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信條電影海報簡筆畫圖片

信條電影海報簡筆畫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09 07:42:44

Ⅰ 諾蘭新片信條過審,將於什麼時候上映他的海報你看懂了嗎

世界著名電影公司華納宣布諾蘭新片《信條》在中國內地過審確定上映。諾蘭作為世界上最出名的導演之一,而該片則是諾蘭大導演打造過的規模最大的電影,製作成本超過2.2億美元。

總之,諾蘭大導演的作品從來不會令人失望。在在國內影院剛剛開始營業開放的這個時期,我們就可以看到諾蘭大導演的巨制,可以說得上是幸運吧。我們就耐心等待,期待這部作品帶給我們的震撼吧!

Ⅱ 電影《信條》的主要演員有誰

電影《信條》的主要演員有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麗莎白·德比齊、亞倫·泰勒-約翰遜、肯尼思·布拉納。

《信條》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動作驚悚片,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2020年8月26日起,在美國之外的市場先上映。

《信條》講述了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特工利用「時間逆轉」,努力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故事。

(2)信條電影海報簡筆畫圖片擴展閱讀

《信條》確定引進內地上映:

7月29日,華納宣布諾蘭新片《信條》確定引進內地上映。據了解,《信條》的製作成本超2.2億美元,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最新科幻動作燒腦力作。

在曝光的最新海報上,寫有「爭分奪秒,影院來襲」。受疫情影響,該片經歷了多次改檔、撤檔,最終宣布啟用反常規的發行策略:放棄全球同步發行,在部分疫情不嚴重的地區率先上映,即8月26日至8月底,在英日韓德法意澳加俄等70國和地區率先公映;而北美將於於9月3日在部分城市公映。

據了解,《信條》將於8月2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內地尚未定檔。《信條》的原始時長為149分鍾,雖然內地影院已經陸續復工,但在特殊時期,限於國家電影局「影片時長不能超過2小時」的規定,片方有可能會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刪減版。

Ⅲ 電影《信條》中有一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看出來了嗎

1、男二全篇一共救了男主六次:(這絕對是真愛了

(1)歌劇院 逆向子彈救了男主 第一次

(2)機場發現並放了正向男主 第二次

(3)機場阻止男主幹掉逆向男主 第三次

(4)基地發現反派狗腿子埋地雷線於是匆忙正向化阻止男主進地堡入口從而引發地雷 第四次(但是這次失敗了)

(5)基地正向化把男主和快銀拉出來 第五次

(6)基地 救出二人後毅然逆向化回去替男主爆頭救他一命 第六次

最後一點解釋一下,男二結局的時候把三分之一的演算法丟給男主,笑著說拜拜是去走向他的結局:為男主犧牲的結局——逆向化然後那個用自己腦袋替男主擋住爆頭的那槍然後死去的結局
(真愛啊,這還不是真愛嗎?

2、女主羨慕的那個敢於跳下水的女人就是她自己,另外她的兒子其實看到了跳下水的女人的長相,就是他媽媽所以是一臉驚訝加上不敢置信的神情

3、每個人都得到了ta的救贖/解脫

(1)女主:在故事前期羨慕敢於跳下水的女子有勇氣逃離她丈夫,殊不知這個女子就是她自己,但這一跳的意義不再是去擺脫她丈夫的魔爪,而是自己選擇命運後的解脫與釋然,自己有了扣下槍板的決絕。

(2)男二:在未來接受了男主的委託,對男主非常的熟悉,但是卻引來了男主的懷疑與猜忌,甚至一度不信任他(感覺讓我們的尼爾很傷心啊)

但是後來經過種種,終於回到了那個交接的點:對於男主來說是起點,對於尼爾來說就是他故事的終點了。然後他就笑著走向了自己的命運,滿是釋然

(3)男主:一開始和印度婆子說我是男主,婆子不信;結局對婆子說我是男主,婆子信了,因為他真的就是男主啊!


10、我覺得這本質是一個環保電影吧……薩托爾說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海平面上升、河流乾枯後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過去也就是現在這個時代。號召人們保護環境,別讓海平面再上升、河流再乾枯了,不然倒霉的是現在的我們。

11、Neil是從未來過來的人,他已經認識男主很多年,所以在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知道男主行動的時候從不喝酒。

在之後男主問Neil為什麼不告訴他奧斯陸自由港里時間逆轉器出來的那個人是男主自己,Neil說這是原則,男主問他“是誰的原則?”Neil說“是我們的”,這個原則可能是未來男主告訴Neil的。

Kat受傷後,男主問Neil她會怎麼樣,Neil說他也沒經歷過。Kat是被逆轉子彈打傷的,Neil的這個回答可能暗示了他是從未來過來的,而且已經這么逆向生活了很多年。(這個可能是我想多了,但我電影看到這的時候真的有這種感覺)

12、男主真的有一種超英電影里拯救世界的英雄的偉光正品質,他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不喜歡牽扯到無辜人的性命,這個也可以從幾點看出來。

一是在開頭的基輔大劇院里他任務都完成了但還要回去救劇院里無辜平民的性命,二是在用飛機撞建築物的時候,他先問機組人員會不會有生命危險,三是他去找那個印度大佬的時候基本沒有傷害安保人員,要不然是葯暈了,要不然就是單純拿槍威脅他們,就打暈了一兩個。

13、奧斯陸自由港,用飛機撞自由港後牆引發火災那一段。在把金條從飛機扔下去之前,給飛機炸了一個洞的那個白人大叔拿了一塊金條藏到懷里了

Ⅳ 求刺客信條海報

Ⅳ 電影《信條》里的神奇建築都是哪些生活中的建築

9月4日,電影《信條》上線了!

早在幾個月前,#諾蘭新片炸了真飛機#就在熱搜上掀起不小的浪花。作為諾蘭職業生涯中規模最大最具野心的作品,《信條》不光炸了飛機,還帶著演員輾轉七個國家取景。

劇情交給專業的人討論,我們就給大家扒一扒《信條》里那些標志性的建築。

《信條》的名字來自於一塊出土自龐貝古城的塞托方陣(The Sator Square),時間大約定位在公元一世紀。

這塊石板上寫的是一首拉丁迴文詩,大意關於時間之輪的旋轉,而幾個單詞本身也是正逆相應。片中也致敬了出土地龐貝古城,女主一直想陪兒子去玩的地方就是龐貝古城。

龐貝古城略呈長方形,有城牆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內大街縱橫交錯,街坊布局有如棋盤。重要建築圍繞市政廣場,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商場等,還有劇場、體育館、斗獸場、引水道等羅馬市政建築必備設施。

作坊店鋪眾多,都按行業分街坊設置,連同大量居民住宅,構成研究羅馬民用建築的重要實物。富裕之家一般均有花園,主宅環繞中央天井布置廳堂居室,花園中有古典柱廊和大理石雕像,廳堂廊廡多施壁畫(見龐貝壁畫),是古典壁畫重要的遺存。

龐貝古城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古城的壁畫對歐洲的新古典主義藝術影響甚大。

龐貝遺址表現出來的城市格局理念更是現代人難以置信的成就。龐貝的道路布局是現代建築師稱之為“棋盤式”布局,兩橫兩縱的道路分割成9個區。以阿波羅神廟和丘庇特神廟組成的長方形中心廣場,構成了廣場的軸線。軸線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城市的規則性和藝術特徵,又是兩千年前人類智慧的一大創舉。

還有很多沒列舉出來建築,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言而總之,諾蘭的新片《信條》可圈可點之處非常多。如果想體驗這樣一場燒腦的視覺享受,也想感受電影里的建築之美,或者想考驗一下自己的“逆思維”,不可錯過。

Ⅵ 《信條》是什麼樣的電影

看的《信條》凌晨場,再次感慨諾蘭導演的腦洞之大。本文將用圖解的形式來解析《信條》中的四個問題:

①歌劇院混戰一共有幾組勢力參與?

②高速飆車奪取鈈241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③反派安德烈如何利用時間鉗形戰略奪取鈈241?

④加州鷹山之戰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


先簡單科普電影里的幾個設定:

1. 本片依舊是諾蘭導演最為擅長的操控時空的戲碼,從《盜夢空間》的嵌套,到《星際穿越》的穿梭,再到《信條》的逆轉,時空的玩法,斧鑿的花樣越來越新奇,設定也愈發的具有深度。尤其是這次的正向時間線和逆向時間線兩者重疊,多線結合在一條線中敘事,真的可以說讓觀眾大開眼界。

2. 本片的逆轉時間,是來自於熵增熵減的設定,可以理解為熵減的(逆向)物體它的時間線是和我們正常正向世界的時間線相反的,熵減的子彈是從牆壁上往槍里射回,爆炸是從爆炸後的廢墟走向爆炸前的建築,人身處在正向的世界看逆向的物體,車是逆行,語言是倒過來發出的。

3. 除了逆轉時間,這部電影還涉及到了因果定律,逆轉時間的同時必然涉及到由果推因,這里影片也引出了一個經典的祖父悖論: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父親沒有了也就沒有自己,那自己又如何能夠去殺死祖父呢。

這一個悖論其實也預示著反派安德烈對於人類存亡的看法其實是有偏執的,導演還是寄希望於另一個看法:一代人自然有一代人求生存發展的宿命,不可強求。

4. 因為逆轉時空的存在,那麼戰爭除了在場面讓奇幻得讓人震撼和驚艷,另一方面,在戰略上也有了新的策略,即是時間鉗形戰略,普通的鉗形戰略是兵分兩路擊敗敵方,而在本片中,則是分為正向逆向兩個部隊,利用時間差來進行情報共享和戰略打擊,也就是一個正向的隊伍從白天走向黑夜,另一個逆向的隊伍從黑夜走向白天,逆向的隊伍將黑夜的結果不斷告訴正向的部隊,正向部隊則將白天正發生的事情告訴逆向,從而達到情報共享和一定的預知未來的上帝視角。

再來和大家解析一下四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地方。

1.烏克蘭歌劇院混戰的勢力劃分

在歌劇院混戰中,一共有三股勢力。

第一股勢力是中情局特工,麵包車里的烏克蘭人司機和包括男主角在內的四位假特警,以及身處歌劇院包廂中的美國外交官,他們之間是用暗號交頭的,這股勢力參與混戰的目的:營救已經被烏克蘭軍方發現身份的外交官同夥,以及拿回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二股勢力是恐怖分子,他們一開始出現在歌劇院製造出極大的混亂,他們的背後應該就是俄羅斯寡頭安德烈,因為之後男主角在餐桌上僅僅提到歌劇兩個字,就讓安德烈回心轉意,說明安德烈參與其中,這股勢力的目的也很簡單:搶奪神秘金屬盒子鈈241。

第三股勢力是烏克蘭官方勢力,包括軍方和特警,烏克蘭軍方實際上已經在包廂里控制中情局特工外交官,而烏克蘭特警前往歌劇院的目的:一個是對抗恐怖分子,另一個則是趁機除掉外交官,在消息有可能泄露的情況下,設置炸葯炸毀烏克蘭歌劇院毀滅現場。

理清楚這三股勢力劃分,即可知道歌劇院混戰的整個過程:

恐怖分子控制歌劇院,烏克蘭軍方前往對抗,並要趁亂除掉外交官,男主的中情局特工小隊偽裝特警進入包廂,除掉了烏克蘭軍人,營救出外交官並取得金屬盒子鈈241。

在撤退過程中,男主和另一位特工決定回去取走炸葯拯救歌劇院無辜性命,另一波特工帶著金屬盒子離開歌劇院。

帶著金屬盒子的特工最後肯定是被烏克蘭官方給攔住了,金屬盒子在混戰中被烏克蘭官方所獲得。

男主和另一位特工也被烏克蘭軍方特警發現了偽裝,所幸有人用逆向子彈救了他。他和特工逃出歌劇院,回到車里卻發現司機烏克蘭人反水,將他們帶到偏僻地方進行拷問,最後男主角服葯自盡,後被中情局救回,表示其通過考驗,正式邀請他加入組織「信條」。

最後提一句,通過發射逆向子彈的特警隊友背包的掛飾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救走男主角的應該是逆向的尼爾。


最後,還是准備二刷《信條》的,這部電影的信息量和細節太豐富了,不光是主創斧鑿得好,也值得影迷朋友們多去挖掘。

Ⅶ 如何評價電影《信條》(TENET)

原標題:《信條》:一篇物理學論文的影像表演

註:本文有劇透,但不影響欣賞電影
去看《信條》前,它的「難懂」已經聞名全球了。建議觀眾觀影可前先把電影中涉及到的物理學理論和假想了解一下(比如熵、祖父悖論、平行時空),對於看電影還是大有幫助。第一遍能夠大概看懂電影在講些什麼,第二遍就可以更認真地觀察電影中出現的種種的細節。畢竟第一遍要完全看懂《信條》,對誰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信條》海報
《信條》海報

但也不必有太大壓力。《信條》有一個平穩易懂的開局,甚至說前75分鍾有些微微的冗長和無聊,直到出現那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追車動作戲。諾蘭是玩轉類型片的高手,他的電影總是多種類型元素的融合,具有很強的商業性。譬如《盜夢空間》,科幻外殼底下是好萊塢傳統的怪盜電影;《信條》亦然,科幻包裹著好萊塢傳統的特工片的內核。
諾蘭在采訪中也將《信條》定義為特工片
諾蘭在采訪中也將《信條》定義為特工片

前90分鍾,基本就是按特工片的類型走:主人公獲得了一個任務,然後飛往世界各地執行這個任務,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獲得一個搭檔,與搭檔並肩前行,解開了謎團又出現了一些謎團……直到最終任務完成。
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男主角
約翰·大衛·華盛頓飾演男主角

但從電影一開始,《信條》就埋下科幻的引子,只不過在最後一小時才徹底引爆——觀眾才發現,不爆則矣,一爆就是核彈級別的,信息量爆棚,這里暫且不表。從科幻片角度看,《信條》是硬科幻作品,它是以物理學的概念來包裝故事,以物理學的學說為根基,對世界的樣子進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
「熵」是理解《信條》一個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正常的自然規律下,事物遵循的是「熵增」原理,即粒子從有序向著無序發展。比如常溫下一個麵包只會從新鮮到腐爛,而不會反過來。但《信條》在科學基礎上假想了「逆熵」這一情形,在一個「逆熵」的時空中,這里的時間規律不是從有序到無序、從過去到未來,而是從無序到有序、從未來到過去,麵包從腐爛變成新鮮,飛去出的子彈按原軌跡回到彈匣。
逆熵的子彈
逆熵的子彈

《信條》中,一個人通過時間機器可以進入一個「逆熵」狀態,不斷倒回到過去。通俗地理解,《信條》隸屬於科幻電影中很大的一個分支:時間旅行。《信條》的故事底本是一個特工通過時間旅行執行任務,有人想要藉助時間旅行毀滅世界,主人公所隸屬的TENET肩負拯救世界的使命。
只不過有了逆熵的設定,《信條》中的時間旅行與以往我們所熟悉的時間旅行電影有所不同。常見的時間旅行敘事主要是這兩種,一種是《十二猴子》(1995)、《環形使者》(2012)、《前目的地》(2014)等的環形敘事,主人公進入時間的河流,回到過去想要逆轉未來,卻發現「The future is history」(《十二猴子》),無論幾次重回過去,時間的河流不可逆轉。另外一種是《時空線索》(2007)、《源代碼》(2011)、《明日邊緣》(2014)這一類型的,時間呈分岔式,主人公回到過去就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相對而言,這兩種時間旅行都較好理解,因為無論主人公第幾次回到過去,過去時空的運行規則與當下一模一樣,無論是主人公還是觀眾都不會有接受上的難度。
《信條》與它們截然不同。它的時間旅行是基於逆熵,這就包涵了至少兩個層面的不同。第一個層面,逆熵世界的運行規則與當下的世界是反著來的,人是逆著走,車是倒著開,打架動作是反著來,時間往迴流,果成了因。當主人公經由時間機器進入逆熵狀態,他的行為仍然是正向,但整個世界在倒流。這形成強烈的陌生化效應,不僅電影中的主人公感到懵逼,觀眾也是頭一回在電影中看到如此奇觀。
輪船倒行,波浪從有到無
輪船倒行,波浪從有到無

第二個層面,就是逆轉時間的邏輯。以往的時間穿越電影對此大多語焉不詳或者簡單帶過,創作者並未把它當做一個「問題」來深究。於是你看《明日邊緣》中阿湯哥飾演的凱奇少校倏忽地就回到了過去。但《信條》中,怎麼回到過去、想要回到過去哪一個點背後,有一套相當復雜、縝密又嚴謹的邏輯體系。
電影中的時間機器,有紅、藍兩邊,中間隔著透明玻璃。紅進藍出,是從熵增進入逆熵,時間逆流;藍進紅出,是從逆熵進入熵增,時間正向流動。
時間機器也不能讓你想回到過去哪個點就回到哪一個點。舉一個容易理解的例子。今天下午三點你參加了一場考試,下午五點結束,但你失利了,只考了60分,你事後知道了答案,想考個100分。現在是下午五點,你想回到兩個小時前,也即下午三點重新考試。你從時間機器進入逆熵狀態,不是一下子回到兩個小時前,而是你得老老實實跟著時間倒流兩個小時,這時你看到的世界也是反著來的,你得戴上特殊口罩才能呼吸。倒流兩個小時後,你再從時間機器的藍門穿過紅門,進入熵增狀態,你就回到了下午三點,世界的運行是常態化的,你開始「第二次」考試。
《信條》搞暈觀眾的地方來了:當未來的你回到兩個小時前,此時的世界裡有幾個你?
兩個。一個是過去的你,正在完成只有60分的答卷,

Ⅷ 二百年前一幅油畫,揭示電影《信條》故事核心是什麼

佛朗西斯科·戈雅,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是比較陌生的。

從劇情里我們可以推測,尼爾比未來的男主年紀要小不少,而男主之所以沒有殺掉和普利亞同為工具人的凱特,目的也是為了讓她照顧麥克斯長大,等到麥克斯長大之後他會化名尼爾回到過去,拯救男主的同時阻止父親的瘋狂計劃,同時和父親薩特同一天死亡,這是尼爾的命運,也是麥克斯的救贖。

綜上,看《信條》不能只看男主,在一定意義上男主也是一個工具人,這個故事的核心就是尼爾短暫的一生,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二百年前戈雅畫的那張畫。

Ⅸ 諾蘭的電影《信條》中,有哪些知識其實是錯誤的

作為一個科幻迷,在得知諾蘭導演的新電影上映之後,立刻就跑到了電影院里邊兒進行觀看,說實話,對於諾蘭的新片,我還是滿懷期待的。但是看完電影之後,我個人比較疑惑的地方就比較多了,甚至於對於整個電影的基本設定,我都開始產生懷疑。

正是因為改變了這些最基本的物理設定,才讓整個故事看起來非常的突兀,而且很多人在一下子面對這么多信息的時候非常難以接受。整體上來看,這部電影有很多的漏洞,同時在設計上也存在著一些自相矛盾地方,不過作為一個科幻電影,說實話對於這些還真的不能太較真。

閱讀全文

與信條電影海報簡筆畫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韓電影網站怡紅院 瀏覽:169
北京電影學院新生報到2014 瀏覽:825
頭條怎麼看電影和電視劇 瀏覽:630
李易峰動物世界電影解說3 瀏覽:549
電影氣球上映七天票房 瀏覽:186
電影台詞剪輯網站 瀏覽:866
台北朝五晚九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903
最新韓國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860
一部電影講述一棵大樹過冬 瀏覽:284
外國人中國獎學金微電影 瀏覽:792
電影綠皮書迅雷 瀏覽:311
Ck電影網站源碼 瀏覽:672
心理罪的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736
風暴之門電影高清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479
微電影節視頻 瀏覽:789
電影越獄3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838
醉生夢死台灣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69
最新電影騙保 瀏覽:162
胖女的小電影 瀏覽:820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學什麼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