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愛》電影的音樂鑒賞
如果愛》,與愛無關
在電影院里一連看了兩遍《如果愛》。觀眾多是情侶,看的時候竊竊私語。也許和他們期待的歌舞片不一樣,每一場都有提前離場的觀眾。
我也有一些失望。論劇情的張力和巧妙,《如果愛》不如《甜蜜蜜》;論劇情的復雜和詼諧,不如《金枝玉葉》;論劇中人的心理刻畫,又不如《三更之回家》那樣細致。香港導演觸碰內地題材,前有張婉婷《北京樂與路》遭遇滑鐵盧的前車之鑒,陳可辛這次不能不加倍小心。畢竟,香港導演對內地的情形掌握的有限,很容易就陷入隔靴搔癢,乃至獵奇的套路。好在有大明星作陣,打著當代首部華語歌舞片的旗號,《如果愛》的票房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其實,《如果愛》只能算是一部插曲多了一些的故事片,打著歌舞片的旗號,未免有些牽強。真正的歌舞片,如《西區故事》、《紅磨坊》,情節應該和歌舞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在《如果愛》中,歌舞的段落和故事情節涇渭分明,更多的是一種戲中戲的格局。其他地方出現的歌曲,只能算作是插曲。
張學友的歌聲,有百老匯音樂劇的感覺,然而演技卻不敢恭維,聲調忽高忽低,情緒控制不穩,台詞的功底明顯不夠。池珍熙的戲份過於局限,作為串場的人物,擔任見證人的職責,算天使還是凡間的人?導演的處理寫意不寫意,寫實又不像寫實,所以很看起來有些別扭。
林見東和孫納的感情戲應該是片中的重中之重,導演也著實下了氣力。可是前面的鋪墊畢竟太少,林見東的十年痴情就顯得不那麼合情合理。戲中戲的框架,加上大量的閃回,對於習慣線性敘事結構的觀眾來說,也造成一定的欣賞阻礙。
此外,片中有些地方顯得多餘,如導演聶文暫時離開劇組那場戲,曾志偉飾演的監制和工作人員的那段對話就與劇情關聯不大。還有就是一些台詞,顯得莫名其妙。記者會上,當記者集中詢問孫納的一些情況時,林見東的插話就讓人摸不著頭腦:「如果你們的問題沒有什麼建設性的話,我想對我的提問到此為止。」再有聶文發現了孫納和林見東的感情之後,在戲中戲打了孫納一巴掌,之後兩個人的對話,也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是劇本如此,還是演員的處理問題。
說歸說,不管怎樣,片中的幾處歌舞還是蠻賞心悅目的,那段表現孫納轉變過程的戲,舞蹈演員的服裝非常有創意,舞蹈場面和現實的交叉,交待了一個人的轉變過程,節省了敘事的氣力,又增加了看點。
打動我的地方,不是事先被媒體炒作的金城武在水中流的那滴眼淚,而是被老外製片拋棄後,躺倒在冰面上的孫納,配著充滿憧憬和迷惘的歌聲,你能體會到一個女孩被傷害後心碎成一片片的滋味。還有兩個人再回到北京以後,錄音機里傳出的見東的經年錄音,雖然老套,卻很有殺傷力。最後一場戲中戲,欺騙了很多人,大多數的觀眾都以為聶文真的死了,看到聶文重新站起,很多人發出失望的嘆息聲。其實,如果導演真處理成這樣的話,就未免太離譜了。總之,論藝術成就,《如果愛》構不成經典,《甜蜜蜜》仍然是陳可辛的最佳作品。
至於《如果愛》的情節是否影射了演藝圈的潛規則,以及影射了誰這樣的問題,我沒有多大興趣。倒是覺得,這故事很像是對當下的一個隱喻。一個急著擺脫貧困的國度,會使用種種不良的手段,急功近利的同時,也留下一道道的傷痕。即便是面子建設得再富麗,沒有足夠的時間累積,總會在某一處露出馬腳,就像影片中成名後的孫納,仍舊會磨牙一樣。電影院里的說話聲、打電話聲都在給這一切做著現實的注腳。
林見東對孫納說,不要忘了北京。而現實卻是,北京,真正的北京在一點點地消逝。老房子、地下室、護城河、小飯館,破雖破矣,卻是一個時代的見證。從這點來看,《如果愛》的故事與愛情無關,倒是不經意間了營造了一個時代的心靈寫照——遺忘和記得
Ⅱ 對電影『我的野蠻女友』電影音樂賞析
剛才聽到的片斷是從《野蠻女友》DVD里取出來的一段電影原聲…… 當全智賢的鋼琴聲在大學階梯課室里響起的時候,滿臉尷尬的車太賢情不自禁穿過人群,將准備以久的玫瑰送給全智賢。這時滿場一片喝彩鼓掌之聲。
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輪唱」,是一種純以模仿手法構成的復調音樂形式。其特點是同樣的旋律被一個或多個聲部重復,同一調或相關調彼此在時間上重合,也就是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即嚴格的模仿對位。用同度或八度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就叫作「卡農曲」。
卡農曲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於是那耳邊的音樂又有了新的含義——象徵著永恆的愛情。聽著卡農曲,彷彿眼前就會出現一對跳舞的戀人,他們在舞池裡旋轉、歡笑,眼中只有彼此的存在。他們跳了一曲又一曲,彷彿要跳到地老天荒,跳到永恆中去,而他們之間的愛情也隨著他們的舞步無限延續。
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穿透脊骨的顫抖,直達靈魂---對我來說,每次聆聽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盡管我已經聽了它不下數百遍,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後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呆,沉溺在感動之中。
帕海貝爾(-1706),德國著名作曲家,是巴赫的老師。帕卡貝爾擅長演奏風琴,作為德國十七世紀後期的著名作曲家,尤以此曲飲譽至今。 帕海貝爾窮畢生精力所寫的教會音樂,在今天已少有人聽。人們談到巴洛克時期著名的作曲家時,他很少被排上名。即使提到,也多半僅是說他是「數字低音時代」的管風琴大師而已,事實上他的作品曾對巴赫產生過很大的影響。跟他所寫的那些教會音樂堂皇鉅作比較,卡農曲長僅五分鍾,是微不足道的小品。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使帕海貝爾留名後世的正是這首卡農。
因為有一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便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
這是作者在義大利威尼斯時寫的,這首樂曲之所以在所有卡農裡面特別有名,因為它帶著一絲義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
Ⅲ 求電影音樂鑒賞論文
你好的!
⑴ 首先就不要有馬上畢業,最後一次花點錢就得了的想法
⑵ 只有自己寫論文,做設計才能順利的畢業
⑶ 在這里我給出方法,以及相關資料尋找的網址,請認真閱讀
⑷ 否則,真的可能導致預想不到的後果!
====================================================================
❶ 中國知網也好、萬方數據也好都有大量的原創論文!
❷ 並且,大部分的院校都有免費的介面!
❸ 如果真沒有免費的介面,那就網路知道懸賞求助下載吧!
❹ 要是要外文的論文准備翻譯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谷歌學術】
❺ 需要什麼語言的論文直接就用相應的語言搜索!100% 能找到類似的!
❻ 至於翻譯,可以直接谷歌翻一下,弄完在自己弄通順就可以了!
【友情提示】==================論文寫作方法===========================
❶ 其實,原創的論文網上沒有免費為你代謝的!誰願意花時間給你寫這個呢?難道你在空閑的時間原以為別人提供這種毫無意義的服務么?所以:還不如自己寫。主要是網上的不可靠因素太多,萬一碰到騙人的,就不上算了。
❷ 寫作論文的簡單方法,首先大概確定自己的選題【這個很可能老師已經給你確定了】,然後在網上查找幾份類似的文章。
❸ 通讀一些相關資料,對這方面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看看別人都從哪些方面寫這個東西!
❹ 參照你們學校的論文的格式,列出提綱,接著要將提綱給你們老師看看,再修改。等老師同意你這個提綱之後,你就可以補充內容!
❺ 也可以把這幾份論文綜合一下,從每篇論文上復制一部分,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後把按自己的語言把每一部分換下句式或詞,經過換詞不換意的辦法處理後,網上就查不到了!
❻ 最後,到萬方等資料庫進行檢測【這里便宜啊,每一萬字才1塊錢】,將掃紅部分進行再次修改!
❼ 祝你順利完成論文!
Ⅳ 電影音樂賞析
推薦你買本書,楊宣華 :中外經典影片音樂賞析。
Ⅳ 電影音樂賞析(英文摘要)
《次文化之聲:西方宏觀音樂》(Subcultural Sounds: Micromusics of the West, 1993)
作者:Mark Slobin(專業電影音樂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