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中音樂和音響的區別
音樂是配樂,音響是對音樂、人聲、混響的處理,電影是多種音聲的綜合縮混。
『貳』 電影中音樂的重要作用
音樂進入電影以後,成為電影這個綜合藝術的一個有機部分,是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強影片的戲劇性、渲染影片的氣氛方面起著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電影以後,在它的表現形式上也發生了相應的較大的變化。具體表現在:
1電影音樂的創作和構思必須根據電影的創作要素,即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條件,使電影音樂的聽覺形象和畫面的視覺形象完美融合,體現導演的總體構思和美學欣賞原則。
2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劇情和畫面長度分段陳述間斷出現,並受電影蒙太奇的制約,曲式概念有了新的發展。
3電影音樂改變了以前音樂必須是用"樂音"構成的傳統觀念,和電影中的話語、音響等結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陳述的結構,並和"噪音"一起相結合,有時音樂與語言結合,有時音樂和音響效果結合,有時與兩者都結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成為一種新形式。
4另外,電影音樂的演奏、演唱必須經過錄音、洗印等一系列電影製作工藝,最後通過放映影片才能體現它的藝術功能和效果。同時,隨著錄音技術和器樂、配器技術和發展,已極大地豐富了電影音樂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電影音樂按照在影片中出現的方式分為現實性音樂和功能性音樂。現實性音樂又叫客觀音樂,在影片畫面上看到聲音來源:如畫面音樂會表演的器樂、聲樂節目;劇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頭演唱以及畫面中的收音機、錄音機播放音樂等。功能性音樂又稱主觀音樂,在銀幕上看不到聲音來源而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創作的音樂,著中表現畫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情緒和渲染環境氣氛等。好的電影音樂應當和影片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音樂本身也優秀,並能離開畫面作為一種新的音樂讓人欣賞。
電影音樂和畫面的結合關系通常分為音畫同步和音畫對位兩種。音畫同步表現為音樂和畫面的情緒一致,節奏配合,視覺內容統一,並起到烘托、渲染畫面的作用。音畫對位則是讓音樂和畫面作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表現,使節奏、速度、情緒、和意境都表現不同,聲音和畫面相反相成,對立統一。
"對位"本是音樂術語,在這里來表現聲畫的結合目的在於更能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復雜性、多面性,從而表達影片豐富的內涵。
電影音樂根據影片需要,需要確定音樂的風格、主題音樂的性格特徵、音樂布局和高潮的設置、音樂和影片中語言音響等聲音的有機結合和安排、每段音樂的起止、情緒氣氛以及畫面的關系。電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樂資料加以剪輯來改編成電影音樂,這需要熟悉音樂資料、善用音樂資料。電影音樂作曲必須懂得樂隊、樂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時候考慮用什麼樣的樂隊、用什麼類型音樂、如何配器,另外電影樂團的作曲和指揮對音樂的長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為突出,在和畫面配音時這方面的適應能力也特別強。在音樂進入電子化時代後,對各種新穎樂器和電聲樂隊也必須駕輕就熟,掌握它的音響特點和表現特徵。
電影歌曲是電影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分主題歌和插曲,對推動情節和揭示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極富感染力。
專業電影工作者最常用的辦法是雇一位作曲家,讓他為電影的不同場景作曲,但有時也啟用一些現成的音樂作品,可以是舊的,也可以是新的,只要獲得它的版權。電影音樂的作曲是安排在剪接好畫面以後,所以有時間的緊迫性,作曲是後期製作的最後一個創作人員。通常電影音樂綜合了導演的作曲家的意見,一旦標定了音樂後便開始創作,作曲家還必須了解影片在音樂製作方面的預算,控制費用不超支。使用流行樂作為影片音樂需要辦理版權許可證,這是個花錢的過程。有雄厚資本的劇組才敢問津。
入行途徑:
先入音樂那行再入電影音樂這行。不一定要科班出身哦,嚴肅音樂以外的一些地下音樂工作者也有可能為電影音樂作曲。
『叄』 電影中配樂的作用是什麼
電影配樂指在電影作品中出現的主題音樂。一般應配合情節發展和場景的情緒, 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配樂的製作有以樂器、聲樂、樂團或電子音樂等方式製作。
附帶音樂在電影中並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通常是製造氣氛,強調或提高情緒與場景的接連,此種附帶音樂,吾人通稱為配樂。
自有聲電影問世後,一般電影的製作都加入大量的配樂,一方面滿足觀眾聽覺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則使觀眾由於音樂的引導而更易於欣賞影片。配樂雖非電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卻是影片中重要的一部分。
(3)電影音樂和音響分析影評擴展閱讀:
電影配樂示例:
01.Wallace Courts Murron(From《勇敢的心》)
02.The Bridge Of Khazad Dum(From《指環王1:護戒使者》)
03.Top Gun Anthem(From《壯志凌雲》)
04.天空の城ラピュタ(From《天空之城》)
05.Back to the Future{Main Theme}(From《回到未來》)
06.Arrival To Earth(From《變形金剛》)
07.Legends Of The Fall(From《燃情歲月》)
08.Remembrances(From《辛德勒的名單》)
09.Evenstar(From《指環王2:雙塔》)
10.Godspeed(From《時光機器》)
『肆』 音樂在影視電影中起著什麼重要的作用
1、通過音樂主題的貫串發展、矛盾沖突、高潮布局,達到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歌頌或批判,幫助明確電影的意義。
2、用音樂加強人物的動作性、心理活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鮮明生動,可以為電影加不少的分數。
3、暗示劇情的進展或延伸。這樣的音樂,有時先於畫面的視覺形像出現,例如在困難的時刻預示勝利和希望,在順利的時刻預示艱苦挫折;有時後於畫面視覺形像出現,延展戲劇情緒。
4、引起一定時間(古代的或現代的)、空間(人類世界的或外空間)、環境(人間或仙境)的聯想。
5、加強影片的總的藝術結構。電影音樂雖然是分段陳述的,但是通過分段陳述的結構,能反映出影片總的藝術結構。
6、增加立體感。人類習慣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感受客觀事物。結合音樂的聽覺形像,音樂旋律的起伏,和聲、對位的織體,色彩豐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現聽覺形像的立體感。音畫結合可形成「四維時空」的運動著的立體感。
『伍』 解析《獅子王》中的音樂音響,並說出其中寓意
The Lion King:
當太陽從水平線上升起,夜晚轉成白晝,非洲蘇醒了,萬獸群集,榮耀歡呼,共同慶賀小獅子王辛巴的誕生。小獅子王辛巴在眾多熱情忠心的朋友的陪伴下,不但經歷了生命中最光榮的時刻,也遭遇了最艱難的挑戰,歷經生、死、愛、責任等生命中種種的考驗,最後終於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寶座,也在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體驗出生命的真義。本片榮獲1995年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原著音樂和最佳電影歌曲兩項大獎,成為迪士尼近年來最成功的動畫電影。 專輯中開場的「生命循環」(Circle of Life)這首曲子,漢斯.季默 (Hans Zimmer)的配樂相當壯闊有氣勢,加上背景中非洲土語的和聲,喚醒了蒼茫大地上律動的生氣蓬勃,呈現出非洲大草原中大自然與動物的生生不息,象徵旺盛的生命循環。整部原聲帶從一開始的無數動物賓士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那種氣勢,再配上最後一幕辛巴把剛出生的小獅子舉起給眾子民看,只有這種詮釋,才能感受到蘊藏在非洲草原中的那份生命力與朝氣!傑出的搖滾巨星埃爾頓.約翰 (Elton John)、 奧斯卡金象獎作詞家蒂姆.賴斯(Tim Rice)加上配樂大師漢斯.季默,這樣的超級組合自然能撞出火花,三人的智慧成功地營造出非洲大地自然雄渾的生命氣勢。
The Lion King II - Simba's Pride:
在非洲的榮耀大地上,獅子王辛巴和妻子娜娜一同養育著他的女兒琪拉雅,也是未來的統治者。琪拉雅和年輕的辛巴一樣,充滿好奇與冒險的精神,並與刀疤的後代高孚成為莫逆之交。但刀疤的余黨處心積慮要除掉辛巴和琪拉雅,好讓高孚登上王位,貪婪的奪位險謀即將展開,辛巴父女如何化解兩代間的誤會,使榮耀大地繼續生生不息呢?勇奪1994年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及最佳電影主題曲兩項大獎的《獅子王》,在佳評如潮的萬眾期待中終於推出續集《獅子王2辛巴的榮耀》,劇情更加精采充滿張力,闡述生命與寬容的偉大;並由世界音樂大師李柏恩(Lebo M)與多位迪士尼配樂家共同譜寫壯麗樂章,讓音樂再現磅礴的氣勢,並能強烈感受到非洲草原的氣息。本片並有多位在各個不同音樂領域的優異歌者們一同共襄盛舉,例如:百老匯音樂劇女伶希拉赫德利與曾提名葛萊美獎最佳節奏藍調男歌手的肯尼拉特摩爾深情對唱「Love Will Find A Way」流行版(為辛巴之女琪拉雅與高孚發現彼此情愫的定情曲);世界音樂女歌手安吉莉基喬也以非洲語唱出「We Are One」,傳達對生命與愛的詠嘆。《獅子王2辛巴的榮耀》讓嶄新的旋律與濃烈的情感更真實生動地訴說,超越國界、不分語言,使生生不息的精神,用音樂飄揚在每一個角落。
The Lion KingIII - Hakuna Matata:
其實本片在美國本地片名是叫做 The Lion King 1 ½,其它海外國家發行才都是稱為 The Lion King 3,據說是因為迪斯尼覺得在許多非英語系的國家,「分數」並不是使用很普遍,因此海外版才直接稱之為第3集。迪斯尼繼推出《獅子王》電影後,後來又在1998年推出續集影音產品首映系列作品《獅子王2辛巴的榮耀》,一樣頗受歡迎。過了幾年後,迪斯尼才又推出了這部作品,本片內容與其說是一部續集,倒不如說是一個十分特別的《獅子王》「番外篇」搞笑版,由 Timon和 Pumbaa 大爆料,說出他們當初是怎麼相識的,後來並且以他們的觀點來重新還原《獅子王》的整個故事,原來這一對最佳拍檔,在整部電影中都偷偷留下足跡,只是先前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從頭到尾都意外地與獅子王 Simba 的命運相連結,後來當 Simba 由於父親死亡而逃離榮耀王國時,終於遇上了他們,在他們的大力幫忙下,Simba 才得以度過難關平安成長,最後他們甚至全力幫助 Simba 重返榮耀王國,留下獅子王的經典傳奇。(暫無原聲碟介紹)
作者資料:
Hans Zimmer是近年來崛起速度十分驚人的電影配樂家,在電子合成器和傳統器樂的結合上,每每展現令人震撼的個人風格,也屢次締造令人激賞的配樂成績,特別是在動作電影配樂方面,他獨特的音樂型式已經蔚為風尚,揉合了電子樂的炫麗緊湊,和交響樂的磅礴氣魄,幾乎是近年來,典型好萊塢英雄主義動作電影不可或缺的「標准配備」。
Hans Zimmer生於德國,成長過程中,足跡幾乎遍布全歐洲,在移居倫敦後,與Trevor Horn,Geoff Downes組成了名為「The Buggles」的音樂工作團體,最初Hans Zimmer是一名電子合成樂的工程師,主要的工作是替他人的音樂作品做合成混音的工作,後來Hans Zimmer開始寫自己的音樂,並且為一些廣告片作曲,直到遇到了電影配樂家Stanely Myers(「越戰獵鹿人」),在Stanely Myers的耐心指導下,Hans Zimmer開始走入電影配樂的領域,Hans Zimmer與Stanely Myers合作過很多電影配樂,比較正確的說法,或許應該說Hans Zimmer跟著Stanely Myers做了許多電影配樂,Hans Zimmer就像Stanely Myers身邊的實習生,他說,Stanely Myers不愛做飛車追逐,所以那樣的音樂自然全交給我了!Stanely Myers是Hans Zimmer的良師,Hans Zimmer說:「我所知道關於電影配樂工作的一切細節,都拜Stanely Myers所賜。」
他們在倫敦成立了「Lillie Yard Studio」,Hans Zimmer一方面開始開拓電子音樂與交響器樂結合的音樂構想,並且和多位音樂工作者合作完成了許多電影配樂,其中國內觀眾比較熟悉的,應該是1986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音樂的得主《末代皇帝》,不過嚴格說起來,《末代皇帝》並不是Hans Zimmer的作品,因為雖然Hans Zimmer參與了《末代皇帝》的製作,但是《末代皇帝》的作者應該是坂本龍一,David Byrne以及蘇聰,其中坂本龍一的音樂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國內觀眾最熟悉的序曲則是David Byrne的作品.
Hans Zimmer早期在英國所創作的電影音樂多半是和許多人一起完成的,而且多少帶了一些玩票性質,但其中也有一些獨立配樂創作的嘗試,《分離世界-A World Apart》是Hans Zimmer第一部獨力完成的電影配樂,這部電影在坎城影展上大出風頭,Hans Zimmer自然也受到矚目,尤其吸引了一位女士的注意,她就是導演Barry Levinson的夫人,Barry Levinson本人可能並沒有看過《分離世界》,但Levinson太太可把這部電影看了八九遍之多,而且還買了原聲帶的CD和錄音帶,Barry Levinson也因此注意到Hans Zimmer的音樂,進而促成Hans Zimmer為Barry Levinson的《雨人》擔任配樂,《雨人》是Hans Zimmer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配樂,並且初試啼聲即一鳴驚人,成為他個人第一部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的作品,隔年的《溫馨接送情》雖然被金像獎忽略,但卻獲得葛萊美音樂獎的提名,是Hans Zimmer溫馨小品音樂的代表作,接著與導演雷利史考特合作的《黑雨》,則展現了Hans Zimmer充滿能量與爆發力的電子動作樂風,令許多影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0年以後Hans Zimmer揉合了電子樂與交響樂成一體的音樂漸受青睞,成功打入好萊塢電影圈,許多知名導演都陸續與他合作.除了有火熱的動作電子音樂作品如《雙面女蠍星》,《霹靂男兒》外,也有不少溫馨優美的抒情作品如《綠卡》。1991年Hans Zimmer和導演朗霍華合作的《浴火赤子情》,展示了十分成熟的音樂技巧。在這部作品中,也可以窺見Hans Zimmer日後動作音樂風格的雛型,這樣的音樂風格果然在1995年的《赤色風暴》中大鳴大放,在這部配樂中,Hans Zimmer將凜冽緊湊的電子節奏,深沉宏偉的人聲,以及悲壯澎湃的管弦器樂,融合成豪情凜然的壯闊樂章,為Hans Zimmer贏得了一座葛萊美音樂獎最佳電影配樂,不僅成為Hans Zimmer作品中的一個轉折點,也成為動作電影配樂中一部獨領風騷的經典示範。
不論是不是Hans Zimmer本人的作品,Hans Zimmer的風格和影響都處處可見,由於以動作派音樂大領風騷,動作音樂成為一般樂迷對Hans Zimmer的主要印象,不過對Hans Zimmer本人來說,做有深厚情感的音樂其實比做動作音樂更有意思,Hans Zimmer甚至說:一個音樂家一輩子大概只能寫出兩場最棒的飛車追逐音樂吧!照這種說法的話,Hans Zimmer的動作音樂產量恐怕老早就超出這種極限了,而且Hans Zimmer式的動作音樂在大量生產下,出現許多雷同的作品,漸漸不免也招致一些批評,認為這類音樂已漸無新意,淪為另一種制式罐頭音樂,不過Hans Zimmer其實也嘗試許多不同的音樂風格,如溫馨的《懷胎九月》,可以算是Hans Zimmer獻給自己女兒的作品,而《紅色警戒》的省思與《愛在心裡口難開》的明媚甜美,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佳作,Hans Zimmer或許被貼上「電子動作音樂」的卷標,不過他並不是一個只擅長寫電子音樂的音樂家。
Hans Zimmer出身自一群深具挑戰與實驗精神的音樂玩家,而他的配樂成品也常是和這些出色的音樂工作者,包括了交響編曲,演奏,計算機合成剪輯以及指揮家等各種人才,分工合成,協力完成,近年他們甚至組成了工作團體Media Ventures,以充滿創新和領先魅力的音樂風格,擄獲了不少樂迷的心,成為當代電影音樂的一股新勢力,而這種團隊合作,群策群力的電影配樂組合,似乎也將成為一種潮流.
『陸』 賞析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從音樂的角度寫一篇影評。
喜歡勇敢的心
男主角的勇敢
『柒』 影視音樂必知:影視作品中音響的分類
1、動作音響:人和動物行動所產生的聲音。如人的走路聲,打鬥聲,動物的奔跑聲。
2、自然音響:自然界中非人的行為動作所發出的聲音。如風聲、雨聲、鳥語蟲鳴。
3、機械音響:因機械設備的運行所發出的聲音。汽車、火車、輪船、飛機聲,電話聲、鍾表聲。
4、特殊音響:經過變形處理遲芹的非自然界的音響。神話、科幻片中多用。
早期電影音響的運用主要是為了交待蠢歷事件、刻畫人物、喧染矛盾沖突和突出主題,即主要是戲劇化的作用。它的主要特徵是:「想當然」地模仿自然界中的音響,即所謂的「配音」為影像內容「配上」聲音。這是一種「偽音響」。
(7)電影音樂和音響分析影評擴展閱讀:
音響在電影中的作用
1、 增加銀幕的真實感, 喧染畫面的氛圍。 《黑樓孤魂》
2、打破畫框的限制,擴展空間,增強銀幕的信息量。 如兩人在一間屋子裡睡覺,樓下傳來響聲?
3、聲畫組接:用音響將幾個不同內容的鏡頭連接起來,產生一種整帶旦搜體感。 表現人物的心境。如小偷第一次偷東西的心跳聲。
4、塑造人物。 如《太陽雨》中的「靜」與東方文明(「靜」的美,「靜」的尷尬)。
5、隱喻、象徵,表現作品的主題和作者的思想。如《鄉音》中水邊的木錘聲,結尾處獨輪車的聲音和遠處的火車聲。
『捌』 音樂音響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
音樂音響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
聽吧,當一首流行音樂在你耳中跳動時,音樂已化作一個個精靈激動著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感覺到了嗎?血液正在燃燒;聽到了嗎?心跳正在加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音樂音響在影視作品中的重要性,希望對你有幫助!
1927年,美國華納公司拍攝了影片《爵士歌王》,結束了長達30多年的無聲電影時代。由此,音樂音響正式進入影視作品中,使影視作品真正由視覺藝術變成了視聽藝術。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新風格、新體裁的影視音樂音響層出不窮,成為影視藝術這個綜合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雖不像畫面那樣鮮明具體,但是從聽覺上我們感覺到音樂的旋律、氣氛、情感、形象刻畫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有時,這一聯想的空間比具體畫面空間更開闊,更豐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表達主題思想的能力,在影視作品的創作中,音樂的運用有時比其他藝術在表現主題上更勝一籌。
一、概括內容,深化主題
用音樂在影視作品中揭示作品的主題是編導們經常會用到的。他們用音樂的標題、音樂旋律、氣氛、情感、形象對作品或畫面進行揭示、刻畫和深化主題,同時,這還有助於作品藝術風格的形成。
同樣,視聽藝術也要表達一定的主題思想。它的各種表現手段都是為了闡述主題,音樂進入這一視聽藝術以後也是為主題服務,可以概括主題,揭示主題,也可以進一步的深化作品的主題思想。如專題片《牽手》,中,用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演奏的主題曲婉轉動聽,同時引人深思。音樂將現代都市中人與人之間復雜的人際關系,微妙的情感變化,人們的心理活動,家庭與事業、善良與執著、寬容與理解、愛情與友情等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矛盾沖突概括得淋漓盡致,富有哲理性,耐人尋味。
二、描繪景物,交待環境
描繪性音樂是影視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種,這種音樂主要是對畫面中的某種環境、景物和富有運動性的動作做某種描繪。把握畫面上呈現出來的視覺形象,通過相應的音樂形象來加以強調和渲染。
音樂家利用高音、節奏、和聲、音量、音色、速度等音樂手段對描繪對象進行模擬。同時採用象徵和暗示的手法來完成音樂的表現。音樂具有描繪功能,它不僅使畫面靜中有動、聲色俱全更具有吸引力,而且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更加感人。
影視音樂還對現實印象進行模擬或者對事物給予描繪。如專題片《最後的原始森林》,冰雪融化用清脆的鋼片琴和快速的分解和弦襯托及歡快的節奏描繪,野牛奔跑等場面用音樂描繪的手法非常逼真,猶如身臨其境。處理得當的描繪性音樂,是影視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現手段。
三、渲染氣氛,烘托情緒
渲染氣氛是通過音樂手法使氣氛更加濃烈。氣氛在音樂中較為概括,在畫面中較為具體,因此,聲畫結合緊密會使音樂氣氛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會使畫面形象更為豐富、動人。一般在電視劇戲劇沖突的時候,在感情氣氛最濃烈的時候,音樂的使用會增加戲劇性,成為感染觀眾、打動觀眾的契機。專題片為避免平淡,增加變化起伏,在整體構思的時候也會考慮畫面氣氛的變化,在片中氣氛濃烈的關節處,使用誇張和加重的手法給以渲染,讓聽覺給畫面應有的支持。
音樂對環境氣氛的渲染、烘托,有時具有影響畫面基調的作用。在一些大型動作片和緊張恐怖的片子中,渲染性音樂更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們根據人們的心理活動的狀態,配合畫面,用一些誇張的手法渲染和製造緊張、恐怖的氣氛。
四、抒發情感,挖掘內心世界
音樂都是在抒發情感,和具體的情節、畫面結合抒發情感,是作品中人物有感而發,是人們內心活動的揭示。內心活動性音樂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關系是比較內在,深刻的,因為這種音樂同影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音樂可以通過獨特的方式來體現豐富和復雜的感情狀態。
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音樂在影片中可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既可以是畫內音樂,也可以是畫外音樂。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音樂既可以是同步化的,也可以是音畫對位的'。在角色意識中霎那間出現幻覺想像,在影片中往往也用音樂和畫面之間的相互作用生動地體現出來。如《鋼琴課》中艾達的丈夫來接艾達時,苦於路途艱難,只能將艾達心愛的鋼琴遺棄在海灘。鏡頭通過艾達的肩膀俯拍遠處的鋼琴時音樂響起,鋼琴與管弦的結合,舒緩的節奏更加抒情,縮小為一個點的鋼琴與磅礴的波濤構成了簡單明快的點與線的形式,將艾達對鋼琴的依依不捨,百感交集的心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五、激發聯想,引發時空轉變
聯想是指由於某人某事物而想到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於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欣賞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最富於聯想的過程。音色兩字,本身就是聯想而來,在影視作品創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音色給人的聯想感。如影片《菊豆》中那緩慢的,凄涼的,哀怨的,用那古樸,悠遠的,近似於人聲嗚咽的中國古代樂器塤吹奏的旋律,自然而然使人聯想到菊豆的命運和那社會的原始封建。
此外,音樂中的節奏也可以產生聯想,如進行曲的節奏重拍明顯,強弱拍規整有力,樂句長短一致,旋律線起伏較大,這些特點都是來自於軍隊行進的樣子。
音樂還具有時代性,民族性,鮮明的地方色彩。影視作品中常充分利用音樂的時代性,民族性,鮮明的地方色彩,充分發揮其豐富聯想的藝術特徵,從而跨越歷史的時空,大大的沖破了空間的局限性。如一些反映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片子中,裡面的歷史性的歌曲以及歷史的歌曲旋律寫成的旋律是其他歌曲所不能代替的。因為這些旋律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使人們自然而然的聯想到那個時代。
六、參與劇情,推動劇作作用
音樂在作品中的劇作作用,是指音樂不僅成為電視作品結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且參與到情節中去,直接影響劇情的發展,也就是參與講故事。 音樂具有一定的情感,同影片其他敘事元素一樣具有講故事的功能,是情節的一部分,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個元素。這種作用在音樂故事片、歌舞片中尤為重要。如《莫扎特的故事》,《音樂之聲》,《二泉映月》,《劉三姐》等。其中很多音樂作品是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因素。
影視作品中常在敘事、非敘事和超敘事時空中重復那些曾經對劇中人物產生過重要作用的音樂,這樣,音樂不僅是情感的定向和放大,還承擔了劇作的作用。如《卡薩布蘭卡》中的樂曲《時光流逝》,在影片中起著重要的劇作作用。劇中女主人公伊爾沙與丈夫魏克多來到卡薩布蘭卡,遇到山姆,往事上心頭,伊爾沙請山姆為他彈奏《時光流逝》,因為這首歌是他與里克分手時演奏的。山姆彈奏時,里克沖出大廳,看到伊爾沙,一下愣住了。通過樂曲表現人物關系,樂曲從這里進一步推動故事情景展開和深化。
七、助於形成畫面節奏,利於畫面組接,提示畫面段落
不同的節奏可以表達不同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音樂的表情性和風格特徵等,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節奏造成的。在影視作品中,音樂的節奏往往和畫面的節奏有機配合,來影響影視節奏。一般形成片子節奏的關鍵因素是鏡頭的組接和畫面內容形象的動作,但這些因素形成的節奏也可以用音樂的節奏來給以加強和渲染,已造成強烈的感染力。如《迎接挑戰》中,列舉了許多事例,說明當時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以喚起人們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片中用快節奏的音樂造成片子的緊迫感和危機感。而且音樂形象不斷變化著,強化著解說詞和畫面的內容,使觀眾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力。
與此同時,有時也可用音樂來改變畫面的節奏。如果畫面在剪輯上形成了一段較長的強烈節奏,觀眾在接受這種較長的強烈的,快速的內容時,心理上容易產生疲勞感,這時就可以利用舒緩流暢的音樂,把強烈的快速的畫面節奏拉平。如專題片《美國藝術史》是介紹美國200年來的攝影繪畫音樂建築影視等各種藝術的發展全史,全片的長度只有20分鍾,畫面外部的節奏很快,但音樂不全是快速的,有時用很舒展的慢節奏音樂,改變畫面造成的緊張,讓觀眾有張有弛,在一種輕松的心境下,接受畫面提供的大量信息。
總之,音樂的節奏要服從於畫面的節奏,另外音樂的節奏有助於畫面的組接,提示畫面段落。
音樂教育對幼兒情緒的影響
一、培養幼兒堅強的意志和自信
意志是人根據一定的目的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激發、維持、抑制等調節的一種心理過程。自信是一種優秀的心理品質,能使人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一個人有自信,他就會滿懷熱情地投入到意志行為中去,在遇到困難時,也不會被困難和挫折所壓倒。
音樂教育具有促進幼兒意志品質得到發展的潛力,因為音樂活動是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無論是學習唱歌,還是學習樂器,都是一種有著明確目的的行為。尤其對於初學音樂的幼兒,沒有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學習的意志,就無法達到確定的目標。同時,音樂教育所蘊涵的養成教育及一系列的興趣引導,能夠從多個角度陶冶幼兒的性情,幫助幼兒克服沖動、任性等不健康的心理,發展幼兒的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二、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
在眾多學科中,都是針對幼兒的德智體美等進行教育,音樂教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對幼兒進行體、智、德、美的教育。音樂通過有組織的音響,以抑揚頓挫的音高,張馳變化的節奏,扣人心弦的速度,線條明確的力度以及色彩多樣的音色來表達人類的情感信息。作為一種聽覺藝術,它能直接刺激人的聽覺神經,產生有效的生物電,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音樂審美感覺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享受,從而認識到事物的美與丑。音樂藝術是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激勵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揮其體會教育作用及感觸教育內涵。
三、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
撒謊會給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帶來矛盾,造成彼此之間的信任危機。為了人們之間的友好關系的建立和維系,教育幼兒從小成為一個誠實善良的好孩子很重要。如,教師用一曲《好孩子要誠實》的音樂來教育幼兒,首先欣賞歌曲並講解和啟發幼兒善惡正誤,在幼兒的內心深處可對美好和諧的一面產生嚮往,從而激發幼兒的內心情感。接著,教師再帶領幼兒深入地學習歌曲並表演歌曲,讓這種音樂的引導更直觀更深刻還有趣,在潛意識里去接受並意願要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對於我們共處的社會生活關系,教師要讓幼兒去融入並關愛彼此,做到相親相愛、互助互愛。
;