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游戲與電影藝術

游戲與電影藝術

發布時間:2023-09-10 21:16:52

㈠ 從看電影到「玩」電影,電影技法究竟如何在游戲中融合和應用


與剛剛誕生時相比,如今電子 游戲 產業無論是發展勁頭、製作方式還是 娛樂 興奮點上都開始逐漸向「第九藝術」的定義靠攏。作為極度依賴技術發展的產業,隨著數字工業技術爆發似的發展,電子 游戲 開始逐漸成熟並且呈現出融合其他藝術形式的趨勢,而在各方面「相性」都極具共通性和互補性的電影藝術則首當其沖。

索尼作為將 游戲 以電影化敘事手法展現的大戶,旗下《底特律:成為人類》《最後生還者》等一系列大作都得到了玩家的廣泛好評,而PS4收官大作《最後生還者2》雖然遭遇了劇透和跳票等種種挫折,也因為製作上的過硬水平得到了各大 游戲 媒體的一致好評。2020年,Square Enix的《最終幻想7RE》、Monolith Soft的《異度神劍:決定版》也大量引入了電影化表現手法, 游戲 藝術的電影化融合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先說一句,「電影技法」的融合是一個思路,不僅僅限定於3A 游戲 哦。

電子 游戲 非常重視「沉浸體驗」,尤其從RPG誕生開始,以「劇情」作為主要線索的表現手法更是加深了玩家的沉浸體驗感覺,從此 游戲 與電影開始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系,甚至有人開始將RPG稱為「互動電影」。

當然,彼時2D為主的畫面在人機交互上仍然存在著微妙的割裂感,引領玩家 探索 前進的要素更多側重於劇本和 游戲 系統,與「電影」能扯上關系的最多就是幾張插畫。然而隨著 游戲 機3D機能的逐漸強大,大量精美的CG動畫和劇情演出隨之引入使得 游戲 的表現力開始大幅增加。

弗洛伊德曾表示:「富於想像力的作家創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他按照使他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的天地里的一切。」日漸成熟的3D技術無疑給了藝術家們更多的發揮空間,1997年決定初代PlayStation勝利的RPG名作《最終幻想7》,用出色的3D畫面和宏大的世界構造,告訴了玩家什麼叫做「華麗」,而在任天堂以不朽名作《塞爾達傳說:時之笛》樹立了3D 游戲 普遍的操作方式——第二人稱自由(背後)視角操作之後,玩家 探索 的自由度、目之所及的場景都開始成倍增長,使得 游戲 製作人可以更加自由地創造自己的心目中的天地,鈴木裕創造的沙盒RPG鼻祖大作《莎木》則充分展現了 游戲 世界存在的無限可能性。

CG技術推動了電子 游戲 和電影的融合,2000年前後大量3DCG動畫開始加入 游戲 ,甚至 游戲 業界已經開始利用CG技術製作電影,坂口信博耗時4年重金打造的大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雖然用1.42億美元打了一個漂亮的水漂,但從畫面角度看來卻仍算得上是頂級表現,5年後同樣是SE出品的《最終幻想7BC》則獲得了廣泛好評,充分展示了 游戲 與電影之間的高度融合性。

游戲 硬體的提升給了藝術家們更多創造的空間,《鬼泣4》在公布之初曾大力宣傳無縫連接技術,即CG動畫後無需載入讀盤畫面立即進入戰斗畫面,進而提升玩家參與劇情的熱情;真人配音技術早已是 游戲 的必備要素,人臉掃描也逐漸成為了3A大作必經的「手續」之一;次世代主機大力宣傳的光追和SSD技術則將 游戲 表現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繼續推進。

隨著電影拍攝逐漸「綠幕化」, 游戲 技術和電影技術之間似乎只隔著一張窗戶紙,彼此之間的大量融合和借鑒開始變得繁多起來,無論是製作精度、製作體量甚至是時間和金錢的投入,雙方都開始互相對標——比如跳票了一次又一次的《賽博朋克2077》。 游戲 的「電影化」開始變得稀鬆平常,未來的 游戲 已有轉向大規模電影化製作的趨勢。

小島秀夫一般被認為是 游戲 電影化之父,雖然現在小島監督總被冠之「已經在做了」的名號,但其 游戲 電影化的功力至今仍是業界翹楚。1997年,小島秀夫在E3上展示的《METAL GEAR SOLID》讓人驚呼「互動式電影」時代來臨,而其最為人稱道的一點就是對鏡頭的深刻理解。

鏡頭是電影技法在 游戲 中最典型的運用,從1973年NASA Ames開發了 歷史 上第一款第一人稱視角「三維」 游戲 《迷宮戰爭》,效仿的就是電影中的主觀鏡頭,而為了彌補第一人稱視角在觀察范圍和距離上的缺陷,又效仿電影的雙人過肩鏡頭開發了「過肩視角」,近些年《生化危機3RE》《戰神4》以及大量第三人稱射擊 游戲 中十分常見,加上前文提到的背後視角和「上帝視角」,基本上構成了 游戲 的基本視角。與電影通過布設攝像機達到模擬視角的效果不同, 游戲 將視角使用進行了進一步延伸,能夠完成很多電影中不能完成的靈活操作。

除了玩家可以自由操作的鏡頭之外,為了表現特定場景,在 游戲 的過程中還會強制更改機位,並採取搖鏡頭、跟蹤鏡頭、特寫鏡頭等方式提升 游戲 氛圍。2020年初大作《最終幻想7RE》中,克勞德與艾麗絲從教堂向第五區逃亡的過程中,為了表現地形的危險,採取了大量的推拉和跟蹤鏡頭,導演還恰到好處地使用了前景遮擋和背景貼圖,不僅營造了貧民窟的蕭條,還反襯了艾麗絲的樂觀,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和諧。

近些年,電影中的剪輯手法也開始在 游戲 中得到了大量運用,比如最具 游戲 特色的 游戲 菜單功能如今已被製作人們玩出了花樣,比如《女神異聞錄5》的 游戲 菜單中,心之怪盜團各種花式炫酷動作讓很多玩家都覺得非常新鮮。

而傳統的電影剪輯手段也在 游戲 中得到大量運用,比如在推進 游戲 主線劇情過程中,依靠「畫中畫」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比如《刺客信條》《異度神劍》等通過閃回的方法,將蒙太奇運用到 游戲 的流程中以凸顯人物的背景和精神狀態等;再如《鬼泣5》《鬼武者3》等 游戲 ,操作多位主角推進故事流程的做法,本身就採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思想等,這些技法的運用在表現力上無疑爆了舊時代單線劇情好幾條街。

然而, 游戲 在運用電影技法的過程中仍有許多不得不去考慮的因素,在沉浸體驗和交互方式上,比起電影被動灌輸導演的想法, 游戲 則是一種更加主觀的參與,同時因為 游戲 在流程上必定存在著 探索 的過程,因此出於氛圍營造和心理誘導等方面考慮, 游戲 會更多地考慮用好長鏡頭( 游戲 主要操作都是在長鏡頭背景下完成的),而過多地使用特寫鏡頭等特效,則可能會造成 游戲 節奏的拖沓。

說回小島秀夫,他對於電影技法的理解無疑是業內頂尖的,甚至有人說小島監督去好萊塢也能做個三流導演,但在 游戲 中運用了大量的CG播片也同樣被很多玩家的詬病,這是過多電影技法的弊端——而 游戲 「電影化」的弊端不止於此。

法國著名刊物《電影手冊》編委讓-米歇爾·弗羅東,在2005年發表的《電影的不純性——電影與電子 游戲 》一文中指出:「大眾類的電影參照電子 游戲 和其他視聽工業產品的模式,日益趨向於製造一系列壯麗場面;通過爆炸和搏鬥的場景描繪,以及著重突出瞬間炙烈感情的場景描繪,不斷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的分泌。」如今15年已過,從《阿凡達》到漫威電影宇宙的發展過程中,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電子 游戲 語言和電影融合的腳步,但更深度的融合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電影藉助 游戲 的表現手法無疑構建起了拍攝電影的新思路,但也間接促成了更多「打怪升級」似的爆米花電影的誕生,很多從業人員已經表現出對「綠幕流水線」的擔憂,而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 游戲 的敘事方式的表現手法,很難濃縮進2小時的電影中,反過來,電影的表現手法也不能全部融進 游戲 中,二者在內容創意、故事設置和文化想像等方面其實有著較大的區別,「大量播片」就是全部照搬最直接的體現。

而隨著現金技術的提升,無論是 游戲 還是電影都容易陷入「炫技」陷阱而忘記了製作的初心,毫無疑問,電影化的3A 游戲 在場景表現、演員表現、劇本描述以及音樂渲染等方面都達到了業界頂尖水平,對於世界的還原極為真實而鮮活,但往往到了最後卻忽視了最體現 游戲 價值的「 游戲 性」,比如《底特律:成為人類》等 游戲 ,雖然在結束 游戲 後會引發玩家強烈的思考,但 游戲 玩法卻往往被忽略掉了,相比之下同以「選擇」作為推進 游戲 主要動作的《逆轉裁判》,玩法上給很多玩家留下深刻印象,這就是 游戲 電影化過分重視技術的體現。

另外,重視電影化表現的 游戲 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R星傾全力打造《荒野大鏢客:救贖2》,一度陷入了「加班門」事件;「波蘭蠢驢」集中全部力量打造《賽博朋克2077》已經多年,也代表著一旦 游戲 失敗就會血本無歸;《最後生還者2》歷經多年打磨,最後捲入了「劇透門」,導致玩家差評如潮,這些都表示著 游戲 的投入產出比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這么多年過去了, 游戲 的價格卻沒有任何改變,在保持多年60美元的大背景下,確保 游戲 質量和銷量對於任何一家3A廠商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電子 游戲 在 探索 發展的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借鑒電影技法的歷程,毫無疑問「電影化」有效地提升了 游戲 的表現力和玩家的參與感,在業界競爭更加激烈、硬體換代即將到來的時代,可以預見未來 游戲 向電影借鑒融合的力度將越來越大,「第九藝術」的未來如何真叫人期待。

㈡ 《生化危機》系列,游戲與影視融合的背後,游戲何嘗不是一種文化

鯨落丨文

《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也從此成為了喪屍類恐怖生存 游戲 中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 游戲 作品之一。

作為一款極具特色與豐富內容的 游戲 作品,《生化危機》系列在被不斷的改編的過程中逐漸衍生出系列電影、動漫、小說等不同文化類型的藝術作品,在這當中作為著名的當屬《生化危機》系列電影。

區別於 游戲 本身,《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對 游戲 作品進行了大程度上的改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 游戲 的基礎設定與劇情發展,但這阻礙不了這一系列游改作品在當時的火爆。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上線影院,比系列 游戲 作品似乎更受大眾的歡迎。

隨著《生化危機》系列不斷的發展與更新,在人們腦中的《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好像已經被系列電影給帶偏離了跑道。

在大眾眼中《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已經被系列電影給思維定勢,大多數人以為的《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就是系列電影里的樣子。

在一系列錯誤認知和 游戲 與影視融合的背後,《生化危機》這一系列 游戲 作品終究還是不被人們熟知,甚至被逐漸遺忘。

1996年,《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第一款作品正式發布於世嘉土星與PS 游戲 平台。

之後的幾年,《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層出不窮,按劇情發展順序, 游戲 先後為獨占作品:

《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共推出九款正篇作品及多篇外傳 游戲 作品。

每部 游戲 作品的風格以及劇情都有較高的辨識度、發展性與高度可玩性。

作為一款喪屍類恐怖生存 游戲 ,玩家在《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中可以體驗到身臨其境的幽森氣氛與擊殺BOSS的快感。

可卻在電影陸續上映的幾年中,這款成功的系列 游戲 作品在鋪天蓋地而來的電影火爆聲中逐漸褪去了光華。

同年,德國康斯坦丁確認重啟《生化危機》系列電影計劃。

《生化危機》電影的火爆程度印證著這一系列 游戲 改編電影的成功之處,好萊塢式的畫面與打鬥場面加上強大的演員陣容,這一系列電影的火爆程度一時間壓過了《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本身。

一部電影主要講述女主人公愛麗絲以及她的團隊與被感染的喪屍之間的斗爭故事,與原作的第一部 游戲 並無太大關聯,但這與一系列 游戲 作品相比終究還是更加深入人心。

如果你開始不了解《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那麼你只能被電影所展現出來的給思維定勢。

從第一部電影上線到電影終章,《生化危機》所最追求的終是票房與銷量。

如何讓觀眾記住電影成為了電影創作的首要目的,的確,從票房與銷量來看,這部好萊塢式的《生化危機》電影在游改電影中無疑是成功的。

也是相對於 游戲 ,人們所更加熟悉的《生化危機。》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在經歷第一次成功與遭到 游戲 玩家吐槽後,在第二部嘗試加入了更多 游戲 中的經典角色與劇情。

這讓《生化危機2:啟示錄》的還原性得到了質的飛躍,還原度極高的《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第二部深受玩家與影迷的共同喜愛。

但好景不長,第三部電影的導演更換,又讓《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偏離了 游戲 軌道,甚至連背景與整體風格都與前部大相徑庭。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雖說是游改電影成功的經典之作,但是就還原度而言除了《生化危機2:啟示錄》夠的上標准以外,《生化危機》系列電影還是不能擺脫游改電影一系列的詬病——拋棄 游戲 本身而追求商業化。

從《生化危機2:啟示錄》上看到的結合,終究只不過是那曇花一現。

本應是 游戲 與影視的完美融合,卻終究逃不過命運的使然。

有人說《生化危機》系列電影除了借用 游戲 名字與人物名字之外,與原版 游戲 沒有任何聯系,除了系列電影第二部之外,的確如此。

不同於一些游改電影,像《魔獸世界》這一類 游戲 ,本身擁有大量粉絲群體。

《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在如今廣袤的 游戲 大地上並沒有太大規模的粉絲群體。

加上作為單機售賣 游戲 的《生化危機》,人們往往會通過《生化危機》系列電影作為認識這款 游戲 的開始,但電影基本獨立於 游戲 的存在。

加上本身的影迷數量多於 游戲 粉絲數量,在很大程度上電影直接引導了人們對於《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的看法與走向。

特別對於年輕群體來說,《生化危機》系列電影的火熱程度與影響力遠大於《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

在漫漫時間長河之中, 游戲 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不同於電影,它的保質期短,更新換代速度快。

《生化危機》系列雖然結合了 游戲 與影視兩種藝術文化,但系列 游戲 作品在不斷的改編與系列電影的強勢沖擊之下還是會被人們漸漸遺忘它最原本的味道。

游戲 本身本不該被改編電影所沖擊,游改電影本應該作為 游戲 作品本身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或者說游改電影應該作為 游戲 本身的一種特殊文化載體。

游改電影本身就該在追求票房的同時注重 游戲 核心,用高還原度給予母體 游戲 以足夠的尊重。

不僅是《生化危機》系列 游戲 作品,很多的 游戲 在被改編成電影電視中喪失了最原本的味道,也逐漸被遺忘了它們最原本的東西。

許多年後,又或者現在,也許在街頭找一個陌生人問:

可能會有很多人這么回答。

在人們的心中可能提及《生化危機》,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原版系列 游戲 而是系列電影作品。

既然電影可以作為一個文化經典被保存, 游戲 又何嘗不可?

游改電影在對 游戲 進行改編要注重 游戲 的一些核心,畢竟對 游戲 玩家和影迷來說需要一些本質上的能夠進行完美融合的作品。

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被人們記住的同時,還有 游戲 所代表的自己的文化。

游戲 在歷經更新換代之後能夠在時間的沖刷磨礪之下保存下來就證明了 游戲 可以受住時間與空間的考驗。

現在的時代,電子競技的孕育而生, 游戲 不再只是眾人眼中的誤人子弟的 娛樂 產業。

一部分 游戲 像《魔獸世界》、《超級馬里奧兄弟》、《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生化危機》系列等 游戲 ,能夠也足夠形成一種被人所銘記的 游戲 文化。

㈢ 游戲於電影是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相互成就同時相互啟發

對於藝術種類的劃分其實有很多細小的爭議,例如第九藝術有人認為是游戲,而有人則認為是電視藝術,也有人認為是漫畫,不過現今大多數人都認為其指的是電子游戲。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種類,游戲的特點於此前八大藝術有著明顯的不同,藝術種類不同但是目的相同,通過不同的形式傳遞給受眾們,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其中這些內容可能是快樂的,也可能是悲傷的。

在這種解讀中,屍羅看到了弗羅多的軟弱,這一點在電影《王者歸來》中以屍羅想要吃掉弗羅多來表現。於是,屍羅與咕嚕進行了交易,哄騙咕嚕去火山達成戒指的毀滅。當然這種解讀本身不存在正確與否,雖然游戲和電影都選用了托爾金老爺子的「劇本」,但是各有各的理解。不過這一點也正說明了,游戲與電影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關系,第九藝術與第八藝術會不會在未來合二為一,這也是令人期待的一件事。

㈣ 游戲知識科普(4)——什麼是互動式電影

我知道,這個題目看起來很奇怪,大家想必要問互動式電影,為啥能歸類到游戲知識科普里呢?

那麼,這期十三少就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么一種全新的,近些年才流行開來的游戲類型——互動式電影游戲。

眾所周知,雖然電子游戲早就被歸類為第九藝術,但其影響力及社會關注度遠遠比不上比它早誕生幾十年的第八大藝術——電影。

顯而易見,主流媒體對於院線大片的相關報道要遠遠多於對新上線游戲大作的報道,這一方面是因為電影這個行業非常成熟與發達,另一方面也源於主流媒體對游戲的固有偏見。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不會有人對你的愛好說三道四(當然你爸媽可能除外)

但是如果你喜歡玩游戲,就會有人跳出來說你不務正業,玩物喪志,虛度光陰。不拉不拉。

作為一名充滿熱情的游戲玩家,也是挺憋屈的。

不過這個現象可能很快就會發生改變。

因為近些年游戲產業、CG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誕生了互動式電影這種全新的游戲類型,它已經將游戲與電影這兩種看似不相乾的藝術形式結合到了一起。

互動式電影的出現讓游戲玩家不再單純按照游戲編劇設定好的固定套路進行遊玩,反而可以通過自己的選擇與努力改變主角的命運,以達到游戲最佳的結局。

說到這里,有些小夥伴就會問了,這也沒啥稀奇的啊,非線性敘事,多支線,多結局的游戲比比皆是啊,這也不是互動式電影首創啊。

對於你們的這個質疑,我只能恨鐵不成鋼的說一句,你們說的對。

誠然,多結局的電子游戲早在幾十年前就出現過了,這並不稀奇。但是多結局的電影呢?你看過嗎?

就在這兩年,具有多結局的電影還真的誕生了。

所以,互動式電影已經模糊了游戲與電影之間的界限,它既可由游戲公司製作發售,運行於游戲主機、PC、甚至手機上,例如《底特律:變人》以及《奇異人生》。也可以由影視製作公司製作,用戶直接在視頻網站觀看。例如已經在Netflix上映並取得廣泛熱議的《 黑鏡:潘達斯奈基 》。

可能再過一些年,還會產生在院線上映的互動式電影,讓一個影院的人一起來決定這部電影的劇情走向,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只是不知道怎麼解決大家對於劇情選擇的分歧。

說到這里,想必大家已經對互動式電影有個基礎了解了,我們放幾張截圖讓大家感受下,在游戲機上看電影與在視頻網站看電影的區別。

以下是《底特律:變人》中玩家要做出的選擇:

以下是《 黑鏡:潘達斯奈基 》中觀眾要做出的選擇:

講真,隨著游戲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的游戲畫面已經可以做到以假亂真了,游戲中虛擬的場景與現實中拍攝產生的場景已經讓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游戲會越來越像電影,而未來電影則會越來越像游戲。

游戲公司總希望能擁有跟好萊塢大片比肩的畫面特效及敘事能力,帶給玩家充足的沉浸體驗感。而電影公司則希望能擁有跟游戲一樣的互動性體驗,延長一部電影的生命周期,達到利潤最大化。這也正是所謂別人家的飯香。

不過,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心酸。

你看現在的3A大作製作成本也動輒高達10億美元,已經基本趕上了好萊塢電影的燒錢水平。而游戲工業也跟電影工業有著更多的融合,2018年的傳奇大作《荒野大鏢客2》就曾一度是好萊塢群演最大的僱主。

然而,游戲與電影的逐漸融合也並不能消弭這兩者自身的獨特魅力。

有的游戲玩家喜歡看游戲劇情,而非親自上手操作角色(我們姑且不去討論到底是因為懶還是因為手殘)。而有些影迷則經常對電影中的角色嗤之以鼻,總想自己親自上手,拯救世界。

故而,這個世界上就產生了這么兩類神奇的人:雲玩家及鍵盤俠。

這里絕對沒有對雲玩家及鍵盤俠的惡意,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喜歡事物的權利與方式。這很正常,而得益於技術的進步,游戲的觀賞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比如《神秘海域4》《古墓麗影》《刺客信條:奧德賽》在內的一大批優秀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可觀賞性,因此B站通關也算通關。

話又說回來,想進入電影世界中操控一切的也大有人在,傳統的電影表現形式無疑扼殺了這部分觀眾的熱情。而在互動電影中,這部分觀眾終於可以不用再在影評中發牢騷,可以自己去決定主角的命運了。

有的人喜歡做旁觀者,靜靜看別人表演,不發表意見。而有的人喜歡做參與者,任何事物都想親身體驗嘗試。互動電影的出現,無疑在這兩類人中找到了某種微妙的平衡,你既可以左右主角的命運與劇情的走向,還可以保持較為舒適的觀賞狀態,不用再為自己操作不到位而發愁。

如果互動式電影繼續發展下去,並結合VR等先進技術,可預知的是,這將對傳統的電影行業帶來的巨大的變革與影響。同時也會成為游戲界未來的發展方向。

可能再過些年,好萊塢的6大電影公司就會發行各類可以玩的電影,而R星 育碧 暴雪 EA等游戲大廠也會推出可以在影院上映的游戲。到那個時候,只怕再也沒有人能區分,這是一部電影,還是一款游戲了。

期待那一天能早日到來。

㈤ 游戲作為藝術到底該像電影還是該更有趣

「模仿」是距離藝術最遠的東西。電影化敘事雖然從電影中借鑒了許多技巧,但這並不是單純的照搬,而是以游戲的表達方式為基礎,重新發明的一套敘事手法,從發展到成熟經歷了十多年,決不是僅僅「像電影」就可以的。實際上發展到後期,小島秀夫早期作品為代表的大量過場動畫思路已經是有些落伍了,追求「像電影」其實是開歷史倒車。但小島對電影化敘事實踐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一種新的表現手法少不了先行者的探索。除了電影化敘事,最近比較流行的步行模擬游戲也是一種藝術上的探索。陳星漢的《JOURNEY》在這方面起了開創性的作用。對交互性大刀闊斧的削減是這類游戲的一個顯著特徵。這大概也就是問題中「更有趣」的一個來源,因為削減了交互性的游戲肯定會變得沒有那麼有趣。對於《JOURNEY》來說,為了製造心流效果,使設計師能夠准確把握和引導玩家的情緒發展,削減交互性是很有必要的。實際上效果也很好,在藝術上是成功的。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JOURNEY》把游戲做的沒那麼有趣,是因為它需要這樣做來達到敘事的效果。也就是說,重點是敘事,而不是「不有趣」。如果一部游戲的敘事空洞無物或者陳詞濫調,那就與藝術相去甚遠。即使風景優美音樂悅耳,作為游戲的整體,其藝術價值仍然是膚淺的。如果錯把「不有趣」和藝術等同起來,審美角度恐怕出了偏差。

㈥ 電影游戲的發展歷程

以科學技術手段為基礎的藝術形式通常要經過三個階段的發展歷程。
以普通電影來說: 開始是技術階段,現代藝術的形成是離不了科學技術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將科學技術 盡可能地完善地運用於游戲製作。第二階段是技術與藝術的磨合期,這個階段就是由開始的 技術承載藝術慢慢向藝術靠攏。這類形式的代表作品如影片《定軍山》它以電影技術承載了 京戲藝術。最後階段是技術與藝術的交融期,就是以藝術為靈魂,技術為手段,最終二者完 美結合,而不再獨立存在,這種絕無僅有的藝術形態就是我們目前電影的形態。 電影游戲和電影的發展歷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早期階段我們可以概括為技術模擬時期, 比如說初期的 RPG,全部以真實的器械為模擬對象,以三維技術構建逼真的虛幻環境來達到 吸引玩家的目的。這一階段游戲製作僅僅凸顯娛樂性,沒有什麼審美意義,因此它與藝術還 處於脫節狀態。
發展中期是游戲與電影的融合期。在九十年代初期,格鬥游戲《拳皇》《龍虎之拳》等在 全球掀起一陣熱浪,這些游戲主要是融入了大量動漫等藝術形式,而且還找到演員依據游戲 情節拍成電影。雖然這些游戲沒有什麼劇情色彩,製作也不夠精細,但是還是有很多玩家喜 歡,這形成了電影游戲的最初模式。這個時期的電影游戲只是單純的運用電影拍攝技術,不 具有自己的個性,它的藝術性還處於雛形階段。 發展後期是成熟階段。從根本上說,電影游戲不再只是單純的給人感官上的刺激,而是 具備了自己的藝術審美:從表層形象上看,電影游戲逐漸樹立了一些屬於自己的人物形象, 比如《哈利波特》和《古墓麗影》等里頭的主人公;在技法表現上,先進的電腦圖形處理技 術等高科技手段被運用到了電影游戲的製作上,它汲取了各種不同藝術中的精髓。甚至在一 些細節處理上遠遠超出了普通電影的處理技術,做出了一般電影技術難以企及的精細度。

閱讀全文

與游戲與電影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怎麼還有指環王電影 瀏覽:359
迅雷高速下載電影鏈接 瀏覽:935
電影3d百度網盤資源 瀏覽:52
孫紅雷電影紳士哪裡可以看 瀏覽:128
全手機拍的電影 瀏覽:967
上海電影製片廠歷史 瀏覽:79
線人電影西瓜 瀏覽:27
怎麼給電影補票 瀏覽:671
小型電影網站違規嗎 瀏覽:367
成都天天電影網站大全 瀏覽:916
電影院羞羞電影有哪些 瀏覽:147
戈達爾電影史3a主題曲 瀏覽:320
微電影道具 瀏覽:41
抖音3月20日免費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97
這個世界的盡頭電影 瀏覽:833
適合孩子們看的動畫電影有哪些 瀏覽:397
哪些明星在柬埔寨拍過電影 瀏覽:614
日本電影的特點有哪些 瀏覽:298
qq上買電影票怎麼退票 瀏覽:463
電影百度雲下載那個網站好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