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前看的一本美國電影,不記得片名了,只記得一條火龍和一條水龍在森林中的平曠地區打架(在空中)
片 名:Fire And Ice
譯 名:冰與火:龍之編年史
又 名:冰與火:天龍傳奇/魔龍軍團
年 代:2008
國 家:美國/羅馬尼亞
類 別:科幻/幻想/冒險/劇情
片 長:85分鍾
導 演:Pitof
電影講述的是在人類與龍共存的虛幻世界中,暴虐的火龍讓整個國家陷入了苦難和危險之中,為了保護自己的子民,國王奧古斯都不得不放棄了國家尊嚴,被鄰國吞並成為了其附庸。對於父親的決定,公主路易斯 十分反感,在她的信念里,逃避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奮起反擊,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路易斯想要尋找傳說中的屠龍騎士,卻找到了他的兒子蓋伯里歐。蓋伯里歐喚醒了沉睡多年的冰龍,它是火龍最為強勁的對手,與此同時,在蛛絲馬跡之間,路易斯公主發現,所有一切的不幸並非偶然,而是大臣與鄰國間的陰謀。
B. 火龍的拍攝背景
1984年,李翰祥很想在結束他四十年的影壇生涯之後,以「息導」的心態,准備再回祖國內地拍一部名叫《火龍》的電影。這是以晚清最後一任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為中心人物的影片。早在1978年冬天,他在上海與好友蘇誠壽計議拍《周恩來》的時候,在李翰祥的心中已經在思考有朝一日他要將溥儀遺著《我的前半生》搬上銀幕的打算。可是那時因為「四人幫」剛剛被打倒不久,拍溥儀的計劃未能實現。到了1984年,形勢則非常有利於李翰祥去實現他的夙願。李翰祥認為封建皇帝好比一條龍,皇上死後一般稱之為「龍寢」。晚清十幾位皇帝歿後,他們的靈樞大多都埋葬在距北京不遠的馬蘭峪清東陵里。那裡是燕山的余脈,群巒嵯峨,萬木森然。一座座金碧輝煌的饗殿與堅固的方城寶頂里,深葬著數十位皇帝、皇後與嬪妃。可是,唯獨溥儀這個末代皇帝在死後,他的遺體被火化了!這是一個歷史上的奇跡。
北京西郊八寶山,那裡有溥儀的一盒骨灰,後來,經徵得溥儀遺孀李淑賢的首肯,已將末代皇帝的骨灰移葬清西陵去了。李翰祥記得:1984年6月5日,李翰祥為了盡早實現他開拍《火龍》的夢,曾經親自找到位於北京西直門外的一幢高層建築。在一間兩室一廳的單元房裡,李翰祥終於親自面見了溥儀的遺孀李淑賢。李翰祥想請李淑賢支持自己開拍電影《火龍》的計劃。
李翰祥在西直門訪問李淑賢之前,已有義大利想像影業公司准備將《我的前半生》搬上銀幕,取名為《末代皇帝》。另一家美國電影公司准備以愛新覺羅·溥儀為題材拍攝彩色歷史片《中國的故事》,執導者便是曾經導演過著名影片《根》的人。李翰祥是在人人爭拍溥儀的不利條件下,走進李淑賢房間的。出乎李翰祥意料之外的是,李淑賢並不受外國影業公司高額美元的誘惑,不但對李翰祥拍攝影片《火龍》毫無任何疑義,而且她還正式委託李翰祥導演,作為已故愛新覺羅·溥儀及李淑賢女士本人的所有著作、資料的出版、再版、翻譯及改編影視一切海外權益的代理。李淑賢的信任與誠懇的委託,感動了感情豐富的香港導演李翰祥,這就是從北京回到香港以後,馬上進入《火龍》劇本的創作與籌措資金的原動力。
李翰祥此次內地之行,還去了一次東北。去了遼寧省錦州市錦西縣沙河營大隊蘇家屯的故里。李翰祥的另一個收獲是在東北會見了愛新覺羅·溥儀的嬪妃、「福貴人」李玉琴。這次訪問使他對已故的溥儀有了比資料以外更豐富的感性了解。李翰祥決計在《火龍》影片中將末代皇帝拍成一個有血有肉有獨特個性的歷史人物。
李翰祥已經選定香港演員梁家輝做他未來影片《火龍》中的主角——溥儀皇帝。李淑賢一角李翰祥在心中已經選定了兩人,一位是在《垂簾聽政》中扮慈禧的劉曉慶,另一位是「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獲得者潘虹。但是,究竟請哪一位當他《火龍》中李淑賢的扮演者,此時李翰祥尚難確定。此外,劇中尚有溥儀的婉容和福貴人李玉琴兩位角色,李翰祥在反復思考以後,決定請他的兩位女兒李殿朗與李殿馨來分別扮演。李翰祥希望《火龍》能是繼《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後的又一部清宮片。
李翰祥1984年春天所構思的「大都花城」旅遊名勝地的設想,是他在北京昌平縣境內搭設「圓明園」舊址後的思想飛躍。因為他在拍完《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兩片後,曾一度滋生一種「息導」之念。那麼,如果李翰祥不再執導電影以後去做些什麼?於是他很自然地會產生這種開發旅遊區,興建仿古街的構想。
可是,李翰祥終究是一位對藝術赤誠的電影導演。盡管在北京順義縣興建「大都花城」的夢想因為種種因素未能成真,但他所熱心痴情的電影《火龍》卻如期地在內地開拍了!
在《火龍》的電影劇本改編完成以後,李翰祥導演為了面見有「悲劇之星」美譽的峨嵋電影製片廠女演員潘虹,他曾經由北京飛一次成都。當然,在此之前,李翰祥也是先在銀幕上與潘虹謀面了。那是在北影廠的放映室里,李翰祥見到潘虹在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兩部彩色故事片,一是周予執導的《杜十娘》,二是孫羽導演的《人到中年》。李翰祥對潘虹在《人到中年》里所飾演的女醫生陸文婷,當然十分欣賞,因為在他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已經在內部傳出潘虹將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消息。李翰祥頗感到驚奇與欣悅的卻是,潘虹所主演的古裝片《杜十娘》。這是一個人人盡知的老故事,而且李翰祥在香港從影數十年間,已經多次看過香港、台灣以此題材而拍攝的多種故事片,同時也觀看過同名戲劇。可是,李翰祥看了潘虹所演的杜十娘卻有耳目一新之感。特別是大運河上杜十娘隨李甲回鄉的一場戲,李翰祥認為潘虹的表演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當她聞知李甲已將她轉賣大鹽商孫富時,燈滅。油燈復燃以後,巨大的銀幕上只留有潘虹那雙呆然若失的大眸子,李翰祥是多年拍片的導演,平生拍過多少演員的眼部特寫,他已無法記得清楚。可是潘虹那雙震驚的大眼睛裡所流露出來的復雜情愫,其感染人的魅力則是少見的。
李翰祥很喜歡《杜十娘》這部影片,他欣賞大運河所特有的風光和女歌星為杜十娘在河舟中所配唱的動人歌曲。潘虹所扮演的杜十娘成為了一個罕見的、活脫脫的藝術形象,深刻地在李翰祥的腦海中打下了烙印。所以他對潘虹的評價是:「潘虹的表演極富內涵!未來的李淑賢也應該是一位有豐富內心世界的人物,潘虹演這個人物看來是非她莫屬了!……」
在酷熱的成都古城裡,李翰祥終於見到了銀幕之外的「百花」、「金雞」雙獎的獲得者——「悲劇之星」潘虹。出現在李翰祥面前的潘虹,文靜而嫻雅,根本沒有那種李翰祥所擔心的大明星的架子。她穿著一條藍色的牛仔褲,白色的上衣。消瘦白皙的面龐,一雙大大的眼睛十分醒目。潘虹畢竟是潘虹,她的與從不同之處不僅僅在於她那不戴金燦燦的首飾,不施粉黛,以本來的天生麗質來面對人世間的一切,更主要的是潘虹的深沉,這種深沉的女性氣質則恰好是李翰祥導演在《火龍》一片中所需要的。因為李淑賢——溥儀皇帝的遺孀,應該具有一種與潘虹很相近的深沉性格。所以,李翰祥親自將他執筆寫成的歷史影片《火龍》的文學劇本交到了潘虹的手中。
潘虹的片約甚多。但是她還是用最快的速度將李翰祥的劇本《火龍》仔細看過。她無疑從心底里喜歡《火龍》,喜歡劇中人物李淑賢,因為再次見面的時候,李翰祥最先從潘虹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裡得到了潘虹將與他合作《火龍》的肯定答復。
「很難免,凡是和我合作的演員,最初時都會有一種心理壓力的!」李翰祥善於窺探演員的內心世界。他對潘虹所說的這番話,其真實的含意在於,從香港來內地拍電影的李翰祥,會繼續沿用他在香港和台北的習慣,即:演員必須在拍攝的當日清早得到當日所拍鏡頭的最後分鏡頭劇本,這是大部分內地演員所完全不能習慣的。此外的含意是,他李翰祥一旦正式開拍一部電影,決不像某些導演那樣拖、磨、等、靠,有時一天時間也很難拍下一個鏡頭。李翰祥急性子,他所講究的是雷厲風行,有時一個工作日他甚至可以拍攝四五十個鏡頭。這種快節奏的拍攝風格是一般初次與李翰祥合作的內地演員所無法適應的。這是李翰祥的擔心,他在與新合作者接觸的時候,往往喜歡先將丑話說在前頭。李翰祥對潘虹這樣有影響的著名演員更該如此。
「李導演,請放心。」潘虹的心頭確有一種隱隱的精神壓力,但是她卻又不肯承認這種壓力。那是因為她對李翰祥所提示的話,理解成另一回事。心性堅韌的潘虹,自然並不懼怕香港導演的快節奏工作方法,她從內心裡甚至很喜歡這種頗有效率的攝制特點。潘虹所理解的壓力,來自於一些影界人的傳說。早在潘虹結識李翰祥之前,她就耳聞李翰祥無論在香港片廠還是在台灣片廠,都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因此有人將李翰祥比成日本的大導演黑澤明。還有人說,李翰祥在香港、台灣培養一大批著名的演員,如甄珍、汪青、秦漢、汪鈴、林青霞、林黛等等。同時也提攜並培養了一些著名的電影編導,如宋存壽、胡金銓、朱牧等等。譬如李翰祥對宋存壽的關切、支持就在港台傳為美談:宋存壽准備拍攝電影《破曉時分》時,因為是初次執導,連電影的分鏡頭劇本也是李翰祥為他寫好,又扶植他一個鏡頭一個鏡頭開拍的。可是,也有另一些人李翰祥對其是嚴厲有餘的。60年代李翰祥在台灣主持「國聯」的時候,有一位編劇很想拜李翰祥為師,但是李翰祥卻因為對此人不了解而將其拒於門外。那人卻有一股堅韌的上進心,為學成本事並不怕冷淡。他第一次將自己所寫的習作送給李翰祥指教時,是心中惴惴,戰戰兢兢而來。不料李翰祥將那劇本只看到一半,便擲到門外,不肯再讀。怎奈那位編劇是位百折不回的人,他將李翰祥丟到門外的劇本小心翼翼地拾起來。拿回家裡又開了幾個夜車,將劇本從頭至尾又改寫一番。第二次再去見李翰祥時,李翰祥終於被他的誠懇和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動,不但親自為他指出缺點,李翰祥還親自為他加工修改。這部影片拍成後,那位編劇也成了名。從此他與李翰祥結成了莫逆之交。這些有關李翰祥早年的故事雖然大多帶有深深的褒意,可是對剛與李翰祥接觸的潘虹來說,也難免有些隱隱的怯意。但是,潘虹是位外柔內剛的傑出演員,他對李翰祥的回答是:「《火龍》的劇本我看過後興趣甚濃。我認為作為一個演員,碰到好劇本、好角色的時候總是很開心的事。請李導演不必擔心,我決不會因為您的名氣大而產生心理的壓力!……」
不久,李翰祥的《火龍》在北京開拍了。李翰祥再一次地出現在璀璨輝煌的紫禁城中。他的電影攝像鏡頭,再一次地對准了那些明清兩代留下來的絢麗瑰寶,對准了他心目中的神——龍——溥儀!前一次他所拍的是晚清最狠毒的皇太後,此次李翰祥將根據溥儀的遺著《我的前半生》和李淑賢女士所著的《他的後半生》,來拍出溥儀的完整一生!這是李翰祥多年的一個夢想啊!從神到普通公民的末代皇帝,將在李翰祥的未來電影中成為一條當今世界絕無僅有的「火龍」。
當李翰祥的美夢成真,1985年春天《火龍》拍竣的時候,國內外及港台的電影期刊紛紛報道《火龍》的成功。其中有一家期刊這樣評價:「李翰祥對潘虹扮演的溥儀夫人李淑賢、梁家輝扮演的溥儀十分滿意。他認為他們在外形上和氣質上都非常『神似』,對他們的扮相和表演頗具信心。李翰祥說:『我是一個中國人,我不敢說自己是清史專家,但是我會比一個外國人,一個義大利人或其他國家的人,更能了解和熟悉我們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我會把《火龍》拍好。』……」
C. 電影《霍比特人》里的火龍,是哪裡來的,受誰的控制,為什麼龍只要財富
這條龍名字叫做史矛革,來自孤山以北的荒地,史矛革並不受任何人的控制。龍只要財富是因為它特別貪婪。
史矛革(Smaug)是中土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後一條巨龍,通常被認為是安卡拉剛或格勞龍的後裔。在紅皮書里,史矛革被描述為淡紅金色,體形甚為巨大。史矛革有時被稱為黃金史矛革及華麗史矛革。
在中土歷史上最著名的龍有以下幾只:惡龍之祖格勞龍、黑龍安卡拉剛、冷龍史卡沙、還有這位帶翼火龍——金色史矛革。在由彼得·傑克遜執導的電影《霍比特人》中,史矛革被設定為身長141米。
史矛革對於寶藏內的每一件物品非常熟悉,所以他能夠馬上察覺一隻金杯被比爾博·巴金斯(Bilbo Baggins)盜走。據托爾金所說,形容史矛革怒火為「就像是某個擁有無比財富的有錢人,突然發現少了一樣寶物,即使那樣東西對它來說完全沒有用處」。
史矛革非常熟悉他的寶庫,金杯的失竊導致史矛革的暴怒,這可見於托爾金的史詩里,托爾金曾表示史詩是《霍比特人》最有價值的典據。
史矛革的寶藏包括索恩的家傳寶鑽,大量秘銀甲衣,索林·橡木盾(Thorin Oakenshield)將其中一件秘銀甲衣送給比爾博。在許多年後的《魔戒三部曲》里,該秘銀甲衣多次保護佛羅多·巴金斯(Frodo Baggins)免受傷害。
(3)電影里所有的火龍圖片擴展閱讀
與其他龍一樣,史矛革是會噴火的,但史矛革比其他龍更危險:他的尾巴有強而有力的撞錘。當比爾博及他的矮人同伴愚昧地留下了行蹤時,史矛革以尾巴將碎石掃向他們,企圖活埋比爾博等人。
雖然不足以破壞索倫的戒指,但史矛革所噴的火燄極度熾熱。他有很長的壽命,史矛革襲擊孤山直至比爾博到達他的巢穴的時期也有一百七十一年左右。
如同其他龍,史矛革具有極度尖銳的嗅覺,他可以精確地以嗅覺判斷接近巢穴的人數,他的食慾非常大。厲害的是,史矛革可以在睡眠時睜開一隻眼睛守護他的寶庫。不尋常的是,史矛革是會說話的龍。
D. 與恐龍有關的電影
侏羅紀公園》三部曲,迪斯尼的《恐龍(DINOSAUR)》,《哥斯拉》不知道算不算:PPP,《迷失的世界》,還有一些科教片《與史前巨獸同行》什麼的,別的暫時想不起來了^^
後來偶然搜到的:電影人對恐龍的興趣由來已久。在電影被發明後僅僅10年即1905年,在一部名為《史前人》的影片中便出現了恐龍的動態形象。九年後,動畫先驅溫瑟·麥克凱的卡通片《恐龍格蒂》取得了巨大成功。1915年,具有傳奇色彩的靜格動畫大師威利斯·奧布萊恩開始設計史前形象。他完成於1925年的默片經典之作《失落的世界》使得這一題材電影有了全新的概念,令觀眾大開眼界。1933年,奧布萊恩又拍攝了另一部里程碑式的電影《金剛》,該片再次展示了一個恐龍橫行的世界。
此後,恐龍曾出現在多部影片之中。例如《公元前100萬年》(1940)、《幻想曲》(1940)、《地心之旅》(1959)、《被時間遺忘的土地》(1975)、《食肉龍》(1993)等等。1993年,《侏羅紀公園》首次展示了電腦繪制的恐龍形象並成為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電影之一。
E. 那部電影的哪條龍最厲害圖片
我覺得是這一條,是這樣的,在每一部電影在在中國上映時都必須有國家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的批准,而這個就是電影管理局的公映許可證,標志是一條金色的龍,沒有這條龍,任何電影(包括有很厲害的龍的電影),都不能在中國電影院放映,當然你要是從網上下盜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么看來這條龍也不是無敵的。
在西方龍鬥士邪惡的,所以一般西方電影裡面的龍都不免被幹掉的命運
F. 這個圖片是李翰祥執導的哪部電影
導演作品
五十年代
1953年《金鳳》(與嚴俊合作,在台北舉行的「國語片展映式」上榮獲最佳國語片獎、最佳女主角獎)
1954年《嫦娥》(與姜南、古壽林合作)
1955年《雪裡紅》、《水仙》、《馬路小天使》、《黃花閨女》
1956年《窈窕淑文》、《移花接木》
1957年《春光無限好》、《安用兒》、《丹鳳街》
1958年《貂蟬》(獲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等五項大獎)、《全家福》、《給我一個吻》、《殺人的情書》、《妙手回春》
1959年《江山美人》(獲第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大獎)、《兒女英雄傳》、《倩女幽魂》
六十年代
1960年《後門》(獲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
1961年《楊貴妃》(獲第1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室內彩色攝影獎,第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錄音 鄺護、最佳剪輯 姜興隆 )
1962年《武則天》、《王昭君》
1963年《一毛錢》、《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黃梅調電影從此風靡港台二十年之久,鄧麗君也因演唱插曲《訪英台》獲黃梅調歌曲演唱一等獎)
1964年《七仙女》、《狀元及第》
1965年《西施》(獲第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
1968年《冬暖》(台灣文藝片經典作品之一)、《四季花開》
1969年《揚子江風雲》(即《一寸山河一寸血》,獲第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情節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富貴花開》《鬼狐外傳》
七十年代
1970年《喜怒哀樂之樂》、《緹縈》(獲第十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第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古裝片獎)、《八十七神仙壁》
1971年《騙術奇譚》
1972年《騙術大觀》、《只愛鴛鴦不羨仙》、《大軍閥》(獲第19屆亞洲影展描寫人物最成功喜劇片獎)、《風月奇譚》
1973年《牛鬼蛇神》、《騙術奇中奇》、《北地胭脂》、《風流韻事》、《一樂也》
1974年《金瓶雙艷》、《聲色犬馬》、《丑聞》
1975年《港澳傳奇》、《傾國傾城》(獲獎影片)、《捉姦趣事》
1976年《瀛台泣血》、《洞房艷史》、《拈花惹草》、《騙財騙色》
1977年《風花雪月》、《乾隆下江南》、《金玉良緣紅樓夢》(獲第1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獎)、《佛跳牆》
1978年《乾隆下揚州》、《子曰食色性也》
1979年《銷魂玉》、《軍閥趣史》、《鬼叫春》
八十年代
1980年《乾隆與三姑娘》
1981年《徐老虎與白寡婦》
1982年《武松》、《三十年細說從頭》、《乾隆皇君臣鬥智》
1983年《火燒圓明園》與《垂簾聽政》(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特別獎,香港演員梁家輝因主演咸豐皇帝榮獲第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84年《火龍》(著名女演員潘虹因飾演李淑賢獲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86年《八旗子弟》
1988年《一代妖後》(即《西太後》)
1989年《金瓶風月》、《敦煌夜譚》
九十年代
1993年《金瓶梅》、《情人的情人》、《少女潘金蓮》
1996年《火燒阿房宮》(四十集電視連續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