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視頻 > 芝麻學社唐詩三百首微電影

芝麻學社唐詩三百首微電影

發布時間:2022-08-08 23:59:37

㈠ 夜雪這首詩的意思

實在驚訝今夜的寒冷,被子枕頭竟然冰涼,又見窗外一片通明。夜深了,知道這是外邊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時聽到厚厚積雪壓斷樹枝的聲音。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訝,這里指驚訝。衾,被子。詩人已經躺到了被窩裡面,但驚訝被子和枕頭怎麼如此的冰冷,又看到了窗戶非常的明亮,這是白雪反射的光。這里詩人用「已訝」對「復見」,貼切無痕的巧妙,似無意,卻又像有心。詩人感覺到非常的寒冷,又看到窗外的大雪,才知天氣已是大變。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詩人稱夜色已深時,就知道雪下得很大了,因為時不時的可以聽到雪把竹子壓折的聲音。這兩句詩人顛倒了事件發生的順序,理應先有「時聞折竹聲」,才有「夜深知雪重」,這種寫法,把「雪重」放在了首句,強化了雪下得很大的效果。

(1)芝麻學社唐詩三百首微電影擴展閱讀

白居易,生於河南,家境不錯的白居易本該有美好而幸福的童年,卻遭遇一連串磨難。好在他童年時期就非常刻苦,讀書讀到口舌生瘡、手長老繭、年紀輕輕就滿頭白發,終於有了滿腹才華。

年輕輕輕就名聲四揚的白居易,自走上仕途,卻不那麼順利了。母親去世,辭官守孝的他因維護朋友情誼而被扣上「越職言事」的帽子,還將「有害名教」(不孝)的罪名安置其身,於是被貶江州司馬。

公元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在舉目無親的他鄉,在理想破滅的絕望中,經歷著怎樣的寒冬呢?枕被如冰,心生羈旅之愁,在寒冷寂靜的深夜中看見窗外積雪有感而發,於是寫下了這首《夜雪》。

㈡ 元宵節干什麼

元宵節除了猜燈謎還有以下幾種活動: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2、觀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

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3、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

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4、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5、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6、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㈢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原因:中秋吃月餅,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寄託了人們的美好情感。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在古代。中秋晚上祭月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3)芝麻學社唐詩三百首微電影擴展閱讀: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這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常把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為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受百姓青睞的中秋美食。

到了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隨著人們製作月餅經驗的日益豐富,市場上月餅的種類也層出不窮,工藝越來越講究。

㈣ 楓橋夜泊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為什麼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小結: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後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鍾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後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鍾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遊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鍾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卧聽鍾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鍾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㈤ 《望天門山》這首詩,「孤帆」的意思是什麼

《望天門山》這首詩,「孤帆」的意思是:孤舟。

《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

全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翻譯: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5)芝麻學社唐詩三百首微電影擴展閱讀: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寫長江江面的遠景,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

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㈥ 急啊!!!!六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2011-2012年第5、6單元試卷~是一起的!5-6單元的啊!!速度呢~行不

一、把下面成語補充完整,並解釋所填的字。(4)
循規蹈( )____ 眼( )手快____
愛不( )手____ 居高( )下____
二、畫出下面成語中寫錯的字,並改正。(4)
陰謀鬼計( ) 走頭無路( ) 一諾千斤( )
談笑風聲( ) 甘敗下風( )
一如繼往( ) 金榜提名( ) 天翻地復( )
三、寫出下面成語相關的人物主角。(3)
初出茅廬( ) 破釜沉舟( ) 指鹿為馬( )
完璧歸趙( ) 卧薪嘗膽( ) 入木三分( )
四、成語接龍(4)
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
1、握手言歡--( )--( )--( )--( )
2、人一己百--( )--( )--( )--( )
五、按要求寫成語。(2)
1、寫出含有「手」的成語。
①形容醫術高明。( ) ②形容重歸於好。( )
③形容十分喜愛。( ) ④形容情誼深於兄弟。( )
2、寫出含有「言」和「語」的成語。(2)
①很少的幾句話。( ) ②自己對自己說的話。( )
③虛假而動聽的話。( ) ④隨口亂說的話。( )
3、根據意思在括弧里填寫AABB式的成語。(3)
①規模氣勢大。( ) ②說話不流利。( )
③人來人往很熱鬧。( ) ④光明而正大。( )
⑤草木長得好。( ) ⑥行動不正當。( )

4、寫出含有十二生肖動物的成語。(以下至少寫四個)(2)
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2)
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現人物優秀品質的成語。(2)
_____、_____、_____、_____
7、形容人多的成語。(2)
_____、_____、_____、_____
8、寫幾個是3個字的成語。(2)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用語部分(28分)
一、將下列習慣用語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來。(6)
出其不意( ) 翻手為雲( )
撿了芝麻( ) 福無雙至( )
( )一波又起 ( )敗事有餘
二、把下面歇後語的後半部分補充完整。(6)
泥菩薩過河--( ) 狗咬呂洞賓--( )
水中撈月--( ) 貓哭耗子--( )
豬鼻子里插大蔥--( ) 千里送鵝毛--( )
三、請在下面歇後語的括弧內填上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中的人物。(4)
①( )的居處---開門見山
②( )誤闖白虎堂---單刀直入
③( )用兵---以一當十
④( )敗走華容道---不出所料
⑤( )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⑥( )斷案---鐵面無私
⑦( )七十二變---神通廣大
⑧(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四、按要求寫出你平時積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諺語。(12)
1、珍惜時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幫助他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待機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熱愛家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團結友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勤奮學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詩文部分(42分)
一、填寫下列古詩文的上句或下句。(8分)
1、隨風潛入夜,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天下誰人不識君。
6、__________,映日荷花別樣紅。
7、__________,內舉不避親。
8、__________,天涯若比鄰。
二、按要求寫詩題。(8分)
1、送別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邊塞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念家鄉及親人的詩: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體現愛國思想的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詩趣味填空。(10分,每空0.5分)
1、填顏色:
(1)__毛浮__水,__掌撥清波。
(2)__日依山盡,__河人海流。
(3)日暮__山遠,天寒__屋貧。
(4)兩個__鵬鳴__柳,一行__鷺上__天。
2、填數字:
(1) 不知細葉誰裁出,__月春風似剪刀。
(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__月下揚州。
(3) 飛流直下__尺,疑是銀河落__天。
(4) 朝辭自帝彩雲間,__里江陵一日還。
3、填植物:
(1)離離原上__,一歲一枯榮。
(2)人間四月勞菲盡,山寺__花始盛開。
(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__花村。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____少一人。
四、按要求填寫表格。(8分,詩句每句1分,其它每空0.5分)
作者 朝代 題目 名句
白居易 《憶江南》
王冕 《墨梅》
於謙 《石灰吟》
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根據情景填寫名句。(8分)
1、中秋佳節,皓月當空。那一輪圓月被黃燦燦的月暈襯托著,月光如透明的薄紗,朦朦朧朧地罩在大地上,清風拂面,不由撩動我思鄉的情懷:離別故土幾載,家鄉的親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淚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親人啊,可知道海外遊子的心!
2、到了瀑布腳下,捧著清澈的泉水,舒服極了。昂首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撞擊在岩石的稜角上濺起朵朵美麗的玉花。望著這美麗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句詩來。眼前這瀑布里沒詩中那瀑布的壯景,卻也有「飛落數來崖,碎玉嘆飛花」的奇觀。
3、老師,你可記得我--一個令您付出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小淘氣」。您那眼角的皺紋,有一條是為我而生,您那頭上的銀發,有一絲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這詩句不是贊頌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還能贊頌誰呢?
4、湖邊,那株豐姿的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著點點綠光,遠遠看去,就好像一樹綠色的寶石,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柔柔軟軟、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內外閱讀(48分)
一、填空。(14分,每空0.5分)
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_______。
2、說到古詩,人們常常提到《唐詩三百首》,這說明了「詩」是在唐朝盛行的一種文學樣式,也表明唐朝詩歌的成就最大。你知道,以下幾個朝代成就最大的文學樣式嗎?
唐詩 宋___ 元____ 明、清____
3、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的大詩人,被人們稱為「詩仙」,那麼杜甫被稱為_____。
4、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華山」是我國五嶽中的__岳,《詠華山》寫的是__朝宰相______七歲時詠詩一事。我們曾經學過一篇有關華山傳說的課文是:《________》,這個傳說選自神話故事《________》。
我國古代神話故事還有許多,如:《________》《_________》等。
6、《三顧茅廬》選自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書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等。
其餘三部名著是: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等。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窮人的自尊 (17分)
閱讀提示 :
社會上送禮、收禮屢見不鮮。不同的人,送禮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禮的人,收禮方法也有所不同。讀讀短文,看看作者小時侯送過什麼禮?結果怎樣?如今別人給她送了什麼禮?她又是怎麼收的?再想想文章給你什麼啟發?
丈夫在一所重點中學教書,我們便住在這所學校里。這天,一個女學生來敲門,跟在她身後的是一位中年人,從眉目上看,(顯然、竟然)是女學生的父親。
進得屋來,父女倆拘謹地坐下。他們並沒有什麼事,只是父親特地騎自行車從八十多里以外的家來看看讀高中的女兒,順便來瞅瞅老師。父親說:「農村沒什麼鮮貨,只拿了十幾個新下的雞蛋。」說著,從肩上挎的布兜里顫巍巍的往外掏。布兜里裝了很多糠,裹了十幾個雞蛋。顯然他做得很(細心、精心),生怕雞蛋被擠破。
我提議中午大家一起包餃子吃,父女倆一臉(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師的尊嚴才「震懾」住,吃餃子時,父女倆(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興。
送走女學生和她父親,丈夫一臉詫異。他驚奇從來都把送禮者拒之門外的我,為何為十幾個雞蛋而「折腰」?還破例要留父女倆吃餃子?
望著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講述了20年前自己經歷的一件事。
在我10歲那年的夏天,父親要給外地的叔叔打一個電話。天黑了,我跟在父親身後,深一腳淺一腳地去10里以外的小鎮郵電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裝著剛從自家梨樹上摘下來的7個大綿梨。這棵梨樹長了3年,今年第一次結了7個果。小妹每天澆水,盼著梨長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親全摘下來了。小妹急得直跺腳,父親大吼:「拿它去辦事哩!」
郵局早已下班。管電話的是我家的一個遠房親戚,父親讓我喊他姨爹。進屋時,他們一家正在吃飯。父親說明來意,姨爹嗯了一聲,沒動。我和父親站在靠門邊的地方,破舊的衣服在燈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飯,剔完牙,伸伸懶腰,才說:「號碼給我,在這兒等著,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鍾之後,姨爹回來了,說:「打通了,也講明白了,電話費九毛五分。」父親趕緊從褲兜里掏錢。
父親又讓我趕快拿綿梨。不料,姨爹一隻手一擺,大聲說:「不,不要!家裡多的是,你們去豬圈瞧瞧,豬都吃不完!」
回來的路上,我跟在父親的身後,抱著布兜,哭了一路。僅僅因為貧窮,血緣和親情也淡了。僅僅因為貧窮,我們在別人的眼裡好像就沒有一點點自尊。
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姨爹擺手的動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裡。它像一根軟鞭時時鞭打著我的心靈,我不會做姨爹那樣的手勢,給一個女孩子的記憶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餃子將給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記憶,因為愛心的力量總比傷害的力量大得多。

註解:①拘謹:(言語、行動)過分謹慎。 ②顫(ch an)
③震懾(she ):震動使害怕。 ④折腰:彎腰行禮。常指失去自尊。
⑤寒酸:窮苦人不大方的樣子。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正確讀音下畫橫線)。(2分)
順便來瞅瞅老師(cho u qiu ) 留下抹不去的記憶(mo ma )
2、將文中括弧里不恰當的詞劃去。(2分)
3、從文中找出下例詞語的近義詞。(2分)
拘謹( 拘束 ) 詫異( 驚異 )
4、文中表示「看」的詞還有___、____、____,除文中出現的,請你再 寫3個(一個字的)___、___、___。 (3分)
5、聯繫上下文理解畫線詞語的意思。 (2分)
從眉目上看:_相貌(或長相)___________
生怕雞蛋被擠破_非常害怕____________
6、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承上啟下_______________(2分)
7、你認為女學生的父親是一位什麼樣的人?你從哪裡看出來的?(2分)
_女學生的父親是一位尊敬老師,老實,淳樸,貧窮的人.可以從他說的話和帶雞蛋的方法以及拿雞蛋的動作看出來.(用文中的句子答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讀了這篇文章,對「收禮」有自己什麼的看法,請寫出來。 (2分)
____(至少要從收什麼樣的禮和怎樣收禮兩方面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獻給母親的歌 (17分)
閱讀提示 :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話真切地道出了兒女們對媽媽的愛。是的,媽媽給了我們生命,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了我們許多許多。我們是無法真正用語言來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的。讀讀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樣表達對母親的愛的,一共講了幾件事?
藍藍的天空白雲飄,我想飛身上天把這潔白的雲(悄悄、輕輕)摘下獻給媽媽,作她的圍巾。雪梅峰上雪梅開,我不畏路險風蕭蕭,也要把雪梅摘下獻給我偉大的媽媽。
小鳥啾啾細柳枝,春花遍地開。媽媽每在新春之前,總是要為自己定下一個計劃,今年要在那畝地開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種些高粱、玉米,好讓兒女們過節吃上甜甜的高粱飴、香噴噴的玉米棒。媽媽總是想著讓我們能吃上可口美味的東西,從不說她要吃什麼。
全家團圓,媽媽忙前忙後,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女們叫媽媽休息一下,媽媽卻倔強而(喜悅、喜歡)。媽媽雖銀絲飄飄,卻心明眼睛亮。每每茶餘飯後,把我們集中在一起,(查問、詢問)學習、生活、人際關系。我們進步時,媽媽就滿臉微笑,溫柔地表揚我們;當我們沮喪失落時,媽媽就諄諄教導,循循善誘,猶如春天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孩子將要遠行,昏暗的燈光下,媽媽手拿針線,(密密、細細)縫補著孩子的衣服。媽媽眼睛不好,總是縫一針,落兩針。她那(悄悄、輕輕)的嘆息聲,飄至我的心中,我總是淚濕枕巾。
離家幾千里,每每跳望遠方,我似乎看見我的媽媽站在小山坡上,手塔涼棚,在尋找著,疑視著,盼望兒女們歸來。我時時在夢中望見媽媽展開雙壁,呼喚著我,向我走來,我跳床而起,向媽媽撲去……
媽媽給了我們(堅定、堅強)的性格,上進的精神,我的媽媽是世上最好的媽媽。
1、將文中括弧里不恰當的詞劃去。(劃去"悄悄 喜悅 查問 細細 悄悄 堅定")(3分)
2、將文中第五自然段的錯別字用修改符號改出來。(眺 搭 凝 臂) (2分)
3、用橫線畫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4、照樣子寫詞語。(2分)
香噴噴(ABB)________ _________
諄諄教導(AABC)________ _________
5、寫幾個成語誇誇媽媽:(2分)_任勞任怨__起早摸黑__披星戴月_ 心靈手巧_______ _____________
6、課文第三段說「媽媽雖銀絲飄飄,卻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說「媽媽眼睛不好」這兩處是否前後矛盾?為什麼?(2分)
_不矛盾,前面說心明眼亮指的是媽媽對我們觀察很仔細,很能了解孩子的心.後面說媽媽眼睛不好則是因為媽媽年事已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寫媽媽為我們操勞一共講了三件事,這三件事分別是 :(概括要簡潔)(2分)
(1)_訂計劃______(2)_忙團圓______(3)_送遊子______
這三件事是有內在聯系的,因為他們是按 時間______順序寫的。
8、文章最後一段的作用是 點明寫作主題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9、你有沒有曾經想為媽媽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雲,摘雪梅?把它寫下來。(2分)
望採納

㈦ 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嗇鬼分別是誰

分別是英國莎士比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國莫里哀喜劇《慳吝人》(《吝嗇鬼》)里的阿巴貢;法國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國果戈理小說《死魂靈》里的潑留希金。

1、夏洛克

他是猶太人,高利貸者,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雖然腰纏萬貫,卻從不享用,一心想著放高利貸。極力限制女兒傑西卡與外界交往,使其帶著錢財與情人私奔;無情地虐待剋扣僕人,甚至連飯也不讓人吃飽;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因為他慷慨大度,樂於助人,憎惡高利貸者。

2、阿巴貢

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特愛泡妞,他不僅對僕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

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鍾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里的錢被人取走後,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繪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

3、葛朗台

葛朗台是個吝嗇鬼。葛朗台一生只戀著金錢,從來只是認錢不認人。侄兒查理為父親的破產自殺而哭的死去活來,他居然說:「這年輕人(即查理)是個無用之輩,他把死人看得比金子還重要。」

在葛朗台看來,查理應該傷心的不是父親的死,而是他不僅從此成了一貧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還得為死去的父親負四百萬法郎的債。

4、潑留希金

潑留希金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與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7)芝麻學社唐詩三百首微電影擴展閱讀

1、阿巴貢是莫里哀喜劇《吝嗇鬼》(又名《慳吝人》)中的主人公。他生性多疑,視錢如命,就連贈你一個早安也捨不得說,而說借你一個早安。

莫里哀擅長塑造概括性很強的藝術形象。莫里哀常用"鬧劇"手法來營造喜劇氣氛,增強喜劇的諷刺效果。

視錢如命,極端吝嗇是阿巴貢形象的典型特徵。他雖然擁有萬貫家財,但是「一見人伸手,就渾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臟六腑。為了不花一文錢,他要兒子娶一個有錢的寡婦;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兒嫁給一個年已半百的老頭;自己也打算娶一個年輕可愛的姑娘而分文不費。

2、葛朗台---雖然本書以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但老葛朗台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欲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里,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3、《死魂靈》寫於19世紀中期。當時俄國正處在尼古拉沙皇專制時代,農奴制度占統治地位,新興的資本主義開始有所發展。

在殘酷的階級剝削和壓迫下,加上天災和時疫的流行,農奴大批死亡。腐朽的官僚機構在新的人口調查沒有進行以前,不讓把死魂靈的名字從農奴冊上注銷,地主仍需給已死的農奴繳納人頭稅。

果戈里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獨特個性的地主階級的典型人物潑留希金。作者採用多種藝術手段來刻畫潑留希金的形象。

4、夏洛克作為典型的吝嗇鬼形象,其個性是陰險兇殘,當法庭調解讓借款人安東尼奧出兩倍甚至三倍的錢償還他時,夏洛克險惡的說:「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

說著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時刻准備從安東尼奧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兇殘地致安東尼奧於死地,而且一味固執,沒有絲毫的同情憐憫。這就是夏洛克不同於其他吝嗇鬼的個性。

閱讀全文

與芝麻學社唐詩三百首微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新世界裡面的那個中國人 瀏覽:835
飛燕金刀1電影完整版 瀏覽:715
南瓜電影怎麼加字幕 瀏覽:587
電影天堂迅雷無法下載版權 瀏覽:948
賊王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西瓜 瀏覽:994
如何找女朋友電影 瀏覽:326
避難所天堂島電影 瀏覽:22
still喪屍微電影 瀏覽:888
怎麼存放電影票 瀏覽:676
舒淇電影非誠勿擾2片段 瀏覽:86
我和黑幫老大的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617
胖子電影有哪些 瀏覽:382
電腦電影如何緩存 瀏覽:301
電影資源公眾號靠什麼盈利 瀏覽:112
西瓜視頻歐美動作電影 瀏覽:27
天堂愛看電影 瀏覽:936
若拉是什麼電影 瀏覽:154
阿莎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935
國產小電影免費資源網站 瀏覽:147
微電影一路摩擦在線完整版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