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電影可可西里講述了哪裡的故事

電影可可西里講述了哪裡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6-16 10:06:07

Ⅰ 電影《可可西里》主要講了什麼

影片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

劇情簡介

北京來的秘密警察尕玉以記者身份做掩護,來到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里。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正安睡在寧靜中,但突然出現的槍聲打破了這片寧靜。藏羚羊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巡山隊長日泰帶領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誓要抓到盜獵者。

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抓到一部分盜獵分子。經過殊死搏鬥,盜獵分子束手就擒,藏羚羊的皮毛被找回,但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

巡山隊員冒著風雪繼續追趕盜獵分子,但此時,環境越來越惡劣,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一個又一個的犧牲,日泰隊長迫於無奈,將藏羚羊的皮毛買出以換取必須的生存用品。

終於,尕玉和日泰隊長追上了兇殘的盜獵者,日泰拒絕了盜獵頭目的收買,倒在了盜獵分子的槍下,尕玉死裡逃生,帶回了已經冰冷了的日泰隊長的遺體。

(1)電影可可西里講述了哪裡的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只高原動物藏羚羊,不過隨著藏羚羊絨的價格暴漲,可可西里爆發了對藏羚羊的血腥屠殺。

從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邊地區的藏族人和漢族人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組成了一支名為野氂牛隊的巡山保護隊,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在前後5年多的時間中,兩任野氂牛隊的隊長索南達傑和扎巴多傑先後犧牲 。

陸川看到民間巡山保護隊的故事後,他覺得這個線索非常適合拍成一部電影 。陸川不僅是《可可西里》的導演,還親自負責劇本的創作。

這期間他多次跟隨可可西里當地的巡山隊員進入無人區巡邏,和巡山隊生活過一段時間後,再看自己的劇本,陸川忽然覺得劇本和現實生活相差得那麼遠,而陸川最迫切要表達的就是真實,所以陸川對劇本改了又改,到第8遍時,終於覺得可以拍了 。

Ⅱ 可可西里是一部什麼電影紀錄片

完陸川的新現實主義風格新片《可可西里》,美國哲學名家羅蒂(Rorty)認為這是他近年來看到的最好片子,他說他為其充滿力量感的真實所震動。真實並且"有力量",這一點很重要,它觸及這個時代的一個美學觀點問題。近年來人們似乎特別喜歡拍攝"真實的"記錄片或者記錄片風格的電影,如此喜歡以至於無條件地崇拜"真實"而忘記了真實是需要力量的。太多軟弱的真實或者無聊的真實最終會傷害人們的智力水平。
記錄片以及記錄片風格的故事片是現在的一個時尚,這有著社會學和文化政治的背景。一個比較表面的原因是,現代社會是個殘酷的生存事實,人們總是被迫看著這個令人失望的真實世界,於是就寧願去看虛假的世界。好萊塢式的"造夢"影片就迎合了人們對美麗的虛假世界的需求,正如王朔曾經指出的,大眾文化就是專門表現那些虛假的真善美的。人們的智力終於在虛假世界中受到了傷害,於是又開始特別喜歡真實。記錄片和記錄片風格的影片便因此能夠以超越了大眾文化的另類姿態去成為又一種大眾文化。真實雖然總是悲慘世界,但人們能夠在觀看"別人的"痛苦和無聊細節中獲得"暫時倖免於痛苦和無聊"的快感,同
時又能夠用那些痛苦的真實折磨自己,總之,人們喜歡"真實"與"夢'的反差效果。我們可以觀察到,"造夢"和"寫真"正是當下並存的兩種大眾美學觀點。"夢"和"真實"都有可能是非常無聊的,所以,無淪"造夢"還是"寫真"都不是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仍然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美學問題:一個作品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力量的作品。不過我更願意把這個問題說成:一個作品怎樣才不至於傷害我們的智力水平。這是個嚴重的問題,現在已經有太多的造夢片或者無聊瑣碎的寫真片損害了人們的智力,它們大膽地假定觀眾是白痴和窺淫癖。
記錄片風格的流行可能還有更深入的精神原因。在這個信息決定生存機會的時代,對信息的需求發展成為人們一種強迫症,成為一種無論何時何地的盲目渴望,人們渴望知道更多"真實的'事情。很不幸,絕大多數的信息都是謊言,因為絕大多數的信息在本質上都是宣傳和廣告。由於人們所"聽"到的主要是些明顯的謊言,於是不信任聽覺,轉而相信視覺,人們想"看"不想"聽"。艾柯曾經指出,只要一用語言,一說話,就是不同程度地在說謊,只有鏡子才不會說謊。如果把"看"和"聽"當作不同的精神氣質的隱喻,那麼可以發現"看"和"聽"在歷史上不斷循環更替,例如,希臘時代人們重視"看",而宗教時代則只讓人去
"聽",到了現代早期,"看"又重新變得重要,而到了當代這個徹底商業化的時代,"聽"又變成人們的主要生活方式。在這個背景下,人們又想要自己去"看",這又是物極必反的現象。
陸川的《可可西里》是個社會學式和人類學式的故事片,屬於"看"的慾望。它是個關於可可西里民間自發的巡山隊和偷獵者的真實故事,命運把他們雙方捲入到環環相扣的暴力、血腥、博弈之中,但是沒有女主角——看來陸川不需要這個作料。一個難得一見的充滿男子漢情懷的影片,剛毅,果斷,義無反顧。盡管命運不可抗拒,但沒有一個情節是可以預料的,這一點在我看來非常重要,它是一個作品對觀眾智力水平的尊重。最後一槍沒有鋪墊,一打就死,沒有廢話,像塔倫提諾的《低俗小說》或者《落水狗》一樣利索。《可可西里》基本上都以這種乾脆利索的時間節奏在敘事,以至於這個影片需要再看一遍。在這個意義上,我同意一位法國人類學家Le Pichon對《可可西里》的一個嚴肅而詭異的評論,他說這個影片實在"很美"。這個說法都敢說,顯然有些不同尋常。如果是說這個影片的鏡頭、動作、音樂和色彩等等很美,這樣有目共睹的東西並不需要這樣愚蠢地指出來。而且,按照習慣,"美"這個詞彙通 常用來談論那些多少有些浮華的景象,比如優美、柔美、秀美之類。這不適合陸川的電影,尤其不適合《可可西里》,當然,也許我們可以說它是"壯美"的,但這樣一些美學詞彙未免不合時宜,盡管說得沒錯。法國人類學家進一步說,他說的當然不是有目共睹的視覺美,而是形而上學意義上的那種在"殘酷真實"背後的美。他補充說,因為這種無形的美,這是他十年來看到的最好的片子。
《可可西里》是個很好的美學個案,它表達了一種值得分析的美學觀點。我感興趣的是,《可可西里》是如何超過當代作品的文化陷阱的。
通常,一個作品總有其"自己的"美學觀點。這個說法有些古怪,需要解釋,顯然,即使最沒有個性的作品也總有一點點自己的"書寫痕跡"——也許德里達會看重這種由任意性所形成的所謂"個性"。不過,我們通常卻不會在"書寫痕跡"的意義上談論到個性,因為它終究並不代表什麼意義,即使從對意義的解構的角度去說,沒有力量的"書寫痕跡"其實也解構不了什麼。我疑心後現代主義過分誇大了"另類"和"個性"的價值。意義總是公共性的,或者說,如果一種意義不具有公共性,就沒有力量,因為沒有公共意義就不能構成社會事實,因此就沒有力量,沒有力量也就沒什麼意義。,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自己的"記錄片缺乏力量和魅力的一個原因。無論如何,公共性是力量的來源,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藝術電影,都同樣需要通過公共意義而獲得力量。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區別只在於它們代表了不同的公共美學觀點。美學觀點當然有庸俗和精良之分,但它們成功的途徑是相似的,都需要在公共性中獲得力量。問題不在於:"你有什麼自己的經驗",而是"你為我們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經驗"。因此,在追求"真實"的時候,就不得不關心到底是"誰的真實"。
列奧•斯特勞斯從"古今之爭"的角度分析了現代性的文化氣質,這很有啟發性。這里可以借用這個分析角度。從文化氣質上看,現代性起源於平民反對貴族,這是現代文化不重視品質的病根。平民的精神追求是能夠成為有意義的"個體"而免於僅僅是"大眾"中沒有意義的隨便一個。現代文化果然突出了個人經驗,可是,如果失去了卓越品質,所謂的個人經驗和創作就具有了不可救葯的相似性,雖然是"自己的"經驗,但卻是可以集體"加總"的無個性因素。追求每個人的個性就是失去個性的一個重要原因,顯然,"與眾不同"只有通過卓越品質才能夠實現,同水平的不同經驗其實是雷同的。而由於卓越品質意味著高於眾人,所以為現代社會所反對,全體民主、普遍商業和大眾文化都直接反對優良品質。從表面上看,大眾文化(例如好萊塢式大片)和邊緣文化(例如邊緣影片)好像是互相對立的追求,可是它們都不追求品質,都追求的是平等,結果就沒有什麼根本的區別。平等是好的,但是平等不能產生好的東西。這就是現代文化的一個根本性困難。
進一步說,無論是現代大眾文化還是邊緣文化都通常被以為是消解主流政治意識形態的運動,大眾文化似乎是人民忘記政治的"嘉年華"(人民被假定需要墮落),而邊緣文化則似乎是人民對政治支配的反抗和意識形態批判(人民被假定需要憤怒),這兩個似乎為民著想的理由被盲目地假定具有正當性,既然具有正當性,就又成為不需要講究品質的理由。可是,在人偷換概念的時候,歷史已經偷換了本質。在今天,現代性的政治運動已經由原來的反對權貴變成了反對人民,因為當代的政治支配力量主要不再是傳統的政治權威,而變成了商業意識形態和國際政治意識形態。在這種新政治格局中,傳統的政治權威已經退居第二權威,
而商業和國際政治意識形態通過欺騙人民而反對人民。在這個背景下,大眾文化和邊緣文化不再是對人民的救助,而是誘導和鼓勵人民墮落,它不能消解政治,而是自身成為一『種生活政治。
人們沒有忘記也不可能放棄對品質的渴望,因為人想要好東西,這是本性。品質接近希臘的"卓越性(virtue)"概念。很容易證明所有人都喜歡品質,例如,智慧和勇敢是經典品質,雖然許多人並不勇敢又沒有智慧,但每個人都喜歡或羨慕勇敢和智慧;或者,並非每人都能夠成為冠軍,但顯然都願意成為冠軍。可是在這個充滿謊言和偽劣產品的時代,要追求品質成為了一個文化難題,其中一個荒謬的原因是,生產贗品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更簡易,而更容易成功,贗品不需要認真思考,不需要創造性,不需要手藝,不需要冒險,勞動和智慧同時被貶值。這是個贗品的時代,連人都是贗晶。正因為贗品便宜,因此成為了品質的替代品,贗品因為"可以湊合"而泛濫,結果整個生活都變成了贗品。但問題是,贗品無法永遠湊合,因為贗品的生產會在"贗品的贗品的贗品......"這一可怕的墮落過程中最後成為廢品。
說了這許多關於品質的困境,是為了說明《可可西里》所表達的與眾不同的美學觀點是一個回歸品質的觀點。而《可可西里》這個影片本身就是回歸品質的一個例子。如果我對"品質"的理解沒錯的話,那麼,品質意味著創造了一個有力量的真實,同時,因為這個真實是有力量的,所以它可以被分析,卻不需要被解釋。與此對比,偽劣產品不能被分析,如果分析就完了,因此總需要許多令人吃驚的解釋。

Ⅲ 可可西里,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電影《可可西里》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電影《可可西里》由陸川編劇並導演,多布傑、張壘、奇道、趙雪瑩、馬占林等演員出演,是一部劇情犯罪影片。

事實上,就連“十惡不赦”的槍手也不是隨便殺人的。根據事實報道,這些所謂的槍手,只是用低廉的價格買吉普車和沖鋒槍,獵殺藏羚羊。他們對“野氂牛隊”的巡山隊員恨之入骨,但是跟普通百姓卻沒有糾葛。這在電影中也有體現——他們放走了記者尕玉。
事實上,《可可西里》並不是反映了環保的主題,而是突出了一個人性的重點。在地球上的無人區,面臨著死神的來臨,好人們在奮力追緝,甚至不惜用賣皮子的錢來對付壞人;而壞人們在無情地射殺和逃避,甚至在用金錢收買窮困的隊員。到底好人和壞人應如何劃分界限?巡山隊員與盜獵分子又應怎麼比較?
在可可西里的無人區,上演著一幕又一幕悲劇,有槍聲,有哭聲,還有荒漠上無情的風聲……

Ⅳ 誰知道《可可西里》講的是什麼

可可西里故事梗概或分集劇情
當北京來的秘密警察尕玉走入傳聞中神奇的可可西里巡山隊駐地的時候,他從面前這群黝黑而平靜的康巴漢子們臉上,絲毫看不出即將開始的巡山路是怎樣的遍布危險懸疑……志願者神秘失蹤……藏羚羊群慘遭屠殺……傳聞中巡山隊勾結槍匪盜殺羚羊…… 一切是為了真相!尕玉隱姓埋名,加入了追捕盜獵者的巡山隊,走進了四萬平方公里茫茫無人戈壁; 盜獵者如同空曠山區游盪的歷鬼,他們似乎可以藏匿在每一個石縫間,似乎可以彌散在稀薄的空氣中,他們像陰影緊緊嚙咬著巡山隊員的神經,並尋覓機會向隊員們射出致命的子彈…… 美麗寂寥的可可西里安睡在寧靜中。突然,槍聲打破寧靜,保護站上的巡山隊員被盜獵者殘殺,鮮血染紅戈壁,又一批藏羚羊群慘遭屠戮……一定要抓到盜獵者!巡山隊長日泰下了死命令,巡山隊連夜緊急出發,闖進了正在流血的可可西里。但是盜獵者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留下的只是成百上千具剝去皮毛的藏羚羊屍骨……巡山隊員在遍布危險的茫茫大戈壁上奮力追蹤,終於,盜獵者出現在冰河對岸,隊員們不顧一切地沖入湍急的冰河之中。一場生死搏鬥之後,只捕獲了一些盜獵分子,狡猾的盜獵頭子再次漏網。風雪中,繼續追趕盜獵分子的巡山隊員已瀕臨絕境:車輛拋錨,汽油耗盡,食品短缺,大雪封山,巡山隊員不斷倒在冷槍之下……連最頑強的藏族漢子也哭喊道:我們走不出去了!打擊盜獵,是巡山隊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家園,是巡山隊不可動搖的信仰。巡山隊員頑強地在風雪戈壁中追捕盜獵者,槍聲在可可西里的群山中長久地回響——這不只是一次巡山,這是一次撼人心魄的生命歷險。
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著大約100萬只珍貴的高原動藏羚羊,但隨著歐美市場對莎圖什披肩的需求嗇,其原料藏羚羊絨價格暴漲,各地盜獵分子紛紛湧入,幾年間,百萬只藏羚羊被殺戮至不到兩萬只。1993年起,一支名為「野氂牛」的武裝反盜獵隊,在隊長索南達傑的領導下志願進入可可西里進行反盜獵行動。這支由「臨時工」組成的隊伍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盜獵分子展開了浴血奮戰。

故事

故事發生在可可西里,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帶。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存有大約100萬只珍貴的高原動物藏羚羊,隨著盜獵者紛紛湧入可可西里血腥屠殺,短短幾年間,藏羚羊幾乎被殺戮殆盡。影片講述當地的志願巡山保護隊在隊長日泰帶領下的一次追擊盜獵者的行動,最終的結局卻是悲劇性的,包括日泰在內的絕大多數隊員在行動過程中犧牲,巡山保護隊全軍覆沒。

可可西里

在陸川的影片里,以藏文書法書寫的四個漢字"可可西里"彷彿也於瞬間獲得了神聖的意義,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了雪山、荒原、無人區和藏羚羊,油然而生一股景仰之情。這種景仰之情是條件反射式的: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乃至西方人而言,鮮有涉足那遙遠的雪域高原者,因為沒有到達,所以神秘。而作為電影作者,以影像表達中國神秘的西部,特別是青藏高原,表現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生態,這項工作本身也足以讓人尊敬。當陸川敢於走進可可西里拍攝這樣一部影片時,他就已經讓我敬佩了。

陸川在故事的講述過程中不斷丟下各種包袱,也就是盜獵者不斷在旅途中留下的各種痕跡,藏羚羊的屍骨、拋棄的汽車、掩埋的藏羚羊皮……最終到底能不能追擊到盜獵者?這種追尋的結構本身也是扣人心弦的。

屠殺

是不斷的屠殺事件讓可可西里在一片純美的基調中平添一種肅殺之氣,變得凄美。

首先是"殺羊"。夜晚的藏羚羊一動不動,盜獵者上來就是一槍,槍聲不誇張,悶悶的,一聲聲的槍響以後,是一隻只羊的被屠殺。然後,負責剝羊皮的人會上來扒皮,遺棄下藏羚羊的肉身。天亮了,四面八方的禿鷲又蜂擁而至,啄食腐肉。最後,我們看見成百上千具藏羚羊的白骨,堆積在荒原上。

其次,就是"殺人"了。隊員們有的死於可可西里險惡的自然環境,有的死於盜獵者的槍口,我們看到很多死亡的場景,有的被活活凍死,有的被流沙活埋而死,結局是隊長日泰被殺死。人與人之間的屠殺竟然和人對於羊的屠殺別無二致,上來就是一槍,然後應聲倒下,這種死的過程絲毫沒有誇張與做作,卻刻骨銘心。影片中所表現的人與自然之間的殺戮和人與人之間的殺戮,又同時在兩個層面上形成並列的結構,突出強調了死亡的主題。

陸川在影片中所表現的這種死亡,是海明威式的,是科波拉式的。他不懼怕死亡,他不誇張死亡,面對屠殺,他的態度甚至是冷漠的、視而不見的,面對死亡像是面對自己的宿命一樣。死,成為生命無可避免的歸宿。我讀過陸川的碩士論文,他對科波拉研究很多,在他的影片中所出現的許多中近景的鏡頭、構圖,以及黑色影調,不能不讓我聯想到科波拉的《教父》和《現代啟示錄》。那種面對一個人的死亡的鏡頭,既不熱切也不過於冷漠,只是靜靜地旁觀,有時候給你一個鮮血淋漓的傷口的特寫,有著科波拉的風格。

信仰

面對死亡時的陸川,我想到了警察"馬川"式的視死如歸。只要尋到了那把槍,哪怕是死亡,那麼死亡以後依舊可以找尋到自己的魂魄。《尋槍》里的姜文笑了,笑的那麼陽光燦爛,以一個靈魂的面容。當陸川遇見可可西里,這是一個悲劇性的可可西里。可可西里的死亡,彌漫著信仰的味道。當生命無所依託,那麼只能仰仗於信仰。影片一前一後的兩次"天葬",是信仰對於死亡的最好詮釋。讓自己的肉身祭奠於天,當靈魂皈依信仰,那麼即使是死亡也無所掛念。

最後,陸川眼裡的可可西里,不僅有雪山、荒原、無人區和藏羚羊。有著神奇自然風光和古老宗教文化的雪域高原,只是陸川的敘事的外衣和背景。陸川眼裡可可西里,更有子彈、鮮血、死亡和信仰。

閱讀全文

與電影可可西里講述了哪裡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冒藍火的加特林電影票房多少 瀏覽:283
動畫電影完美世界 瀏覽:136
外國人劫持中國人質用導彈攻擊什麼電影 瀏覽:562
天天播放微信tv口袋電影 瀏覽:305
動物總動員電影免費完整版 瀏覽:597
怎麼兩個異地人聯機看電影 瀏覽:948
國外愛情治癒電影片段 瀏覽:124
左右眼3d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449
心裡有數電影免費西瓜視頻 瀏覽:865
網路電影具體如何計算收益 瀏覽:568
蜜桃成熟的ok電影天堂 瀏覽:840
最新電影搶先看網站 瀏覽:770
關於堅持的微電影 瀏覽:168
古裝電影純音樂背景音樂 瀏覽:527
死路電影在線 瀏覽:779
我的世界搞笑微電影合集 瀏覽:439
改變美國的102分鍾電影天堂 瀏覽:320
愛奇藝電影券在哪裡看 瀏覽:498
調音師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12
必須過動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