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琴教師的影片評價
《鋼琴教師》(ThePianoTeacher)是我2001年看的幾部最好的電影之一。因為它是改編自奧地利女作家艾爾芙蕾茲·耶利內克(ElfriedeJelinek)1983年半自傳式的原著小說,使這部著重細膩的心理、人性刻畫的電影更具震撼力。
女教授的行為符合醫學上的「強迫性精神官能症」(CompulsiveObsessiveDisorder)的臨床解釋:(病患)不斷地為了重復的想法與行為所苦,他們知道這些想法或行為是過度的,是不合理的,但又無法有效地抗拒它們的出現…。常見的症狀包括:…一再出現無法自主的意念…不由自主地偷竊、偷窺行為,強制性地秉持特殊規則及儀式、過度講究對稱及准確、強迫性的搜集等。…患者還有一些特殊的焦慮,其中包括擔心自己重復的想法及行為被旁人察覺,…對於是否能做到「准確」的不確定性焦慮,…這個病症的患者在「完美主義者」(perfectionists)和受過最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以及貴族中有很大的比例。艾莉卡上色情商店觀賞重口味(hard-core)色情片並嗅著別人用過的、充滿精液的衛生紙、蹲在車旁偷窺車內人做愛、割裂自己的私處…都是重復自己認知的可以得到慾望滿足(或者出口)的「儀式」。而她嚴苛要求學生彈鋼琴時表現出她認為的、對舒伯特音樂表達的准確性和感覺,則可看成是「過度講究准確」的明證。艾莉卡強迫咀嚼著這些日常生活中一成不變的秩序和理性。當男學生華特闖入她的世界,她更試圖用同一套她膜拜的「規則」,企圖控制他,在女生公廁里,命令熱烈追求自己的他在被口交時看著自己、要求他照著她信中的規則內容對她施暴。直到這位勢均力敵、操縱伎倆上甚至更勝一籌的男學生逐漸燃起艾莉卡更激烈的慾望和妒忌心,她一手建構的井然有序的世界才因此崩塌瓦解。跟隨著攝影機,我們掉入了影片魔咒般的情境,被親情的血緣暴力所驅騁,也被愛情的慾望暴力所激動,本是人與人的針鋒相鬥,過了理性的臨界點便成了人性的殘酷劇場,就是這個好看,影片喚醒了我們道貌岸然的面相下,也許淺睡也許沉睡的那隻野獸。觀者在倫理道德的天平上失衡摔跤,彷佛是電影害他們掉入人性齷齪的深淵,但正是人人心中都有齷齪的深淵,才會跟影片所剖開的齷齪人性連結。平時你不欲面對的黑暗面,在一間黑暗的映演廳里讓你親眼面對,你很難不被這股沉重的力量所壓迫、吞噬。更深一層的是,導演並沒有因為著墨在女主角身上,而忘了賦予男主角華特應有的深度和復雜性。在片中公廁的那場戲中,華特求愛受挫後,說出了他希望有公平的「游戲規則」。而在最後音樂廳里華特詭異的笑,和他走出公廁時則如出一轍。這樣曖昧的面部表情揭示的是他痛苦的勝利?愉悅的挫敗?還是寡情的不屑?艾莉卡怪異的性癖好和傷害女學生安娜的行為固然讓人錯愕,但是華特用」游戲」的態度處理這段關系似乎也違背了一個真誠愛慕者的形象,讓人非常懷疑他當初的追求是否只是為了征服一個「不可征服」的女人。而這個女人早已經發出了緊急得求救呼聲。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不再明確了,甚至互換了位置。華特也不再單純是誤入」歧途」的羔羊。在《鋼》片的結尾,導演讓我們看到了男主角的微笑,看到自己曾經(也許依然)愛著的老師的整個理性世界分崩離析之後、眼神渙散、倉皇失措的模樣,所漾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伊莎貝Huppert不愧是傑出的演員。艾莉卡這樣受爭議的角色,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演成浮面的、膚淺的反派。在細節上,她禁慾的著裝帶著極強烈的自虐象徵。其他細微的零碎動作,比如說,在與人群不經意的擦撞後,深怕被細菌傳染般、趕緊不屑地撥撥肩頭的肢體語言,或是在自己房間里被自己心愛學生擁抱時僵硬的手部動作,以及局促不安的臉部表情,精細地傳達了艾莉卡割裂的內心世界,以及猥瑣與高貴、冷漠與熱情、失落與滿足、騷動與安詳並存的狀態,讓人嘆為觀止。也因為這樣充滿層次的演出,觀眾也加入了這個受虐和施虐的集團。更令人欣慰的是,此片並沒有淪為Huppert的個人秀。如果導演在其他方面著墨不夠,或者力有未逮,電影的整體成績就會大打折扣。難得的是,《鋼琴教師》不但是Huppert的電影,也是導演麥克漢內克的電影。因為導演一方面讓觀眾見識到了Huppert的超水準演出,一方面卻也兼顧了電影本身其他方面的精緻肌理,比如說,角色方面的平行對照(母女間的操縱、男女間的操縱、師生間的操縱),男主角心理層面的復雜曖昧。最好檢視《鋼》片導演功力的方法之一是看他如何用影像「牢籠「來象徵劇中人面臨的困境。《鋼》片從頭至尾十分一致地以空間呈現和構圖強調了因艾莉卡自己的意念、文明禮教、以及周遭環境局限所產生的無形牢籠。在第一次艾莉卡跟蹤華特至球場的戲中,我們看到艾莉卡停在圍桿前看著他遠去;最後一幕,艾莉卡疾行走出音樂廳,一個遠景,觀眾猛然察覺艾莉卡走在街道上的欄桿之內。她是否想掙脫這個封閉的牢籠?因為影片中沒有主角的旁白,所以觀眾一眼似乎看不出來。但是仔細回想,影片前半部,每當艾莉卡教琴時,窗外陽光異常地刺眼,她卻總是望向窗外;在口交嘔吐後,艾莉卡更急著奔出門外,導演掌握了用影像說話的精髓,高明地暗示了她急欲掙脫的慾望。這些主題沉重得讓人透不過來氣,但影片在描述性沖突時,也有超然的幽默。對比所謂正常人與變態者之間的意外沖突常常令我捧腹大笑。在一個從未有過性生活的老處女的封閉的意識里,所有的性概念是從粗俗色情映像里獲得的,她為男人進行口交,雖然是個「愛的表現」但用的卻是命令的語言。她認為這才是正常的性行為。當然相對於她視為正常的行為,則剛好等於男主角的反常,因為男主角所謂的正常應該是先有接吻,愛撫,性交,而後才是更富變化的口交或是game,性虐待…等等,這就是一種沖突,認知沖突……沖突的劇烈程度不亞於當年的西班牙人見到了崇拜異教的印第安人。
Ⅱ 鋼琴教師是什麼類電影
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2001)7.5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主演:伊莎貝爾·於佩爾 伯努瓦·馬吉梅 安妮·吉拉爾多 ...
年屆四十的女鋼琴教師艾麗卡在維也納音樂學校任教,她與專橫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在這個封閉保守、幾乎與世隔絕的殘缺家庭中,沒有男人的位置。艾麗卡感到壓抑苦悶,這種畸形的環境導致了她不得不依靠偷窺和自我虐待來發泄性慾望。她的人生因為一個學生的引...
類型: 音樂 / 劇情
我看了感覺還有點倫理的味道。
Ⅲ 求歐美一部電影《鋼琴教師》
搜搜《鋼琴課》
Ⅳ 被稱為人生必看電影的《鋼琴家》,是否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於 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Ⅳ 求一部和鋼琴老師有關的電影名稱
霍蘭先生的樂章/生命因你動聽 Mr. Holland's Opus (1995)
這部溫情感人的影片環繞一名音樂家荷蘭先生,他真正志願是作首留芳百世的交響樂,卻為生活無可奈何當起高校的音樂老師來,其後更將自己三十多年的青春貢獻於培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後來也才驚覺自己成就原來是那麼大。他啟發並改變了數以百計的學生。荷蘭先生受到學生及家人的啟示,最終明白到人生並不會常常按照我們的計劃而行,而是要求我們接受意料之外的事情。
Ⅵ 鋼琴教師的內容簡介
《鋼琴教師》是由德國、波蘭、法國、奧地利聯合製片的131分鍾劇情影片。該片由邁克爾·哈內克執導,伊莎貝爾·於佩爾、伯努瓦·馬吉梅、安妮·吉拉爾多、蘇珊娜·羅莎、烏多·塞米爾等主演,於2001年5月14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年近40長期禁慾的女鋼琴教師,被年輕帥氣男學生猛烈天真的追求下,兩人展開了連串病態暴力性冒險的故事。
《鋼琴教師》劇情介紹:40歲的Erika Kohut表面上是一個優雅的鋼琴老師,外形獨特、氣質出眾,但對學生卻無比嚴厲。一切都是她面對自己的母親無休止的折磨——專制又無理,令Erika的各種慾望都無法發泄。
Erika每每躲在廁所用剃刀傷害自己以求快感,嗅著內褲上的味道以發泄慾望,還去租看色情錄像帶。於是當18歲英俊沖動的Walter闖進她的生活時,一切都改變了。他們互相需索互相慰藉,Erika以為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然而年少的Walter有一日厭倦了這種關系。
(6)年輕的鋼琴教師電影圖片擴展閱讀
《鋼琴教師》角色介紹:
1,愛莉卡
年屆40的鋼琴教師,在維也納音樂學校任教。以對學生嚴格出名,與母親同住。外表賢淑的她唯一的發泄管道是去錄影帶店看色情影片與到露天電影院看情人們做愛以宣洩情慾。
2,華特
維也納音樂學校的學生,活力十足、人格奇異的金發男生。亟欲拜愛莉卡為師,同時也闖進了愛莉卡的生活。他對愛莉卡進行了一連串的性愛誘惑,互相以精神與肉體虐待對方。
3,媽媽
愛莉卡的母親,年老但控制欲強烈。在她異常嚴厲的管教下長大,導致愛莉卡壓抑矛盾、欲求不滿的個性。她和女兒互相折磨,日日爭吵。
Ⅶ 求電影《鋼琴教師》原片
下載QVOD播放器搜索下載,邊下邊播,絕對行
Ⅷ 女主角是鋼琴老師一個人逼她教琴電影名字美國的
《鋼琴教師》
《鋼琴教師》是耶利內克的代表作,發表於1983年,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後來又被法國拍成電影,榮獲了夏納電影節的多個獎項。小說敘述的是一個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親極端變態的鉗制下心靈如何被扭曲和情愛如何被變異的痛苦歷程。小說的心理描寫非常成功, 常有十分令人驚奇的描繪,對人性的觀察可謂洞燭幽微。女作家天才另類的筆觸、產生了驚才絕艷的美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