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家能幫我介紹些和哲學有關的電影嗎謝謝
《坍塌的偶像》以一個小孩角度觸及的帶有哲學思辨的電影
《羅生門》對人性的反思哲學大作
《藍》、《白》、《紅》最經典的人性哲學三部曲
《蝴蝶效應》物理的哲學,比較商業
《春去冬來》、《空房間》金基得的哲學世界
《小武》、《站台》、《任逍遙》賈樟柯的人生哲學三部曲
《布拉格之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電影版
《苦月亮》對性的思辨
《所多瑪120天》最惡心變態的哲學。
『貳』 8部高分哲學電影,理解人生保持清醒!
8部高分哲學電影
理解人生,保持清醒
《半夢半醒的人生》
青春世渣年學生維利·維金斯童年時曾從小夥伴那裡得到這樣一個預言:「夢即命運」長大後,他在恍恍惚惚間來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維利走街串
巷,經歷各種各樣的神奇體驗,彷彿穿梭於不同的夢中。在此期間,他還
遇到了各色人等:從開著船形汽車的司機到大學教授,從性感的金發美女
到癲狂的眼睛男……每個人都喋喋不休,談論著人生、理想和哲學。而維人過利不發一言,儼然一個極具耐心的聆聽者。
《都靈之馬》
1889年1月3日,尼採在維亞·卡羅·艾爾波特酒店的六號門前駐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個馬車吸引。不遠的地方,馬車的車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強的馬。車夫拿起鞭子,朝馬匹打去。尼采見到此番情景,擠進人群,沖到馬匹跟前,阻止住馬夫,抱住馬痛哭起來。酒店的主人趕來拉走了尼采。回到酒店的尼採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地躺了兩天。隨後小聲地說了幾句話。接下來,就是尼采精神錯亂、神經顛顛的十年。誰也不知道,在都靈,在那匹馬的身上,在尼採的心理,發生了什麼。
《花神咖啡館的情人們》
1929年,波伏娃遇見了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男人薩特,相同的理念令兩人走到了一起。然而,生性風流的薩特卻並不願意為了波伏娃而放棄他「自由」的生活,即
便已經同波伏娃確定了關系,但他依然公開和諸多伴侶來往,他和波伏娃早已達成共識——這些伴侶的存在並不會破壞他們之間的愛情,正相反,沒有了束扒悄縛,他們反而因此獲得了真正的愛情。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是比較出世的哲學家。他想把自己與當今這個唯物主義的社會一刀兩段,一個人獨自的生活。這樣一來,他怪癖的言行舉止反倒引起了別人的注意。有位警察奉派去跟蹤他。結果那位警官成了哲學家的門徒。這讓警察的女兒大為惶恐,多虧她男友的幫助,招來了新聞界對哲學家的多方探詢。這下可好了,哲學家被弄得聲名狼藉,擔憂不堪,再難恢復平靜的心神去與世隔絕了。
《笛卡爾》
影片記述了法國哲學家笛卡爾(1596-1650)的傑出一生。
當中有大段大段的笛卡爾現身說法的哲學台詞,使得這部片子看
上去更像一部笛卡爾思想史,處處是這位偉大的哲學家與他人爭
辯的場景,影片拍出了文藝復興時代的范兒。
《維特根斯坦》
這是一部現代風格的戲劇,介紹了哲學家維特根斯坦(1889-1951)的生平及思想。
他以一個小男孩的形象出現,他的少年時代很壓抑,銀幕上他的家人都身穿羅馬人的寬外袍。一系列的小場景描述了他從小時候,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再到最終在劍橋當教授和Bertrand Ru ssell以及John Maynard Keynes合作的生平。
《蘇菲的世界》
根據同名哲學暢銷小說《蘇菲的世界》改編。14歲的少女蘇菲一天放學後在郵箱里發現一封神秘來信,上面簡短地寫了三個字:你是誰?蘇菲陷入思考。第二天她又收到第二封信,這次的問題是返帆:世界從哪兒來?一直過著普通平
凡人生的蘇菲開始認真思考這些在學校從來得不到解答的問題。
《漢娜·阿倫特》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納粹德國高官、素有「死刑執行者」之稱的阿道夫·艾希曼,並於1961年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已在美國居住多年的著名猶太女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受《紐約人》邀請為此次審判撰稿。當她前往耶路撒冷觀看
審判後,卻在艾希曼的闡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學思考之間發現了分歧。當阿倫特將艾希曼當年的行為提高到哲學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發了社會上的惡評和抨擊,一些漢娜·阿倫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絕交反目·…
『叄』 有什麼關於哲學的電影
有一部關於哲學的電影,叫做《造物弄人》。
《造物弄人》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英國傳記類影片,由喬恩·阿米爾執導,保羅·貝坦尼、詹妮弗·康納利主演。該片講述了達爾文通過游歷和實驗對上帝是否存在產生了懷疑。在愛女的夭折後,他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為了追求真理撰寫《物種起源》的故事。
劇情簡介:
查爾斯·達爾文(保羅·貝坦尼飾)和妻兒一起生活在鄉間庄園中。早年的游歷經歷和不斷的實驗讓達爾文逐漸開始對上帝是否存在產生了懷疑。
深愛著的妻子艾瑪(詹妮弗·康納利飾)篤信宗教,這令達爾文左右為難。愛女的夭折使得達爾文陷入到徹底的悲傷之中無法自拔,而健康狀況的持續惡化也讓他倍感壓力。達爾文必須在信仰與科學,真愛和理智中進行選擇。為了堅持真理,他開始撰寫《物種起源》。
(3)一部關於哲學的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查爾斯·達爾文
演員保羅·貝坦尼達爾文擁有典型的基督教式家庭。經過自己的反復實驗,還有愛女的病逝,達爾文漸漸明白上帝並不存在,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拋開妻子朋友們的反對,終於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
2、艾瑪·達爾文
艾瑪是傳統的基督徒,相夫教子,性格倔強。得知丈夫對上帝產生懷疑,她感覺匪夷所思,並且認為丈夫必定會以失敗告終。在愛女病逝之後,與丈夫做了有效溝通,並且冰釋前嫌,與查爾斯相愛到老。
3、約瑟夫 胡克
約瑟夫支持達爾文寫作《物種起源》。他認為達爾文將改變世界,當達爾文超負荷腦力勞動,身體變得極差之時,強行要求其接受水療,並幫助達爾文恢復健康。
4、安妮·達爾文
達爾文的大女兒,遺傳了媽媽的倔強和爸爸的好奇心強。聰明的安妮懂得和爸爸分享新知。意外感染風寒,傳統的氯化汞使她的病絲毫沒有起色,只得接受水療,由於當時的醫療技術有限,安妮最終的年齡定格為9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造物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