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電影和宣傳片的區別是什麼
1、表達形式不同
宣傳片表達形式更為直接,無論是企業形象片還是產品直銷片,前者是整合企業資源,統一企業形象,直接告訴觀眾企業的品牌、信息、文化等;而產品直銷片更是通過現場實錄配合三維動畫,直觀突出產品的功能特點、使用方法、用後效果等。
唯有「故事」最動人,微電影則是以「故事情節」間接地表現企業、品牌或產品,劇情也賦予了企業微電影更豐富、更具創意的表現形式,使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劇情感染而記住片子中傳遞的企業、品牌或產品的信息,並且形成主動的分享、推薦和傳播。
2、信任度不同
宣傳片更多地在招商、競標、產品發布會等上面發揮了較好的效果,經銷商、招標方或媒體通過宣傳片了解企業的實力、產品品質等,營造了較高的信任感。
微電影更易打動人,更易主動地被消費者接受而轉化為消費行為,比起強調企業或產品自身的宣傳片,微電影的信任度和銷售力都更強。
3、 記憶力不同
微電影帶來的記憶力的有效期是一段較長的時間,因為它屬於一種兼顧短中長線的營銷模式,微電影利用零成本的新媒體,配合微電影更容易生成標題黨、事件新聞等一系列配套行為,甚至微電影可根據主題,系列化拍攝,增強曝光度和宣傳周期。
而傳統的宣傳片更注重短線,因為強調的是產品功效、企業形象等信息,想要的是立竿見影的銷售業績,這樣的訴求在產品供過於求、信息爆炸的時代導致記憶力都很短,過目即忘。
『貳』 微電影有什麼特點
一是微時長放映,一般30秒—300秒;
二是微型製作,投資成本從幾萬到幾十萬,准入門檻低,參與者多為草根;
三是微平台播出,大多通過網路、手機等新媒體視頻平台播放,貼近普通大眾,普及度更高。多媒體網路、3G 無線上網手機等新技術的應用,更是給了微電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寬闊的發展空間。
『叄』 微電影內容主題風格有什麼作用
人們接收信息,理解感情,領悟知識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做一件事必須有個主旨和主線,否則觀眾看完後不明白你在講什麼,表達什麼,就如同一個人沒有了靈魂,一個好的作品雖然簡短,肯定是需要對這個作品賦予靈魂的,這就是主題和風格的作用。
『肆』 微電影的種類有哪些
草根惡搞型該類型的微電影以胡戈為代表,一系列的微電影作品,都是以惡搞無厘頭為創作風格,然後基於產品和故事的情節,進行誇張的演繹。表現手法:草根惡搞類型的微電影一般的表現手法都是以敘事形式插入產品,然後加入幽默搞笑等大量效果元素,使原本無奇的故事增添了生趣,另外該類型的微電影在場景選擇和人物形象選擇上面都偏向草根型,符合一般小眾的生活特點。青春愛情型該類型的微電影的主題為愛情,而一般系列的微電影都是表現愛情青春美好的一面,然後在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將品牌加入。而這一品牌一般都是作為微電影中的道具,或者是某個重要場景。表現手法:青春愛情類型的微電影的表現手法,都是採取敘事的形式,但是微電影情節中的場景和主要演員的選擇上面都是以青春靚麗的為主,吸引觀眾的眼球。在場景布置上也很花心思,致力營造出溫馨浪漫的環境,來襯托出愛情這一主題。
勵志奮斗型該類型的微電影的主題是奮斗勵志,而這一系列的微電影都是以奮斗勵志為話題,而這一類型的微電影的人物選擇上會偏向奮發向上的年輕人,抓住奮斗的特點來加入情節,而品牌的特性也是偏向勵志方面。表現手法:其表現手法也是以敘事為主,但是影片風格上面更為自然真實。以真實、感人的故事引起觀眾的共鳴。感人親情型該類型的微電影主題則是親情,親情是一種樸素但是沉重的情感,這一類型的微電影,講述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或者是配偶之間的感情故事。而品牌在這些感情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親情類型的微電影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微電影類型,因為每個受眾都有其自己的親情故事,而在觀看微電影的時候容易產生共鳴,而達到影片的最佳效果。表現手法:微電影場景的選擇上以溫馨為主,而人物的語言對話也是及其富有感情和內涵。唯美風景型該類型的微電影有一個特點,則是在影片中有唯美、令人嚮往的風景,作為微電影內容上的一個特色,有時候美麗的風景也會令人印象深刻。
『伍』 如何理解和把握新媒體藝術的主要類型與特徵
一、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
「節目」,最早是指文藝演出的藝術作品。廣播電視誕生後,以其電子傳播的速度和覆蓋面的巨大優勢,迅速成為大眾傳播的主要媒體。幾乎所有的藝術節目都藉助它的優勢得到迅速傳播,因而「節目」一詞也從廣播電視中的文藝演出作品引申為電台電視台播放的一切項目。美國學者約翰·菲斯克認為,「節目是電視所輸出的有明確界定與標識的部分。它具有明確的時間與形式界線,與其他節目有類別上的相似之處,更有著明顯的差異。我們知道廣告不是電視節目中的一部分。我們知道一個節目什麼時候結束,另一個節目什麼時候開始。節目是穩定的、也是固定的實體,是以商品形似和生產和出售的,是由節目編排人員安排播出的。」由此可見,從廣義上,節目可以理解為不同媒介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不過,這種理解過於寬泛,我們可以藉助相關學者對電視節目形態的研究,從狹義上,更好地理解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
關於電視節目形態的定義,有多種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認為:「電視節目形態指的就是與電視節目內容相對應的電視節目表現形式,他是電視節目製作方式的核心,提供著適用於不同內容的電視處理方法」。也有研究者認為,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節目內容存在的樣式和運動狀態,包括節目的名稱、主題、內容、形式、時長等,但不容忽視的是「電視節目形態在當代還被賦予了新的意涵——所謂節目形態,就是電視節目設計的基本模式」。還有研究者認為:「節目形態是構成一個廣播電視節目的各個形式要素依照不同的組合方式、不同的功能指向,而最終形成的節目的存在形態,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形式和內部構造」。
歸納相關學者的研究,電視節目形態的內涵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節目內容的表達形式與結構方式;②電視節目形態處於不斷發展變化的運動狀態之中;③電視節目形態還有電視節目設計模式的涵義。這些對於電視節目形態的研究,對於更好地理解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如果我們用一種歷史的的眼光看待視聽新媒體節目的話,所謂「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伴隨著視聽新媒體的誕生與發展,逐漸形成的不同於傳統廣播電視的節目內容和服務功能。此類節目要麼在結構形式上具備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不同的模式,要麼在服務功能上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有新的拓展。總之,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傳統廣播電視播出平台上所沒有的內容、形式或服務。因此,即使是在新媒體平台上播出的傳統電視節目內容,如電視劇和電視欄目等等,也並不屬於視聽新媒體節目。
簡要總結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如下:第一,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是指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不同的內容、形式或服務,其突出特徵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交互性。第二,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是指在數字新媒體平台播放的節目或提供的服務。第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處於不斷的運動發展變化中,新的品類將隨著視聽新媒體的發展不斷涌現和成熟完善。
二、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類型
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研究目前才剛剛開始,沒有現成的分類標准可循。筆者認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類型既可以按照播出平台分類,也可以按照技術應用分類,還可以按照內容創新分類。但是,無論按照什麼標准分類,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都應該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播出平台上沒有的節目形態」。遵循這個基本前提,綜觀目前廣播電視與互聯網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的節目內容和服務功能,本文嘗試為各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進行分類。
按照視聽新媒體播出平台分類。目前,視聽新媒體節目的播出平台主要是傳統電視與互聯網融合所產生的新媒介形態,主要有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產生的網路視頻、IPTV,電視與移動互聯網融合產生的手機電視。相應地,產生了網路視頻欄目、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手機電視節目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按照視聽新媒體節目內容分類。在視聽新媒體發展過程中,由於傳者與受眾之間關系的變化,受眾參與程度的增強,微型碎片化內容增多,以及技術應用創新等因素,出現了公民視頻新聞、微電影、新媒體劇、富媒體廣告、電子游戲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這些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都是目前傳統廣播電視播出平台上所沒有的,它們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誕生,或者在傳統電視節目內容啟發下融合了視聽新媒體的技術特點從而煥發出勃勃生機。前者如公民視頻新聞、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電子游戲、富媒體廣告等,後者如微電影、新媒體劇、網路視頻欄目、手機電視節目等。每一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都有其不同的誕生、發展歷程和典型特徵。
1、微電影
微電影是一種短時長、低投入,可依託多元媒介平台製作播放的影像藝術內容產品。在共享、交互、傳播的新媒體時代,微電影的本質是一種參與和傾訴的影像方式。微電影的類型可以分為:廣告微電影、明星微電影、定製微電影、游戲微電影等。微電影之所以能成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一種,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在網路時代,「微內容」廣受歡迎。網路播出平台的出現,「微內容」創作和傳播的雙重繁榮,改變了新媒體的內容生態環境,YouTube、優酷、土豆、六間房等視頻網站的崛起,UGC(用戶自製內容)的繁盛,社會專業製作力量的加入,讓「微電影」享用著「微時間」,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新寵。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是網路的平台和空間造就了「微電影」,使之成為一種當之無愧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2、新媒體劇
新媒體劇是依託新媒體環境完成製作和傳播,具備觀看自由靈活、類型豐富等特徵的影視劇節目類型。新媒體劇囊括網路劇、手機劇、公共視聽載體劇等多種類型,具有生產周期短、製作門檻低、投資風險小等特點。國外的網路劇發端於20世紀90年代,一般認為,植入了蘋果公司等信息產品的品牌廣告《地點》是美國第一部網路劇。2000年,我國一部原創網路劇《原色》上傳網頁。2005年,上海文廣和上海移動聯合推出了手機劇《新年星事》。2006年,優酷網、酷6網等視頻分享網站紛紛上線,越來越多的網路劇涌現出來。究其實質,新媒體劇是傳統電視劇在網路視頻、手機視頻和移動電視播出平台上的「變種」。其時間短的特性,成為新媒體劇不同於傳統電視劇的顯要特徵。一般來講,新媒體系列劇的單集時長10分鍾左右,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移動環境下用戶觀賞的「微時間」所決定的。同時,專門針對網路用戶的群體特徵和視聽新媒體播出平台的量身打造,也成為新媒體劇成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之一的質的規定性。
3、公民視頻新聞
公民視頻新聞是由普通公眾拍攝、製作,發布在互聯網平台上,運用畫面與聲音符號體系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進行反映、報道、記錄、調查的視頻短片。吳信訓、王建磊將公民視頻新聞分為公共領域、親身經歷、主動調查、事先策劃和視頻合成五大類;蔡麗霞認為公民新聞的來源有現場見聞、自身事件、調查報道、自我報道四類。在表現形態上,公民視頻新聞和傳統電視新聞具有很大的差異。比如:公民視頻新聞一般沒有出鏡記者,沒有主持人,不設新聞導語;畫面因非專業設備拍攝而不甚清晰,鏡頭時而搖晃不穩,推拉搖移的運用也不甚合理等等。但是,恰恰由於公民自身對於新聞價值的判斷、非專業化的采訪攝制、音樂和字幕的運用與成熟的電視新聞不同,其獨特的節目形態特徵才愈加突出和明顯。公民視頻新聞的興起,一方面是由於數碼攝像機和電腦編輯系統等技術設備的普及,一方面顯現出公民社會參與意識的增強。目前,這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已經反向發展到傳統電視的播出平台上,顯現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4、網路視頻欄目
網路視頻節目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出現了一種固定網站播出、固定節目時長、固定主持人等欄目化特徵明顯的網路視頻欄目,此類欄目屬於網路原創節目,不在傳統電視台播出。如搜狐網2007年1月開播的自製網路綜藝娛樂節目《大鵬嘚吧嘚》、人民網人民電視頻道於2009年底推出的原創新聞評論欄目《小六磚頭鋪》、中國傳媒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林白(網名「林中白狼」)主持的原創網路脫口秀欄目《麻辣書生》、騰訊網2011年7月推出的原創紀實專題欄目《記錄》等等。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會期間,鳳凰新媒體推出奧運原創節目《鏘鏘五環行》和《倫敦下午茶》同步在河南衛視、深圳衛視CUTV(城市聯合網路電視台)旗下的10餘家成員台的黃金時段落地播出,成為網路視頻節目逆襲傳統電視播出平台的最新例證。
5、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
所謂「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是指,在以電視機為接受終端的 IPTV或雙向互動的有線數字電視上呈現的,區別於傳統電視媒介互動節目形式的,以網路技術為基礎的新型互動節目和服務項目。比如在電視機上實現的電視上網、互動游戲、虛擬社區、遠程醫療、可視通話、報刊訂閱等等。IPTV與雙向互動的有線數字電視融合了傳統電視內容和互聯網內容,用戶既可選擇影視直播、影視點播、時移電視,也可以瀏覽信息、家庭學習、休閑娛樂、視頻通信等。一般來講,IPTV互動內容可以分為「人機互動」與「人際互動」兩大類。我國現階段IPTV與雙向互動的有線數字電視主要以視頻點播的人機互動為主,以電視機為中介的人際互動也正在逐漸增多。
6、手機電視節目
手機電視節目是指在手機電視上播出的內容項目。手機電視節目無論是在節目編排、畫面鏡頭、音效、字幕,還是視覺傳達和節目模式方面,都與傳統電視節目具有明顯的差異,成為一種獨立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我國的手機電視業務始於2003年11月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當時由海南電視新聞中心製作的近70條相關視頻新聞通過移動、聯通兩家手機電視網路進行了業務傳輸。2005年,上海東方龍手機電視公司投資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手機電視劇《白骨精外傳》。手機電視是一種嶄新的視聽新媒體,在傳播環境和受眾需求方面與傳統電視區別較大,隨著數字多媒體廣播的普及和發展,符合手機媒介特點的短視頻節目越來越受市場青睞。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獨立於傳統電視節目之外,符合手機媒介傳播特點、傳播環境以及手機電視受眾接受生理和心理特性的新型視頻節目越發受到重視。
7、電子游戲[9]
電子游戲是一種基於計算機平台和數字技術的,鼓勵玩家以獲得身心愉悅為目的自願參加並要求玩家遵從特定的規則與目標的獨立於日常生活的娛樂活動。體驗是電子游戲的核心,電子技術對游戲體驗的影響有屏幕帶來的視覺體驗、輸入技術的革新帶來的觸覺體驗、互聯網帶來的交互體驗等,同時,電子技術的發展還會給玩家帶來更為沉浸的游戲體驗。玩法的革新、交互的簡化、美術的創新、音樂的豐富,游戲科技的發展可以使玩家更容易進入沉浸環境,從而深化游戲體驗。作為一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電子游戲賦予了參與者角色扮演的功能,傳統電視的「觀眾」變成了「演員」,在設計好的規定情境和游戲規則中表演或競技。這種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對傳統視聽節目的超越顯而易見。由於電子游戲與商業結合緊密,其類型化開發程度很高,產業化發展步伐很快,目前已經出現了在電視屏幕上進行遙感互動的游戲新品類。
8、富媒體廣告
隨著技術進步以及消費市場的成熟,出現了具備聲音、圖像、文字等多媒體組合的媒介形式,人們普遍把這些媒介形式的組合叫做富媒體(Rich Media),以此技術設計的廣告叫做富媒體廣告。簡而言之,富媒體廣告是運用多種網路技術製作而成的具有與用戶互動功能的互聯網廣告節目形態。網路技術發展為富媒體廣告提供了技術支持,巨大的市場空間為富媒體廣告帶來了不竭的動力,新媒體藝術的成熟確保富媒體廣告的創意完美呈現。彈出式、浮動式、互動式、flash、Java、3D、視頻等富媒體廣告的出現,豐富和擴展了傳統電視廣告的視聽表現和想像空間,最終讓富媒體廣告成為互聯網平台上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特徵
由於新的播出平台的特性要求、新技術的應用、傳播理念的變化等因素,目前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不斷地創新與演變,逐漸顯現出一些基本的特徵。
1、新的播出平台
新的播出平台,決定了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相應變化。以手機電視節目為例,移動互聯網把手機從單純的移動通話工具轉變為具有上網功能的移動視聽多媒體,手機上網、手機電視、手機報等功能齊備於一身。由於這種「帶著體溫」的第五媒介,有便攜性、隨身性、實時性、直接消費性等傳播屬性,智能手機終端實現了快速的數量增長和市場普及。相應地,手機電視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跨屏傳播時代傳統電視隨時隨地的「補償性媒體」。但是,由於手機電視的使用環境多是室外或者嘈雜的車站碼頭等公共場所,手機電視的節目內容和形態也需要在傳統電視節目基礎上做出調整,以適應這種移動媒介平台和受眾接收環境發生的變化。比如,手機電視移動收視的傳播特性決定了單個手機電視節目的時長應該縮短,大篇幅、長時段的傳統影視劇不宜在手機上照搬播出。目前國內外慣常使用的方法是抽取傳統影視劇作品中的段落精華,改編製作成5分鍾以內的手機短視頻系列節目播放。再如,手機屏與電視屏相比較小,這就決定了傳統電視節目中普遍使用的字型大小較小的屏幕文字不適用於手機電視。不僅如此,在專為手機電視編輯製作的各類節目中,也應多為手機電視受眾考慮,盡量多用特寫和近景,少用遠景和大遠景,方便受眾在手機屏上的觀賞。可見,手機媒介的傳播特性決定了作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之一的手機電視節目與傳統電視節目形態的差異。不同的播出平台對視頻節目的不同要求,引導著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創新和演進的方向。
2、新的技術支持
視聽新媒體是媒體技術與信息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並隨著各類相關技術的交叉與融合不斷成熟和完善。當前,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整體呈現數字化、網路化、融合化的發展態勢,其中寬頻化、IP化、更高層面的智能化成為這個時代的技術亮點,這些技術變革不斷推動著媒介形態的創新,推動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相應地,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也在新的技術支持下,逐漸向數字化、網路化、互動化、智能化、應用軟體化方向發展,愈加顯現出與傳統電視節目的區別。
新技術改變了傳統廣播和電視的結構、傳遞、運營、製作、節目、內容以及接收。雖然傳統的廣播和電視接收器已發展得越來越便攜了,但還是受到來自黑莓(BlackBerry)、iPod、可視電話(Videophones)和智能手機(Smartphones),以及其他能夠通過互聯網接收音頻和視頻信號或數字信號的設備的競爭。更為矚目的是,在新興技術的支持下,包括「網路視頻短片」(Webisodes)在內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挑戰了廣播系統的根本屬性。
隨著媒介融合的深度發展,視聽內容傳播的應用軟體化趨勢在視聽新媒體終端的威力越發明顯。智能手機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應用軟體等技術應用,目前已經越過手機、電腦和平板,向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IPTV終端快速滲透。數字晶元的信息處理能力越來越強,軟體嵌入技術應用越來越廣,這些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創新和演變帶來強勁的發展動力。
3、新的互動參與
馬克·波斯特把互聯網主導的「雙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稱為「第二媒介時代」,以此來區分由電視主導的「播放型傳播模式」。[13]這種劃分,意在強調新媒體互動、參與的傳播特性。在這種思路的啟發下,我們也可以從受眾角度把視頻內容的傳播劃分為:「受眾接收型傳播」和「受眾參與型傳播」。在「受眾接收型傳播」中,受眾是被動的,主要是接收電視單向傳播的內容;而在「受眾參與型傳播」中,受眾是主動的,除了接收信息外,還可以搜索信息,甚至為其他用戶上傳自己製作的內容以供分享。這種互聯網的雙向互動傳播特性給受眾的互動參與帶來極大的便利,雙向化和互動性成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不同於傳統電視節目的鮮明特徵。比如,公民視頻新聞。這種受眾自己採制的視頻內容信息,通過受眾的主動參與和上傳分享,逐漸形成了一種不同於電視播出新聞的「非專業化」特徵明顯的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成為公民自製的參與式「草根報道」。再如,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通過在電視機終端植入部分互聯網互動功能,IPTV實現了「虛擬社區」的新應用,觀眾之間可以實現視頻通話、卡拉OK、私信、留言等,甚至通過與銀行合作實現用戶在家裡就能直接「刷卡」的電視購物、電子支付等服務,大大拓展了「人機互動」的空間和范圍,部分實現了通過電視機終端的「人人互動」。此外,還有電子游戲類節目的沉浸式體驗和角色扮演的功能,都充分體現了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受眾互動參與的鮮明特性。
4、新的表現形式
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在結構形式上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有所區別,或者在服務功能上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有新的拓展。從這一概念的內涵來看,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應該具備不同於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的新的表現形式,這是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質的規定性。試舉例說明:微電影、新媒體劇、手機電視節目等可以歸為「微視頻」,其突出的特點是單個節目時間短,適合受眾利用碎片化時間欣賞觀看;網路視頻欄目、公民視頻新聞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的突出表現是製作較傳統電視節目略顯粗糙,甚至不夠專業,在音樂、字幕運用方面與傳統電視節目有較為明顯的差別;IPTV與互動電視內容,在「人機互動」、「人際互動」以及通信服務功能拓展上大大豐富和超越了傳統電視節目內容;電子游戲和富媒體廣告,則從根本上超出了傳統電視節目的范疇,從節目形態到技術應用都是對傳統電視節目全新的、互動的創新與演進。
『陸』 微電影的特點都是怎樣的
微單影的特徵如下:迷你性「5分鍾呈現一個完整的世界,難道這不是很神奇嗎」;在這個資訊異常發達,信息傳播率極快的年代,這就造成了很多人不願意坐下來慢慢欣賞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在這個網路時代應運而生的微型電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影視界大腕的專利,而是大眾共同的「寵物」,只要擁有簡單的攝影設備和處理工具,每個人都可以做編劇、做導演,只要有興趣和願望,每個人都可以做主角、做配音。互動性——美國傳播學者沃倫弗曾說:「傳播是一個心靈影響另一個心靈的全部程序」。
商業性:微電影即微型電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各種具有視頻功能的手持移動設備,如3G手機,手機電視等,具有無線移動功能的筆記本電腦和其它移動視頻接收設備)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專業製作商製作或者委託製作、有專業或業余導演和藝人或草根群眾參與、以產生話題為目的、適合廣告植入、具有某種連續性和後開發潛力)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柒』 微電影具有哪些宣傳優勢
微電影名片的宣傳可是有很多的哦。這種新穎的傳播介質,確實能吸引社交對象的關注,讓對方印象深刻。當然微電影的宣傳優勢還有很多,比如,傳播快、環保、信息豐富、能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個人魅力形象,總之宣傳優勢有很多的哦。
一、微電影屬於一種軟性宣傳
它結合了電影一樣的模式,包含了極其豐富的故事劇情,推廣的同時還可以帶給觀眾很多感動,能讓觀眾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中,記住企業所要推廣的品牌或產品。
二、微電影播放不受時間、地域限制,覆蓋面廣
微電影是專門運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適合觀眾在移動狀態和短時間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的視頻(或微型電影)短片,它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地域限制,只要是有網路的地方都可以隨時隨地傳播;覆蓋面極其廣泛。
三、微電影內容豐富
微電影不像傳統廣告那樣直白宣傳,沒有一點故事情節,容易引發觀眾反感或熟視無睹。而製作微電影的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可讓觀眾不知不覺的被吸引。
四、傳播速度快
微電影主要通過網路進行宣傳,所以,一部微電影被人看了之後覺得非常有看點,那麼很多人都可能將其進行分享,因此一傳十十傳百,這樣下去就是呈「病毒式營銷」,傳播速度非常之快。
五、微電影更適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
現代人都忙碌、壓力大,比較偏向新鮮事物來刺激自己的視野、聽覺、感官,企業投入一定的資金製作微電影,不僅可以做宣傳用,而且還可以當做微型電影一樣去欣賞,可以說完全迎合了現如今大部分人的需求。
『捌』 商業微電影廣告都有什麼
於專業製作類型的微電影而言,它多由視頻網站和專業影視公司參與製作和傳播。視頻網站負責宣傳和推廣,影視公司負責拍攝和拉投資,分工明確,執行力也較高效,風靡一時的《老男孩》便是如此誕生的。
因此,可看出專業團隊打造專業水準的精品。從這一方面,專業製作類的微電影方可與的廣告公司合作之外,還可以自己設立主題,與社交平台進行相關合作,藉助社交平台強大的用戶資源,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微電影中來。
引發一種全民性的觀影熱潮,讓微電影方第一時間對接觀眾,發展自己的會員粉絲觀眾,提升交互性,從而以全新的新媒體廣告形式去實現盈利。
微電影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它是指能夠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平台傳播「幾分鍾到60分鍾不等」的影片,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
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幾分鍾-60分鍾)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7-15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2016年微電影行業慢慢轉向「微電影+」的新形態、新業態,即網路大電影,又稱新媒體電影 。時長超過60分鍾,通過互聯網平台進行發行,進行付費點播的影片,支持付費的視頻平台有:愛奇藝,PPS,搜狐,樂視,優酷,土豆,騰訊,PPTV,響巢看看,電影網,360影視,中國移動等。
『玖』 當代年輕人愛情微電影具有怎樣的特點
微電影作為近幾年來新興的一個傳播模式,已經被受眾所認同。而微電影的種類類型也不同地豐富受眾的眼球。經過統計和分類,盛世光影大致把微電影的類型分為以下五種模式:
第一:草根惡搞型
該類型的微電影以胡戈為代表,一系列的微電影作品,都是以惡搞無厘頭為創作風格,然後基於產品和故事的情節,進行誇張的演繹。
表現手法:
草根惡搞類型的微電影一般的表現手法都是以敘事形式插入產品,然後加入幽默搞笑等大量效果元素,使原本無奇的故事增添了生趣,另外該類型的微電影在場景選擇和人物形象選擇上面都偏向草根型,符合一般小眾的生活特點。
第二:青春愛情型
該類型的微電影的主題為愛情,而一般系列的微電影都是表現愛情青春美好的一面,然後在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將品牌加入。而這一品牌一般都是作為微電影中的道具,或者是某個重要場景。
表現手法:
青春愛情類型的微電影的表現手法,都是採取敘事的形式,但是微電影情節中的場景和主要演員的選擇上面都是以青春靚麗的為主,吸引觀眾的眼球。在場景布置上也很花心思,致力營造出溫馨浪漫的環境,來襯托出愛情這一主題。
第三:勵志奮斗型
該類型的微電影的主題是奮斗勵志,而這一系列的微電影都是以奮斗勵志為話題,而這一類型的微電影的人物選擇上會偏向奮發向上的年輕人,抓住奮斗的特點來加入情節,而品牌的特性也是偏向勵志方面。
表現手法:
其表現手法也是以敘事為主,但是影片風格上面更為自然真實。以真實、感人的故事引起觀眾的共鳴。
第四:感人親情型
該類型的微電影主題則是親情,親情是一種樸素但是沉重的情感,這一類型的微電影,講述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或者是配偶之間的感情故事。而品牌在這些感情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親情類型的微電影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微電影類型,因為每個受眾都有其自己的親情故事,而在觀看微電影的時候容易產生共鳴,而達到影片的最佳效果。
表現手法:
微電影場景的選擇上以溫馨為主,而人物的語言對話也是及其富有感情和內涵。
第五:唯美風景型
該類型的微電影有一個特點,則是在影片中有唯美、令人嚮往的風景,作為微電影內容上的一個特色,有時候美麗的風景也會令人印象深刻。
表現手法:
著重風景的展現,以唯美清新的畫面奪得觀眾眼球,並在其中穿插人物的愛情、生活故事等。
微電影的崛起勢不可擋,每種類型的微電影都會受到不同人的歡迎,但一個時代的發展註定要突出一個側重點,一個更符合大眾能夠接受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