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蘇聯電影祖國從哪裡開始

蘇聯電影祖國從哪裡開始

發布時間:2023-07-14 12:56:09

Ⅰ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1

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一個平凡的計程車司機將一張好不容易獲得的珍貴的奧運開幕式門票送給了一個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父親的小男孩。這位平凡、普通的計程車司機,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偉大的功績,但他用一顆純朴的善心,盡己所能幫助孩子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你看,當小男孩正失望地說:「我的父親建造了鳥巢,但卻在汶川地震中去世了。我……我真想代替他去看看鳥巢。」小男孩說話時,他眼泛淚光,將門票遞給小男孩,輕輕地說:「去看看吧!」這一刻,男孩兒的眼神里充滿了喜悅與激動。

這眼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時常能看到。我們班裡有一個小女孩,她學習成績很差,也沒有幾個朋友,每天孤零零的坐在最後一排,像一個隱形人,得不到大家的任何關注。而有一次,正當她獨坐在角落裡低著頭時,老師走進來,大聲公布了一件事:「學校有一個英語比賽,劉思同,我記得你英語還不錯,去試試吧!」她聽後,一下子抬起了頭,眼睛緊盯著老師,眼神里有悄然湧起的喜悅,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震驚,還有,走出落寞復歸明亮的光。是老師對她的愛,對她的鼓勵與幫助,讓她日益黯淡的內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花火。

再看《我和我的租國》中的這個片段,我的感觸更深了。電影中的計程車司機發自內心的一個善舉,讓失望的男孩又有了快樂。是啊,生活中老師的一句鼓勵,同學的一個擁抱,陌生人的一次關心,何嘗不會讓我們的內心重見希望,感到溫暖吶!

但願我們在生活中都能懷著一顆善心去溫暖他人。對這個世界、對身邊的人、對素不相識的過客: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贊美;少一點挖苦,多一些安慰;少一點冷漠,多一些關愛。像計程車司機一樣,用平凡的善與愛照亮希望。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2

這個寒假我看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叫《我和我的祖國》,它由寧浩,徐崢等七位導演共同指導,並由黃渤,張澤,杜江等演員主演。

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其中我記憶最深的便是前夜。黃渤飾演的林志遠,讓我體會到了基層勞動人員深深的愛國情懷;天安門廣場餵了開國大米全面封鎖;半夜生更鄉親們來到大典籌備處為壞掉的阻斷球捐助相應的修復材料。雖然這些都很精彩,可是最讓我難以忘卻是焊接時的情景,林志遠一行人驅車來到天安門廣場,卻因車輛禁入被攔,林志遠拿起工具箱便跑向廣場,到達旗桿下後,患有恐高症的林志遠勇敢地爬向旗桿,不管上面的風吹得響,再大,他還是一節一節往上爬,最終,成功完成了阻斷球的焊接。開國大典時,他站在毛澤東主席的身後,見證著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五星紅旗成功升起,這也還表明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當下,現在不管是人手還是升國旗的裝備,不知比當年好幾十倍甚至幾百倍不止,可是我們呢?有些同學升國旗時不認真,有些不把升國旗當回事。有的甚至不會唱國歌。看完這部電影我決定:以後我一定要愛國,不可以不尊重國旗。回首過去的70年,不過是彈指一瞬間,然而就是短短7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偉大飛躍。70年劈波斬浪,70年風雨兼程。古老的中國經歷了許多磨難,變得更加強大,雖然他變了許多,但不變的就是堅強不屈的精神!

祖國,我們與你同行,我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美好!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3

《前夜》、《回歸》這2個紀實故事張力略顯不足,氣氛渲染不夠,至少沒有讓我感到振奮、澎湃或感動(感受了一下同場觀眾大家也都表現得挺平淡),總之在激發「某種」情緒上始終差一口氣;

《白晝流星》不可否認陳凱歌作品的畫面場景是美的,但這個故事本身簡直如同小學生作文一般,放在整組電影小品中非常不和諧;

《你好北京》各方面表現較為均衡,相對在幾個故事裡表達最飽滿,市井的煙火氣、小人物的苦與樂,骨子裡的善意和人情味……總體來說比較喜歡;

最喜歡的一段是《奪冠》,我看著覺得滑稽的場景,爸媽樂不可支的告訴我:太有共鳴了,這不是搞笑,這是真實啊。在那個我父母尚未邂逅的年代,他們在各自的弄堂支著桌椅、搬來黑白電視、擺弄天線,和街坊鄰居幕天席地觀看霍元甲、上海灘、女排比賽……徐崢在向後來出生的我描繪我父母的青年時代。小朋友那段雖然誇張但戲劇性上沒問題,只是結尾成年後的部分實數多餘有點減分。雖然我一直吐槽不喜歡徐崢,但我覺得作為導演他很可以。(不過外地觀眾也許會對這個故事水土不服,因為地域性太強有的人會出於本能感到不適……)

《護航》、《相遇》這兩個故事比較寡淡,印象最不深刻(當然故事上比白晝好),不過《相遇》最後銜接《奪冠》樓下舉著女排的場景銜接是做的最好的。

最後,遙記二十年前絕大多數人總是不甘不願被迫在學校/單位組織下觀摩此類「主旋律」電影;二十年後的今天,絕大多數人自行購票甚至這午夜場都近乎滿座……

我們的生活、人們的行為,比電影更為生動的、真真切切告知著祖國「變化」。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4

這世上,有一種純潔的、至高無上的情感,叫愛國;有一個溫暖的詞語叫祖國。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我的內心湧起一股熱烈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靜。

隨著人流,我走出大廳,腦海里卻仍回放著那一幅幅壯烈的,驚心動魄的場景,那一個個細微的,感動人心的故事。影片由幾個小故事組成。《前夜》講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前夜,自動升旗方案設計師林治遠,在廣場封閉的情況下,排查自動升旗裝置問題的故事。還有《遇見》,是研究原子彈的人員,隱姓埋名,賭上了一生,甚至最後連名字都沒能留下……

還記得《前夜》里的一個情節,人們在深夜舉著火把,燈籠,拿著家裡可能有用的東西去捐給林治遠做電動升旗的阻斷裝置,我還記憶猶新:那是一片漆黑的夜,人流舉著燈火,從小巷的四面八方涌來,捧著一顆赤熱的愛國之心,拿著一件件金屬物品,爭著捐助。一條長長的,燈火通紅的隊伍,映紅了天空,與朝陽的曙光融合在一起,溫暖照亮了心……

強大祖國的背後,是多少人揮灑血淚,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時間,賭上自己的一生才換來的啊!在這片名為中國的土地上,流趟著五千年文明血脈,建立過數十個王朝,有過多少光輝的歷史;這群名叫華夏兒女的蓬勃的生命,用辛勤的勞動,堅強的守護,建立保衛了他們的祖國。他們,用這雙手,用勤勞,用智慧,讓中國一步步地站起來,強起來。

祖國,我為你的強大而驕傲,我為你的崛起而自豪!我會懷著一顆熱烈赤誠的心,為你的復興而不懈奮斗!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5

今天媽媽帶我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看了以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我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本片由七個小故事組成,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前夜》和《回歸》這兩個故事。

先說說前夜吧,在開國大典的前一天晚上,林致遠工程師,他負責研製出新中國成立時的第一個電動旗桿,保證在全世界面前順利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開國大典上的一個小軸環,小而重要,缺一不可。尤其是次日的升旗按鈕是由毛主席按下,所以一點差錯都不能出,如果出了差錯,後果不堪設想。為此他徹夜難眠,反復調試,確保萬無一失。當試驗的國旗緩解升起的時候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可是當國旗升到最高處時,因為頂端一個部位的材質不合格造成了國旗無法飄揚,還把國旗的一角卷了進去。由於零件需要特殊的材質,他的助手呼籲群眾一起幫忙,在眾人幫助下,終於改進了零件的材質,林致遠克服了自己的恐高症,爬上20多米的旗桿,成功的換上了新的零件。第二天的開國大典上,國旗冉冉升起。我聽到了毛主席的聲音,雖然沒有親身體驗,但還是非常振奮人心!

接著陸續看了其它的故事,但是當我看過《回歸》後,這個故事感染到了我。

《回歸》還原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盛況,記錄下這一動人心魄的歷史瞬間。香港回歸祖國是個重要的日子,描述了中國的升旗手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所做的准備和遇到的困難,國旗升起的時間一分一秒都不能差,升旗手反復訓練克服困難,終於在0點0秒分毫不差的升起了五星紅旗!我的自毫感此刻油然而生!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6

今天上午去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總共有七個部分,分別講述了開國大典、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女排奪冠、香港回歸、北京奧運會、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成功和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與朱日和訓練基地閱兵。

七個部分中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故事與蘊含的思想。開國大典部分講的是當時電動升旗這一種新技術在開國大典前幾個小時臨陣磨槍的故事,讓我感受到國家多少大事背後都有一些奮力付出的人們,勝利是由不斷的失敗中取得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部分講的是一個普通的研究員在原子彈爆炸前夕阻止了一次事故,自己卻為此患上絕症,與女朋友偶然相見的故事。在國家大事與親情友情之間,男主選擇了為國奉獻生命;女排奪冠部分講了冬冬與小美小時候的真摯感情,女排奪冠時,他們卻面臨著分開的難題。數十年後終於相見。同樣體現了國家與個人之間的聯系;香港回歸部分講的是香港一個修表工為英國代表調校手錶時間以達到0:00分准時升旗的事;北京奧運會部分講的是計程車司機張北京拿到了一張開幕式門票後在兒子與父親在汶川大地震中死去的13歲孩子之間決定的故事;神舟十一號飛船著陸部分講的是兩個西北青年思想被凈化的故事;閱兵部分講的是女飛行員的優秀品格。

一個又一個故事雖然講的都是一個人,但那每個人都或直接或間接地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正是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我們的祖國才變得越來越好。電影名叫《我和我的祖國》,更是著重強調了「我」與祖國的聯系。只有每個人都做好自己,中國才能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7

今天下午,我們一家和大舅一家一起去大地影院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故事主要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七個第一的歷史瞬間,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護航》和《白晝流星》。

我最喜歡《北京你好》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計程車司機和一個小男孩兒。這個計程車司機幸運地得到了一張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當他不拉客正准備回家時,遇到了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的爸爸是一位農民工,他親手製作了北京奧運會的欄桿。為了想看到爸爸親手做的欄桿,小男孩就把這位計程車司機的門票拿走了。當這位計程車司機發現時,小男孩對他說:「我想看欄桿!」計程車司機很驚訝地問:「想看什麼欄桿?」小男孩哽咽著說:「是我爸爸做的欄桿!我爸爸在汶川地震的時候被震死了,所以我想看看他親手製作的欄桿。」這位計程車司機被感動了,就把這張珍貴的門票送給了他。

計程車司機表現出了偉大的父愛,我被他的善舉深深打動了。這個小男孩的經歷和遭遇讓我感到傷心,同時又為能幫他實現願望感到開心和激動。沒有好心的計程車司機,沒有國家的關懷,他是很難實現自己的願望的。當地震來臨的時候,他和數萬家庭失去了親人,正是因為有了國家這個強大的後盾,才能讓受傷的家園得以重建和發展。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努力工作,為建設更加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8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弟弟去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七個片段——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都十分的感人,令人慷慨!

第一幕:前夜

這一幕講了林治遠為了保障能在國慶大典那天毛主席能順利的把國旗升到空中。但因為有防守,所以,不能去現場實驗。於是,他連夜做了一個與天安門廣場絲毫不差,只是按原來的高度縮小了3倍的模型。結果,實驗最終失敗了。找到原因,找到解決辦法。連夜趕去天安門廣場去修旗桿,可天安門廣場的旗桿足足有22。5米高啊!在爬旗桿中間,林治遠的恐高症犯了。但,他的心裡裝的都是祖國啊,他克服了恐高,成功的將旗桿修好。讓五星紅旗順利飄揚在天安門廣場!

第二幕:相遇

裡面的男主角為了保密自己的工作,所以他已經3年沒和家人打電話聯系了。為了祖國,他寧願舍掉自己的一切,去為祖國的事業而獻身,這種奉獻精神不正是愛國情懷嗎?這和第三幕奪冠是一樣的,中國女排為了給國家爭光添彩,付出了許多,不只是想要為祖國添一塊金牌嗎?人民群眾為了這一塊金牌歡呼雀躍。他們產生這種想法的,不就是一句話嗎?祖國我愛您,您是我的驕傲!也正是這種思想,鼓舞著他們為祖國獻身。

我們又看了許多的關於中國令人激動的重大事件:比如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了祖國母親的懷抱;2008年8月8日的奧運會開幕式;2015年9月3日閱兵式護航以及2016年的神舟11號成功著陸等等等等。中國的發展突飛猛進,這一件件事件象徵著中國踏上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台階啊!

今天,我們以祖國為榮;明天,祖國為我們而自豪;未來,新時代將由我們掌管,我們一定會讓祖國屢創輝煌——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9

這是一份對我而言,晚到的感動,沒能在國慶去看,卻十分有幸地參與到學校組織的觀影活動,收獲很多。

這部電影群星薈萃,七個故事,演繹了七件普通人與祖國大事息息相關的經歷,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是一部非常好的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片。七個片段《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每個故事都深暖人心。其中《相遇》和《護航》是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感動的。尤其是相遇里,那種時隔三年在公交車碰面,那輛車是他們的愛情回憶,相同的路線,相同的車,相同的人,卻相遇不能再相聚。作為原子彈研發的科研人員高遠,為了拯救大家,降低損失,自己被輻射了,因此年輕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因為他們的工作是高度保密的,他們不能和家人聯系,所以他一直沒有告訴那個等了他三年的姑娘自己這三年去了哪裡幹了什麼,最終兩人被人群沖散。看完之後,我也很佩服科研工作者的家人,也很感謝他們。感謝你們用寂寞的露水澆灌了科研路上未來的花兒。還有《護航》里的女飛行員,她們一個個不怕苦,不怕累,她們無悔無憾。即使因為工作的忙碌沒空談戀愛,卻也能把飛機當作「男朋友」。飛行員呂瀟然非常優秀,但卻成了備飛,雖然夢想和命令同時降臨,可她有大局意識地選擇了後者,她值得我們每個人的尊重。

我深切地從這些小人物中感受到了那句歌詞「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們的確都是些小人物,但是只有每個小人物努力做到最好,我們的大國才能富強,繁榮。最後,祝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永遠昌盛!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10

這是一部感人的大電影,用7個榮耀故事描繪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重大和深遠意義的重要時刻,激勵大家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於創新,教育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這七個故事的題目分別是《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以這7個故事為代表,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每一時期一個個小人物在國家發展的大潮中,與國家命運休戚相關,激發觀眾的愛國主義熱情。我是含著激動的眼淚觀看了這部巨作,見識了我國建國以來的發展和巨變。

每一個故事都給予了我不同的感動。最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前夜》和《回歸》中的國旗升起。每每從新聞中看到國旗徐徐升起,總覺得是理所當然,看到了那一時刻的雄壯,但未曾想過為了讓五星紅旗順利升起,專家們要做那麼多嚴謹的准備工作,讓我很震撼。開國大典前,工程師林治遠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反復試驗,同時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情支援,最終在隊友的鼓勵下他在大風中勇敢地爬上高高的桅桿,克服了恐高症,克服了大風的干擾,將升旗裝置修好,保證了五星紅旗成功地在開國大典上順利升起。

《相遇》告訴我們在那麼艱苦的歲月里,科技工作者克服種種困難,不怕犧牲,為國防事業奉獻青春和生命。《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的主要故事內涵雖然在以往的新聞和文藝節目中都曾看到過,但電影又用它特有的技巧演繹了這些偉大的時刻,讓我激動不已。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有需求、都有弱點,但只要主義真就能勇敢克服一切大大小小的困難,完成使命。我們應在珍惜今天美好的同時更加奮發圖強努力工作和學習,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11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都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當歌聲悄然響起,當五星紅旗在銀幕上飄揚,我就知道,電影開始了。

電影分為七個部分,分別為: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當電影結束後,我不由得想起閱兵式上的那輛號牌為1949的空車,那上面載著的可是前輩們的靈魂啊!他們為了今天的祖國繁榮,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而這七個片段,記錄了小人物與祖國大事息息相關的經歷,以此獻給祖國,獻給這70年來作出貢獻的前輩們。

看完電影,使我最感動的,就是「前夜」和「回歸」。

前夜主要講述了為了新中國成立當日保證國旗順利升起,在開國大典前一天,升旗電動裝置的設計師林治遠爭分奪秒,反復試驗排除故障,保證升旗萬無一失的故事。當我看到林治遠為排除故障攀爬旗桿大汗淋漓、痛苦萬分、面目扭曲的樣子(原來他有恐高症),再到他閉上眼睛、深呼吸、睜開眼、咬緊牙關,毅然克服恐懼往上爬到旗桿頂端換阻斷球的時候,我的淚水再也不受控制,緩緩地流了下來。這種為了國家而奉獻自己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回歸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電影中講述一個修表工人,為了香港回歸,把時間調整得分秒不差,好讓升旗手和談判組們分秒不差的升起國旗、迎接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絕不能讓香港多一秒時間流落在外國人的手裡!這種分秒必爭的精神,也是觸動著我的心臟。

電影中所有人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我的激動,早已不能用語言形容。

今天,我為祖國自豪!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12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溫暖的歌聲中,《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終於開始了。在看電影之前,很多朋友告訴我媽媽,《奪冠》中的主角小男孩東東和我長得很像,於是我特別期待他的出現。

看完了熱血沸騰的《前夜》和感人至深的《相遇》,冬冬出場了,他是一個濃眉大眼的男孩子,和我還真有幾分相似。為了讓大家看到女排比賽,他把家裡的電視機架在桌子上,飛快地跑上樓梯,麻利地翻過窗戶,三步並作兩步地沖上房頂平台,雙手緊緊地扶住天線,不斷調整天線。「沒了,沒了!」、「好了,好了,冬冬不要動!」下面的叫喊聲此起彼伏,冬冬雙手緊抓天線主桿,大豆般的汗水從額頭上掉下來。突然,下面響起了噼里啪啦的掌聲。「進球啦,10比2!」人群中一片歡呼。這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小美就要離開了,他還給小美准備了禮物,於是他以獵豹的速度跑下樓想和她道別。可是當他看見人們著急萬分的時候,他還是轉過頭,向房頂跑去,來到樓頂,他騰空躍起把窗簾勾在衣服上抓住天線,好像超人一般。終於,「超人」堅持到了最後,中國隊不負眾望,以三局全勝的好成績贏得了比賽。大家紛紛拍掌祝賀,把冬冬拋向空中。可冬冬卻很難過,因為他錯過了和小美的道別。而30年後,他們又見面了,但這一次一個是中國乒乓球總教練,另一個是海外物理學家,都成了對中國有用的人。

有國才有家,冬冬這么小都懂得愛國,為了大家看比賽,失去了和好朋友告別的機會,電影中的其他六個故事也都講了主人公用自己的平凡造就了祖國的不平凡,我也要向他們那樣,認真做好自己的該做的事情,堅持到底,不懈努力。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650字13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國慶節,我和外公一起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一路上,外公教我唱這首歌。

影片介紹了七個感動人心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香港回歸升旗儀式的一秒之爭。香港是我們中國的一部分,150多年前因為清朝統治者無能,把土地租給英國,要150多年後還給中國。距離歸還日期越來越近,我們和英國人談判。我們要求必須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零分零秒准時奏響國歌,准時升起國旗,一秒不差。英國人要求推遲一秒升中國國旗,奏中國國歌。我方堅決不讓,我方代表說我們已經等了一百多年,一秒都不能再等了。由於英國降旗的時間提前,給我們留下二十幾秒的空白時間,我們沉著冷靜,按原計劃執行,國歌終於在零時零分零秒准時響徹維多利亞港,維護了中國的主權和民族尊嚴。

當我聽到影片里奏響威武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看到國旗冉冉升起時,我無比激動。我想起獄中革命先輩親手綉紅旗,想起運動員奪冠升起的國旗,想起珠穆朗瑪峰上攀登者升起的國旗,想起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做民族的脊樑,讓祖國變得更強大。

走出電影院,我耳畔隱隱想起: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

Ⅱ 從20世紀50年代『解凍電影』到80年代『生活電影』前蘇聯電影有怎樣的發展變化其內在聯系表現哪些方面

俄羅斯民族處在一個獨特的地理位置上,在這里,東方與西方兩股世界之流發生著碰撞,因此,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民族精神而言,俄羅斯民族既不是純粹的歐洲民族,也不是純粹的亞洲民族。在這種境域當中,俄羅斯精神有著渾厚、博大、悲憫的極端氣質。在俄羅斯人身上,各種矛盾特點奇妙地結合在一起:專制主義、國家至上、自由放縱、善良平和、柔順內斂等等。那裡有對苦難的堅忍不拔,有對彼岸世界、對終極的不懈追求。俄羅斯的大地彷彿就是痛苦與思考的象徵,因思想而受難,因受難而思想,是俄羅斯社會三百年繼之不輟的文化主題。強烈的悲劇意識和悲劇命運使俄羅斯民族的藝術凝重大氣,感情濃烈,無數傑出的藝術大師背負著俄羅斯命運,反復吟唱著普希金所說的俄羅斯之調。蘇聯時期,新興的電影藝術建築在深厚的文化傳統基礎之上,以這一新興的藝術形式表現著俄羅斯民族的情感和命運。依託著獨特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藝術傳統,蘇聯電影在國際電影中,寫下了自己輝煌的篇章。

在默片時代,愛森斯坦、普多夫金和杜甫仁科這些電影大師創造了神話般的電影奇跡。有聲電影的產生結束了這一段黃金時期,蘇聯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三四十年代,和別的藝術形式一樣,蘇聯電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影響下,描述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成為了此時的關注熱點,這一時期拍攝出了一批成熟的優秀影片,例如尼古拉斯·艾克的《生路》、瓦西里耶夫兄弟的《夏伯陽》(1934)、吉甘的《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1936)、頓斯闊伊根據高爾基三部自傳式小說拍攝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1938年至1940年攝制)、米契爾·羅姆的《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等。盡管此後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開始出現多樣化的風貌,歷史事件、歷史活動家、社會主義建設、工農群眾的現實生活題材等都在電影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但是在創作思潮上,意識形態的僵化卻越來越禁錮了電影藝術的自由發展。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過分強調了意識形態對文學藝術的控制,使藝術失去了獨立的品格,以至於在電影中以理想來矯飾現實,俄羅斯傳統的厚重與深刻被平庸逐漸代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蘇聯電影的創作陷入了低迷。

蘇聯電影的再度輝煌出現於50年代中期以後,從那時起一直到80年代,隨著創作環境的寬松以及與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強,蘇聯的電影事業出現了人才濟濟、群星燦爛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的蘇聯電影,在世界電影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無論是場面恢宏、英雄史詩般的戰爭大片,還是跌宕起伏、柔腸寸斷的倫理片,都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一、 解凍與深入——五六十年代的蘇聯電影新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整個世界,對於蘇聯來說,這場戰爭不僅打亂了正常的社會生活,而且,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第二次世界大戰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場戰爭中,蘇聯犧牲了2000萬人,用血的代價換來了戰爭的勝利,這給戰後蘇聯人的生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創傷,整個社會一時無法從戰爭的陰影中擺脫出來,社會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沿著戰爭年代的慣性在滑行。40年代初遭受了戰爭破壞的蘇聯電影在戰後延續了低迷的狀態,「無沖突論」統治著整個文藝領域的創作活動。因而在創作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也產生了不少條條和框框。藝術家不是反映生活的原貌,而是把生活表現得非常理想化,盡力掩蓋生活中的陰暗面和不幸。這造成了故事片的產量逐年下降(1947年7部,1948年17部,1949年16部,1950年15部,1951年6部),並且影片題材狹窄,影片的主題靠說教來喻示,缺乏藝術感染力;藝術表現手法呆板僵化,電影的敘事語言沒有新的建樹;人物只有共性沒有個性。此時期有一類「紀念碑式的史詩片」,如《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戰》等突出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而另一類現代題材的影片迴避矛盾沖突,粉飾現實生活。如:《金星英雄》、《幸福的生活》等。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影片內容單調,風格雷同。好的藝術影片寥寥無幾,只有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鄉村女教師》、《青年近衛軍》等幾部質量比較高。

1956年,蘇共召開了二十次代表大會,徹底批判了「個人迷信」和「無沖突論」。理論上的解放給了蘇聯電影較大的創作自由,劇作家和導演們從「無沖突論」的桎梏中脫身而出,可以相對自由地表現真實的矛盾沖突,在這一時期,隨著禁忌的逐漸被打破,電影從內容到形式的創新有了實現的可能,蘇聯電影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19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在一批呈現出新面貌的影片中重新放出了光彩。一批新的電影人涌現出來,開始了他們創造性的工作,例如邦達爾丘克、丘赫萊依和塔爾柯夫斯基等等,他們和老一輩電影藝術家羅姆、格拉西莫夫等人一起,對蘇聯電影從內容到形式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以人性的眼光譴責戰爭與個人幸福的對立,並以揭露戰爭的殘酷來呼籲全人類的和平。這個時期的影片題材廣泛,風格樣式多樣化,在揭露生活陰暗面、深化人道主義主題、塑造正面人物形象、探索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等方面有了不俗的突破。

50年代,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戰爭留下的巨大傷痛遠遠沒有平息,每個家庭幾乎都有親人犧牲在戰場,生活下來的人長久地沉浸在眼淚和對親人的悼念中,這是戰後蘇聯集體的心靈創傷和悲劇命運。在以前的《青年近衛軍》、《普通一兵》等影片中,著力表現的是具有英雄主義氣質的戰爭英雄,與此相反,新一代導演將目光投向了遭受戰爭創傷的普通人,並對人在戰爭中的境遇、人與人之間真實復雜的關系做出了深刻的思考。1956年,新一代導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於1956年根據鮑·拉甫列涅夫的同名小說拍攝的成名之作《第四十一》,揭開了蘇聯電影創新的序幕。與此後大部分影片關注二戰題材不同,《第四十一》講述了一段革命歷史:國內戰爭的年代,政委葉夫秀柯夫率領一支紅軍突圍,倖存部隊中女戰士瑪留特卡是個神槍手,她已打死了40個白匪軍。政委令她與另兩個戰士把撤退途中俘獲的一名白匪中尉從海路押送到司令部去受審。途中,起了風暴,兩名戰士被捲入海中,瑪留特卡和白匪中尉漂到了孤島上。本來就迷戀中尉的「藍眼睛」的瑪留特卡與中尉相愛了,但他們的觀點立場迥然不同,經常發生爭吵。一天,當中尉奔向朝孤島靠近的一艘白匪小船時,瑪留特卡一再勸其站住,他卻繼續在水中奔跑。瑪留特卡猶疑再三,終於放了一槍,中尉停止了奔跑,慢慢倒了下去,他終於成了她槍下的「第四十一」個。中尉躺在海水裡,瑪留特卡奔過去,把他的頭緊緊地抱在懷里,哭喊著:「藍眼睛……我的藍眼睛!」

《第四十一》獲195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獎。這是當時的青年導演格里高里·丘赫拉依(Grigori Chukhraj 1921—2001)的第一部影片,他是「蘇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人物,而《第四十一》被國際影評界公認為這股浪潮的首部力作。《第四十一》雖然是一部戰爭影片,但是戰爭在影片中卻只是作為敘事的背景而存在,格里高里·丘赫拉依關注的其實是在最排斥人性的戰爭中去展現豐富復雜的人性美。在遠離革命與反革命紛爭的小島上,男女主人公動人的愛情故事得以優雅而又甜美地展開,但戰爭締造的這段愛情在歸屬意識蘇醒之後,又走向了宿命般殘酷的毀滅,男女主人公墜入了悲劇深淵。格里高里·丘赫拉依細膩地處理了電影的敘事和詩性抒情,把處於悲劇境域中青年男女的豐滿人性表現得格外動人心弦。瑪留特卡既有紅軍女戰士堅定的立場,又有少女豐富的人性,在她身上反映了時代的特徵、時代的復雜性和時代的矛盾。影片展現了瑪留特卡復雜的內心世界,令人信服地表現了人性與階級意識在她身上的尖銳沖突。《第四十一》的藝術性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影片中,丘赫拉依注入了大量抒情片段,蔚藍色的大海、熊熊的火堆、強烈的抒情音樂,這一切都給《第四十一》帶來了濃烈的人性意味。《第四十一》是50年代後期蘇聯電影全面創新的一個發端,從這部影片開始,一個嶄新的,在蘇聯電影史中被稱為「蘇聯電影新浪潮」的時代來臨了。

在這以後不到10年的時間里,蘇聯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導演。在他們的努力下,蘇聯電影在內容的深度、題材的廣泛、形式的革新以及風格樣式的多樣化上,都有了極大的突破,電影藝術表現力的不斷深化和對電影語言的積極探索,使這一時期的電影和三四十年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電影創作形成了明顯的區別。變化最先發生在戰爭題材的影片當中,這時期的優秀電影有:卡拉托佐夫(Mikheil Kalatozishvili,1903—1973)拍攝的《雁南飛》(1957)、邦達爾丘克(Bondarchuk,Sergei Fiodorovich,1920~1994)拍攝的《一個人的遭遇》(1959)、丘赫萊依拍攝的《士兵之歌》(1959)和《晴朗的天空》(1961)、阿·阿洛夫和弗·納烏莫夫拍攝的《給初生者以和平》(1961)、安德烈·塔爾柯夫斯基拍攝的《伊凡的童年》(1962)等代表作。

對於蘇聯來說,50年代後期,衛國戰爭的勝利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這使得當時的整個社會思潮可以拉開一段距離去冷靜地審視戰爭,表現在電影方面,便是革命激情所帶來的英雄主義豪情逐漸演變為厚重的悲劇感和對人性的思索。這一時期的電影紛紛採取了普通人的視角去反思戰爭,貫穿著人道主義的悲憫,影片著重描寫戰爭中人的遭遇、命運和不幸,凸現了戰爭給社會和人民幸福生活造成的破壞,隨著影片對戰爭事件的關注轉向了對戰爭中人的關注,它所展現的人們心靈的巨大創痛深深震撼了一個時代。《雁南飛》中薇羅尼卡和鮑里斯一對年輕戀人被戰爭毀滅的愛情;《一個人的遭遇》中木工索闊洛夫在衛國戰爭中所經歷的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士兵之歌》中一去不回的阿遼沙;《伊凡的童年》中備受摧殘、心中懷滿仇恨而夭折的伊凡。這些形象的出現在蘇聯電影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每個具體的人的命運被放置在了中心位置,「非英雄化」的同時,也就是對人的珍視、熱愛和對人在歷史中脆弱處境的無限惋惜。

值得注意的是塔爾柯夫斯基拍攝於1962年的《伊凡的童年》,在電影中,伊凡是一個面孔黝黑、背上布滿傷痕、不停地戰栗的小男孩。戰爭毀滅了伊凡的童年,他不再擁有兒童的純真無邪,反而是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扭曲,只有在夢境中他才能夠返回到被掩蓋起來,似乎已經消失的童年情境中去。在夢中,伊凡是一個自由的、心靈充滿了喜悅的人,他能夢見大自然的美,能和人類美好的情感相遇。但是在現實中,伊凡永遠無法平靜下來,他是一個復仇者,一個被戰爭徹底摧殘了的兒童。影片改編於弗·鮑哥莫洛夫的小說《伊凡》。在影片中,塔爾柯夫斯基作出的重大改變是引入了伊凡的夢,他讓伊凡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當中,一個是現實世界,一個是伊凡做夢的世界。兩個異質世界的強烈沖突讓伊凡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們敏感而又悲痛的心中。《伊凡的童年》始終滲透這一股悲切的激情,塔爾柯夫斯基本人的人道主義觀點清晰而又深刻地在影片中表現了出來。在一定意義上說,《伊凡的童年》和當時在西方剛剛興起的「作者電影」有著共同的審美趨向,因此,影片在國際影壇上引起了重視,《伊凡的童年》獲得了1962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舊金山電影節大獎,並在數十個國家上映。

這一時期,蘇聯電影在國際上頻頻獲獎,《雁南飛》在國際影壇上引起了轟動,獲1958年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士兵之歌》榮獲舊金山電影節大獎、最佳導演獎、全蘇電影節大獎、戛納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獎;《晴朗的天空》在1961年的第2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與日本影片《裸島》共同獲得大獎,並在舊金山電影節獲最佳導演獎。在以其對戰爭深刻的反思以及對人在戰爭中普遍處境的強烈關懷打動世界的同時,這一時期蘇聯電影新鮮的、獨創性的電影表現手法和藝術形式引起了世界的矚目。蘇聯電影從一開始就對電影這一門獨特的藝術在形式以及技巧上給予了充分的關注。無聲電影後期,對電影藝術的自覺終於導致了藝術觀念上的一次大的爭論,爭論發生在愛森斯坦和C·尤特凱維奇之間,實質是詩電影和散文電影兩種電影理想的沖突。在時隔30年之後,「詩電影」重新在蘇聯電影界發出了回響。老一代電影藝術家米·羅姆(Mikhail Romm1901—1971)不僅對其給予了熱情的支持,他還發表了不少文章,從理論上闡釋電影的內容與形式必須突破舊框框,必須創新。年輕一代導演中致力於創新的幾個主力,如格·丘赫拉依、安·塔爾柯夫斯基都是他的學生。詩電影的特點已經不是單純地表現在隱喻、象徵、比擬上,而且貫穿於整部影片的構思之中。在影片中,詩電影減弱了戲劇性的沖突,代之而起的是大量抒情場景和詩性格調。《雁南飛》並不正面描寫戰爭場面,甚至連敵人的形象也不出現,而是著力表現薇羅尼卡的內心矛盾;《士兵之歌》突破了敘事電影的框框和戲劇結構,採用了散文結構,影片雖然沒有多少曲折的故事,但它給予人們的感受卻遠比一些故事和事件豐富得多,它能使觀眾從哲理的高度去思考戰爭與人的關系。《一個人的遭遇》是一部獨白式的影片,影片的導演技巧和造型處理都具有較高的水平,在運用電影表現手段方面出色而大膽。片中有十分獨特的蒙太奇轉換,又有前所未有的仰俯拍鏡頭。

在詩電影理論的影響下,這一時期在蘇聯電影界興起了一種「情緒攝影」的理論,主張電影攝影不是客觀主義的記錄,而應帶有強烈的主觀化情緒色彩。這個階段電影中典範化的鏡頭處理給予了以後的電影無盡的啟示,為人稱道的處理層出不窮。比如《雁南飛》,鮑里斯臨死前靠在一棵白樺樹上,他的身子慢慢向下滑,眼睛望著急速地旋轉著的白樺樹梢,在旋轉著的白樺樹梢的背景上出現了鮑里斯想像他和薇羅尼卡結婚的畫面,隨後想像的畫面漸漸淡去,白樺樹梢旋轉得越來越快,又戛然而止,銀幕上出現了鮑里斯兩手伸開倒向水窪的畫面。《一個人的遭遇》中,索闊洛夫和其他俘虜在採石場做苦役這場戲中。畫面上展現的是寸草不生的大採石場,疲憊不堪的、被折磨的虛弱已極的人們在鑿石頭。單調的、不斷重復的鑿石聲塑造了一種音響的氣氛,畫面造型的處理更加突出了苦役的難熬:俘虜們捧著大石頭一步步慢慢走上山去,另一隊人在採石場的溝底走著,還有一隊人在山脊上艱難地行進,身體極度虛弱的人還被德寇碰撞而滾下山坡。均勻的鑿石聲,均勻而沉重的腳步聲,使人覺得這種法西斯苦役式的勞動永無盡頭。《伊凡的童年》中的最後一場戲,也就是在伊凡最後的夢中,孩子們在沙灘上嬉戲,一切都是那樣純凈,那樣光輝,只是在水邊,在沙灘上豎著一棵燒焦的樹。伊凡與一個小姑娘追逐著向水裡跑去,這時,畫面中忽然閃現了那棵燒焦的樹,一片陰沉、晦暗的陽光籠罩著它。這個隱喻性的畫面非常富有表現力地讓人看到,在伊凡的道路上豎起了一棵死亡的黑樹。

詩電影的傳統在蘇聯以後的電影中得到了繼承和深入的發展。塔爾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一生的電影實踐對詩電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後來他又拍攝了《安德烈依·魯勃廖夫》、《鏡子》等影片,1983年他在義大利導演了《懷鄉》之後,在國外定居。1985年他在瑞典導演了獲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影片《犧牲》,1986年在巴黎病逝。西方影壇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是與費里尼、英格曼·伯格曼等齊名的大師級的電影藝術家。在塔爾柯夫斯基的後期電影中,詩電影的獨特性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尤其是他對長鏡頭的運用和探索達到了一個詩化的高度。蘇聯人的長鏡頭觀念建立在愛森斯坦蒙太奇理論的基礎之上,不是為了紀實而是為了表現,所以體現出來的是鏡頭內部的蒙太奇觀念,也就是用一個鏡頭來完成原來蒙太奇剪接的效果。所以在那個鏡頭中每當機器運動到一個局部,就會有一組戲出現。塔爾柯夫斯基的長鏡頭當中影像本身的節奏感純粹天成,不需藉助於台詞,也不需藉助於音樂或戲劇張力,在取消了一切指向性和明確的意義後,顯得純凈、優美。他開拓了電影的形式美,使電影成為一種本質優美的藝術。

這時期的蘇聯電影除了戰爭題材的影片之外,重要影片還有歌舞諷刺喜劇片《狂歡之夜》、抒情喜劇片《忠實的朋友》、抒情正劇片《生活的一課》等,此外還有一些文學名著改編的影片在藝術性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格拉西莫夫拍攝的《人與獸》(1962)、《記者》(1967)和《湖畔》,作為他這一時期現實生活題材的三部曲,以普通人的命運,生活中的矛盾沖突作為影片的中心,並將人物刻畫和對環境、社會的描寫交織在一起,使作品令人深思、耳目一新。

1967年,阿·阿斯柯爾道夫(Aleksandr Askoldov1932—)根據瓦·格洛斯曼的短篇小說《在別爾季切夫城》改編並導演了影片《女政委》。 阿斯柯爾道夫說他拍攝的是一部關於人的尊嚴和愛的影片,一部關於女人對家庭、對孩子的愛的影片。女政委瓦維洛娃在生孩子之前,身上只有軍人的勇敢和原則性,缺乏女性的柔順,生了孩子之後,她成了一個閃爍出母愛的真正的女人了。1967年,本片尚未完成就遭到了厄運:攝制組在烏克蘭拍片,莫斯科多次來電報命令停拍,但攝制組還是把影片拍完了。審看樣片時,影片遭到了禁映,拷貝被剪得支離破碎,一些素材也被焚毀。這個事件標志著從50年代後期開始的一個電影時代結束了。

二、 70年代以來——四大電影題材創作熱潮

和其他藝術的命運一樣,在蘇聯這一時期,電影一直在文藝政策的指向性引導下,經歷著或是繁盛或是衰弱的起伏過程,但只要政治的嚴密控制出現稍微松動,蘇聯電影就會盡量伸張藝術的個性與獨立,恢復藝術的自覺與尊嚴。1972年,蘇聯國內的社會生活在經歷了短暫的壓抑之後,出現了寬松的景象。這一年,蘇共中央重新思考了發展電影事業的政策,頒布了「關於進一步發展蘇聯電影事業的措施」的決議。由此,電影再次出現了繁榮。從70年代開始,蘇聯電影進入了以戰爭、政治、生產和道德四大題材為代表的一個新階段。但是,時代畢竟改變了,整體的社會思潮和中心問題也在發生變化。如果說50年代後期開始的蘇聯電影在強力反撥前一時期對個人的忽視這種傾向的基礎上,將人的悲劇命運重新放置在時代的中心課題當中,那麼從70年代開始,電影在繼續關注人的同時,卻悄悄地改變了對這一問題的關注方式。在戰爭題材的影片中,英雄主義回到了人們的視野,而在其他題材的影片中,蘇聯當時的社會現實引起了電影藝術家的普遍關注,他們開始從各種可能的角度探索有關道德主題的表現,對精神和道德因素對於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給予了深刻的反思。

戰爭永遠是蘇聯電影中一個無法饒過的主題,70年代開始,被稱之為第三代戰爭片的一大批優秀影片出現了,這些影片體現了「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有機結合」。這些影片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在戰爭中的英雄行為,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平凡的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以揭示主題,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和《熱雪》等。在這同時,出現了另一類的場面宏大的戰爭片,其中以奧澤羅夫(Ю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Озеров 1921~)導演的五集文獻性故事片《解放》為代表。影片刻畫了從兩軍統帥部到普通戰士的角色形象,忠實記載了蘇軍開始反攻到德軍全軍覆沒的全過程,從一個全景角度來表現戰爭,堪稱史詩式的巨作。拍攝於1972年的影片《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第三代戰爭片的發端與代表作品,這一類影片還有《只有老兵去戰斗》(1973)、《活到黎明》(1975)、《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受傷的小鳥》(1977)、《沒有戰爭的二十天》(1977)等代表作。

第三代戰爭片既贊美為革命英勇獻身的精神,又揭示了戰爭對人類幸福生活的摧殘。在50年代強烈的感情控訴之後,電影藝術家對衛國戰爭的思考,不再傾注於對戰爭的控訴和對人性毀滅的嘆息,而是重新展示蘇聯歷史上一段偉大的勝利。這時期大多數戰爭片表現的戰斗是局部的,規模較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影片將鏡頭對准了事件中的人物,著力刻畫蘇聯戰士的英雄主義精神和這些戰士豐富多彩的內心生活。人道主義和愛國精神體現在主人公的英雄行為當中,而人道主義是英雄行為的一個充實。這兩方面內容的結合使影片的內涵深刻,富有人性意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蘇聯

蘇聯第三代戰爭片中的主人公往往身陷悲劇處境,身心遭受極大的創傷,但是,在陷於絕境之後,他們身上的英雄主義品質卻愈發地光彩奪目。比如羅斯托茨基拍攝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方面表現了戰爭的殘酷,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戰士的英雄氣概。影片講述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帶領兩個班的女高射機槍手駐扎在一個小車站旁的村子裡。車站周圍是戰略要地,敵機經常來轟炸或騷擾。一天,班長麗達在鄰近的樹林里發現了空降的德寇。於是,瓦斯柯夫帶領一支由麗達、冉妮婭、麗薩、迦爾卡、索妮婭等五個姑娘組成的小分隊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與敵人交戰中,姑娘們一個個犧牲了。班長麗達受重傷後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託付瓦斯柯夫去找她兒子,隨即開槍自殺。瓦斯柯夫瘋狂地沖進德寇在林中的營地,活捉了四個俘虜。影片的結尾是20年後,瓦斯柯夫帶著已成長為青年軍官的麗達的兒子來到當年戰斗過的樹林里,找到了當年這五個女兵的墳墓,給她們立了一塊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沒有經歷過戰爭、到當地來旅遊的歡樂的年輕人,不由自主地對著墓碑肅立誌哀。影片選擇了五個姑娘作為影片的主人公,以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去表現戰爭的殘酷。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姑娘本是與戰爭不相容的,她們應該與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聯系在一起,應該有幸福的愛情,但她們卻遇到了戰爭。影片以一種鮮明的悲劇意識,讓活躍的生命、金色的年華和美麗的身軀毀滅給人看,從而控訴了侵略者侵略戰爭的罪惡。《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方面表現了戰爭的嚴酷,戰爭對個人幸福的破壞,對女兵青春的毀滅,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現了女兵們為保衛祖國而自覺獻身的精神,表現了她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Ⅲ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5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

近幾天我觀看了一部紅色電影:《我愛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多個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組成的,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開國大典前的電動升旗裝置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在開國大典之前,負責電動升旗裝置的新中國第一代工程師林治遠在開國大典裝備審核時說出電動升旗裝置不能確保萬無一失,於是接到上級通知,指出之前的裝置時間設計與國歌總時間長度不能完全吻合,必須要在明早六點前修改完善,做到萬無一失。林志遠頂著國內首次和上級的超高要求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在人民群眾的協助之下,最後完成了阻斷裝置的重新製作,成功將阻斷裝置的材質煉成了鋼。並不顧自身的恐高症,爬到高達21米的旗桿頂端親自進行了安裝焊接,並最終讓國旗順利升空。

從林志遠身上,我們學到了舍棄個人利益、顧念國家榮耀的精神;從人民群眾身上,我們學到了不計個人得失,一心幫助別人的精神。這部影片還講述了第一枚原子彈的發射、香港回歸祖國、抗日戰爭勝利等中國歷史上許多具有深刻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這些事件中所展示的巨大的愛國主義情懷也都深深打動了我。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更要向無數歷史先輩一樣盡自己所能保衛我們的祖國,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2

2019年10月1日,相信在中國的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道都唱著同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每個影院也都同步上映著同一部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是的,因為它是主旋律。

上午11:30,當全國人民都在觀看閱兵式時,我和芯磊、柳芸在海口市友誼陽光城為我們的學生站崗。今天,他們用自己精心准備了四個月的民樂曲目作為送給祖國母親70歲的生日禮物——我為祖國奏上新樂章!當《我和我的祖國》那熟悉的旋律響起,現場百餘人揮舞著手中的小紅旗,自覺圍成一圈;各樓層的工作人員也停下手中的工作,站在樓層間,所有的人都自發地和著旋律唱起心中的歌,那一刻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下午3點,我和子千在影院共同觀影《我和我的祖國》。

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整部電影以日記的形式,給大家展示了七個歷史性的大事件。七個大事件就是七個故事,它們像珍珠一樣串連在一起,給全國人民呈現了新中國這70周年來的歷程。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每一個故事的主題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記得一周前的課堂,我曾問過孩子們,「你們知道為什麼《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由王菲來唱?」孩子們的回答多種多樣,其中有同學說:「我認為是因為王菲能唱出新時代的感覺,新中國成立70歲年,既要保留經典也要有現代味。」課上,我用了大致10分鍾的時間給孩子們簡單介紹了這部電影中的七個故事,我相信聽懂的孩子不多,但沒有關系。我堅信,「愛國」不是我們用口號喊出來的,它像一粒種子,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季節,只要有播種,它總會在孩子們心裡發芽並成長。

整部電影,我數不清自己流了多少淚。在《前夜》這個章節中,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林治遠」爭分奪秒排除萬難,只為確保升旗儀式的「萬無一失」。排查工作進行到最後一個環節,固定五星紅旗的旗桿球珠壞了,當蜂擁而來的人群擠上來只為捐出自家的「寶貝」時,我第一次流淚了,不管捐出來的材料能不能用上,但那是每個人都想為祖國盡一點自己的力量、那是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的熱愛。當然,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林志遠恐高,爬到旗桿一半時他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但聽到時間提醒時,他頂著寒風,艱難地爬上旗桿頂端,焊接好了旗桿球珠。那一刻,我再一次淚流,為了保證新中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林治遠曾立誓「立國大事,必鞠躬盡瘁」,他的確是這樣踐行的。

在《奪冠》中,導演徐崢將女排精神與時代情感緊密結合,故事講述的是35年前洛杉磯奧運會那場激動人心的女排決賽。那時候,胡同里的鄰里們圍在一台黑白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為女排喝彩。1984年,中國女排用「三連冠」站穩巔峰,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展示能代代相傳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

七十年、七個歷史瞬間、七個故事,合在一起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我和我的祖國》。當電影結束時歌聲響起:「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時,我不由自主地站起來跟著唱完這首歌。透過銀幕,我看到的是:所有的身影都是熟悉的身影,所有的人物都是平凡的人物……然而,每一個平凡的小人物,都用自己的努力和執著追求著他們的大夢想!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3

國慶期間,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

影片講述了七個故事,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雖遠實則密切的關聯。

其中這三個故事感人至深,令人盪氣回腸,在我心中久久揮之不去:《前夜》講述的是為保障開國大典國旗順利升起,林治遠爭分奪秒排除萬難,用一驚心動魄的未眠之夜確保立國大事「萬無一失」。《相遇》為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高遠獻身國防科技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愛情。《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84年奧運會奪冠的故事,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3比0戰勝美國隊,奪得金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直守在信號很差的17寸的黑白電視機前觀看女排奪冠的全過程。

這七個片段講述了七個中國發展歷程中重要的事跡,每一個都是值得銘記一生的。這部電影演出了中國70年來的飛速發展,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該了解銘記的。祖國的過去我們不曾參與,但我們應該了解,老一輩是用怎樣的方式愛著我們的祖國。

從新中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到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發射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到神州十一號飛船的成功著陸。新中國發展了七十年,七十年意味著中國逐漸走向了繁榮富強;在七十載風風雨雨中得到了磨練,在磨練中變得強大,同時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我自豪,我是中國人,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曾經,中國是被世界遺忘的國家;現在,中國是大海碧波上面升起來的太陽;是青藏高原上奔跑的駿馬。我的祖國現在是一個各個方面突飛猛進發展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挺起胸來了,漸漸成為一個東方的巨人!我的祖國日益受世界矚目,我的祖國日益被世界瞻仰!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求自己具備符合國家棟梁的基本條件。我們要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心化作報國之行。

祖國,我為你驕傲!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4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每當響起這動聽的歌聲時,我就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感到無比自豪!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共講述了七個片段:開國大典、相遇、香港回歸、女排奪冠等片段,看完之後,我深有感觸。

開國大典這個片段,說的是1949年的10月1日。在大典的前幾天晚上,那些工作人員日夜苦練,生怕出了一點兒差錯。可唯一緊張的是升旗隊,畢竟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升起電動國旗。大約中午12點,天安門廣場實施封閉,而升旗隊仍未試驗過一次。無奈之下,升旗隊只好按同樣造形,同樣材料,同樣比例縮小2/3。總算,升旗台造好了,開始試驗了。首先,是音樂的問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一個吹號十分好的士兵。接著,又是阻斷球生銹的麻煩,經過提煉,製造出鋼球,解決了麻煩。

香港回歸是在1997年7月1日,就在前一天,中國和英國正在苦練交接儀式。到了那一天,也就是1997年6月30日深夜23點多,交接儀式開始了,可麻煩來了——英國提前30秒降下國旗。中國人民十分緊張,生怕早一秒或晚一秒。5秒……4秒……1秒。終於,7月1日來了。中國的國旗升起來了!我無比激動與興奮!

電影結束了,我又想起了那首歌:「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5

前天,姑姑說:「我們去看電影」。我問:「幾點到幾點啊」!姑姑說:「八點到11點。我們吃完飯。爸爸開著車。姑父坐在副駕駛上。媽媽和奶奶和哥哥和妹妹坐在後面。我獨自一個人坐在後備箱里。我們到看電影的地方了。我們到了看電影的地方。我們就去取票了。我們看的是《我和我的祖國》。看完電影後,我們坐在車上,快快的回到老家。到了老家才11點多。姑姑我開著他的車,送我們送到了新家。姑姑和姑父也住到了新家。到了新家。已經12點了。我們好想睡覺啊!洗完臉,我們洗完了。上完廁所。我們就去睡覺了。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6

國慶期間,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9年至2016年中的七個小故事——《前夜》、《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護航》,它們分別展現了愛崗敬業、奉獻精神、和諧奮進、分秒必爭、成就他人、拯救迷羊、服務支持的七種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一步一步實現強國夢的艱苦過程,表現了中華人民的赤子之心、深深的愛國情懷。

七個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前夜》和《相遇》。開國大典前夜,工程師林治遠為了確保電動升旗裝置能萬無一失,一夜未眠改造升旗桿的旗桿球,並且不顧自己的恐高,兩度爬上旗桿更換,保證了開國大典升旗儀式的順利舉行。林治遠這種精益求精、堅持不懈的敬業精神讓我懂得了勝利是從不斷失敗中取得的。《相遇》中一位普通的核彈研究員高遠隱姓埋名,與女朋友偶然相遇也不能相認,為了阻止一次事故,自己卻遭核輻射犧牲。這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正是無數的中華兒女無私奉獻,才有了今天強大的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愛國電影,讓我們見證了那些刻骨銘心的歷史時刻,激發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一首熟悉的旋律縈繞在耳邊,它在告訴我們祖國是每個華夏兒女堅實的後盾、棲息的港灣。我愛我的祖國,更愛那些保衛祖國的人民,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願祖國的明天更加美麗,更加強大!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7

10月2日晚上,我和哥哥相約到電影院觀看了影片《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用7個小故事,告訴了我愛國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用心做好,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完成應該完成的使命,這,就是愛國!

如《奪冠》這個故事中的冬冬,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冬冬家裡有一台黑白電視,它是街坊鄰居飯後唯一的娛樂項目。在女排決賽的這天,街坊鄰居們一如往常早早的來到他家,准備收看比賽,可家裡電視機的天線壞了,最糟糕的是會修天線的爸爸也不在家,為了讓鄰居們觀看到這場精彩的比賽,幼小的冬冬,用自己的胳膊舉起了天線,直到大家觀看完比賽。他汗流浹背、高舉天線的身姿的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我想,在冬冬的眼裡,他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凡的事,只是不想讓來看電視的鄰居們失望而走。此刻的我卻眼含淚水,這小小的身姿比學校教育我向英雄人物學習更讓我感動。愛國!或許就是鄰居們安居樂業、互幫互助的過好每一個小日子;愛國,或許就是公交車上的讓座、馬路上老人摔倒的攙扶;愛國,更或許是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

另一個小故事《前夜》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有恐高症的林治遠,為了修好電動旗桿,爬上20多米的旗桿,在風中瑟瑟發抖,回想起當年的歷史條件,他真的是冒著生命危險修旗桿。當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瞬間,我感動了,尤其是林治遠說的那句話:「我們升起來的僅僅是一面紅布嗎?」是啊,我們升起的絕不僅僅是一面紅旗,而是全中國人民的希望!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平凡的人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不平凡了。

現在的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生,我想,我的使命就是努力學好知識,積極鍛煉身體,跟同學友好相處。這,難道不是我現在的愛國宣言嗎?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8

今天我看了國慶大片《我和我的祖國》。這是一部讓人感動又自豪的電影。影片講了七個愛國故事,有普通人的也有幕後英雄的。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個故事「前夜」。

故事講了為了保證國旗順利在開國大典上升起,工程師徹夜不眠,人民同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在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全世界面前冉冉升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國旗不只是一塊紅綢布,它凝聚了多少中國人的鮮血,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國旗代表著祖國的榮譽,人民的信仰,中華民族的尊嚴。

在那艱苦的歲月中,大家一心為了一個目的:讓國旗成功地升上去。這就是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是不會倒下的,中國人是不會認輸的。無論有多困難,我們都能戰勝它,因為我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一定會取得勝利。新中國成立了70周年,中國人創造了無數奇跡,也是世界和平的堅定擁護者。我們能夠安心生地生活是因為不管走到哪裡,祖國都會保護你。有強大的祖國,才會有幸福的人民。

電影結束時耳邊響起那首歌曲,久久回盪在我心裡:「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不管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贊歌……」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9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這句話十分震撼人心,他立志要為祖國的建設讀書,這是多麼偉大的志向啊!如今,中華真的崛起了,而且在各個方面的發展遠超大部分國家。從1949年到2019年,祖國僅用了短短70年時間,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立足於整個世界的前端。那麼這70年,祖國又經歷了何等歷史的重要事件呢?《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就向我們講述了祖國所經歷的7個大事件。

在《前夜》的這一部分,負責設計升旗方面的林治遠需要保證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按電鈕升旗時的萬無一失。可是在廣場做的實驗還不到5次。林治遠和他的同伴就按三分之一比例縮小了天安門廣場的電力裝置和電動旗桿做試驗。中途多次遇到困難,但在父老鄉親的幫助下都克服了。沒想到的是,在實驗途中,停穩國旗的阻斷裝置球壞了,也傳來了國旗被捲入裝置的消息。這種裝置要想讓它堅固,必須加入三種稀有金屬,使它成為鋼。林治遠的助手立馬爬上屋頂,用大喇叭尋求街坊鄰居的幫助。當他們快陷入絕望時,陸陸續續有群眾過來捐材料:「同志,捐東西的往哪走啊?」「捐材料的是這兒嗎?」「我這個眼鏡能捐嗎?」

一位清華大學的教授把實驗室僅有的一塊實驗材料樣本,鄭重地交到林治遠他們手上,讓他們製作阻斷裝置。我十分欽佩這位教授,竟然捨得把這么珍貴的樣本捐出去,這是多麼慷慨啊!

林治遠製作好裝置後,不顧一切直奔廣場。阻斷裝置需要焊接到旗桿頂部,在場只有林治遠會焊接,但他恐高,硬著頭皮爬到一半就停了下來,經過同志們的鼓勵後才爬上頂端,成功焊接裝置。爬到近30米高的旗桿焊接裝置,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林治遠為了祖國的榮譽,克服了恐高,我真心為他點贊,也為開國大典所有的工作人員點贊!

《回歸》這部分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國代表要求,中國國旗應當在7月1日0時0分0秒升起。升旗手需要做無數次升旗訓練,每一次拉的長度都必須一樣,而且全程不能抬頭看一眼。在香港回歸的儀式上,流程先是慢了20多秒,隨後又快了10多秒。升旗手等待著,耳朵豎起來聆聽。聽到國歌就要升旗,非常考驗他的反應力。時間一到,伴著雄壯的國歌,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時間正好是0時0分0秒!這一刻,我也打心底為他們高興,為祖國自豪!

除了《前夜》和《回歸》,《相遇》為我們講述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奪冠》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女排非凡的風采;《北京你好》帶給我們一個盛大奧運會開幕式;《白晝流星》讓我們見證了中國航天的發達;《護航》則讓我們見識到大閱兵中默默無聞地備飛。這些,都是祖國崛起過程中的大事件。這部電影帶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崛起,見證了祖國的強大!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0

今年,是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70周年,今天,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過去的70年裡,中國從一個任人欺辱的貧貧國家發展成了一個經濟大國。過去70年裡,中國從一個閱兵時需要向別國買禮炮的國家變成了一個軍事國家。

70年前,沒人會想到中國能在短短的70年裡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如今,別國的人們依然驚嘆於中國的成長速度。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支撐祖國的.人的汗水和那些為我們征戰四方的人的鮮血換來的。

我為中國感到驕傲,更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1

在沒看到這部電影時的前幾天,都已經在電視上看到它的宣傳片了,心裡有點急切的想看到這部愛國電影。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分了7個故事來講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奮斗歷史。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奪冠》,講述的是中國女排,說起中國女排,讓我想起了最近一次郎平指導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穿上帶有中國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為國爭光是我們的義務和我們的使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在國際大舞台上「升國旗,奏國歌」,為國爭光,激盪著中國力量堅定前進。

我的目標是做新時代的接班人,努力學習,做為一個中國人而驕傲自豪。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2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0月1號上映了《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中國從千瘡百孔到強起來,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在這70年來的回憶。影片觀看過程中,不少幹警熱淚盈眶、不少老紅軍熱淚盈眶,大家紛紛表示非常震撼,為祖國點贊,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為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而自豪,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3

總有那麼一些人,付出了青春,驚艷了時光,在歷史的本子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題記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包含了七部短片,分別為《前夕》、《相遇》、《奪冠》、《回歸》、《北京你好》、《白晝流星》和《護航》。其中,我對《前夕》印象尤為深刻。

這個故事的開頭是所有的人都在為開國大典做准備。天安門廣場旗桿設計安裝者林治遠負責的電動升旗裝置因為缺乏實驗,並不能保證在升旗的時候萬無一失。但是廣場已經封閉,想要在廣場實驗是不可能的。於是,林治遠製成了一比三的模型,來盡量還原廣場的樣子,看會遇到哪些突發情況。不料,在實驗的過程中,林治遠困難重重,突然又發現旗桿頂部的阻斷球由於材料問題,容易在發生碰撞時碎掉。當下,又沒有製成阻斷球的材料。眼看著實驗離驗收只有一個小時了,林治遠坐在那,整個人好像喪失了活力一般。

這時,梁昌壽舉起喇叭在屋頂上喊:「誰家有含製作阻斷球的材料?」可是卻無太大反應。正當林志遠心灰意冷時,就聽見遠遠傳來十分嘈雜的聲音,原來是聽到廣播的群眾們拿著家裡所有可能製成阻斷球的物品紛紛從家裡趕來,有拿孩子長命鎖的,有拿煙斗的,還有拿收音機的……

在大家的幫助下,林志遠重新製成了阻斷球,並冒著恐高的危險,毅然決然地爬上了旗桿,將阻斷球裝置好。完成的那一刻,眾人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劇中,林志遠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二十八年革命,兩千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是啊,這些人經歷的故事背後,敘說的是我國這些年來的發展歷程。從開國大典到現在,中國不斷地發展,努力變強大。從以前任人宰割的中國,發展成了如今在世界有一席之地的中國!

我很喜歡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從古至今,總有一群人願意為了祖國大業而奉獻自我,為了守護國家而犧牲自我。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明白國家利益大於個人利益,沒有國,哪來的家!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4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早早的起床了。我們吃過早餐,就來到了電影院,觀看《我和我的祖國》。在電影開始之前,工作人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面小紅旗,我無比激動,等著電影開始。

電影記錄了中國偉大的時刻,從1949—20xx新中國發展了70年,70年意味著中國逐漸走向了繁榮富強,意味著中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歲月。在70載風風雨雨中得到了磨練,從磨練中變得強大,同時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我身為新中國小學生,為祖國的日新月導感到無比自豪。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觀《我和我的祖國》有感15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裡面一共有七部小電影,其中的每個人都有無私、勇敢、堅強和永不放棄的精神。

其中有中國第一次升國旗、第一個原子彈爆炸成功和香港回歸祖國等七部小電影,我看完這七部小電影之後,我為祖國為榮、我為祖國自豪,我為祖國的強大而高興。突然我心中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第一次升國旗這這一部小電影,我最喜歡其中一個叫林治遠的人,他是天安門廣場旗桿設計安裝者,他還不顧危險爬上了超級高的國旗桿,更何況他還有恐高症,他真是太勇敢了!我一定要向他學習!

這七部電影都很有意義,大家一定要看一看哦!

;
閱讀全文

與蘇聯電影祖國從哪裡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孫堅電影完整版 瀏覽:556
電影her圖片 瀏覽:641
兒子讓父親模仿電影片段 瀏覽:184
千禧年三部曲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49
國產超清戰爭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67
點點怎麼做一個簡便的電影 瀏覽:934
古代戰爭排面電影 瀏覽:263
歐洲中世紀題材的愛情電影 瀏覽:726
韓國電影勇敢號迅雷下載 瀏覽:786
鄭州有哪些汽車電影院 瀏覽:542
鐵拳男人電影精彩片段 瀏覽:336
浪客行系列電影 瀏覽:69
公主電影西瓜 瀏覽:938
三亞看電影地方在哪裡 瀏覽:886
樊少皇的電影力王哪裡看 瀏覽:469
電影app軟體怎麼開發 瀏覽:674
造化弄人完整版電影 瀏覽:825
手機優酷下載的電影怎麼放電腦看 瀏覽:799
星空衛視電影台app軟體 瀏覽:476
電影十兄弟在線播放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