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電影電視劇可以有骷髏和血,游戲不能有
這可能還是一種觀念問題吧,就像動畫在國內的普遍印象都是覺得是給小孩子看的一樣,他們也理所當然的認真游戲就是給小孩兒玩的,就自然而言的出現了,不能出現血腥暴力的觀念。
2. 游戲特效為什麼做不到像電影特效里的那樣真實
游戲由於機能所限,不能達到影視特效的真實級別。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畢竟原來做過VFX相關的工作,一個200幀的流體特效鏡頭擱那種工作站的機器進行解算,也要1、2天的時間。記住,這只是解算,還不是渲染要花去的時間。什麼是後期合成。講簡單一點就是在電影里那些用3維軟體渲好的圖片,把它們層層疊加整合成一個鏡頭的過程,就是合成。有點像是PS里的各個圖層相疊加,在加點調色濾鏡之類的效果,只不過PS做的都是靜幀的,而後期合成時是動的。這就是簡單的概念。後期合成在電影中很重要嗎,很重要!合成是整個3維電影中,比較接近成片的一個流程。也是技術與藝術結合最精密的一個環節,從歐美從業人員收入情況中就能看出,整個VFX鏈中,合成師的收入是最高的。並不是你把模型搭好,材質貼圖上上去,打好燈光,調好動畫,就能直接丟給剪輯師了。合成師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影片的最終效果,也是最能體現真實效果的。機器渲染的圖片為什麼要分成一層一層的交給合成師,不是全渲在一層上,分層渲染保證了合成的可調性。通過調節各層來到達最終真實的效果。通過每一層的疊加最後達到最終效果。你說全都渲到一層上能達到這個效果嗎?我說可以。但是,這只是一個測試的作品。如果你都渲成一張圖上,導演說一句要改!那沒辦法,你得重新改好了再渲。如果你是分層來完成,可能只要再改其中幾層,或者在合成方法上做調整來進行修改,節省了很多時間。也會有人說,現在的游戲引擎也能做到這個效果,也能通過材質分層。是的,游戲也可以,但是它有人手工合成達不到的境界。
3. 為什麼沒有人把這些游戲拍成電影,感覺它們就是為電影而生啊
游戲 改編電影並不少見,但成功的例子確並不多,雖然 游戲 本身具有非常強的 娛樂 本性,但想要一個扎實可信的劇本卻很難做到,大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
恐怖類的《生化危機》、《寂靜嶺》,冒險類的《古墓麗影》,穿越類的《刺客信條》,不是輸了口碑,就是輸了票房。讓 游戲 迷們首肯的電影真的少之又少。
但不得不說,其實很多 游戲 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影像化潛力,然而遲遲不立項,真的是可惜了。下面說幾部我個人非常推薦的 游戲 電影化作品,只能期待早點能在影院與其相見吧。
近年來二戰類的電影可謂越來越少,一是由於戰爭片多定級較嚴,二來以往票房確實難有大買之作。
但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把《盟軍敢死隊》經營的好,絕對是座寶庫。
本系列前3部,加副本,一共大幾十個關卡,每個關卡都基本可以獨立成篇,都有核心任務。這幾乎就是一個現成的劇本庫,007系列甚至都沒有其宏大。
關鍵是 娛樂 元素眾多,飛機、坦克、潛艇、飛艇、裝甲、巨炮.......等等武器都有涉及。而且每個角色各具特點,潛入、狙擊、間諜、工兵......角色也有非常大的發掘空間。非常具有電影氣質。
早先倒是傳出過改編電影的消息,只可惜這消息一傳是十年有餘,到如今依然被無限期擱置,相信想在銀幕上看到本片的話,一定是要等到戰爭片回暖的一天了。
有時想想,就算拍不了大投資的動作戰爭片,改編成劇集也是相當不錯的啊,說不定又是一部《加里森敢死隊》呢?
小島秀夫的系列大作, 游戲 本身就是電影,動畫過場巨多,其劇情的發展簡直就可以直接拿去影院放映。
游戲 本身向玩家呈現了一種獨特的暴力美學,人物形象設計極具 科技 感與力量感,動作元素琳琅滿目,是一部科幻感極強的動作 游戲 。
但對於一部電影僅僅只有動作是不夠的,而本作最為耀眼的正是其本身即是劇本, 游戲 非常具有電影的敘事風格。懸疑、反轉,甚至多線性敘事,相信哪怕是照搬的拍攝成電影,都不會有太大差池。
這部二十多年的 游戲 系列,世界觀相當宏大,想要有條理的展現也並不容易,特別是其人物風格過於動漫風格,要將整體設計的讓人信服也有難度,所以小島秀夫也沒有急於對本作進行電影開發,但終究一個這么好的IP,應該是不會讓他淹沒在 娛樂 媒體之中,相信有一天一定會改編成電影。
這是一部第一人稱的射擊 游戲 ,其劇情非常簡單,對於電影來說,其結構過於單薄,但其有著豐富的 娛樂 元素,如果加之利用,一定是棵好苗子。
游戲 中涉及神秘的遠古文明、也有外星文明的入侵,孤膽英雄一路斬殺,人擋殺神、佛擋殺佛,絕對是一部R級電影的範本。
但其單薄的劇情確實是有待加工,畢竟電影不是 游戲 ,反復的動作也會讓觀眾感到疲憊,沒有好的故事支撐,只會淪為一場表演秀。
可以想像,如果在銀幕上看到各種天馬行空的怪物、機甲、神獸,各種薩姆的重型裝備,會是一種多麼爽快刺激的感覺,這會是一場怪力亂神的饕餮盛宴!
潛入類 游戲 的經典與代表,間諜類 游戲 的典範,軍事迷的大愛,如果有一天它能上映,是不是可能取代007的江湖地位?
游戲 本身也具有非常好的劇情構架,懸疑情節濃重,全篇以潛入類的諜戰為主線,攻陷一個個的基地要塞,收集情報或是搗毀設施,與《盟軍敢死隊》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本作是以孤膽英雄類為主,而盟軍則更注重團隊的合作,各有所長。
作為一部現代軍事類 游戲 ,武器也是眼花繚亂,軍事設施更是五花八門,從普通市井一路潛入到軍事要塞,滿足了軍事動作愛好者的全方位需求。
只是本作少有宏大場面,動作格局普遍不大,畢竟潛入類的第一人稱 游戲 是以隱藏為主,是盡量迴避沖突,而不是主動製造麻煩,這點確實為電影創作帶來一定的難度,說白了,就是要把懸疑氣氛拍成讓人緊張窒息的觀影感覺來。
這個可以忘乎所以的拍了,它就是為了大場面而生的,說本作有毀天滅地的動作場面都不為過吧。
游戲 可以說具備了電影的一切元素,甚至連配樂我覺得都可以照搬,但問題還是在單薄的劇情上,畢竟 游戲 更多是要表現其火爆的 娛樂 性,而電影則要更為細膩一些,要有個完整且令人信服的故事,甚至還要有些人文精神。
雖然本片天然就是電影的母體,不過一旦劇情不扎實,很容易淪為一部炫技的軍事科教片。所以改編這種 游戲 風險還是相當大的。
本系列的跨度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從一戰到未來、從海底打到太空、從喪屍到機器,真是無所不用其及,如果能改編好,無論對於 游戲 迷、電影迷來說,都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事件。
這部北歐神話的史詩 游戲 ,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真不明白,作為本身就是製片商的SONY為什麼不將自家的這部 游戲 改編成電影上映。
前面這種類型的史詩片眾多,《300》、《諸神之戰》,其實本身都還不如 游戲 具有看點, 游戲 所呈現的宏大世界觀遠比以上電影更讓人震撼。
游戲 在動作之外,也具備很多的解迷元素,同樣能被電影好好利用,在那種原始的力量之外,甚至可以表達一些智慧讓人玩味。
但本作的風格確實是過於男性化,容易流失觀眾,而且 游戲 系列有限,就算開發的較成功,也恐難有長遠的維系。
喜大普奔!!!
這部獨佔大作終於立項了,而且進入了拍攝階段,十多年的等待終於迎來了曙光!
小蜘蛛湯姆·赫蘭德主演,希望千萬千萬不要成為又一部《古墓麗影》!
個人覺得,適合改編的 游戲 作品, 游戲 本身不能太過開放性,像《魔獸世界》、《上古卷軸》、《GTA》都不太適合,因為每位玩家都會構架自己的世界,對於 游戲 本身的理解都會不同。
電影還是需要廣泛的認知才能得到共鳴,畢竟對於一部 游戲 電影,票房才是關鍵。
4. 為什麼3D游戲畫面不能做到像3D動畫一樣的畫面
CG動畫的技術要比3D動畫的技術高很多。CG可以說囊括了3D。CG的處理應該還經過了影視後期等技術的加入,而游戲是編程式控制制角色的變化,不可能像動畫一樣處理的超級完美,就像魔獸世界裡有個動畫,矮人在雪山上,鬍子被被風吹的冉冉飄動,如果你游戲里跳一下,鬍子飄起要像動畫里一樣,那估計你機器也卡死了,估計以後再過個10年,20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可能會有你想要的效果,再過個百八十年,那麼你就可以像網游小說里寫的一樣,帶個頭盔,眼睛一閉,你就進入游戲里去廝殺了,還當睡覺,那完美了。
5. 為什麼3D游戲做不到像3D電影那樣逼真,3D電影的電腦做出來的跟真的幾乎沒有差別,可是游戲的看起來
因為電影是用大型機渲染圖像的,所以想做到多真實唯一的限制是投資額度。
而游戲圖像渲染是各家的電腦和游戲主機,機能有限,所以不能做的太真實,否則會導致卡頓。
你可以查查看,你覺得畫面優秀的3d電影製作時花了多少錢,一般都能查到一個「XXX刀每秒」的數字,你會很驚訝的
游戲公司的投資可達不到那麼高。
說到游戲畫面,最近有幾個3a大作圖像也很好哦,推薦你看看《神秘海域4》的畫面,號稱「隨手截圖就能做桌面」,畫面質量不輸電影。
6. 游戲特效為什麼做不到像電影特效里的那樣
為什麼游戲里的特效做不到像電影特效這么真實呢?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
計算成本不一樣
使用的機器群集大概有3100個核,每個可使用16GB內存。平均每幀花費 6.5個CPU小時(更正前誤寫為小時),復雜的場景要花上數十小時對於游戲來說,基本要求是30FPS,即約0.033秒渲染一幀。
總結
故此,特技鏡頭比游戲真實是天經地義的。
7. 游戲特效為什麼做不到像電影特效里的那樣真實
游戲的系統更龐大繁雜,周期長,做特效費錢費人。
電影只有一兩個小時,特效體量小,就算耗資多也不會是長期的。
和各自的市場規范程度有關,比如經常有游戲虛假宣傳,宣傳畫面特別精緻真實,實際游戲特效非常爛這種。
另外和成本回報也有關,相比游戲,電影的回報會不會更快更高呢(這個我不確定)
原因很多,
8. 為什麼有些游戲的特效不能做得跟電影一樣
計算成本不一樣。在《Real-Time Rendering, Third Edition 》(2008)的第19.1節談論到動畫電影和游戲在渲染上的一些比較,例如《美食總動員 (豆瓣)》(2007)中:使用的機器群集大概有3100個核,每個可使用16GB內存,平均每幀花費 6.5個CPU小時(更正前誤寫為小時),復雜的場景要花上數十小時。對於游戲來說,基本要求是30FPS,即約0.033秒渲染一幀。那麼如果想達到2007年動畫電影的水平,即從6.5小時加速至0.033秒,簡單計算比例的話大約要該CPU(更正前誤寫為集群)的70萬倍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