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哪些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熔爐》講述的是在「霧津」這個地方的一所聾啞學校發生的老師性侵聾啞學生的事件,主角最終上訴失敗,犯人逍遙法外。事實上這件事情發生在2005年韓國光州,韓國總統李明博看了這部電影之後修訂了法案《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也就是《熔爐法》
㈡ 絕殺慕尼黑真實事件 1972年蘇聯籃球隊險勝美國(魔性改編)
最近在中國上映沒幾天的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冠軍,《絕殺慕尼黑》想必許多人已經去影院中看過了,許多人至今還在懷念電影中的劇情,這部電影是根據絕殺慕尼黑真實事件改編的,雖然電影劇情沒什麼問題,但它最開始因為魔性事實改編,而遭到了當事人的反對。
《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是在2019年6月份在中國上映的,而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蘇聯男子籃球隊在決賽中,以1分險勝美國隊奪得金牌的故事。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其導演就這部電影稱之為還原祖國英雄們的偉大壯舉的電影,可謂是十分的自信。
不過電影上映之後,就遭到了原型故事主角的親屬們的不滿,紛紛指責其與真實歷史事實相去甚遠,對於真實故事情節進行了大量的篡改,甚至有些故事情節完全都不符合當時的情況,可謂是分分鍾打臉的節奏,那電影有哪些情節是得到了篡改的呢?下面就來具體的看看吧。
電影的一個主線就是蘇聯主教練“加蘭任”拿獎金給兒子治病,教練把原本給兒子治病的錢,最後拿去拯救患重病的弟子小別洛夫,球隊贏得金牌後,全體球員都把自己的獎金都交給教練,而真實情況是,教練帶隊比賽的目的就是為了祖國、為了榮譽而戰,並不是所謂擾派升的拯救兒子的生命,所以後來主教練原型的遺孀,將導演告上法庭。
還有就是電影中出現了精彩的“扣籃”得分的鏡頭,這如果要是放在今天本不沒有什麼錯,但是在當時的蘇聯籃球界,扣籃被認為是一種不尊重對手的動作,同時在1976年以前,NCAA明文禁止球員在比賽中扣籃的,所以電影中蘇聯籃球隊員是不會因為扣籃而得分的。
其實在這部電影中,還出現出現了許多的與真實事實完全不相符的情節,有些情節甚至被認為是一種低級錯誤,不羨缺過令人意外的是,這部電影在俄羅斯卻獲得了本土電影緩老票房冠軍,不過還是要說的是,電影中有藝術添加,這本無可厚非,但過於注重其藝術效果,而缺乏事實,對於電影本身來說就是一種錯誤。
㈢ 《絕殺慕尼黑》最後3秒的懸案,至今仍充滿爭議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體育 電影《絕殺慕尼黑》成為俄羅斯電影票房黑馬,引進中國也收獲了極佳的口碑。46年過去了,前蘇聯男籃在1972年奧運會男籃決賽上最後3秒「絕殺」當時的籃壇霸主美國隊,至今都充滿爭議。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蘇聯籃球隊隊員合照。
賽事還原
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奧林匹克 體育 館,當時不可一世的美國男籃在決賽中與前蘇聯隊遭遇。為了大洋彼岸的觀看需求,這場男籃決賽被安排在當地時間晚間11點45分開球。
但以為奪金如探囊取物的美國人卻被當頭潑了盆冷水——前蘇聯隊半場時以26比21領先,下半場甚至一度擁有兩位數優勢。
好萊塢大片般的英雄絕地反擊在第4節還剩6分鍾時開始上演,分差逐漸被縮小。終場前10秒,美國男籃仍以48比49落後,球權在對方手中。此時,凱文·喬伊斯阻止了前蘇聯隊的傳球,道格·科林斯拿球後反擊,遭到亞歷山大·貝洛夫犯規。最後3秒,前者兩罰命中反超比分,美國人已經開始提前歡慶。
歷史 性一刻就在此時發生。前蘇聯隊最後倉促一攻未果。但就在終場哨響美國人以為金牌到手時,裁判卻提出回表到終場前3秒,重新比賽。場地很快被清理干凈,美國人瞬間從天堂墜入地獄。前蘇聯隊員伊萬·艾德斯庫後場底線長傳球找到此前賠上關鍵犯規的亞歷山大,後者在籃下用假動作晃開兩名美國隊員出手,球打板入筐。
亞歷山大完成絕殺。
絕殺生效。美國人當即提出申訴,但最終以2票支持對3票反對被駁回。這場比賽被當作最偉大的時刻載入後來的俄羅斯籃球史。
第二個3秒究竟是否該有,至今都是懸案,但前蘇聯人在有效時間內命中絕殺卻是不爭的事實。
爭議人物
原本比賽的最後3秒,前蘇聯隊在科林斯執行第2罰之前試圖請求暫停,但裁判未予理會,在美國籃球規則中也不允許這樣做。美國隊開始慶祝的同時,前蘇聯隊官員則沖向裁判,質疑這3秒的判罰。
此時,時任國際籃聯秘書長威廉·瓊斯伸出3個手指,支持了前蘇聯隊的訴求。美國人至今對其舉動耿耿於懷,認為他根本沒有權力左右比賽結果,而裁判懾於其地位和影響力,最終做出了回表3秒的決定。
多年後,瓊斯告訴美國籃協官員,他當時只想追求程序正義,根本沒想過前蘇聯隊能真正打成一次絕殺進攻。
即使這3根手指算是瓊斯履歷上的「黑點」,但與這位英國人對籃球事業的貢獻相比,實在是瑕不掩瑜。瓊斯是國際籃聯創始人之一,1932年至1976年一直擔任秘書長一職,也是推動籃球入奧的關鍵人物之一(1936年柏林奧運會籃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此外,他還為中國籃協1974年恢復在國際籃聯的合法席位,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都做出了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人創立的奈史密斯名人堂在1964年向威廉·瓊斯頒發了貢獻獎。2007年,瓊斯入選國際籃聯名人堂。
催生夢之隊
這是美國男籃第一次在奧運會上吃到敗仗。16年後的漢城奧運會,前蘇聯人又一次嘗到擊敗世界霸主的滋味:男籃半決賽,他們以毫無爭議的82比76將全美大學精英組成的球隊擋在決賽之外。
1992年美國男籃「夢之隊」隊員合照。圖/視覺中國
兩次被前蘇聯踩著肩膀拿到奧運會金牌,讓美國人意識到,大學生球員在國際賽場上已沒有統治力,只有派出最頂尖的球員才能維持霸主地位。接下來的巴塞羅那奧運會,喬丹、「魔術師」約翰遜和巴克利等NBA巨星聯手為全世界球迷奉獻了一場盛宴,為「夢之隊」的傳承揭開了序幕。
編輯 張雲鋒 校對 吳興發
㈣ 來自俄羅斯視角,美麗的體育競技,《絕殺慕尼黑》如何讓人刻骨銘心
這部電影涉及到奧運史上最有爭議的一次勝利,這是一部來自俄羅斯視角的體育傳奇電影。很多人都知道,所有勵志電影的核心都是一個傳奇人物帶領一幫不被看好的失敗者戰勝偏見和自我的冒險旅程,而這部面對爭議和偏見的體育電影做到了。尤其是最後3秒的高速升格慢鏡頭,十分精彩,確實非常戲劇化,但也完完全全是在規則當中,這就是競技體育的美麗之處,一切看起來或已註定,一切也隨時都會發生變化。對他們來說真是一場刻骨銘心又一言難盡的比賽。
很多人看簡介就知道結尾,但仍沒想到如此一波三折,激動人心,到最後不止是拼技術和心理素質更是為報答教練救命/知遇之恩,“為祖國而戰”非但不矯情反而那麼自然動人,總體來說是一部很燃的影片,親情,愛情,友情,愛國之情,都有很好的詮釋。最後的慕尼黑之戰,有幾個慢鏡頭,也狠狠抓住了觀影者緊張的情緒,就像是在影院觀看了一場充滿荷爾,蒙的現場精彩賽事,讓人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