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音樂會時那個指揮家是怎樣指揮那些人演奏的呀,他每個手勢都有什麼用
音樂會上的指揮,是整個樂隊的中心。因為樂隊中人數眾多,各種樂器的演奏分工不同,先後不同,需要指揮進行統一調配。
指揮的手勢、眼神、表情,就是命令,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鼓、管樂、號等各種樂器才會按照交響樂的原曲作品需要,整齊、協調,富有氣勢。
指揮的手勢、指揮棒劃過的弧線,快慢、大小幅度都是有講究的。
雖然大多數指揮家都有各自獨特的指揮手勢,但萬變不離其宗,他們都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則:
1.每一小節的第一拍(即強拍)向下擊拍。
2.每一小節的最後一拍向上擊拍。
3.在次強拍上改變擊拍方向(向左或向右)。
以下是常見拍子的指揮圖式:
如果說,一個吉他手他的樂器是吉他,那麼一個指揮家他的樂器就是整個樂團。吉他手的話,自己自然知道節拍,大小聲,強弱和要表達的情感。
但整個樂團,要表達出曲子的情感,就要賴於指揮家,所以他需要各種手勢來告訴樂團要怎樣把他想像的東西表達出來。
(1)電影指揮家排練時的音樂擴展閱讀:
音樂指揮的作用
音樂指揮指導整個樂隊的音樂演奏,使得多個聲部的演奏能夠成為一個整體,可謂一個樂隊的靈魂人物。對樂隊的指揮也是音樂的一種詮釋和再創作。
指揮家詹姆士·列文曾說:「指揮棒也是一種樂器。」有人說,聽音樂,就可以知道指揮的性情修養。
一,提示演奏員。一部作品常常規模龐大,演奏者往往不能在看譜的同時記住所有排練時要求的所有細節,這時,指揮在台上的手勢會起到提示作用。
二、決定一些無法定量的處理。比如,演奏員記得某處指揮要求漸慢或漸快,到底慢多少,快多少,從哪裡開始慢,到哪裡回到原來的速度等等這些,是無法量化在譜面上的,只能看指揮臨場的表達,因為藝術是需要情緒的,不是寫下來就行了的。
三,臨場發揮。演出,本身會讓人處於一種亢奮的狀態中,指揮常常在演出中迸發出排練時沒有過的激情和想法。
所以,演奏者必須注意指揮在台上的動作,並且要和指揮配合默契,一旦指揮出現了排練中沒有的處理,演奏者反應要快,要立即表現出來。這種臨場發揮常常是相當精彩且不可復得的。
四,表現性,增強作品感染力。這一點並不是所有指揮都有,指揮各有各的風格,有的指揮看上去沉默,熱情都在心裡和手上,有的指揮則表演性很強,在音樂傳達感情的同時,指揮自己也在用形體動作給觀眾傳達著自己的情緒。
也就是說,有的指揮確實有指揮給觀眾看的成分,比如最典型的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
參考資料:網路-音樂指揮
⑵ 電影《虎口脫險》中,指揮家排練的那首曲子叫什麼
是法國作曲家柏遼茲的清唱劇《浮士德的沉淪》中的一段,名為《拉科齊進行曲》。
⑶ 電影虎口脫險中指揮家在劇院里指揮的是什麼進行曲
不用說都知道這是《虎口脫險》的電影片段,這段電影里路易斯菲耐德扮演一位指揮家,正在指揮的這首曲子就是《拉克奇進行曲》,以前總是不知道斯坦尼斯拉斯說的那句「柏遼茲是個例外」究竟是什麼意思,直到現在才明白了。《虎口脫險》在此處引用這段音樂其實是有意的,因為這是首富有反抗精神的歌曲,用在這樣一部反映二戰反法西斯題材的影片中再好不過了.http://home.sogua.com/sunsy1985/diary/diary.aspx?id=464054
⑷ 誰知道《貓和老鼠》之《萬能指揮家》裡面的交響樂叫什麼名字啊
桑塔露琪亞》,作曲:I.科特勞。
參見《貓和老鼠》之《形影貓》(在月色下湯姆站在一個大盆上,一邊用拖布劃水,一邊高唱的那首歌);
《蝙蝠序曲》,作曲:約翰.斯特勞斯。
參見《貓和老鼠》之《萬能指揮家》(湯姆指揮樂隊演奏,傑瑞搗亂);
升C小調《第二匈牙利狂想曲》,作曲:李斯特。
參見《貓和老鼠》之《貓鼠協奏曲》(湯姆鋼琴演奏會,傑瑞搗亂)。
⑸ 指揮家指揮的時候,是什麼樣的節拍
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四分之二手勢指揮過程如下圖所示
(5)電影指揮家排練時的音樂擴展閱讀:
音樂指揮指揮要點
一、站姿
身體挺拔端正、兩腳站穩、肩放鬆、腿稍分開,給人一種穩定感,達到一種外形和諧的美。
二、動作
指揮的動作要適度,不要過分的誇張,盡量減少多餘的動作,做到准確而精煉。通常是右手掌握節拍,左手提示各種表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三、強弱的處理
根據作品的內容,指揮在處理作品強弱,動作上要有一種「重力向下、離心向外」,即重拍、強拍手勢向下,弱拍、輕拍向外的動勢規律。
手臂不要抬得過高,基本上是在胸前,盡量減少大臂揮手,要以小臂帶動手腕,肘關節作為上下運動的樞紐,手腕、手指的關節要靈活,並富有彈性,做到柔中有剛、剛中有柔。要掌握動作的中心部分是手腕。
一般指揮快速的動作,主要靠手腕去表現,速度越快,動作越小。大臂主要用於速度慢、力度大、較輝煌、聲勢浩大的作品。小臂則根據作品強弱快慢的變化起一個樞紐帶動作用。
四、做到手中有拍,心裡有內容
指揮的動作線條要有一定的技巧,富有音樂性,而不能太平鋪直敘,太常規化、簡單化。在學會圖式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一定的指揮技能,動作要做到和你內心世界是相輔的,感受和動作是統一的。
五、有獨到之處
指揮要善於調動每個合唱隊員的積極性和挖掘出演員們最大的潛力,在作品的處理和表現上要有獨到之處,從而體現音樂表現的最高意境。
六、有節奏感
指揮的拍子有明拍、暗拍,明拍是眼能看得見的拍子,而暗拍則是「隱伏」在心裡的拍子,這種「隱伏」拍是靠你的感覺和心裡的節奏,使「點」到位,使合唱隊員不但理解明拍意圖,也能意會你暗拍中的拍點、節奏及情緒。
七、指揮要有案頭工作
指揮要求對作品要有分析能力,如曲式結構,調式、調性、段落之間的變化、對比,作品的內涵節奏、速度、力度、強弱、快、慢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千萬不要「遍遍過、句句摳」,使演員對作品再也引不起新鮮感。這就是你排練的失敗。
八、在有清晰拍點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
簡單地說,指揮的藝術就是起拍和預備拍的藝術,因為預備拍就給演員提示了速度、力度及情感。清晰的擊拍點是指揮的靈魂,是音樂時值准確的體現。
指揮的拍子、圖形是永遠不能改變的,但指揮的主觀能動性和他巨大的潛能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無論快慢及各種復雜的拍子的交替,只要指揮能掌握好擊拍點,合唱隊就能達到統一整齊。
⑹ 一部電影,電影講的是一個音樂指揮家在十幾年前的一次重要演奏中,指揮棒被人折斷了,從而演奏中斷,多年
音樂會 Le concert (2009)
又名: 非常愛樂樂團(港) / 交響人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