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歡樂音樂的電影

歡樂音樂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6-15 21:53:23

⑴ 有哪些好看的音樂電影值得推薦

《爵士春秋》是一部融合了歌舞與音樂的影片,從片名就能得知片中的音樂類型是爵士樂。該片曾榮獲1980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在同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多項提名。《爵士春秋》不僅有著極其賞心悅目的舞台呈現,觀影的同時也彷彿觀賞了一場華麗的爵士演出,除此以外該片也著重對故事的講述,把焦點放在喬·基登這個人物身上。這部經典的音樂電影也是導演鮑勃·福斯的半自傳作品。
《爵士春秋》完美詮釋了舞台與人生的主題,表演藝術構成人生舞台,從絢麗繽紛直至煙火散落,最終完成一場無與倫比的爵士舞台秀。於人風流,於夢執著,玩世不恭又執拗認真的Scheider散發無窮魅力。現實與幻境的切換以及快切剪輯和色彩都做得非常出色。片中經典台詞「我不再婚的原因是還沒有一個女人能讓我討厭到想用婚姻來折磨她」——對於熱愛藝術的人來說,人生就是要盡情揮霍。

⑵ 值得陪孩子慢慢看的10部經典音樂電影!

德國鋼琴家門德爾松曾說:「 在真正的音樂中,充滿了一千種心靈的感受,比言詞更好得多 。」音樂總能帶給人們無限的感受,或喜或悲,就像電影一樣令人回味無窮。

那麼當音樂和電影相遇又能擦出怎樣的火花?人們是否聽著電影原聲,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出一幕幕經典的電影情節?為大家推薦十部值得一看的音樂電影,總有一部你會喜歡。

推薦理由: 一部經典的音樂電影。電影中主人公1900演奏的鋼琴曲和經典的交響配樂,帶動了整部影片的氛圍和敘事,將1900的傳奇人生渲染地跌宕起伏,將觀眾帶入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觀眾沉浸在優美的音樂中,看完之後令人回味無窮。

推薦理由: 最出色的音樂電影之一。影片中大量使用音樂元素,美妙的音樂將畫面、劇情、情感等完美地串聯在一起,構成一個詩意的電影世界。這部電影不僅用音樂還原了孩子純潔美好的心靈,還帶給人們一種永恆的感動,彷彿世上所有悲傷與無奈都可以被音樂撫平。

推薦理由: 《調音師》一舉晉身「IMDb十大最佳印度電影」的行列,作為一部印度電影,它顛覆了很多觀眾對傳統印度電影的印象,雙目失明的鋼琴家為了參加國際大賽,平日里通過私人授課賺取經費,事實上他的眼睛完全正常,只不過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感受不同的生活。不要以為它只是一部懸疑片,裡面的配樂堪稱一絕,足以讓觀眾一飽耳福。 (小朋友不建議觀看)

04 想飛的鋼琴少年 : 豆瓣 評分8.6分

推薦理由: 《想飛的鋼琴少年》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瑞士的影片,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影片中的鋼琴音樂將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糅合在一起,烘託了不同場景的氛圍,引起了觀眾的共鳴,用鋼琴獨有的特質來吸引大眾。通過這部電影,人們或許能明白為何要讓孩子學習音樂。

推薦理由: 《愛樂之城》講述了一位鋼琴家與一名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劇情雖然老套,但是在精緻的畫面和優美的音樂的加持下,整部電影顯得獨具匠心。作為一部音樂電影,《愛樂之城》無疑是一匹黑馬,裡面的每一首樂曲幾乎都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可以說是用音樂講故事。

推薦理由: 作為影史上最著名的音樂電影之一,《音樂之聲》無疑完成了聲與影的絕佳契合。電影里的音樂大多悠揚美好,充滿真摯的感情,七個孩子如天籟般的童聲沁人心脾,讓人一聽便覺得心情放鬆。

推薦理由:  這是一部講述初戀的電影,唯美又帶點傷感,容易觸動人們心底的初戀情結。電影里的斗琴,四手聯彈,單手彈琴……,每一段鋼琴曲都令人沉醉,美妙的鋼琴音樂伴隨著電影里初戀的美好,滿滿的酸甜感溢出熒幕。

推薦理由: 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式歌舞電影,就像甜美的糖果和醉人的烈酒,昭示著青春的短暫和珍貴。影片以歌舞表演為紐帶,將青少年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傳遞給觀眾,同時通過悠揚的樂曲將青春的美好展示得淋漓盡致。

推薦理由: 《鋼琴課》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愛情電影,鋼琴穿梭了整部影片的主線,女主愛達從小就喪失了說話的能力,唯一讓她能夠表達情感的就是這架陪伴多年的鋼琴,但在女性文明柔弱的年代裡,女主被迫放棄了鋼琴。多虧了鄰居從女主的鋼琴中讀懂了她的心,並通過與男主的一系列斗爭,最終解救了在女性文明中處於下游的女主,讓其獲得了心理上重生。這部電影不僅精準的刻畫了女性的心理變化,也通過鋼琴展示了舊時代的女性轉變為新時代女性從而追求真正幸福的過程。

推薦理由: 作為一部日本動漫電影,《鋼琴之森》的敘事手法細膩而溫柔,令人眼前一亮,影片以 莫扎特的曲子為線索, 用鋼琴作為紐帶聯系著兩個少年的友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鋼琴電影。

以上10部音樂電影,每一部都有精彩之處,作為音樂電影,它們除了帶給觀眾視覺上的享受,還帶給大家音樂上的感動,不知道這10部音樂電影,大家喜歡哪一部?快快收藏假期陪孩子一起觀看吧

⑶ 《音樂之聲》背後的故事

        上個星期,聽聞女兒在哼歌,仔細聽了聽,是在哼《哆來咪》,我問女兒:你怎麼會哼這首歌?女兒說是上音樂課的時候,老師放《音樂之聲》這部電影給他們看,並教了他們唱這首歌。這讓我很驚訝,這么老的電影,居然老師會安排在教學中,我問女兒:那你們看完了嗎?答復是沒有看完,好的,馬上安排在周末的晚上,母女倆躲在暖暖的的被窩里,看完這部電影,女兒看得津津有味。

      影片中的插曲很多,其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幾首經典音樂。樂曲輕松愉快,歡樂有趣,表現了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如:《哆來咪》、《血絨花》、《晚安、再見!》、《音樂之聲》、《孤獨的牧羊人》等等。這些就是《音樂之聲》中的藝術佳作,它們被人們視為最值得珍惜,可以另人細細回味的音樂。

      話說,在網上搜索這部電影的時候,大部分都是英文版的,花了一陣功夫才找到國語版。在搜索的途中,看到一篇關於《音樂之聲》的影評,揭開了這部電影背後的故事。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是由美國音樂劇的泰斗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 根據瑪麗亞·馮·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傳《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寫而成的。

      《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奧地利薩爾茲堡,年輕活潑的修女瑪麗亞·任納爾(Maria Rainer)到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照顧他的七個孩子。馮·特拉普上校雖然冷漠嚴厲,但終究還是抵擋不住瑪麗亞的純潔善良,兩人終於結婚,可惜剛剛渡完蜜月,他們的安靜生活虧衫因被納粹佔領奧地利而破碎了。

        馮·特拉普家族的故事由1910年,年輕優秀的皇家海軍上校格瑞格·馮·特拉普(Georg von Trapp)與 Agathe Whitehead 在一場舞會上一見鍾情開始。在當時,馮·特拉普上校作為海軍指揮官的聲望,可以和二戰時期的艾森豪維爾相比。而後來成為他妻子的 Whitehead 家也是十分富悄納有的貴族,事實上,Agathe 的祖父就是水雷(torpedo)的發明者。他們結婚之後繼承了 Whitehead 家的財產,即使以利息過活也綽綽有餘。

      可惜的是,他們婚後的愉快生活被一戰後奧匈帝國的毀滅打斷了。奧地利和匈牙利分開之後,奧地利不再擁有海岸線(原奧匈帝國包括了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有在地中海的海岸線),保留海軍完全沒有意義,於是馮·特拉普上校不得不被迫退役。而就在同一時間,他的妻子 Agathe 又去世了。馮·特拉普上校的女兒喬漢娜斯(Johannes)回憶說,那是她父親一生里最灰暗最沮喪的時間,他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海軍,而離開海軍他什麼也做不慣,就像是他迷失了自己。

      他們的母親死後,孩子們換了無數個看護,他們曾經同時僱傭三個看護,一個照顧大孩子,一個照顧年幼的孩子,還有一個照顧全家。但是孩子們更喜歡只要一個看護,於是他們找到了修道院,瑪麗亞被派到馮·特拉普家。與電影里不同的是,在瑪麗亞到來之前,上校就一直鼓勵孩子們演唱和演奏音樂。當孩子們唱歌的時候,他也會用吉他,曼陀林琴,或是小提琴為他們伴奏。瑪麗亞來了之後,她更有條理地教習孩子們的演唱各種不同風格的歌曲。據喬漢娜斯說,他們後來的演唱生涯的其實是藉助了馮·特拉普上校的名氣,他在奧地利的知名度使他們家的合唱團十分受大眾的注意。

        好景不長的是,1932年奧地利銷運腔銀行的倒閉使得馮·特拉普一家的積蓄一洗而空,他們把部份房子租了出去,而孩子們不得不學習洗衣,和其他家務。對於孩子來說,這些都新奇有趣,但是對他們的父親而言,這又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這時候他已經和瑪麗亞結婚並且又添了兩個孩子,要撫養九個孩子,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到外面去演唱。於是,作為家長,上校在每場演出前都最先上台介紹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然後大家上場演出幾首歌曲,最後上校再次上台和大家一起謝幕。這個時候,他們也認識了一個住在附近的年輕牧師,Franz Wasner。Wasner 曾經是個律師,對音樂也相當有研究,他不但教授給孩子更廣泛深入的歌唱方法和演奏各種樂器,也幫他們編寫歌曲,後來馮·特拉普一家離開奧地利到美國,他也一直和他們在一起。

      他們這樣的生活在1938年因希特勒佔領奧地利而終止。馮·特拉普一家接到三個召書,上校需要到德國海軍指揮潛水艇,他的長子當時剛剛從醫學院畢業,也接到命令要去領導維也納的一家大醫院,而他們的家庭合唱團則被邀請去希特勒的生日會上唱歌。據說,上校把一家人召集起來說,「我們現在就站在已經為奧地利挖好的墳墓旁邊」。他問他們是要留在奧地利還是離開,雖然大家都知道離開奧地利的生活會很困難,而且當時瑪麗亞已經懷了第十個孩子,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離開。當他們離開家時幾乎是兩手空空,而更讓他們無法忍受的,是他們離開以後,希特勒本人占據了他們的房子。

        和電影裡面不同的是,上校一家並不是直接翻過阿爾卑斯山離開奧地利的。事實上,薩爾茲堡地處奧地利北端國境線上,正是和德國接壤的一邊。所以真正的馮·特拉普一家是裝做去義大利旅行,坐火車然後徒步越過阿爾卑斯山離開奧地利的。

      1938年上校一家人到達了美國。從此之後的十八年間,他們全家馬不停蹄地在各地舉行巡迴演出,為了以家庭為重,漸漸長大的孩子們不得不把自己的生活暫停。瑪麗亞堅持全家人無論何時都要在一起,即使是已經成家的孩子們也不例外。而每當到達一個新地方時,瑪麗亞總要讓全家至少訪問一個修道院。她似乎總是在上帝給予她的執意和她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之間無法做出選擇,這也使她常常對孩子們發火。

      1947年5月30日,馮·特拉普上校去世了。孩子們再不想四處奔波,他們逐漸地離開了演唱團,在1956年,馮·特拉普家庭演唱團終於解體了。他們在 Vermont 州的 Stowe 鎮買下一個舊農場,合力建造了住房,一起照顧農場。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樣的收入不夠養活全家人,所以當家人外出演出的時候,他們就把農場租給到當地滑雪的人。後來,他們索性把農場改成了旅館。

        在一次表演中,因為少了一件樂器,在等待拿來樂器的時候,為了不空場瑪麗亞給觀眾講述了馮·特拉普一家的故事。當那場音樂會結束的時候,一個人到後台告訴瑪麗亞她應該把這么精彩的故事寫成書。瑪麗亞覺得她還是比較適合講故事,於是那個人便提出由瑪麗亞講述,他執筆寫馮·特拉普家的故事。這就是《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一書的由來。這本書於1949年出版了。

      1956年,一個德國電影製片人找到了瑪麗亞,他要以一萬美元的價格買下書的版權。瑪麗亞問了她的律師,律師告訴她她應該抽成而不是一次性賣掉。可是,德國製片人告訴瑪麗亞,德國法律不允許德國公司向外國人付抽成,而當時,瑪麗亞已經是美國公民。瑪麗亞相信了他的話,於是她賣掉了《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一書的版權。

      那個德國製片人不光是以末須有的法律欺騙了她,幾星期之後,他又打電話給瑪麗亞,說如果瑪麗亞肯接受九千美元,他可以馬上把錢給她。因為急需用錢,瑪麗亞答應了。

      於是,電影《瑪麗亞的故事--馮·特拉普家的故事》(Maria's story, Die Trapp Family) 於1956年在德國成為空前賣座的電影。因為電影是如此成功,在1958年德國又製作了續集,《馮·特拉普一家在美國》(Die Trapp Family in Amerika)。這兩部電影成為德國二戰以後最成功的電影。

        在1956年,好萊塢的派拉蒙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買下了《瑪麗亞的故事--馮·特拉普家的故事》的美國電影版權。一個百老匯製片人看了電影,覺得這個故事可以做成一部絕好的音樂劇,他於是也和德國製片人簽了合同,而且,他主動要求給瑪麗亞0.006%的抽成,這是瑪麗亞意想不到的,她欣然接受了。

      這位百老匯製片人是 Richard Halliday,他的妻子,就是第一個在百老匯上飾演瑪麗亞的 Mary Martin。他們原本打算採用馮·特拉普家唱過的歌曲,但是希望再加一首瑪麗亞的獨唱,於是他們找到了當時美國音樂劇界的最佳拍當 Richard Rodgers 和 Oscar Hammerstein II。但是,Rodgers 和 Hammerstein 認為馮·特拉普一家唱的奧地利民歌與他們的風格不合,他們更願意做副製片人,然後著手編寫所有的歌曲。

      在 Rodgers 的自傳里他提到寫《音樂之聲》的過程:「我們認為這出戲不但要寫出真實的人物,更要保留他們的背景。『音樂之聲』是戲里出現的第一首歌,是揮舞手臂歌唱自然和音樂的歌曲;『Do-Re-Mi』是瑪麗亞給孩子們的第一堂音樂課,也是她試圖接近孩子們的結果;『我最喜愛的東西』(My Favorite Things) 是一連串的最簡單又最惹人欣喜的事物,這首歌有一點民歌的風味;『孤獨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 和音樂『漣恩德拉』(Laendler) 都是由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上景色引發的靈感;『翻越每一座山脈』(Climb Every Mountain) 則是為了給離開修道院的瑪麗亞鼓氣,而且這首歌在後來也成為全家人翻過阿爾卑斯山離開祖國奧地利的音樂。」

      雖然 Rodgers 並沒有為寫《音樂之聲》的歌詞而飛到維也納去體驗生活,但是他對待劇中的歌曲還是相當認真的。為了劇中修道院中的拉丁文贊美詩,他特地詢問了紐約的女修道院院長,並且到紐約聽了她們的演唱。而大多數都認為是奧地利民歌的「雪融花」(Edelweiss),其實也是 Rodgers 和 Hammerstein 合作的結果。而且,事實上,這是 Hammerstein 所作的最後一首歌。那時 Hammerstein 已經知道自己未來的日子所剩無幾,所以,歌里顯出的對祖國的熱愛,也可以說是他最後的心聲。

      1959年11月16《音樂之聲》在紐約百老匯的魯德-方特恩劇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因為當時 Mary Martin 已經很有名氣,該劇在公演之前就已經賣出了兩百萬美元的戲票。雖然對音樂劇的評論有好有壞,但是觀眾對馮·特拉普一家的熱情有增無減。《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一共演出1443場,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六個托尼獎(Tony Awards),他們灌制的錄音也售出了三百萬之多。

      在音樂劇公演沒有多久之後,作家 Ernest Lehman 就開始找手把《音樂之聲》改寫成電影。在這之前,他曾成功地把音樂劇《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 和《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搬上舞台,所以當時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的總裁 Dick Zanuck 同意由他來寫劇本。事實上,由於當時福克斯公司拍攝的電影《埃及艷後》(Cleopatra) 耗資巨大而沒有票房,如果沒有後來的《音樂之聲》,福克斯公司很有可能會做不下去。

      接下來 Lehman 和 Zanuck 找到了 William Wyler 做導演。他曾經拍過經典影片《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 和《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可是 Wyler 本人並不喜歡《音樂之聲》,他雖然接下了任務,但是並沒有開始工作,據說,當 Lehman 把第一稿交給 Wyler 的時候,他沒有做任何改動,這對一個認真的導演來說是不可能的,所以當時 Lehman 就明白他准備離開這個項目。果然,不久 Wyler 就宣布他要去拍另一部電影而放棄了《音樂之聲》。(雖然 Wyler 本人並不承認,但是普遍的觀點是他私下把《音樂之聲》的劇本交給後來的導演 Robert Wise。)

      Robert Wise,是唯一連得兩次雙項奧斯卡的人。他首次導演並製作的《西城故事》讓他得到了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然後,《音樂之聲》又再次讓他拿到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事實上,整個馮·特拉普別墅的內部,包括其巨大的舞廳,都是在福克斯公司的工作室里修建並設置的。因為很得意舞廳的豪華和美麗,電影拍攝完之後,福克司公司沒有把它拆毀,而是捐給了好萊塢博物館。

      曾經因《西城故事》而得過奧斯卡獎的 Boris Levin 負責做場景設計和聲音布置。他設計的修道院內院是如此精確,連在薩爾茲堡做「音樂之聲之旅」的導游都以為電影是在修道院拍攝的。

      設計服裝的 Dorothy Jeakins 為了這部電影費煞苦心,導演 Wise 要求孩子們的衣服要盡量簡單,因為他不想讓孩子們太過可愛而讓觀眾忽視了更重要的東西。事實上,這也是他在整部電影里極力要做的。因為當時人們在聽說了這部電影的題材之後,都認為電影一定會用孩子的天真可愛來嘩眾取寵,這也包括了後來扮演馮·特拉普上校的 Christopher Plummer。(據說他曾經用四天的時間和作者 Lehman 一起改動了劇本,使得上校的性格更加合理完整。)

      Dorothy Jeakins 是好萊塢當時最好的服裝師,她的設計以保留原味出名,《音樂之聲》的服裝也是如此。Jeakins 和她的助手 Pia Arnold 翻閱能找到的所有資料,從海軍制服的扣子,到瑪麗亞初到上校家時手裡提的袋子,無一不是有真實背景的。為了修女的服裝和頭巾式樣,她還跑到洛杉機的修女院詢問院長。等到演員已經訂下來之後,Jeakins 和導演 Wise 見了每位演員,並且向她們徵求意見,演瑪麗亞的 Julie Andrews 一向欣賞 Jeakins 的眼光,對她提供的服裝全部接受了。

      負責舞蹈設計的是夫妻組 Marc Breaux 和 Dee Dee Wood。他們曾經為 Julie Andrews 設計過電影《瑪麗·波品斯》(Mary Poppins) (這也是首次參加電影演出的 Julie Andrews 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電影)做過舞蹈設計。他們和導演一起商訂了人物的性格,就帶了幾名助理到練習室里,由 Saul Chaplin 做鋼琴伴奏,設計出了符合角色和音樂節拍的舞蹈。

      Breaux 和 Wood 設計的「漣恩德拉」(Laendler),是在舞會中瑪麗亞和上校跳給孩子們看的一小段舞,他們參照了奧地利的民間舞蹈,加了自己的步法,設計出了十分輕快而且和音樂配合的天衣無縫的舞蹈。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就連木偶劇里木偶們的舞蹈也是他們的傑作。

      還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人是 Marni Nixon,她在《音樂之聲》里扮演索菲亞修女 (Sister Sophia,幾位修女一起唱「瑪麗亞」的時候,她是那位喜歡瑪麗亞的金發年輕修女)。雖然這是她唯一出現在鏡頭前面的電影,但是,事實上,她曾為多個十分出名的音樂劇改編的電影中的女主角配唱:《國王與我》中的 Deborah Kerr,《西城故事》里的 Natalie Wood,還有最出名的《MyFair Lady》里的奧黛利·赫本(Audrey Hepburn)。

      瑪麗亞走了之後,男爵夫人用盡辦法討孩子們的歡心都沒有成效,當孩子們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結婚的消息後,他們更加難過。他們到修道院找瑪麗亞卻沒能見到她。瑪麗亞向阿比斯院長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長告訴她她要骨氣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於是,瑪麗亞回到馮·特拉普家裡。

        瑪麗亞回來之後,男爵夫人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瑪麗亞和上校之間的感情,她主動退出了婚約,上校和瑪麗亞互訴衷腸,很快地,他們就結婚了。

      可惜,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從此就永遠幸福快樂。當他們還在度蜜月的時候,德國納粹佔領了奧地利,當他們趕回薩爾茲堡,發現到處已經是納粹旗幟橫行了。他們不在的時候,負責照顧孩子們的麥克叔叔幫他們注冊參加了薩爾茲堡音樂節(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裡,就接到了納粹發來的電報,要他立即到納粹海軍報導。一向痛恨納粹的上校決定帶領全家人離開奧地利。當他們晚上離開別墅的時候,被早就躲在門外監視他們的納粹攔住了,於是上校解釋說他們離開是為了參加希爾斯伯格節演出,並拿出節目單作為證據。在納粹的陪同下,他們來到了會場,演出了孩子們准備好的歌曲。在這時,上校和瑪麗亞演唱了「雪融花」,歌曲里對祖國奧地利的熱愛之情濃郁深厚,不顧旁邊持槍的納粹守衛,在場的觀眾也跟著上校一起唱完了「雪融花」。

      演出之後,趁著頒獎的時候上校一家人逃離的演出現場,納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們的幫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後面,躲過納粹的追蹤,然後他們翻過阿爾卑斯山,離開了奧地利。

⑷ 電影《音樂之聲》講的是什麼

主要講述了熱情活潑的修女瑪麗亞到奧地利退役軍官特拉普海軍上校家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的故事。

上校的妻子幾年前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來管教孩子。孩子們的生活就像鍾擺一樣循規蹈矩,毫無生氣。瑪麗亞來到上校家後,順應孩子們天性活潑的特點,教他們唱歌跳舞,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劃船,使家中充滿歡樂。

她的熱情、愛心贏得了孩子們的信任和喜愛,最終也贏得了上校的愛慕,後來成了孩子們的母親。納粹德國佔領奧地利後,愛國的上校不願意效力於納粹海軍,於是,在一次民謠節上,上校帶領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

(4)歡樂音樂的電影擴展閱讀: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麗·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角色介紹:

1、瑪利亞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2、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3、男爵夫人

馮・特拉普上校的女朋友,被上校帶回來時孩子們很不喜歡她。她看到瑪麗亞與上校十分親近,便勸瑪麗亞回修道院。但後來瑪麗亞回來之後,她發現她已經無法挽回她和上校之間的感情,便主動退出了與上校的婚約。

4、阿比斯院長

薩爾茨堡修道院院長,她覺得瑪麗亞活潑的性格不適合僧侶生活。於是當她接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尋求看護的請求,她決定讓瑪麗亞去,也藉此讓瑪利亞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當瑪麗亞向她坦白了她對上校的愛情和對生活的不知所措,她告訴瑪利亞要有骨氣與勇氣,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愛。

⑸ 你怎麼看待音樂電影《音樂之聲》

首先我個人很喜歡音樂電影《音樂之聲》,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洩,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利亞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一種嚮往,對,是自由,雖然起初她自己並未意識到這一點。

《音樂之聲》是一部出色的電影音樂,無論從哪個標准來評價,它都是美國音樂片的經典之作。它獲得了最佳影片、景佳導演、最佳音響、最佳剪輯獎,所以我很喜歡音樂電影《音樂之聲》,這部電影很出色。

⑹ 電影 音樂之聲的簡介

《音樂之聲》是由羅伯特·懷斯執導,朱莉·安德魯斯、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理查德·海頓主演的音樂片,該片於1965年3月29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修女瑪麗亞到特拉普上校家當家庭教師,並和上校的7個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漸漸在瑪利亞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並與瑪利亞之間產生了感情的故事。該片獲得了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個獎項。

(6)歡樂音樂的電影擴展閱讀

《音樂之聲》主要角色:

1,瑪利亞

薩爾茨堡修道院里的志願修女,她活潑好動和熱愛自然的性格卻總是讓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煩。於是她被派到馮・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師。她很快和上校的七個孩子打成一片,而上校也漸漸在她的引導下改變了對孩子們的態度。

2,馮·特拉普

海軍上校,有七個孩子。長期的海軍生活和亡妻的悲傷使他對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樣嚴格。他請來瑪利亞作為孩子的家庭教師,剛開始他對瑪麗亞的做法十分不滿,可是當他聽到孩子們為男爵夫人唱歌的時候十分感動,並被瑪麗亞可以感染他人的熱情所吸引。

⑺ 《歡樂好聲音》影評

  學習的忙碌充實著宅家的生活,漸漸讓人窒息,看電影是我緩解心情的方法,大多數看的都是些歡樂的喜劇,於是歡樂兩字和具有張力與開心的海報吸引了我,一段旅途就這么開始了,旅途一開始能遇見小黃人,也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

  是一部合家歡電影,如題目表明擁有大量音樂元素,故事開始是男主「月伯樂」小時候在劇場觀看錶演,深受感動,定下了餘生的方向,鏡頭一轉,男主已成年,擁有了小時候觀看錶演的劇院,職業是一名經理,但很落魄,上演的劇目不受歡迎,經濟狀況潦倒,面臨劇院被銀行收走的危機,劇院是父親留給男主的禮物,他不願失去它,於是打算舉辦活動,吸引人氣。陰差陽錯下,宣傳單上的獎金由一千變為十萬美金,並隨風飄散在整個城市裡。不久後,果然吸引了很多人,大賽結束,好基友趕來,挑破獎金是十萬,又有人提出要看箱子里的獎金,男主意識到了當下的處境,糊弄了過去。

  入選的選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問題,例如老鼠拜金,自大,愛慕虛榮,勢利,猩猩處於黑道的環境下,與男友互不理解的豪豬,擁有二十五個孩子的豬太太,害羞內向的大象,這個有著種種問題的團體有著巨大的戲劇沖突效果。每個人都在為決賽准備著,各有自己的煩惱。老鼠渴望著十萬獎金,而月伯樂返橡則擔憂獎金的不足。豬太太為了照顧孩子犧牲了極多的精力與時間,在家庭與夢想之間他一直在矛盾,有段時間甚至放棄排練。而當她選擇夢想後的第二個早晨,家裡布滿了機關,從起床到出門都准備的井井有條,十分的精準。這里反映一個十分可怕的現象:豬太太每天都重復同一種生活,正所謂度年如日,枯燥並累,豬太太就像一位制定好程序的機器人,令人恐懼,老公也說:「每一天都這么累,你怎麼堅持的下去」?豬太太正想吐苦水,豬先生已經累的睡著了,這可能就是中年人的常態吧。猩租團猩將要參與一次搶劫,而這很可能與決賽時間沖突,自己渴望著舞台,卻不是很努力,伯樂發現這種情況後也批評了他,如果長輩阻擋了你的追求,你會怎麼做呢?這是猩猩所面對的問題,也是家庭里兩輩人之間關系的問題。豪豬情侶一直有著彼此的差距,他們在酒吧演唱時,女的表現力就已蓋過了男的,大賽上伯樂更是只要女豪豬,女豪豬在為比賽努力時,男豪豬一直冷嘲熱諷,最後因男豪豬帶其他的女豪豬回家,關系自此破裂,當知道男豪豬是住著女豪豬的房子時,渣男本質暴露無遺,弊世橘女豪豬甚至還因為失戀傷心了好久。大象天賦異稟,家裡人十分支持她展露自己的才華,可她極度內向,最後在大賽里找了個舞台總監的位置,而非表演者。面對家人的熱情,她十分愧疚,但做舞台總監的時候能把工作盡心做好。有才華的人很多,可是不主動展示自己,主動的爭取機會,等著被人賞識,那大多隻能懷才不遇了。

  男主為了錢,跟好基友去了好基友奶奶家,好基友的奶奶在當年是十分有名的演員,啟蒙男主的正是她,她退役了,如今十分有錢,經過男主的勸導,奶奶決定先去看看,再決定是否投資。以發光水母開場的表演使人感到驚艷,不得不說月伯樂真是天才!奶奶期待的准備看下去,找老鼠追債的狗熊破壞了場地,一場洪水把劇院沖毀,劇院塌了,月伯樂心中的支柱也塌了,他的心跟劇院一塊成了廢墟,他破產了,劇院被銀行收購,他一無所有,可聽到蜥蜴找自己的玻璃眼球,玻璃眼球正好在月伯樂附近,就順手給了她,看到這很感動,最傷心時仍不忘幫助別人,真的是很善良了,很溫暖人心。

  為了生存,男主開始洗車,但效率低下,被車主嫌棄,生意就沒了,好基友一看,親自上陣,陪他一起洗車,當看著他們忙活著洗車,眼淚在眼裡打轉,落魄時不離你而去,陪著你共苦,兄弟知道有一個,此生就足夠了!他不止有一位好兄弟,還有一群關心他的人,他們一起安慰落魄的伯樂,這是全片的低谷,但仍然有光,溫暖悲傷的靈魂。

  低谷總會過去,月伯樂攀登頂峰的第一步就是聽見大象的天籟之音,他瞬間決定在廢墟上重建舞台,開始演唱會。演唱會改變了很多。猩猩父子和好,之前兒子為了參加決賽,而把父親送入監獄,可當父親看見兒子的表演時立即越獄,為了兒子不顧一切,勇往直前,

在月光下狂奔的父親真的很帥,豬太太釋放魅力,為家庭生活重添激情,一家人在一起的場景是感人的。說完有家室的,說說那些尚未結婚的,豪豬擺脫情傷,涅槃重生,搖滾極具感染力,嗨翻全場,十分的令人熱血,而在某個電視機前,前男友與他的現女友看著電視,女友因嫉妒而關機,又被前男友打開,看的更加舒爽,爽到極致是銀行前來收購的人,並要求停止演唱會的代表被豪豬射的滿身刺。老鼠勢利,看見演唱會的熱度便跑去,路上被債主抓到,被母老鼠美女救英雄,它們坐在一輛豪車上時,真是夠刺激。老鼠能上台演唱,我很佩服月伯樂的大量。當緝拿猩猩父親的警用直升機到時,它被吹的遠離話筒,但仍努力靠近話筒,然後抓著話筒架360度旋轉演唱,它很敬業,是它身上的閃光點。大象壓軸登場,天籟之音使人痴迷,全場沉醉。高音震飛了背景板,城市的夜景出現,歌聲與夜景相輔相成,讓人在廣闊世界裡暢游,音樂無界限,真的妙!

  演唱會結束,奶奶看完感動至極,就是看她優雅的扔走刺時,有點想笑,奶奶買下了劇院,廢墟上劇院獲得了重生,是一個大圓滿結局,有著一張全家福,喜氣洋洋,十分溫馨。故事結束了,很多的事情通過音樂發生了改變,音樂不再是為了獲得獎金,真如月伯樂在演唱會開始籌辦之前說:「為自己而唱」,製作演員表滾動時,我知道了為自己就好,不用為太多其他而活,把「背景板」掀掉吧,還有更多呢。

閱讀全文

與歡樂音樂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死神來了哪個app可以看五部 瀏覽:336
北極星在哪個電影 瀏覽:573
抗日戰爭諜戰片 瀏覽:388
日本電影帶男友回家,卻強上了單身媽媽 瀏覽:196
蒙自哪裡可以看電影 瀏覽:913
韓國比較肉的電影 瀏覽:414
迅雷下載mp4格式的電影 瀏覽:683
南寧中華電影院圖片 瀏覽:589
我的學校離電影院很遠英語 瀏覽:152
小女孩看的電影 瀏覽:554
台灣電影野火 瀏覽:591
歐美大全免費看 瀏覽:797
成龍的神話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73
電影開幕的一條龍圖片 瀏覽:176
電影院一共7排選座最佳位置 瀏覽:335
雪地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32
哪有上映的電影在線觀看網址 瀏覽:753
韓國電影保鏢拿傘救人是什麼名字 瀏覽:649
整容變成明星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87
韓國電影王者西瓜在線觀看視頻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