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出好戲》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一出好戲》在我看來真的是一出好戲,並不是指的電影有多麼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是電影中其實是講述了三個不同層次和現實的問題。
一、影片從職場普遍的現象切入
張總公司老闆,同樣也代表了大多數的大老闆的精明、自視甚高、弄出一整套的制度來使大家為自己打工,看似養活大家,實則自己謀取利益。
老潘一個見風駛舵的勢利小人,卻總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混的風生水起。
馬進公司底層員工,懷揣夢想,有思想,卻沒有老潘一樣的圓滑,所以得不到公司重用和同事們的喜愛。
姍姍公司里的女神,大家追求羨慕的對象。
這幾個人初步組成了現實 社會 中職場最具代表的各色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
二、映射了 社會 中不同階級的劃分和資源分配
電影其實是簡單的描繪了 社會 等級的行程過程,從剛剛開始流落孤島,大家首要解決的任務是食物的問題,這個時候小王因為有一定生存技能受到大家追捧,到後來也因為這些技能而稱王稱霸。有壓迫就有反抗,有智慧的張總開始拉幫結派,並且暗中獲得資源,籠絡人群,從而分裂了小王的團體,然後出現了貨幣制度,並且張總獨占資源,成為獨裁者。再到後來馬進的醒悟,也代表了大多數有思想的人,需要自由的人的醒悟,最後形成了民主,開始舉手錶決。大家也都實現了溫飽。
三、關於人性的探討
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黑化的小興,本來是一個非常老實本分,甚至有些傻的孩子,可是在這個 社會 等級的壓迫和慾望驅使下他黑化了,或者說他想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好人總是會被欺負的,只有惡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馬進、小興、小王、三人發現有船的時候,三人不同的心裡變化,小興因為不捨得在這里的地位,堅決選擇隱瞞,馬進也因為姍姍和地位猶豫,最後良知戰勝了慾望。小王是沒有什麼具體慾望和包袱的,所以他毫無顧忌的選擇說實話,可是,卻被大家當成傻子,其實這也表現了 社會 中普遍的現象,大家都只會相信大多數人的話,而並不會在乎真理是在少數人手中。
電影中也有一定的反轉,張總為了能看一眼女兒,也顯露出人性溫暖的一面。
所以《一出好戲》其實是一個黑色幽默的電影,即表現了人性的丑類、 社會 的黑現象、也表現了人性光輝的一面和人們努力向好的一面發展的必然。
看後不禁想起了《荒島餘生》《大逃殺》《歡迎來到東莫村》等等。
張藝興站在黃渤旁邊滿滿黑化開始出主意的時候甚至讓我想起了太平天國中的東王楊秀清,島上的那一幕幕情景又讓我想起了奧威爾的那本《動物庄園》。
和《荒島餘生》的個人傳奇不同的是,《一出好戲》講的是寓言。
《一出好戲》確實不錯。
但和我觀影的某人走出影院時說,電影挺好,就是感覺還欠缺個高潮爆發,哪兒不過癮還說不出來。
當我在看電影《蠅王》時忽然意識到了是差在哪兒。
《蠅王》的故事講的是一群六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因飛機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島上,開始還能和睦相處,可後來由於惡的本性的膨脹起來,便發生了互相殘殺的故事。
而《一出好戲》中,一群成年人,各懷心腹事,困居在荒島幾個月,竟然只有口舌之爭甚至是無足輕重的拳腳相向,而竟然沒有任何流血事件發生。
人性的黑暗僅僅在張藝興變態的眼神中得到了釋放,這就使得電影的張力有欠缺,甚至說太過溫和。
而缺少了血腥就無法感知殘酷,就不會讓人意識到在片中已經是「2012」踏上諾亞方舟的這些人,已經處在無政府主義狀態,而在這種情況會誕生的暴力專政等都是發展的必然。
人類的發展歷程無數次證明了這個時候的血腥同樣是必然產物,革命從來沒有不鬧出人命來的。
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封閉的島上都能滋生「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殘暴,何況是一群眼睛裡都是污濁的成年人呢。
而缺少的這點血腥,就是黃渤電影和經典的距離。
至於為什麼如此,我只能理解是黃渤的心太細了,為其他的人想得太周到了。
首先,要表達的是生活在底層的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態,他們雖然沒錢,沒什麼地位,但是依然很努力依然有夢想有追求,堅持買彩票,說不定哪天好運輪到自己的頭上,對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勇敢追求。如果 社會 資源重新分配,這些人不一定會比現在擁有很多資源的人能力差。或許會超越他們。
第二層,想表達的是懂的整合和掌握資源的人是最後的贏家。
在來到荒島上以後,很多人不知所措,基本喪失了生存能力。這里沒有高低貴賤,每個人的環境都一樣,只是的資源有所不同,老闆的錢最多,但是在島上沒什麼用,填飽肚子最重要,糧食成了最重要的資源。誰能有糧食誰就是老大,但是資源在發生著轉移,在逐漸變少,突然有兩個人獲得了大量的魚,他們擁有了大量的魚資源。但是他們很聰明,懂得用魚交換稀有的資源,因為私有資源才是可以增值的,等他們掌握了這些資源後,統治了島上的所有人,成了最後的贏家,還抱得美人歸。
第三個要表達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太過於強求
俗話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劇中的男主角,在公司團建 旅遊 的路上,發現中了6000萬大獎,心裡是激動萬分,以為從此變成高富帥,迎娶白富美了,但是突然一場災難,困在島上,把他打會原型,他也試圖想辦法逃離這座島,但是沒成功,眼見著彩票領取日一天天過去,一直到過期,一絲的可能都沒有了,才醒悟過來,自己正真想要的是什麼,不是一夜暴富,而是要生存下去,抱著彩票不能填飽肚子。不是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贏得了所有人的贊揚。
一出好戲是黃渤首次作為導演加演員製作的一部電影,班底不錯,各路人員演技也在線,下面來說一下給我的直觀感受。
首先,這部電影並不是給所有人看的,而是有針對人群的,就像很多懸疑類電影一樣,你看的時候需要全神貫注並且分析場景,而並不是去上個廁所回來還能無縫銜接的劇情,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不怎麼樣的感覺,比如達芬奇密碼,有些人覺得是神作,而有些人就覺得是在聽天書。
第二,這部電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類似荒野求生的劇情,但卻並不是單純像魯濱遜漂流記一樣為了活下去而感悟人生,更多的是在極端環境下,人們展現出的原始本能,人類從來都是群居動物,而一旦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會立刻區分出三六九等,有一個人會在客觀環境下立刻成為領導者,就像創業公司一開始都會以一個能力最強的人為領導者,比如戲中的王寶強,當時大家集體手足無措的時候,只有他擁有生存能力,大家都對他唯首是瞻。
等一切穩定後,大家不在為生計而煩惱時,就會有人站出來挑戰領導者,就像獅群里總會有一隻年輕雄獅去挑戰獅王一樣,而公司老闆就是這個角色,爭斗在所難免。
而黃渤一直是一個屌絲似的角色,一邊愛慕著自己的女神,一邊惦記著自己的6000萬,直到彩票過期,世界毀滅,他也沒能離開荒島,並且一直在夾縫中苦苦生存,體現出了這個時代底層小人物的生存狀態。
頂層的人物美酒 美食 ,美女作陪,是在生活,而黃渤只是在生存而已。
直到黃渤帶著自己的小跟班,扮豬吃老虎,幾乎主宰了這座島之後,一艘大船路過,讓他們發現原來世界還在,世界並沒有毀滅,但這時他們卻不想把這個消息告訴眾人,因為如果他們回到原來的世界,他就失去了在這里所有的權利和地位,從新變成了一個為生計苦苦支撐的小人物,為此黃渤和跟班不惜栽贓寶強說他瘋了,為了就是讓大家永遠留在這,他就可以一直統治下去。
其實故事到這里結束的話也未嘗不可,但大概是為了能上映,不得不讓主角最後良心發現,為了讓大家回到原來的生活與自己的跟班撕破臉大打出手,獲得完美結局。
第三,這也是我一直覺得可疑的地方:
為什麼海浪把那麼大的渡輪掀翻斬斷,而主角一行人乘坐的公交卻沒什麼事兒?
為什麼大家都穿著精神病院的病號服?
為什麼大船是12天來一次,而且每次來都會放煙花,要知道海面上放煙花是求救的信號;
諸如此類的問題自打電影播出後就從未間斷過,所能給出的解釋也很多,但唯有一種解釋是最令人信服的,就是他們一行人其實都死了,只有黃渤活了下來,並且瘋了,這一切都是他想像出來的。
這里也有可能是黃導給我們玩了一場戲中戲,就像禁閉島的結尾一樣,一句話說出來,讓觀眾自己都不確定到底哪個是真實的。
整部片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在一個極端環境下構建出了一個幾乎完整的 社會 關系網,把人類的發展歷程濃縮到一部電影中,而描寫的重點則是人性,只不過還是美好了一點。
歡迎大家關注,一起聊電影!
一出好戲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不同觀眾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說這是講一個神經病的故事,一旦作品發表,就不單單是作者一個人的東西了。
開始馬進說富人永遠是富人,窮人永遠是窮人。但是我們結合劇情看,劇中張總是6億身價的大老闆,馬進是欠人錢的窮屌絲,但是當兩者放在同一環境下,結果張總依然是喝紅酒住最好的房間的有錢人,張總懂得整合資源,控制市場,一個成功的商人具備的品質,張總都有。馬進則是把彩票當成自己成功的機會,自怨自艾,直到彩票到期才醒悟的窮屌絲。窮人窮的是思維和行動力,富人富的是整合資源和行動力。
島上經過3個領導人,3次 社會 的變更,小王代表原始 社會 ,管理方式簡單粗暴,忽略了作為人的尊嚴(這里的人是文化覺醒過的人不是只求溫飽的原始人 )當人們掌握了生存技能 ,不滿的情緒激化就會產生矛盾。張總是封建奴隸資本 社會 ,建立了貿易和貨幣,貨幣增發是金融中央管理機構,可以說張總的體系相對完善,有大船為家,掌握經濟(貨幣和船上資源最重要的魚網),貿易(發展菜市場)武力(打手),形成了一個小型的 社會 ,弊端是張總相當於奴隸主,而其他人相當於奴隸,當人們不愁吃不愁穿就會更加追求精神世界,而張總無法滿足,張總和王的問題只考慮生存,不考慮發展。馬進和馬小興的 社會 代表一種烏托邦的共和 社會 ,利用天掉魚的契機,交換了島上不可再生資源和激化張總和王的矛盾,明白對方需要求,利用 科技 給予島上人生存理想-光,一直不斷開派對和看親人視頻的方式,精神控制,帶有宗教色彩,弊端相當於一個美好的夢,船來了就破碎了。我們可以看到成功掌握當下的資本和時機很重要。王的資本在於裡面最強的野外生存能力,時機流落荒島的初期,張總的資本找到破舊的大船,時機部分人不滿意王的統治,馬進兄弟的資本天上掉魚,時機自己創造,激化矛盾。
馬小興的維修是大眾技能,在 社會 中看似普普通通的技能,放在島上就成為最重要的資源。冷門的技能放在特殊的情況可以發揮作用,沒有垃圾,只有不會利用的人。馬小興有技術,但是沒有知識,掌握技術不等於知識。遇到北極熊然後南極就融化了,笑死我了,小興威脅張總的方式 ,不但得不到公司還會被抓,缺乏法律意識。
裡面的教授,道貌岸然和趨炎附勢,好色的,提成衍生論滿足色慾,和名字一樣史,這里是黃導演諷刺學者,平日高高在上的樣子,遇到困難一點用都沒有。
女性的地位,在極端環境下,成為了獻魅和交易的工具,甚至是生孩子的工具,美色也是一種資源。(劇中馬進說的女人就是方便一語雙關)而珊珊代表了馬進心目中的善,男人的成長伴隨著女人。(馬進第一次出海,為了珊珊,以為有錢了,珊珊看的起自己,馬進撒謊說王瘋了,為了珊珊不離開自己,馬進燒船,為了珊珊向自己求婚的真心,最後馬進說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變得踏實,馬進和珊珊在一起了)
人類文明的進步,婚姻不在是政治交易的工具,可以是愛情也可以是一份責任。
團結一致很重要,馬進最後可以回到原來的 社會 的原因。
王瘋了,是一出好戲最精彩的地方,三人成虎,控制娛論,(我們了解一個明星就是從媒體了解到的,我們只是看到了媒體想讓你看到的一面,細思極恐)權威效應,一群瘋子追著一個掌握真相的正常人,是我瘋了,還是世界瘋了。
成功不等於有錢,有錢只是成功的定義之一。珊珊是被馬進的真心打動的。
一出好戲可以說是濃縮了一個小型的 社會 ,可以看到眾生相,我們也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原型。
人物是多面立體的,王是被推到領導位置的普通人,張總是市儈的商人但是愛女兒,馬進是自怨自艾的普通人,自私但是有底線。馬小興是前期是小跟班後期是大boss,珊珊是追求愛情的女人,史教授是偽君子,潘主任是趨勢的牆頭草等等。
口碑的重要性,參加愛情公寓大電影掛羊頭賣狗肉。
張藝興不愧被稱為寶藏男孩,也證明跟著什麼樣的人混,你就是什麼樣的人,圈子很重要。
一出好戲被告抄襲 ,被水軍黑 ,被愛情公寓偷票房,戲里是一出好戲,戲外也是一出好戲。這里只說一句話,自古聖賢多蒙妒,不遭人妒是庸才。(這里想起紅雷哥對磊哥說的一句話能力強就該死
渤哥首次當導演,將太多東西融入到一出好戲了,可謂用心良苦,有些細節和看法要多刷才能明白渤哥的苦心,一出好戲是披著喜劇外衣,講人性善惡的寓意電影,也是一部誠意十足的野心之作。
那一年冬天,我和舍友窩在宿舍,用一台五手的IBM筆記本看完了《瘋狂的石頭》。
多線索的敘事結構,朗朗上口的段子,讓我們連呼精彩。
時至今日,我仍然認為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國產精品電影
不愛找電影資源的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微信公眾號:不流淚情書(vip電影免費高清)
大學一直在用的,安利安利
對主演黃渤,我更是一秒成粉。
② 電影《女劫》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
電影《女劫》隱晦地折射出了當今家庭的復雜與矛盾,母子之間爭議卻又無法分割的感情。
這部電影採取了分段式敘述,雖然分段式故事在泰國電影里很常見,但卻很少在美國電影裡面出現,這也是一大亮點。這部電影通過不同的四個故事,採取了怪異的手法,為我們揭開了家庭里母子隱秘的矛盾。
四段故事,每段故事的開頭都有一小段類似哥特風格的古怪會動玩偶,裝在木房子里的玩偶媽媽,一節斷手,腐爛霉變的傢具,給觀者帶來一絲莫名的慌感。
(2)一部電影所有人不能生孩子擴展閱讀:
《女劫》是由羅克珊·本傑明、卡瑞恩·庫薩馬、聖·文森特和喬宛卡·默克維克執導的恐怖片,娜塔莉·布朗和麥克·道爾出演,於2017年上映。該片講述了四個關於女人經歷的恐怖故事。
女劫是一個新的恐怖文選與性別扭曲的所有段將由女性導演將明星的女主角。在預算和時間限制下,董事們被賦予了自由的創造力,但所有的片段都將涉及到恐怖類型。
③ 有部外國電影講人類不能生育片名叫什麼故事後來有位姑娘懷孕了、後來生下一嬰!裡面有幾個長境頭很酷!
克里夫.歐文主演的《人類之子》? 20年後的人類社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滅頂之險——所有的人類都喪失了生育能力,而東歐和非洲國家已經四分五裂,人口向英國等富裕國家大量遷移。 然而在英國境內,人們正陷入一片混亂和恐慌中。人人都為世界末日的到來而焦躁狂暴。非洲女孩肯(克萊爾-霍普•阿什提 C...laire-Hope Ashitey飾)非法移民到這個國家,但令人振奮的是她腹中竟然懷有孩子。為了保住人類唯一的血脈,警察蒂奧(克里夫•歐文 Clive Owen 飾)和前妻朱麗(朱麗安•摩爾 Julianne Moore 飾)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將肯安全離境,但槍林彈雨卻使他們舉步維艱。 在逃亡中,嬰兒出生在了一個難民營里。刀槍當前,保住人類最後的希望,成為蒂奧心中唯一的信念。
④ 一部感人電影,是講一個女人,不能生孩子,如果生了小孩,自己就可能會死,哪部電影叫什麼
跟宮崎葵的 (只是愛著你) 很像 只是她是不能戀愛 和長大... http://ke..com/view/856822.html?tp=0_11
⑤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關於孿生姐妹
孿生姐妹
烽火孿生淚De Tweeling-Twin Sisters荷語/中英法西字幕
改編自荷蘭作家Tessa de Loo的同名暢銷小說
片 名:De Tweeling
英 文 名:Twin Sisters
漢文譯名:孿生姐妹 烽火孿生淚
類 別:劇情片
編 劇:Marieke van der Pol
Tessa de Loo
導 演:Ben Sombogaart 本·桑伯加特
主要演員:Thekla Reuten 斯科拉·魯特 .... Young Lotte
Nadja Uhl 娜佳·鄔爾 納嘉·烏爾 .... Young Anna
Ellen Vogel 艾倫·弗戈 .... Old Lotte
Gudrun Okras 谷德倫·奧卡斯 .... Old Anna
Jeroen Spitzenberger .... David
Roman Knizka .... Martin
Julia Koopmans .... Lotte Bamberg, childhood
Sina Richardt .... Anna Bamberg, childhood
制 片:
出品公司:RCV 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出品年代:2002
首映日期:2002年10月12日
片 長:119分鍾
語 言:日爾曼語(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大陸亞支/低地次支/荷蘭語)
字 幕:外掛 中文(簡體漢字)、英文、法文、西班牙文
格 式:DVDRip.XviD.AC3
文件大小:1.37GB
得獎記錄:
代表荷蘭角逐200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榮獲2003年荷蘭電影節「金犢獎」最佳劇情片
入圍2003年荷蘭電影節最佳攝影、最佳配樂
2004 奧斯卡入圍
最佳年度外語片
:::影片簡介:::
首先,我想,因為文件較大,又是一部需要用思想去看的影片,所以,如果你覺得《The English Patient(英國病人)》和《Cold Mountain(冷山)》之類是不錯的小說或影片的話,也許你在費時下載後,不會因為看了覺得沒意思而罵我。
孿生姐妹
1926年的德國科隆,一對6歲的孿生姐妹的父母過世了,在葬禮還未結束時她們就被帶走了。因為身體健康,活潑的姐姐安娜(娜佳·烏赫)被德國鄉下的叔叔帶走,妹妹蘿特因為不停咳嗽,反而逃過叔叔的「青睞」,有幸被荷蘭的阿姨和姨丈收養。於是,一對心有靈犀的雙胞胎姊妹,被活生生拆散,一個住在德國,一個住在荷蘭,從此天各一方,開始走上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
在德國鄉下的安娜因叔叔家庭生活窘迫而淪為農場童工,每天一大早起床就要干很多活,還要幫嬸嬸按摩腿腳,連讀書的權利都被剝奪;
而在荷蘭的中產階級阿姨對蘿特寵愛有加,不但細心照顧,且讓她學習鋼琴、接受最好的教育。
她們的養父母懷有私心,用盡辦法阻絕這對雙胞胎姊妹的溝通聯系。時光荏冉,一轉眼,她們都已長大,變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各自談著豆蔻年華的浪漫戀情。環境的差異和生活的艱難,雖然讓她們產生不同的想法和觀點,然而她們的內心深處,始終不曾忘卻還有另一個「自己」存在。
轉眼間,二戰爆發了,兩姐妹命運又再一次發生巨變。奧地利、捷克、波蘭……,一一被納粹德國入侵。1939年蘿特趕來德國見安娜一面,這是她們多年來第一次相見,卻也留下日後難以冰釋的誤會。尤其在隨後的德軍進占荷蘭,在安娜和黨衛軍軍官馬丁走進教堂時,妹妹的猶太人未婚夫大衛卻被德軍關進集中營後,另一段悲劇在她倆間展開。
二次大戰結束,妹妹始終無法原諒「德國人」的姐姐,不願意聽和說德語(有些搞笑,標准德語(標准化的高地德語)和荷蘭語是同族同支同亞支,科隆靠近低地,弄不好科隆方言還是低地德語呢,那就是同次支了,那就不但比北京話和粵語差別小,可能比北京話和四川話(同屬北方方言)的差別還要小,可能只是先工業化的、更文明的荷蘭人覺得德國人是下里巴人、土匪?連方言都土。哈哈,有的廣州人聽見說普通話的就變臉,也有仇?)但姐姐卻無法忘懷她世上唯一的親人。人生的宿命和一段段的波折,讓觀眾看得不勝唏噓。
時光如流水,命運之手一次次地捉弄這對姐妹,倒敘的情節回到了現在的時光,白發蒼蒼的雙胞胎姊妹,終於在命運之神的帶領下,於一處觀光勝地的溫泉療養地重逢。昔日情感的傷疤,如今歷歷在目。誤會該要如何澄清?這對年邁的姊妹是否還有時間,踏上和解的歸途,去撫平心靈創傷、重拾笑顏?
整部電影讓人對「命運的捉弄」有著深刻感觸,對身處大時代洪流下的無奈與無助,也多所感慨,但最讓人震憾的還是親情的珍貴,那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改編自暢銷小說的「孿生姐妹/烽火孿生淚」,集合了荷蘭與德國的一流演員演出,其中飾演青年時代姐姐一角的娜佳·鄔爾 Nadja Uhl,曾在2000年以《打開心門向藍天》《麗塔的傳說》(The Legend of Rita)贏得柏林影後,她在這部電影中也有令人動容的生動演出。片中的女主角娜佳·烏赫(Nadja Uhl),曾以贏得過柏林影後,現在民族意識強烈的德國民眾,更報以熱烈的寄望,期盼他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能藉此成功登陸好萊塢。
:::電影影評:::
::::::::::陳酒新裝 《烽火孿生淚》 公叔叔 發表於電影101工作室論壇-新影響論壇
《烽火孿生淚》"De Tweeling" 落敗於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似乎未感意外。在二戰題材影片日漸式微的今天,或者說在二戰題材影片強者依然林立的情況下,《烽火孿生淚》想要贏得一些目光的特別眷顧,確實不易。不過這部影片的整體製作水準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兩位德國演員的精湛表演讓人折服。
孿生姐妹Anna和Lotte幼年時被迫分離。Anna被在德國的叔叔撫養長大,而Lotte則在荷蘭過著優越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已經成年的Lotte終於在德國找到她日夜思念的親生姐妹Anna時,她發現相聚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接著,戰爭開始了,德國在5天之內征服了荷蘭。在Anna和黨衛軍軍官Martin走進教堂時,Lotte的猶太未婚夫David卻被抓入了集中營。兩姐妹恩怨再起。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戰爭處境讓孿生姐妹彼此不敢相認……
相信這樣的一個故事,對一個中國人來說並無多大新意。猶太,德國人,軍官,親姐妹,分離,我們在太多的影片可以發現這些名詞。《辛德勒名單》,《鋼琴師》,《美麗人生》…… 這么多實力導演都來重溫二戰的痛楚,讓全世界人民都對德國兵「審美疲勞」。
在台灣此電影的上映宣傳單上,以感人落淚為賣點。有點《媽媽再愛我一次》的味道。
但我相信,有必要了解一些歷史文化背景才能完全解讀這樣的電影。比如片中Lotte父親私藏反抗組織的救濟券,不顧家人獨享香腸三明治一幕,觀影者有必要知道44年的戰爭飢荒和荷蘭人自私吝嗇的「傳統性格」。
不知道該怎樣形容Anna扮演者Nadja Uhl的表現,只覺得那個長著深藍色眼睛,臉龐瘦削的30歲德國女演員全身散發著特別的味道。她的眼睛能告訴你什麼是大悲大喜,什麼叫做絕望什麼又是幸福。當Anna知道再也不能生育孩子的時候,你又從她的眼睛裡看到了那麼一絲神經質。喜歡德國演員的敬業,你看到的永遠是一個人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樣的努力很難讓人忘記。
《烽火孿生淚》在2003年的荷蘭電影節 (Nederlands Film Festival)上獲得了一尊金犢(Gouden Kalf)——「最佳劇情片」。而最佳女演員那尊卻給了去年最瘋狂的電影《永不道歉的費萊娜》(Phileine Zegt Sorry),也許是荷蘭本土演員的關系吧。不過那個瘋顛顛的費萊娜還真難讓評委敢說個不字,因為她總是做那麼多痴狂的事情而從不道歉……
⑥ 找一部電影
不知道是不是 <閃電奇跡>
中文名:閃電奇跡/白電王/閃電王
英文名:Powder
導演:維克多·薩爾瓦 Victor Salva
主演:肖恩·帕特里克·弗拉內瑞 Sean Patrick Flanery
蘭斯·亨里特森 Lance Henriksen
傑夫·高布倫 Jeff Goldblum
瑪麗·斯蒂恩伯根 Mary Steenburgen
上映日期:1995年10月27日
製作公司:
1. Caravan Pictures
2. Hollywood Pictures [美國]
發行公司:
1. Abril Vídeo [巴西]
2.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希臘]
3. Falcon [捷克]
4. Laurenfilm S.A. [西班牙]
5. Prooptiki [希臘]
6. 博偉電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國]
特技製作公司:
1. The Burman Studio Inc. [美國]
劇情簡介:
Jeremy Reed的母親在懷孕時不幸遭到電擊,導致Jeremy——大家都叫他Powder——是一個擁有超能力的白化病患者。十六年來,家人為了保護 Powder,將其軟禁在祖父母家的地下室里。隨著祖父母的去世,Powder也被人們發現並帶到太陽底下。一開始Powder的出現引起了鎮上居民的敵意,在學校里也有小混混捉弄欺負他,但隨後Powder的老師便發現其智商奇高,而且Powder運用自己的超能力造福居民:包括減輕了一位警官妻子臨終的痛苦,以及親身經歷般向獵人描述一頭鹿被射殺的痛苦,內向溫柔的Powder甚至獲得了一位名叫Linsey的女孩的好感……
相關評論
當人類進化到一定程度時, 是不需要用肉體或言語去建購防衛武力的, 因為心靈力量自然超越一切....「閃電奇跡」就是一部基於上述理想所建構的科幻片,而我也確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心靈力量。
主角是一名擁有心智高度發展的"人類",因為讀心能力他不需要亮麗的外表與外界進行溝通,也由於外在的缺陷(白子、吸電體)讓他更能輕易接觸人性的黑暗, 人類很自然的會用行動排除異己, 用謊言保護自己,主角深明人性中的罪惡卻又揮之不去是十分痛苦的,然而這世界並不被進化的人類主宰, 世事太渾沌不明、黑白不分, 這是值得深思的....
回家的時候就想起他。Powder。
想念孤單的孩子,他來自於閃電,最終跟隨閃電而去。
他擁有最純凈的眼睛,他用這雙眼睛看這個污濁的世界,我不知道要用什麼語言來形容這樣的感情,【感同身受】的感情。
A shy young man,碟片上這樣說他,shy,young。
他的眼睛裡總象溢滿了淚,我想到愛德華,同樣孤獨的剪刀手。
什麼都沒有,沒有人懂得,沒有人安慰,沒有朋友,沒有親人,沒有愛自己的人。
無法追求幸福,無法和喜歡的女孩在一起。
何曾相似。
孤獨的人總是一樣,與生俱來的疏離感,沒辦法和別人靠近,沒辦法讓社會認同自己。
他能看透別人的心,可別人永遠也無法懂得他。
《Powder》,善良是美好而易碎的鏡子
關鍵詞: powder 閃電奇跡 電影 影評 好萊塢
對於《Powder》,心中思緒萬千,卻不知如何下筆。
這是一部具有強烈批判主義特色的電影作品,拍攝於1995年。在此之前,好萊塢電影經歷了一場回歸溫情的運動。《Powder》以一種象徵主義手法告訴人們,這個世界根本不允許所謂的純潔存在,如果你想生存下去,那麼就只能和周圍的人一起同流合污,別無他法。
在國內的電影網站中,將《Powder》描寫為一部科幻電影。我認為這種分法似乎並不能真實,或者說完全表達影片創作人員的全部意圖。
一位產婦即將臨盆。在去醫院的路上,她不幸被雷電擊中。在醫院,她誕下一個全身雪白的男嬰。孩子的父親大驚失色,認為孩子是怪物,棄之而去。這個孩子就是影片的主角Powder。
對於powder的膚色,有些網站稱其為白化病的結果。這顯然不是事實的全部。白色是最純凈的顏色。作者就是要通過這種幻化為外在的純潔,來表達powder豐富而單純的內心世界,並藉以襯托世界的骯臟和污穢。
powder註定要成為在芸芸眾生中最為另類的一個。為了保護他不受嘲笑和侮辱,powder的爺爺將他藏在家中的地下室中。即便如此,周圍的鄰居仍然議論紛紛。終於,powder唯一的依靠也去了。一名收容中心的心理學家收留了Powder,希望他能夠慢慢融入社區。
Powder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同時,所有人都對powder與生俱來的超能力感到萬份恐懼。此外,powder具有常人無法企及的超高智商。這一點又引來了老師和專家的極大興趣。
powder原本簡單的生活被徹底顛覆了。他發現自己被人利用了。他希望逃出收容中心,但是卻又被抓了回來。
powder可以探知到所有生命的心靈深處。這更讓powder痛苦不堪。在一次學校組織的郊遊活動中。社區的副警長私自帶領一群學生打獵。他們獵殺了一隻野鹿。垂死的野鹿眼神凄楚絕望。這一切被powder看在眼裡。他無法面對一個生命在生死邊緣掙扎時的呼喊。他沖過去,一手抓住副警長的手,一手撫摩著即將死去的野鹿。恐懼傳遍了副警長的每一個毛孔,他大聲呼救,痛哭流涕。因為他此時此刻就是一隻小鹿,一隻被即將暴力奪去生命的小鹿。影片通過這種奇特而夢幻的方式給觀眾以強烈的震撼。副警長為此不再打獵,但卻對powder充滿了仇恨。後來,powder又幫助警長與其長期昏睡的妻子進行了心靈交流,並化解了警長父子之間的長期積怨。
powder的好日子終究還是沒有到來,他決定偷偷離開。不想,在離去的路上,他又受到了同學的沖擊和侮辱。他們深深的憎恨著眼前的powder,希望將之除去。他們用最最惡毒的語言來侮辱powder,並扒光了powder的衣服,將之扔進水坑。powder屈辱的眼神沒有換取收斂和同情。他終於暴發了。powder利用閃電的力量擊昏了帶頭侮辱他的人,事實上他只是想擺脫那人的糾纏。
這個場景實在令人心酸。大雨滂沱,一個善良的孩子受到同伴的攻擊和羞辱。與其說是肉體的沖突不如說是靈魂的沖突和撞擊。在雙方的背後站著生命的原始單純和世俗的可怖力量。孩子們被操縱了,他們原本的善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仇恨。他們恨不得將powder撕碎。是什麼使仇恨占據了人們的靈魂?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影片的最後,副警長試圖抓捕powder。powder發瘋似的的奔跑。天的那邊傳來隆隆的雷聲。那是上天的召喚。powder幸福的笑著。雷電大作,一道強光過後,powder不見了。他走了,去向卻不為人知。
powder的離開表面上看是故事的圓滿結局,事實上卻是對人類社會的無情嘲諷。這個蔚藍色的星球,為什麼就容不下一個雪白的孩子?難道就因為他與眾不同?難道就是因為他具有常人無法比擬的能力?人類的狹隘割斷了我們與心靈的臍帶,也必將毀滅我們的未來。
什麼時候人們變得如此冷漠?人之初,性本善。人們成熟之後卻要親手扼殺一切美好和善良的東西。因為善良是一面鏡子,她可以放大周圍的丑惡。而也正是因為善良是一面鏡子,她脆弱不堪,美好而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