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橋這部電影是那個國家拍的
《橋》(Мост),南斯拉夫電影名(1969年),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該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貳』 啊朋友再見的電影《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德軍當然也明白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的重要性,他們部署了一個團的軍力守衛,還安排了對付游擊隊的專家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坐鎮在軍營中,大橋四周可謂戒備森嚴。游擊隊在步步逼近目標的秘密潛入過程中,不幸被德軍守備隊發現,一名戰士為了掩護全體戰友脫險,孤身留守阻擋頑敵,不幸負傷後又大聲呼叫退走的戰友將手榴彈投向自己,殺身成仁,不當俘虜。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後,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這部影片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是哈克爾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勛演員巴日沃伊諾維奇出演主角游擊隊少校老虎。影片承襲了南斯拉夫電影的一貫風格,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飛機大炮加游擊隊,突出英雄人物。這部電影最早於七十年代在中國放映,那是一個極度缺乏精神食糧的年代。所以生於七十年代的人對這部電影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他們津津樂道於劇情和台詞,學吹口哨和口琴並高唱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見》。
『叄』 關於橋的電影
《橋》(其它譯名《最後的橋》)。
出品時間:1959年。
國家:聯邦德國。
介紹
戰爭即將結束,生活在德國某小城市的七個小夥子終於長大了。他們的教師不希望這些小夥子上前線,通過與一位關系不錯的軍官幫助,在家鄉的一座橋邊站崗。
負責照顧這些小夥子的是一位軍士,可在一次偵察中被誤認為逃兵而喪命,飛機低空掃射時一位小夥子又不幸中彈而亡,幼稚的年輕人發生了誤會,經過一場流血決斗兩個人倖存,可由於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自相殘殺,他們的內心世界已徹底崩潰。
『肆』 電影《橋》的拍攝地,歐洲最大最深的峽谷,是最大混凝土拱橋嗎
你在電視中見過塔拉河大橋嗎?你想近距離欣賞這座壯美的橋嗎?25年前我看電影知道了這座大橋,如今身臨其境觀賞美景,再多贊美的語言都是多餘的。電影《橋》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可謂影響深遠;幾十年過去了,電影故事情節歷歷在目,一部電影的魅力如此之大,值得不遠萬里來去到拍攝地回味它的細節,還能順便欣賞峽谷的風光,何樂而不為。
『伍』 求電影《橋》資源(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的戰爭影片)
鏈接: https://pan..com/s/1AU5uMimPllHho5Vuqaarqw
《橋》是1969年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影片。由哈·克爾瓦瓦茨執導,斯·佩洛維奇、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伊·加洛等人主演。影片講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將德軍撤退途中一座必經的橋梁炸毀的故事。
『陸』 電影《橋》的故事,工程師慘死,原型鬧烏龍,歌詞姑娘變朋友,還有什麼
說到關於「橋」的電影,你會想到哪些?可能有好多,比如《卡桑德拉大橋》等,
說到關於「炸橋」的電影,你也許會想到《奇襲》,但可能還有更多人第一印象都是那部南斯拉夫電影《橋》。
犧牲,影片最後,工程師用生命炸毀了自己心愛的橋,這個結局不僅是致敬原型亞烏克維奇,也是在致敬那些為了民族解放犧牲的人們,這些犧牲里有戰士也有工程師,當然還有那座「好橋」。
讓人遺憾的是,橋炸了,還能修復,可國家沒了又該怎麼辦呢?克爾瓦瓦茨導演去世前一直不能理解的就是南斯拉夫的消失。而我們作為看客,重看《橋》和《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時同樣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柒』 電影南斯拉夫橋里的橋現在還在嗎
電影《橋》中的塔拉河峽谷大橋位於黑山北部,橫跨歐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峽谷,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全長366米。它初建於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炸毀,後於1946年重建並保留至今,《橋》就是根據當年游擊隊炸橋的史實改編並在此拍攝的。
『捌』 二戰電影《橋》中的橋的照片
可以用BT或vagaa搜索下載該電影,然後截圖即可。
還有是南斯拉夫的《橋》還是中國的《橋》?我認為是前者吧。
『玖』 塞爾維亞電影-橋是在哪裡拍攝的
《橋》(Мост),南斯拉夫電影名(1969年),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的時期,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該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1]
中文名
橋
外文名
Мост
出品時間
1969年
出品公司
波斯納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南斯拉夫
導演
哈·克爾瓦瓦茨
編劇
喬·萊博維奇,普·格魯博維奇
類型
動作/戰爭
主演
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鮑里斯·德沃爾尼克,斯·佩洛維奇,雷利亞·巴希奇,約·亞尼切耶維奇,伊·加洛
片長
97分鍾
1969年7月14日
對白語言
塞爾維亞語,德語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74921
譯制單位
北京電影製片廠
譯制時間
1977年
電影劇情
1944年,德軍投入重兵守衛南斯拉夫境內的一座大橋,黨衛軍上校霍夫曼博士處心積慮防止南遊擊隊的攻擊。同一時間,游擊隊少校「老虎」(Velimir Bata Zivojinovic 飾)接到上級命令:為阻止德軍匯合,必須在七天之內找到建橋工程師將橋炸毀。老虎與老戰友——爆破專家扎瓦多尼(Boris Dvornik 飾)以及他的助手班比諾、沉默寡言的戰士狄希、曾參與建橋的游擊隊員曼納,組成了一支行動小隊。老虎從蓋世太保手中救出工程師,在接近大橋的過程中與德國護衛軍隊發生激戰,有游擊隊員與聯絡員犧牲了,但也有新的力量補充進來。在破解了德軍的間諜滲入之後,游擊隊員們終於將大橋炸毀。[2]
本片秉承了南斯拉夫電影的一貫風格,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這部電影於70年代中期在中國放映,在那極度缺乏精神食糧的年代,中國電影觀眾對這部電影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他們津津樂道於劇情和台詞,學吹口哨和口琴並高唱電影中的著名插曲——《啊,朋友再見》, 但這首中國人至今耳熟能詳的歌並非南斯拉夫民歌,而是二戰時義大利游擊隊之歌。
註: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63年-1992年),歷史上的國名,位於巴爾干半島,1992年解體,分別成立了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後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現解體為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