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最欣賞蘇菲 馬索的哪三部電影,為什麼她的簡介和圖片…
1980年的《初吻》 1995年《勇敢的心》 1996年《安娜卡列尼娜》蘇菲·瑪索在就讀高中時因為尋找打工的機會,而被一家廣告商看中,因此幸運地從七百名應征者當中脫穎而出,被選為《初吻》的女主角。這部描述少女懷春情懷的電影於1980年在法國上映,吸引了上百萬觀眾,在其它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及中國台灣地區上映時也是盛況空前,蘇菲·瑪索的少女魅力也因而風靡了全世界。兩年之後,蘇菲·瑪索乘勝追擊,又主演了續集《初吻2》,推出後依然轟動,並為她贏得一座凱撒獎。 16歲時,她與法國影帝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dieu)及法國影後凱瑟·琳丹妮芙合演《沙崗堡》,第二年又與傑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檔合演《警察》。1984年,蘇菲瑪索和波蘭導演安德列左拉斯基合作《狂野的愛》,為她的演藝生涯以及個人生活帶來大轉變,她從此擺脫玉女戲路的局限,也和左拉斯基成為現實生活中的親密伴侶。 接下來的幾年,蘇菲瑪索一直企圖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作品包括《雪琳娘》、《來自巴黎的女孩》、《心動的感覺》、《情書戰場》、《留住有情人》、《豪情玫瑰》等片,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藍色樂章》以及最近的《情慾寫真》。 1995年,蘇菲瑪索開始將演藝觸角擴展到美國,在梅爾·吉布森的力邀之下,蘇菲瑪索在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的電影《勇敢的心》里飾演與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發生一段情的法國公主。接著,她又在《安娜·卡列尼娜》擔任女主角。之後,又接演了《Firelight》和《失去與得到》兩部美國片。除此之外,她的近作有《仲夏夜之夢》。當然最受矚目的還是她加入007系列影片《黑日危機》的演員陣容,成為新一位邦女郎。 蘇菲瑪索在《黑日危機》的片中,我們看到的已經是一個全然成熟形象的蘇菲瑪索,正因為有了她的加入,《黑日危機》被譽為最好看的007影片。除了演戲之外,蘇菲瑪索也嘗試多方位發展,她所執導的短片《L』 Aube a l』 Envers》曾經獲選參加1995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而在1996年她也在法國出版了一本自己寫的書《La Menteuse》。 1995年春,蘇菲瑪索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以她在拍攝《勇敢的心》時寫的電影劇本為基礎的8分鍾短片。這部短片受到戛納電影節的充分認可。 1999年是蘇菲瑪索電影豐收的一年,首先是她的電影《心火》在全球發行,而她的另兩部英語影片分別是與戴維.斯帕德主演的《失去與得到》以及和凱文.克萊恩、米雪爾.菲佛主演的《仲夏夜之夢》都獲得較好的口碑。 1999年,由她參加的007系列影片第19集《危機世界》,這部電影在一個月的時間就突破一億美元,並將有可能成為最賣座的007影片,而索菲瑪索則再次讓全世界影迷欣賞到迷人的外貌與精湛的演技。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2001年的《盧浮魅影》,這部電影是利用了古代埃及法老王的超度,體現人對生命的渴望。從女主人翁祖母的去世到和男主人翁的相遇,無疑都體現了,人作為活著的靈魂,必須承擔起對生死理解的超度。而蘇菲瑪索一人分飾兩角的演技再次讓人們看到了這部驚悚電影背後對於生命的真諦。 1982年憑借 初吻2 獲凱撒獎"最具希望青年女演員"獎! 1991年 莫里哀戲劇獎! 1995年 蘇菲出演的 雲上的日子 獲威尼斯電影節"國際電影評委會"大獎! 1995年 蘇菲出演的 勇敢的心 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等五項大獎! 1995年 蘇菲執導的第一部短片 黎明之顛倒 成為嘎納電影節「特別關注」環節的開幕電影! 1997年 蘇菲出演的 心火 獲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2002年 蘇菲執導的第一部長片 當愛變成習慣 獲第26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3年2月 法國文化部藝術及文學勛章! 2009年憑借 母女情深 在摩納哥舉行的蒙特卡羅喜劇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雖是09年的新片,實則2008年11月獲獎) 2009年 蘇菲出演的 男人的床邊 獲法語電影節的公眾獎!
⑵ 世界著名電影及內容簡介
有一種電影,它能讓你回味並且思考生存的意義與愛情的真諦,它的斑駁光影能封存在記憶里永遠不會褪色;有一種愛情,他能把生命中曾經失去的美麗轉化為一卷無影無形的膠片珍藏在心中,如酒一般越存越醇。有一部叫《英國病人》的影片,它讓我們在流暢大氣的影象里見證了烽火年代的點滴印記。當這些承載著情感與回憶的膠片在閃爍的記錄中被復活時,愛情與人性的美好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現,並讓我們在這段超越了國界與道德的戰火愛情中,享受到心靈回歸自我的寧靜,品味到生存與命運的變幻莫測,並帶著永遠無法企及的愛情夢幻奔向永恆。
影片《英國病人》改編自著名作家邁克爾·翁達吉曾獲普立茲等各項文學獎的同名愛情巨著。小說講述了兩個哀宛感人的愛情故事,雖然兩段故事的結局完全不同,卻又意想不到的糾葛在一起。並把愛情這個人類永恆的主題放置在殘酷的戰火年代,悲嘆出命運與情感的無常,形成一部關於愛、關於人性的史詩畫卷。如果說作家邁克爾·翁達吉用揮灑的筆觸描繪出一幅烽火歲月的人性浮雕,那麼英國著名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則用深沉細膩的光影釋放出愛情的光輝,並用時空交錯的手法展現出心靈渴望超越的深層意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名在沙漠中意外墜機導致全身燒傷的男子被救起,身處義大利的加拿大籍護士在荒廢的修道院中看養了他。這名如迷一般的英國病人開始每天向善良的護士訴說一段迷樣的愛情故事。這段愛情將兩個生命緊緊的連接在一起,超越了信仰與倫理,沖破了國界與道德。似乎世間的一切在這樣的愛情面前都是蒼白而軟弱的,但這份執著的愛卻在殘酷的現實下也如玻璃玫瑰一樣脆弱的不堪一擊。然而,難以控制的戰火卻毀滅了英國病人和他的戀人,他們死於戰爭,更死於愛情,死於難以控制的「擁有和被擁有」。為了愛情挺而走險的歐洲貴族,擅離職守的英軍護士,內心充滿矛盾的錫克族士兵,被砍掉兩根手指的雙重間諜,這些受到戰爭重創的人們都有一種超越的渴望。這種渴望潛藏在被制約、被規范了的人性底層,就猶如那被掩埋在荒漠之中的古老壁畫。
在回憶與現實互相交錯的時空下,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他們在人性,國界與戰爭的面前都顯得是那麼軟弱與渺小。雖然他們自身的愛是具有毀滅性的,但卻無法與戰爭所帶來的災難相比。也許在戰火中脆弱的生命只有超越戰爭,回歸到愛,回歸人性才能得到心靈的平靜。於是,英國病人的愛情在影片中被演化為某種符號,象徵著個體在戰爭中的精神創傷,傳遞著關於忘卻與記憶、傷痛與瘋狂、精神與慾望的種種信息。身受戰爭重創的人們,渴想著用愛來呵護與滋潤自身;「英國病人」 ,就成為了一種走向文明的人性象徵。而戰爭在影片當中,就如同那漫漫大漠 ,蠻野又空禿 ,凌人而酷吏,宛若是一抹罪惡的荒沙。
或許亂世中無法把握的愛情,都透著一種悲涼,因戰爭失落的情感也讓人無奈。而在戰火中演繹的愛情故事,蘊涵了太多的深情與無奈。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愛情只有在亂世中才顯得奪目和珍貴,戰爭也只有在愛情的嘆息面前才顯得既殘酷又無力。影片中的英國病人在面對死亡時是無悔的,正象他的情人臨死時在日記中寫到的那樣:我們雖死,但卻飽含著愛與經歷。他們在生活上、情感上的糾葛與沖突全來源於自我身心的迷惘與彷徨。經歷戰火的洗劫後,英國病人也似乎只能生活在對往事的回憶當中,希望能從思索中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逃避著思想與情感的痛苦與折磨,也許他那顆充滿遺憾的心靈永遠也找不到心靈在戰爭後的歸宿與寧靜。當道德的大廈倒塌後,當信仰的天平失去指針後,這些從戰爭暴力的漩渦中倖存下來的人,將要受著比戰爭本身還要沉痛的創痛……
⑶ 求所有的蜘蛛俠介紹及圖片(不同時空)
普通時空:
蜘蛛俠的真名是彼得·本傑明·帕克(Peter Benjamin Parker),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意外的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後,獲得蜘蛛一般的特殊能力。
彼特首先利用他的能力去掙錢,但是血本無歸以後,他牢記心愛的本叔叔的話:"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他發誓要將自己的一生獻給與犯罪行為作斗爭。
反派還有一些,在此就不列舉了。累死人了。主要還是正派的。(我可是弄了好久的,搜集整理了很多資料,加入了自己的觀點。樓主不採納我,我可就跳樓了。)
⑷ 天堂電影院簡介
《天堂電影院》該片講述了由薩瓦特利·卡西歐扮演的多多,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天堂電影院簡介,供大家參閱!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的故事片,該片講述了由薩瓦特利·卡西歐扮演的多多,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
該片獲1990年第5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1989年第42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影片所講述的是一個成長在義大利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中小孩子的故事。主人翁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而艾費多則是“天堂樂園戲院”的放映師,因為電影的穿針引線,使得他們建立起來亦師亦友的感情。放映師所扮演的是個引領者的角色,在多多的童年、青少年、成年,甚至是老年,一直帶領著多多成長。在他死後,他留給多多一盒膠卷,重新串連起多多遺失了三十年的回憶與情感。
在義大利南部小鎮姜卡爾多,童年的小多多不僅喜歡看電影,還喜歡看放映師艾弗達“剪”電影:在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經由牧師檢查,把認為觀眾不宜的鏡頭(比如接吻戲)嚴格地剪掉之後,才可以放映。所以,觀眾每當發現接吻鏡頭又被刪去了的時候,就會全場起鬨、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觀眾們又會集體嚎啕大哭,總之電影院里總是熱鬧非凡。
小多多把那些在轉動中帶來神奇影像的膠片視若珍寶,他的理想就是成為像艾費多那樣的電影放映師。不過艾費多看到了小多多的聰慧伶俐,他認為小多多將來一定會有更遠大的前程,他勸小多多離開小鎮:“不要在這里呆著,時間久了你會認為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小多多還很難理解艾費多的話,他每天來放映室跟艾費多學習電影放映。好心的艾費多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電影,搞了一次露天電影,結果膠片著火了,小多多把艾費多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艾費多雙目失明了,不能繼續放電影。小多多成了小鎮唯一會放電影的人,他接替艾費多成了小鎮的電影放映師。
多多漸漸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念大學。在艾弗多的勸說下,傷心的多多從此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
三十年後,成名的多多回來向他的老朋友做最後的告別。艾費多留給他一份禮物,原來是當初被鎮上的檢查員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看著這些鏡頭,多多突然發現自己已經理解了生命中的一切。
朱塞佩·托納多雷導演這部電影的初衷,認為本片是一個訃告,宣告傳統的電影院(正如該片電影里的)和普通電影生產方式的終結。
片中大火燒毀了放映機房之後,安裝的新的電影放映機是模仿維多利亞四世時代,由義大利米蘭的Cinemeccanica S·p·a的手工製作完成。
片中多多回到家鄉,看到他的母親在為自己准備房間。在牆上的畫是費多里戈·費里尼的一部電影《白酋長》 (1952),主演利奧波多·的里亞斯特在影片中扮演了Father Adelfio。
在本片上映12年後推出的導演加長版,比原版足足多五十分鍾內容,主要是講述青年多多的愛情故事,和成年多多回鄉後與舊情人相會的情節。
穿幫鏡頭
多多小的時候,學校讀書考試的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個左撇子,成年之後,他卻是用右手在日歷上作記號的。
事實錯誤:1954年的日歷是不正確的。日歷上顯示1954年4月1日是星期五,實際上這一天應該是星期四。其他時間都是正確的。
時代錯誤:在一個場景中,電影屏幕上放映的電影是1956年的《上帝創造了女人》。在若干場景後,塞爾瓦托正在一個標有1954年的日歷上作記號。《上帝創造女人》的發行時間是在1956年。
多多小的時候,在考試時,給埃弗特扔答案時,第一個鏡頭扔出去用的是左手,而下一個鏡頭收回去的卻是右手。
這是一段屬於主人公多多的人生歷程,一幅西西里小鎮的濃縮風情畫;一部關於電影和影人的至高禮贊、一份對於愛與曾經的深遠回憶。(河南日報/王草)
劇本的設置和演員的表演都很棒,感動之餘會有吸一口涼氣的感覺,老放映員把不適合小朋友觀看的片段剪輯下來,並且做成了一個合集,多年以後孩子已經長大了,老人把這部合集給做導演的孩子看,這一幕非常感動。(佟大為)
《天堂電影院》的導演是擅長將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加以浪漫化的吉賽貝·托納多雷,本片以義大利西西里島詹卡多村莊中一家電影院為故事舞台,描述小孩子多多與“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阿佛列德的一段數十年忘年之交的感情,並旁及義大利人民對電影態度的感情變化,最後“天堂電影院”要拆卸了,大家回到小鎮來給它送終。本片堪稱是一封由影迷所寫的“情書”,廣泛引起全球電影愛好者的共鳴。 (揚子晚報)
我很喜歡看的一部電影是《天堂電影院》。那部片子等於是一個回憶,從一個小孩子從小到大的一個過程。我覺得他那個電影的背景跟自己的童年有共鳴,所以就會覺得非常的感觸。 (陳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