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焦裕祿身後:我與蘭考的悲喜劇作者簡介
任彥芳,這位出生於河北容城的傑出人物,是中國的一級編劇、作家和詩人,同時也是烈士的遺孤,一名堅定的共產黨員。她在1946年8月投身革命,以青春熱血書寫了她的革命歷程。1960年,她從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文學專業畢業,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在畢業後,她曾在多個文化機構任職,包括中國文聯、長春電影製片廠、吉林省作家協會、河北省歌舞劇院和藝術研究所,擔任過資料員、編輯、編劇以及專業作家等職務,直至成為中國作家協會、電影家協會、戲劇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和當代文學研究會等專業組織的會員,還擔任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的理事,北京世界華人文化院研究員,以及中華孝文化協會的顧問。
任彥芳在基層掛職期間,曾在河北容城和安新縣任中共縣委常委,為當地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她的職業生涯中,創作了眾多作品,包括抒情詩、長詩如《帆》、《焦裕祿之歌》和《鑽塔上的青春》等;電影電視劇如《雷聲》、《風雲初記》和《泥土》等;舞台劇如《任彥芳歐詩劇集》、《她們的心》和《陰陽宅》等。她還創作了多部小說和紀實文學,如《清河世界》、《人怨》、《民怨》、《魂怨》、《大海的兒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進行》和《血色家族》等,深刻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性的探索。此外,她還發表了學術專著《中國幼兒詩教》和大合唱組歌《石油戰歌》。她的作品總字數達到千萬,凝聚了豐富的藝術成就,形成了獨特的文學風格。
1997年1月,任彥芳在中國評劇院光榮退休。至今,《任彥芳文集》七卷已經問世,她的人生與創作歷程,如同一部生動的文學歷史,記錄了她的才華與奉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
2. 焦裕祿同名電影
電影《焦裕祿》以其真實而感人的故事,生動展現了焦裕祿同志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不息的崇高精神。影片於1990年上映,由王冀邢執導,李雪健主演,深受觀眾喜愛。
焦裕祿,這位蘭考地區縣委書記,面對風沙、水澇、鹽鹼等「三害」困擾,始終以身作則,深入基層,制定治理方案。他親自帶領縣委幹部卸貨、發貨,顯示了對群眾的深切關懷和對工作的全心投入。然而,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榮先對本應完成的工作態度冷漠,甚至對焦裕祿的帶頭工作表示不滿。
影片中,焦裕祿為基層幹部增加口糧配給的決定,反映出他對基層幹部的關愛和對工作環境的深刻思考。盡管此舉遭遇了來自吳榮先的指使下部分人的反對,但焦裕祿依然堅持正義,為群眾發聲。
當蘭考遭遇特大水災,焦裕祿強忍肝痛,沖在搶險救災第一線,充分展現了他為人民服務的無私精神。然而,由於長期的勞累和工作的壓力,焦裕祿的肝病持續惡化,於1964年5月14日晨病逝,年僅42歲。他的逝世,令無數群眾痛心疾首,紛紛自發為他送葬,以表達對這位好書記的敬愛和懷念。
電影《焦裕祿》通過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場景和情節,不僅生動再現了焦裕祿同志的高尚品德和偉大精神,也為觀眾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激勵著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建設更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奮斗。
焦裕祿,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被調到河南省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時值該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鹼三害,他堅持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全縣幹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舊忍著劇痛,堅持工作,被譽為「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有同名電影。
3. 焦裕祿電影簡介
《焦裕祿》講述了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工作期間,帶領全縣幹部群眾治理風沙、水澇、鹽鹼「三害」的故事。
1962年冬,焦裕祿來到蘭考縣走馬上任。他看到外出逃荒的飢民,成群結隊的乞丐心情十分沉重。為改變蘭考貧窮落後的面貌,焦裕祿立即深入基層,制訂出治理肆虐蘭考百年之久三害方案。
這時,上級調來的救災物資運到蘭考,負責發放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榮先卻坐視不管。焦裕祿主動率領縣委幹部去火車站卸貨、發貨,招致吳榮先的不滿。
不久,地委趙專員親赴蘭考,宣布調整縣委領導班子,任命焦裕祿為縣委書記。焦裕祿不顧肝臟經常脹痛,在治理"三害"第一線堅持工作,領導蘭考人民戰天斗地,深得群眾擁戴。不久,縣園藝場老場長由於過度操勞,活活累死,使焦裕祿受到極大震動。
為改變基層幹部長期缺油少糧的狀況,焦裕祿決定為他們增加口糧配給。不料有人在吳榮先的指使下借題發揮,向地委告狀。趙專員率調查組赴蘭考了解實情。數百群眾堵住會議室大門,為焦書記鳴冤叫屈,使吳榮先不可告人的目的化為泡影。
蘭考又遇特大水災。焦裕祿強忍肝痛,始終堅持在抗災第一線。終近十萬群眾自願趕來,組成一支浩盪的送葬隊伍,將焦裕祿的骨灰送回蘭考。
《焦裕祿》是由王冀邢執導的一部劇情片,由李雪健、李仁堂、周宗印等人主演,於1990年01月0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焦裕祿》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時代劇,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該片通過對焦裕祿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的塑造,生動的展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