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修佛一定要戒色嗎我能看淡名利金錢但戒不了色那修佛是不是永遠也修不成啊
這個佛教講的是自在,其實關於你說戒色的事,在佛教剛剛成立時的故事中沒有提及,這個真的不是很好知道是否需要。
不過從佛教的執著講,萬事都不應該執著。因為佛教講的是放下。只要你還有放不下的,就會被因果糾纏。
不過修佛還是很有好處的,修佛能得功德,功德能抵消你不好的事,能讓你活的快樂。
如果你真要修佛,我勸你盡量放下,不過這個放下其實也不是說放下就放下,比如等你老了再放下,只要放下就成,沒有時間要求。就看你怎麼把握了。
『貳』 修佛是不是到一定境界可以看見鬼,我修佛兩年了,看見過兩次黑影,該怎麼辦,有點怕,昨天半夜十二點聽到
佛家講五眼,肉眼之上為天眼,不過天也有層次:有地居天、空居天和禪定天。地居天就是一般民間所信的福德鬼神以及四天王和忉利天的天神;空居天是指耶摩天至他化自在的欲界天神;禪定天則指色界和無色界的二十二層次。層次越高,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謂天眼的功能,是能見肉眼所不能見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離、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隱藏或通透顯露的限制,它不需通過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簡單地說它和你修行的層次相關,類似見鬼只是說明你的修行尚淺。努力修行吧,道友。
『叄』 獅子吼凈土專修網站劉素雲看電視。 聽音樂。 看戲劇片對修行人有沒有影響 有沒有障礙。謝謝
看修為如何,我記得有個故事
老和尚帶兩個弟子化緣歸來,途中經過一條小河,正遇上一個女子在河邊想要過河,但是不敢。於是老和尚的大弟子就背上女子涉水過河,
三人回到寺院,大弟子還是一心一意念經修佛。二徒弟就總想著師兄背女子的事情,這不是犯了色戒嗎?於是他找到了老和尚,問道
師父,師兄上山的時候背美貌女子過河,出家人不是應該戒色嗎?這不是犯了色戒嗎?
老和尚笑了笑說,佛家弟子修的是心,你師兄在心中已經把男女之情放下了,他只是用身體行善。而你把那女子放在了心裡,你說是他犯了色戒,還是你犯了色戒呢?
所以我覺得修行修得是個心性,人生在世,一副軀殼不可拋,唯有修心凈靈魂。只要保證心性就是好的、
『肆』 在家學佛的人,可以看電視,電影,聽音樂,上網娛樂嗎
不要吃牛肉,不要煙酒,每天看佛書
有一本<心中一點禪>不錯
『伍』 修行人必看的電影有哪些
1、《玄奘大師》
影片講述了,公元2005年的冬天,在北京平安大街一個普通的茶館,時間已過半夜。昏暗的燈光下,幾個已近中年的男人眉飛色舞,幾近痴狂之狀。城市白日的喧囂已經過去,疲憊的人們正在進入夢鄉,街道上游盪著三三兩兩幾個無眠的人。
在這樣的時刻,世俗的慾望和壓迫都逐漸消退,多年不曾光顧的激情開始在昏暗的茶館彌漫。血色逐漸爬上一張張原本菜色的臉,白天的矜持和理智不見了,青春似乎又一次降臨。茶館夜談的主題正是玄奘,那個唐朝僧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後點燃了我們久違的激情。玄奘生活在大唐,那是一個令中國人魂牽夢繞的時代。
玄奘,以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為那個充滿了榮光的時代做出了最好的注腳。在即將步入中年的時候,我們做出了一個決定,重走玄奘之路。重走玄奘之路,去發現一個真實的玄奘;重走玄奘之路,去感悟一個大氣磅礴的時代;重走玄奘之路,去尋找生命的真諦……
『陸』 修佛,修仙,修鬼神有什麼不同
仙之道,就是清凈無為,佛之道,就是清凈解脫,成佛發菩提心度眾生。鬼之道,就是修世俗種種慾望之法。一般佛弟子也看不起神仙和天人,但告訴各位,當天人不容易。最起碼的,你世俗的慾望要很小,世俗慾望三種,一種是好寶貝,古董,字畫,車,別墅。如果某一天要你丟掉這些,你就能灑脫放下嗎?能。說明你修成了。第二種是飲食,我看民以食為天,人的貪吃,是否能放下。一天中,好多時間都消耗在吃上,甚至賺錢也用在吃上。第三種就是男女淫慾了。其實人類很多東西,都是因起淫慾心而創造的。這三種慾望能不能減少?
這個修仙之道確實不容易。人要是慾望少,就能身心清凈。人的生命品質越高,他就越清凈。人的精氣神的消耗,就是消耗在這三樣東西上。你的智慧就無法開發。所以我就重提起修仙之道。現在的佛法的宣傳中,為了接引眾生,都用欲勾牽,但勾牽過多,大家就把佛法變成了慾望之法。現在一提到求財求各種東西,大家通通都跑去了。這對是俗人來講,無可厚非,但你不要迷惑。
人被慾望迷住,況且如此痛苦。你想看,鬼神被慾望迷住更痛苦。鬼又叫慳貪,他的苦就是慳貪,多少都覺得不夠。要是能舍棄慳貪,鬼道眾生就得度了。這個清凈法才是超度的重點。
一般人都把超度看成了一種神通,好像是佛用神通把地獄破開了,然後地獄眾生出來,跑到天上去了。這就是一種思維模式的錯誤。真正的超度,是讓鬼道眾生感受到一股清凈,他就能放下慳貪,減少這三種貪著,他就得度了。這個是佛法超度的部分。相當於一種感召力。
目前的超度,就很有民間道教的味道了。燒紙錢,請客吃飯,吃完了,鬼道兄弟不要來搗亂,大家平平安安。讓陰陽得到安穩。這也是一種方法。所以對於燒紙的事情,不要太排斥,有時候確實有用。但千萬不要太執著,有些人以為多燒紙錢多發財。或者天天迷戀這些,高談鬼神,以為是修行之道。像民間初二、十六都燒紙錢,燒給路邊的鬼神,保佑生意發財。這也不是修行之道。
七月份時,我建議大家多念法華經和金剛經,地藏經,這些大乘的經典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要修仙,修佛,仙代表清凈,佛代表煩惱的熄滅。我們要做到清凈,做到煩惱的熄滅才是對的。自己先超度自己,把慾望給超度了,才能去超度別人。超度一法,佛門中方便法,很多人沒有學佛的,能通過這個方式來護持三寶,也是很好的。但你不要太過於迷惑。
修道要實修,像虛雲老和尚一樣,參禪,打坐,閱讀經藏,參訪善知識等。這才是最重要的。等你成就了,來超度就是一大片。不然自己都無法解決,反而容易被這些超度的相,以及產生的名利所迷惑。那實在很可憐。
很多人修行很久,仍迷於超度,導致身體很不好。也無法靜下來閱讀經藏,甚至廟宇也成為亡魂的家,到處都是牌位。實在令人擔心。佛法的精髓,就在於閱藏,講經,禪坐。度人是佛法最重要的任務。度鬼的目的仍然還是度人。我們不要本末倒置。
『柒』 我把一些黃片存到了qq里,被媽媽發現了,我媽是修佛的,給我說了一些的後果,要把我逼出家,我該怎麼辦
首先有一點,你這個年齡看黃片是不對的。對身體不好而且還會影響你的學習。所以你要主動給你的媽媽認錯,並且當著她的面把這些不健康的東西全部刪掉。讓你的媽媽知道你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不會再犯了。她逼你出家應該是當時太生氣了吧,所以嚇唬你呢,讓你不要再想男女之間的事情,想讓你靜下心來好好的學習。所以你必須改正自己這個錯誤,一心一意的學習,這樣你媽媽看到你的表現應該不會再逼你的吧。
你還是單身家庭,你媽媽把你養大確實不容易,所以一定要聽她的話,一心一意的去學習,好好的努力奮斗,將來有個好的事業去報答她,孝順她,加油吧!!!!!
『捌』 修佛怎麼入門請大師指教入門。謝謝。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玖』 修佛對今生沒有作用嗎
修佛對今生當然是有作用的,因為修佛會改變你對每樣事物的看法和想法,雖然有些因果是改不了的,但是學佛會讓你明白,什麼事都是應該接受的,遇到不好的事,也不要埋怨,因為這個就是自己的因果!修佛不要問為自己帶來了什麼好處,它可以改變人的內心世界,改變人的思想觀,一個修佛修的好的人,是不會去做壞事的,因為能自己時刻警醒自己,這樣不是一個很好的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