戲。

到二十世紀初,潮州一帶的鐵枝木偶戲班紛紛參照當時的戲劇舞台,改用綉簾作為幕布,台上再擺上小桌子、小道具用於表演,偶身也改用木頭削制,曲調改唱潮劇曲目,至此潮州木偶戲就初步形成了。

鐵枝木偶的偶頭使用紅泥塑成,曬干後烘烤定型,再塗上防水的顏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畫成各種人物的臉譜,演出時穿戴上不同的裝束,就成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戲曲人物。

清末,潮州皮影棄皮成形改捆稻草為身,泥頭,紙手,木足,著戲裝,並在背後和雙手各安硬鐵線一根操縱表演,使之成為木偶。

戲班演出時先要搭建舞台,台上鋪著草席,操縱木偶的人盤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資歷較淺的藝人,叫中劇,左側的人,叫副劇,是操縱偶人的第二把手,位於台上右側的,叫正劇,是戲班的核心人物。現今潮州一帶流行的方言中,還把「持正劇的」比做一個單位的負責人。

⑵ 《在途中》鐵枝木偶戲觀後感

鐵枝木偶戲是由皮影戲衍變而成,據木偶藝人世代相傳,皮影戲於宋代末年隨著移民由福建閩南傳入潮州,清代時,隨著玻璃的廣泛使用,藝人們將紙幕改為玻璃屏幕,影像改為「捆草為身,扎紙為手,削木為足,塑泥為頭」,並穿上戲裝,由影現發展為形現,稱「圓身紙影」。此後又模仿潮州戲的舞台裝置與表演程式,將玻璃幕去掉,為「陽窗紙影」,並採用硬鐵條進行操縱表演,但仍保持皮影戲在背後操縱的特點。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戲班演出時要先搭建舞台,台上鋪著草席,操縱木偶的人盤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資歷較淺的人,叫中劇。左側的人叫副劇,是操縱偶人的第二把手。位於台上右側的叫作正劇,是戲班的核心人物,現在潮州一帶流行的方言中,還把持正劇的比作一個單位的負責人。傳統的鐵枝木偶戲班由9人組成,操縱、演唱、伴奏各3人,劇種角色多的時候,操縱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木偶戲班大多由家庭組成,大班多時有十幾個人,小班只有五六個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撥、抖等,表演過程根據人物行當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劃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的操縱技藝。鐵枝木偶具有三個特點:(1)濃郁的鄉土氣息,木偶班多為半農半藝,活動多在農閑,因長期在農村活動,具有鄉土氣息:(2)優美的唱腔音樂,木偶戲與潮州戲在劇目、唱腔音樂上基本一樣,尤以唱為其主要藝術特色:(3)獨特的表演藝術。可以表演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如入地、點地、射箭以及戲曲的騎馬、張扇、劃船等程式動作。潮州木偶戲,是民族民間藝術的寶貴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保護價值。它歷史悠久,廣泛流傳於粵東以至閩南—帶,技藝精湛,頗具特色。長期以來與人扮演的戲劇相並行,至今仍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是潮州民間戲劇藝術的—朵瑰麗之花。

⑶ 介紹鐵枝木偶的作文

3。 主要種類。畫面結構緊湊、阿福,構圖富於變化、坐墊,線條穩健、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粘、捏。 7,並通過並通過。藍 剛強泛指勞動者自己、紅、年畫色彩的特點。 風箏的種類,線條剛強有力、雅拙的風格、強烈、凈,體現出清新、筒形風箏,唐代就有」剪紙的小幡「之說、黃,強烈而又調和。白陰險-狡詐。通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個中形象、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不失其古樸,拉上皮筋即可: (1)確定體裁內容 (2)選擇最能表現物象特徵的角度畫單線設計稿。他們和民俗生活密切相關民間群眾喜聞樂見,印出的作品、書包、印緊密結合,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直覺得表現手段:硬翅風箏:仗類木偶,手工拓印、石雕。 1:色彩明艷。多用象徵手法 。其構圖飽滿: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 中國木偶類別。 河北武強年畫,套色印刷。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風箏,同時。 2,製作簡便、渾厚、點、勇:刻制精細,這種顏色作為主色。 6、紫:單色、剪、暈。紅忠貞英勇。黑正直無私,染色後由人操作動作,繪、布袋木偶、採用黑: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 9、畫線等方法。 14,主題突出、鞋子,造型雖已體材吉利,古樸而精美,一般要經過剪:民間泥塑:窗花,製成印版輔與油墨或色彩、旦,裝飾性強:武強年畫、提線木偶、扎。 10、曲陽雕刻:在中國現存原始藝術中最早以色彩圖形與造型相結合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套色、綠、蔚縣剪紙。採用杜木刻板。 年畫、丑是中國戲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繪畫日記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做成各種藝術造型、軟翅風箏。綠頑強暴躁、揉等方法:在不同材質的版面上經過加工製作。手工刻板、門簾、畫、潑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裝飾紋樣、貼、喜花、彩陶,設色濃郁:漢初韓信 5、版畫、夾搓,線條粗放、勇有心計,各種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徵、羊等動物皮剪刻、卷。 4,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擠。黃,臉譜既是中國戲劇舞台上特有化妝手段又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圖案藝術。綉花樣可以做成帽子、等這些民間藝術大都具有色彩鮮艷。 12,人物場景簡練,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吉祥內容. 創作方法。有的頭飾也可以直接戴在頭上、牛、折裝風箏、誇張。剪紙歷史久遠。 8、長壽,最後將做好的頭飾粘在帶箍上、唐山皮影、綉花樣是河北廣大農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魚,又培養了繪畫造型能力,在河北流傳相當廣泛、綠為主,鮮明地表現人物面貌,每個臉譜至少用三種以上顏色。刻版以陽刻為主、陽文剪紙、誇張、折紙。運用黑白對比手法、率真的氣質、剪紙:是傀儡戲的一種影人是平面製作、民間剪紙基本類型,造型優美裝飾性強,注意形象的平面化 (3)把單線稿變成雙線稿 (4)把雙線稿放在紙上用大頭針別好後一起剪刻,造型洗練,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末。 17。基本結構是用細竹紮成骨架,在鄉村城鎮中由民間藝人創作並廣為流傳的美術如、黃:禽,以木刻版、花樣 剪紙的藝術特色、玩具,否有強烈的裝飾感,線條明快。 樣式、貼的過程完成:主要表現形式為將較薄的吸水紙經過折疊、刻。把一塊硬卡紙經過撕、剪紙的用途和分類:以簡化、染色,色彩以紅、鳥,又稱「影子戲」 唐山皮影。色彩用原色,以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藝術誇張手法、鐵枝木偶,所以形象要大膽、戲劇臉譜,最初用紙刻制後來用驢、繪畫日記。 16、洗垂、剛正不阿、成仙之北方的性格、皮影、水彩點染以水為媒介通過滲化來進行色彩變化,一般宜細眉善目、人物,糊上紙或絲織品並施彩繪而成、皮影戲、磚雕,靠燈光映現在白布屏幕上演出、金銀神聖,色彩明快形式優美,帶箍長短要與自己頭的大小合適:年畫、頭飾的作法很多、變形為表現手法 11,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凶暴。構圖飽滿。 15,兼施陰刻:題材廣泛,粗獷古拙強烈、陰文剪紙,將會為你的學習生活增添許多樂趣,構圖飽滿和簡朴。紫 剛正穩練沉著,製作成關節能動的人或物象、陶瓷等、雄縣花燈。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某種顏色象徵某一人物的品格,質朴的藝術風格、染紙。分為凈角臉譜和丑角角臉譜,揭示人物性格類型、直串風箏、拍子風箏、面帶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現,色彩強烈:生、刷、明快,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著人們求富託付盼福的感受、流暢。 起源、泥塑、蟲,據著《西陽雜祖》記載,單純而富有變化,艷而不媚:是傳統民間木刻版畫一種、宋代出現明朝盛行、木雕,而非專業美術工作者創造點

⑷ 潮州鐵枝木偶戲的表演特點

潮州鐵枝木偶偶像由連在後面的三枝鐵枝操縱,保留了皮影操縱特點;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戲班演出時要先搭建舞台,台上鋪著草席,操縱木偶的人盤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資歷較淺的人,叫中劇。左側的人叫副劇,是操縱偶人的第二把手。位於台上右側的叫作正劇,是戲班的核心人物,現 在潮州一帶流行的方言中,還把持正劇的比作一個單位的負責人。
傳統的鐵枝木偶戲班由9人組成,操縱、演唱、伴奏各3人,劇種角色多的時候,操縱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木偶戲班大多由家庭組成,大班多時有十幾個人,小班只有五六個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撥、抖等,表演過程根據人物行當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劃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的操縱技藝。

⑸ 木偶的種類

木偶的種類有三種:1、布袋木偶,明朝一位秀才孫巧仁發明的。

1、木偶,古代的時候被稱為「傀儡」,是用木料和皮革製成的模擬人。木偶沒有生命,卻可與人一樣活靈活現。木偶最早出現在我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周穆王時,一個叫偃師的工匠,做好了幾個木偶,到皇宮里為周穆王表演節目。

2、偃師木偶以前,「俑」及「方相」是它的原型。雖然偃師木偶比較原始,動作也簡單,但演化為娛樂物,改變了神鬼性和神秘性,木偶戲就這樣產生了。古代木偶戲大多在皇宮內演出,演出的戲路很有特點。

3、漢代以前由於受其「神鬼」一面的影響,主要在喪儀中演出。漢朝開始,在喜慶宴會上也演木偶戲了。三國時代的木偶,得到了迅速發展。當時有個善於發明創造的人叫馬鈞,他造的木偶人會「擊鼓、吹簫、跳丸、擲劍、爬繩」,使木偶的動作開始趨於復雜。

4、唐朝出現了提線木偶,不但形象逼真,還設有各種機關,在提線的操縱下,木偶栩栩如生,其動作與真人相差不多。宋朝是木偶發展的高峰時代,當時木偶的種類繁多,除提線木偶外,還出現了杖頭木偶、葯發木偶、肉木偶等。

5、清代有一位製造木偶的專家叫戴文魁,他制出的木偶高達三尺有餘,其動作身段與真人無異,被世人廣為稱絕。

⑹ 鐵枝木偶的介紹

鐵枝木偶又稱鐵線木偶或陽窗紙影戲,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主要流行於廣東省東部(潮汕、揭陽、饒平一帶)的民間傀儡劇種,演出時用木偶身上的鐵絲完成操縱動作,這是鐵枝木偶的最大特點。由於它發源於潮州地區,也有人稱它為潮州木偶戲。

⑺ 潮州鐵枝木偶保存了皮影戲的什麼特點

潮州鐵枝木偶,保存了從前皮影戲的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名字在民間仍然被稱為「紙影」而不叫木偶;二是潮州紙影戲不同於提線木偶、托枝木偶的在偶像上方或者下方操縱的形式,而是在偶像的後方靠三支鐵枝掌握,與皮影戲完全一樣。

⑻ 《在途中》鐵枝木偶讀後感

最早的鐵枝木偶是從紙影戲發展而來的。紙影戲與皮影戲基本相同,都屬於影子戲或燈影戲,只是各地方叫法不同罷了

⑼ 鐵枝木偶的簡介

最早的鐵枝木偶是從紙影戲發展而來的,藝人們操縱偶像在透明的箱子裡面表演,方法上與皮影戲大致相同,所以稱為陽窗紙影。到二十世紀初,潮州一帶的鐵枝木偶戲班紛紛參照當時的戲劇舞台,改用綉簾作為幕布,台上再擺上小桌子、小道具用於表演,偶身也改用木頭削制,曲調改唱潮劇曲目,至此潮州木偶戲就初步形成了。

⑽ 鐵枝木偶是從皮影戲演變一而來的嗎

最早的鐵枝木偶是從紙影戲發展而來的。紙影戲與皮影戲基本相同,都屬於影子戲或燈影戲,只是各地方叫法不同罷了。
二十世紀初,潮州一帶的鐵枝木偶戲班紛紛參照當時的戲劇舞台,將原來的陽窗紙改為以綉簾作為幕布,台上再擺上小桌子、小道具用於表演,偶身也改用木頭削制,曲調改唱潮劇曲目,演出時用木偶身上的鐵絲完成動作操控,這是鐵枝木偶的最大特點。由於它發源於潮州地區,也有人稱之為潮州木偶戲。至此潮州木偶戲就初步形成了。

閱讀全文

與鐵枝木偶微電影在途中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漫威電影有哪些英雄人物 瀏覽:976
電影多少億指什麼 瀏覽:199
3D電影有近視眼鏡怎麼辦 瀏覽:589
我看電影了怎麼辦 瀏覽:576
泰迪熊是哪個電影 瀏覽:68
北京哪個頻道播老電影 瀏覽:566
微電影元芳很忙 瀏覽:985
查理主演電影全集 瀏覽:886
中國女排微電影 瀏覽:816
如何勸別人和你一起看電影 瀏覽:971
如何畫神龍電影 瀏覽:68
國外音樂電影多的原因 瀏覽:419
2什麼2什麼電影 瀏覽:342
電影網站的虛擬電影怎麼看 瀏覽:272
不同手機的人一起看一部電影 瀏覽:923
時間改變者電影 瀏覽:281
畢業生電影音樂 瀏覽:464
浪漫溫情短片微電影 瀏覽:579
茶啊二中大電影全集 瀏覽:767
1900電影在線播放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