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孟良崮戰役是哪一部電影

孟良崮戰役是哪一部電影

發布時間:2023-08-14 07:48:07

① 電影南征北戰是孟良崮戰役嗎

《紅日》是1959年面世的小說 吳強的長篇小說《紅日》在用藝術形式表現重大戰役方面作了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為情節的發展主線
《南征北戰》: 影片取材於解放戰爭時期發生住山東、蘇北戰場的幾個真實戰例。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曾得到當年指揮過這些戰役的高級將領陳毅、粟裕等的關懷和支持,陳毅還親自修改了幾段對白。

還有一點 關於張靈甫將軍的(暫且說死吧)歷史書怎麼說 ,不代表歷史怎麼說 。請您還是保留意見,不要輕易把歷史拉扯進來。謝謝

② 電影《太平輪(上)》中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我覺著是戰爭的片段。《太平輪》中的國共內戰,據我搜索的部分資料所知,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孟良崮戰役。戰役中張靈甫(雷義方角色原形)指揮的號稱全副美式裝備「王牌模範師」整編七十四師,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殲滅。這場戰役的參戰方是國軍整編七十四師、整編83師19旅57團,合共24個師、60個旅約45萬人,由顧祝同任總司令坐鎮指揮;共軍是華東野戰軍27萬人,由陳毅、粟裕坐鎮指揮。共軍傷亡1.2萬餘人,國軍傷亡3.2萬餘人,整編第74師全軍覆沒。張靈甫在是役陣亡(有爭議,或有言自殺殉國)。影片中的孟良崮戰役,印象最深是對戰敗一方的主要人物雷義方的刻畫落墨比較重,呈現出悲劇色彩,這在國產片中是前所未有的。

片子很走心,整部電影水平很高。這次的吳宇森視野與情懷來到了民族國家和平的高度上來了,變得更宏大,更普世,但內核還是浪漫與愛,願歲月靜好。

③ 電視劇和電影紅日就是根據孟良崮戰役改編的

電視劇和電影《紅日》都是根據孟良崮戰役改編的,電視劇長些時間也近些。

④ 哪個戰爭片里有孟良崮戰役

紅日,專門介紹孟良崮

⑤ 沖上萬壽山活捉張靈甫電影叫什麼名

應該是沖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電影叫《紅日》
《紅日》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湯曉丹執導,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46年冬,我軍在蘇北漣水城與敵軍「王牌」整編74師激戰以後,主動北撤山東。戰斗中連長石東根因魯莽上了敵人假投降的當。接著在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企圖將我主力吸引於孟良崮。沈軍長切斷74師退路,團長劉勝在戰斗中犧牲,石東根連搭人梯攀上懸崖,直搗敵師部全殲74師,擊斃了張靈甫的故事,於1963年5月1日上映。

⑥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

有網友曾說過,看電影《紅日》怎麼這么像《南征北戰》呢。

沒錯,這兩部電影取材的 歷史 時間段和事件大體相同,因此在很多劇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這兩部電影還是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紅日》對 歷史 事件和 歷史 人物是偏於寫實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戰斗過程都是 歷史 上真實存在的,而且改編幅度並不算大。

因此,《紅日》算是老電影里對解放戰爭描寫比較細致和真實的一部電影,觀賞價值和 歷史 參考價值極高,只是有些寫實也曾給這部電影帶來麻煩。

本文將從《紅日》創作背景、拍攝過程、角色和演員等各方面回顧一下這部電影。

一、經典小說由六縱指揮員創作

電影《紅日》改編自同名小說,而小說的創作者則是孟良崮戰役的親歷者,華野六縱宣教部部長吳強。

華野六縱,和整編七十四師就是一對宿敵。早在蘇北漣水之戰時雙方就打得不可開交,二戰漣水,當時還叫六師的六縱損失慘重還丟了漣水城,指揮員王必成差點被撤職,但同時他們也把七十四師打得傷了元氣,為孟良崮覆滅埋下了伏筆。

從漣水撤退到萊蕪戰役,再到孟良崮決戰,六縱最終報了仇。在戰役結束後,六縱宣教部部長吳強看到躺在門板上的張靈甫遺體,他大為感慨,從此立下了將漣水到孟良崮這個過程寫成一部小說的決心。

1957年,在經過艱苦寫作後,《紅日》出版,這部小說得到了漣水、萊蕪和孟良崮戰役親歷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揮員的幫助,再加上吳強對參戰部隊的了解,以及對國民黨被俘官兵的采訪,因此其 歷史 價值和文學價值都極高。

2019年,《紅日》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小說典藏。

二、《紅日》拍攝並不順利

《紅日》的電影劇本從1960年2月開始籌備,但在創作過程中遇到多重挫折,有關部門對劇本情節、人物等細節意見不一,導致劇組創作幾易其稿,最終在一年多以後,第五稿才正式通過。

上海電影製片廠馬上組織演員們去體驗生活,我軍演員和當年《南征北戰》劇組一樣去了崇明島駐軍那裡,而飾演張靈甫和參謀長的演員舒適和程之則去了一個特殊的地方,南京軍事學院。因為當年七十四師的參謀長魏振鉞彼時正在那裡當軍事教員,他向兩位主演全面介紹了七十四師覆滅的經過以及張靈甫在這個過程中的表現。

劇組到山東外景地拍攝時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大家都吃不飽吃不好,導致很多人腸胃鬧病,飾演團長劉勝的里坡發揮農業特長,弄來了蘿卜種和茄子秧在劇組駐地旁邊種,雖然沒有油水,起碼部分解決了劇組人員吃不飽的問題。

飾演七十四師旅長的於飛,在片中的吃相很粗獷,顯得不像是一個高級將領,這裡面除了人物塑造的需要之外,弄不好也和劇組吃不飽有關吧。

《紅日》在集中拍攝時趕上夏天,但片中有不少冬天的戲,演員們只能穿著棉襖演戲,尤其是室內戲更為艱苦,飾演我軍參謀長的中叔皇甚至中暑暈倒。

該片在拍攝完成後,雖然在陳毅元帥的過問下順利上映,但之前在過審時也曾遇到過一些困難,主要集中在一些人物上,尤其是關於「美化」張靈甫和「醜化」我軍戰士方面。

三、《紅日》的演員和人物

《紅日》和《南征北戰》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該片的部隊層級劃分很清晰,從軍長、師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到戰士,其中只有師一級和營一級的人物刻畫較少,其他各層級都有代表性角色,其中著墨最重的主要是三個角色。

軍長沈振新,飾演者張伐。

沈振新這個角色的原型明顯是時任六縱司令員王必成,但王必成的外號是王老虎,和沈振新的氣質有些出入,張伐飾演的沈振新明顯比較儒雅和睿智。

其實,筆者認為,沈振新的原型是王必成,但不一定就必須完全照搬王必成的氣質,在片中並沒有我軍更高領導露面(只有聲音),因此在沈振新身上也可能融入了更高級指揮員如粟裕的某些氣質特徵。

張伐是一位著名英俊小生,飾演軍人似乎不是強項,單就沈振新這個人物來說,他塑造地相當不錯,喜怒不形於色,僅用眉毛和眼神就可完美演繹情緒變化。因此你不能說張伐演王必成不像,應該說他演沈振新很好。

團長劉勝,飾演者里坡

劉勝的原型應該是六縱戰將劉盛起,他帶領部隊在搶占垛庄和攻佔孟良崮主峰戰斗中表現出色,不過他並沒有像片中劉勝一樣不幸犧牲。

里坡飾演的劉勝,在打仗時很有沖勁,符合那個時代中層指揮員的形象,只是年紀稍顯大了一些。

連長石東根,飾演者楊在葆

這個角色有人說有原型,也有人沒有原型,筆者認為這個人物應該是沒有具體原型的,因為石東根的形象符合很多基層指揮員的樣子。

石東根在片中是一個有些魯莽又很可愛的連長,打仗時嗷嗷叫,獲勝時得意忘形,他酒後挑著敵人帽子騎馬飛奔的鏡頭是這部電影的經典場面。

但也就是這個場面,在後來引起了諸多責難,有很多人認為石東根這個樣子是在醜化解放軍戰士。

但是,《紅日》的作者吳強不這么認為,很多真正打過仗的軍人也不這么認為,據楊在葆回憶,當時很多部隊的人看了電影都打聽,這小子是哪部隊的,演得也太像一個兵了。

當年出演該片時,楊在葆還是一個在校學生,他天生形象就比較粗獷,雖是大學生卻把一個有點兒痞氣的石東根演得很傳神,直到幾十年後,即使楊在葆演了那麼多角色,走在大街上依然會有人拉住他:你是《紅日》里的連長吧。

有意思的是,幾十年後電視劇《紅日》開拍,飾演石東根的演員耿樂和楊在葆年輕時幾乎一個模樣,真是神奇的選角。

在國民黨方面,《紅日》塑造的角色並不多,戲份主要集中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參謀長魏振鉞身上,其中張靈甫是重中之重。

張靈甫這個人物傳說很多,比較臉譜化的形象就是驕橫,《南征北戰》里的項堃主要表現的就是這個方面。

熟悉 歷史 的讀者知道,實際上張靈甫的形象是多面的,比如他是 歷史 系出身,又會寫一手好書法,因此別看很會打仗,實際上他還有儒將的一面。

此外, 歷史 上的張靈甫並不是頭腦發熱導致被圍殲在孟良崮的,實際上他是國民黨前線將領里對戰場感知比較敏銳也比較正確的一位,這一點像他的老上級王耀武,二打漣水時他的巧妙戰術就讓六縱損失慘重。真正將張靈甫送上絕路的是他的偶像和湯恩伯。

因此,《紅日》劇組塑造張靈甫時力求真實,選擇的演員也是大帥哥舒適。

看看這張舒適年輕時的照片,顏值絕不比張靈甫低,而且兩人長相還有很多相似之處。

片中的張靈甫,表現出了驕橫,也表現出了睿智,更有在大敵當前危急時刻鎮定自若的表現,除了試圖假投降一幕顯得有些狼狽之外,他從頭至尾在形象上都是一個出色的高級將領。

甚至於劇組在最後擊斃張靈甫的畫面處理上都非常有分寸,用了一隻手和一把槍就拍完了,顯然更藝術的同時也保留了張靈甫的形象。

以筆者對 歷史 的了解,《紅日》 里的張靈甫不論是顏值、氣質還是表現,可以算是各種影視劇中最貼近真實人物的一個了。

只是,劇組這樣的設計也引來了責難,那就是涉嫌美化張靈甫,但飾演張靈甫的演員舒適認為,把敵人塑造聰明一些更能彰顯我們勝利的偉大。

參謀長,飾演者程之

這個參謀長的原型就是七十四師參謀長魏振鉞,他為劇組提供了很多資料,再加上他當時正擔任南京軍事學院教官,因此這個參謀長的形象和張靈甫一樣有睿智的一面,也有勇敢的一面。

程之是當時上海電影製片廠「四個壞蛋」之一,他演技精湛同時嗓音也很有特點,只是大家對他印象最深的還是「寶貝袈裟」。

多說一位,主要演員之外,筆者印象比較深的還有飾演阿菊的張桂蘭,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形象太突出了,算是那個時代的女神吧。

四、《紅日》對細節的真實塑造

電影《紅日》的取景地就在山東,因此一山一水一村一落基本上可以情景再現。

《紅日》對細節的塑造也非常出色,筆者舉幾個例子:

連長石東根的手錶,電影一開始的漣水戰役,石東根看時間用的是大個的鬧鍾,平時由通訊員背著。

萊蕪戰役時,石東根繳獲了一隻手錶直接戴在了自己手腕上,他後來意識到這是錯誤的,又讓通訊員將手錶上交歸公。

等到孟良崮戰役時,團長劉勝將手錶發給石東根使用。

一塊手錶,連接三個戰役,中間還涉及到部隊三大紀律,可謂是一個經典的道具。

幾門大炮,開頭漣水戰役,這幾門大炮的使用者是七十四師,用來炮轟漣水城。

到影片結尾,同款的幾門大炮再次出現,使用者是解放軍,用來炮轟孟良崮主峰,雖然影片沒有直接用台詞交代,但足以說明問題。

《紅日》里還有一個細節非常棒,那就是關於「解放戰士」的,萊蕪戰役時解放軍俘虜了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軍。但在孟良崮戰役開始前,這個老兵油子對七十四師心懷畏懼,遭到了戰士的反駁。

到孟良崮戰役關鍵時刻時,這位解放戰士在戰友感召和鼓勵下沖上了主峰,立了戰功。

這個關於解放戰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視劇里少見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見,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再現。

最後說一個讓人「感動」的細節,《紅日》里機槍手在沖鋒時,身後居然還跟著一位扛彈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麼多軍事影視劇,這真是又普通又罕見的場面。

綜上,《紅日》這部電影,雖然在描寫孟良崮戰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對細節人物的刻畫非常真實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藝術價值和 歷史 價值都相當高,屬於老電影里的精品之作。

⑦ 電影紅日觀後感邊議邊論

《紅日》主要描述的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次戰役。從全新和比較現代的角度來講述那個「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處遁」的解放軍軍事史上的轉折之戰。一場解放戰爭中豪邁而殘酷的戰場即令人感動,又讓人心痛。因為,這是場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的對決,這是英雄與英雄之間的撕殺。戰爭中共產黨軍隊的勝利雖然最終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基礎做出了貢獻,但這場兄弟之間的撕殺仍然讓人感覺痛心。一邊是為勞苦大眾打天下奮不顧身,一邊是為蔣家王朝的「三民主義」浴血忠誠,宏大的戰爭場面,雙方都是不怕死的中國人。從來不懼怕死亡的解放軍戰士,遇到了軍紀嚴明訓練有素而有別於它的張靈甫74師,雙方的激戰激烈而悲壯。如果拋開戰爭的正義不談,雙方都是英雄,雙方沒有失敗者,張靈甫即便是為一個沒落的王朝戰死,那也是個值得尊敬的軍人,效忠其信仰的「忠臣」。
紅日電影觀後感一
翻開歷史,張靈甫同樣南征北戰,身先士卒,作戰中一貫沖鋒在前無視生死。對日寇的數次戰斗中,屢出奇兵,從容淡定,有勇有謀帶領將士沖鋒陷陣,打出中國軍人的骨氣和威風,成為同樣令日寇膽寒的鐵血將領。如此奇人,如屬解放軍陣營,同樣必是百戰百勝的戰神。可惜,一代名將面對昂揚鬥志萬民擁護的共產黨,終於沒有了馳騁疆場的豪情滿懷,沒有了陣前殺敵的淋漓酣暢,短暫的勝利後只有無可奈何一聲嘆息,舉槍自斃。歷史終究會還原真相,張靈甫雖然死在正義的解放軍炮火下,但是,他仍是我國著名愛國將領,也是一代抗日名將。公正的說,我們應該深深懷念他。
讓我們思考個問題,作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和解放軍相比,既有裝備和數量的優勢又有美國的支持,且國民黨軍隊指揮官的學歷普遍高於解放軍,為什麼卻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徹底的失敗?
先看看張靈甫失敗的原因。我認為國民黨將軍張靈甫及其號稱天下無敵七十四師的滅亡主要是四個原因:首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站在人民的對立面,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軍事上的冒進,使之成為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很重視的、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殲滅的重要目標,這是導火線;第三,國民黨內部腐敗,軍隊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實力,打自己的小算盤,無法做到統一的調度和指揮,這是關鍵原因;第四,張靈甫及七十四師平時仗蔣介石御林軍「王牌中的王牌」驕橫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軍領導,致使其關鍵時期被人落井下石,這是重要原因。因為以上四點主要原因和種種其他因素導致了張靈甫這位國民黨軍中頗有能力的干將和王牌軍七十四師的全軍覆沒。
再說解放戰爭國民黨軍隊遭到迅速和徹底的失敗,以上因素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再者老蔣的部隊沒有政工幹部,這一點他需要向毛澤東學習,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須得抓上去。國民黨官兵的「效忠黨國」只是口號,他們內心沒有驅動力。臨上戰場了,或許以大洋,或許以高官,這些對於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義可謂不大。我認為國民黨部隊滅亡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因其不得人心。古人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選擇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只會被人民所淹沒。國軍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鐵軍、王牌軍也不少,裝備、數量更是占優,可就是沒打過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解放軍,為什麼呢?主客觀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來,但關鍵還是民心向背的問題。別說是機械化部隊,全套的美式裝備,就是美國人親自來也不行,看看朝鮮戰爭就知道了。劇中表現的共產黨人的信仰和國民黨人的官僚作風,對現在也有積極意義。
《紅日》這部電視劇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成功的道路是充滿艱辛的,對不甘平庸的人來說那是一場長久的斗爭,只有選擇堅強,才不會消沉,才會以積極的心態挑戰苦難、挑戰未來;只有選擇堅強,知難而進,努力超越自我,才可能建立超人的業績,才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紅日電影觀後感二
此次泰山之旅,長途跋涉。我坐在旅行車上,無暇觀望路旁的風景,忙於觀看電視連續劇《紅日》。這是一部取材於著名的孟良崮戰役的戰爭影片。在《亮劍》中扮演李雲龍的著名演員李幼斌,在劇中扮演國民黨現代化部隊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整個劇情復雜多變,高潮迭起。在此次戰爭中,武裝設備精良的七十四師為何一敗塗地,關鍵在於失去民心,軍隊內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缺乏團結,更重要地失去老百姓這塊基石。共產黨的部隊雖然武裝設備遠遠比不上強大的七十四師,人數上又少,為何能戰勝強大的敵人,關鍵在於得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共產黨的部隊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軍隊紀律嚴明,團結和諧,禮賢下士,得道多助,軍民齊心戰勝了強大的敵人。觀看此劇,感觸頗深。
一、民心是基石。革命戰爭是依靠人民群眾取得了勝利,當今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人民群眾辛勤地勞動。一個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得益於廣大職工的集體智慧;一個學校要發展,更重要的是依靠廣大教師的愛崗敬業。民心可貴,值得珍惜,更值得保護。
二、團結是保障。革命戰爭中共產黨的部隊官兵齊心,軍民同心,大家團結起來,有何困難不可戰勝呢!5、12四川汶川地震,舉國震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戰勝了自然災難。我們用信心凝聚力量,用理想鑄就堅強,用真情凝結關愛。
三、敬業是動力。革命戰爭中有那麼多革命志士,背井離鄉,奔赴前線,有那麼多革命志士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多麼可歌可泣!他們對國家和人民敬業!今天作為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之一「愛崗敬業」,是對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敬業,這也是作為教師的一種動力。這種敬業精神必將推動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四、行動是關鍵。從漣水之戰失敗,華野軍能及時總結經驗,採取正確戰略政策,服從大局為重,沈振新的部隊與國民黨部隊不斷周旋,最後一舉殲滅國民黨的黃牌軍,徹底粉碎蔣介石的夢想。行動要聽指揮,不能有個人英雄主義,驕傲狂妄只能導致失敗。

⑧ 電影紅日劇情介紹

電影《紅日》劇情主要介紹1946年冬,蘇北三戰三捷後,我華東野戰軍戰略撤退到山東境內。敵74師以為我軍潰敗,敵師長張靈甫更加猖狂,配合蔣軍20萬人向臨沂推進,妄圖與濟南之敵對我造成南北夾擊,向我山東沂蒙山區進犯,企圖與我主力決戰。七十四師進攻坦埠失利,在解放軍東、西、北三路大軍強大壓力下,狼狽向南潰退。沈振新的部隊星夜飛兵搶占垛庄,切斷敵人的退路,將七十四師緊緊包圍在孟良崮山上。張靈甫陷入重圍,驚慌失措,想以聲東擊西的詭計逃避被殲滅的命運,一邊向540高地發動佯攻,一邊卻妄圖從385高地突圍出去。解放軍識破敵人的陰謀,以強有力的攻勢粉碎了敵人的突圍企圖。戰斗中連長石東根因魯莽上了敵人假投降的當。在孟良崮戰役中,團長劉勝在戰斗中犧牲,石東根連搭人梯攀上懸崖,直搗敵師部全殲七十四師,擊斃了張靈甫。
電影《紅日》的背景是孟良崮大捷,孟良崮戰役是一場山地運動殲滅戰,該戰役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擊斃悍將張靈甫,一舉扭轉了華東戰局。

閱讀全文

與孟良崮戰役是哪一部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一字迷案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95
二戰中喀秋莎電影 瀏覽:129
傻猴子電影網站 瀏覽:167
懷孕被混混踢沒了是什麼電影 瀏覽:615
微電影書店女孩影評 瀏覽:645
星際戰爭電影下載 瀏覽:207
哪裡有英文字幕的電影 瀏覽:314
如何使用摳電影kota 瀏覽:358
怎麼用手機mp4下載電影 瀏覽:354
熊和狗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65
十大潛伏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512
女生看小電影的 瀏覽:557
世界禁播最恐怖電影在線播放 瀏覽:309
電影天堂用ipad看不了 瀏覽:91
電影主題酒店什麼電影都能看嗎 瀏覽:386
斯嘉麗約翰遜蜘蛛電影圖片 瀏覽:64
不婚主義題材電影 瀏覽:987
夢系巴黎電影圖片 瀏覽:617
排名前十的電影解說戰爭 瀏覽:955
西瓜影音電影網一路向西2 瀏覽: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