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一部錘子和木偶的奧斯卡獎電影

一部錘子和木偶的奧斯卡獎電影

發布時間:2023-07-24 04:25:24

『壹』 從故事、人物、主題三角度,看《肖申克的救贖》原著與電影異同

有「現代驚悚小說大師"美譽的斯蒂芬•金,是個講故事的高手。不同於之前那些「超能力」、「吸血鬼」的題材,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有了更多探討人性屈辱感的嚴肅文學的味道。一直堅持認真寫作的斯蒂芬•金也承認這點,他曾這樣說道:「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書都多。」

小說《肖申克的救贖》,講了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婚內出軌的妻子和她的情夫,在鋃鐺入獄20年後,穿過自己用小錘子鑿出的牆壁洞口,成功逃離肖申克監獄,終獲自由的故事。

我認為,這部小說著重探討的是人在諸多被強加於身的冤枉與屈辱後,如何還能心存善良和希望,去實現心靈的救贖。

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藉助於光影的技術,戲劇的張力,取得了比小說更大的影響力。下文將從故事、人物、主題三個角度,分析《肖申克的救贖.》原著與電影異同。

小說和電影,一個用文字講故事,一個用畫面講故事,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手法上有差別,但是原著和其改編後的電影,講的是同一個故事,而且這個故事通常都有一個共同主題。《肖申克的救贖》是比較獨特的越獄故事,題材突出了在洞穿道德、法律底線後,是人對生的渴求。

①小說在細節中暗藏深意

小說中對檢察官理所當然的結案行為,有深層次的交代。正在競選議員的檢察官,需要一場能為他政治仕途帶來幫助的「法庭秀」,以此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安迪一案引起的社會轟動效應,可為他成功造勢。

巧的是,那把被安迪丟入河裡的槍,被水沖走,找不到了,進一步讓真相遠離。

這也無形中為安迪入獄不久,就開始用小錘子鑿牆,為日後的成功越獄,帶來了更多道義上的支持。畢竟,安迪是被不忠的妻子,被政客和不明就裡的公眾「送進了」監獄,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和不甘心被擺布,才讓他萌生了逃離之心。

因為讀者同情無辜的安迪,對他入獄後遭遇沆瀣一氣的獄警的欺侮和凌遲,產生憤怒和不滿,巴不得讓安迪趕緊逃離肖申克監獄,彷彿和作者達成同謀,讓安迪的越獄合情合理。

湯姆是唯一知道殺害安迪妻子的真凶,卻被典獄長諾頓利用職務之便,逼其離開肖申克監獄,進一步掩蓋真相,讓安迪永遠是他的提線木偶,任其擺布和奴役。

監獄外,安迪的好朋友已於六年前去世,沒人能幫他上所。至此,安迪對通過正常渠道走出肖申克監獄已不抱任何希望。

越獄成了安迪唯一的選擇。二十七年來的毅力,換來另一條路,入獄前,朋友已幫他准備好另一個身份,幫他投資所得賺來的錢,足夠他重新開始新生活。

②耗時五年拍攝而成的電影,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大導演希匹柯克說:「懸念在於要給觀眾提供一些為劇中人尚不知道的信息,劇中人物對許多事情不知道,觀眾卻知道。因此每當觀眾猜測結局如何時,戲劇效果的張力就產生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就是在充滿懸念中開始的。

影片一開始就是醉酒的安迪,在車里把玩著手槍和子彈,接著是出軌的妻子和其情夫的槍下斃命,兇手被鎖定為安迪。法庭上檢察官的慷慨陳詞,和安迪的冷靜中摻雜著的迷茫,讓這部電影在充滿懸念中徐徐展開。

在灰暗黑色的背景下,攝影師以仰視視角拍攝的肖申克如一座牢不可摧的巨大碉堡,戴著鐐銬的安迪走下囚車,開始了他的牢獄生涯。

盡管安迪是清白的,是無辜的,可入了監獄,他的身份就是犯人。身陷囹圄的犯人,面對監獄高牆,守備森嚴的獄警,想逃出去,談何容易!

可生而為人,天性中渴望自由的心,又豈能是高牆能夠阻擋?越獄,成了安迪的堅定目標,他情不自禁中流露出的對自由的嚮往,也感染了獄友。

起先,是十來個囚犯們沐浴在春日暖陽中,輕松愜意地在監獄房頂喝著啤酒,那是安迪幫助警衛隊長哈利合理避稅換來的「獎賞」,讓他們有了「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的悠然自得。不久,安迪偷偷在獄警的辦公室里,冒著被關禁閉的風險,給正在放風的所有犯人,播放了莫扎特的音樂。久違的音樂給高牆內的囚犯們帶來片刻心靈自由,音樂帶來的美妙享受,是一種感情上的升華。

安迪的這一舉動,讓監獄里所有的犯人,都感受到這種難以言說之美,心中生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他們內心對自由生出的希望。由此打破這一悖論:

正因為生命不是一種簡單的選擇,而是生機勃然,豐富多彩的,所以需要音樂,藝術來滋養靈魂,讓生命不至於枯竭。

而這一精彩片段,也是斯蒂芬•金的原著小說中所沒有的。在這點上,和電影相比,稍顯遜色。

沖突是故事的靈魂。因為安迪的一次次不同尋常的舉動,有別於監獄體制化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成為特立獨行的犯人,使他的成功越獄成為可能。

這邊,安迪拿著諾頓的不義之財去往他國;那邊,遭到安迪用確鑿證據舉報的典獄長在辦公室飲彈自盡,曾經不可一世的警衛隊長哈利也在哭泣中被帶走。真相只是暫時遠離,正義也不會永遠缺席。

情節曲折,足夠引人入勝。

皆為經典之作的小說和電影的相映成輝,還表現在人物的塑造上。

角色也在推動故事的發展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和原著中善良的安迪相比,電影中的安迪更具有反抗精神,同時還保留了他的善良與深情。

①在小說中,安迪是一個表面柔弱,沉默寡言,內心充滿力量的人

小說中的安迪靠著自己之前積累的卓越的金融、財經、稅務知識,成為上至典獄長,下至獄卒的不可缺少的"廉價勞動力"。

作為交易,他得到了管理圖書館和獨住一間監牢的待遇。在給州議會寫信的十來年中,安迪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撥款補助,他拿來購買更多圖書,擴大了獄友的閱讀興趣和提高了文化知識。他親自為年輕獄友傳授知識,幫助他們未來在社會更好立足。

而他自己,在隔幾年換一張大幅電影明星照片的掩護下,堅持挖牆二十七年,為越獄做准備。

這其中,哪怕他已挖好地道,他也不貿然出逃,而是等待時機,伺機而動。

安迪的轉變是在得知妻子遇害真相後,他想通過典獄長的幫助重新上訴,卻遭到老謀深算的典獄長諾頓的直接拒絕。諾頓利用職務之便,把知悉內情的湯姆成功調離另一處條件更好的監獄,作為封口的交換條件。又通過關系,讓真正的兇犯假釋出獄,安排好一切後,告訴安迪那人已和警方失去聯系。

書中的諾頓一手拿著聖經,一手拿著不義之財,是一個冷靜、且城府很深的偽君子。

除了越獄,安迪別無選擇。

電影通過增加的一些情節讓人物更豐滿,更有立體感

電影中的安迪的不同反響,在於既實現自我的救贖,也影響和感染更多人走出困境,重獲新生,在渡己亦渡人中,展現出他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美德。

影片中,安迪對好友瑞德談到他妻子,讓人印象深刻:「我妻子曾經說我是一個很難讓人了解的人,就像一本合上的書。她總是這么抱怨。她曾經是那麼美麗,我真的愛她。但是我想我沒能充分的表達出來,是我殺了她,瑞德。」

這是安迪對自己是妻子精神上的「殺手」的誠意懺悔,也是他實現自我救贖的體現。在這段破裂的關系中,他也有一定責任。這段話,拉近了觀眾和安迪的距離,也讓他有血有肉起來,栩栩如生站立在人們面前,去掉精神上的枷鎖,承認自己有錯,才能獲得心靈的救贖。

在監獄的十九年中,改變的是安迪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不變的是別人無法擊潰的渴望自由的心。

這也印證了電影中的那段話:「懦弱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安迪那段敲碎下水管道,爬出監獄,被閃電照亮了的他慶祝自由的仰天歡呼那一幕,印在觀眾的腦海中。

的確,在人的明明滅滅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希望在前面指引人們沖破艱難險阻,何來鬥志和勇氣?

相比較小說中安迪所經歷的四個典獄長的輪番上馬,電影中的諾頓和警衛隊長哈利集合這些人的特徵,表現出的冷血,殘暴,貪婪,濫用法律權利,讓以安迪為代表的犯人與執法者的這些矛盾更加尖銳,也讓人物更有立體化,令人印象深刻,也讓故事更精彩

電影中,典獄長諾頓利用手中權力,把能幫安迪出庭作證,洗清冤案的獄友湯米殺掉滅口。更突出典獄長的兇殘和攻於心機。他心中盤算著,萬一安迪出去了,意味著自己徹底失去這個斂財助手,更擔心安迪揭發他的齷齪勾當。

正因為始終秉持信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才讓人迸發出無窮力量,心懷美好的希望,去對抗人生的困苦與命運的多舛。

這也是小說和電影中所蘊含的主題。

雖然電影改變了原著的情節和一些人物的結局,但二者所傳達出來的主題卻是趨於一致的,對自由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的希冀,讓人產生戰勝暫時屈辱的力量。

①心懷希望,讓忍辱和等待都有了意義

最初入獄的三年,安迪受盡監獄的「姐妹"騷擾和欺凌;接著又是獄警及典獄長的無情壓榨,稍有不從,被關禁閉。是對自由的極度渴求和希望帶來的力量--毅力,別人需要一百年才能完成的監牢里穿洞,他歷時二十七年,重新擁抱自由和心懷希望去生活。

在安迪出去後的三個月後,典獄長諾頓辭職了,他想永遠利用安迪頭腦來幫他斂財,想摧毀安迪心中對自由對希望的堅守,卻徹底遭到失敗,垂頭喪氣的他離開了肖申克。接替他的是比較正直的高亞,瑞德得以在兩年後,終於獲得假釋。

在瑞德對自由的身份和社會生活無所適從時,他去到安迪獄中臨走前告訴他的地方,找到安迪的留言和留給他的路費。心懷希望的瑞德「以一個真正的自由人的身份,步上漫長的旅程,奔向不確定的未來。」

我覺得,比起電影中類似「團圓」的結局,小說開放式的結尾更雋永,更令人無限遐想。

希望是暗夜中的微火,給人以安慰和光亮

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讓人走上絕路。

電影中獲得假釋的六十八歲的老囚犯布魯克,因賭輸後失手殺了妻女而被關進監獄,卻在獲得自由後,因不適應社會,看不到任何希望而選擇自殺。

正如電影中所講:「自由世界裡的我們本就容易喪失方向,丟棄希望,失去自由後,希望變得尤為珍貴。」

無論是安迪的不得已越獄行為,還是瑞德的一次次假釋申請,都直指一個目的:自由。而等待時機的成熟,何嘗不是一種希望所賜予的智慧。

在《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唐代斯講道:「人世間無所謂幸福與不幸,只有一種境況與另一種境況相比較,僅此而已。只有經受了極度不幸的人,才能感受到極度幸福。永遠也不要忘記,在上帝肯向人類揭示未來之日到來之前,這兩個詞就涵蓋了人類的全部智慧:等待和希望。」

婚禮現場,沉浸在幸福中,對未來心懷美好希望的唐代斯,被警察帶走扔入深牢。被同事所嫉,被情敵所妒,被審判案件的司法官三個人陷害入獄十四年,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而逃出監牢的唐代斯,最有資格說以上這番話。

而唐代斯和安迪能成功越獄,都是出於對自由的極度渴望,由此讓知識和能力,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只有身陷囹圄中的人,才能對 自由 有更深刻的體會。而希望,是人在絕境中的一點微火,卻彌足珍貴。

是對重獲自由的無限渴望和滿懷希冀,讓安迪能夠堅持十九年,耐心地在牆上一點一點鑿洞,向著自己的希望一點一點走去。

和電影開頭的陰暗相比,結尾在陽光明媚的海灘上老友的喜悅重逢,意味著新生活的開始,引起觀眾們的共情和喜愛。

也因此,《肖申克的救贖》一直高居豆瓣9.7的評分,受到許多人的欣賞和追捧。這部影片雖獲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無奈鎩羽而歸。雖然顆粒無收,卻成了經得起時光考驗的經典電影。

而原著,也絕對是讀後忍不住讓你掩卷沉思的小說。它讓你對勇氣、希望有了重新認識,對生活產生更多思考。

寫在最後:

《肖申克的救贖》在小說和電影的交相輝映中,成就經典。每當我遇到挫折時,總會回憶起書中的那些片段,或電影中的那些金句,就會生出力量。

海明威的那句話,恰恰就是為安迪這樣的人准備的,也是為千千萬萬心懷希望,努力打拚的人准備的:「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貳』 2020年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是哪部影片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是《發之戀》,該片是2019年伊薩·雷主演的一部微電影,導演是馬修·切瑞。

《發之戀》講述了美國爸爸Stephen第一次給女兒Zuri扎辮子的故事,是一個非常平實的家庭生活故事,從頭到尾透露著溫暖與平實和家人之間的親情與溫情。

其實該片勝就勝在它的風格和講述都非常的生活化和真實,用這樣一個簡單的日常來傳遞平實的家人之愛,很接地氣,也容易感同身受。也許是因為大眾看膩了轟轟烈烈或者極少數人身上才能發生的特殊場景,這部片子的普通和平凡反而更顯得珍貴。

(2)一部錘子和木偶的奧斯卡獎電影擴展閱讀

1、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奧斯卡動畫短片獎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一部分,每年一次,自第五屆(1931-1932)開始至今。

此類別在1932年至1970年間主題為「短片、卡通」,1971年至1973年間為「短片、動畫電影」。主題始於1974年。在下面的清單中,有頒給迪斯尼的22個奧斯卡獎中的12個,包括1968年的一個追授獎;占該類別最早的12次獎項中的10次。1952年之前,只有美國影片被提名。

2、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發展歷程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具有很長的歷史,從1932年開始頒發,只是早期的動畫並沒有藉助電腦技術,現在意義的動畫短片是從1974年開始的。早期的動畫短片一般使用木偶、粘土模型等道具拍攝,每個場景要拍攝很多幀,因此拍攝耗費的時間可能比其它影片都長。

閱讀全文

與一部錘子和木偶的奧斯卡獎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電影出差床戲 瀏覽:155
臨沂泰盛廣場電影院情侶座 瀏覽:976
托尼賈電影花絮完整版 瀏覽:392
人魚電影圖片 瀏覽:780
5月11電影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08
心語娛樂微信公眾號看電影安全嗎 瀏覽:451
一輛列車無人駕駛是什麼電影 瀏覽:379
活著電影在哪個平台觀看 瀏覽:885
拍上海灘電影的場景 瀏覽:595
有蒸汽火車的戰爭老電影 瀏覽:115
七月什麼電影好看 瀏覽:201
和朋友看電影的圖片 瀏覽:565
世界電影史的發展 瀏覽:783
哪些好看的愛情動作電影排行榜 瀏覽:704
用哪個軟體看電影便宜 瀏覽:916
最新電影推薦怎麼免費看 瀏覽:64
無仁義之戰5電影完整版在線 瀏覽:683
電影好看的背景圖片唯美 瀏覽:260
西瓜先鋒電影網站 瀏覽:344
高清電影狼人迅雷下載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