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琴家電影中的音樂有哪些啊
《I Like Chopin》、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第一敘事曲》、《華麗大波蘭舞曲》里的第二樂章、《馬祖卡舞曲》第17號第4段樂曲。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鋼琴家》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麗雅·福克斯、米喬·贊布羅斯基、愛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
《鋼琴家》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把所有這些都遠遠地放到了布景深處,只留下一個卑微的生命在前面的舞台上獨自踟躕。尤其是當這個生命還被賦予「鋼琴家」的身份時,整部電影就更具深意了。
(1)電影鋼琴師音樂擴展閱讀:
席皮爾曼是20世紀30年代納粹佔領時期,在波蘭電台和咖啡廳圈子中非常著名的鋼琴家。1939年9月,當華沙遭受野蠻轟炸時,波蘭電台沒有了播音員的聲音,只有一個年輕鋼琴家彈奏著肖邦的夜曲。六年之後,廣播恢復,演奏的是同一曲目,表演者是同一位鋼琴家——席皮爾曼。
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摩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生命如此甜美,又如此脆弱。影片當中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
㈡ 《鋼琴師》電影當中演奏曲子叫什麼
《鋼琴師》中,有一個場面,就是那個拉大提琴的女士坐在清晨的陽光中拉奏巴赫的《d大調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序曲(overtrue)。
㈢ 電影鋼琴師里主角在閣樓上聽到的那一小段音樂是貝多芬的月光嗎
影片一開始主人公斯皮爾曼在華沙的電台演奏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突然演奏被德軍的炮火打斷,波蘭寧靜的生活被戰爭打破,猶太人的惡夢從此開始了。。。。。。
此後,華沙淪陷,斯皮爾曼一家為了生計賣掉了鋼琴,搬進了猶太區,斯皮爾曼也在一家酒館里彈琴謀生,歷經了德國人對華沙猶太人的迫害,全家人最終都進了集中營。。。。。。。。自己在朋友的幫助下逃出虎口,過著東躲西藏,苟且偷生的日子。在那些不見天日的日子裡只能借在鋼琴前凌空的無聲彈奏和心裡默默回憶旋律來安慰自己,但是誰也沒有料到他的鋼琴藝術卻在關鍵時刻拯救了他的生命。。。。。。
影片的高潮出現在將近結尾處,1944年的冬天,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華沙已經被蘇軍包圍,勝利解放是指日可待,對於主人公斯皮爾曼來說這可能是黎明前最後的黑暗,但是一個意外發生了——
斯皮爾曼在一幢廢棄的樓房裡棲身時,聽到樓下傳來德軍的汽車聲和德語的對話聲,無奈之下只能躲避在閣樓內藏身,這時樓下的鋼琴里卻傳來了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的旋律......又不知道過了多久,飢餓的斯皮爾曼也許是認為德國人已經走了,於是下樓在房間里找工具撬罐頭蓋的時候,罐頭不小心掉在地上,裡面的水撒了出來。斯皮爾曼心疼地把罐頭撿起來,抱在懷里。突然——一個全身穿著德軍制服的德軍軍官出現在他的面前,對於他來說一個身穿德軍制服的人意味這什麼?經過五年在納粹鐵蹄下的非人生活的斯皮爾曼非常清楚!
「你在這里干什麼?」
斯皮爾曼答:「開這個罐頭。」
德軍軍官問他:「你躲在這里嗎?」
斯皮爾曼不語。
「你是干什麼的?」
斯皮爾曼答:「鋼琴家。」
於是軍官把他帶到一個房間里,房間里有一架鋼琴!
「那你就彈點什麼」
望著久違的鋼琴,斯皮爾曼沉默了。他在鋼琴前坐下,似乎考慮了一下什麼,於是如水的音樂從飛快流動在鍵盤上的手指間溢出!
這是————肖邦的第一敘事曲。」
㈣ 鋼琴師這部電影的開頭鋼琴曲是什麼曲子
是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升C小調夜曲》於1875年出版,為肖邦第二十首夜曲。作品約作於1830年,肖邦原來並未構思為夜曲,而僅標以「極有表情的慢板」Lento con gran expression 字樣。此曲的受贈人是肖邦的姐姐魯德維卡(Ludwika Jedrzejewicz)。
魯德維卡在肖邦死後把他未經出版的作品編輯了一個目錄,她在這首作品的題名下標以「夜曲風格的慢板」Leto w rodzaju Nokturna 字樣。因此這首作品就被認為應歸屬於夜曲。
這首作品為升c小調,4/4拍,極有表情的慢板。其獨特之處在於肖邦在這里從他的《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21 及歌曲《少女的願望》中引用了一些樂思。這些引用與樂曲的織體編織在一起是如此的富於技巧,以致於它們一點也沒有脫離同出一源的性質和憂郁的美。
此曲近年為人熟知,在於它被用作電影《鋼琴師》中的插曲,影片中的男主角,波蘭猶太鋼琴演奏家斯皮爾曼在波蘭電台錄音時伴著窗外的炮火聲和樓房的搖晃彈奏的就是肖邦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
㈤ 電影《鋼琴師》里那位猶太鋼琴家彈給德國軍官聽的是什麼曲子
被稱為現代肅邦的凱文.柯恩,他的唯美鋼琴曲集曾經高據Billboard新世紀榜Top10蟬連26周;清澈、婉轉的音符宛如一朵朵美麗的烙印,深刻地貼上你的心靈。
以下CD專集收錄了凱文.柯恩的經典作品:《小橋流水》音樂集 、《綠色花園》音樂集 、《鋼琴課》電影特輯
《鋼琴課》電影特輯
01.To the Edge of the Earth
02.Big My Secret
03.A Wild and Distant Shore
04.The Heart Asks Pleasure First
05.Here to There
06.The Promise
07.A Bed of Ferns
08.The Fling
09.The Scent of Love
10.Deep Into the Forest
11.The Mood That Passes Through You
12.Lost and Found
13.The Embrace
14.Little Impulse
15.The Sacrifice
16.I Clipped Your Wing
17.The Wounded
18.All Imperfect Things
19.Dreams of a Journey
《小橋流水》鋼琴音樂集
01.Le Jardin
02.Once in the Long Ago
03.Twilight's Embrace
04.Water Tapestry
05.Pan's Return
06.Pastel Refletions
07.Whisperings
08.Summer Daydreams
09.Dance of the Dragonfly
10.Return to Love
《綠色花園》鋼琴音樂集
01.Through the Arbo
02.Sundial Dreams
03.The Enchanted Garden
04.Butterfly
05.Straw Hats
06.Another realm
07.Water Lilies
08.Fairy Wings
09.Paper Clouds
10.After the Rain
「the Piano」(鋼琴課)這部獲得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電影大家都很熟悉了,其中音樂的作用非常重,因為鋼琴不僅是片中啞聲的女主角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也由此引出一段難以抑制的逆愛。當然你除了會被影片中這波濤洶涌的黛色海灣,以及浪漫的故事所吸引外,還會被鋼琴所彈出的那段優美的主旋律音樂所感動,一閉上眼,你彷彿就會看到小姑娘的白裙飄揚舞翩躚,和聽到流暢的仿古典時期的鋼琴曲,非常優美。
這是電影主題音樂完整版,是一部觸及心靈的作品。寬闊的天邊略顯灰暗,洶涌海浪不時地沖刷著淺黃的沙灘,沙灘上,一部鋼琴孤然而立,母親心醉的彈奏,女兒快樂的奔舞
㈥ 電影鋼琴師中的音樂
哦 是肖邦的《g小調敘事曲》(作品23號) 下面是介紹:
肖邦的敘事曲,是受了波蘭革命詩人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的啟發而創作的。關於他的四首敘事曲中的第一首——《g小調敘事曲》(作品23),許多肖邦的研究者都認為是在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康拉德·華倫洛德》的影響下寫作的。
《康拉德·華倫洛德》是一篇愛國主義的史詩,敘述十四世紀時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團的斗爭。立陶宛人倭爾特·馮·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團的撫養下長大。在戰爭中同時被俘的立陶宛民間歌手哈爾班,暗中以愛國思想感化倭爾特。倭爾特在他的潛移默化下,醞釀著復仇的大志。後來他被立陶宛人俘虜過去,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兒阿爾多娜。夫妻二人以身許國,決心犧牲自己的愛情、幸福甚至生命和榮譽,來挽救祖國的命運。他們二人悄悄離開立陶宛,來到聶門河的對岸。阿爾多娜自願以修女的身份,關在尖塔上的小屋裡,直到死去。倭爾特改姓換名為康拉德·華倫洛德,回到日耳曼武士團,在對摩爾人和土耳其人的戰爭中立了功,取得了武士團的信任,被任命為武士團大總管。掌握了大權以後。他在處心積慮的密謀策劃下,幹了許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團虛耗國帑,失去有利的作戰機會,弄得民窮財盡,一敗塗地。後來事情終於泄露,在倭爾特以叛逆罪被處死刑的前夕,他和尖塔上的阿爾多娜作了悲慘的訣別。
《g小調敘事曲》的開頭是緩慢的引子,兩手齊奏一個庄嚴的曲調,這是講故事者的開場白,它把我們引進了悲壯的史詩氣氛中去。第一主題是一個典型的敘事性主題。一開頭就聽到一個餘音裊裊的音調,好象說唱的老藝人哈爾班在撥動他的四弦琴。沉著而憂傷的旋律,時時發出嘆息的聲音,好象是在講述一個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難的歷史,以愛國思想來哺育在敵人營壘里長大的倭爾特。下面的連接部是第一、第二主題之間的橋梁。連接部不斷地發展著一個短促的音調。這個音調的痙攣式的節奏,表現出焦急不安的情緒,並且熱情漸漸高漲,變得心潮澎湃.壯懷激烈。第二主題表現了另外一種境界:溫和、明朗、充滿抒情氣息,象一首優美的歌曲。它好象是立陶宛少年倭爾特天真純潔的心靈的寫照。結束部是第二主題的補充。進一步抒發了婉轉親切、富於詩意的柔情。
㈦ 電影《鋼琴師》中所有的配樂都是什麼哪裡可以下載得到應該是11段。
1.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sharp minor, KK Anh.Ia/6 (doubtful)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2. Nocturno for piano in E minor, Op. 72, CT 126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3.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minor, Op. 48/1, CT 120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4. Ballade for piano No. 2 in F major, Op. 38, CT 3 (Four Ballades)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5. Ballade for piano No. 1 in G minor, Op. 23, CT 2 (Four Ballades)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6. Waltz for piano in A minor, Op. 34/2, CT 208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7. Prelude for piano No. 4 in E minor, Op. 28/4, CT 169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8.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 22. Andante spianato in G major. Tranquillo (Introction to the Grande Polonaise)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Janusz Olejniczak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9.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 22. Grande Polonaise in E flat major. Molto allegro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Janusz Olejniczak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10. The Pianist, film score 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
Composed by Wojciech Kilar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Hanna Wolczeska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11. Mazurka for piano in A minor, Op. 17/4, CT 63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Andrzej Szpilman[3]
㈧ 電影鋼琴師背景音樂與劇情的感受
背景音樂沒多大留意,就是那個德國軍官讓他彈琴的片段印象比較深刻,就是肖邦第一敘事曲,之所以選這首肖邦的曲子,大概肖邦也是波蘭人,當時同樣面臨祖國淪陷的境況,波蘭斯基想用肖邦的音樂來向觀眾們傳達出鋼琴師當時的心情:沉痛、悲傷、激憤。還好軍官聽懂了~~
㈨ 電影<鋼琴師>裡面的音樂問題
當軍官得知自己面前這個瘦弱無助的猶太人是鋼琴家時,便請他彈點什麼。鋼琴家略微遲疑了一陣,似乎是驚魂未定,因為這個時刻也許就是他弱小生命的最後一刻。沉著下來後,他選擇了彈奏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這是一個大義凜然的選擇,他要用生命的最後一刻,表達自己對迫害者的反抗。
是 g小調第一敘事曲
㈩ 電影《鋼琴師》中不同時刻音樂的作用
《鋼琴家》昭示了一種音樂的力量,愛的力量,以及反抗一切罪惡的勇氣。
這部影片彌漫著波蘭的民族情結和傷感。樂曲部分都是出自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肖邦,肖邦的音樂是革命的詩章,然而從他的音樂中我聽不到激昂的號角,而是抒情的,憂郁的旋律,是一種隱隱的力量,有一種隱忍的精神。浪漫派大師舒曼曾這樣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肖邦的鋼琴曲的應用在電影里深深烙上了波蘭印記,而且肖邦音樂的內涵也完整地融入了整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