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電影《出水芙蓉》音樂鑒賞論文
《出水芙蓉》是愉悅的,無論是開頭安排卡羅琳的出場,還是在游泳池傍邊演繹史蒂夫與卡羅琳的相遇,都最終在音樂與舞蹈中緩緩向我們道來兩位主人公自然而又詼諧的相遇。可以說,歌舞片的魅力基礎其實就是在於這種天然愉悅的歌舞伴奏的形式,人物之間關系的建立不需要細枝末節的情節設置或某種劇情中的暗示,而是完全可以拋開那些復雜的建置,用與劇情融為一體的音樂與舞蹈去把故事組織起來,因為歌舞天然就具備著愉悅動人的藝術魅力。也正是由於它的故事開頭太好建立了,使得它在整個故事的發展過程中不得不用大量的故事段落去組織故事高潮的到來。《出水芙蓉》的故事開頭的建置過程是如此的倉促,使得開片十分鍾時就進入到了故事的發展段落了。但我想說的是雖然這個建置很倉促,可是它的開頭還是非常完美的。它的完美就體現在於它的人物性格的建構與場景的設置上:一開場便是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與舞蹈,我們跟著主人公來到偌大的游泳池旁;通過音樂的伴奏、男子的歌唱與簡單的對話,讓我們知道了主人公史蒂夫是一名作曲家;這樣一個作曲家的身份,讓我們覺得游泳池旁的歌舞與他的身份是相互匹配的,是能讓一開始坐進電影院的觀眾與主人公和劇情產生互動的情緒的。就在這種有趣的互動情緒建立起來以後,女主人公卡羅琳出場便更具有更為生動的特性與愉悅感,讓卡羅琳,一個來自女子舞蹈學院的游泳教師與開場的游泳池產生了互動,並鮮明的向我們表明這是一部愛情歌舞片。隨後二人准備結婚,但作為唱片公司主管的喬治怕這樣會影響他的「水上盛典"的曲譜寫作,所以僱用女演員瑪麗婭假冒史蒂夫的妻子,帶著三個紅頭發孩子來到教堂的婚禮上大鬧了一場,從而達到阻止他們結婚的目的。當卡羅琳一氣之下離開,回到女子舞蹈學院時,故事的開頭建置也就結束了;如此簡單並且不拖泥帶水,這就是它的高超與巧妙的地方。這樣的建置讓隨後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成了自然而然的了。
音樂舞蹈:
歌舞片之所以叫歌舞片,它的歌舞才是它的真正主導形式。它是一個不僅僅靠故事建立起來的,而是很多時候靠歌舞來達到情緒喚起的。二十年代時,爵士歌曲的流行成為了百老匯的主流。《出水芙蓉》也同樣充滿了類似的音樂,並且利用了它所有能利用的方式把歌曲、舞蹈、花樣游泳等藝術形式機智而又巧妙地融合進了影片中,編排出了一部美輪美奐的歌舞盛宴,也因此詮釋了好萊塢歌舞片表達的經典方式。最後一場「水上盛典」的水上芭蕾是如此的清新自然,氣勢恢宏,是本片的點睛之筆。雷德·斯克爾頓飾演的史蒂夫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尤其是那場搞笑的舞蹈課,他穿著女子芭蕾服裝,做著可笑而滑稽的動作時,我們幾乎快笑破了肚皮,也因此成為影史上一個經典的片段。音樂與舞蹈在片中每一個喜劇段落中都很好的得到了運用,並時時刻刻在劇情的發展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歌舞片是簡單易懂的,它其實就是一個大Party,讓你在看的過程中想和主人公一起跳起來,一起唱起來,當你有這樣的沖動時,這部歌舞片也就成功了。不要去斥責它的浮淺,斥責劇情的俗套,優秀的歌舞片正是在你認為很俗套的時候給你帶來你意想不到的快樂與愉悅感,讓我們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滋潤,讓我們還相信這個世界依然很美好,這或許就是它的可貴之處吧!
Ⅱ 藝術鑒賞——盪氣回腸的《豪勇七蛟龍》
這是一首你絕對聽過,但是你卻說不出曲名的作品。
這首氣勢磅礴的旋律,是1960年的美國西部電影《豪勇七蛟龍》(又名《七俠盪寇志》)(The Magnificent Seven)的同名主題曲《豪勇七蛟龍》。此曲稱得上歷久不衰的經典電影樂章。這是伯恩斯坦早期的西部電影音樂代表作,是他寫的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曲作者埃爾默·伯恩斯坦,1922年出生在美國紐約,20世紀50年代開始參與電影配樂,多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的最佳配樂。埃爾默·伯恩斯坦對於電影配樂最大的貢獻是開始了配樂的現代化。在他之前,電影配樂還停留在古典階段,是他將爵士樂引入到電影配樂中,使電影音樂更加通俗化和流行化。他的知名電影配樂作品包括《殺死一隻知更鳥》、《豪勇七蛟龍》、《純真年代》、《我的左腳》、《恐怖角》、《成為馬爾科維奇》等。
電影《豪勇七蛟龍》劇情簡單,結局充滿了英雄式的悲壯感,後來被認為是最家喻戶曉的美國西部片。埃爾默·伯恩斯坦為影片導入美國民謠元素,並且譜寫出一曲激昂優美的主題音樂——如馬兒飛馳般的進行曲。一連串頗為奮進的跳躍音符在開場便將情緒迅速提至高潮,隨後,舒緩的弦樂鋪陳開來。曲子的最後,呼應開頭,再次進入旋律的最高潮。這首曲目節奏輕快灑脫,氣質豪放英勇,剛健豪邁,風采迷人,是一首奔放明朗、豪情萬丈的管弦樂作品,旋律上採用美國民謠式音律,塑造出西部豪傑的形象與墨西哥地域色彩,效果極為貼切出色。此曲雖然是半個多世紀前所作,但今天聽起來依然盪氣回腸。
更有趣的是,許多年後該曲傳至大洋彼岸的中國,並迅速取代《拉德茨基進行曲》,成為各大重要頒獎典禮的御用背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