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電影坐哪好
座位稍微偏向右半邊和後面三分之一。
在電影院最好的座位不是最後一排,也不是坐席的中央位置,更不是前排,前排一般得仰著頭看,離屏幕比較近。
美國電影與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通過一系列調查和研究,在 1990 年制定了一套行業標准。為了避免觀眾長時間觀影導致的頸部疲勞,SMPTE 認為到熒幕頂端的視線與水平面呈的角度必須要小於 35°;同時為了讓畫面能盡量填充觀眾的視野,觀眾水平方向上的視角(也就是屏幕兩側的視線方向夾角)至少要為36°。
(1)電影院的橫走道是哪裡擴展閱讀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於0.48m,軟椅不應小於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m,軟椅不應小於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m,軟椅不應小於0.95m;台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後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於銀幕至最後一排的水平距離。
優質區的劃分辦法各異,但一般來說座位區的中心都是優質區。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這主要是使來自放映機的光線射到銀幕上以後反射到觀眾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原理,使觀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來自銀幕的反射光。
2. 網上訂電影票虛線是過道嗎
不是
現在電影院都是數碼廳,比較小,中間是沒有過道的,那個紅色的虛線是屏幕正中的指導線,意思是那一豎排的座位正對屏幕中心。所以你選座的座位在虛線上或虛線的兩邊就是屏幕正中心的座位,而不是你以為的分開左右兩邊。
如果是觀影位置的話:橫向不用多說,自然是越中間越好。主要是縱向也就是第幾排的問題。影院的最佳位置不是看座點陣圖就能看出來的,還要看影廳設計,比如座位的坡度、屏幕實際大小、懸掛高度、角度、首排和屏幕的距離等等。
網上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即觀看3D影片的最佳位置是觀眾的眼球與熒幕的正中水平的位置,該位置號稱『帝王位』,因為「帝王位」不僅距離合適,而且能使畫面處在非常均勻的平面上,並且看到的屏幕效果是最全面的。「帝王位」的位置就在離熒幕2/3的那排椅子,比如有25排座位,那麼16、17排的效果是最佳的;有20排座位,那麼13、14排的效果最好。這個規律不受放映廳和熒幕的大小影響。另外,盡量坐得離正中偏一點。除了正中光反射容易視覺疲勞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離中心偏一點,音響的效果就會更明顯,自然3D效果和體驗更佳了。
其實影廳里所有中低音音箱是分布在大屏幕後方,所以看戰爭片大場面電影里會感覺氣勢撲面而來。當電影里的人物走動或有物體掉落地上時,則有種環繞在你身邊的感覺,身臨其境,起到這些作用的是環音,環繞在影廳周圍,達到立體的音效效果。
在除了3D、IMAX影廳等普通廳看電影,一般可以遵循「5678910原則」。具體來說就是在10至15排的小廳看電影,其中5、6排最佳;16至20排的中廳,其中7、8排最佳;21至25排的大廳,9、10排位置最佳。「5678910原則」的具體原理是遵照熒幕寬度的2-3倍為標准,無論是大中小廳,如果坐得太靠前,觀眾會感覺熒幕變形且視角比較疲勞。如果坐得太靠後,會感覺光線偏暗,音響效果也會減弱。但現在有些設計較好的影院,坐哪都差不多,比如座位下有獨立音響的,雙放映機甚至多放映機播放的,這時候憑愛好選擇即可。
3. 人員密集場所的疏散通道
建築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以及房間疏散門的寬度需要根據實際需求計算確定。安全出口和房間疏散門的凈寬度應不少於0.9米,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凈寬度則不應低於1.1米。對於不超過6層的單元式住宅,當僅有一邊設置欄桿時,疏散樓梯的最小凈寬度建議不少於1米。
針對人員密集場所,如劇院、電影院、禮堂、體育館等,其疏散走道、疏散樓梯、疏散門、安全出口的總寬度必須根據通過人數和疏散凈寬度指標進行計算,並需遵守特定規定。觀眾廳內疏散走道的凈寬度計算標准為每100人不少於0.6米,且最低不得低於1米。邊走道的凈寬度建議不低於0.8米。在設計疏散走道時,橫走道之間的座位排數不宜超過20排;縱走道之間座位數方面,劇院、電影院、禮堂等場所每排不宜超過22個,而體育館則不宜超過26個。如果前後排座椅的排距達到0.9米或以上,可額外增加座位數,但總座位數不得超過50個。若僅一側有縱走道,則座位數應減少一半。
此外,劇院、電影院、禮堂等場所供觀眾疏散的所有內門、外門、樓梯和走道的總寬度,需依據表5.3.16-1的規定計算確定。同樣地,體育館供觀眾疏散的所有內門、外門、樓梯和走道的總寬度,則需按照表5.3.16-2的規定計算確定。值得注意的是,有等場需求的入場門不應作為觀眾廳的疏散出口,以確保緊急情況下的快速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