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 揭諦菩提薩婆訶是什麼意思
此句出自心經,釋義如下:
《心經》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詳細注釋:
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深入的修行心經時)
照見五蘊皆空(看到五蘊:形相、情慾、意念、行為、心靈,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就將一切苦難置之度外)
舍利子(菩薩對學生舍利子說)
色不異空 (形相不異乎空間)
空不異色(空間不異乎形相)
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於空間)
空即是色(空間等於形相)
受想行識 (情慾、意念、行為、心靈)
亦復如是(都是一樣的)
舍利子(舍利子呀)
是諸法空相 (一切法則都是空的)
不生不滅(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垢不凈 )
不增不減(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因此空間是沒有形相的)
無受想行識(也沒有情慾、意念、行為和心靈)
無眼耳鼻舌身意 (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更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無眼界 (沒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至無意識界(直到沒有心靈所能感受的界限)
無無明 (沒有不能了解的)
亦無無明盡(也沒有不能了解的盡頭)
乃至無老死 (直到沒有老和死)
亦無老死盡(也沒有老和死的盡頭)
無苦集滅道 (沒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滅)
無智亦無得 (不用智慧去強求)
以無所得故(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
菩提薩陲 (菩薩覺悟之後)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心無掛礙 (心中沒有礙)
無掛礙故 (由於沒有礙)
無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顛倒夢想 )
究竟涅盤(最後達到彼岸)
三世諸佛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心經)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宗、正覺的三種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說心經)
是大神咒 (是變幻莫測的咒語)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語)
是無上咒(是無上的咒語)
是無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語)
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
真實不虛(不是騙人的 )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所以說心經)
即說咒曰 (其咒語曰)
揭諦揭諦 (去吧,去吧)
波羅揭諦(到彼岸去吧)
波羅僧揭諦 (大家快去彼岸)
菩提娑婆訶(修成正果)
Ⅱ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後幾句
揭締,揭締,(去吧去吧)波羅揭締,(到彼岸去吧)波羅僧揭締,(大家快去彼岸)菩提薩婆呵(修成正果)
修行之用
Ⅲ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是什麼意思
這是《心經》中的咒語,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心經有顯說,也有密說,現在講的是密說,密說很簡單: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密是無可解,亦不破人知,佛門中有很多人依顯教修行,亦有依密教修行,例如大悲咒、楞嚴咒等,都不可以解釋,若有以解,不稱為密,密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講不出,解不來,唯有自己知,不過今天我將此咒的意義約略說出來:
揭諦揭諦——去、去。
波羅揭諦——到彼岸去。
波羅僧揭諦——大眾到彼岸去。
菩提薩婆訶——迅速成就證菩提
Ⅳ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什麼意思
這是為鈍根人巧說般若。愚痴的眾生聽到般若,不容易信受。尤其是眾生一向執有,聽到經中一再說空,與他們的本心相違,極難信受。所以般若不易宏傳。大概佛滅五百年後,特別是在千年以後,佛法為了適應時機,採取通俗路線,或者是迎合低級趣味。因為這樣,才容易使世人信受。所以印度的後期佛教,為了適合當時印度人的口味,大乘經中都附有密咒。如果從慧悟說,密咒是不可解說的。而解說起來實際上與教義相一致:「揭諦」是「去」的意思,「波羅」是「到彼岸」的意思,「僧」是「眾」的意思, 「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婆訶」是「速疾成就」的意思。綜合起來,大概的意思就是:去啊!去啊! 到彼岸去啊!大眾都去啊!願正覺的速疾成就!最後那一句,類似基督教禱告詞中的「阿們」,道教咒語中的「如律令」。
Ⅳ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什麼意思啊
意思:依般若得渡去吧,依般若得渡去吧!渡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急速的來成就無上佛菩提。
此四句分別可以釋如下:
"揭諦"者,此處為"去"或"度"之意,這也就是深般若的本有功能,度眾生於彼岸;重復"揭諦"二字,無非是自度度他的意思;
"波羅"意為"彼岸";"波羅揭諦"者,"度到所欲之彼岸"的意思;
至於"僧揭諦"的"僧",意為"總"或"普",因而"波羅僧揭諦"的意思便是"普度自我及他人都到彼岸";"菩提"為"覺";
"薩婆訶"即"速疾"也,意謂依此心咒,速疾得成大覺。
只要默誦此密咒,就在不覺不知的狀態下超凡入聖,所以才說,此咒即般若,而般若即是咒。另一方面,從梵文的語法上看, 原文是用梵文女性呼格,因此,揭諦的主語是女性,而咒文本身也是與密宗「般若波羅蜜多是佛祖母親」的說法一致。
(5)電影揭諦揭諦波羅揭諦百度西瓜影音擴展閱讀:
語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此為梵文咒語。本經前面,從"觀自在菩薩"始,至"真實不虛"為顯說般若;此段咒語則為密說般若。佛法本來分為顯密兩種,顯明者,佛經借世俗文字語言傳達道理,示現於人,導人修持而得利益。秘密法則含有咒語這樣的方法,佛法的本質在至極之處是不可說的,佛只是為了眾生利益才不得不說法,那神妙不可說的秘密只有借咒語來教授了。秘密法門之一的陀羅尼,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漢譯,但念誦仍是有效力的。按以往的說法,《心經》中全部要義,完全包括在這四句咒語中。念誦這四句咒,其效力等同於誦讀此經。
Ⅵ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的意思!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揭諦(度)揭諦(度),波羅(彼岸)揭諦(度)波羅(彼岸)僧(竟)揭諦(度)菩提(正覺)薩婆訶(成就)
薩婆訶是一切義成就,一切成就,一切速疾成就的意思,並非樓上所說的所謂"興奮"之感嘆詞.
合起來的意思是:度度!度彼岸!彼岸竟度!成正覺!一切成就!
彼岸竟度竟同盡,即到達彼岸之意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以下是回答你問題時我參考的書目
參考書目慧律大師教授之《安樂妙寶》一書中之《般若大心陀羅尼》
另外,古來翻譯經典時,自古就有5種不翻,其中有多含不翻和秘密不翻
多含即一個詞語有多種含義所以保留梵文原音不作翻譯
秘密不翻即是如陀羅尼等,因為陀羅尼之真實意義要八地菩薩才能了達
那麼,如今所作的翻譯,只是就陀羅尼的字面意思做翻譯,簡單說這只是表面意思而已,陀羅尼之真實意義並不僅僅只是如此或就是如此。
Ⅶ 波羅僧揭諦揭諦是什麼意思
揭諦 揭諦,波羅揭諦,菠蘿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終於花了1天的時間看完了整部的《請你原諒我》,縈繞在耳邊的除了這段心經,就是揮之不去的撈仔的淡淡哀傷的音樂,從開始一直到結尾。
懷舊等於回憶,我不知道這部戲是編劇寫他自己還是編劇把導演以及吳秀波一起寫進去,因為在導演營造的那個年代環境下,吳秀波演的是徐天還是編劇、劉惠寧或者就是吳秀波本人,我已經分不清
在淡淡的哀傷的音樂背景下,故事是節奏放慢的在敘述,梅果說「我想試一試是不是誰都會把我拉回來抱著我,不止是徐天。我以為把我從那個世界拉回來都會愛我」我當時就哭了,女人不能我以為,因為我以為會失去很多很多。
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走過所有的路,到彼岸去吧,彼岸是光明的世界。徐天終於被渡到光明的彼岸世界了。
生活還是要繼續,誰會渡我
我相信有入戲很深的演員,可能要花一點時間才可能走出故事的世界。我相信有看戲很投入的觀眾,同樣需要花時間來走出故事的世界,只是目前現在我很惆悵。哀傷。我還沒有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