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一部關於丹麥畫作的蘇聯電影

一部關於丹麥畫作的蘇聯電影

發布時間:2024-05-27 18:27:02

❶ 《丹麥女孩》, 不一樣的奧斯卡

男主人公 Einar Wegener 本是已小有名氣的丹麥風景畫家,妻子Gerda Wegener 專注於人物畫像,卻還未收到青睞。

夫妻倆原本甜甜蜜蜜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切都改變了。

因為Gerda的芭蕾舞模特沒有出現,趕進度的她讓丈夫穿上了絲襪和高跟鞋,好讓她完成部分繪畫。

這時候,男主人公Einar看著蕾絲裙擺,看著柔軟的絲襪,內心好像有悸動的感覺,就這樣一股力量被喚醒了。

從那以後,他漸漸地發現了自己對女性世界的著迷,內心喚起的那股力量他叫她為Lili。

Lili梳妝打扮後,穿起時髦的女裝,出現在這個世界上。雖然小心翼翼,Lili似乎很享受這個過程。

從那以後,Einar再沒有辦法控制心中的Lili出現。

他也做過嘗試,壓抑自己的本性,但是他做不到。

人的本性是不受控制的,如果強迫自己去抑制它,可能失去的就是「自我」。男主人公最後找到了一位醫生幫他做變性手術,第二次手術因為失血過多,性命攸關。Einar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

說完之後,他含著笑去世了。

這一段對我感觸很大,只要可以做自己,Einar情願笑著離開這個世界,也不願悲傷地度過不屬於自己的一天。

有人可能只會評論說:「他心理脆弱,這點事都承擔不了。誰不是有難事扛過來的嗎?」

他不是矯揉造作,因為這是他對自己個體的認識問題。Einar 在影片中說過:「上帝把我變成了女生,醫生只是幫我改變上帝不小心弄錯的偽裝。」 那麼多的生命個體,上帝不是完人,總有不完美的地方。當我們看到連體嬰兒,我們為他們悲傷;當我們看到唐氏綜合症的孩子,我們為他們悲傷。難道就沒有孩子是出生時,就生錯了性別的嗎?

國內普遍的把「跨性別者」歸為一種心理疾病,認為誘導因主要是幼年時的經歷和教育方式。實際上在國外的很多官方強調「跨性別者」不是一種心理疾病,只有為此而產生的焦慮和困惑才屬心理疾病范圍。醫學上除了環境因素以外,認為大部分「跨性別者」都是出於性染色體異常,荷爾蒙異常或者大腦結構異常,所以有很大的幾率,他們都是上帝不完美的傑作。

期望變性的「跨性別者」就像是被判了無期徒刑的無辜罪犯,想要不惜一切逃出束縛自己的牢籠。要不然作為一個正常人為什麼要去忍受變性手術的痛苦和風險呢?我們只看到金星的「毒舌」或者她的蛻變後的光鮮亮麗,我想在她作為男人生活的那些日子應該都是充滿了痛苦和掙扎的。

林語堂描寫過《孤崖一枝花》,花無論艱苦、肥沃,萬人贊賞或是孤芳自賞,都是要綻放的,因為那是花的本性。人的本性不也是如此嗎?無論艱苦還是肥沃,排除萬難也是要做自己,然後綻放。

(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但不是最確切的記載。上文圖片來自電影)

看了電影,除了對「跨性別者」人性的思考外,裡面的藝術作品也是深吸我的眼球。電影鏡頭中出現的畫,為了和演員相貌吻合,全部由影片藝術總監Eve Stewart 和英國壁畫藝術家Susannah Brough創作。作品風格保留了女主人公Gerda Wegener的前衛大膽。

Gerda的畫在20世紀初太過前衛,甚至被稱不可登藝術大雅之堂,所以並沒有在丹麥本土得到過認同。相反,二戰後的巴黎,人們經歷了苦難,想要及時行樂,任何社會的限制和世俗的束縛都煙消雲散了,藝術也是一樣。

一直到20世紀,女性畫家少的可憐,即使歷史上有其人,也未留其名。女性的肖像畫並不是Gerda一個人的專利,也是所有男性畫家互相追捧的美,和她同時期的畫家有畢加索和馬蒂斯。畢加索是把女性幾何化,野獸派的馬蒂斯則是把女性線條化,在兩位的畫中,女性只是變成了為完成藝術的道具。Gerda則以她女性的視角,最大的展現了女性的妖嬈和性感。

一個不經意的回頭,目光卻不直視,多了些高冷的嫵媚。厚厚的妝容和新潮的發型無一不在訴說那個年代巴黎女人的時髦和不羈。(下圖)

同樣也是慵懶的眼神,性感的唇,一個仰頭,一個擺弄,都是一個女性畫家在展示給觀者一個女人的性感可以多麼淋漓盡致。(下圖)

電影的再製作中,Lili變成了紅發女郎。電影里的畫同樣是濃妝艷抹和新潮時尚,可能為了表現男主人公的內心戲,這幅畫的神態是低沉和憂郁的。和 Gerda 的原畫想比,神態更類似古典畫派,比較安詳端莊的感覺,少了20世紀放肆的感情,所以略有些陳舊。

有人說,相比20世紀的藝術大變革,各種奇思妙想的流派如雨後春筍般席捲而來,Gerda的畫並不能成為眾多異類中的一朵奇葩。我覺得不然,藝術又不是攀比誰更異類,追根到底還是「有沒有感情」和「美不美」才是評判藝術的基準。

這幅畫(下圖)無疑是美的,三位女人毫不忌諱,形態各異,一位拿著書做白日夢,一位側躺了聞聞花香,一位隨意地撥弄著手風琴。此情此景,簡簡單單插入幾束陽光,讓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美好的午後。這幅畫無疑也是有感情的,這感情還非常的摩登。波西米亞的畫風顯示著這些女子無疑也是過著波西米亞的生活——不循規蹈矩,打破常規去享受生活,盡情地展現給我們法國30年代的張力。

又有人質疑過Gerda作品的深度何在。其實,雖然主題都是女性張揚的美,但是這位畫家描繪的不僅僅是洋娃娃,而是一個個有個性的人,有生命的人。

(見下圖)乍一看畫中的女子是望向了我們,有些挑逗的意味。實際上她是在深深注視著鏡中的自己。那這挑逗就變得不是那麼單純了,彷彿是帶些譏諷與不屑,鏡中叼著香煙的手慵懶著擺著,性感中又加了份個性。鏡中的男人看著女子S型的背影,卻顯得有些憂慮。彷彿在這對關系中,女子的地位高於男子,她明明知道男子的存在,卻不屑於看他一眼。這樣強烈的女人性格,也只有Gerda這位女性畫家,才能捕捉再放大。

同樣的如鏡像般的場面(下圖),雖然故事性沒有Gerda的畫作強烈,但是在電影中卻表現了男主人公喜歡自己的形象,卻又內心掙扎的感情戲,這個場面我還是很喜歡的。

雖然電影中的畫作並不是Gerda本人的原作,但是在影片中個個鏡頭以畫為景,還是非常的有沖擊力。這樣的藝術情懷讓我不知不覺地就愛上了這部電影。感謝這部電影,Gerda的畫也第一次在丹麥本國得到了承認。

(哥本哈根的ARKEN現代藝術博物館以GredaWegener為主題,從電影上映開始,舉辦著一場為期六個月的展覽,直到2016年5月16日。)

❷ 《丹麥女孩》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由湯姆·霍珀執導、「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艾麗西亞·維坎德聯袂主演。


但是以前從沒有這樣的電影,以真人真事為例,如此完整、細致、全方位展現了一位藝術家從變裝到變性,從心理到生理,從懵懂到迷茫到掙扎到覺醒的全過程,並且是由直男奧斯卡影帝主演。選擇這樣的題材,先期已經在頒獎季成功了一半。

《丹麥女孩》剝離了變裝的戲謔色彩,由表及裡深入人物內心,以情動人,展現了世界首位變性人「敢為天下先」所面臨的迷茫與惶恐,無論是當時是醫療條件還是世俗認知,都是橫亘在他未來人生面前的巨大考驗。這樣一來,《丹麥女孩》就有了點同志電影或經常獲得奧斯卡獎的「罕見病」題材的優勢,當然,變性人既不是狹義的同志,也當然不是罕見病。

所以對於變性者或者反串藝術,我們可以不喜歡,但是我們不能不尊重別人,因為別人努力了,就沒有我們說三道四的權力!

❸ 請問這是哪位畫家畫的

你的這個局部是這幅畫的。可以查閱介紹的海外鏈接。沒有找到正式的中文名字。

網頁鏈接

我給它起名 「沙灘仲夏之歌(1885年)

丹麥畫家P·S·柯羅耶(Peder Severin Krøyer,1851-1909)

一部電影,"瑪麗的激情"就是講這個畫家和他的妻子的故事的,電影畫面也很唯美,電影女主角選的很接近畫中人。

圖片簡介(瘋狂「燃燒的女巫」和寧靜「平靜的海灘」的對比) 以下為google翻譯所得:

圖片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海灘上,一群人燒了一個女巫。女巫被放置在人們中間站著的那幅畫的中間。

在圖片中,有一個女人從圖片中向外看是唯一的一個。一個男人正站著把女巫點燃。背景中有兩對您會注意到很多。在人群後面的背景很遠的地方,您可以看到大海的輪廓,如果在右上角進一步走下去,您可以看到滿雲的滿月。著火的女巫在觀眾的左手側閃著光芒。女巫的火勢向左移動了很多,這很可能會推定那晚是在海灘上吹來的火。

主要的主要圖像元素以燃燒的篝火的形式位於中間,其中圖像總共包含許多人。火的動態燃燒會產生許多對角線,這些對角線幾乎將圖像分為兩種具體的顏色對比。這種構圖在戲劇性和舒適性之間散發出一種扭曲的內涵。社區的舒適,多樣性以及溫暖的色彩-遠處篝火的舞動火焰,熾熱的天空和月球的冷光都充滿了戲劇性。

在P. S.Krøyer的繪畫中,已使用橡木蠟燭(例如符號蠟燭)以火的形式出現在圖片的中間。火的光意味著圖片中火的左側比右側的照度更高。當大火向左吹來時,坐在圖片前景中的孩子們也有自己的影子。

畫家簡介

Peder SeverinKrøyer於1851年在挪威出生,但與他的姑姑和她的丹麥丈夫一起在哥本哈根長大。克羅耶(Krøyer)還是個孩子,他在繪畫方面具有非同尋常的天賦,因此從14歲就開始在藝術學院學習。從1877年到1881年,他環游歐洲,並被巴黎一所主要的私立繪畫學校錄取為學生。他回到哥本哈根,很快就成為了一位廣受追捧的肖像畫家。

1882年夏天,克雷耶(Krøyer)第一次來到斯卡恩(Skagen)。邁克爾·安切爾(Michael Ancher)和安娜·安切爾(Anna Ancher)等著名畫家都曾在此參觀過斯卡恩。克羅耶爾(Krøyer)對自然,光線和其他藝術家的陪伴非常熱情。

1888年,PS·克雷耶爾(P.SKrøyer)在巴黎遇到了瑪麗·特里普克(Marie Triepcke)。 Krøyer非常著迷,並愛上了Marie,Marie也是許多Krøyer著名畫作的模特,例如。 「 Skagen Strand上的兩個女人」和「 Skagen的夏夜」。這對夫婦於1889年結婚,1891年,他和妻子瑪麗回到了斯卡恩(Skagen),在那裡他們在斯卡恩(Skagen)重建了老鎮執達官的住所,今天被稱為克羅耶爾(Krøyer)的家。次年,瑪麗生下了他們的女兒Vibeke。

克魯耶爾的病在婚姻上留下了印記,1902年,瑪麗開始與瑞典作曲家雨果·阿爾夫文(Hugo Alfven)建立關系。克羅耶拒絕離婚。直到1905年,瑪麗(Marie)懷孕後,克雷耶(Krøyer)才接受了離婚。次年,他完成了著名的油畫《聖漢斯·布魯斯·斯卡恩·斯特蘭德》。這幅畫被認為是Krøyer的地位聲明,尤其是對瑪麗的熱愛宣言。

三年後的1909年, Krøyer只有58歲。他被埋葬在斯卡恩公墓。

❹ 《丹麥女孩》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丹麥女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aszipDvQnlUzxH2699HjLg

?pwd=3ixi 提取碼: 3ixi
《丹麥女孩》
導演: 湯姆·霍伯
編劇: 露辛達·考克森、大衛·艾伯豪夫
主演: 埃迪·雷德梅恩、艾麗西亞·維坎德、本·衛肖、塞巴斯蒂安·科赫、艾梅柏·希爾德、馬提亞斯·修奈爾、尼古拉斯·伍德森、皮普·托倫斯、克勞斯·布埃、埃默拉爾德·芬內爾、理查德·迪克森
類型: 劇情、愛情、同性、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美國、比利時、丹麥、德國
語言: 英語、法語、德語
上映日期: 2015-09-05(威尼斯電影節)、2016-01-01(英國)
片長: 119分鍾
1926年哥本哈根,風景畫家艾納(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飾)和擅長人物畫的格爾達(艾麗西亞·維坎德 Alicia Vikander 飾)結為夫婦。因為模特失約,格爾達為順利完成畫作說服了艾納穿上女裝救場。這次意外令艾納多出一個女性人格「莉莉」,而後者亦成為妻子的靈感女神,讓格爾達聲名鵲起。只是隨著沉睡女性人格的被喚醒,艾納開始厭惡自己作為男性的身體,他漸漸發現莉莉不但是藝術存在,更是真正的自己。格爾達也沒有想到只是臨時起意的游戲,竟為自己人生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她該如何繼續愛她的伴侶?她們在各種社會非議和誤解中不離不棄,最後格爾達鼓勵艾納徹底變成莉莉......
根據世界上首位變性人士生平改編的《丹麥女孩》講述一段跨越性別和性向的愛情,重現一位最早接受性別重置手術的丹麥畫家與妻子的傳奇故事。該片由奧斯卡導演湯姆·霍珀執導,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❺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電影

超現實主義電影

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潛意識的種種狀態。

說起超現實主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很少,可能知道最多的就是學生時代美術書上的畢加索,達利的畫作。

而把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運用於電影上,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由超現實主義電影之父路易斯·布努埃爾和超現實主義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共同創作的第一部超現實主義影片《一條安達魯狗》。

影片無任何情節,只有一組組無邏輯無理性的鏡頭,以及奇特怪誕形象的不協調接合。導演在拍這部片子時,他和達利採取的原則是:「不要可能得出任何理性的、心理的和文化的解釋的任何思想和任何形象。除了令我們震驚的畫面, 別的都不要, 也不打算知道為什麼。」然後這部16分鍾的短片就成了經典。

電影史上有不少經典名篇,各種TOP250,但要說有的電影看不懂,當然也不出意外。那麼看不懂的電影有沒有必要看呢?看了我們又能得到些什麼?答案也許只有看了才知道。

這些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多高深莫測,意義不明,劇情紊亂,晦澀抽象,特立獨行甚至富有爭議,但藝術性,先鋒性和實驗性都極高,使人不能輕易對其加以否定。 如果你是資深影迷,有一點獵奇心理,想看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在提升逼格的同時增長見識, 你可以先從我挑選出的這幾部作品中一睹為快:

⒈快樂的結局(1968 捷克)

這是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一部影片,不是影片的劇情或拍攝手法多復雜,而是本片從頭到尾都是反向拍攝的!大概基本的劇情是講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到結婚到由於某些原因害死妻子到最後法庭審判到執行死刑,但由於影片導演的大膽創意將其逆向拍攝,所以我們看到的情節開始是主角被執行死刑最後才是主角的出生,全家的快樂,而更瘋狂的是,全片所有演員的行為,動作,場景,甚至連對白都是反著的,我們能看到倒著走路的人物,死刑犯死後復生,吃東西是往外吐,甚至首先聽到的是對話中的答案,然後才聽到別人的問話!你能想像一部70分鍾的影片完全反著拍攝嗎?如果你沒有一點反向思維能力,估計很難看懂該影片。

⒉砂時制鏡下的療養院(1973 波蘭)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害怕這個封面,但這部影片的畫面卻很唯美。故事背景設在二戰前期,一位年輕人乘坐一輛奇怪的列車去看望住在療養院中垂死的父親。但這個即將拆毀的地方喚起了他許多過去的回憶。他被過去的士兵、殖民地的雇傭兵、昔日生活中的女孩,以及他的父母所包圍...這是一部充滿詩意的電影,時間在回憶中反復流轉,思念在夢境中游離穿梭,帶給你的不只有精神的迷幻,還有心靈的感動。一部屬於永恆的作品。

⒊布拉格狂想曲(2005 捷克)

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喜劇默片,講述了一家四口之間發生的許多荒誕又有趣的故事。演員誇張又神經質的表演,靈動的配樂,一個個諷刺的故事讓人啼笑皆非又很讓人暖心。整部片子節奏相當明快,串連著很多看似熟悉又荒誕的場景。該片徹底粉碎了布拉格的浪漫氣息,但是它跟漢堡一樣看上去食慾充足,吃上去味道不錯,也很飽肚子。(肉聯廠是噩夢)

⒋石榴的顏色(1969 蘇聯)

一部完全的詩電影,無法用文字概括該片的內容,而且每個人都有權利按自己的方式詮釋它。影片幾乎從頭到尾都是精彩瞬間,電影語言的詩化、色彩的明艷、構圖的奇特均衡、內容上的儀式感、宗教感和展現的民族傳統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脫俗、特立獨行的品質。 影片部分根據18世紀亞美尼亞詩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攝,這部影片色彩鮮艷、民族風味濃重、宗教感儀式感極其強烈,片中運用大量象徵、隱喻手法,展現了十八世紀亞美尼亞民族風貌和這位詩人的心路歷程。欣賞這部影片,不僅僅是一次觀影,更是一次朝聖,一次對詩意精神的膜拜之旅。

⒌哲姆洛克(1973 法國)

不得不說,這片子實在太瘋狂了!這是一部極具先鋒性與實驗性的影片,其創作理念即使放到現在也極富爭議,更別說這是四五十年前的片子了。主人公從隱忍到爆發,水泥封門,牆壁砸洞,挑釁警察,烤全屍,哀嚎等種種違反現代社會正常行為規則的行為,彷彿讓我們退回了原始人類的野蠻時期。人是禁錮在鋼筋水泥里的野獸,到底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⒍內心的傷痕(1972 法國)

法國先鋒及地下電影史上最傑出作品之一。全片基本上無任何直線敘述型情節,對白極少,唯一聽到的只有女主角的哭泣,嚎叫和NICO那標志般痛苦悲涼的歌聲。大量運用的長鏡頭和跟拍手法使其象徵化地表現一種強烈怪異的孤獨感。

⒎聖山(1973 墨西哥)

心目中的神作,cult界的聖經,色彩控的視覺盛宴,以各種超現實和充滿隱喻的畫面和極富哲學意味的對白展現人對宗教,肉慾,心靈,戰爭,政治,經濟,藝術的思考。尤其是那個驚艷的結局,將電影與現實世界的隔閡猛然打破,究竟哪面是現實,哪面又是超現實?

⒏蒙多坎迪多(1975 義大利)

這部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作品被贊譽為義大利CULT電影史上的傳奇之作,被眾多另類電影迷們稱為「一部永恆的荒誕主義電影傑作」。導演是著名的「蒙多」殘酷派紀錄片大師,他的《世界殘酷物語》系列紀錄片以其獨特角度向我們展現了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一些殘酷又諷刺的錄像。但這部影片完全是一部虛構情節的故事片。影片改編自法國大文豪伏爾泰的憤世嫉俗之作《坎迪德》,但導演卻用一種瘋狂荒誕的電影語言來拍攝。

這是一部極其奇特的影片,影片中大量的超現實的奇幻場景讓人恍如置身於夢中。比如中世紀拿破崙時期騎馬拿長矛鐵劍做武器的軍隊突然被一支開著坦克拿著機槍的現代化軍隊所消滅;在古羅馬場景中居然是70年代流行迪士高的背景音樂,居然蹦出個頭戴金盔身著古羅馬盔甲的傢伙手裡卻拿著一把電吉它狂扭著屁股彈奏著。。。導演創造性地把各個歷史世界和各種場景拼帖在一部電影中,而時間在本片中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導演為本片的取景跑遍了亞非歐拉等10多個國家,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這部極端超現實主義,瘋狂奇怪而又蘊涵哲理的CULT電影經典。不能不承認,《蒙多坎迪多》是他們最後的也是最好的作品。

⒐天使報喜(1984 匈牙利)

一部非常奇怪的影片。天使報喜來源於聖經中天使告知聖母馬利亞她即將生育耶穌的那一天,西方的三月二十五日。本片具有很深的神玄學和宗教內容,稀奇古怪的想像使這部影片充滿了神秘主義和隱喻化的畫面和內容,而時間早已洇滅在影片充滿超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電影語言中,更為獨特的是,全片所有演員是一群8到12歲的孩子!而且所有的孩子都有令人驚嘆的出色表演!體現出他們駕馭復雜深奧角色的超常能力。說它是一部兒童片吧實在不能算,我奇怪於導演為什麼讓一群孩子去演這樣表現人性黑暗面,深奧難懂的,史詩影片,全片如同詩歌戲劇般的台詞和對白似乎對一群半大的孩子來說太難了,而且影片中的一些裸體場景似乎很難讓未成年的孩童來演,導演試圖用更年輕化的演員群體來更深刻的表現一些時代的陰暗恐怖和不合理性,使這類影片極富爭議性。(妖孽男神路西法)

⒑周末(1967 法國)

一部反傳統的,與眾不同的電影。如果你受夠了好萊塢電影流暢的剪輯和快速的節奏,受夠了電影產業的迎合群眾,受夠了資產階級對人的麻痹,你可以選擇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反抗資產階級的武器,是電影的另一種表達形式。片中有大量荒誕諷刺的場面和拉伸長鏡頭。例如開頭男女主角的談話長鏡頭和那場持續七分多鍾的史無前例超長大堵車。

11.二樓傳來的歌聲(2000 丹麥)

「或許得開始承認那些令我們無能為力的環境,我們自己也得負上責任。我相信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抑制了人們的潛能發展。你看本片,應該明白人類的行為有多愚蠢。紊亂將人蠶食,情況越來越嚴重」 ─導演 洛伊 安德森(Roy Andersson)

這是一部極具野心的挑戰性鉅作,宗教、經濟、世代關系、家庭、情愛,種種議題都經過奇特而荒謬的扭曲,呈現出世人經常視而不見的一面。如彌猴一般在十字架上單手晃盪的耶穌塑像、心智退化的老人在滿室各懷鬼胎的賀客面前度過百歲生日、放火詐財的父親,寫詩發瘋入院的兒子,獨特的視覺語言,在看似連結鬆散的場景之間,構築了導演心目中當代世界的深層面貌。 荒謬的世界,做人真難。

12.魔鬼(1972 波蘭)

之所以不選同一導演安德烈·祖拉斯基的另一部代表作《銀色星球》,是因為我看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沒字幕導致觀影體驗較差(有機會再看一遍),但他的這部作品跟前者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部極端瘋狂與恐怖的電影,片中演員極度歇斯底里,像神經病人一樣時不時瘋狂抽搐的癲狂表演令人瞠目結舌,血腥的殺戮場面充斥全片,黑暗而隱喻的鏡頭與充滿哲學意味的對白使該片更加晦澀難懂。「人類也有靈魂嗎?」

看過這些電影,你就會感到,你可能是這顆星球上最孤獨的人了吧。

閱讀全文

與一部關於丹麥畫作的蘇聯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科爾罪犯電影可以在哪裡看 瀏覽:674
惡魔的請柬完整電影 瀏覽:756
手機十大免費看電影網站 瀏覽:73
閻王爺電影片段 瀏覽:23
鞭炮鞭炮微電影 瀏覽:319
如何在安卓手機上用迅雷下載電影 瀏覽:127
美國之旅2電影在線 瀏覽:939
亞洲男人在線電影網站 瀏覽:568
永恆韓國電影完整版迅雷下載 瀏覽:988
二戰美國恐怖劇情電影 瀏覽:684
在電影中如何有效的植入廣告 瀏覽:376
如何拒絕不去看電影 瀏覽:589
陳奕迅兄弟是什麼電影 瀏覽:814
韓劇網2021最新電影 瀏覽:807
陳翔微電影勇敢愛 瀏覽:361
韓國電影奇跡免費觀看視頻 瀏覽:182
彈幕電影北京 瀏覽:363
大陸懷舊老電影全集 瀏覽:921
看電影看電影網站有哪些 瀏覽:269
王俊凱參加北京電影學院開學典禮 瀏覽: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