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滾蛋吧!腫瘤君 》感動你的除了熊頓的堅強還有什麼
這片子一直沒看,今天才翻出來看的,很多年之前我在天涯上追過熊頓的帖子,還鼓勵過她,讓她加油,可是,生命真的很脆弱,再堅強再樂觀的人在死亡面前都太渺小了,白百何太出彩了,演技朴實自然,讓人能量滿滿,再加上真實故事的悲傷結局,真的挺感動的。沒有大段渲染悲情,然而是把熊頓的樂觀積極展現的淋漓盡致。結尾的幾段離別,無需刻意煽情,只是那股最真實最細微的親情和友情,就直擊內心最脆弱的地方。熊頓雖然走了,但她想留給世人的樂觀和美好都留下了,導演也用熊頓式的幻想方式表達了珍惜生命、追求夢想的重要。個人認為這是白百合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部小妞電影。「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說的就是笑容如同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一樣燦爛的二十九歲痴女子熊頓。說她痴,是因為她可以那麼頑強樂觀地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哪怕面前的對手是死亡。 熊頓走了,可是她留下的笑容和溫暖一直都在,就像梵高筆下的向日葵。雖然電影中的故事情節跟真人真事有所出入,但是那種樂觀溫暖的情緒傳達得很好,很感染人。
熊頓,願你在天堂也能一直這么開心,願所有人都能遠離病痛
『貳』 甄子丹和袁潔瑩合作過什麼電影
影片名稱:新醉拳
領銜主演: 甄子丹 袁潔瑩
清朝末年,朝廷腐敗,官商勾結,利用鴉片搜刮黑錢。也正值民間團體,武林正義之士風起雲涌之時。廣東十虎之一蘇乞兒血性方剛,不願看到國家被鴉片毒害,聯合武林正義之士扶持禁煙官員,決心掃除毒瘤。
另外還有英雄豪傑——蘇乞兒 (1993)(Hero Beggar so)
主 演:王珏 甄子丹 陳淑蘭 吳孟達 袁潔瑩
故事梗概: 鴉片戰爭前夕,義俠黃飛鴻在廣州聯同民團協助欽差大臣林則徐查禁鴉片,無數煙館被封,中外煙商紛紛向十二貝勒申訴。貝勒為保皇族利益,決定親赴廣州對付黃飛鴻,一挫林則徐的銳氣。武林好漢蘇乞兒的女友戴懿德,剛從國外回來就遇火蓮教妖言惑眾。戴懿德苦勸眾人不要迷信下去,卻遭到抵制。正巧在此的蘇乞兒一時頑性大發,以巨型炮仗炸毀了太平鼓,卻不料傷及無辜。為此,黃飛鴻找到蘇乞兒論理。蘇乞兒雖知理虧,但因不滿黃的態度,二人發生沖突。此幕恰被來訪蘇乞兒的貝勒看見,於是,他刻意安排黃、蘇之間的種種誤會,企圖藉蘇乞兒…()
『叄』 求一個電影名
[編輯本段]電影 約書亞
譯名 約書亞
片名 Joshua
年代 2007
國家 美國
導演:喬治·拉提夫 George Ratliff
編劇:
David Gilbert
喬治·拉提夫 George Ratliff
主演:
雅各布·科岡 Jacob Kogan
山姆·洛克威爾 Sam Rockwell
維拉·法梅加 Vera Farmiga ...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類型:驚悚
片長:105分鍾
發行公司: 福克斯探照燈公司 ...
上映日期: 2007年7月6日 美國 ...
劇情
自己生自己養的孩子讓你覺得害怕?這絕不是什麼天方夜譚,尤其是在這個孩子為家裡的其他成員帶來了生命的危險時。在紐約上東區一座豪華的公寓里,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婦布拉德和艾比·凱安,他們正沉浸在第二個孩子出生的喜悅之中,並為她起了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美麗名字--莉莉。
可以預見到,莉莉將會在一個充滿愛的舒適環境中慢慢成長,除了堆滿房間、價值不菲的玩具,她還有溺愛自己的叔叔、慈祥的祖母……一切都是如此地完美,只除了一點,莉莉9歲的哥哥、家裡的長子約書亞也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而這個約書亞,似乎不是一個普通的男孩。
通常情況下,像約書亞這樣的孩子,完全可以用「神童」二字來形容,他不僅有著異於常人的高智商,那令人無所適從的早熟也成了所有不安的源泉。天使般的優雅與從容的冷漠都在預示著約書亞將來的成就肯定非同小可,因為這些都不是他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擁有的。布拉德和艾比早就習慣了約書亞與家人那形同陌路的相處模式,也就由著他高興,卻忽視了莉莉的出生給約書亞所帶來的情緒波動。
這個家裡的所有人似乎都在圍著莉莉打轉,沒人注意到約書亞流露出越來越明顯的不滿,只是放任他坐在角落裡安靜地彈奏著鋼琴。當始於約書亞的黯淡與晦澀席捲了凱安一家所居住的房子時,被精美無瑕的生活所虛掩著的毒瘤開始露頭……先是莉莉沒日沒夜地哭鬧,搞得全家在夜晚都無法安睡,艾比的產後抑鬱症也沒頭沒腦地突然加重,情況越來越糟糕。至於布拉德,失眠讓他肩頭的壓力驟增,即將抵達崩潰的邊緣。
漸漸地,布拉德和艾比發現,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要摧毀掉他們的家……那麼,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一系列的折磨,讓他們遭受痛苦?所有可怕事件的發生,是純屬偶然,還是有人在背後進行了邪惡的預謀?難道是約書亞?全家惟一一個沒有受到影響的人?他真的會像那個出現在《聖經》中、和自己同名的人,只會帶來毀滅的力量嗎?
『肆』 關於陰陽師安倍晴明的故事中國有哪個出版社出版了
夢枕獏原名米山峰夫,1951年出生於神奈川縣,日本東海大學日本文學系畢業,現在是日本科幻作傢俱樂部、日本文藝作家協會會員。
1989年憑借《吞噬上弦月的獅子》獲日本「SF大獎」第一名。27年來發表多部魔幻小說。《黑暗狩獵師》、《餓狼傳》、《陰陽師》等都曾經穩居日本暢銷書排行榜首6個月以上。
高中時,夢枕獏就開始寫詩和幻想小說。當時他和好友們辦了一份雜志,開始用「夢枕獏」的筆名在這份雜志上發表文章。「獏」在日本傳說中是吞噬惡夢的魔獸,夢枕獏想寫「夢」一樣的故事,就用了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筆名。而「枕」是夢的道具,是「夢」與「獏」之間的媒介。作家在枕頭上創造出了夢,夢被獏吃掉,獏就是作者自身。原來,「夢枕獏」是他自我幻想分裂後再統一的過程與結果。這個過程與結果,表現在生活中,就是他不間斷的文字創作和目不暇接的作品。
作者年表:
1951年 1月1日生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
1973年 東海大學日本文學系畢業。
1975年 到海外登山旅行,初訪尼泊爾。
1977年 在筒井康隆主辦的科幻雜志《NEO NULL》及柴野拓美主辦的《宇宙塵》上發表作品。在《NEO NULL》發表的《蛙之死》受到廣泛關注,此後被最有影響力的科幻雜志《奇想天外》選載。之後在《奇想天外》發表中篇小說《巨人傳》,正式走上作家之路。
1979年 在集英社出版第一本單行本《彈貓的歐爾歐拉涅爺爺》。
1981年 在雙葉社出版《幻獸變化》。
1982年 在朝日社出版《幻獸少年》系列第一部《幻獸少年》。
1984年 在祥傳社出版《狩獵魔獸》系列三部曲,並成為暢銷書。
1986年 循《西遊記》里的描述前往中國作西遊之旅,從西安到吐魯番,《陰陽師》系列開始連載。
1987年 繼續西遊記行程。下半年與野田知佑一同在加拿大的育空河泛舟。
1988年 第三次踏上西遊記的旅程,到天山的穆素爾嶺。在文藝春秋社出版《陰陽師》。
1989年 以《吞噬上弦月的獅子》奪得第十三屆日本科幻小說大獎。
1993年 10月為坂東玉三郎所寫的《三國傳來玄象談》在東京歌舞伎座《術祭十月大歌舞伎》上演。
1994年 出任日本科幻作傢俱樂部會長。岡野玲子改編的漫畫作品《陰陽師》出版。
1995年 小說《空手道上班練馬分部》由NHK拍成電視劇,奧田瑛二主演。在東京神保町的畫廊舉辦攝影展「聖琉璃之山」,並在早川書房出版同名攝影集。文藝春秋社出版《陰陽師:飛天卷》。
1996年 為坂東玉三郎作詞的《楊貴妃》在歌舞伎座上演。為NHK攝制《釣魚紀行》赴挪威。10月起在NHK《大人的游樂時間》節目擔任主持人,為攝制電視節目《世界迷題紀行》赴澳洲。
1997年 文藝春秋社出版《陰陽師:付喪神卷》。
1998年 在中央公論新社出版《平安講釋:安倍晴明傳》。
1999年 《陰陽師:生成姬》於朝日新聞晚報開始連載。
2000年 文藝春秋社出版《陰陽師:鳳凰卷》。
2001年 4月,NHL製作、放映電視劇《陰陽師》。由SMAP成員之一的稻垣吾郎主演。6月,岡野玲子的漫畫版出版至第10冊。10月,電影《陰陽師》上映,由著名狂言家野村萬齋飾演主角安倍晴明,真田廣之、小泉今日子等人共同主演。文藝春秋社出版《陰陽師:清明除瘤》。
2002年 文藝春秋社出版《陰陽師:龍笛卷》。
2003年 電影《陰陽師二》於10月上映。文藝春秋社出版《陰陽師:太極卷》。
2005年 文藝春秋社出版《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伍』 推薦一些大學必看電影
我覺得電影就像書一樣,可能在某一個階段你讀過的每一本書、看過的每一部電影都會帶給你一些感悟和成長,下面我給大家推薦幾部我覺得大學一定要看的電影,希望你能在這些影片中有所收獲。
1、《百萬美元的寶貝》
電影中呈現出來的五維空間圖片
個人感悟:首先來說影片的設定就很棒,糧食危機,土地沙漠化讓人們不得不尋找另一個家園,影片的場景給人的感覺很真實,並以物理知識作為影片的架構。未來的人類可以在那裡掌握更高維度的技術,並用於拯救自己的過去,這點論證了時間能夠被伸縮和折疊,但只是無法倒退。也許在宇宙中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分子,當我們置身其中,哪怕歲月在逝去,也還會有更深層次的東西陪伴著我們。深陷在冗雜的生活中,暫時抽離,也會有一隅星空可以仰望。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腦洞更大一些,這兒部影片很適合你。
一部好的電影就像是一部經典的名著一樣,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階段去欣賞,總能得出不同的感悟。希望每個階段的你重看這部電影時都能有所得。
『陸』 找電影,80年代看的電影了,一部美國西部片~~~各位大神幫幫忙啊~~
《A計劃》
是1983年的香港拍攝的電影,由成龍、元彪與洪金寶主演。本部電影是成龍首次進軍好萊塢失利後,重返香港影壇的首部作品。本片為成龍特技演出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成龍再度擔綱演出《A計劃續集》。A計劃的故事背景為20世紀初,成龍飾演水警士官馬如龍,為水警清掃海盜的主力之一。在故事的一開始,警察(陸警)與水警士官就有著在官場上的仇恨,進而在一間酒吧中引起一場激烈的戰斗,從而展開一連串緊張的故事。
『柒』 劉若英和古天樂拍的《生日快樂》電影的故事情節是什麼
那年小米17歲,在一次朋友聚會上,他們認識了對方,共同唱了那首《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他們一見鍾情,成為了一對情侶。而小米自幼時母親離家出走,使得她的性格變的怪異,缺乏安全感;小南則正相反,對自己格外的自信,身邊總是被很多女性圍繞,他們總是分分合合。小米的夢想是去維也納學音樂,小南總是說要陪她練琴,而總是失約,小米總是包容著他。他們的感情總是很復雜,兩個人深愛著對方,但關系從戀人逐漸變為「比好朋友還好的朋友」。
幾年後,小南決定去美國留學,小米沒有去機場送他,只是在家門口跟小南道了別,望著小南坐著計程車的離去,小米哭了,有喜悅更多的是哀傷,她沒有要求小南留下來,但更擔心他這一去就不再回來了……
小米和小南聯系逐漸的少了,但每年生日那天小米都會收到來自小南的生日祝福。他們幾年沒有見過對方了,在小米外婆死的葬禮上,小南出現了…大家都以為這一次他們一定會結婚了,可是他們又分開了,他們在一起,又好象沒有在一起,也許他們從來沒有分開過。
這一次,輪到小米去日本學習音樂,小南也沒有勉強她。出國期間,小南去小米家時,小米父親放了小米幼年時的錄音帶,在小南和小米父親的聊天中,小南得知小米童年時由於母親離家出走,以至於一直很悲觀,很缺乏安全感。他還說:「會等小米回來,等她沒人要的時候,就會娶她。」
雖然期間分分合合多次,各自身邊的人也是一換再換,但心裡最在乎的,分明還是那個無論何時都可以一起深情合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的人。不然,她不會對身邊的一眾帥哥一直無動於衷;他亦不會在與新女友最是情濃之時,依舊不忘在她生日那天准時送上祝福……
小南決定去日本找小米,兩個人一起度過三天,卻又為了維護各自那可笑的尊嚴,錯過了這次機會,第四天小南就不見了,留下一張紙條,獨自一人回來。
小米回國後,就在一家音樂教室教學,小南也還是那樣風流,但只要小米一通電話,小南都會出現在她身邊。小米也鼓起勇氣去找小南,但聽到小南樓下的保安說「小南和一個年輕女士上樓」後,一聲不響的離開了,她又何曾會知道,那位年輕女士不是別人,正是小南的姐姐,小南剛剛被查出患了絕症,將不久於人世…
小米最後一次看見小南是第二天晚上,小南去了小米家,用過晚餐刷碗時,小南再一次唱起了那首《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小米心中又有了對小南的那一線希望。再小米送小南離開時,他們走到了路邊一家婚紗店,小南問小米:「你結婚會不會拍婚紗照?」小米說不要,而小南也說不拍,又浪費錢又浪費時間。說完就迅速的打了車離開,小米有些莫名其妙。於是晚上約出來了已婚的好友林惠(曾寶儀飾)看電影,趁機問了她當一個男人問「結婚會不會拍婚紗照」是什麼意思,林惠說可能是他要向你求婚。
十年的等待終於等到了今天,正當小米最激動要開車回家時,她收到了小南的留言,小南說:「我要結婚了,新娘你不認識的。我一直沒跟你說是因為沒到最後一秒鍾,我也不能確定。對不起,我什麼事都跟他講了,她不相信我們只是朋友,所以我打電話來告訴你:我們只是朋友。她就在我旁邊,小米,一定要祝福我。」小米強忍著不哭出來,開車繞著停車場兜圈。終於她停了下來,拿出手機給小南留言:「我聽到你的留言了,很好,我終於解脫了,不用再為你的幸福負責了…」沒說幾句,她情感失控並放聲慟哭了,又說道:「什麼婚紗照,穿什麼跟本不用跟我講。你干嗎要在別人面前羞辱我,我們多少年…我們多少年…」
自此以後,小米仍然是一個人堅強的生活,每年的那一天,會收到那份特別的生日祝福,最近幾年偶爾會晚上幾個小時,但她每年都會等待,幾分焦慮,幾分哀愁。小南自打那天再也沒了蹤跡,朋友們只知道他去了上海結婚,沒有人知道他跟誰結婚,生活又如何。
直到有一次,小米的一個朋友在去上海的共差中,遇到了小南的同事,才得知小南已經不在了,在死前一直聽著小米的錄音帶,沒有太過痛苦。這個朋友找到了小南的姐姐,得知當小南知道自己的絕症後,一直與小米保持著這種「比好朋友還好的朋友」的關系,不做戀人,更不做夫妻。小南死前,囑托姐姐每年都要在小米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祝福,而且這件事一定不要讓小米知道。
後來小米終於收到了維也納一所音樂學院的來信,夢想終於實現,她最希望分享這份喜悅的人不會出現,但小米堅信小南一定會知道…
這個是我在空間寫的,可以來我空間看看…
http://495184752.qzone.qq.com日誌題目就是「生日快樂」
『捌』 如何評價電影版《滾蛋吧,腫瘤君》
8月13日,根據已故80後漫畫家熊頓漫畫《滾蛋吧腫瘤君》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全國上映。該片由白百何、吳彥祖主演,80後導演韓延操刀,主創團隊強調,「這是一部有靈魂的商業電影」。
「這部電影的誕生實際上是熊頓的遺願之一。」導演韓延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熊頓,本名項瑤,作為漫畫家、插畫師,曾出版過《熟女單身日記》《減肥俠》等多部漫畫繪本。2011年8月,熊頓被確診為非霍奇金淋巴瘤(俗稱「淋巴癌」)患者。2012年2月,她開始以《滾蛋吧腫瘤君,記錄與腫瘤抗爭的病院日子》為題在天涯發表連載漫畫,其幽默而細膩的筆觸,讓無數網友捧腹又淚奔;同年8月,她的「抗癌」漫畫系列被出版成書《滾蛋吧,腫瘤君:我與癌症斗爭的一年裡》。
2012年11月16日,熊頓因病情惡化離開人世,年僅30歲。
該片編劇、出品人之一,80後小伙兒張維重是第一個聯繫到熊頓、洽談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影視改編權的人。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2012年2月底,自己正在醫院陪護生病的姥爺,閑暇之餘,在手機上看到了熊頓的抗癌漫畫,瞬間覺得心底「被擊中」。他想要見到她,「把漫畫變電影」。
彼時的張維重大學畢業剛兩年,和家人、小夥伴一起創業開了一家影視傳媒公司,公司加上他總共只有4個人,尚無什麼作品。他輾轉找到熊頓,原本擔心「她會不會看不上我這么小的公司」,可一見面,幾個年輕人一拍即合。
「有點二、很實在、沒城府,說話像機關槍」,這是熊頓給張維重的第一印象。熊頓和張維重聊了很多關於電影的設想,順利簽訂了影視改編權協議。除去改編權費用,這個小團隊還承諾給熊頓一定比例的票房分紅,盡管當時他們都覺得「票房」二字還非常遙遠。
但就在今年8月5日,熊頓的父親出席了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北京首映禮,並當場宣布,將把自己所得的部分票房收入,用於支持成立「熊頓生命陽光公益基金」,幫助亟需援手的癌症患者。斯人已逝,而精神長存,這讓張維重很感慨。
在2012年3月簽訂影視改編權之後的半年中,張維重及其團隊又對熊頓進行了多次采訪,「熊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故事」。
韓延也對記者證實:「熊頓本人生前是希望能全程參與這部電影的創作的。當時,她的病情本來有好轉跡象,她還設想要在電影末尾真人出鏡。她還曾經說,等電影上映了,她要再畫一部漫畫,名字就叫《滾蛋吧導演》……」
韓延和張維重均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在電影籌拍的3年中,劇本曾修改過多次,但不管表達方式如何變化,劇本主線始終未變,「忠實於熊頓的精神」。
韓延認為熊頓是「這個時代需要的精神偶像」。「我們只是想讓熊頓的故事激勵更多的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更好地活著」。
此前,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舉行了多次看片會,甚至是「粗剪版本看片會」,均反響熱烈。
今年4月,尚未加特效、未加後期音效的《滾蛋吧腫瘤君》粗剪版本,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內放映、送審。一位電影局領導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自己看完後非常興奮。這位常常審片、淚點很高的領導,對《滾蛋吧腫瘤君》的評價是,「非常令人感動、非常值得推薦」,是國產電影的誠意之作、希望之作。
這也是韓延第一次見到電影局的領導,並經歷審片全程。原本緊張忐忑的韓延發現「一切特別順利」。這位與他把酒暢談的領導感嘆:「熊頓是一個在精神上極具力量的姑娘。這部電影,是把精神健康送給了中國觀眾。」在價值觀多樣、人們普遍焦慮的當下,該片所傳遞的健康心態,無疑能夠擊中觀眾的軟肋,引發共鳴。
同樣在今年4月,《滾蛋吧腫瘤君》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了一場粗剪版試映,參與看片的都是年輕人。放映結束後,韓延被淚奔的觀眾團團圍住,許多人告訴韓延,看完片子,自己開始思考「應該怎樣活著」。
這並不出乎韓延的意料。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早在第一次看到劇本時,自己就覺得,「如果能把這個故事呈現在銀幕上,那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韓延覺得冥冥之中與熊頓有緣。熊頓去世的日子,正好是韓延的生日。而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開機的前一天,韓延的兒子又呱呱墜地。兒子的到來讓韓延對生命、對熊頓多了一層厚重的理解。
片中,韓延沒有過多地刻畫癌症帶給熊頓的肉體折磨,他認為「抗癌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他想強調的是一種面對挫折的樂觀態度。「即便沒有癌症,熊頓可能也會遇到其他挫折,我相信她也會畫出其他抗擊挫折的漫畫」。
事實上,80後、90後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挫折及問題,在影片里都得到了體現,如北漂、失業、失戀、大齡剩女,等等。熊頓本人,就是一位典型的「北漂女」,在北京與朋友租住在合租房裡,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著。但她始終不甘於向命運屈服,即使面對絕症,也要笑對每一天。在韓延看來,這才是《滾蛋吧腫瘤君》的社會意義所在。
在拍攝之初,韓延就與兩位主演達成了默契:不煽情,只以走心的表演感染觀眾。很多次,監視器外的韓延都忍不住淚流滿面,但他仍然提醒演員:「這里(情緒)可以稍微收一點點……」 曾經有一場戲,從晚上8時開始反復拍攝,一直拍到了第二天天色微亮,只因為演員、導演都想追求最佳的情緒狀態。
該片製片人之一李宏瑞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入戲太深的熊頓扮演者白百何,「直到《滾蛋吧腫瘤君》殺青一個多月後都無法抽離角色,完全沉浸在熊頓的世界裡,幾乎自己就是熊頓」;而扮演醫生的吳彥祖,由於其母親因癌症離世,自己也曾與母親一同與病魔抗爭,使得他在塑造人物時的情感格外豐沛、真實。就在不久前,吳彥祖還在微博上發文,向熊頓禱告:「希望我們的演繹沒有辜負你的故事。」
在韓延看來,青年是《滾蛋吧腫瘤君》的主要受眾。作為一部頗為「主旋律」的商業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也充分考慮了年輕觀眾的口味。如,在體現熊頓「腦洞大開」的幾場特效戲份中,各種「二次元幻想」層出不窮,甚至連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里的經典橋段,也被詼諧再現。「所謂商業元素,我認為,無非是電影語言的通俗化。」韓延對於該片上映後的反響充滿信心。
「這部片子的投入在4000萬元左右,雖然我本身並不對票房期待,但我當然不希望片方賠錢;從主創的角度講,我們也相信這樣一部讓人笑中帶淚的正能量作品,不應該賠錢。我們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這部電影,分享熊頓的精神。」韓延說。
據悉,《滾蛋吧腫瘤君》將在全國200多家IMAX影院同步開映,這也是IMAX公司少有的、與中國都市喜劇題材電影的合作。韓延表示,該片還將登陸北美市場,把熊頓的故事帶到大洋彼岸。
『玖』 電影《湮滅》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湮滅》中,生物學家莉娜為調查丈夫曾經的遭遇經歷了什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以這樣的問題也就有著很多種答案,筆者的說法也不會一定對,但是就這題給大家說說筆者自己的看法。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一點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參考建議,如有不妥不周之處,希望批評指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