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中國第一部描寫抗美援朝電影

中國第一部描寫抗美援朝電影

發布時間:2023-11-01 09:52:07

Ⅰ 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紀錄片叫什麼名字

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紀錄片名字叫《較量》《偉大的抗美援朝》《新中國戰爭紀錄片之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紀錄片 。

朝鮮戰爭紀錄片《較量》這是一段凝重的歷史,它記載一場人們難以忘卻的戰爭.本世紀... 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各次戰役的全過程,

中國第一部全面敘述抗美援朝戰爭過程的文獻歷史影片。是一部系統記載抗美援朝戰爭的形象戰史。《較量》展現的是多軍種、多兵種交鋒的現代化戰爭,片中戰爭場面是攝影師冒著槍林彈雨實拍的。本片首次在銀幕上將極機密軍事檔案解密,披露朝鮮戰爭為何會爆發之真相,歷史場面異常真實、壯觀、慘烈。

69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志願軍打響赴朝後首戰——兩水洞戰斗。為保家衛國,他們踏上抗美援朝戰場。兩年零九個月,19.7萬余名志願軍英勇捐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緬懷最可愛的人!

1950年10月19日,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志願軍赴朝後的首戰,是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兩水洞、豐下洞地區,與由溫井向北鎮進犯的李承晚軍——步兵第6師第2團前衛加強第3營進行的一次遭遇戰。此戰約1小時,全殲敵軍一個營及一個炮兵中隊,共斃傷俘敵470多人。


Ⅱ 國產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有幾部,叫什麼名字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Ⅲ 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並非《上甘嶺》

1956年1月,距離抗美援朝勝利結束已有兩年半時間,長影廠首次對外公布了籌備拍攝《上甘嶺》的消息。劇本最初起名為《24天》,由導演林杉、沙蒙以及時任志願軍文化部文藝科長的曹欣和十六軍文工團長崔家駿(筆名肖矛)共同創作,講述了志願軍某部八連忍飢挨餓、頑強堅守上甘嶺24天,終於迎來大反攻的最後勝利。

該片原定於當年的10月1日上映,但由於拍攝工程浩大,直到1957年春節才與觀眾見面。從元月27日至2月28日的一個月里,《上甘嶺》僅在北京一地就連續上映了876場,觀眾達679675人次,平均上座率超過了92%,打破了首都上映任何一部影片觀眾人數的最高紀錄,可謂盛況空前。

准確地說,《上甘嶺》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片,而抗美援朝是一個宏大的題材,早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之際,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故事片亦已誕生。

1950年10月26日,在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打響了入朝參戰第一仗的第二天,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簡稱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宣告成立並向全國發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實際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務使全國每一處每一人都受到這個愛國教育,都能積極參加這個愛國行動。」

作為解放前受美帝國主義侵略最深重的城市,上海人民的反美愛國熱潮無比高漲,昔日的「電影皇帝」金焰身為電影界為數不多的朝鮮族演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現身說法,控訴帝國主義的罪行,表達了「願為祖國灑盡最後一滴血」的決心。

1951年,上海私營的長江影業公司率先推出了國內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故事片《控訴》,該片是根據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上戲前身)師生創作的獨幕話劇《美帝暴行圖》改編,由電影演員蔣銳、高博、錢千里、王人美、韓濤等與劇專學生共同演出。

影片由「戰爭販子」、「偽君子」、「原子筆大王」、「景明大樓」和「如此紀律」等5個段落組成,由楊村彬擔任總導演,朱端鈞、胡導、何兆璋、許秉鐸和謝晉等5位導演各負責一個段落,當時謝晉年僅27歲,這是他執導的第一部影片。

《控訴》一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當時民眾中普遍存在恐美、親美和對自身力量認識不足的問題,一來擔心「中國打不過美國,因為美國有原子彈」,二來擔心「前方戰爭會影響後方物價」,甚至有人還有「解放後的生活不如解放前好」的錯誤觀念。《控訴》全面揭露了美蔣反動派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種種暴行以及美帝國主義紙老虎的本質,在當時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教育作用。

1952年,長江影業與其他7家私營電影企業聯合組建為國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次年又與已有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合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上影。正是在這個合並過程中,上影派出了一支由范正剛帶隊、馮喆、孫道臨、金乃華、潘文展、穆宏、史原、凌之浩、鐵牛、仲星火、孫永平、王琪和葉小珠13人組成的演員隊伍赴朝慰問演出並體驗生活。他們冒著炮火為前線的志願軍戰士進行演出,迎著烽煙進行采訪,搜集素材。

在一次轉移陣地的途中,之前曾在上影第一部影片《農家樂》中扮演陳七斤、在《勝利重逢》中扮演耿老爹的范正剛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2歲。

1953年5月,就在志願軍發動夏季攻勢之際,上影接到了拍攝反特片《斬斷魔爪》的任務。該片原名《罪惡的黑手》,劇本出自時任公安部宣傳室副主任趙明之手。抗美援朝之初,趙明曾陪同蘇聯專家前往東北,了解到美蔣特務試圖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我國境內、陰謀策劃破壞和顛覆活動的敵情,聯繫到1952年6月23日美國侵朝空軍曾大規模轟炸中國境內的鴨綠江水電廠,他決定以電影的形式動員廣大幹部群眾提高警惕,自覺地與國內外敵人作斗爭,保衛新生的共和國。

這個劇本得到了公安部長羅瑞卿的肯定,電影局原本希望由東影(長影的前身)拍攝此片,由干學偉執導,但干學偉和曾拍攝過新中國第一部反特片《無形的戰線》的伊明均認為該劇本問題多多,遠不夠拍攝水平。

經過修改,劇本最終輾轉到上影,接手此片的是解放前拍出過《萬家燈火》和《希望在人間》等現實主義力作的著名導演沈浮。由於開拍時,朝鮮停戰協定已在板門店簽字,影片僅保留了總工程師周昌民為防範美軍飛機轟炸研製先進的防空武器這個引子,更多注重表現的是新 社會 的面貌、新時代的精神,將更多的筆墨用在了人物塑造和人物心理的描寫上。

盡管如此,該片依然被視為一部側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影片匯集了陶金、張伐、韓非、高正、高博、陳述、凌之浩、李緯等一批影星,並在青島和哈爾濱兩地拍攝外景。反特片是抗美援朝電影的一個主要分支,其代表作當屬1960年長影拍攝的《鐵道衛士》,而《斬斷魔爪》則比《鐵道衛士》早了6年,當然,也比《上甘嶺》提前問世。

Ⅳ 抗美援朝有哪些電影

抗美援朝的電影有《上甘嶺》、《烽火列車》、《英雄坦克手》、《集結號》、《我的戰爭》等。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4)中國第一部描寫抗美援朝電影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上甘嶺 網路

烽火列車 網路

英雄坦克手 網路

集結號 網路

Ⅳ 抗美援朝影片有哪些

首先看改革開放以前: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這個貌似看過,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此外,一些電視劇中,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歷史的天空》等都或多或少的帶有朝鮮戰爭的因素,即使是被廣大軍事網友詬病的《集結號》也有。

Ⅵ 抗美援朝的故事和影片有哪些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鐵道衛士》

《鐵道衛士》是由方熒執導的戰爭片,印質明、宋雪娟等參加演出。

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我公安科長高健為粉碎敵人炸毀鐵路的陰謀,冒充成敵人特務,打入敵人內部,最後將特務抓獲並排除了列車炸彈。

3、《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4、《三八線上》

《三八線上》是根據人民解放軍火線文工團集體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1960年。

5、《英雄坦克手》

《英雄坦克手》是一部劇情片,由李昴導演,王仁、高保成、趙汝平、里坡、張可方主演。主要講的是1952年,朝鮮戰場某次戰斗中,美帝國主義侵略軍在大批坦克的掩護下,向中國志願軍350高地猛攻。中國志願軍坦克部隊,在排長張勇率領下被派去350高地配合步兵作戰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部描寫抗美援朝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霍元甲片段 瀏覽:980
電影極度隱私講的什麼 瀏覽:409
搞笑微電影完整版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19
80後電影的主題曲 瀏覽:645
七年戰爭的電影 瀏覽:652
功夫大電影全集 瀏覽:730
陳浩南代課老師是什麼電影 瀏覽:522
電影院大廳放什麼游戲機 瀏覽:632
電影魔方如何設置效果 瀏覽:703
外國電影一個折磨罪人的游戲 瀏覽:841
音樂之聲電影影片觀後感 瀏覽:357
石家莊黑幫題材電影 瀏覽:169
王二小電影真人版 瀏覽:3
犬夜叉電影版的全集 瀏覽:320
電影的主題曲是什麼 瀏覽:8
電影李煥英主題曲是誰寫的 瀏覽:364
重生游戲規則電影 瀏覽:735
手機看電影600MB用電腦多少 瀏覽:81
不朽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128
金陵十三釵電影全集版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