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什麼科幻電影嗎
有人說這幾年因為劉慈欣和《三體》,中國科幻電影可能迎來了一個新階段。這個新階段的起點可以算是2014年。照此推斷,2015年應該是科幻電影有所收獲的一年?
然而,有一個小例子很好地反映了現實:在14年年底有消息說,2015年中國要拍三部科幻電影——大劉的《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到了2015年,推介會上則宣布2016年要拍兩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和《超新星紀元》。不要問我《微紀元》去哪了,反正不在今年的電影點評之中。
那麼2015年,中國的科幻文化和科幻電影究竟發展得如何?
大IP《三體》
從IP改編的角度而言,勉強可以說2014年是科幻IP熱潮的起點。2015年則有了更多的資本注入。
而今年最熱的是一部剛剛拍完,還沒上映的電影,大家肯定有所耳聞:
《三體》。
《三體》原書就有大量粉絲,今年它改編成了電影,預計2016年上映。圖片來源:三體電影
圍繞IP和《三體》帶起科幻熱潮,稍有名氣的科幻作者紛紛將自己推銷出去,基本上現有的作者IP均被分配完畢。
但如果不好好拍,即便至今立項了八十多部科幻電影,又有多少真的會拍,拍的又有多少能上映,上映的又有多少能看呢?今年的華語科幻和前兩年相比數量與質量也遠不能及,雖然去年的質量已經讓人不忍睹視了。
IP熱,火了誰?
當IP的概念從游戲特別是手游衍生到電影時,今年的華語銀幕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IP大電影了。在當前中文語境下,IP並不單純是版權的轉讓,其自身更是帶有「品牌」的含義。這就意味著IP本身必然佔有著一定的分眾市場,在資本熱的操縱下,科幻IP也必然隨之水漲船高。
但是IP的改編其實是在消耗已有的品牌,雖然可以重復消耗,但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對再次改編帶來不好的影響。更關鍵之處在於,IP熱並不會直接對現有的生態環境帶來洗牌。重新塑造品牌再改編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資本市場不會鼓勵這種行為。後果就是原有生態的競爭加劇,以便讓更多的作品或作者成為IP。
但IP再火, 中國科幻文學目前仍是個小圈子
雖然IP被炒的這么熱,中國科幻面對的一個問題是,現有的科幻文學圈和IP最熱的網路文學圈是交際不太大的兩個圈子。比如《科幻世界》正刊的徵稿標准並沒有太大變,借著《三體》熱這股東風,銷量得到了回升,明年將改版並重新恢復少年版。
然而,科幻文學圈可能也就這么大。
Ⅱ 劉慈欣有那些作品值得一看
你知道嗎?《三體》中的人物和邏輯其實早已在大劉早年其他作品中有所伏筆……
而你想徹底看懂《三體》一定要先讀讀這大劉的這10部作品!
下面來和老槍看看是哪10部作品呢?
1
《時間移民》
故事:未來,迫於環境惡化和人口壓力,地球政府決定派出遠征隊伍,選取25歲以下的人類成員向未來移民。旅行隊伍進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地球環境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最後一次航程,「大使」把時間定在未來11000年。在這未來的這個時代,地球基本恢復了原始生態,人類開始了新文明的起點。
Ⅲ 除《流浪地球》這部影片之外,劉慈欣還有哪些小說還能拍成電影
除了《流浪地球》這部小說被拍攝成電影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之外,劉慈欣的其他的科幻小說作品也非常受大家的喜愛,說不定在《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手上這些小說又能大放異彩,給中國科幻電影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一名科幻迷我第一本推薦的小說肯定就是《三體》,這部小說是劉慈欣的成名作更是我們書迷心中必須要拍成電影的作品,它向我們展現了作者幻想未來世界的生活場景,也是最有科學依據的科幻小說長篇巨著,「在三體文明降臨地球,我們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翻天地覆的變化?」
第二本推薦的小說則是他的《超新星紀元》,雖然這本小說在拍攝上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在這本書上寫的是沒有大人的未來,孩子們像大人一樣拿著武器去廝殺,武器就像是他們的玩具。但是它的教育意義我覺得是非常大的,場面也會非常的震撼,是我比較期待的一部電影。
Ⅳ 劉慈欣蟲子的世界和微紀元那個好看
微紀元,2016年就會有電影了,大劉是編劇。
喜歡他們的歌聲:輝煌的宏紀元,偉大的宏紀元,憂郁的宏紀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夢......
Ⅳ 起點中文網大的那三部作品被拍成影視作品
有可能,但是要看是什麼樣子的書了
現在很多電影都會取用一些網路上的東西啦
比如 《鬼吹燈》 就是呀~人物都是網路紅人
現在好多這樣了
而且一些小公司拍的電影
沒有題材或者別的
不就只好美言的說 我借用某部小說 改變的電影
一是加知名度與看點 二就是偷懶
Ⅵ 劉慈欣還有哪些小說可以怕成《流浪地球》這種電影
劉慈欣可以拍成《流浪地球》這種電影的原著小說,目前來看除了和官方宣傳政策有沖突的科幻小說,其它劉慈欣的小說基本都能拍成《流浪地球》這種場面宏大的類型大片。
畢竟據伯光拜讀大劉的小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除了像《鄉村教師》場面較小之外。大多數科幻小說都是宏觀主題下,小人物觀察的故事。
但是真心要說一句,一個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一個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當時產業沒有發展起來,中國作家又沒有意識,把手頭重要作品隨便賣給「不良」影視公司的情況很常見。
現在《流浪地球》的大獲成功,劉慈欣也有了經驗和巨大名氣,今後再賣手頭的小說版權,千萬別再所託非人。
更多關於劉慈欣小說改編電影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Ⅶ 劉慈欣的作品之間有哪些情節上的聯系
劉慈欣的小說中有不少還是有關聯的
——————————————————————
作者自己在論壇發布過寫作計劃
《地球紀事》系列:
1。《地火》;——就是後來的短篇小說《地火》
2。《大遂道》,描寫台灣海峽海底遂道;——後來作者宣布放棄
3。《帶上她的眼睛》——就是短篇小說《帶上她的眼睛》
4。《飛天時代》,描寫利用地磁和超導體進行飛行。——目前好像還沒有
5。《地球電梯》,描寫建造一條貫穿地球的洞;——應該就是後來的小說《地球大炮》
6。《分割大陸》,描寫用分割大陸的方法改善氣候;——目前好像還沒有
7。《非歐幾何》,最後一篇,有些瘋狂,描寫把地球改造成一個大空心球。——好像《詩雲》中用了這個大空心球的想法
【所以《地火》《帶上她的眼睛》《地球大炮》可以看做地心三部曲】
————————
《末日》系列:原本都是作者構思的長篇小說系列
第一部《補天》——作者宣布放棄
第二部《微紀元》——最後成了短篇《微紀元》
第三部《流浪地球》——最後成了短篇《流浪地球》(還有電影)
第四部《星船紀元》——作者宣布放棄
第五部《遊魂》——目前好像還沒有
——————————————————————
以前看到過有類似的網友整理
比如說恐龍系列:
網友整理出了「恐龍系列」《白堊紀往事》《人類與吞食者》《詩雲》《命運》
【《白堊紀往事》《人類與吞噬者》《詩雲》可以看做是龍蟻文明三部曲吧,是連續的——《命運》雖然也有恐龍,但是不是這個系列,與《白堊紀往事》是矛盾的,相當於就是《白堊紀往事》的另一個平行宇宙】
————————
《贍養上帝》和《贍養人類》是連續的
《天使時代》和《魔鬼積木》有關,據說《魔鬼積木》就是《天使時代》擴寫而成的【我沒看過《天使時代》所以我也不知道這兩部有沒有關聯】
《超新星紀元》中的人物和《鯨歌》中的角色有關聯(應該是養父子關系)
————————
最後說說「六分儀」系列
劉慈欣作品中的丁儀被網友戲稱為六分儀,因為他出現在六個小說中
【我個人覺得,作者想創作一個「中國的霍金」,所以在不同的小說中,霍金有不同的命運,那麼霍金還是同一個霍金,只是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同一個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球狀閃電》《三體1》《三體2》這三部中的丁儀可以看做同一時空下,連續的故事
《微觀盡頭》中的丁儀,其實就是《三體1》的時間軸上的(「撞擊試驗」沒有受到三體的干擾)平行宇宙A
《朝聞道》中的丁儀,也許就是《球狀閃電》的時間軸上的另一個平行宇宙B(丁儀死於真理祭壇)
《宇宙坍縮》中的丁儀,應該是《三體1》的時間軸上,沒有三體入侵,沒有真理祭壇的另一種結局方式,平行宇宙C
————————
我能想到的也就是這些了——就當是我個人的讀後感吧,也許以後的作品還會有更多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